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

一、2003年呼和浩特市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 24— 27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女

________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不以物喜: 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C.念无/与为乐者 D 2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甲]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 闷而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2分)

、2003年广东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 .怀民亦未寝.(睡觉)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4•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 4个字概括为:口口口口。 (3分)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

三、2006年河北省邯郸市(课改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分)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相与步/于中庭

(4分)

末三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点睛之笔是

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 一——,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选文的作者_______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八大家”之列。(1分)

5、 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6、 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盖竹柏影也 7、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① 作者描绘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作者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06年山西省(实验区)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 3-7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把洒问青天( ) (2) 念无与为乐者( )

4. 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5.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 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 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 形象的比喻、传

(2分) (1

②相与步于中庭 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