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上海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上海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2006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终试卷
(命题:青年教师研究班第 3 小组)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酒精的密度为 0.8×10 千克/米 ,读作 ,表示 如果一瓶酒精用掉了四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 b5E2RGbCAP 是 2、船闸是根据 千克/米 。 原理修建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5 3 3 3

。p1EanqFDPw
3、某潜水艇在水下受到水的压强为 1.96×10 帕,则它所处的深度是 帕,若它下潜 10 米, 则受到水的压强是 帕 , 若 它 又 水 平 前 进 10 米 , 则 它 受 到 水 的 压 强 是 帕。DXDiTa9E3d 4、在水平面上,一块砖竖放时对地压力为 F1,对地压强为 P1,侧放时对地压力为 F2,对地压强为 P2,则 F1 F2, P1 P2(填上“>”“<”或“=”)RTCrpUDGiT 5、海水的密度比江水大些,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后,浮力 变” ) ,轮船将 一些(选填“上浮”或“下沉” ) 。5PCzVD7HxA (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
6、图 1 中 a、b 所示的是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情形,由 图 3 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 a ρ b;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 到的浮力相比较:Fa Fb (均选填“>” “=”或“<”=。jLBHrnAILg 7、 “神舟” 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进入大气层时, 由于返回舱与大气剧烈摩擦, 从而导致返回舱外部的内能 (选填“增加” 、 “不变”或“减小” ) ,使 其表面产生超过 1000℃的高温,这里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 的方式 来实现的。xHAQX74J0X 8、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 不同液体, 液面高度相同, 如图 2 所示。 三种液体的密度 ρ 甲、 的大小关系是 ;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p 的大小关系是 ;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甲、 p’ 小关系是 。LDAYtRyKfE
图1
相同的三种 ρ 乙、ρ 丙 甲、p 乙、p 丙 p’丙的大 乙、
图2 9、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C 铁 > C 铜),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则铁块升高的温度 铜块升高的温度。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 乙两物体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 热由甲向乙传递, 则甲物体的比热 乙 物体的比热。 (均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Zzz6ZB2Ltk 10、实验室张老师用一只容量为 1.25 升的可乐瓶去买酒精,最多能买______千克的酒精(酒精的密度为 0.8 ×103 千克/米 3) 。dvzfvkwMI1 11、斧头要经常磨,这样用来砍木头时可以 压强 ;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到路基上而铺到枕木 上,这样可以 压强。 (填“增大”或“减小” )rqyn14ZNXI A 12、从水底往水面上浮的木块,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 力____ _,浮力___ _ _。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EmxvxOtOco 13、有两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 A、B,在水中情况如图 3。则:A、B 所受浮力 B 两物体密度ρ A ρ B(均选填“>” , “ 〈” , “=” 〉SixE2yXPq5 B 它受到的重 FA 图3 FB,A、

14、观察如图 4 中的情况,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且给出正确的回答。 问题: 答案:
二、作图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15、如图 5 所示,重力为 10 牛的小球浮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 16、如图 6 所示杯内的水的深度为 h,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p0,小强同学将水完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发现水 h? 。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小了。 请在这个图的右边画出这个容器的大致形状, 并标出水面的高度 6ewMyirQFL 图4
图5
图6
三、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7、在盛水的杯中放一木块,水未溢出,则水对杯底的压强与不放木块时比较: A.压强不变 B.压强减小 C.压强增大 D.上几种情况均有可能 (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kavU42VRUs ( )
18、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在数值上总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
C、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支承面所受的压强越大 D、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19、下列现象中属于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A、用力捏小皮球,球变瘪了 C、茶壶盖上留有小孔 )
B、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D、把药液射进肌肉里
20、如图 7 所示,是汽油机汽缸工作时的示意图。将四个冲程按吸气、压缩、做功到排气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 )y6v3ALoS89 A . abcd B C . . acdb adbc
D . adcbM2ub6vS
TnP
a
b
图7
c
d
21 、 已知空气 的密度约为 1.29
千克/米 3,则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最接近



A. 10 千克
B. 1×102 千克
C. 1×103 千克
D. 1×104 千克 0YujCfmUCw ( D. 控制变量法 ( )sQsAEJkW5T )eUts8ZQVRd
22、在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采用了 A. 等效法 B. 建模法 C. 类比法
2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内能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 内能跟温度有关,所以 00C 的冰没有内能 C、 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分之运动动能就越大因此内能越大 D、 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24、一根火柴完全燃烧大约能放出热量 A、10 焦 B、100 焦 C、1000 焦 D、10000 焦

)GMsIasNXkA
25、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平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如果 改用酒精和盐水来做同样实验(ρ ( )TIrRGchYzg A、改用酒精纸片不会掉下来,改用盐水纸片会掉下来。 B、改用酒精纸片会掉下来,改用盐水纸片不会掉下来。 C、纸片都不会掉下来。 D、纸片都会掉下来。
酒 精
= 0.8 × 103kg/m3, ρ
盐 水
= 1.2 × 103kg/m3 ) 那 么
26、如图 8 所示,由 4 个完全相同质量的均匀立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丙截取完全相 同的两截面均为正方形长方体(图中阴影部分)后,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 ( A、P
丁 甲
、P

、P

、P

,则
)7EqZcWLZNX

>P

>P

>P

B、P

>P

=P

=P

C、P 乙>P 丙=P 图8
>P 甲
D、 P 乙>P 丁>P 丙>P 甲 lzq7IGf02E
四、计算题(25 分)
27、太阳能是天然的、无污染的巨大能源。目前太阳能的用途及其广泛,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其中之一。若 有一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的容量是 150升,通过吸收太阳辐射热后储水器内水的温度可由 20℃升高到 50℃求:(1)这些水的质量(2)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zvpgeqJ1hk
28、篮球巨星姚明的蜡像摆放在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显要位置,若蜡像的体积为 0.15 米 ,每只脚与水平 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5X10 米 。求: (1) 姚明蜡像的质量 m。 (2) 站立的蜡像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和压强 p。 (ρ 蜡=0.9x10 千克/米 )NrpoJac3v1
3 3 -2 2
3

29、 右表中数据为一个空瓶的质量、容积等各项参数。在瓶中装满水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 9(a)
所示。求: ( 1)瓶中水的质量 m 水 。 ( 2)装满水后,水对瓶底的压强 p 水。 (3)若旋紧瓶盖后把瓶子倒 置,如图 9(b)所示,求瓶子对桌面的压强 p 瓶。1nowfTG4KI 质量 m 瓶(千克) 底面积 S 瓶(米 2) 瓶盖面积 S 盖(米 2) 高 h 瓶(米) 容积 V 瓶(米 3)
(a) 图 9 (b)
1×10 7×10 2×10 6×10
-1 -3
3.5×10
-4 -1 -4
30、体积为 1.0×10-3 米 3 的正方体木块,投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水没溢出。静止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0.6×10 3 米 3。容器的底面积为 0.04 米 2fjnFLDa5Zo 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投入木块后,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3)若在木块上放一铁块,使木块浸没于水中,但又不沉于水底,则所取铁快的质量范围是多少?(ρ 3 3 铁=7.8×10 kg/m )tfnNhnE6e5

图 10
五、实验题(共 20 分)

31、如右图 11 所示是常用温度计,其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 最小刻度为__________此时它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
图 11 32、如图12所示,是用U形管压强计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压 强计金属盒上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是通过U形管两管水面__________的大小来反映出来的.比较图中________(选填序号),我们知道液体内部 各个方向上都存在压强,在同种液体内同一深度上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观察图中 (d) 与 (e) ,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bmVN777sL
33 、 如 图 13 所 示 , 用三块相 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实验,从中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因素.由___图和___图可得 出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显著;又由(a)图和(c)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 果 要 比 较 (b) 图 和 (c) 图 中 压 力 作 用 效 果 大 小 , 则 可 通 过 计 算 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7l4jRB8Hs
图 13 34、如图 14 是几名学生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实验时得到的 m —V 图线,请你根据图线完成下列问题: 1) 、比较图线中 A、B 两点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lcPA59W9 2) 、比较图线中 C、D 两点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ZkklkzaaP


3) 、 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线所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值, 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VktR43bpw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RjBnOwcEd 图 14

5、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素有关。 他们把高为 0.2 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入 A、 B 两种液体中(ρ F1 改变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h,如图 15 所示。他们利用仪器测得力 F1 (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下 (或上)表面受到液 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2MiJTy0dTT
表一 液体 A 实 验 序 号 1 0.16 4.0 2 0.18 6.0 3 0.20 8.0 4 0.22 8.0 2.0 16.0 18.0 20.0 22.0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离 h(米) 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F1(牛) 上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F2(牛) 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F3(牛) 表二 液体 B 实 验 序 号 7 0.16 5.6 8 0.18 7.8 9 0.20 10.0 10 0.22 10.0 2.2 17.6 19.8 22.0 24.2 11 0.24 10.0 4.4 26.4
大小与什么因
A
< ρ B), 并 用力
和圆柱体下 体的压力,记
图 15
5 0.24 8.0 4.0 24.0 6 0.26 8.0 6.0 26.0
12 0.26 10.0 6.6 28.6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离 h(米) 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F1(牛) 上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F2(牛) 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F3(牛)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 或 7、8 与 9 等数据中的距离 h 和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 F3 的关系及相 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gIiSpiue7A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压力越大。uEh0U1Yfmh (3) 请将表一和表二填写完整。 (4) 甲、乙两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了表一、表二中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甲同学计算了 F3 与 F1 的 差值,分别为 14.0 牛、16.0 牛、18.0 牛和 14.2 牛、16.4 牛、18.6 牛,由此得出结论: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 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同学计算了 F3 与 F2 的差值,分别为 20.0 牛、 20.0 牛、20.0 牛和 22.0 牛、22.0 牛、22.0 牛,由此得出结论: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体,下、上表面受 到的液体压力差是个定值。IAg9qLsgBX 请判断,甲同学的分析 ,乙同学的分析 。 (均选填“错误” 、 “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合理且结论完整” ) 等数据中的距离 h 和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 F2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
2006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终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8×103 千克每立方米,1 千克的酒精的质量是 0.8×103 千克,0.8×103 2、连通器,大气压强的存在。 3、20,9.8×104,9.8×104 4、=,> 5、不变,下沉 6、>,= 7、增加,做功 8、ρ 10、1 11、增大、减小 12、不变,变小 13、<,> 14、小男孩为什么会感觉疼? 书包的对人的压力相同时单肩书包的受力面积小,所以对人的压强大,会感觉疼。 二、作图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15、略 16、略 三、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7、C 18、C 19、C 20、D 21、B 22、D 23、D 24、C 25、C 26、A

<ρ

<ρ

,p 甲<p 乙<p 丙,p’甲=p’乙=p’丙
9、小于,小于
四、计算题(25 分)

(5 分)27、m =ρ V=1x103 千克/米 3x0.15 米 3=150 千克
Q = cm(t2-t1)
=4.2x103焦/(千克·℃)×150千克×30℃ =1.89x107焦 (5 分)28、m =ρ V=0.9x103 千克/米 3x0.15 米 3=1.35x102 千克
F=G=mg=1.35x102 千克 x9.8 牛/千克
=1.323x103 牛
p=F/S=1.323x103 牛/(2x2.5x10-2 米 2)
=2.646x10 帕 (7 分)29、 (1)m 水=?水 V 水=1.0 x 103 千克/米 3 x 6×10?4 米 3 =0.6 千克 (2)p 水=?gh=1.0 x 103 千克/米 3 x 9.8 牛/千克 x 0.2 米 =1.96 x 103 帕 (3)p 瓶=F/S 盖=G/S 盖 =(G 水+G 容)/S 盖 =[(0.6 千克+0.1 千克)×9.8 牛/千克]/(7×10?4 米 2) =9.8 x 103 帕 (8 分)30、 (1)F 浮=5.88 牛 (2)△P=147 帕 (3)0.46 千克≥m 铁≥0.4 千克 五、实验题(共 20 分,每空 1 分) 31、-20℃~100℃;1℃;28。 32、高度差; (a) (b) (c)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3、a 、b;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4、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定植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35、 (1)在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 (2)4 与 10、5 与 11 或 6 与 12。 (3)0、0、0;0、0、0。 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
4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共3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如果 53 2x =,那么x 的值是 A .15 2 B .215 C .103 D . 310 2.在Rt △ABC 中,∠C =90°,1 sin 3 A =,则 B cos 等于 A .13 B .2 3 C . D .3 3.把只有颜色不同的1个白球和2个红球装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搅匀,从中随机 地摸出1个球后放回搅匀,再次随机地摸出1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A . 12 B .13 C .19 D .4 9 4.已知点(1,)A m 与点B (3,)n 都在反比例函数x y 3 =(0)x >的图象上,则m 与n 的关系是 A .m n > B .m n < C .m n = D .不能确定 5.如图,⊙C 过原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D 两点.已知∠OBA =30°,点D 的坐标为(0,2),则⊙C 半径是

A . 433 B .23 3 C .43 D .2 6.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 ①因为a >0,所以函数y 有最大值; ②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 ③当2x =-时,函数y 的值等于0; ④当31x x =-=或时,函数y 的值都等于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7.如图,∠1=∠2=∠3,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 8.如图,直线4+-=x y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边长为2的正方形OCEF 沿着x 轴的正方向移动,设平 移的距离为 (04)a a ≤≤,正方形OCEF 与△AOB 重叠 部分的面积为S .则表示S 与a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 B . C . D . 第Ⅱ卷(共8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第8题 3 2 1 E D C B A y x -3 1 -2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x C 1 A O B y E F a O S 244 2a O S 24 2a O S 4 2 a O S 24 4 2

2017九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及答案

青驼中学 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英语试卷(三) 沂南县青驼镇初级中学 评卷一、选择题 得分 人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Why didn ‘ t you buy the pen on your way home?---Sorry, I forget ______money with me. A. take B. bringing C. to take D. taking 2、 I saw Harry _______ some holes in his front garden when I passed his house. A. digs B. dug C. digging D. dig 3、— What‘ s that used for ? — It is used for______ A.making planes B. to make planes C. makes planes D.made plane 4、 I am sure that my dream of becoming a famous player will ________ . A . come true B. come out C.come up D .come along 5、— It ‘ s time for sports. — Let ‘ s _______ our sports shoes! A . put away B. put up C. put on D .put down 6、 It's really a hard task, we hardly know what to_______ it. A . look after B .do with C. deal with D. help with 7、 --- Shall I take you to the shopping mall after work? --- No, thanks. My father said he would ________ on his way home. A. look for me B. pick me up C. let me down D. take after me 8、 __________your friends like English? A . Does B. Do C. Is D .Have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期中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 【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 【难度】易 【专题】图析法;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BD、搓手取暖、玩滑梯以及压缩空气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的;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是通过热传递使纸的内能增加的; 显然C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A.B.C.D. 【考点】比热容. 【难度】易 【分析】比热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一般不同.水和煤油的比热不同,质量相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解答】解: A、B 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同一只烧杯中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A、B图象均错误; C、D 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在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温升高的较小.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将物理规律以图象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

人教版初三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 (共 36 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 1 所示的电器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脑 B .电风扇 C .电熨斗 D .洗衣机 图 1 2.如图 2 所示的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A.给冷水加热 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 .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 图 2 3.如图 3 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 S 、S ,则 1 2 A .L 不能发光,L 能发光 1 2 B .L 能发光,L 不能发光 1 2 C .L 、L 都能发光 1 2 D .L 、L 都不能发光 1 2 4.如图 4 所示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一组是 图 3 图 4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如图 5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A .蓄势待发的火箭 B .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 .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D .加速上升的飞艇 图 5

6.如图 6 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灯泡串联 B .开关只能控制灯 L 1 C .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D .电流表测的是灯 L 的电流 2 图 6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 D .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如图 7 所示是一个环境温度监控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不变,R 为定值电阻,R 是用 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若环境温度升高,闭 合开关 S 。则 A .热敏电阻 R 的阻值变大 B .通过热敏电阻 R 的电流变小 C .热敏电阻 R 两端电压变大 D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图 7 9.如图 8 所示电路中,R ∶R =1∶2,则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及它们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 1 2 A .U ∶U =1∶1 1 2 B .P ∶P =1∶2 1 2 C .P ∶P =1∶4 1 2 D .P ∶P =1∶1 1 2 10.小明用如图 9 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 1.5N 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 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A .大于 0.75N B .等于 0.75N C .小于 0.75N D .等于 0.5N 图 9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B.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 力做了功 C .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 .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12.四个悬挂着的带电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10 所 示,那么 D 球 A .带与 A 球不同种的电荷 .. 图 8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人教版度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5-2016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3?内江)若抛物线y=x 2﹣2x+c 与y 轴的交点为(0,﹣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抛物线开口向上 B.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 C. 当x =1时,y 的最大值为﹣4 D .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1,0), (3,0) 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35)1(22=+-++-m m x x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 值等 于( ) A.1 B.2 ? C.1或2 D .0 3.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2680x x -+=的一个根,则这个三角 形的周长是( ) A.9 ??B.11?? C.13 ?D、14 4.(2015?兰州)下列函数解析式中,一定为二次函数的是( ) A .?y =3x﹣1?B .?y =a x2+bx +c ?C .?s =2t 2﹣2t +1?D.?y =x 2+ 5.(2010 内蒙古包头)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 根分别是12 x x 、,且 22 127 x x +=,则 2 12()x x -的值是( ) A .1 ? B .12 ? C .13? D.25 6.(2013?荆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P 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是O (0,0), P(4,3),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到OP ′位置,则点P ′的坐标为( ) A . (3,4) B . (﹣4,3) C . (﹣3,4) D . (4,﹣3) 7.有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玻璃球共有40个,除颜色外其 它完全相同。小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15%和45%,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 ) A.6 B.16 C .18 D .24 8.如图,四边形ABC D内接于⊙O,BC 是直径,AD =DC ,∠ADB=20o,则∠ACB , ∠DBC 分别 为( ) A.15o与30o B .20o与35o C.20o与40o? D .30o与35o 9.如图所示,小华从一个圆形场地的A 点出发,沿着与半径O A夹角为α的方

内蒙古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试卷

内蒙古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 (2020八下·昌平期末) 用煤油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下降,“煤油液面下降”是因为煤油的() A . 体积变小 B . 所受重力变小 C . 质量变小 D . 密度变小 2. (2分) (2016九上·绥棱期中) 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里时,周围的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 . 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 . 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D . 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3. (2分)(2017·黑龙江模拟) 关于如图所示的屋檐下的冰锥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水,水凝固形成的 C . 雪熔化成水,水凝固形成的 D . 冰锥是在极其寒冷的冬季形成的 4. (2分)(2016·海拉尔模拟)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B .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C .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 . 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5. (2分)(2020·德州) 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对于以下估测你认为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 .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B . 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 C . 一只鸡的质量约为 D . 初中生的身高约为 6. (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 . 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C . 教室里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0.5A D .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200g 7. (2分)(2020·鸡西) 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36V 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 . 一支水性笔的长度约为15dm D .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40℃ 8. (2分)下列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钻木取火 B . 锯木头时,锯片发热 C . 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 D . 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 9. (2分) (2017九上·巴中月考) 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A . 4:9 B . 3:5 C . 2:3 D . 1:2 10. (2分)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 .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可能增加 D .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11. (2分) (2018九上·大庆月考)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中的哪一个图象能反映实验情况()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物理总复习 二 声的世界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二、 乐音与噪声 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 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 有 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 乐器就是因为音色。 3、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三、 超声与次声 1、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 超声:频率在20000Hz 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 次声:频率在20Hz 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 2、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 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 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 超) (3) 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四、 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s ,求火车离此人 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 解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 ,则 340S —5200 S =2 解得S=727.6m 解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 340(t+2)=5200t 解得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 ?0.14s=727.6m 初三物理总复习 三 多彩的光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

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东城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初三数学试卷 2011.01 1. 一元二次方程122=-bx x 的常数项为( ) A. 1- B. 1 C. 0 D. 1± 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3. 若DEF ABC ??~,1:2:=DE AD 且ABC ?的周长为16,则DEF ?的周长为( ) A. 4 B. 16 C. 8 D. 32 4. 如图,在⊙O 中,CD 是直径,AB 是弦,CD AB ⊥于M ,8=AB ,5=OC ,则MD 的长为( ) A. 4 B. 2 C. 2 D. 1 5. 若关于x 的方程0222=--a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值是( ) A. 2 B. 4 C. 6 D. 8 6. 抛物线2)1(32-+-=x y 经过平移得到抛物线23x y -=,平移的方法是( )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7. 某圆与半径为2的圆相切,若两圆的圆心距为5,则此圆的半径为( ) A. 3 B. 7 C. 3或7 D. 5或7 8. 小明从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中观察得到了下面五条信息: ①0abc ;③0>+-c b a ;④032=-b a ;⑤04>-b c ;你认为正确的信息是( )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9. 抛物线152--=x x y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 10. 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让生活更美好”中的两个内(每个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文字恰好组成“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______ 11. 如图,AB ,AC 是⊙O 的两条弦,?=∠30A ,经过点C 的切线与OB 的延M O D C B A -11x=13y x O O C B A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测试卷及答案

图4 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测试卷及答案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把这份试卷比作一份湛蓝的海,那么,我们现在起航,展示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破浪,您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转速为1800 r/min 的四冲程内燃机,每秒钟经过 个冲程,内燃机做功 次。 2.为了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如右图所示,两只同规格的烧 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取质量_________(“相等”或“不相等”) 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烧杯加 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通过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关系。 3. 如图3所示, 在电磁铁的正上方用弹簧挂一条形磁铁。当开关闭合后, 条形磁铁和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 ( 选填“吸引”或“排斥”) 。当滑片P 从b 端到a 端的滑动过程中, 弹簧的长度会变 ( 选填“长” 或“短”) 4. 城市中的路灯是 在一起的;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接口之间是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5.如图4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6A ,则电阻R=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6. 将 标 有 “6V 3W'’的灯泡接在3V 的电路中时,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W 。若要将其接入9V 的电路中并使它正常发光则应串联一个阻值是_____Ω的电阻。(灯丝电阻不变) 7.如上最右图中A .B 两点均为螺口灯泡的螺旋部分,当两开关都断开后,站在地上的人用手直接接触A 点时,他___________触电,用手直接接触B 点时,他_________触电(选填“会” 或“不会”)。 二、选择题(8—13小题为单选题,14、15两个小题是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4G 手机通信业务。使用4G 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手机通话是直接传输声信号 C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 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三个相同的烧瓶A 、B 、C 内都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液体,其中A 、B 烧瓶中装的是水,C 烧瓶中装的是煤油,A 、B 、C 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 A 、图3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全汇总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全汇总 一、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体的种类和 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 节气候等。 3、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 (2)放热公式:Q放=cm(t0-t) 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 则Q放=cm△t 。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

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 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 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 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 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 活塞向外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内运动, 把废气排出汽缸。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 次,曲轴转两圈,飞轮转两四圈,做功一次。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都是燃料 在汽缸中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油机的火花塞与柴油机的喷油嘴的工作时刻都是在压缩冲程末;一个 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曲轴和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三大题型复习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数学三大题型复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3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已知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00千米,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 cm .则该图所用的比例尺是 ( ) A . 1:60 B .60:1 C .6 000 000:1 D .1:6 000 000 2.在Rt △ABC 中,∠C=90°,sinA= ,BC=6,则AB=( ) A.4 B.6 C.8 D.10 3.已知△ABC ∽△DEF ,若△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 3 4 ,则△ABC 与△DEF 对应中线的比为( ) A .34 B .43 C .916 D .169 4.将函数2 y x =的图象用下列方法平移后,所得的图象不经过点A (1,4)的方法是( )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3个单位 D .向下平移1个单位 5.一个房门前的台阶高出地面1.2米,台阶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数据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坡A B 的坡度是10° B .斜坡AB 的坡度是tan 10° C .AC =1.2tan 10°米 D .AB = 1.2 cos10 o 米 (第5题) (第6题) 6.二次函数2 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且a ≠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4ac <b 2 B .abc <0 C .b +c >3a D .a <b 。 7. 2 3的相反数是( ) A .23; B. 32; C. ﹣23; D. ﹣32 。 8.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 007 7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 007 7m 是( ) A. 0.77×10﹣5 B. 7.7×10﹣5 C. 7.7×10﹣6 D. 77×10﹣7 9.下列运算结果为a 6 的是( ) A. a 2+a 3 B. a 2?a 3 C. (﹣a 2)3 D. a 8÷a 2 10.学校测量了全校1 200名女生的身高,并进行了分组.已知身高在1.60~1.65(单位:m )这一组的频率为0.25,则该组共有女生( ) A. 150名; B. 300名; C. 600名; D. 900名 11.某市四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21℃,20℃; B. 21℃,26℃ ; C. 22℃,20℃ ; D. 22℃,26℃ 线 密 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场号 封

2014-2015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人教版)

2014-2015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若方程0132=--x x 的两根为1x 、2x ,则 2121x x x x +的值为( ) A .3 B .-3 C .31 D . 3 1- 2、二次函数2)1(2+-=x y 的最小值是 ( ) A 、2 B 、-2 C 、-1 D 、1 3、已知函数21x y =与函数32 12+- =x y 的图象大致如图。若21y y <则自变量x 的 取值范围是( ). A .223<<- x B. 2 32-<>x x 或 C.232<<-x D. 232>-

9、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 C ⊥AB 于点D ,且AB=6cm ,OD=4cm 则DC 的长为( ). A .5cm B. 2.5cm C. 2cm D. 1cm 8题图 9题图 10题图 10、如图,BD 为⊙O 的直径,30A =∠,则C B D ∠的度数为( ) A.30 B.45 C.60 D.80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 若方程032)1(12=-+-+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 12、九年级某班共有x 名学生,毕业前夕,每人将自己的照片与其他每一位同学互赠,作为珍贵的纪念,全班共互赠照片2450张.根据上述条件,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则可列出方程为 . 13、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经过点(1,2),则b-c 的值为 . 14、将二次函数 2)1(2 ---=x y 的图像沿 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那么平移后的函数 解析式为 . 15、如图,A 、B 、C 三点都在⊙O 上,若∠C=34°,则∠AOB 的度数是 . 15题图 16题图 17题图 16、如图,以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 是小圆的切线.若大圆半径为10cm ,小圆半径为6cm ,则弦AB 的长为 . 17、在⊙O 中,弦AB=2cm,∠ACB=30°,则⊙O 的直径为 cm . 18、下列图形:矩形、线段、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从对称性角度分析,与众不同的一种图形__ . 1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侧面积为15π,则这个圆锥的高为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秋季学期阶段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英华中学九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3分) 1.如图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可以看到细丝分开,这是因为. 2.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若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丁带电. 3.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B带电;小球C带电.(填“正”或“负”). 4.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这一瞬间形成的电流方向是. 5.如图所示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将插头插入插座,若只闭合开关S l,电吹风吹出的是风;若将开关S l、S2都闭合,电吹风吹出的是风.(热/冷) 6.如图所示,通过灯L1、L2、L3的电流分别为0.1A,0.2A,0.3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A,A2的示数为A.

7.如图所示的电路,若要闭合开关S后L1和L2两灯并联,则a表是表,b表是 表. 8.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L2两端的电压为V,L1两端的电压为V. 9.将一根镍铬合金丝均匀拉长接入电路,其电阻将;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其电阻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Ω.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1与A2指针指示的位置均为右图,则电流表A1所使用的量程为,读数是;电流表A2所使用的量程是,读数是,灯L1电流是.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21分) 12.关于如图的电路,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A.要使两灯串联,只闭合S2开关 B.要使两灯并联,只闭合S1、S3开关 C.三个开关全闭合,电路造成短路 D.只闭合S2、S3开关,L1会被短路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20.(本题满分8分) 人的视觉机能受运动速度的影响很大,行驶中司机在驾驶室内观察前方物体时是动态的,车速增加,视野变窄.当车速为50 km/h 时,视野为80度.如果视野f (度)是车速v (km/h )的反比例函数, (1)求f 与v 之间的关系式, (2)计算当车速为100 km/h 时视野的度数. 22.(本题满分8分) 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某汽车销售公司2005年盈利1500万元,到2007年盈利2160万元,则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 解: 25.(本题满分10分) 图1是一个机器零件的立体示意图,为了求出这个零件大小两个同心圆柱的半径,陈华用曲尺在大圆柱的背面上画了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 、BC ,如图2所示,其中AB BC ,AB 与小圆相切于点D ,已知量得AB =12cm ,BC =5cm ,分别求这两个圆的半径. 解: 图1 图2 A B C D O

26.(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如图,抛物线y = ? x 2+bx +c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 1,0)、B (0,3)两点,其顶点为D .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 求△ODE 的面积; (注:抛物线y =ax 2 +bx +c (a ≠0)的顶点坐标为(? b 2a ,4ac ?b 24a )) 解: 27.(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点P 在AB 上从A 向B 运动,连接DP 交AC 于点Q . (1)试证明:无论点P 运动到AB 上何处时,都有△ADQ ≌△ABQ ; (2)当点P 在AB 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 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 面积的1 6 ; (3)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再继续在BC 上运动到点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 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 恰为等腰三角形. A Q P B D C -1 B D -2 O E A 3 y x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XX—20XX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可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小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 最佳选项,并标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读一遍。 1. Where can the woman buy stamps? A B C 2. What does James like now? A B C 九年级英语试题卷第1页(共14页)

3. What does John think is the most helpful invention? A B C 4. What isn’t allowed to do here? A B C 5. 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meet Japanese people? A B C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几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一个或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每段材料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6小题 6.How does the boy remember his speeches? A. By drawing pictures. B. By remembering key sentences. C. By writing down the first letter of each sentence.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7小题 7. Where is the man probably going this afternoon? A. To a bank. B. To a library. C. To a museum. 九年级英语试题卷第2页(共14页)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