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各题型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史复习重点

中国园林史复习重点

园林史复习填空题选择题平面图简答题主观论述题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以下为老师提到的内容)第一个时期(起源、生成期):1、囿:王室专门圈养禽兽的场所(狩猎)2、台: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通神)3、园:种植树木的场地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商周园林:沙丘苑台(殷纣王)、灵台灵沼灵囿(周文王)、姑苏台(吴王夫差)、章华台(楚灵王)秦汉皇家园林:兰池宫(大咸阳规划,池中筑岛求仙之用)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其中建章宫采用大内御苑模式,一池三山)秦汉私家园林:梁孝王的兔园(土石假山)、梁冀王的苑囿(私家规模最大,分为园圃和菟园,其中园圃将真山仿于园林)第二个时期(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皇家园林:邺城(曹操,其中有铜雀园,分为铜雀、金虎、冰井三台)洛阳(中轴线北端,芳林园又叫华林园)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北:张伦宅园南:玄圃(元圃)魏晋南北朝郊野别墅园:石崇(金谷园,“文因景成,景因文传”)、谢灵运(始宁墅)、陶渊明(归园田居)魏晋南北朝公共园林:兰亭(首次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第三个时期(全盛期):唐朝皇家园林:大内御苑(三大内,分为最大的西内太极宫、最豪华的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行宫御苑(隋西苑)唐朝私家园林:白居易,第一个文人造园家,《太湖石记》1、牛僧儒归仁里园2、履道坊宅园(白居易)3、庐山草堂4、辋川别业(二十个景点)唐朝寺观园林、其他园林(绛守居园林平面)、公共园林(多以亭为中心)第四个时期(成熟期):宋代园林:艮岳(主山万岁山,侧岭万宋岭,余脉芙蓉城,宾位寿山)成就:筑山、置石、理水、植物配植、建筑(形式多样,山顶建亭、水畔建台榭、山坡平地建楼阁),突破一池三山格局金明池平面设想图1、富郑公园平面图(见书)2、环溪公园平面图记于《洛阳名园记》中独乐园(司马光)文人园的特点简远——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疏朗——景物数量求多整体性强雅致——出于仕而脱俗天然——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契合其他园林:浙江楠溪苍坡村根据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体现耕读思想元明清初故宫御苑平面图第五个时期(成熟后期):清离宫御苑康熙二十三年畅春园(江南上水画家叶洮参观规划,张然主持叠山工程)清私家园林扬州影园平面图无锡寄畅园平面图(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中心水池称锦汇漪)造园理论著作:《园冶》计成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山,选石,借景“兴造论”泛指营园要旨,是全书总纲,好的园林评价标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说”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细节(4篇)两个规划原则“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第一篇“相地”山林地,城市地,郊野地,村庄地,旁地宅,江湖地。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复习资料) 打印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复习资料) 打印

中国古典园林园林史: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蕴含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

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德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

2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狩猎社会园林,自然从属型;人对自然处于感性适应阶段。

人与自然呈现亲和关系。

为园林萌芽状态。

所先出的园林雏形处于生产目的。

第二阶段农业社会园林,顺应型;人对自然变为理性适应阶段。

仍保持亲和关系。

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趋于兴旺的过程。

园林特点为: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人所私有;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寄托为主要目的,没有自觉地体现社会、环境效益;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艺术家来完成。

第三阶段工业社会园林征服;人理解大自然也逐步地在控制大自然,两者的理性适应状态更为深入、广泛。

两者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

园林特点:除了私人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

向公众开放的公众园林;园林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得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即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即社会效益;由现代型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第四阶段现代社会园林;又回归到亲和关系。

园林:私人所有的园林、城市公共园林。

绿化开放空间及各种户外娱乐交往场地不断扩大,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而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林审美的构思;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称为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学科。

3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

中国古典园林史_重点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_重点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_重点笔记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一、绪论部分园林概念: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P3) 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

(P4) 据此可将园林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古兰经》天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P4)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

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

(P6)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山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P6)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个类型。

(P7)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为“城市山林”宋后作为城市私家园林的代称。

(P238)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园林史各题型重点整理

※园林史各题型重点整理

园林史各题型重点整理题型类型及分值:填空题:76个x0.5分;共38分名词解释:6个x1分;共6分简答题:6个x6分;共36分论述题:2个x10分;共20分总分:100分一、填空题2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的自序中讲到,写历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而弘扬以往的辉煌业绩,更重要的在于揭示发展规律而烛照未来。

对园林体系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了解,那么在创造新园林的过程中就可以较为自觉的把握传统与创新的源流关系,明确哪些应该扬弃否定,哪些能够继承发展,从而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3 “园林”一词成为专有名词(主要用来指称私家宅园)则是明末造园家计成第一部造园学名著《园冶》。

4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期1)幼年时期——商、周、秦、汉(建筑宫苑大发展)2)转折时期——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兴起)3)全盛时期——隋、唐(写意山水园兴起与发展)4)成熟前期——北宋、难宋(诗画山水园)5)成熟中期——元、明、清初(文人园)6)成熟后期——清中至清末(建筑山水园)6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筑山、理水、建筑、植物、书画7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园林的孕育阶段——原始文明、奴隶社会阶段;2)古典园林阶段——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阶段;3)近现代园林阶段——资本主义阶段;4)生态园林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期。

8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一)师法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三)浓郁的诗画情趣(四)园林意境的涵蕴9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分那三个层次,表达方式是什么意境追求的三个层次:物境、情境、意境意境的表述方式:咫尺山林、预设主题、物境点题。

10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亭台楼阁、厅堂馆斋、桥廊轩榭舫等11植物的象征意义牡丹——豪放富贵莲花——吉祥如意梅花——坚强高洁石榴——多子多福柿子——事事如意紫薇——家庭和睦12新加坡的国花是:卓锦·万代兰,象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象征13 新加坡除了有“花园城市”的美称外,还被称之为:“狮城”。

园林史考试重点

园林史考试重点

绪论1.世界园林形式的划分(1)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园林)(2)自然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形式为其代表)(3)混合式园林2.我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我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成要素和风格,大致可分为五类。

(一)自然风景苑囿:这是我国最早期的园林形式,是指以围定的自然景区为主体,并配以少量人为景观的一种园林。

始建于我国的商周时代,一般面积比较大,专供帝王或诸侯们游猎之用。

(二)宫廷建筑园林:是指以宫廷建筑为主体,结合人工山水,辅以动植物的一种园林,也称皇家园林。

(三)陵寺庙观园林(1)陵园:指帝王的墓地,多呈墓群。

如黄帝陵、秦始皇陵、乾陵、明十三陵等(2)墓园:指帝王下属的大臣及历史名人的墓地。

如孔子墓 (为当今最大古墓),也称孔林或至圣林。

(3)寺园:指为佛教、道教、山川神灵及历史名人而在名山秀水之地修建的纪念性的、以建筑为主体的一种园林。

杭州的灵隐寺,浙江的普陀寺等寺园均为我国寺园中的精品。

(4)庙园:为我国古代祭祀用的一种园林建筑。

(5)观园:是道教的庙宇(四)自然山水园林:自然山水园林是以自然景观 (山、水)为主体的,配以建筑、古代文化、文物等的一种园林。

有以山为主体的,如福建武夷山;有以水为主体的,如杭州西湖。

(五)写意山水园:这是指具有诗情画意,审美境界达到最高层次的一种园林,也可称为文人园林。

小型园多为个人所有,又多与住宅相结合,所以也称宅园或庭园。

这些园不论大小,其共同点特点是立意新颖、取法自然、设计精巧、布局奇妙、结构精细、诗情画意。

如宋代宋徽宗在河南开封建的寿山艮岳 (又称万寿山、华阳宫)3.我国古典园林的突出特点(1)夏商周:开创我国最初的园林形式-囿(2)秦汉:以宫室建筑为主题,配以山水、动植物。

规模宏大、宏伟壮观(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起自然山水园林,从城市转向城郊和山村,从宫苑建筑转向大自然,称为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园林特点。

(4)隋唐宋:特点是诗情画意,也称之文人山水园林或写意山水园林。

中国园林史出题重点

中国园林史出题重点

中国园林发展史略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物质因素: “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 含义------ 《诗经》“囿、所以域养禽兽也。”
功能------ 豢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游乐消遣活动
尺度------ “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诗经,灵台篇》 “台”----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物 含义------ “积土四方而高曰台”。 功能------ 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园林建筑雏形。
1.
2.
3.
隋唐园林在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臻于全盛,主 要成就: 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规模的宏大, 总体布局和局部处理上更完善,予人以整体的审美感受。 已经形成大内、行宫、离宫三个类别及各自特征 私家园林的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 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文 人园林兴起 宗教世俗化使得寺观园林普及,同时又促进了宗教和宗教 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城市寺观---公共交往中心;郊 野寺观---点缀、开发风景名胜
皇家园林的特点
面积规模较大(颐和园300公顷、承德避暑山庄 760公顷)。
立意命题“天人合一”、“政教一统”,形成“前宫后苑 ”的规制。 园林创作手法 --- 再现自然、模仿江南园林、名胜
园林景观气势雄伟壮观
园林水体布局遵循“一池三山”的传统手法。
园林建筑色彩鲜明。
私家园林的特点
二、按园林的隶属关系分类
1、皇家园林 --- 属于皇帝、皇族特有,又称苑、宫苑、苑囿、 御园等。 2、私家园林 --- 属于民间的官僚、地主、富商。古籍又称园、 园墅、别业、池馆、山庄等,多数为“宅园”。 以江浙一带为代表。 3、寺观园林 --- 指佛寺、道观的附属园林以及寺观外围的园林 绿化环境。 三大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造园活动的主流、园林艺 术的精华荟萃。

园林史复习内容

园林史复习内容

园林史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希望大家理解记忆复习内容1.园林构成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建筑。

2.按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年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个主要类型。

3.按园林构成的方式分: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类。

4.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5.世界园林发展的阶段按时间划分依次为原始文明时期的萌芽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6.早建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囿的概念:奴隶主爱狩猎,殷代以后帝王为了避免破坏农田而把狩猎活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四周围墙,养禽兽专人管理,空地上种植果蔬树木开凿水池灌溉,也有一定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这时的囿已经初步具备了园林的功能与格局。

台的概念:台即用土堆筑的高台,用以登高观天象通神明。

台是山的象征,历代帝王均筑高台以祭天,也可登高远眺,观赏风景,成为园林最早的构筑物。

囿为狩猎之用,台为通神之用,所以,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

7.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园林从囿到苑发展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君子比德”思想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是说大自然山川花木鸟兽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于它们的形象表现出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征,从而给予山水花木鸟兽等以人格化的魅力。

8.西汉著名的皇家苑囿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内有大而宏伟的建章宫和昆明池、太液池两大池。

它开我国造园“一池三山”的人工山水布局的先河,还开创了“园中园”造园手法,形成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馆的格调。

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史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一直沿袭到清代。

9.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

园林史重点整理

园林史重点整理

园林史重点整理园林史:园林史是一门综合学科,既是科学又是文化艺术,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园林规 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山石、园林水体等。

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1.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特点:认识水平不够,以宗教信仰园林空间为 主)2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特征: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 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三个共同特征:园林为统治者、贵族、宗教者等少数人所有与享用; 园林空间为封闭的,内向型;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多忽视生态与环境效益3. 工业社会的园林:自然征服型社会(三大问题:城市人口爆发性增长;人类生态系 的突出;人工环境领域的扩大)4. 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多样 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 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按园林所处地域分布分类: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按园林艺术风格分: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新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旧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 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 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特点:多建筑在城镇,又称“城市山林';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简到繁;造园所受的客观制约条件很少,认定创造性得以最大 — 限度地发挥,因此造园手法和造园内涵丰富多彩; 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

天然山水园: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 关键在于选择基址,如果选址得当,则能以少量花费获得天然风景之真趣。

中国私家园林的特点:(综述)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或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史各题型重点整理题型类型及分值:填空题:76个x0.5分;共38分名词解释:6个x1分;共6分简答题:6个x6分;共36分论述题:2个x10分;共20分总分:100分一、填空题2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的自序中讲到,写历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而弘扬以往的辉煌业绩,更重要的在于揭示发展规律而烛照未来。

对园林体系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比较全面、完整的了解,那么在创造新园林的过程中就可以较为自觉的把握传统与创新的源流关系,明确哪些应该扬弃否定,哪些能够继承发展,从而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3 “园林”一词成为专有名词(主要用来指称私家宅园)则是明末造园家计成第一部造园学名著《园冶》。

4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期1)幼年时期——商、周、秦、汉(建筑宫苑大发展)2)转折时期——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兴起)3)全盛时期——隋、唐(写意山水园兴起与发展)4)成熟前期——北宋、难宋(诗画山水园)5)成熟中期——元、明、清初(文人园)6)成熟后期——清中至清末(建筑山水园)6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筑山、理水、建筑、植物、书画7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园林的孕育阶段——原始文明、奴隶社会阶段;2)古典园林阶段——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阶段;3)近现代园林阶段——资本主义阶段;4)生态园林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期。

8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一)师法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三)浓郁的诗画情趣(四)园林意境的涵蕴9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分那三个层次,表达方式是什么意境追求的三个层次:物境、情境、意境意境的表述方式:咫尺山林、预设主题、物境点题。

10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亭台楼阁、厅堂馆斋、桥廊轩榭舫等11植物的象征意义牡丹——豪放富贵莲花——吉祥如意梅花——坚强高洁石榴——多子多福柿子——事事如意紫薇——家庭和睦13 新加坡除了有“花园城市”的美称外,还被称之为:“狮城”。

1415三山五岳16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江南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瞻园、寄畅园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17古埃及园林类型:圣苑、宫苑、宅园、墓园18古巴比伦园林类型:圣苑、宫苑、猎苑、其它19古罗马的公共园林包括城市的广场、剧场、角斗场、浴场、巴西利卡。

其中还有凯旋门、纪功柱等。

20中世纪最主要的两种园林:城堡园林、修道院园林。

21 中世纪欧洲教堂的两种风格:罗马式、哥特式;最有名的五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

22 <<玫瑰传奇>>:13世纪法国尧姆•德•洛里斯所写,是描述城堡园林最详尽的资料。

23阿尔汉布拉宫最有名的两个宫殿:“桃金娘中庭”和“狮庭”。

24文艺复兴最经典的三个园林分别是: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和兰特庄园。

25 文艺复兴三杰分别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26 文艺复兴时,对造园和建筑方面支持最大的家族是:美第奇家族。

27 文艺复兴时期唯一个建成在海岛上的庄园是:伊索拉贝拉庄园。

28被拿破仑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圣马可广场。

29 纳沃纳广场以雕像象征的17世纪的世界四大江河分别是:多瑙河、尼罗河、恒河和拉卜拉塔河。

30 对后来欧洲的城市规划产生很大影响的巴洛克式罗马广场是:卡比多广场。

31 对后来法国的城市设计产生很大影响的巴洛克式罗马广场是:波波罗广场。

32 被称之为“佛罗伦萨上空的红‘宝石’”的教堂是:圣玛利亚大教堂。

33 凡尔赛宫苑代表四季的雕像对应春、夏、秋、冬分别为:花女神、农神、谷女神、酒神。

34勒诺特尔的成名作:沃·勒·维贡特庄园;代表作:凡尔赛宫苑。

35 法国的代表园林有:阿奈府邸花园、谢农索庄园、枫丹白露宫苑、卢森堡花园、维兰德里庄园。

36华盛顿总统在阅读了兰利的著作《造园新原则》后,将坐落在波多马克河畔的维尔农庄园中的花园扩大,改造了一些严谨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增加了自然式植物群落。

37 美国园林的代表人物:唐宁、沃克斯、奥姆斯特德。

38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合作的园林项目是:中央公园。

39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

40 世界/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中央公园。

41 美国第一个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由小奥姆斯特德在哈佛大学设立。

42波特兰市系列广场分为:爱悦广场、柏蒂格罗夫公园、演讲堂前庭广场,作者是:劳伦斯·哈普林。

43 SWA集团创始人之一且是日籍美国人的是:佐佐木·英夫。

44 玛莎·舒沃兹在中国所做的两个项目有:重庆的万科金色悦城和凤鸣山公园、西安的迷宫园。

45园林类型:池泉式、枯山水、净土式、寝殿造、书院造、筑山庭、平庭和茶庭46造景要素:1)石组2)飞石、延段3)潭和流水4)石灯笼5)石塔6)植物及配置7)手水钵8)竹篱、袖篱和庭门、庭桥47 日本特色庭院的样式有: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又根据庭院的元素构成被分为:真、行、草庭院。

4849白居易\杜甫这些有名诗人的私家园林在哪有哪些白居易:履道坊宅园(洛阳)、庐山草堂(庐山/江西)杜甫:浣花溪草堂(成都)王维:辋川别业(陕西)50 世界园林体系:西欧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

51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代表园林:查兹沃斯庄园、斯陀园、布伦海姆宫苑、邱园、霍华德庄园、斯图海德园、尼曼斯花园。

二、名词解释1 园林史:主要是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园林发展的历史,考察园林内容、形式的演变,总结造园实践经验,探讨园林理论遗产以及与其相关的园林事件和文化等,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的一门课程。

1 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大百科全书》2 (名词解释)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位于非洲东北部,干流流经布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

3 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异常俊美的植物神,受希腊妇女的崇拜。

4 学园: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用于开设学堂、聚众讲学的一种建筑与庭园结合成一体的园林形式称为学园。

5 圣林:用于表达对树木的崇敬感而在神庙外围种植的树林称为圣林。

6哈德良宫苑:由皇帝哈德良所建,坐落在替沃里的山坡上,在建筑园林上集中表现罗马帝国的繁荣与生活品位的建筑群。

7庞贝古城: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

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8 中世纪:指从5世纪罗马帝国的瓦解,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前这一段时期的西欧历史,被称为以基督教文明为基础的黑暗时期。

9 (名词解释)兰特庄园:公元1566年由维尼奥拉设计,修筑于罗马巴涅亚,面积1.85公顷,为甘巴拉所有,后租借给兰特家族并以此命名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意大利台地花园,为罗马三大名园之一。

10 (名词解释)勒诺特尔园林特征:有明显中轴线,以建筑为焦点,各类几何式水体、花坛、林园依次排布作为主景,又以喷泉、雕塑作为视觉节点,呈现一种具有节奏明快而又雄伟壮丽的中轴对称式园林。

11(名词解释)安德烈·勒诺特尔:出生地于巴黎,13岁由西蒙启蒙,受画家勒布朗、建筑师芒萨尔影响,受机械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影响,被誉为皇家造园师与造园师之王的法国造园家。

14 (名词解释)奥姆斯特德:美国近代风景园林的创始人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先驱,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是第一个将近郊发展的概念引入风景之中,对城市和社区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美国风景园林师。

15哈佛革命:1938~1941年间,丹·凯利、埃克博、罗斯三人在Penci1 Point 上发表了关于美国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理论的一系列文章,导致了哈佛景观规划设计系的“巴黎美术学院派”教条的解体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建立,并推动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行业朝向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的一场运动。

16 (名词解释)加州花园:带有露天木质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为人们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被称为“加州花园”。

17 (名词解释)枯山水:利用石组、白砂铺地表达一种无山无水的山水式庭园,重在用立石表现群山、白砂表示大海,石间有叠水和小溪,并流过山谷间汇入大海的情景描写。

18真、行、草:日本庭院被分为真、行、草,所谓“真”之庭院是表示造园要素最丰富的一类庭院,“行”之庭院次之,“草”之庭院则最为简化。

19 龙安寺:龙安寺是位于日本的京都,由室町时代应仁之乱东军大将细川胜元于宝德二年(公元1450年)创建的禅宗古寺,也是注明的枯山水庭园。

20 桂离宫:日本17世纪位于京都市西京区的庭园建筑群,后成为日本各种建筑和庭园巧妙结合的典型代表。

21费因园:费因园是波斯皇家庭园的典例,是波斯庭园的缩影。

1935年,其被列为伊朗的国家纪念物。

22 (名词解释)哈-哈:又称为隐垣yuan,即在园边不筑墙而挖一条宽沟,既可以起到区别园内外、限定园林范围的作用,又可防止园外的牲畜进入园内,还使园林的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

三、简答题1.世界园林体系及其分类:东方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皇家、私家、寺观和非主流园林日本园林:枯山水、池泉式、筑山庭、平庭和茶庭西欧园林体系: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伊斯兰园林体系:波斯园林、印度园林、西班牙园林5中国园林的主要分类1)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人工山水园、自然山水园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皇家园林(大内、行宫、离宫御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非主流园林(衙署、公馆、书院、祠堂、茶楼酒肆)3)按地域划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西域园林、巴蜀园林4)按园林布局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2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包括哪些形式及其含义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亭、台、楼、阁、厅、堂、馆、斋、桥、廊、轩、榭、舫等。

含义:有顶无墙供休息所用的建筑称为——亭。

高平的建筑称为——台。

四坡顶而四面皆开窗的建筑物称——阁;重屋称——楼。

用长方形木料做梁架称——厅;用圆木料做梁架的称——堂。

供宴客之用的建筑——馆;供读书用建筑——斋。

屋檐下的过道、屋内的或独立有顶的通道称为——廊。

架于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称为——桥。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称为——轩。

即伸出水面且三面临水——榭。

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舫。

3了解明代计成写的《园冶》基本内容/信息谁写的是做什么的作者:明末计成目录:自序、兴造论、园说、栏杆、自识(共三卷)内容:基础、建筑、山石、环境总述:《园冶》是第一本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