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金州地区2000年以远地_省略_境变迁与古遗址_古墓葬分布之特点_徐建华

合集下载

辽宁省盛京遗址的历史背景与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辽宁省盛京遗址的历史背景与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辽宁省盛京遗址的历史背景与文化遗产价值分析1. 引言1.1 概述辽宁省盛京遗址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座遗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距离中国首都北京仅有400多公里,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通过对盛京遗址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能够对辽、金时期的政治、经济地位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辽宁省盛京遗址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将介绍盛京遗址的历史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及其与辽东半岛的关系以及在辽、金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然后,我们将对盛京遗址进行文化遗产价值分析,探讨其建筑风格和布局特点、独特的文化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城市发展研究的价值;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当前盛京遗址保护与利用现状,并探讨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平衡问题以及出土文物的展示和研究价值挖掘情况;最后,我们将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盛京遗址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辽宁省盛京遗址的历史背景及文化遗产价值,并分析目前保护与利用现状。

通过对该遗址的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旨在为其保护、传承和开发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以推动盛京遗址的可持续发展。

2. 历史背景:2.1 辽宁省盛京遗址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盛京遗址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辽东半岛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明清时期满洲国都的旧址。

这个巨大的宫殿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当时作为后金皇帝努尔哈赤的王府。

经过多次改建和扩展,这个宫殿成为了康熙和乾隆两位清朝皇帝的主要居住地。

2.2 盛京遗址与辽东半岛的关系盛京遗址位于辽东半岛中心位置,依山傍水。

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中国北方平原与东北山区相接之处。

这个地理条件使盛京成为了军事要塞和政治中心。

2.3 盛京遗址在辽、金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辽、金时期,盛京作为后金王朝的首都具有重要意义。

努尔哈赤即位后将其命名为“雄奇”城,并开始修筑王府构筑物并加强城墙防御。

北夷_索离_国及其夫余初期王城新考_王禹浪

北夷_索离_国及其夫余初期王城新考_王禹浪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3年第1期(总第72期)民族历史 〔收稿日期〕2002-06-19 〔作者简介〕王禹浪(1956-),男(满族),大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北历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彦君,男,大连大学东北历史研究中心讲师。

北夷“索离”国及其夫余初期王城新考王禹浪1,李彦君2(1.2.大连大学人文学院东北历史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00)〔摘 要〕本文介绍了宾县庆华遗址及巴彦王八脖子遗址的发现经过、分布情况和文化内涵,对北夷索离国及其夫余国初期王城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北夷索离国;夫余初期王城;庆华堡寨遗址;巴彦县王八脖子遗址〔中图分类号〕K28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3)01-0093-07 自19世纪末以来,大凡治中国东北史的中外学者,在研究和考证夫余族源及其夫余王国的初期王城的同时,无不涉及到“北夷索离国”(又写作“橐离国”或“高离国”)的地望问题。

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在为夫余初期王城定位的同时,却往往只注意到了夫余王城“南有鹿山”和“北有溺水”的记载,而对“橐离国”的地望则几乎被忽略了。

其实确定“北夷索离国”的地望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涉及到夫余与“高离”、“高丽”、“高句丽”族源等一系列与中国东北早期历史地理的重大问题。

多年来,人们一直对“北夷橐离国”与地望所在有一种朦胧之感。

长期以来,我与李彦君同志一直围绕着古代的“溺水”,即今第一松花江两岸之地寻找北夷索离国与早期夫余王城的蛛丝马迹。

经过近20年的反复实地考察,利用考古调查资料校雠历史文献,初步推定为哈尔滨市所辖的松花江中游左岸与陵河交汇处的巴彦县王八脖子山遗址,可能就是夫余初期建国的前身“北夷橐离国”的所在地。

在这处遗址的正南方,松花江右岸的蜚克图河的上游,今宾县境内的庆华堡寨就是夫余初期的王城遗址,而以往确定吉林市东团山与西团山为夫余前期王城故址的观点,则与我们考证的夫余初期王城并不矛盾。

辽宁朝阳市金代纪年墓葬的发掘_韩国祥

辽宁朝阳市金代纪年墓葬的发掘_韩国祥
土坑墓圹呈圆形, 由于基建施工时破 坏, 开口已不清楚。墓顶距现地表深 1175 米。在墓葬前方( 甬道的砖券上方) 有一现代 下水管道, 受其影响, 墓道、墓门未能清理, 形制不清楚。
甬道前接墓门, 后达墓室, 用立砖封 堵。平面近正方形, 券顶, 南北长 0163、东西 宽 0166、底部至券顶高 1134 米。两壁从底 部向上 0132 米处砌砖外延 0103 米, 从高
铁灯檠 291 陶洗 碗 411 铭文砖
31、34、401 陶盆 36、381 陶双系罐 391 陶釜及盖 ( 编号为 42~ 45 的器物出土位置不详, 不见于此图)
红色。东北壁中部砌有一柜,

# 52( 总 244) #
考古
图三 M 1 墓壁立面结构展开图
0174、高 0132、凸出壁面 0105 米; 下设支 架, 高 0118 米。柜体涂成红色, 正面上部用 墨线绘一锁。柜上置砖雕剪刀、熨斗各一, 剪 刀用整砖侧面雕刻, 长 0132 米; 熨斗用整砖 侧立面雕刻, 柄长 0118、通长 0137 米; 斗身 正面为八边形, 两对边间距 0119 米。东南壁 中部砖雕一案, 案上无物, 长 0182、通高 0168、凸出壁面 0105 米; 案面两角上挑, 高 出案板 0105 米; 案腿下部呈梯形, 凸出壁面 0115 米。
斗。齐心斗、散斗上承撩檐枋, 枋面墨绘木 纹。枋上的砌砖层层内收, 形成穹
隆式顶。墓顶中间用砖及石块封
堵。斗 的各部分均用墨线勾绘
轮廓。栌斗、华 、齐心斗涂朱红
色, 华 正面又用白线绘出四半 方胜。散斗未着色, 上用墨线勾画
草叶状纹, 泥道 面用墨线绘蕃
草纹。
角柱、普拍枋之间砌作壁面,
高 0198 米。除南壁与 甬道相通 外, 其他各壁均砌有砖雕家具 ( 图

大连地区考古学史研究(1895—2005)

大连地区考古学史研究(1895—2005)

同年10月16日—12月30日,三宅俊成第一次发掘大岭屯汉代城址。
1933年3月末——5月末,三宅俊成第二次发掘大岭屯汉代城址,出土有石器(斧、刀、剑、纺轮等)、陶器(夹砂褐陶片、筒瓦、板瓦、半瓦当等)、铜制品(镞、钏、带钩、燕国刀币残片、货泉等)、铁器(斧、刀形器、釜形器等)。推断为汉代沓氏县治的所在地(三宅俊成:《大岭屯城址》,《满蒙》1933年第6期;《大岭屯城址的考察》,《考古学文化论集》第4辑,文物出版社,1997年)。
1939年9月22日—10月3日,旅顺博物馆岛田贞彦、森修等发掘金州亮甲店望海埚遗址。报告《望海埚——关东州亮甲店附近望海埚史前遗迹》作为附录,收入《羊头洼》。
1941年4月,日本学术振兴会组织调查、发掘长海大长山岛上马石遗址。京都大学梅原末治、澄田正一,东京大学长谷部言人、八幡一郎,旅顺博物馆岛田贞彦、森修等参加了调查和发掘。发掘资料由澄田正一以“辽东半岛的史前遗迹——大长山岛上马石贝冢”为题,分别发表在1986、1988、1989年日本爱知学院大学人间文化研究所纪要《人间文化》2—4期。
从1895年至今,大连地区考古学已经历了110年。认真总结这一段考古学史,对于我们现今从事的考古学研究必会大有裨益。
笔者赞同安志敏对辽东史前考古学的分期,并把它引入本文的大连考古学分期,即萌芽期(1895—1927)、形成期(1928—1945)、成熟期(1946—1963)、发展期(1964至今)。
1932年6月12日,三上次男、岛田好、三宅俊成等,对金州董家沟的汉墓进行调查(三宅俊成:《东北亚考古学研究》,1975年)。
同年6月,三宅俊成对长山列岛进行调查,试掘了广鹿岛朱家屯、吴家屯遗址和朱家屯汉代城址、獐子岛沙泡子遗址、海洋岛、小长山岛姚家屯遗址、大长山岛高丽城山遗址,还调查了南太山高丽城山城址、李家屯隋代五铢钱出土地点和毛文龙衙门址,拓制了新安寺和三官庙的石碑。同年,三宅俊成对长山列岛进行第二次调查,发掘了广鹿岛吴家屯和朱家屯遗址(三宅俊成;《朱家屯城址》,《乡土》1931年第4期;《长山列岛史前时代的小调查》,《满洲学报》1936年第4期;《长山列岛史迹巡礼》,《满蒙》1933年第12次占领旅顺、大连,鸟居龙藏再次来到大连,调查和试掘了普兰店锅底山遗址。

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

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
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 题
2023-11-06
目录
• 金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现状 • 金代墓葬的区域性特征 • 金代墓葬的相关问题 • 金代墓葬反映的社会问题 • 金代墓葬研究的展望与思考
01
金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现 状
金代墓葬的发现
1988年,考古学家在内蒙古通辽市发现了一座金代墓葬,该 墓葬属于金代早期的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 金饰、玉器、陶瓷等。
金代墓葬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与契丹族的关系
金代墓葬与契丹族墓葬在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表明两个民族在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存在互动。
与汉族的关系
金代墓葬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例如在一些墓葬中出现了汉文化的元素,这表明汉族文化对金朝的 影响不可忽视。
金代墓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
萨满教信仰
金代墓葬中经常发现萨满教的痕迹,这表 明萨满教在金朝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萨 满教信仰在女真族群中尤为盛行。
2000年,在辽宁省朝阳市发现了一座金代晚期的墓葬,该墓 葬的规模较大,出土的文物也较为丰富,反映了当时贵族的 生活水平和习俗。
研究现状概述
金代墓葬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 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金代墓葬。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南方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金代墓 葬也逐渐被发现和研究。
金代的民间传说也影响了墓葬的构造和布局。比如, “守墓神兽”的传说使得许多墓葬中都有雕刻精美的 神兽形象,寓意守护死者安宁。
05
金代墓葬研究的展望与思 考
墓葬材料的综合研究
1 2 3
墓葬形制
对金代墓葬的形状、构造、布局等方面进行深 入研究,揭示金代墓葬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辽东半岛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简史

辽东半岛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简史
录)
华力 西旋 回
加里 东旋 回
石碳纪 —
二叠纪
泥盆— 志留纪
寒武纪 —
奥陶纪
陆块盖层形成 与演化阶段(前 陆盆地、陆表海 盆地演化阶段)
陆块隆升
陆块盖层形成 与演化阶段(陆 表海盆地演化
阶段)
泥砂质碎屑岩-碳酸 盐沉积建造、含煤碎 屑岩建造(测区无沉
积记录)
无沉积
碳酸盐夹碎屑 岩沉积建造(测区仅 见碱厂组和馒头组沉
构造 地质

时代
构造阶段
沉积作用
火山作用
侵入作用
变质作用
变形构造
喜山 新生代 旋回
滨太平洋活动 带形成与演化
阶段
古近纪:下辽河地区形成裂谷盆地,辽东、辽西隆起。新近纪:辽河盆地扩大,整 体下降,辽东、辽西继续隆起,区域上形成广泛的夷平面。第四纪:中、上更新世、 全新世有三次海侵。泥砂质-砾质碎屑松散堆积,泥砂质含煤油建造。基性火山喷发。
测区主要以升降为主。
活动断裂、、升降、断陷、 小型地震
燕山 旋回
侏罗纪 至白垩

滨太平洋活动 带形成与演化
阶段
无沉积记录
无火山活动 白垩纪中性—酸性岩
记录
浆侵入
无接触 变质记录
收缩机制下,南北向、 北北东向、北东向、北 西向脆性断裂、褶皱
印支 旋回
三叠纪
滨太平洋活动 带形成与演化
阶段
泥砂质-砾质碎屑岩 建造(测区无沉积记
mas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根据建造与后期改造,辽东半岛地质构造演化发展史可划分为四大阶段:新太古代结晶 基底形成阶段、古—中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阶段、新元古代—古生代陆块盖层发展阶段以及 中—新生代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化带发展阶段。

【法库老故事】从法库辽代墓葬品味大辽文化

【法库老故事】从法库辽代墓葬品味大辽文化

【法库老故事】从法库辽代墓葬品味大辽文化康平法库微同城编辑制作图片来源网络法库辽墓群壁画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文化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库县的辽代墓葬群出土的文物,就可以看到辽代的法库曾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汉文化全面融入社会生活。

辽代的法库聚居着很多多皇家贵族,特别是辽代的萧氏后族,就让我们从辽代的墓葬了解法库的大辽文化。

法库白鹤节一,契丹族在法库的活动历史悠久契丹兴起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和老哈河流域,史书有这方面记载记载。

辽河流域的辽北地区同西拉木伦河相连,自然也就成为历史上各个时代人类活动联系。

从辽北地区考古发现来看,契丹民族在辽北地区活动很长一段时间,在在辽北地区发现的历史文化遗存中,有原始文化的新乐、红山、偏卜、高台山、望花、凉泉等文化类型。

较晚的是契丹、辽金时代文化遗存。

这些历史文化类型在辽北地区的发现,说明自古以来就与辽南、辽西人类活动有联系,表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也曾居住或游移在辽北地区。

辽北地区发现的辽金遗址367处,城址27处,墓群15处。

这个数据并不精确,因为还有未发现,或发现破坏的遗址墓葬,均未计算在内。

仅就遗址之数,已近于现代村级聚落。

《辽史》记:“城郭相望,田野益辟”的繁荣景象,在法库地区所见之遗迹,不失为其真实写照。

在有的遗址、城址中,发现金、元两代遗物共存,这又成分表明这些遗址为金、元两代所沿用。

一九八三年,在法库县进行文物普查时,于红旗乡小房身村征集一件夹砂灰褐陶敞口罐,墓内出土。

墓葬在村南大沟中,北巴尔虎山脉老爷岭北麓。

墓葬被破坏,形制不清。

夹砂灰褐陶敞口罐是契丹早期文化的典型器物,由此可见契丹族未建国早期,就在法库繁衍生息。

二、从辽墓群的数量规格看辽代法库的社会状况法库县历史上是辽代文化发展十分活跃的地区,境内至今已发现40余座辽代墓葬,比较知名的如叶茂台辽墓.叶茂台圣迹山自古以来被视为风水宝地,此山成为辽代萧氏望族一处规模庞大的墓地,以期恩泽子孙,永享富贵。

大连地区的高句丽山城_王禹浪

大连地区的高句丽山城_王禹浪

大连地区高句丽山城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山城名称 卑沙城 巍霸山城 墨盘乡高丽城山城 万家岭镇北瓦房店高丽城山山城 得利寺龙潭山山城 马圈子山山城 岚崮山山城 白云山山城 太阳乡高丽城山山城 城山山城前城 城山山城后城 旋城村山城 光明山镇小河沿村高力山山城 老古城山山城 周长 5000米左 右 5000米左 右 4000米左 右 2500米左 右 2200米左 右 2000米左 右 2000米左 右 2000米左 右 1000米左 右 3100米左 右 4600米左 右 1300米左 右 300 米左右 120 米左右 碧流河 碧流河 浮渡河 复州河 复州河 复州河 清水河、 大沙河 复州河 碧流河 碧流河 庄河 碧流河 英那河 庄河市 瓦房店市 地近河流 现所属行政区划 金州区 普兰店市
大连地区的高句丽山城
王禹浪, 王文轶
( 大连大学 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 辽宁 大连
[摘
116622)
要 ] 大连地区目前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 城共有 14 座 。 文章主要介 绍了大连 地区高 句丽山城
的地理分布 、 山城遗址的保存现状 , 以及对高句丽山城的调查结果 , 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 为研 究东北地区 南部的高句丽山城的分 布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 由于 大连地 处辽东 半岛南端 , 山 城分布 表现出沿 着半岛两翼黄渤二海形 成雁阵之势 , 大连地区的大黑山山城则是这一雁阵南 端的交汇点 。 [ 关键词 ] 大连 ; 高句丽 ; 山城 [ 中图分类号 ] K 248 [ 文献标识码 ] A
海征伐的隋唐水军 , 也有来自朝鲜半岛浮海突 袭的新罗宿敌。因此, 加强黄海方向水陆交通 要冲的军事防御也就成为必然。碧流河河流绵 长, 又是注入黄海的外流河, 于其入海口溯河而 上, 就可以便捷地进入辽东半岛的腹地 , 其战略 意义十分显著, 所以沿碧流河流域修筑数量较 多的大型山城也就不难解释了。此外, 庄河流 域的旋城村山城、 大沙河流域的白云山山城、 英 那河流域的老古城山山城也是侧重防御黄海方 向的城池。 复州河, 发源于普兰店市同益乡老帽山南 麓。位于东经 121 34 至 122 21 , 北纬 39 30 至 39 59 。河 源海 拔 817 . 7 米 , 河 床 平均 宽 300 米, 流经普兰店同益乡、 安波镇、 瓦房店市 松树镇、 得利寺镇等 , 最终经由瓦房店三台满族 乡西蓝旗的老羊头注入渤海 , 全长 136 . 5 公里, 是大连境内第二大河流。从复州河流域高句丽 山城的地理位置来看, 主要分布于复州河中游 和下游的丘陵地区 , 其战略作用侧重防御浮渤 海登陆辽南地区的中原水军。浮渡河流域的万 家岭镇北瓦房店高丽城山山城从地理位置来看 也应当属于高句丽在辽东半岛南部地区所构筑 的渤海沿岸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此还要特别一提的是位于大连市金州区 大黑山的卑沙城。该山城虽然远离大河, 但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