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精馏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新型催化精馏元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10

新型催化精馏元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10
新型催化精馏元件 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催化精馏技术及应用 工业催化精馏元件 国内外研究现状 乙酸乙酯及其制备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催化精馏技术及应用
催化精馏技术
将催化反应与精馏分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的反应技术,其实质 上是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是集催化反应、精馏分离于一体,通过反 应精馏塔来实现的一种新的化工过程。
催化精馏技术优点
与传统的反应和精馏技术相比: (1)反应和精馏在一个设备内完成,投资少,操作费用低节能; (2)反应和精馏同时进行,不仅改进了精馏的性能,而且借助精 馏的分离作用,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3)通过及时的移走反应物,能克服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提高 反应的选择性; (4)温度容易控制避免出现热点问题;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 力。
工业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3)乙烯加成法
在以附载在二氧化硅等载体上的杂多酸金属盐或杂 多酸为催化剂的存在下,乙烯气相水合后与气化乙酸直 接酯化生成乙酸乙酯。
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 优点:相对于其他工艺而言,原料利用合理,来源广 泛,价格低廉,因而成本较低;同时,还具有一次性投 资费用低,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工业催化精馏元件
捆扎包形式 ➢ 将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粒子装于某种丝网编织袋中,然后固定于
塔或填装于塔内。 ➢ C.R.&L公司开发的催化剂捆扎包的形式最具有代表性,是最早应
用于工业装置(MTBE)的催化剂装填结构。 拟规整填料型装填方式 ✓ 将颗粒状催化剂装填在规整填料的夹层中,它将传统填料的分离
工业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1)乙醛缩合法
在催化剂乙醇铝的存在下,两个分子的乙醛自动 氧化和缩合,重排形成一分子的乙酸乙酯。

反应精馏过程的研究进展

反应精馏过程的研究进展

反应精馏过程的研究进展精馏过程是一种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依据不同组分之间的挥发性差异,在提供热量的作用下,在塔中依次加热、蒸发、冷凝和凝结的过程中实现组分的分离。

精馏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的物质分离和纯化工艺中。

近年来,精馏过程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模拟与优化: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和仿真工具,对精馏过程进行全面的模拟与优化。

这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精馏过程的特性,并通过优化操作条件、设计结构参数等手段提高分离效果和能耗效率。

2.新型设备的开发:研究人员通过创新设计新型设备,以提高精馏过程的性能。

例如,引入微型化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传热速率和质量传递效率,从而达到更高的分离效果和能耗效率。

同时,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也有助于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3.过程节能与碳减排: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进,研究人员致力于减少精馏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通过改进传热方式、提高系统能效、优化操作参数等手段,可以实现精馏过程的节能与碳减排。

4.智能化与自动化: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算法,实现精馏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操作参数、控制设备运行状态等,可以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人工干预和减少操作误差。

5.新材料的应用:研究人员探索新材料在精馏过程中的应用。

例如,多孔材料可以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增加传热和传质效率;分子筛材料可以选择性地吸附特定组分,实现高效的分离效果。

总之,精馏过程在分离和纯化工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模拟与优化、设备开发、节能与碳减排、智能化与自动化以及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

这些研究成果为精馏过程的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型精馏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新型精馏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新型精馏技术及其发展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反应精馏和隔壁精馏技术,对其原理、优缺点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总结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结果表明这是两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精馏技术,在未来会有很好发展。

【关键字】反应精馏;隔壁精馏;发展趋势一、反应精馏(一)、概述反应精馏是蒸馏技术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目前,反应精馏一方面成为提高分离效率而将反应与精馏相结合的一中分离操作,另一方面则成为提高反应收率而借助于精馏分离手段的一种反应过程。

它有许多优点,可以替代某些传统工艺过程如醚化、加氢、芳烃烷基化等反应,在工业上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但长期以来,对于反应精馏的研究仅限于工艺方面,直到上世纪80年代,反应精馏的基础理论性研究才开始引起研究人员的兴趣和重视。

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用精馏促进反应,用反应促进精馏,催化精馏。

1、用精馏促进反应用精馏促进反应,就是通过精馏不断移走反应的生成物,产物离开了反应区,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化学平衡,使反应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以提高反应转化率和收率。

在一定程度上变可逆为不可逆,而且可得到很纯的产物。

但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①生成物的沸点必须高于或低于反应物;②在精馏温度下不会导致副反应等不利影响的增加。

目前在工业上主要应用于酯类(如乙酸乙酯)的生产。

2、用反应促进精馏在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反应夹带剂,使其有选择地与溶液中的某一组分发生快速可逆反应,以加大组分间的挥发度差异,从而能容易地用精馏方法将混合物分离。

通常用于组分的挥发度很接近但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混合物。

3、催化精馏催化精馏实质是一种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

将催化剂填充于精馏塔中,它既起加速反应的催化作用,又作为填料起分离作用,催化精馏具有均相反应精馏的全部优点,既适合于可逆反应,也适合于连串反应。

反应精馏的原理可用下图来表示:(二)、反应精馏技术的优点1、选择性高,由于反应产物一旦生成即移出反应区,对于如连串反应之类的复杂反应,可抑制副反应,提高收率。

精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精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精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精馏技术是一种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重要工艺,其应用广泛且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精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发展历程1.1 起源精馏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中国的隋唐时期。

当时人们利用酿酒的过程中引入蒸馏技术,用以提取酒精。

然而,由于当时对分离原理的认识不深,精馏技术的应用领域还十分有限。

1.2 科学理论的发展精馏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进步。

在17世纪,化学家罗贝尔·鲍义尔提出了传热与质量守恒的理论,为精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沙尼耶和亨利·维葛纳等人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精馏技术的革新和应用。

1.3 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现代化工行业的兴起,精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长足发展。

20世纪初,装置结构的改进和工艺参数的优化使得精馏技术的效率得以提高。

新型填料和塔板的研发,使得废气的回收和污染物的减排成为可能。

二、应用领域2.1 石化行业精馏技术在石化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石油精馏是其中的典型应用,通过对原油进行不同温度下的蒸馏,可以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得到不同用途的产品,如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等。

精馏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石化工艺中的溶剂回收、尾气净化等方面。

2.2 化学工业精馏技术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合成中的溶剂回收、精细化工产品的纯化等都需要利用精馏技术进行分离。

精馏技术也常用于制药工业中,用于提纯药物原料或制备高纯度的药物。

2.3 食品饮料行业在食品饮料行业中,精馏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酒类的蒸馏过程中就离不开精馏技术,从发酵液中提取酒精。

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中也会利用精馏技术进行分离和提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三、未来趋势精馏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潜力可以进一步发展。

3.1 节能减排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精馏分离技术研究新进展

精馏分离技术研究新进展

精馏分离技术研究新进展摘要: 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了各种精馏方法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对萃取精馏和恒沸精馏方法进行比较, 并对催化精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分离技术; 精馏方法; 反应精馏1 精馏概述精馏过程的热力学基础是组分间的挥发度的差异(a>1) 。

按操作过程分间歇精馏和连续精馏; 按操作方式分: 常减压精馏、恒沸精馏、萃取精馏、反应精馏、催化精馏、抽提精馏、热泵精馏和精密精馏。

常减压精馏是普通的精馏方法,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都是在分离的混合液中加入第3 组分, 以提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从而用精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是根据第3 组分所起的作用进行划分的。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是采用物理方法改变原有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近年来人们逐渐重视对于将化学反应和精馏过程结合起来的研究。

这种伴有化学反应的精馏过程称为反应精馏。

按照反应中是否使用催化剂可将反应精馏分为催化反应精馏过程和无催化剂的反应精馏过程, 催化反应精馏过程按所用催化剂的相态又可分为均相催化反应精馏和非均相催化精馏过程, 非均相催化精馏过程即为通常所讲的催化精馏( catalyt ic disillation)。

这种非均相催化精馏过程能避免均相反应精馏中存在的催化剂回收困难以及随之带来的腐蚀、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2 精馏方法2.1 恒沸精馏在被分离的二元混合液中加入第3 组分, 该组分能与原溶液中的1 个或者2 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 从而形成了/ 恒沸物- 纯组分0的精馏体系, 恒沸物从塔顶蒸出, 纯组分从塔底排出, 其中所添加的第3 组分称为恒沸剂或夹带剂。

决定恒沸精馏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是恒沸剂的选择, 对恒沸剂的要求:①与被分离组分之一( 或之二) 形成最低恒沸物, 其沸点与另一从塔底排出的组分要有足够大的差别, 一般要求大于10℃,②希望能与料液中含量较少的那个组分形成恒沸物, 而且夹带组分的量要尽可能高, 这样夹带剂用量较少,能耗较低。

石油化工中催化精馏技术的应用

石油化工中催化精馏技术的应用

石油化工中催化精馏技术的应用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极为常见,因其应用价值较高、反应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施工化工的日常生产工作中。

因此加强石油化工中催化精馏技术的应用研究,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催化精馏技术的特点出发,深入研究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学习。

标签:石油化工;催化精馏技术;应用研究催化精馏技术一般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合成分离耦合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化工产品的生产效率,因此催化精馏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技术在催化过程中,还需要将催化物质用科学的方式在塔内进行布设,从而使得催化作用更加安全与高效。

本文将立足于催化精馏技术的特征,结合实际工作,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概括与总结。

1 催化精馏技术的特征1.1 反应速度快催化精馏技术能够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速度,从而为石油化工产品的高效性生产提供了保障。

同时,催化精馏技术通过在塔内布置固体催化剂的方式,使反应物与产物进行充分的分离,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石油化工产业的对于生产工艺的需求。

此外,催化精馏技术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加速催化反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回收效率,进而杜绝了石油化工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问题,符合现代化的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1.2 简化生产过程催化精馏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缩短反应时间、节省能量、控制温度等优点,因此相比普通的精馏技术,催化精馏技术促使反应器与分离塔合并,同时还能作为促进产物有效分离的填料,从而简化了生产流程。

在塔内对固体催化剂进行合理的布置,是实现催化反应与产物蒸馏分离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石油化工生产的成本,并且利用该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杂质含量都很低。

1.3 反应转化率高该技术的最大价值,在于打破了原有的可逆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并且该技术的连串反应能够快速的进行剥离,这决定了在催化精馏技术的影响下,难分离物质的分离效率有所提升,不但能够降低石油化工产业的生产成本,还以独特的方式,让整体生产系统装置的能耗有所降低。

国内催化精馏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国内催化精馏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馏 过 程 的研究 。在 非 均 相 催 化 精 馏 过 程 中 , 化 粒 催 子 布 于精 馏塔 中 , 既 有 加 速 组 分 间 化 学 反 应 的 作 它 用, 又兼 有填 料 的 作 用 。 因而 催 化 粒 子 在 精 馏 塔 中
的 装 填 方 式 对 催 化 精 馏 效 果 具 有 很 大 的 影 响 , 时 刷
Lc n ig公 司 于 1 7 ie sn 9 8年起 开 发催 化 精馏 技 术 ,
18 9 1年 建 成 了 F产 甲 基 叔 丁 基 醚 ( J MTB ) 3 k E 6 5 g的
应产 物再 进 入精 馏 段 进 行 精 馏 , 常 催 化精 馏 塔 可 通 分为 精馏 段 、 应精 馏段 和提 馏 段 三 个 部 分 。进 料 反 位置 及 操作 压力 、 应 段 位置 、 反 回流形 式 和 回流 比 等 操作 条 件 , 取决 于物 料 的挥 发 度_ l 。 国外 研 究 开 发 了多 种 催化 精馏 塔 结 构 , 目前 较

11 催化 精馏 塔 .
个 塔 内 同 时 进 行 的 一 种 化 工 操 作 过 程 _ ] 该 技 j 。
按 反 应 和精 馏 结 合 方 式 的不 同 , 化 精 馏 塔 可 催
分 为 两 种 结 构 形 式 口 第 一 种 , 应 和 精 馏 同 时 进 引: 反
术最 早 由 B ch u 于 1 2 年 提 出 ,0世 纪 7 ac a s 91 2 0年 代 中期 , a t nKo a E sma d k公 司 首先 实现 了酯 化 和 萃 取 精馏 相 结 合 的均相 反 应精 馏 过 程 工 业化 , 0年 代 后 7
期 扩 展 到 非 均 相 体 系 一 美 国 C e clR sac 。 h mi ee rh a

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精馏技术的研究

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精馏技术的研究

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精馏技术的研究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酯化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是其中的一种重要酯化反应,其产物乙酸甲酯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而精馏技术作为一种分离纯化混合物的重要方法,对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具有重要意义。

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精馏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产物纯度、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工艺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在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中,乙酸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甲酯和水。

乙酸与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甲酯和水的过程遵循以下反应机理:CH3COOH + CH3OH → CH3COOCH3 + H2O乙酸与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甲酯和水。

二、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产物的精馏技术1. 精馏工艺原理精馏是一种利用物质在沸点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分离的方法。

对于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产物的精馏,可以利用乙酸甲酯和水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在反应产物中,乙酸甲酯的沸点为57℃,而水的沸点为100℃,因此可以利用这一差异进行精馏分离。

2. 精馏塔结构在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产物的精馏过程中,精馏塔是起关键作用的设备。

精馏塔通常由进料口、塔板、回流器、冷凝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塔板是用来实现气液两相接触和传质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对于精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三、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精馏技术的关键问题1. 催化剂选择在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中,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催化剂有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反应条件控制反应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控制对于酯化反应的选择和产物纯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的反应条件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

3. 精馏工艺优化精馏塔的结构设计和操作条件的优化对于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精馏工艺能够提高产物的纯度和提高工艺经济性。

四、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精馏技术的发展趋势1.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随着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高效催化剂的研究将会成为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精馏技术研究的关键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精馏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摘要:对催化蒸馏发展概况、原理以、工艺流程以及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催化精馏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催化精馏;精馏;催化剂;乙酸乙酯;精馏塔;催化活性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catalytic distillation,princiles,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re briefly summarized . Meanwhile we also disscuss the problems exsisting temporaryly and the development derec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atalytic distillation ; rectification ; catalyst ; ethyl acetate ; rectification column ; catalytic activity催化精馏是将固体催化剂以适当形式装填于精馏塔内,使催化反应和精馏分离在同一个塔中连续进行,是借助分离与反应的耦合来强化反应与分离的一种新工艺。

由于催化剂固定在精馏塔中,所以它起到了催化和促进气液热质传递的作用。

1 催化精馏发展概况最早工业化的催化精馏工艺是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合成,该工艺由美国Chemical Research&Licensing(CR&L)公司于1978年开发,1981年在美国休斯顿炼厂工业化应用。

1985年CR&L公司开始研究将催化精馏用于芳烃的烷基化反应,如用丙烯使苯烷基化制异丙苯。

日本旭化成公司也于1984年开发成功了甲醛和甲醇催化精馏合成甲缩醛的技术,建立了工业装置。

由于催化精馏技术的诸多优势,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做了许多研究和创新,如宋少光等己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丙二醇乙醚的合成;高纯度异丁烯的生产过程采用催化精馏技术已获成功。

由于催化精馏技术的诸多优势,催化精馏技术已取得了长足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烷基化过程目前,工业上另一重要的烷基化过程是异丁烷的烷基化。

现有的两种流程(硫酸烷基化流程和氢氟酸烷基化流程),共同的缺点是能耗高,设备腐蚀严重,维修费用大,并且需要投资很高的冷冻设备。

采用催化精馏技术基本上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目前这一工艺已取得实验结果,且认为工业上可行,但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尚有较大差距。

1.2 叠合过程采用催化精馏技术可以使烯烃分子有选择地叠合。

因为精密的温度控制将减少二聚物、三聚物或高聚物等副产物的生成。

丁烯叠合的催化精馏工艺已获得工业许可。

烯烃选择性加氢催化精馏可以使不需要的烯烃杂质选择加氢,使其失去化学活性或有利于精馏分离除去。

如可用该工艺除去烷基化装置原料中的丁二烯,以延长催化剂的寿命,提高成品质量。

双环戊二烯加氢生产环戊烯或环戊烷的技术也有报道.1.3 酯化及酯水解醋化及酯水解反应一般为可逆反应,由于受化学平衡限制,转化率都不高,并且反应物和产物之间易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物,使最后产品的纯化过程变得非常复杂。

采用催化精馏技术,可以利用酯化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与产物或与产物形成的低沸点共沸物的沸点差异,通过精馏作用将生成的产物及时连续分离出反应区域,使转化率得到大大提高,流程得到简化。

比较典型的酯化反应为由Eastman—Kodak化学公司开发的反应精馏合成醋酸甲酯新工艺,该工艺以H2SO4为催化剂,工艺流程得到极大简化。

由于以H2S04为催化剂存在着腐蚀设备、环境污染等问题,后来一些学者以固体酸为催化剂对各类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如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的合成。

此外,催化精馏还可应用于二聚、水合、脱水、氧化、胺转化等领域。

2 催化精馏技术原理2.1 催化精馏原理催化精馏原理实质上是指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集催化反应、精馏分离于一体,是将化学反应和精馏耦合在一个塔内同时进行的一种化工操作过程。

催化精馏技术基于精馏原理,但与普通精馏又有显著区别。

普通精馏是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多级分离过程,是汽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其传质推动力是汽液两相间的组分浓度差。

而催化精馏是汽液两相间传质和反应的复合过程,其传质推动力包括汽、液两相间组分浓度差和反应效应,而且由于化学反应对汽液平衡的影响和精馏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精馏过程中打破了化学平衡),使催化精馏传质过程变得十分复杂。

在精馏的分析中,应用相对挥发度来表示气液平衡函数关系更为简便。

相对挥发度α值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某混合液是否能用蒸馏方法加以分离以及分离难易程度。

若α>1,表示y>x ,组分A 较B容易挥发,可以用蒸馏分离,其中α>>1 ,挥发度差异愈大,愈有利于蒸馏操作;若α=1,可知y=x,即气象组成等于液相组成,此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混合液。

对理想物系,相对挥发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因此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汽液平衡相图如图所示,α是一个相对值,它随总压和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温度升高,α值变小;压力升高,α值下降。

其中α越大,相平衡曲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达到气液相平衡时气、液两相组成的差异愈大。

最后通过图解法,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留段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以及平衡线操作方程四条曲线所绘区域,绘图可得理论塔板数。

在实现分离目的的前提下,所需理论塔板数越少,塔板效率越高,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图1所示的是精馏塔的简单模型,最初工业上使用的精馏塔都是它的体现。

但是由于各釜(除第4釜外)的液体量不断减少,导致操作不能持久进行,故在塔底引入上升蒸汽流和从塔顶引入下降液流(回流)。

塔底上升蒸汽流和塔顶回流造成了塔内气液两相,以保证精馏过程稳态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塔能否正常工作,与塔内气液两相的流体力学状况有关。

所以,应在操作中,调整好塔板的热力学性能,包括塔板压降、液泛、雾沫夹带、漏液以及液面落差等。

其中,影响因素主要有气液传质时间、气液流量、物性、塔板结构、塔板液面落差等。

经过不断地发展改善,目前已经将生产由单纯将多个独立的单元操作进行叠加,转向将两个或者更多的单元操作整合为一个单独的仪器的方式,引导我们创造了现在通常所指的“综合反应和反应流程”(IRSIRS)。

这样的整合降低了仪器和能源消耗方面的成本,另外,仅仅鉴于反应成本的降低,以及反应系统选择性的提升,可能导致整个过程效率的的增高。

这也是今后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2.2 催化精馏特点催化精馏的特点是将催化剂引入精馏塔,固体催化剂在催化精馏工艺过程中既作为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又作为填料或塔内件提供传质表面。

由于催化反应和精馏过程的高度耦合,反应过程中可以连续移出反应产物,使得催化精馏工艺具有高选择性、高生产能力、高收率、低能耗和低投资等优点。

与传统的反应和精馏单独的过程相比,催化精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①对于可逆反应过程,由于产物的不断分离携出,一方面提高了反应物的浓度,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且是平衡移动,增大过程的转化率;另一方面也抑制了逆反应和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选择性。

②催化反应和精馏在同一塔设备中进行,简化了流程,是设备费和操作费用同时降低。

③对于放热反应过程,反应热全部提供味精馏过程所需的热量,节省了能量。

④容易实现老工艺的改造。

对于现有的生产装置,一般情况下,只需用催化剂结构取代部分塔板或填料,就可以完成改造为催化精馏塔结构。

正因为催化精馏过程的这些显著优点,使之日益广泛得到人们的重视。

3 催化精馏工艺流程和设备3.1 催化精馏相关设备催化精馏塔的结构一般分为精馏段、反应精馏段和提留段。

但是根据加料位置、原料以及产物的相对挥发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工艺流程也有所差异,故以乙酸乙酯的工艺合成为例,进行分析举例。

由于原料和产物的相对挥发度差异,催化剂筐的位置摆放可以在反应部位的上方、中断或者下方。

乙酸和乙醇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反应中,催化剂筐位于反应部位上方。

如图2所示,催化精馏塔分为反应精馏段和精馏段2部分,反应精馏段塔径为1000min,装有7层新型立体催化精馏塔板,塔板上设有催化剂筐,催化剂筐和下部塔釜共装有1.3m的固体酸催化剂。

精馏段塔径为600rain,内装轻质陶瓷波纹规整填料,装填高度为11 m。

该催化精馏塔共设有5个测温点和2个测压点,并在每层催化精馏塔板上都设有气液相取样口。

乙酸从反应精馏段顶部进料,乙醇从反应精馏段的底部进料。

3.2 催化精馏工艺过程乙酸和乙醇分别进入反应精馏段的顶部和底部,在催化精馏塔内,乙醇在塔釜被加热为蒸汽后向上升,与从反应精馏段顶部进料的乙酸逆流接触,在板上催化剂筐内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精馏作用。

乙酸乙酯、乙醇、水形成最低共沸物后,从酯化塔的塔顶蒸出,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后的馏分进入分相器分相,分相器的上层溶液为酯相,下层溶液为水相。

酯相部分回流,部分作为粗酯采出,进人精制塔精制,在精制塔的塔釜得到合格的乙酸乙酯产品,水相进入回收塔,回收其中溶解的乙酸乙酯及乙醇。

4 乙酸乙酯合成中的应用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基本原料,广泛用于涂料、油漆、油墨、纤维素、人造香精、药物和有机酸的生产中,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

国内乙酸乙酯的生产方法主要是酯化法和乙醛缩合法,将反应精馏应用于酯化反应已多见报道,所采用的催化剂多为浓硫酸,由于浓硫酸腐蚀性强易导致设备材质要求高、副反应多、后续污染严重等问题,存在明显的缺点。

然而目前通过催化反应精馏,同时结合萃取合成乙酸乙酯的工艺流程,萃取后的粗酯经进一步精馏后达到质量分数99.5%以上。

对于乙酸乙酯合成实验来说,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不足以将反应生成的水完全从塔顶带出,这样部分反应生成的水就会留在塔釜,导致釜含水质量分数过高,影响整个催化精馏塔的反应过程及后续产品的分离过程。

并且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说,造成能源成本的提高。

因此在催化精馏过程中,粗酯回流可以起到补充乙酸乙酯-水-乙醇共沸体系中所需的酯,以促进反应向正方向移动。

5 催化精馏发展展望5.1 催化精馏目前技术缺陷催化精馏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仅仅适用于那些反应过程和物系的精馏分离可以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工艺过程,即在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的温度内,反应物系能够进行精馏分离,当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超过物质的临界点时,不具备精馏分离条件。

对于催化精馏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分析:①气速以及催化剂用量等随反应变化,不能为催化反应提供足够的表面积和停留时间。

同时气速过高,会造成层床压力过大,损伤仪器;②由于高分子材料的溶胀特性,在一些反应物系中,可使催化剂填料膨胀,互相挤压破碎,热稳定性差,且催化剂加工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