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含答案)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1~3小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

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东北三省地区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二试题(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东北三省地区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二试题(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
刘华杰
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博物类知识。此类知识多为人类学所描述的“地方性知识”,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实用性。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一批优秀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增多。
2005年,《吉祥三宝》、《天边》等歌曲走红后,布仁巴雅尔意识到呼伦贝尔的民族音乐远没有被传播出来。自此,他和妻子乌日娜开始投身民族文化的寻根工程,积极从各种民间音乐中发掘素材,吸收养分。他们走遍了鄂温克民族聚居区,收集了许多即将失传的古老民间音乐,整理了不同风格的民歌精品,并且将这些各具特色的音乐再次创作,制作成了中国第一张原生态唱片《历史的声音》。
实际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的研究。一阶探究比较容易理解,相关出版物日渐增多,《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鸟岁时记》《初瞳》等都是国内近期非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比较而言,二阶探究的图书相对少了许多,《林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阶好作品,特别值得推荐。一阶工作者多阅读一些二阶作品,也会获得启发、提升境界,改进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工作。
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对博物提出了美好的愿望及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不能过分背离自然,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 语文.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 语文.doc

2020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历来多种多样,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

在这里,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应方式,我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在中国,《诗经》可以说是现实型文学的源头。

《诗经》以赋、比、兴为基本艺术表现方法。

比兴中含有一定的象征因素。

但就总的倾向看,《诗经》具有突出的写实精神。

其后,《史记》、杜甫的诗作、白居易的诗作、明清小说等等,体现出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班固认为《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是“实录”之作;白居易主张“以似为工,以真为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曹雪芹也强调“实录其事”。

这些观点说明了现实型文学的基本创作原则。

从理想型文学来看,《楚辞》最早体现了其基本倾向。

《楚辞》既有现实的抒写,也有寓意象征,但更主要的是奇异的幻想,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精神。

其后,李白诗作狂放奇幻,超然于生活之上,纵横于仙境之中。

《西游记》、《聊斋志异》、《牡丹亭》等都体现出幻想奇异、超越现实的特征。

再看看象征型文学,《庄子》中的寓言与神话,以幻想形象暗示难以捉摸的人生哲理、哲学精神,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

在以后的体现禅趣的山水诗作中,通过水光山色、阴晴变幻写出自然、人生意境,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暗示耐人寻味的哲理禅意。

2020年哈三中高三学年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2020年哈三中高三学年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2020年高三学年模拟考试答案1.选B项。

A项,夸大其词。

文中认为“这些非正常死亡(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一般会在人类遗骸上留下可观测的痕迹,例如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但不能说明是“主要证据”。

C项,强加因果。

D项,目的和手段表述相反。

2.选B项。

B项,曲解文意。

作者用“罗马庞贝古城遗址”为例是证明“自然因素”是造成人类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选D项。

D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原文中说“2015年,《细胞》杂志报道了生物考古学者的研究,……发现了鼠疫的直接证据”。

已经有“直接证据”了。

4.C 2017~2018年是急剧下降;“2018~2019年开始上升”也不恰当5.C 时态不对,“完全改变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原文为“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

6.①处理资本市场,找准盈利模式。

要坚持精细化运营,探索更多元的商业模式。

②提升管理水平,承担治理责任。

合理投放单车;增加投入和巡查频次;落实停放管理,有序停放,不侵占公共空间与破坏城市环境秩序。

③配合政府监管,增强用户意识。

积极配合政府的监管措施;加强对市民骑行安全、文明意识提示教育。

7.C(“殖民者对中国的掠夺和对百姓的欺压”于文无据。

)8.①狭隘刻薄,对妻子恶言相向。

②愚昧迷信,生意不好赖在乌鸦身上。

③吝啬小气,心疼撒给乌鸦的米。

④胆小势力,不敢惹俄国人,刻意讨好陈雪卿。

(每点2分,答出三点以上满分。

)9.①经济繁荣,随着中东铁路修建城市兴起。

②深受外来文化影响,面包房、咖啡店、电影院等事物逐渐被富裕家庭接受。

③满汉中俄杂处,既有民族矛盾又有融合。

④社会不很安定,胡匪依然存在并且让人畏惧。

(每点2分,答出三点以上满分。

)10.A11.C 河外有时还可指黄河之东,河内多指黄河之北。

12.D应为留任皇城使,罢去内侍省诸职。

13. (1)慕容德丰从邢台调到延州,还没到郡,诏命窦神宝乘驿车前去暂代他的职务。

(自,从;徙,调任;传,驿车;权,代理。

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哈尔滨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四”的思想家尽管趋向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划界和对峙,但在其观念的深层,依然与传统无法分离。

这里可以具体考察“五四”的核心观念与儒学的核心观念之间的关系。

“五四”以科学与民主为其核心观念,传统儒学的核心观念则表现为仁与礼,二者呈现相分而又相融的关系。

在政治的视域中,建立政治秩序,实现社会有效合理的运行,这是五四时期的民主观念和儒学的“礼”的观念都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秩序、以什么方式进行政治治理这一问题上,五四时期所接受的民主观念和儒学所肯定的礼制却呈现了重要的差异。

按照荀子的阐释,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乃是基于“度量分界”。

所谓“度量分罪”,也就是以礼为核心,将社会区分为一定的等级结构,并为等级结构中的不同成员规定与其地位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基于“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通过个体在政治、伦理等方面各自承担好相关角色,进一步建构不同层面的社会秩序。

作为“礼”之延伸的纲常,则一方面内含对社会秩序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将社会关系单向化,由此形成的秩序,更多地呈现等级之分。

与之相对,“五四”所倡导的民主,以超越等级差别为前提,它所追求的是肯定权利平等前提下的政治秩序。

在这里,平等之序与差等之序,形成了重要的分野。

东北三省三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东北三省三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东北三省三校2020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索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表情包正在毁掉我们的表达能力,甚至毁掉我们的语言吗?这个设问已不新鲜,最近又频现于网络。

“斗图”和连串的表情让许多人感到压力,许多网友“哭诉”,在虚拟环境中,表情包泛滥和误用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不便和尴尬,一家英国公司甚至已经开始招募表情包翻译员。

这不禁让许多人思考,表情包的使用是否损害了我们的语言能力乃至我们的语言。

②但另一方面的事实也不能忽视。

2016年,有媒体组织的“24小时无表情包生活挑战赛”有5307人参加,超过30%的人失败——无法忍受一天不用表情符号,另有三分之一的挑战者虽然成功,但表示倍感煎熬,“尴尬”是他们提及最多的感受。

③表情包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让三分之二的语言社团成员感到难以离弃的东西是否接近,甚至已经成为语言的一部分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201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藏完全用表情包转写的《白鲸记》。

同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辩论间隙表示,“如果全世界还有一样东西我们还能统一意见,那就是表情包了”。

④表情包是虚拟语言生活自组织的产物。

作为语言的一种可视化形式,其本质和文字相差不多。

作为自然语言的拐棍,表情包在以文本交流为主的虚拟空间中提高了用户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试想,我们多少次用表情符号表达文字无法传递的实时心情?又有多少句末的“呢”“耶”被相应的表情符号取代?一个缺少铺陈的祈使句丢过来,究竟是命令还是建议,恐怕得看后面是不是跟着个笑脸。

哈三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测试——语文(图片)语

哈三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测试——语文(图片)语

参考答案1. C(“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由原文第三段“如果一定要把‘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知,作者表述的是假设)2. C(A项,因果倒置,由原文第四段““非虚构文学”或者“非虚构写作”应该是一个名词,因为它说明的是文学写作的内容、题材或创作方式。

”可知,选项因果颠倒,表述错误;B项,由原文第五段“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可知,不是指对“非”的解释简单了;D项,无中生有,原文是对“创造性地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 B(张冠李戴,原文是“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形容词的话,它就属于形容词附类的属性词,那么“非虚构”的“非”,可以进行两种解释:一是“异乎寻常的、特殊的”之意,二是“不”“不属于”之意。

”而不是指“如果把‘非虚构文学’作为名词的话”)4. A(嗣:继承人,子孙、后代)5. D (D项,代词,表领属,他的;A项,顺承关系,就;连词,表修饰关系;B项,助词,无实义,动词,到;C项,介词,表比较;介词,表被动)6. A(师日行三十里,指军队每天行进三十里)7. (1)(5分)昌邑王刘贺虽然不守正道,但是还知道敬重礼遇王吉,但是这以后刘贺又放纵如常(或“像往常一样放纵”)。

(译出大意给2分;“敬礼”“从”“自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敬礼:敬重礼遇,1分;从:通假“纵”,放纵,1分;自若:如常,像往常一样,1分。

)(2)(5分)周朝能够安定太平,刑法搁置而不用的原因是它将奸邪扼杀在昏暗之中,将罪恶遏止于尚未产生之时。

(译出大意给2分;“致治”“刑措”“所以……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致治:天下安定太平,1分;刑措:刑法搁置而不用,1分;所以……者:表……的原因)【参考译文】王吉,字子阳,是琅邪皋虞人。

少时好学,精通经义,初为郡吏,举孝廉被选为郎,补任若卢右丞之位,后又改任云阳县令。

举贤良被任为昌邑中尉,昌邑王喜好游猎,常常在国中驱马奔驰,行为没有节制,王吉上书劝谏说:臣下听说古时候军队平常每日行进三十里,为吉事而行进也只有五十里。

语文——2020东北三省三校二模答案

语文——2020东北三省三校二模答案

语文——2020东北三省三校二模答案2020年三校第二次模拟参考答案——语文1.B (错,因果倒置。

思维模式的不同影响了城市建设的模式。

“人类城市建设”范围过大,这只是国外传入我国的两种主要理论。

)2.D (错,曲解文意。

不是提出了标准,而是指出了要关注的重点。

不是处理好地标与母体的关系,而是地标与母体的清晰完整不受破坏。

)3.D (A项,“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程度过重。

另外,曲解文意,体现的不是“明天的城市”模式的错误,而是这种城市模式的激进。

原文论证的中心不是说这种模式的错误。

B项,文章并没有提到道家有建设“生态之城”的主张。

C项,原文“一个城市要有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文化传统上的继承。

”没有先后顺序,而是强调主次关系。

)4.B(因果倒置。

是“执纪和维权的失衡”,让一些老师“明哲保身”,“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

)5.A(B材料二引述一些新闻中的报道意在说明教师不敢行使教育惩戒权的原因。

C“将会原文是“可能”。

只是一种推测。

D原文说“当孩子犯错时,你这么做没问题,批评、留校、不超过一堂课的站立、适当的体育训练都无可指摘”并非只有这四种方式。

)6.①教师方面:惩戒过度现象屡见不鲜。

由于教育法律法规中缺少对教师惩戒权的规范,近些年体罚现象时有发生。

多数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不作为。

②家长方面:家长的过度维权,导致老师因为担心“惹事”而不愿行使教育惩戒权。

③国际形势方面:国际趋势的推动,很多发达国家都有教育惩戒权的明确规定,促使我国必须健全教育惩戒的法律法规。

7.C(文章倒数第3段“这是苏东坡的至理名言,但我的看法有些不同”,表明作者观点与苏东坡是不同的)8.①活在当下的勇迈精神,重视过程。

一心一境能把“过去”与“未来”截断,使困难不能牵住,使痛苦不能动摇。

能在平凡中见出不凡,以实践的态度契入生活,而得到自在。

②直面生活中的痛苦,深刻品味痛苦。

一心一境是解脱痛苦最好的法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