超微针刀疗法

合集下载

超微针刀反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综述

超微针刀反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综述

超微针刀反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综述摘要:超微针刀疗法与反阿是穴疗法均是在近些年才被推广并应用于临床上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治疗。

本文从两种疗法的沿革入手,对其综合疗法的机制进行阐述,并对其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超微针刀;反阿是穴;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候;综述1.沿革1.1超微针刀疗法超微针刀疗法[1]是胡伟超运用医学理论从小针刀疗法而派生的治疗手段。

它将常规针灸针具与外科的手术刀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改善软组织的力学平衡,能很好地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促进废物代谢。

超微针刀因其简便安全,并在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能很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故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但就目前的文献来看,超微针刀疗法缺乏的标准化建设,还是有待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不断摸索得以解。

1.2反阿是穴疗法关于疼痛,中国历代医家都对阿是穴有着不同程度发展,而反阿是穴取穴法[2](又称肌肉起止点疗法)直到张文宾等人基于对《黄帝内经》取穴原则地深入研究, 再结合现代医学地总结后才真正登上医学舞台。

这种利用痛点以外的穴位治疗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完美地弥补传统医学对于“以痛为腧”理解的局限性。

近 15 年来,反阿是穴疗法得到了众多中医从业者的重视,如王欣比较了针刺反阿是穴和阿是穴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差异;王志江探究了点按反阿是穴的临床手段对软组织损伤的疗效,通过他们的实验结果,明显发现反阿是穴对于关节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疼痛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1.3膝骨关节炎现代医学认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以下简称 KOA)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软骨退行性病变,也是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在寻求 KOA 病因之前,需要先谈及它的生理解剖。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的关节,主管它伸屈功能的肌群亦较多,但又都依赖于其两端的附着点。

当肌肉收缩的牵拉力超阈值时,可使附着点损伤而形成病理性病灶,最终影响到膝关节应力平衡,进一步造成关节软骨的损伤而发生 KOA。

超微针刀临床实战100例--江松论文

超微针刀临床实战100例--江松论文

超微针刀临床实战100 例-------------------江松论文超微针刀疗法是由湖北名医胡超伟发明的一种全新概念的微创诊疗方法,是以软组织四大理论为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一套全新的针刀医学理论体系。

该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临床反复实践验证,其理论与疗效已完全超出传统小针刀疗法,使治愈痛症的疗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超微针刀疗法与软组织四大理论诊疗体系代表了当代针刀医学的最强技术与最高理论水平。

该体系倡导痛症的治疗需整体观念,避开传统小针刀疗法在痛点和病灶治疗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而忽略了引发痛症的真正根源—脊椎动态力学平衡系统,这也是小针刀疗法疗效不确定和复发率高的根本原因。

超微针刀疗法以四大理论为指导,以尊重动作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治疗时尽量或绝对不去理会痛点,以恢复脊柱中轴系统的链条力和正常的生理曲度为治愈痛症的根本大法,运用其独特的软组织四大理论,对治疗临床众多脊源性痛症和部分内科病,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立起沉疴.当面痊愈的神效,这是其它任何流派疗法所做不到的奇迹,这也是胡超伟老师每日门诊量140人的真正原因,体现了当代针刀医学最前沿最高端的技术。

我从事小针刀专业十几年,为提高临床疗效,工作期间先后参加过各种针刀培训班十几期,可谓用心良苦,但临床治疗仍把握不住疗效,苦恼迷茫却从未放弃过,也许是我的赤诚之心感动上苍,才能有幸遇上真正的名师,在随恩师学习四大理论和超微针刀.圆利针疗法时,勇于实践,勤于总结,并得恩师手把手亲传神刀绝技,在恩师的耐心教诲与鼓励下,很快掌握了四大理论的使用方法。

在学习和使用超微针刀疗法前一个月时间里,就把常见痛症的治愈率提高到了80%以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疗奇迹。

认识到四大理论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小针刀理论的全新诊疗模式,它使我对原有的陈旧又落后的小针刀理论有了彻底的悔悟和认识,从此思路大开,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和进展,临床治疗也有了充足的自信和底气,门诊量成几何倍增,也使我成为敢把治疗床搬到大街上以纯超微针刀为治疗手段进行公开义诊义治的第一人。

超微针刀疗法圆利针疗法反馈汇总

超微针刀疗法圆利针疗法反馈汇总

超微针刀疗法圆利针疗法反馈汇总超微针刀疗法特点1、刀口只有0.4mm,每个切割点最多切割3刀。

2、进针深度为1.0 cm左右。

3、不用激素、不用麻药。

4、以切割深浅筋膜为主。

5、疗效立竿见影。

6、刀法以切断为主,固有的筋膜韧带不能切这样看来,超微针刀没有刺到骨膜。

圆利针斜刺是有好效果,我用0.35的毫针代替,效果不错你应该看见他的长处,他的针刀可以不用麻药,可以什么都不用,我们这里都是这样做的,纯针刀,不过其实也就是韧针罢了,圆针是0.5的,是在厂家定的,针感是普通针的效果的百倍,大家应该明白了吧,你去康复医院胡哪他是不会教的,还有个有材料,愿意教的你不去,怪谁。

多看看筋膜,多看看韧针,就够了,一辈子也许就够了。

东西是自己学的,你要是肯学,看够多的书了,就不用花钱学东西了,去看看就够了,还用问他吗?还是老老实实打好基础吧!在他哪学过,知道他扎针就是扎针,没手法吧!呵呵。

先学好书,学透书,以后就不用教学费了。

解剖书天天看就够了;我学针刀和园利针就是买书自学,跟本不用花钱去学,确实比传统毫针制效果好,针刀用的不太多,怕有风险,现在的病人很难对付,一有点事就要找我们的麻烦就像王治平老师的拨针一样,原理知道了,叫什么针都无所谓啦颜质灿的密刺法、卢鼎厚老师的斜刺法、圆满利针、还有点筋术。

其实都是一回事。

就是典型的阿是穴刺法而己。

摸着筋节刺开就可以了。

我在广安门医院进修看过长圆针操作,其实很简单,小针刀是剥离,长圆针向上斜挑作为过来人有必要提醒大家:针太细太短.扎的太浅可以当时见效,没有远期疗效。

因为慢性疼痛的原发病灶在骨膜 ..仔细研究了他的讲义,另外跟学习过的朋友交流,他是把超微针刀和圆利针结合在一起,超微针刀扎的比较浅,圆利针扎的比较深。

用超微针刀取得速效而用圆利针巩固疗效,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

胡氏圆利针疗法是卢鼎厚斜刺的翻版看你是想取得近期还是远期疗效。

若要近期效果,你就刺透筋膜减张减压。

若要远期疗效,你就扎到骨面,什么针具无所谓。

超微针刀临床实战100 例--江松论文

超微针刀临床实战100 例--江松论文

超微针刀临床实战100 例-------------------江松论文超微针刀疗法是由湖北名医胡超伟发明的一种全新概念的微创诊疗方法,是以软组织四大理论为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一套全新的针刀医学理论体系。

该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临床反复实践验证,其理论与疗效已完全超出传统小针刀疗法,使治愈痛症的疗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超微针刀疗法与软组织四大理论诊疗体系代表了当代针刀医学的最强技术与最高理论水平。

该体系倡导痛症的治疗需整体观念,避开传统小针刀疗法在痛点和病灶治疗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而忽略了引发痛症的真正根源—脊椎动态力学平衡系统,这也是小针刀疗法疗效不确定和复发率高的根本原因。

超微针刀疗法以四大理论为指导,以尊重动作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治疗时尽量或绝对不去理会痛点,以恢复脊柱中轴系统的链条力和正常的生理曲度为治愈痛症的根本大法,运用其独特的软组织四大理论,对治疗临床众多脊源性痛症和部分内科病,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立起沉疴.当面痊愈的神效,这是其它任何流派疗法所做不到的奇迹,这也是胡超伟老师每日门诊量140人的真正原因,体现了当代针刀医学最前沿最高端的技术。

我从事小针刀专业十几年,为提高临床疗效,工作期间先后参加过各种针刀培训班十几期,可谓用心良苦,但临床治疗仍把握不住疗效,苦恼迷茫却从未放弃过,也许是我的赤诚之心感动上苍,才能有幸遇上真正的名师,在随恩师学习四大理论和超微针刀.圆利针疗法时,勇于实践,勤于总结,并得恩师手把手亲传神刀绝技,在恩师的耐心教诲与鼓励下,很快掌握了四大理论的使用方法。

在学习和使用超微针刀疗法前一个月时间里,就把常见痛症的治愈率提高到了80%以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疗奇迹。

认识到四大理论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小针刀理论的全新诊疗模式,它使我对原有的陈旧又落后的小针刀理论有了彻底的悔悟和认识,从此思路大开,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和进展,临床治疗也有了充足的自信和底气,门诊量成几何倍增,也使我成为敢把治疗床搬到大街上以纯超微针刀为治疗手段进行公开义诊义治的第一人。

针灸中的刃针(超微针刀)疗法

针灸中的刃针(超微针刀)疗法

针灸中的刃针(超微针刀)疗法随着当今医学界对中医文化的重视和需求,我国的中医文化开始多样化的呈现在众人眼中。

其中的针灸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我国拥有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

针灸起源于中国,传承悠久,并且在不断创新,像电热针,毫针刺法,刃针、圆利针等,都是对于针灸疗法的一个发展创新。

什么是刃针(超微针刀)疗法刃针疗法也叫超微针刀,医生运用刀口只有0.4cm的极小的刀锋,切割人体劳损处的筋膜,或人体非固有的软组织支持结构系统,达到松解肌肉、肌腱、皮神经、交感神经、运动神经的目的,使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种疗法。

该疗法具有痛苦小,风险小,操作简单,真正做到了简、便、效、廉的医法宗旨,为软组织损伤开辟了一条思路,更加高效的治疗这方面疾病。

刃针(超微针刀)疗法相对于微创治疗的特点有哪些?1、刀口只有0.4mm,每个切割点最多切割3刀,做到最小损伤。

2、治疗时进针深度为1.0 cm左右,不会刺激、影响到其他功能。

3、刃针治疗因为和针灸一样没有太大疼痛感,所以不用麻药。

4、以切割深浅筋膜为主,切断即可,做到安全可靠。

5、疗效迅速,立竿见影。

6、刀法以切断为主,所以有的筋膜韧带不能切割,不伤根本。

7、术后不会存在感染的风险,可当天洗澡等正常活动。

刃针(超微针刀)的治疗骨伤疾病的安全性我们人体的筋膜或人体非固有支持系统,一般位于浅层或皮下。

刃针松解时进刀深度最多只有1cm。

治疗时将这些筋膜或肌腱的附属部分切断,或部分切断,所以并不影响其运动功能,对人体运动功能不会造成太多的伤害。

另外,重要的神经、血管一般都位于人体较深部位。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梅梦良主任指出1cm的切割深度不会对其造成威胁,所以刀法非常安全,极大地保证了患者及医生的安全。

刀法中因为刀口小,治疗时无需打麻药。

少了这一环节,也避免了麻醉的风险。

四、刃针(超微针刀)疗法的原理因为患病程度、病种不同,治疗时会结合病人痛的部位,什么动作痛,来分析此动作所参与的肌肉或其他组织,先处理力量小,肌力小的肌肉,再处理较大的肌肉,从易到难。

超微针刀疗法

超微针刀疗法

超微针刀疗法1.刀口只有0.4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疼;2.不必麻药和激素,解决手麻.腿麻.苦楚悲伤等立竿见; 副感化;3.进针深度为1cm阁下,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4.进针手段简略,只有提插切割没有其他的帮助手段;5.治疗时光每次1—2分钟,每三天一次微针刀疗法是在小针刀疗法的基本上派生出来的一种加倍安然.加倍有用的办法.其疗法特色:1.刀口只有0.4 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苦楚悲伤.2.不必麻药和激素,解决手麻.腿麻.苦楚悲伤等立竿见影,安然无副感化.3.进针深度为1cm阁下,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要血管,为临床供给了安然包管.4.进针手段简略,只有提插切割没有其他的帮助手段,如许学员加倍轻易进修.控制.5.治疗时光每次1—2分钟,每三天一次,疗程1—3次即可.如许大大的节俭了患者的治疗时光.为我们大夫能更好地建立形象品牌.6.疗效立竿见影:对颈椎病引起的手麻.头昏.腰间盘凸起引起的下肢麻痹可连忙奏效.手麻及头昏可当场消掉90%阁下.7.刀法切割部位:为深浅筋膜.筋节.浅在的肌肉附着点.皮神经卡压部位等.8.超微针刀术后仅有稍微后遗痛,无需对刀口进行呵护及处理,当天可洗澡.无需用消炎药等防治沾染的措施. 总之,超微针刀采取活动医学理论,具有苦楚小.安然无副感化,是患者接收的疗法.《超微针刀疗法》是应用刀口只有0.5山山的微小的刀锋,切割人体劳损处的筋膜,某人体非固有的支撑构造体系, 直到肌肉.肌腱.皮神经.交感神经.活动神经的目标,使人体恢复到正常状况的一种疗法.人体的肌筋膜某人体非固有支撑体系,一般位于浅层或皮下.针刀深度只有1cm或1.5cm.将这些肌肉或肌腱的从属部分割断,或部分割断,其实不影响其活动功效,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多的损害.另U的,重要的神经,血管一般都位于人体较深部位.1 —1.5cm的切割深度不会对其造成威逼,所以刀法是异常的安然,极大地包管了患者及大夫的安然.刀法中因为刀口小,治疗时无需打麻药.少了这一环节,也防止了因麻药过敏或麻药误入血管造成病人逝世亡的风险.刀法起效的焦点理论为转变软组织中是力学均衡掉调.经由过程人体的骨性杠杆感化或肌肉的力学传导或牵引感化,将人体深层的病变提到浅层来治疗.经由过程对人体表浅部位进行松解,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感化. 充分斟酌人体的修复功效和自我调节功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体的自我康复功效. 做手段的先生都知道,人体引起苦楚悲伤,是因为人体关节.产生了错位或错缝;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是因为软组织的劳损;椎间盘凸起是四周的支撑体系劳损或因为局部的邻近组织毁伤痉挛牵拉所致.临床上我们手段将其错位或错缝关节复位,将劳损的肌肉进行修复性的治疗,对粘连的肌肉或肌腱进行松解就可以达到治疗目标.这一点我们无需疑惑.这是一种很直接的疗法,行之有用.超微针刀疗法不是将刀伸到肌肉或肌腱中去松解, 而只是松解劳损肌肉附着点处的浅层肌筋膜,缓解肌肉附着点的张力,经由过程力学传导感化达到缓解整条肌肉痉挛的目标,从而实现治疗目标的办法.该疗法具有苦楚小,风险小,操纵简略,真正做到了简.便.效.廉的医法主旨,为软组织毁伤开拓了一条思绪.软组织毁伤的临床各论:头痛.头昏.神经性头痛:1.枕大小神经头痛:最易形成卡压的部位位于下项线中点旁开2.5厘米.并发的植物神经功效杂乱症状有:目力疲惫.前额疲惫.眼球发胀,甚至凸起.2.三叉神经痛:苦楚悲伤不过中线,苦楚悲伤中断时光不超出2分钟,呈间断性发生发火,有一个触发点(也叫扳机点).其治疗点在C1横突尖上.3.神经痛:其治疗点在内侧眉头部位,可扪及一个比芝麻粒还小的筋结,将其松解.血管性头痛:1.头皮下静脉丛炎:头皮虚肿.头皮增厚,多有头皮外伤史.其治疗点鄙人项线查找筋结点,用刀或针均可.也可以用火针散在点刺(留意针眼出血,因为头皮血管丰硕)2.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缺少,治疗用太阳穴.列缺穴. 合谷穴.足三里.阳陵泉.中封.足临泣.疗效确定.3.椎动脉供血缺少:罕有的原因为上位颈椎(C1.2.3)形成卡压,下位颈椎卡压相对较少,主如果:(1)因为高低两椎体错位,使衔接的椎A产生扭曲,导致供血障碍(2)变形变小的椎间孔因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导致椎A 痉挛,产生供血障碍.(3)穿行于椎A上方的肌肉软组织因劳损而消失痉挛, 榨取了椎A引起供血障碍,如头后大小直肌毁伤.罕有的治疗点:1.C2棘突旁结节点;2.下项线的筋结点;3.响应椎间孔变小的棘突旁点;4.C1横突尖点.颈椎病:温习剖解:1.C1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长的2.C2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大的3.C7棘突是颈椎棘突中最高的凡是最为凸起的剖解部位,也是肌肉的应力分散点,是最易劳损的部位.C1横突分解征:1.头昏,头痛2.耳鸣,耳聋3.下颌关节杂乱4.眼干,眼涩,眼球凸起5.三叉神经痛6.太阳穴痛7.面痛面麻8.面肌痉挛,面瘫9.牙痛治疗用针或刀在横突尖松解颈心理曲度转变:1.心理曲度变直,其治疗点在C1 .C7横突尖治疗2.心理曲度变大,其治疗点在中部颈椎棘突旁3.C6-7棘突旁是颈椎病必做的两个治疗点.其原因:C7 椎体位于颈椎与胸椎交点的枢纽部位,活动规模最大,最易劳损.4.在后背酸痛,双肩胛带酸困时及上肢有麻痹时,C7横突是其治疗点,其原因C7横突筋膜一旦劳损会连累许多肌肉筋膜,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斜方肌.竖脊肌.冈上肌.头夹肌.颈夹肌.大棱形肌穿过,损时会消失上述肌肉劳损的响应症状.5.肩胛提肌:重要功效是使肩胛骨内收,当肩胛提肌劳损时,会影响全部肩胛骨上附着的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的功效,产生响应症状,其治疗点多采取其止点(肩胛骨的内上角)颈椎神经定位诊断:1.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2.C2-3椎间孔变小: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3.C3-4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4.C4-5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5.C5-6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痛,伴尺侧;正中神经卡压的症状:1、中心三个指头发麻;2、或四个指头发麻;3、或5个指头发麻(C5-6,C6-7; (1).旋前圆肌分解征: 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2).腕管分解症;二病的差别:<1>.旋前圆肌分解征的病例:拇指的;<2>. 用手触摸肌腹,有无压痛结节等;<3>.看6.C6-7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治疗只在响应棘突旁用超微针刀或圆利针治疗即可正中神经卡压的症状:1.中心三个指头发麻2.或四个指头发麻3.或5个指头发麻(C5-6,C6-7.同时卡压也可引起5指发麻临床少见)其原因:(1) .旋前圆肌分解征: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桡骨中上1/3与中下2/3交点处.(2) .腕管分解症.二病的差别:<1>.旋前圆肌分解征的病例:拇指的第一指关节不克不及快速地活动,而腕管分解征则无此现象.<2>.用手触摸肌腹,有无压痛结节等软组织毁伤的临床表特色.<3>.看肌肉的动作,旋前圆肌毁伤,前臂旋前时苦楚悲伤.治疗:针法:做肌肉的起止点.中点.刀法:旋前圆肌只做止点,腕管分解征只做起点或止点, 不做中点.肩周炎:1.好发于50岁阁下,又叫“漏肩风”2.外伤原因可以产生在任何年3.在其他年纪段,多半为颈肩分解征4.少数为肺尖部肿瘤引起5.长期卧床肩关节废用而发生发火,多见老年人肩关节的三个活动轴:(1) .前屈.后伸;(2) .内收.外展;(3).旋前.旋后(内旋.外旋)患者须要解决的三个活动障碍:(1).上举;(2).搭肩; (3) .后伸摸背;<1>上举措作:自动肌:三角肌.冈上肌,依据软组织毁伤症的原则选用冈上肌为治疗肌(即劳损肌)拮抗肌: 肩胛提肌(因肩胛骨外展的角度与肩关节外展的角度比是1:3,也就是说肩关节外展90度,则肩胛骨外旋30 度,个中肩胛骨内上角必定下沉牵拉肩胛提肌)总结:上举措作不克不及完成我们只治疗冈上肌.肩胛提肌,治疗部位为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内上角.<2>搭肩动作:自动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这两块肌肉共用一个起点,即喙突点.拮抗肌:冈下肌.小圆肌总结:搭肩动作:重要治疗肌肉:肱二头肌喙肱肌.冈下肌.小圆肌,依据剖解重要治疗点为喙突.肱骨大结节点<3>后伸摸背动作:自动肌:肱二头肌冈下肌.小圆肌. 大圆肌,拮抗肌:肱三头肌.喙肱肌总结:后伸摸背动作,治疗肌肉为自动肌及拮抗肌的介入肌肉,依据剖解其治疗点为盂下结节.肱骨大结节点.肱骨小结节点.喙突点.肩周炎共有5个治疗点:(1).肩胛骨内上角点:肩胛提肌(2).大结节点: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3). 小结节点:大圆肌(4).喙突点: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5).盂下结节点:肱三头肌长头肱骨外上髁处苦楚悲伤:(都有提重物苦楚悲伤的共性)剖析动作:(1):端重物苦楚悲伤按肱二头肌毁伤治疗(2):扫地苦楚悲伤,按肱三头肌毁伤治疗(3):倒开水,拧毛巾苦楚悲伤,按桡侧腕伸肌毁伤治疗剖析苦楚悲伤部位:(1):肱二头肌毁伤苦楚悲伤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前下方(2):肱三头肌毁伤苦楚悲伤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后下方(3):桡侧腕伸肌毁伤苦楚悲伤的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尖上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不治,先本性心脏病无效,其余心脏病均可用此办法超微针刀治疗点:(1).T5-6棘突旁左侧(2) .C 7横突尖上方筋结点,左侧(3) .锁骨下窝,前斜角肌的附着点,左侧(4).剑突结节点乳腺增生:超微针刀治疗点;1.T3,4同侧棘突旁;2.膻中穴邻近筋结点腰部疾病:腰部的活动轴:1:前屈:毁伤的部位腰骶三角区.前屈等同于坐位,可引起相似于L5,S1节段椎间盘症状2:后伸:毁伤的部位:腰肋三角区3:阁下扭转:毁伤的部位:腰大肌,腹外斜肌.阁下扭转等同于翻身动作4:阁下侧弯:腰三横突毁伤总结:1、腰骶三角区刀法针法雷同,在区域内找结节点治疗.2.腰肋三角区刀法只在L1-2棘突旁松解,圆利针法将针尖向下平刺,针体刺结节点即可.3.腰大肌刀法只在L1-2.L5-S1棘突旁松解,圆利针针法在L4横突尖下方进针,达到阻力干感后,再向下进针2cm即可,目标是避开肾下极.4.腹外斜肌一般用圆利针在肌腹上穿过即可.5.腰三横突分解症一般用刀法在L3棘突旁同侧松解即可.腰大肌毁伤:是引起腰椎间盘凸起的重要肌肉临床症状:1:翻身苦楚悲伤.2:咳嗽等增长腹压的动作会引起腰腿痛.3:在急性毁伤时腰部没有具体的压痛点.4:有深在的叩击痛.5:臀部歪向一侧.6:小腿的外侧麻痛.7:膝关节内侧痛.8:凌晨不克不及久睡.9:心理曲度变直,工资垫高腰部形成心理曲度苦楚悲伤可临时缓解.10:可引起结肠炎表示,阳痿.早泄表示.11:腹股沟苦楚悲伤.腰椎神经剖解(类椎间盘凸起症):1:L2-3凸起:腹股沟苦楚悲伤,膝腱反射.2:L3-4凸起:大腿前侧苦楚悲伤.腰痛.膝腱反射.3: L4-5凸起:腰痛.大腿后侧痛.小腿前侧痛.小腿外侧苦楚悲伤.拇趾背伸实验.4: L5-S1凸起:腰痛.大腿.小腿后侧苦楚悲伤.跟腱反射.5:腰骶三角区劳损会引起L4〜5L5-S1节段脊神经后支卡压,产生相似L4〜5L5-S1节段椎间盘凸起症状.相似L4-5,L5-S1椎间盘卡压症状的病症:1:腰大肌毁伤.2:腰骶三角区劳损.3:骶结节韧带损.4:梨状肌毁伤.股骨头坏逝世:1:腰大肌.2:阔筋膜张肌.3:股内收肌.4:腰骶三角.5:股直肌.6:梨状肌.腹股沟苦楚悲伤的病症: 1:骼腰肌毁伤,包含腰大肌和骼肌.2:腹外斜肌毁伤:腹外斜肌前侧肌纤维形成腹股沟韧带. 3:股内收肌毁伤.4: L1-2神经卡压.下肢肿胀病因:1:肾性下肢肿.2:脉管炎.3:血栓.4:腹股沟筋膜卡压.梨状肌毁伤:症状:1.坐骨神经卡压症状(神经榨取):下肢发麻2. 间歇性跛行(血管榨取):间歇性跛行诊断间歇性跛行先要患者行走,以右腿为例:向前走症状显著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腰大肌;向后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二头肌;向右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阔筋膜张肌;向左侧走症状加重时, 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内收肌.梨状肌毁伤的检讨:今朝教科书上的检讨动作设计的不是太科学.我的检讨动作: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膝屈髋90度,将骼前上棘.股骨大转子作连续线,为三角形的一个底边,在臀部以此底边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其极点部位即位梨状肌的投影部位,再按软组织毁伤特色看其是否;膝关节毁伤膝前痛:1.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痛:1.骼胫束毁伤;4.腰大肌劳损;上楼苦楚悲伤:股四头肌毁伤;下楼苦楚悲伤:1.下楼膝前痛为髌下脂肪垫劳损;2.下;对髌骨外上方滑囊炎的治疗:水曲穴(即足临泣穴,同; 侧)膝痛穴(相当于手五里穴,对侧)五虎擒羊穴(包含表里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穴;足跟痛:跟骨骨刺:起步痛,即位梨状肌的投影部位,再按软组织毁伤特色看其是否有结节压痛,假如有即诊断梨状肌毁伤.膝关节毁伤膝前痛:1、骨性关节炎.2.髌骨软化症.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或内上方滑囊炎.4.髌下脂肪垫劳损.5.股四头肌毁伤.膝后痛:1.腘绳肌毁伤(止点毁伤).2.腓肠肌起点毁伤.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4.髌下脂肪垫劳损.5.腘窝囊肿.膝内侧痛:1.骼胫束毁伤.2.内侧副韧带毁伤.3.股内收肌毁伤.4.腰大肌劳损.5.L3横突分解症.6.缝匠肌毁伤膝外侧痛:1、骼胫束毁伤.2.外侧副韧带毁伤.3.股内收肌毁伤.动作剖析上楼苦楚悲伤:股四头肌毁伤.下楼苦楚悲伤:1、下楼膝前痛为髌下脂肪垫劳损;2.下楼膝后痛为腘绳肌毁伤.髌下脂肪垫劳损.治疗:跟据剖解,我们熟悉到髌骨为膝关节的一块活动籽骨,功效是调和膝关节活动的,假如髌骨的活动规模被限制,则膝关节的活动也受限制,膝关节苦楚悲伤的病中绝大多半是髌骨的活动规模受限.治疗上只需将髌骨四周的卡压筋膜松解,则膝关节活动就正常.上楼痛松解:10点.11点.1点.2点位的筋膜.下楼痛松解:4点.5点.7点.8点位的筋膜.内侧痛松解:2点.3点.4点位的筋膜.外侧痛松解:8点.9点.10点位的筋膜.对轻微增生的膝关节,在髌骨的中心也可找到2——3条横行的筋膜进行割断松解,然后依据以上所讲的软组织毁伤理论治疗相干的肌肉组织.对髌骨外上方滑囊炎的治疗: 水曲穴(即足临泣穴,同侧)膝痛穴(相当于手五里穴,对侧)五虎擒羊穴(包含表里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穴).毫针办法:先扎水曲穴.膝痛穴后叫患者迟缓地屈伸膝关节,18次阁下,后扎五虎擒羊穴,留针30分钟.足跟痛:1、跟骨骨刺:起步痛,行走后缓解,劳顿后苦楚悲伤加重;2、跟骨脂肪垫劳损:起步不痛,越走越痛;3、跟骨滑囊炎:起步痛,越走越重4、跟腱炎:跟腱处压痛;5、膑下脂肪垫劳损:将手按压表里膝眼后跟骨压痛消掉, 摊开后跟骨压痛消失;6、骨盆移位:患者俯卧,比双下肢长短,然后屈膝90度,再次比双下肢长短,本来长的脚变短了,短的脚变长了为骨盆移位;7、髋关节外旋:走路时患侧呈现外八字;8、足弓畸形: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9、骶棘肌劳损;i0、C6-7棘突旁软组织劳损;治疗机理:足跟痛属活动性毁伤所致,人体活动最易毁伤的C6-7. 腰骶区,膝关节区.依据活动毁伤道理,在此三区查找筋节点进行治疗即可,多半患者在骶棘肌附着点.C5-6棘突旁有劳损点,以及髌骨4点.5点.7点.8点位可扪及条索,用超微针刀进行切割,骨盆移位的患者在腰骶三角区上的筋节点松解,疗效立竿见影.踝关节苦楚悲伤:1.内侧苦楚悲伤:刀法是沿着内踝边沿找结节进行切割;2.外侧苦楚悲伤:刀法是沿着外踝边沿找结节进行切割;掉眠机理:阳不入阴阳:生发阴(珍藏)阳不入阴:1:阳气缺少:补阳,老十针;2:阳明不收合:以调胃为主;3:太阴不开:以治肺为主;入阴回阳:厥阴肝经的问题, 以及少阴肾精的问题.。

超微针刀疗法

超微针刀疗法

超微针刀疗法1.刀口只有0、4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得疼;2.不用麻药与激素,解决手麻、腿麻、疼痛等立竿见;副作用;3。

进针深度为1cm左右,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4。

进针手法简单,只有提插切割没有其她得辅助手法;5.治疗时间每次1—2分钟,每三天一次微针刀疗法就是在小针刀疗法得基础上派生出来得一种更加安全、更加有效得方法。

其疗法特点:1.刀口只有0、4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得疼痛。

2.不用麻药与激素,解决手麻、腿麻、疼痛等立竿见影,安全无副作用。

3.进针深度为1cm左右,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要血管,为临床提供了安全保障。

4.进针手法简单,只有提插切割没有其她得辅助手法,这样学员更加容易学习、掌握.5.治疗时间每次1—2分钟,每三天一次,疗程1—3次即可。

这样大大得节省了患者得治疗时间。

为我们医生能更好地树立形象品牌。

6。

疗效立竿见影:对颈椎病引起得手麻、头昏、腰间盘突出引起得下肢麻木可立刻见效.手麻及头昏可当场消失90%左右。

7.刀法切割部位:为深浅筋膜、筋节、浅在得肌肉附着点、皮神经卡压部位等.8.超微针刀术后仅有轻微后遗痛,无需对刀口进行保护及处理,当天可洗澡。

无需用消炎药等防治感染得措施。

总之,超微针刀采用运动医学理论,具有痛苦小、安全无副作用,就是患者接受得疗法。

《超微针刀疗法》就是运用刀口只有0、5mm得极小得刀锋,切割人体劳损处得筋膜,或人体非固有得支持结构系统,直到肌肉、肌腱、皮神经、交感神经、运动神经得目得,使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得一种疗法。

人体得肌筋膜或人体非固有支持系统,一般位于浅层或皮下。

针刀深度只有1cm或1、5cm.将这些肌肉或肌腱得附属部分切断,或部分切断,并不影响其运动功能,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多得伤害.另外,重要得神经,血管一般都位于人体较深部位.1―1、5cm得切割深度不会对其造成威胁,所以刀法就是非常得安全,极大地保证了患者及医生得安全。

刀法中因为刀口小,治疗时无需打麻药。

超微针刀治疗点-必背诵

超微针刀治疗点-必背诵

超微针刀治疗点-必背诵超微针刀治疗是一种高效、无痛、安全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疼痛专科领域。

该方法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不使用激素,刀口只有0.4毫米,进针深度少于1厘米。

治疗的深浅程度是通过筋膜的作用来实现的,筋膜的作用包括支持、固定、软组织限制、引导、塑形、包容、分割、防感染等六个方面。

此外,还有四大理论来指导治疗,包括杠杆理论、肌肉线链条理论、传导化抽象理论和生动形象化理论。

超微针刀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其理论基础也非常奇妙,可以根据颈椎的解剖结构和应力点来进行定位和治疗。

颈椎一二七突出位和应力点是容易受损的位置,如果出现颈一横突综合征,就会出现头昏、头疼、耳聋、鸣、下颌关节紊乱等症状。

治疗时需要将针头定位在颌骨下支和胸锁间的位置,进针深度为0.2-0.3毫米。

治疗时需要注意颈椎的曲度,对于颈椎弓的变化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点,包括颈一横突、颈二棘突、上位颈椎一二三的错位和肌肉缩。

治疗时需要摸好位置,效果会更佳,但是可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和间断性的三叉神经痛。

颈一横突是神经痛的关键点,治疗时需要将针头定位在眉头附近的筋结上,松解血管引起头昏、头疼等症状。

治疗时还需要注意颈椎动脉供血不足的问题,常见的原因是颈椎上位一二三的卡压。

总之,超微针刀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无痛、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是需要注意治疗的深浅程度、定位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问题。

治疗前需要对颈椎的解剖结构和应力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找到治疗的关键点,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肩膀麻木、发凉,可能是斜角大圆与旋前引起的。

需要仔细检查腕管和网球动作,将疼痛分为肱二头扫地和肱三头倒的两个部位。

同时也要检查颈六七和腰部前屈同坐位腰弯等部位,以确定疼痛的具体位置。

如果发现腰部有疼痛,还需要检查腰肋区棘突边上是否有结节,以及左右旋转和翻身是否会引起疼痛。

腰椎一二和五一圆利也需要检查,特别是腰三刀扎和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引起的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微针刀疗法
1. 刀口只有0.4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疼;
2 .不用麻药和激素,解决手麻、腿麻、疼痛等立竿见;副作用;
3. 进针深度为1cm左右,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
4 •进针手法简单,只有提插切割没有其他的辅助手法;
5.治疗时间每次1—2分钟,每三天一次
微针刀疗法是在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更加安全、更加有
效的方法。

其疗法特点:
1. 刀口只有0.4 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2 .不用麻药和激素,解决手麻、腿麻、疼痛等立竿见影,安全无副作用。

3 •进针深度为1cm左右,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要血管,为临床提供了安全保障。

4 •进针手法简单,只有提插切割没有其他的辅助手法,这样学员更加容易学习、掌握。

5 .治疗时间每次1—2分钟,每三天一次,疗程 1—3次即可。

这样大大的节省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为我们医生能更好地树立形象品牌。

6 .疗效立竿见影:对颈椎病引起的手麻、头昏、腰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麻
木可立刻见效。

手麻及头昏可当场消失90%左右。

7 •刀法切割部位:为深浅筋膜、筋节、浅在的肌肉附着点、皮神经卡压部位等。

8•超微针刀术后仅有轻微后遗痛,无需对刀口进行保护及处理,当天可洗澡。

无需用消炎药等防治感染的措施。

总之,超微针刀采用运动医学理论,具有痛苦小、安全无副作用,是患者接受的疗法。

《超微针刀疗法》是运用刀口只有0.5mm的极小的刀锋,切割人体劳
损处的筋膜,或人体非固有的支持结构系统,直到肌肉、肌腱、皮神经、交感神经、运动神经的目的,使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种疗法。

人体的肌筋膜或人体非固有支持系统,一般位于浅层或皮下。

针刀深度只有1cm或1.5cm。

将这些肌肉或肌腱的附属部分切断,或部分切断,并不影响其运动功能,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多的伤害。

另外,重要的神经,血管一般都位于人体较深部位。

1 — 1.5cm的切割深度不会对其造成威胁,所以刀法是非常的安全,极大
地保证了患者及医生的安全。

刀法中因为刀口小,治疗时无需打麻药。

少了这一环节,也避免了因麻药过敏或麻药误入血管造成病人死亡的风险。

刀法起效的核心理论为改变软组织中是力学平衡失调。

通过人体的骨性杠杆作用
或肌肉的力学传导或牵引作用,将人体深层的病变提到浅层来治疗。

通过对人体表浅部位进行松解,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充分考虑人体的修复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体的自我康复功能。

做手法的老师都知道,人体引起疼痛,是因为人体关节。

发生了错位或错缝;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是因为软组织的劳损;椎间盘突出是周围的支持系统劳损或因为局部的临近组织损伤痉挛牵拉所致。

临床上我们手法将其错
位或错缝关节复位,将劳损的肌肉进行修复性的治疗,对粘连的肌肉或肌腱进行松解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这一点我们无需怀疑。

这是一种很直接的疗法,行之有效。

超微针刀疗法不是将刀伸到肌肉或肌腱中去松解,而只是松解劳损肌肉附着点处的浅层肌筋膜,缓解肌肉附着点的张力,通过力学传导作用达到缓解整条肌肉痉挛的目的,从而实现治疗目的的方法。

该疗法具有痛苦小,风险小,操作简单,真正做到了简、便、效、廉的医法宗旨,为软组织损伤开辟了一条思路。

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各论:头痛、头昏、神经性头痛:
1、枕大小神经头痛:最易形成卡压的部位位于下项线中点旁开 2.5厘米。


发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有:视力疲劳、前额疲劳、眼球发胀,甚至突出。

2、三叉神经痛:疼痛不过中线,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2分钟,呈间断性发作,有一个触发点(也叫扳机点)。

其治疗点在 C1横突尖上。

3、神经痛:其治疗点在内侧眉头部位,可扪及一个比芝麻粒还小的筋结,将其松解。

血管性头痛:
1、头皮下静脉丛炎:头皮虚肿、头皮增厚,多有头皮外伤史。

其治疗点在下项线寻找筋结点,用刀或针均可。

也可以用火针散在点刺(注意针眼出血,因为头皮血管丰富)
2、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用太阳穴、列缺穴、合谷穴、足三里、阳陵泉、中封、足临泣、疗效肯定。

3、椎动脉供血不足:常见的原因为上位颈椎(C1、2、3)形成卡压,下位颈椎卡压相对较少,主要是:
(1)由于上下两椎体错位,使连接的椎A发生扭曲,导致供血障碍
(2)变形变小的椎间孔因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导致椎A痉挛,发生供血障碍。

(3)穿行于椎 A上方的肌肉软组织因劳损而出现痉挛,压迫了椎A引起供血障碍,如头后大小直肌损伤。

常见的治疗点:1、C2棘突旁结节点;2、下项线的筋结点;3、相应椎间孔变小的棘突旁点;4、C1横突尖点。

颈椎病:
复习解剖:
1、C1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长的
2、C2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大的
3、C7棘突是颈椎棘突中最高的
凡是最为突出的解剖部位,也是肌肉的应力集中点,是最易劳损的部位。

C1横突综合征:
1、头昏,头痛
2、耳鸣,耳聋
3、下颌关节紊乱
4、眼干,眼涩,眼球突出
5、三叉神经痛
6、太阳穴痛
7、面痛面麻
8、面肌痉挛,面瘫
9、牙痛
治疗用针或刀在横突尖松解
颈生理曲度改变:
1、生理曲度变直,其治疗点在C1、C7横突尖治疗
2、生理曲度变大,其治疗点在中部颈椎棘突旁
3、 C6-7棘突旁是颈椎病必做的两个治疗点。

其原因:C7椎体位于颈椎与胸椎交点的枢纽部位,活动范围最大,最易劳损。

4、在后背酸痛,双肩胛带酸困时及上肢有麻木时,C7横突是其治疗点,其
原因C7横突筋膜一旦劳损会牵连很多肌肉筋膜,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斜方肌、竖脊肌、冈上肌、头夹肌、颈夹肌、大棱形肌穿过,损时会出现上述肌
肉劳损的相应症状。

5、肩胛提肌: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当肩胛提肌劳损时,会影响整个肩胛骨上附着的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的功能,产生相应症状,其治疗点多采用其止点(肩胛骨的内上角)颈椎神经定位诊断:
1、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
2、C2-3椎间孔变小: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3、C3-4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4、 C4-5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5、C5-6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痛,伴尺侧;
正中神经卡压的症状:
1、中间三个指头发麻;
2、或四个指头发麻;
3、或5个指头发麻(C5-6, C6-7;( 1)、旋前圆肌综合征: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2)、腕管综合症;
二病的区别:<1>、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病例:拇指的;<2>、用手触摸肌腹,
有无压痛结节等;<3>、看
6、C6-7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治疗只在相
应棘突旁用超微针刀或圆利针治疗即可正中神经卡压的症状:
1、中间三个指头发麻
2、或四个指头发麻
3、或5个指头发麻(C5-6, C6-7。

同时卡压也可引起 5指发麻临床少见)其原因:(1)、旋前圆肌综合征: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桡骨中上1/3与中下2/3 交点处。

(2)、腕管综合症。

二病的区别:
<1>、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病例:拇指的第一指关节不能快速地运动,而腕管
综合征则无此现象。

<2>、用手触摸肌腹,有无压痛结节等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特点。

<3>、看肌肉的动作,旋前圆肌损伤,前臂旋前时疼痛。

治疗:
针法:做肌肉的起止点、中点。

刀法:旋前圆肌只做止点,腕管综合征只做起点或止点,不做中点。

肩周炎:
1、好发于50岁左右,又叫“漏肩风”
2、外伤原因可以发生在任何年
3、在其他年龄段,多数为颈肩综合征
4、少数为肺尖部肿瘤引起
5、长期卧床肩关节废用而发作,多见老年人肩关节的三个运动轴:
(1)、前屈、后伸;
(2)、内收、外展;(3卜旋前、旋后(内旋、外旋)
患者需要解决的三个运动障碍:(1)、上举;(2)、搭肩;(3)、后伸摸背;
<1>上举动作:主动肌:三角肌、冈上肌,根据软组织损伤症的原则选用冈
上肌为治疗肌(即劳损肌)拮抗肌:肩胛提肌(因肩胛骨外展的角度与肩
关节外展的角度比是 1 : 3,也就是说肩关节外展 90度,则肩胛骨外旋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