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详细介绍

目的
01
记录数据
查检表法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数 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分析和 处理。
找出问题
02
03
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 发现异常、偏差和问题,进而找 出问题的原因。
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解决方案,并采取措施进行改 进和优化。
使用步骤
1. 确定目标
明确查检的目的和范围,确定需要记录和分 析的数据项。
3. 数据分析
对各层数据进行分别分析,可以 使用统计分析、图表等方法来揭
示各层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02
2. 数据整理
将原始数据按照分层标准进行整 理,将相同类别的数据归为一层
。
04
4.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 呈现出来,以便于决策者和其他
利益相关者理解和使用。
05
散布图法
定义
散布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散布图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 方法。
对整个查检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优化 查检表和方法。
04
层别法
定义
层别法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 准进行分层,以便于对各层数据进行 分别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层别法是一种数据整理技巧,通过对 数据的分层,能够将复杂的数据结构 化,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目的
识别不同类别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将数据分层,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别数据的分布和特征,进 而发现其内在规律和趋势。
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分层后的数据更易于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发现不同类别数据之 间的差异和关联。
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
通过分层处理,可以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 的效率。
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

QC七大手法完整版介绍七大质量控制手法是指通过一系列工具和技术来管理和控制产品或项目的质量,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七大质量控制手法的完整版介绍:1.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通过将两个变量的取值绘制在坐标轴上,可以观察到可能的相关性。
散点图可以用于分析数据,发现可能的关联和异常点,并帮助确定合适的控制措施。
2.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表示过程的工具。
通过绘制不同步骤和决策之间的连接,可以清晰地展现整个过程的流程和逻辑。
流程图可以帮助识别可能的瓶颈和错误,并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3.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于显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表。
通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进行分类和统计,并用条形图表示各个范围内的频率,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偏差。
直方图可以用于分析数据质量,检测异常数据和确定控制上限和下限。
4.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质量的统计工具。
通过绘制过程数据点的变化趋势和控制限,可以追踪过程的中心线和变异范围,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确保过程在可控范围内。
控制图可以用于实时监控和改进过程质量。
5.因果图: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工具。
通过将问题细分为各个因素,并挖掘这些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
因果图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问题的潜在因素,指导改进措施的制定。
6. Pareto 分析:Pareto 分析是一种按重要性排序的方法,用于确定改进工作的优先级。
通过将问题或缺陷按照发生频率或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和统计,并用累积百分比曲线表示,可以快速找到重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Pareto 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提升整体质量。
7.效果图(雷达图):效果图是一种用于比较和评估多个指标综合表现的图表。
通过将不同指标的取值绘制在雷达图上,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指标的相对优劣,并找到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效果图可以用于综合评估产品或项目的质量表现,制定改进措施和目标。
质量管理的qc七大手法详细介绍

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在质量管理中,QC七大手法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管理的QC七大手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知识。
一、整理(Seiri)整理是指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只留下必要的物品。
在质量管理中,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使生产过程更加流畅。
只有把生产过程中的“无用之物”清除出去,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
二、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合理地安排必要的物品,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整顿可以让工作场所变得整洁、清爽,让员工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
通过整顿,企业可以减少错误和浪费,提高产品的质量。
三、清扫(Seiso)清扫是指使工作场所保持清洁。
在质量管理中,清扫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降低工作场所的事故率,减少杂物对生产过程的干扰,保障产品的质量。
四、清洁(Seiketsu)清洁是指使工作场所保持整洁、清爽。
在质量管理中,清洁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让员工在一个整洁的环境中工作,有利于保障产品的质量。
五、遵守纪律(Shitsuke)遵守纪律是指要求员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做好本职工作。
在质量管理中,遵守纪律可以保障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六、标准化(Seiketsu)标准化是指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的生产工艺流程,加强操作规范。
在质量管理中,标准化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七、自律(Jishu)自律是指员工自觉遵守标准化操作规程,保障产品的质量。
在质量管理中,自律可以提高员工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保障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
总结起来,质量管理的QC七大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应当重视QC七大手法的实施,不断优化和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使产品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QC七大手法有哪些

QC七大手法有哪些在质量管理领域,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手法来控制和监测质量。
本文将介绍QC 七大手法,包括:1.物理检验2.外观检验3.抽样检验4.统计控制图5.测试和验证6.校准和校验7.过程改进1. 物理检验物理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物理属性进行测试和评估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例如,对于电子产品,可以通过测量尺寸、重量、电压等物理指标来进行检验。
物理检验可以直观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性能和质量水平,是质量控制的常用手段之一。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通过对产品的外观特征进行检查,以判断产品是否存在表面缺陷、污染或其他不良情况。
外观检验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辅助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来进行。
外观检验尤其适用于对产品外观要求高的行业,如汽车、家电等。
3.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法,从批量生产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
通过对样品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推断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情况。
抽样检验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和成本,同时又能提供可靠的质量判断结果。
4. 统计控制图统计控制图是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质量控制工具,用于监控和管理一个过程的质量。
通过将过程的质量参数反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绘制在控制图上,可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统计控制图可以及时识别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测试和验证测试和验证是通过执行已定义的测试计划和验证方案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需求。
测试和验证涉及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通过测试和验证可以发现产品的潜在问题,及早进行修正,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6. 校准和校验校准和校验是对测量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是通过调整设备或工具的参数,使其与已知标准一致。
QC七大手法详细讲解

目录
CONTENTS
• 特性要因图法 • 柏拉图法 • 层别法 • 查检表法 • 散布图法 • 控制图法 • 直方图法
01 特性要因图法
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
特性要因图法,也称为鱼骨图 ,是一种用于表示因果关系的 图形工具,通过将问题的结果 (特性)与可能的原因(要因 )关联起来,帮助分析者系统 地研究和分析问题。
使用步骤
1. 确定变量
明确需要分析的两个变量,例如尺寸和不良 率。
2. 收集数据
收集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绘制散布图
将数据绘制在散布图上,通常使用笛卡尔坐标系 。
4. 分析关系
观察散布图上的点分布,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
5. 判断关联性
根据散布图中点的分布情况,判断两个变量是否 具有关联性。
绘制控制图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控制图,包 括中心线、上控制限和下控制限。
监控与分析
在控制图上标记数据点,观察数据点 的分布情况,分析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异常处理
当发现异常数据点时,及时采取措施 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生产过程的稳 定性和产品质量。
实例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实例某生产线上生产一种电子元件,通过控 制图法监控其电阻值。
6. 监控与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 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5. 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 施,并实施。
4. 确定关键因素
根据柏拉图的分析结果,确定对 质量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
实例分析
在某生产线上,产品不合格率较高,通过柏拉图法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和生产设备老化。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又称品管七大工具,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QC七大手法,体现了质量管理的“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进行判断和管理”的特点,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土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是以数据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QC七大手法:1、检查表2、层别法3、柏拉图法4、特性要因图法5、散布图6、直方图7、管制图QC九大步骤:1、发掘问题2、选定题目3、追查原因4、分析资料5、提出办法6、选择对象7、草拟行动 8、成果比较 9、标准化一、发掘问题:1、问题小易发挥2、不花钱即可由小组自行解决3、有预期之成果4、可达到演练和实用之目的二、选定题目:选题原则:意见一致,不花钱,短期内可以做到不要别人支持选题方向:团队合作,提高生产力,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工具:选题评估三、追查原因:针对问题、经由脑力激荡可能发生的原因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四、分析资料:用QC七大工具找出生产问题的重点加以分类,排列以及编辑以使小组成员修作明确的抉择工具:价差表管制图直方图特性要因图柏拉图散布图层别法五、提出办法:针对问题重点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订出解决方案的标准,以确定小组是否有能力解决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六、选择对象:1、采用全员认为最能发挥的方式2、朝放置再发生的方向选择3、对策无副作用,选择对策要根据现状分析,检讨如何改善,并将预期的成果显现出来七、草拟行动:3W :WHAT WHO WHEN1、把每一样工作细节列下来2、每位组员参与讨论取得协议3、开始分配任务(平均分配、组员性向、职位相关)4、制定完成时间和期限八、成果比较:1、期间比较(改善前中后)2、特性值比较(品质提高、成本降低、效率提升)3、无形成果比较(意识、能力、信心、责任感、方法应用)4、比较基准一致,且勿以单一角度比较工具:柏拉图比较,推移图比较九、标准化: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合理制定材料、设备、制品等作业方法,手训,规定,规格等标准,有组织有系统灵活运用,以达到经营管理之目的。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4、各项目依照合计之大小顺位向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5、绘上柱状图;6、连接曲线。
(附表)特性要因图(鱼骨图)是柏拉图的补充,实验计划是应用统计手法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实验设计的简单方法进行工作方法的突破,也是每个企业,每个管理人员应全力去进行的。
散布图是用来表示一组或对的数据之问题是否有相关性。
1、收集资料(30组以上)2、找出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3、准备座标纸,画出数轴,横轴的刻度,计算组距,纵轴代表结果,横轴代表原因。
组距=(max-m:n)/组数4、将各组对应数标示在座标上5、须填上资料的收集地点、时间、测定方法、制作者等项目。
查核表就是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一项一项地整理出来,然后定期或定时检查1、制作表格,决定记录形式2、将点检项目列出3、查核4、异常事故处理管理的2个阶段,A、改善管理,B、维持管理并持续进行,新的方法要标准化查方图就是将杂乱无章之资料,解析出其规则性1、收集数据,并记录于纸上,总数以N表示2、3、找出最大值LR=L-S4、定组距CR/组数=组距通常为2.5或10的倍数5、定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S-测量值的最小位数(一般为1或0.1)*0.5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下组界+组距最小二组的下组界=最小一组的上组界6、决定组的中心点(上组界+下组界)/2=组的中心点7、制作次数分布表依数值大小记入各组的组界内,然后计算各组出现的次数8、制作直方图横轴表示测量值的变化,纵轴表示次数,将各组的组界标示在横轴上,各组的次数多少,则将柱形划在各组距上。
9、填上次数,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直方形主要作为观察用。
主要是为观察直方图之分布图型,将可行到之物状况:a)柱状图形呈钟形曲线,可以说:a、制程正常且稳定。
b、变异大致源自机遇原因,然若呈现的是一种双峰式多峰形分布。
QC七大手法

9.5 10.8 10.2
9.6
10.3 10.5 S 9.8 L 12.1 S 9.0 L 11.2 10.4 10.5
10.7 S 8.9 10.0 10.6 9.8 9.3 L 0.6 11.4
10.7 10.3 10.0 10.1
10.0 9.6 10.6 10.6 10.2 10.0 10.5 L11.2 11.4 S 9.2 9.8 S 9.6
1
12
1.3 层别法练习B
为了了解生产作业在那里 发生了问题,于是制造部经 理要求该线长作一次分析. 您就是那位线长,应该如何 来进行层别(分类)的设计呢?
1
13
1.3 层别法设计参考案:
1
14
1.4 层别法设计参考案:
查看当天每个工程的不合格品的原 始资料,汇整成次表:
1
15
时
制程别
间
别 产品别
KJ法
大脑活动与QC手法
1
31
3.3 特性要因图的作法F
B.S法四原则 a.禁止批评 b.自由奔放(异想天开的想法) c.全体发言(求量) d.欢迎搭便车(创意的联想)
1
32
3.3 特性要因图的作法G
(3)第三步:采用三菱式脑力激 荡(M.B.S)法过滤,舍弃毫 不相干的想法。本步骤有 时可省略,直接用(4)第四 步:分类的步骤.
特性要因图结构
1
37
3.3 特性要因图的作法L
(6)第六步: 填写制作目的、日期及制 作者等基本资料.
1
38
3.3 特性要因图的作法N
----------
---------
a h g p m 其它
a
(原因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運用JMP進行直方圖分析
• 收集數據; • 開啟JMP軟體 • 將所收集的數據COPY到JMP內 • 運用Distribution Y功能匯出直方圖
METHOD 5
管
制 圖 (一)
定義: 是一種以實際產品品質特性與根據過去經驗所判明的 製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較,而以時間順序用圖形表示者. 依數據之性質分類: 一. 計量值管制圖 1.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 X-R Chart) 2. 平均值與標准差管制圖 ( X-δ Chart) 3. 中位值與全距管制圖 ( ~ Chart) X-R 4. 個別值與移動全距管制圖 ( X-Rm Chart) 二. 計數值管制圖 1. 不良率管制圖 ( p Chart) 2. 不良數管制圖 ( pn Chart) 3. 缺點數管制圖 ( C Chart) 4. 單位缺點數管制圖 ( u Chart) 依管制圖用途分類: 一. 管制用管制圖 二. 解析用管制圖
數 據 數 50-100 100-250 250 以上 組 數 6-1 7-12 10-20
四. 定組距: H= R/K 五. 決定各組之上下組界 最小一組上組界=最小值-測這值最小位數/2 最小一組上組界=最小一組上組界+組距 最小二組上組界=最小一組上組界 依此類推
直
方
圖 (二)
六. 計算各組的組中點 各組組中點=(上組界+下組界)/2 七. 作次數分配表 八. 制作直方圖 九. 記錄數據履歷等相關條件 直方圖常見形態: 一. 正常型:
點檢用查檢表
目的
記錄資料相關條件 查檢項目
確定查檢方式
記錄用查檢表
查檢表實例演練
(演練時間:15分鐘)
7S做為公司的企業文化,是每日必須做
好的,若你是部門內的7S推動干事,請用查
檢表做出你部門的7S每日查檢表.
METHOD 2
柏
拉 圖
定義: 根據搜集的數據,以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發生的 位置,客戶抱怨種類,或安全事故等項目別分類,計 算出各分類項目所占之比例按照大小順序排列,再 加上累積值的圖形. 制作程序: 一. 確定資料的分類項目 二. 決定期限,搜集資料 三. 按項目別統計數據 四. 圖表畫上縱軸及橫軸 五. 將所占的比例用曲線表示 六. 記下資料及圖的條件 功用: 柏拉圖在使用時,最主要是用來設定改善的目標.
適 用 對 象:
1.生產單位線長,組長及師級以上干部 2.高中以上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之品檢員
《QC七大手法簡介及其應用》
METHOD METHOD METHOD METHOD METHOD METHOD METHOD 1. 查檢表 2. 柏拉圖 3. 特性要因圖(魚骨圖) 4. 直方圖 5. 管制圖 6. 散布圖 7. 層別法
管 制 圖 (二)
不穩定型態之檢定方法:
檢定法則一: 有單獨一個點子出現在3A 之外者. 檢定法則二: 連續三點之中有兩點落在A 區或甚至A區以外者. 檢定法則三: 連續五點之中有四點落在B 區或甚至於B區以外者.
管 制 圖 (三)
檢定法則四: 連續有八點落在C區或甚至於C區以 外者. 檢定法則五: 連續幾點同一方向時: A.連續五點繼續上升或下降-注意 以后後動態. B.連續六點繼續上升或下降-開始 調查原因. C.連續七點繼續上升或下降-必有 原因,應立即採取措施.
Graph 圖表
幾種常用圖表
Ä @u ² ¤ ©
100 50 0
u © @ ¤ T ¤ u ©
ÄGu ² ¤ ©
F ¡ ª ³ ¤ ³ ¡ _ ¡ ¥ ³
~ è « ½ 40 20 0
ÄT u ² ¤ © Ä| u ² ¥ ©
Ä ²
Ä ²
100 80 60 40 20 0 Ä @© ² ¤ u Ä G u ² ¤ © Ä T u ² ¤ © Ä | u ² ¥ © F ¡ ª ³ ¤ ³ ¡ _ ¡ ¥ ³
范例: 機器 物料 人員
品質特性
材料
方法
其它
特性要因圖實例演練
中國的煙民在全世界是最多的,吸煙危害 健康是每一個人都清楚的,但為何還有人 要吸煙(我們在座的男士大部份都在吸煙, 你為何會吸煙?) 請用特性要因圖分析:為何要吸煙?
(演練時間:25分鐘)
METHOD 4
直
方 圖 (一)
定義:將所收集的測定值或數據之全距分為幾個相等區間作為 橫軸,並將各區間內之測定值所出現次數累積而成的面 積,用柱子排起來的圖形,叫直方圖,亦稱之為柱狀圖. 制作程序: 一. 搜集數據並記錄於紙上 二. 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並計算全距(R=L-S) 三. 定組數: K=1+3.231ogN 一般對數據之分組可參照下表:
說明: 有一端被切斷. 結論: 數據經過全檢過,或製程本身經過全檢. 五. 雙峰型
說明: 有兩個高峰出現 結論: 有兩種分配混合
直
六. 離島型
方
圖 (三)
說明: 在左端或右端形成小島. 結論: 測定有錯誤,工程調節錯誤或不同原料引起. 七. 高原型
說明: 平頂狀. 結論: 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在一起. 功用: 可配合管制圖使用或用來訂定規格界限.
Graph 圖表
圖表的功用, 利於多種複雜現象相互比較可供分析研究用 費甚少時間可得明確的概念 對於專門知識不足的人,亦可得到了解 表示事務間關係時,圖表較文章可以使閱者印入 腦海 利於演講,宣傳或廣告時,予閱者深刻印象 可供預測用 圖表的必備條件, 能把握全體------應一看即能完全了解全體 的狀況 簡單明瞭,迅速了解,正確的判斷,浮現對策
決定目標(P)
PLAN
DO
決定達成目 標的方法(P) 教育訓練(D)
CHECK
實施(D)
PLAN
DO
查核實施 結果(C)
對異常現象 進行處置(A)
CHECK
圖表的應用,可以將繁雜的數字 情報轉化,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易看易懂,一目瞭然. 在爭取時間,講求效率的今天,對管理者尤為重要.
98品質實績外部客戶抱怨狀況
METHOD 3 特性要因圖(魚骨圖)
定義: 將造成某項結果的眾多原因,以系統的方式圖解之, 亦即圖表來表達結果(特性)與原因(要因)之間的關 系. 制作程序: 一. 確定特性 二. 概略記載各原因 三. 說明各原因的形成 四. 更詳細的解說 五. 圈出最重要的原因 六. 記載所根據的條件 功用: 可使用於管理,工程改善的各個階段特別是在樹 立問題意識的初期.
范例:
P/N:PC1243K-10
Characteristic: GAP Lower Control Limit: Upper Control Limit: 4 0.64 0.60 0.68 0.59 0.63 0.63 0.09 0.59 0.68 0.65 5 0.67 0.57 0.60 0.68 0.62 0.63 0.11 0.57 0.68 6 0.66 0.65 0.58 0.60 0.59 0.62 0.08 0.58 0.66 7 0.68 0.58 0.60 0.67 0.62 0.63 0.10 0.58 0.68 R: 8 0.70 0.62 0.69 0.64 0.72 0.67 0.10 0.62 0.72 0.08 9 0.63 0.70 0.70 0.70 0.65 0.68 0.07 0.63 0.70 0.60 0.70 10 0.58 0.57 0.59 0.64 0.66 0.61 0.09 0.57 0.66 11 0.68 0.68 0.63 0.72 0.64 0.67 0.09 0.63 0.72 12 0.60 0.68 0.57 0.65 0.68 0.64 0.11 0.57 0.68 13 0.65 0.68 0.62 0.66 0.65 0.65 0.06 0.62 0.68 14 0.72 0.69 0.63 0.71 0.70 0.69 0.09 0.63 0.72 15 0.68 0.60 0.61 0.67 0.68 0.65 0.08 0.60 0.68 16 0.70 0.66 0.70 0.66 0.70 0.68 0.04 0.66 0.70 17 0.69 0.68 0.60 0.68 0.69 0.67 0.09 0.60 0.69 18 0.70 0.69 0.65 0.68 0.62 0.67 0.08 0.62 0.70 19 0.68 0.66 0.59 0.69 0.65 0.65 0.10 0.59 0.69 20 0.68 0.67 0.64 0.65 0.62 0.65 0.06 0.62 0.68 Lower Spec Limit: 0.45 mm Upper Spec Limit: 0.75 mm GROUP X1 X2 X3 X4 X5 X R Min Max Cpk: 1 0.65 0.62 0.64 0.60 0.59 0.62 0.06 0.59 0.65 2.11 2 0.59 0.68 0.61 0.58 0.63 0.62 0.10 0.58 0.68 3 0.62 0.66 0.60 0.68 0.62 0.64 0.08 0.60 0.68 X:
ô Ò À¹ ¦w ¥ þ
¦¨ ¥ » IJ ®v
ï ½e § µ «
ï ½á § µ «
數 據 DATE
數據收集的意義: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依據事實來作判定,再采 取行動
數據的种類: 定性數據 定量的數據
計數數據 計量值數據
運用 5W1H 收集數據
METHOD 1
查
檢
表
定義: 為了便於收集數據,使用簡單記號填記並予統計整 理,以作進一步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用的一種表 格或圖表. 查檢表種類: 一. 點檢用查檢表 二. 記錄用查檢表 制作程序: 一. 明確目的所在 二. 決定查檢項目 三. 決定抽樣方法 四. 決定查檢方式 五. 設計表格實施查檢 六. 記下資料相關條件 功用: 通常是利用查檢表來了解現狀或收集數據以作分 析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