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管理)超市营运指标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店面管理的经营分析(指标)

店面管理的经营分析(指标)

一、考核的目的绩效考核的目的:提升组织运营效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二、考核的范围各个分店.三、定义1、绩效—-员工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利用必要的资源为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而采取的有效工作行为和实现有效的工作成果,包括工作效果、效率和效益等.2、绩效管理——对员工实施动态指导与管理,以促进其绩效水平的提升与公司发展目标一致的管理过程。

3、工作目标——为使工作成果达到规定要求而设定的目标。

4、关键绩效指标——决定或密切影响员工实现工作目标的关键工作层面和工作要素.5、绩效标准—-界定关键绩效指标的实现程度对工作目标的实现是否有效的规定尺度和衡量标准。

四、职责1. 拟定管理范围内各工作岗位的工作目标、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2。

审批其他工作岗位的工作目标、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3.所属员工的绩效评估和改进指导工作.五、考核标准1。

依据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相关管理人员在各管理层面上设定年度或阶段性工作目标。

部门的工作目标由部门负责人的直接上级设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目标由该岗位的直接上级设定。

2。

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应拟定合理和适当的工作目标.当业务状况须形成阶段性成果时,应设立阶段性工作目标;当业务状况以年度为总结区间时,应设立年度工作目标.3。

设定年度工作目标或跨季度的阶段性工作目标时,应在每季度对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检查与修正,以确保目标的达成。

4。

公司制订绩效考核计划(见附表)来考核员工绩效中的可量化部分,各个部门和人员可采用其中符合的指标制定相应的考核表进行考核.5、结算标准(1)绩效完成100%的,依据员工绩效工资标准,全额发放工资总额。

(2)绩效完成90%的,依据员工绩效工资标准,全额发放工资总额的90%.(3)绩效完成80%的,依据员工绩效工资标准,全额发放工资总额的80%。

(4)绩效完成低于70%的,依据员工绩效工资标准,不发放绩效工资。

六、考核原则:1、以销售指标为参考,毛利额指标为基础,同时同各项管理指标挂钩为原则。

超市重点关注的数据分析

超市重点关注的数据分析

超市重点关注的数据分析一、门店经营指标数据分析1、销售指标分析:主要分析本月销售情况,本月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同比销售趋势,实际销售与计划的差距。

2、毛利分析:主要分析本月毛利率、毛利率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

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同比毛利率状况,以及是否在商品毛利方面存在不足。

3、营运可控费用分析:主要是本月各项费用明细分析,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有无节约控制成本费用。

这里的各项费用是指:员工成本、能耗、物料及办公用品费用,维修费用,房租,存货损耗,日常营运费用(电话费、交通费、卫生费、税收、工商费)。

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清楚地知道门店营运可控费用后的列支,是否有同比异常的费用发生,有无可以节约的费用空间。

4、坪效:主要是本月评效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日均坪效”是指“日均单位面积销售额”,即日均销售额/门店营业面积。

5、人均劳效:主要是本月人均劳效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本月人均劳效”计算方法:本月销售额/本月工资人数。

6、盘点损耗率分析:主要是门店盘点结果简要分析,通过分析,及时发现门店在商品进、销、存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7、门店商品库存分析:主要是本月平均商品库存、周转天数,与去年同期对比分析。

通过这组数据分析,看门店库存是否出现异常,特别是否有库存积压现象。

二、商品经营数据分析1、经营商品目录执行情况总结分析:主要是本店执行商品目录情况与经营业态主力商品情况及新品引进情况、淘汰商品是否进行及时清退。

总部每月1号将最新目录主力商品货号、目录新引进商品货号、目录淘汰商品货号发至各门店,门店根据相关货号查询出经营情况。

特别是主力商品、新引进商品经营情况,以及淘汰产品有没有及时清退,通过这组数据,可以了解门店是否按照商品目录的调整进行了门店的商品结构调整。

2、商品动销率分析:主要是本月商品动销品种统计,动销率分析,与上月对比情况,商品动销率计算公式:动销品种/门店经营总品种数*100。

超市常用的营运指标分析方法17页文档

超市常用的营运指标分析方法17页文档
超市常用的营运指标分析方法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7

超市营运指标分析方法

超市营运指标分析方法

超市营运指标分析方法借助信息源、财务部提供的数据,营运指标可以将营运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工作量化,用来评估某部门、某门店的商品管理是否达到标准,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为了提高部门、门店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现将营运分析常用的公式、方法汇总如下:一、销售数销售数是卖场最主要的数据之一,他代表顾客的支持情况,销售额愈高说明顾客的支持率越高,而销售额少了,则必须分析影响销售额的主要因素。

分析究竟是哪方面发生了问题,店长、课长应以每天或每周为单位分析本店、本课的销售情况,把握市场动态,采取有利措施,圆满完成月销售任务。

销售额=来客数×客单价由上面的公式可看出,来客数的多少,客单价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门店的销售数。

1、来客数来客数可算出顾客对门店和每个课的支持率在信息系统中,不仅知全店的来客数,而且也可掌握各课及各大类的来客数,如1个顾客同时买了鱼和醋,那么就课来说,生鲜课和食品课都可同时将其称为自己的客人,就细分到大类来说,调味品类可称其为自己的客人,店长和课长在分析来客数时尽量细分。

部门(课)支持率=部门来客数÷全店来客数×100%知道了各课的支持率后,各课就必须想方设法来提高本课的顾客支持率,这样整个店的来客数就增加了,同时客单价也可提高。

品类(大类)支持率=品类来客数÷部门来客数×100%知道了各品类支持率,各课就必须进行分析,怎样提高品类的顾客支持率(陈列技巧、定价技巧的运用)。

从购买某项单品来客数还可以算出每个单品的支持率单品支持率=单品购买数÷(全店来客数×购买此单品的顾客数)×100%2、客单价客单价=销售数÷来客数客单价=平均1个顾客的购买商品个数×平均1个单品的单价单品平均价格=所有单品价之和÷单品个数(有效单品平均价格)二、单位面积销售额(坪效)坪效=销售额÷经营面积A、坪效是指门店的销售额与卖场面积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卖场的有效利用程度。

运营管理店铺经营数据分析

运营管理店铺经营数据分析

运营管理店铺经营数据分析1. 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对于店铺的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运营管理店铺经营数据分析是为了有效地了解店铺的运营情况,发现问题和机会,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运营管理店铺经营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常用的数据指标和分析方法。

2. 数据指标运营管理店铺经营数据分析的第一步是确定合适的数据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指标:2.1 销售额销售额是一个店铺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表示店铺在特定时间段内销售的总金额。

通过跟踪销售额,管理者可以了解店铺的销售情况,判断销售趋势,并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2.2 客单价客单价指的是每个顾客平均消费的金额。

客单价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顾客的购买能力和购买偏好,进而制定促销活动和定价策略,提高客单价,增加店铺的盈利能力。

2.3 客流量客流量是指店铺在特定时间段内进店的顾客数量。

通过跟踪客流量,管理者可以了解店铺的客流趋势,判断店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并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来增加客流量。

2.4 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指店铺在特定时间段内库存商品的流动速度。

通过计算库存周转率,管理者可以了解店铺的库存管理效率,减少滞销和过期商品的损失,并提高库存周转率,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3. 数据分析方法在运营管理店铺经营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3.1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方法,用于识别和预测数据的趋势。

通过趋势分析,可以判断店铺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增长或下降的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2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通过对不同店铺、不同时间段或不同产品分类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发现差异和相似之处。

比较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店铺之间的差异,找到成功经验和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3.3 畅销产品分析畅销产品分析是通过对不同产品销售额的排名和分析,来确定店铺的畅销产品和潜在机会。

通过畅销产品分析,可以及时调整产品的陈列和定价策略,提高畅销产品的销售额,增加店铺的盈利能力。

超市营运管理之财务指标分析方法

超市营运管理之财务指标分析方法

超市营运管理之营运指标分析方法(doc 11) 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

表示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担保。

它既反映了短期债权人的安全程度,又反映了企业营运资本的能力。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1对于企业是比较合适的。

(2)速动比率。

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这一比率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1:1较为合适。

它表明企业的每一元短期负债,都有一元易于变现的资产作为抵偿。

(3)现金比率。

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持有的有价证券。

这一比率不能过高,否则就意味着企业流动负债未能得到合理的运用,经常以获利能力低的现金类资产保持着,这样会导致企业机会成本增加。

(4)资产负债率。

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这一比率小,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5)产权比率。

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这一比率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的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6)利息保障倍数。

又称已获利息倍数,它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利息保障倍数应至少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

反映应收账款财周转速度的指标。

又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周转率越高,反映收账越迅速,偿债能力越强,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坏账损失,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效益。

(2)存货周转率。

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3)流动资产周转率。

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

在一定时间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超市7大运营指标分析方法

超市7大运营指标分析方法

超市7大运营指标分析方法超市运营指标分析是指通过对超市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评估超市的运营情况和效益。

超市的运营指标可以包括销售额、利润率、库存周转率、顾客满意度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介绍超市运营指标分析的七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销售额分析法。

销售额是超市运营的核心指标之一,可以从整体销售额、单品销售额、促销产品销售额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通过销售额分析,可以了解超市的销售情况,并对销售额进行比较,找出销售额高低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营销战略。

第二种方法是利润率分析法。

利润率是超市经营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超市的经营效益。

利润率可以从毛利润率、净利润率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通过利润率分析,可以了解超市的盈利情况,并分析影响利润率波动的原因,为超市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种方法是库存周转率分析法。

库存周转率是指超市每单位时间内的销售额与库存之比,可以反映超市的库存管理效果。

通过库存周转率分析,可以了解超市的库存状况,并对库存周转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超市的库存管理水平。

第四种方法是顾客满意度分析法。

顾客满意度是超市运营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顾客调查、投诉处理等方式进行评估。

通过顾客满意度分析,可以了解超市的服务质量和产品品质,找出顾客不满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加顾客的忠诚度。

第五种方法是员工绩效分析法。

员工绩效是超市运营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可以通过考核、员工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估。

通过员工绩效分析,可以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找出员工绩效不高的原因,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激励,提升员工绩效,从而提高超市的运营效益。

第六种方法是价格比较法。

超市的价格是顾客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通过与竞争对手的价格进行比较,可以了解超市的价格水平并找出价格偏高或偏低的原因,从而调整超市的定价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七种方法是竞争力分析法。

竞争力是超市运营的关键成功因素,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可以了解超市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并针对竞争对手的特点和策略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提高超市的竞争力。

超市经营数据分析项目(一)2024

超市经营数据分析项目(一)2024

超市经营数据分析项目(一)引言概述:超市经营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超市销售数据、库存数据、顾客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以了解超市业务情况、顾客行为趋势并制定相应策略的项目。

本文将围绕超市经营数据分析项目展开讨论,重点关注以下五个大点:市场定位分析、商品销售分析、顾客行为分析、库存管理分析以及竞争对手分析。

一、市场定位分析:1. 确定目标市场及潜在消费群体2. 分析目标市场的购买力和消费习惯3. 研究目标市场竞争态势和超市定位优势4. 设定超市市场定位策略5. 实施市场定位策略效果评估二、商品销售分析:1. 收集商品销售数据并进行清洗和整理2. 分析销售额、销售量等关键指标趋势3. 针对不同商品类别进行销售额和销售量对比4. 分析销售额和销售量的季节性、周期性变化5. 制定商品调整和上新策略三、顾客行为分析:1. 收集顾客数据包括购买记录、会员信息等2. 分析顾客购买频率和购买金额3. 进行顾客细分和价值评估4. 研究顾客购买习惯和偏好5. 定制个性化推荐和促销策略四、库存管理分析:1. 收集库存数据及供应链信息2. 分析库存周转率和滞销商品情况3. 优化供应链管理,避免库存过剩或断货情况4. 预测需求,制定合理采购计划5. 提高库存周转率和库存利润率五、竞争对手分析:1. 收集竞争对手的销售数据和市场表现2. 比较自身超市与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3. 订立和调整竞争策略4. 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和促销策略5. 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活动以增强竞争力总结:通过超市经营数据分析项目,可以帮助超市更好地了解市场和顾客需求,制定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商业策略,提高销售和利润。

同时,合理的库存管理和竞争对手分析也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因此,超市经营数据分析项目是超市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值得重视并不断优化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市营运指标分析方法(图)更新日期:2009年9月16日【字号:大中小 | 颜色:浅深红| 打印】烟草在线据百龙网报道借助信息源、财务部提供的数据,营运指标可以将营运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工作量化,用来评估某部门、某门店的商品管理是否达到标准,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为了提高部门、门店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现将营运分析常用的公式、方法汇总如下:一、销售数销售数是卖场最主要的数据之一,他代表顾客的支持情况,销售额愈高说明顾客的支持率越高,而销售额少了,则必须分析影响销售额的主要因素。

分析究竟是哪方面发生了问题,店长、课长应以每天或每周为单位分析本店、本课的销售情况,把握市场动态,采取有利措施,圆满完成月销售任务。

销售额=来客数×客单价由上面的公式可看出,来客数的多少,客单价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门店的销售数。

1、来客数来客数可算出顾客对门店和每个课的支持率在信息系统中,不仅知全店的来客数,而且也可掌握各课及各大类的来客数,如1个顾客同时买了鱼和醋,那么就课来说,生鲜课和食品课都可同时将其称为自己的客人,就细分到大类来说,调味品类可称其为自己的客人,店长和课长在分析来客数时尽量细分。

部门(课)支持率=部门来客数÷全店来客数×100%知道了各课的支持率后,各课就必须想方设法来提高本课的顾客支持率,这样整个店的来客数就增加了,同时客单价也可提高。

品类(大类)支持率=品类来客数÷部门来客数×100%知道了各品类支持率,各课就必须进行分析,怎样提高品类的顾客支持率(陈列技巧、定价技巧的运用)。

从购买某项单品来客数还可以算出每个单品的支持率单品支持率=单品购买数÷(全店来客数×购买此单品的顾客数)×100%2、客单价客单价=销售数÷来客数客单价=平均1个顾客的购买商品个数×平均1个单品的单价单品平均价格=所有单品价之和÷单品个数(有效单品平均价格)二、单位面积销售额(坪效)坪效=销售额÷经营面积A、坪效是指门店的销售额与卖场面积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卖场的有效利用程度。

B、坪效是指门店各大类、小类、品牌的销售额、毛利与卖场货架面积(组数)的比率,也称各大类、小类、品牌的贡献度(销售额贡献度、毛利贡献度)。

各大类、小类、品牌的销售额与门店销售额的百分比应与它所占货架面积(组数)成正比,反之应进行分析,采取措施,优化品类结构,努力提高坪效。

三、动销率分析动销率的高低,是检验门店商品是否适销的一把钥匙。

动销率是通过“零销售”来反证的(销售排行榜)零销售是指“一个月内没有销售记录的有库存的商品”。

如果这个商品不在货架上,顾客无法找到,那当然没有销售,我们就要从仓库里把它找出来,分析为什么在仓库里睡大觉,追究原因,并让它实现销售,如果确实不适销,就应该立即清退。

如果是货架上有货,零销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陈列位置不对,顾客无法找到(看到)或无法取到。

标价不清或无标价,顾客无法判断其价值,惟恐误买。

商品残损或太小,顾客不感兴趣。

价格不合理:过高则顾客不能接受,过低则顾客会认为是假货。

消费者不熟悉该商品,缺乏促销介绍、推荐、品尝或演示,误认为买回去没用。

被其他商品遮挡,无法“显而易见”,如同没在货架上一样。

门店应组织自查并分析。

对一些短时期内零销售而必须保留的特色商品(我们称其为缓销商品),请采购部给予特定的状态设定,不要再在以后的零销售报表中出现。

确实不适销的、滞销的、质次的、过季的商品,应督促采购立即清退,并在商品目录中设定为“封销”状态,不要让“零销售”商品转移到“零库存”报表中去,如果是门店人为的让商品无法实现销售,则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报请处罚。

门店店长应经常的发动全体员工天天“找商品运动”,把零销售商品找出来,给它一个应有的位置,打扮打扮“嫁出去”。

四、价格结构分析(价格带)门店在货架上待销商品的价格结构是否与顾客购买水平存在差异,如下表所示:代码分类名称已售出部分的平均单价待售出的平均单价比率% 说明白酒 35.6 68.8红酒 52.3 39.8啤酒 2.5 6.6保健酒 37.8 18.9比率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门店的价格形象,如果太高,说明商圈内的消费者不需要这些高档次高价格的商品,需要适当引进、扩大低档次价格的商品,如果是太低,则需要我们调整价格,增加价格高一些的高档次商品,完善门店的价格体系及形象。

五、价格竞争指数(一)价格竞争指数是门店对竞争对手商品售价进行调查统计,然后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来的相对值,它是分析门店物价竞争力强与弱的一个重要数据。

(二)某类商品价格竞争指数的计算与分析1、门店从某个大类中随机选出一定数量的单品,按所选单品的种类对竞争店的售价进行调查了解。

(一般某个大类选30-40个单品)2、计算方法:将自己门店和竞争店某类所选择的各种商品的价格分别进行累加,得出两个数值:①自己店,②竞争店,然后计算:价格竞争指数=自己店÷竞争店以上这一过程可列成一个《价格调查和竞争指数分析表》,例如:价格调查和竞争指数分析表一号门店11大类编号品名规格本店价 A竞争店价 B竞争店价备注1111111 单品1 200G 12 13 12.51122222 单品2 400G 35 32 351122223 单品3 800G 56 54 57.5合计 103 99 105指数价 1.04 0.983、分析指数如果等于1,说明自己与竞争对手基本持平、不相上下,如是小于1,说明我店该类商品售价低,如果大于1,则反映我店该类商品售价高。

从上表看,表示一号门店11大类商品价格在商圈内价格处于中等水平,如果A店为主要竞争对象的话,我们的此类商品价格偏高,应加强对他们商品价格的调查,并作出相应的价格调整。

(三)门店综合价格竞争指数的计算与分析1、先计算出各大类商品的价格竞争指数,然后求这些指数的平均数。

该数则为“门店综合价格竞争指数”2、门店综合价格竞争指数分析对以上数据的计算与分析采用表格说明的方法,例如:门店综合竞争指数分析表1类商品 12类商品 13类商品 14类商品平均指数A竞争店 1.01 0.97 1 0.98 0.99B竞争店 0.98 0.98 1.03 1.02 1分析本店价格处于中等水平,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A店的价格略低,较为合理,可维持原有价格应调低价格的单品应调高价格的单品经调低进价的单品明细表及相关采购部门意见:因进价偏高,无法调查的商品明细表及相关采购部门意见:(四)价格竞争指数的上报程序与规定:(见物价调查流程管理)六、周转率(一)认识周转率科学的库存管理控制商品库存,使得既不全因库存太多而积压资金,增加营运成本,也不会因缺货而损失销售机会,究竟一家店要有多少商品库存量才算适当呢?一般的方法就是先求出商品的周转率,所谓商品周转率是指库存商品在单位时间里卖出的比率,也就是在一年中库存的商品,可以周转多少次而返回现金。

商品周转率=销售金额÷平均库存金额=年营业金额÷平均库存金额库存天数=365天÷商品周转率由以上公式可知,欲提高周转率,需提高销售额或削减库存金额,周转率较多,表示商品越好卖。

对某一类商品的周转率进行分析,可得知此类商品销售的进度,由此来判断采购商品是否正确及追加营运作业是否正常及库存数量是否正常。

假设某一分类的商品今年的销售额为300万元,若商品的周转率为10次,则平均库存额应维持在30万以上(300÷10=30),若能将此分类的周转率提高到15次,则平均库存额只需维持在20万即可。

周转率的提高,可以给经营带来许多益处:公司有更多的资金可灵活运动。

让卖场的商品随时保持新鲜,使流行商品能及时出现在门店中。

可使旧商品的数量降至最低。

提高整个卖场的活力及商品管理的绩效。

(二)如何提高商品的周转率充分利用电脑资料,运用销售资料的统计方法,可获知畅销品、滞销品及销售正常的商品数据,加强滞销商品的销售或处理滞销品为重点工作之一。

有效利用促销活动的力量,增加销售额,来提升商品的周转率。

季节性的商品必须加强陈列,此类商品毛利虽低,但业绩多,周转快。

七、交叉比率简释交叉比率这是由家乐福率先使用的一种商品销售数据分析方法,它将毛利率因素与周转率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考虑,有效地分析出商品在阶段时间里的贡献程度,以便使我们准确地决定与选择商品类别,它指导我们在工作中正确处理毛利高低商品与周转率快慢商品之间的关系。

交叉比率=毛利率×周转率这一法则的运用,我们可以在长沙的家乐福里找到感受,它们的排面比我们大,但商品种类却不见得比我们多,有许多商品并没有上他们的货架,这就是以交叉比例数据作依据而裁决的。

交叉比率通常以每季为计算周期,交叉比率低的优先淘汰商品。

交叉比率数值愈大愈好,因它同时兼顾商品的毛利率及周转率,其数值愈大,表示毛利率高且周转又快。

交叉比率应用举例假设某门店有四种品牌的护理商品:护A、护B、护C、护D,分析如下表:护A 护B 护C 护D毛利率0.1 0.12 0.08 0.44周转率20 21 26 4交叉比率 2 2.52 2.08 1.76以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四种商品中哪些最符合在本店经营销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