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简答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建筑考试题库

中国古代建筑考试题库

中国古代建筑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中形成屋脊的最主要的木头叫_______A 木头圆柱B 檩条C 大梁D 额枋3、建筑屋顶形式中级别最高的是_______A 重檐四阿顶B 庑殿顶C 重檐歇山顶D 盝顶4、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这种形式的屋顶叫_______A 硬山顶B 庑殿顶C 悬山顶D 歇山顶7、长城作为特殊的防御工程,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得到充分重视,以后许多朝代都修建过长城。

以下_______没修建过长城?A 汉朝B 北魏C 明朝D 清朝9、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的台基是。

A 普通台基B 较高级台基C 更高级台基D 最高级台基11、建筑屋顶形式中级别最高的是_______A重檐四阿顶B庑殿顶C重檐歇山顶D盝顶14、秦代的万里长城东西起止点为_______A东起辽东,西迄蒲昌海(亦名盐泽,即今罗布泊)B西起临洮,东至辽东C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D东起辽东,西至丝绸之路17、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包含着对祖先和对天地的崇敬,因此产生了相应的礼制建筑为A宫殿建筑B坛庙建筑C陵墓建筑 D 宗教建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2、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它们是_______A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B 西安大明宫C 北京故宫D 颐和园仁寿殿E 沈阳故宫9、中国古代建筑大屋顶的特点_______A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檐B 扩大了采光面C 有利于排泄雨水D 飞檐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E 显得稳重协调10、藻井形状一般有_______A 方格形B 圆形C 五角形D 六角形E 八角形112、以下是中国宫殿建筑的主要特点的是A严格的中轴对称B左祖右社C前朝后寝D依山就势14、中国古代建筑大屋顶的特点_______A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B扩大了采光面C有利于排泄雨水D飞檐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E显得稳重协调16、歇山顶是同以下哪几种屋顶形式结合而成的A庑殿顶B悬山顶C硬山顶D攒尖顶E卷棚顶17、中国古代建筑多采用框架式结构,其主要构成方式有以下几种。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常识
中国古建筑常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常见的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

(2)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

(3)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主要起支撑屋顶、连接柱子和梁的作用。

(4)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建筑在规模、形制、装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1)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

(2)寺庙建筑: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等。

(3)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

(4)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

3.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
(1)彩画: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梁、枋、斗拱等部位。

(2)雕刻: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门窗、栏杆等部位。

(3)琉璃瓦: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屋顶。

(4)石雕:石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基座、栏杆等部位。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2)礼制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礼制文化。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建筑中,被称为“木结构建筑之祖”的是:A. 故宫B. 大雁塔C. 应县木塔D. 天坛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特点之一?A. 木结构B. 砖石结构C. 斗拱D. 屋顶答案:B3. 以下哪个朝代的建筑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峰?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4. 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飞檐翘角”设计是为了:A. 美观B. 防水C. 避雷D. 增加采光答案:B5.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避暑山庄答案:C6. 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的主要作用是:A. 承重B. 装饰C. 通风D. 防火答案:A7. 以下哪个建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A. 故宫太和殿B. 应县木塔C. 南禅寺大殿D. 嵩岳寺塔答案:C8.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屋顶形式不包括:A. 悬山顶B. 歇山顶C. 硬山顶D. 平屋顶答案:D9. 以下哪个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A. 故宫太和殿B. 五台山佛光寺C. 应县木塔D. 嵩岳寺塔答案:A10.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四合院”布局,其主要特点是:A. 四面环水B. 四面环山C. 四面环绕建筑D. 四面开放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2.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形式,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答案:承重和装饰3. 中国古代建筑的“三进院落”布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院、中院、后院4. 古代建筑中的“飞檐翘角”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________的问题。

答案:防水5. 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合院”布局,其四周的建筑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1.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登封市,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塔的实物,砖构地面(非地下)建筑,也是唯一一座平面十二边形的塔。

嵩岳寺塔是砖砌密檐式塔。

塔身建于朴素的台基上,塔身腰部有一组挑出的砖叠涩,将塔身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装饰精美,下段素平无饰。

塔内砌成直通顶部的空筒,塔身下段平面为十二边形,至塔身上段以上改为八角形。

标志着中国砖构技术的重要进展和融合外来建筑文化,创造中国式密檐塔达到了成熟水平。

2.唐长安城是唐朝的都城,城址在今西安城区及其周围地带。

唐代建立后,继续以隋大兴城为都,改名长安城,基本沿袭隋大兴的格局。

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

皇城、宫城前后毗连,位于郭城中轴北部。

布局受周礼考工记影响很大,东南西三面各辟3座城门,南北向街道11条,东西向14条,郭城由街道纵横划分为114坊,实数108坊。

是中国古代史,也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特点:(1)是里坊制城市高度成熟的典型代表(2)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祖右社”,与《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3)吸取了北魏洛阳的规划经验,更为规整。

(4)宫阙、宫府与民居分区明确,使朝廷与居民“不复相参”,居民区及道路系统尽可能少地被打断,功能更为合理。

(5)规整的棋盘式布局(6)采用东西二市制,集中市制,一般居民住宅只向枋内开门,实行宵禁。

3.佛光寺大殿即佛光寺内的东大殿,位于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公元857年).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属“金箱斗底槽”平面形式,内槽柱围成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的内槽空间。

属殿堂型构架。

上覆单檐四阿殿,下承低矮的台阶。

屋顶平缓、门窗质朴、挑檐深远。

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正吻用鸱尾,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

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处于晚唐时期,是木构架的成熟期的代表建筑。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座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A. 北京故宫B. 上海外滩C. 成都宽窄巷子D. 西安钟楼答案:A. 北京故宫2. 下列哪座古代建筑被誉为中国园林艺术的顶峰?A. 苏州园林B. 广州塔C. 杭州西湖D. 北京天坛答案:A. 苏州园林3.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A. 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B. 注重空间布局C. 采用方尖塔作为建筑顶部D. 使用富有中国传统元素的装饰答案:C. 采用方尖塔作为建筑顶部4. 以下哪座建筑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代表?A. 北京天坛B. 西安华清宫C. 成都武侯祠D. 上海东方明珠塔答案:A. 北京天坛5. 下列哪座建筑是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A. 上海外滩B. 北京鸟巢C. 成都九眼桥D. 西安大雁塔答案:B. 北京鸟巢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注重空间布局与比例美,使用富有中国传统元素的装饰。

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美学观念和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中国现代建筑的设计,还对世界建筑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请简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及其代表之处。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注重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追求庄重与精美的建筑风格。

宫殿大门常常矗立着巍峨的城墙和华丽的门楼,进入宫殿内部,可以看到广场、殿堂、宫室等建筑元素。

其中,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它的布局严谨,神韵独特,展现了中国封建帝王权力的象征和审美追求。

3. 中国园林艺术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中国园林艺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空间布局的灵动性和景致的变化性。

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的巧妙结合,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悟和艺术追求。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如拙政园、留园等,它们以精巧的设计和精美的装饰著称,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4. 请简述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特点及其代表之处。

中国建筑史考试题库

中国建筑史考试题库

中国建筑史考试题库⼀、选择题1.中国古代建筑多采⽤什么结构?A.砖混结构B.⽊结构C.混凝⼟结构D.钢构答案:B.⽊结构。

2.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的坡度是如何形成的?A.通过建筑材料⾃然形成B.通过⼈⼯构造形成C.通过添加瓦⽚形成D.通过⽊⻣架承重形成答案:B.通过⼈⼯构造形成。

3.中国传统建筑的窗花形式多采⽤哪种艺术?A.雕刻B.彩绘C.贴⾦D.刻字答案:A.雕刻。

4.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主要构件?A.⽃拱B.梁柱C.屋顶D.墙体答案:C.屋顶。

5.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空间多采⽤什么⽅式分隔?A.屏⻛B.窗帘C.天花板D.地毯答案:A.屏⻛。

⼆、填空题1.中国传统建筑中,________是最重要的建筑形式之⼀,其特点是________。

答案:宫殿;规模宏⼤,布局严谨,⽤材讲究。

2.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有多种形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硬⼭;悬⼭。

3.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柱⼦分为多种形式,其中檐柱是⽤于⽀撑________的柱⼦。

答案:屋檐。

4.中国传统建筑的⻔窗多采⽤________,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材;耐久性;装饰性。

三、简答题1.中国古代建筑的⽂化内涵有哪些?请举出⼏个例⼦加以说明。

答案: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种建筑艺术,更是⼀种⽂化内涵的体现。

例如,宫殿建筑中的数字“九”和“⼗”,分别代表最⾼统治者和天⼦的象征;建筑布局中的“左⻘⻰、右⽩⻁”等说法,源于古代星象观念,蕴含着阴阳五⾏理论。

此外,建筑装饰中的⻰、凤、⻳、麟等图案,都各有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

1.请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包括:⽊结构体系,屋顶坡度⼤,檐⼝装饰丰富,⻔窗雕刻精细,墙体使⽤耗材。

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包括:⽊结构体系是因为⽊材强度⾼、⾃重轻、容易加⼯,屋顶坡度⼤和檐⼝装饰丰富是因为⽊材易于雕刻和拼接,⻔窗雕刻精细是因为⽊材具有很好的雕刻性能,墙体使⽤耗材是因为⽊材保温性能好且易于加⼯。

中国建筑史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中国建筑史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名次解释木构架几种形式:1.抬梁式:梁柱结构体系,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民间建筑,用材较大,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空间相对灵活,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耗材较多。

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

2..穿斗式构架: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

3.井干式构架: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4.大木作:木构建筑骨干结构部分的加工制作,由竖向支重部分的柱子和横向支承部分的梁.枋.懔 .椽等构件组成。

同时它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的重要决定因素有大式(有斗拱)和小式(无斗拱)之分。

5.小木作:清代称装修,木构建筑次要结构的加工制作。

由门窗、室内隔断、神龛、天花以及家具、匾联等组成,一般为可移动折装的器件。

6.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平面形式:7.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

8. 金厢斗底槽:宋《营造法式》称内外槽,由一圈内柱和一圈外柱组成的柱网。

是唐代宫殿佛寺的主殿惯用于庄重的活动场所。

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9.双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部分,其进深为三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双槽。

10.分心槽:宋《营造法式》称分心斗底槽,在门房建筑中以一系列中柱将平面等分。

其进深为两间。

它与前后槽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内槽置于平面正中,一个则偏重于一边。

实例如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

11.副阶:宋代也称副阶周匝,清代称廊子,主体建筑周围环绕一圈回廊。

一般应用于较隆的建筑,如殿、阁、塔等个体建筑上,如应县佛宫寺木塔的副阶。

古建试题及答案

古建试题及答案

古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中国建筑中,被称为“斗拱”的结构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装饰B. 承重C. 防水D. 采光答案:B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黄金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3.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A. 北京故宫B. 应县木塔C. 敦煌莫高窟D. 苏州园林答案:C4. 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飞檐”设计主要是为了什么?A. 增加美观B. 增加采光C. 防止积水D. 增加通风答案:C5. 古代中国建筑中,常见的“歇山顶”是指什么?A. 屋顶形状B. 屋顶装饰C. 屋顶结构D. 屋顶材料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特点?A. 木结构B. 砖石结构C. 斗拱D. 玻璃幕墙答案:D7. 古代中国建筑中,常用的“榫卯”结构是为了什么?A. 装饰B. 承重C. 连接D. 防水答案:C8.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中国古代的宗教建筑?A. 孔庙B. 清真寺C. 佛寺D. 道观答案:B9. 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琉璃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装饰B. 防水C. 隔热D. 增加采光答案:A10. 古代中国建筑中,常见的“月梁”是指什么?A. 横梁B. 圆柱C. 拱形梁D. 屋顶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A. 悬山顶B. 硬山顶C. 歇山顶D. 平屋顶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元素?A. 斗拱B. 飞檐C. 琉璃瓦D. 玻璃幕墙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材料?A. 木材B. 石材C. 砖D. 玻璃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主要用于承重。

(对)2. 古代中国建筑的屋顶设计主要是为了美观。

(错)3. 古代中国建筑中,屋顶的飞檐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水。

(对)4. 中国古代建筑中,月梁是一种屋顶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且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不足:首先,木材越来越稀少:其次,木构架建筑易遭火灾;再次,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2、为什么木构架建筑存在严重缺点,而中国古代长期以来还是一直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要建筑体系?任何东西都有优缺点。

而且木结构除了防火性差为其致命缺点外,几乎没有其他大的缺点。

无论是在干燥地区,还是潮湿地区,都有对应的良好木材可以适用。

木材吸热比较好,冬暖夏凉。

1).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都在中原地区,这些地方缺少好的石材;对开山取石是禁止的,怕破坏风水。

2). 用砖石来砌筑建筑,在技术上不容易掌握,烧砖工艺很复杂、砖的供应量不多,另外,粘结材料缺少,当时还没有水泥。

3). 普通人家修建砖石结构房屋会有谋反的嫌疑,因为古代只有国防和重要建筑才被允许采取这种结构。

4). 中国古人认为用砖石结构不是很吉利,主要用于修建阴宅,即墓地。

3、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我国木构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穿斗式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结构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到5根。

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少,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寸不大时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4、穿斗式构架的优点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优点:用材少,抗风性,抗震性较好;局限性:柱子密集,只适用于室内空间较小的建筑5、中国古建筑的显著特色?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

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6、单体建筑的平面特征?1、坐北朝南成矩形布置,规整严密,前后左右对称;2、单体建筑的间数大多数为奇数,以中间的明间最宽。

7、间的名称: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梢间、尽间)8、传统的庭院式住宅形制是什么?1.入口有屋3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2.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既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3.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

9、斗拱的主要构件、作用、发展演变。

主要构件:斗、拱、昂、升;作用:1、结构作用:承托屋檐重量主体;2、装饰作用;3、其它发展演变:汉代形成,唐代完善,宋代成熟,明清转变为以装饰作用为主。

10、唐、宋、明、清各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唐:1、规模宏大,规划严重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与成熟宋: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6、园林兴盛明: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3,、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清:1.园林达到了极盛期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5、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11 、《营造法式》及其成就《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省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

成就:书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规定而来,而且这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12、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要素、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发展及其特点?*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形态发展: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

特点:13、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14、唐长安城的特点是什么?唐长安:布局仿北魏洛阳城,1.南北中轴对称、严整;2.功能分区明确(东西两市),皇城居首(城北);3.道路采用纵横方格网;4.采用严格的里坊制。

15、明北京城的特征?明北京布局以皇城为中心;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全程有一条长约7.5km的中轴线贯穿南北。

内城的街道坊巷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市肆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

16、我国唐、宋时期的都城中,商业布局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唐时市场集中在两处,对市民生活很不方便,而且晚上关闭坊门;宋时商业发达,城中到处临街设店,夜市兴旺,通宵达旦。

17、宫殿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18、谈谈《考工记》“营国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答:营国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对后世的影响(自查)19、举例说明什么是“三朝五门”答:在隋朝,纵向布列“三朝”:广阳门(唐改称承天门)为大朝;大兴殿(唐改称太极殿);中华殿(唐改称两仪殿)。

唐高宗迁居大明宫,仍沿轴线布置含元、宣政、紫宸三殿为“三朝”明初,朱元璋刻意复古。

南京宫殿仿照“三朝”作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声殿),并在殿前作门五重(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20、以明、清故宫为例,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①居中为尊②前宫后苑③三朝五门④左祖右社21、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和建筑特点、设计手法。

答: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宫城内部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包括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三区。

特点:1、处处反映出皇权为中心的思想。

(布局、体型大小、开间、屋顶、色彩、彩画、台基等等)。

2、等级制度森严3、中轴线对称布局4、技术设施考虑周密(河道(一万两千米,防卫、防火、排水。

渠道系统对排水和供水,防火墙和防火道)4、采暖(火道坑、室外台基口处、焚炭处)5、建筑艺术上,无论装饰、装修、家具或色彩、油画均丰富多彩,灿烂绚丽。

设计手法:群体上:1、中轴线对称,选择最正中位置布置。

2、步步升高法3、五门制引向太和殿4、不同形状、大小的广场的变化,最后引出太和殿5、“以小衬大”法(尺度)6、环境的严肃氛围以突出太和殿。

单体上分析:1、庞大的体形2、高耸的外貌3、高等级的屋顶4、十一开间的面阔5、崇高的台基6、高贵的彩画和装饰。

22、我国佛教建筑的发展演变(p154~155)写出塔的五种类型名称并各写出实例名称一个。

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密檐式塔:河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单层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代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元代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明代24、概述佛光寺大殿的建筑特点及其成就解:特点:1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清称九檩),单檐四阿顶(清称庑殿顶),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

2台基低矮,内外两圈柱,这种形式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厢斗底槽”,柱高相等,柱径略有差别。

3采用三角形的屋架与劵梁结构的结合。

4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生起。

阑额上无普拍枋5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出四跳)双抄双下昂,偷心造,柱与柱之间,每施一朵补间铺作,出华拱两跳,下无栌斗。

6梁架分为天花下的明栿和天花上的草栿脊榑下不施侏儒柱而仅用叉手,上平榑下仍用托脚。

天花用小方格的平棋。

7屋面坡度较平缓(四坡),举高约为1/4.77。

正脊及檐口都是有生起曲线。

8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伟有力的感觉。

9门窗用古朴简洁的直棂窗,正脊两端为鸱尾。

色彩简朴,少装饰。

成就:1解决了大跨度的梁栿和较大的出檐。

2初步建立了模数制、规格化的技巧。

3采用了叠梁式与三脚屋架相结合的形式(叉手)4斗拱的功能合理。

5体现了宏伟博大的唐风。

25、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

总体布局①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②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

③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

④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

建筑特点:①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

(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②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

(举例分析)③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6、天坛中运用了哪些象征手法?解:数字象征、方位象征、色彩象征和“天圆地方”的象征。

27、汉代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对应的方位各是什么?(东、西、南、北)28、陵墓建筑的布局形式?解:1以陵山为主体的布局形式(秦始皇陵)2以神道贯穿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唐乾陵)3以建筑群组的布局形式(明十三陵)29、我国民居住宅构筑类型与主要分布地是怎样的?解: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主要分布在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2竹木够干阑式,主要分布地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地区各少数民族3木够井干式,主要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