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储运过程中变质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石油油品变质原因与质量管理对策研究

石油油品变质原因与质量管理对策研究摘要: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就是石油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石油产品的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油品的轻微变质的情况。
为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问题,石油储运、储存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采取有效措施减缓石油质量变化速度,确保石油产品的质量问题。
本文主要从石油产品变质的根本原因出发,并提出了有效的质量解决措施。
关键词:石油油品;变质;原因;质量管理;对策我国石油质量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三个层次。
我国颁发了许多关于油品质量标准相关的规章制度,其部分地区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能单独制定企业标准。
汽车运输企业和有关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车辆说明书进行购油。
进口车用油,应按原汽车生产厂家的要求选用。
如油品是进口的,那么在购买和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油品的应用区域和油品的牌号,从而实现正确用油。
一、石油油品变质的主要因素(一)油品的蒸发与氧化因素由于汽油等油品蒸发强烈,这也是油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油品的温度高于规定标准,饱和蒸气压也有所降低,会对油品产生严重影响;另一个例子是储存的70号露天油罐温度标准在7~48℃内,经过时间的流逝馏分温度会升高,饱和蒸气压也会出现降低的现象;又如皂化溶剂油中的醇在蒸发后会降低其乳化性能。
油品氧化也是油品出现变质的因素,石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会在空气中暴露,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油品氧化更加严重。
(二)油品含有水杂污染在油产品的装卸与运输过程中经常会有水杂污染现象。
储存中的变质油品大多是由油品中的水杂质引起的。
水杂质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滤清器和油路的正常运行,导致无法正常供油。
油中混入的水会引起零件的腐蚀,还会导致各种添加剂产生分解或沉淀的现象,造成添加剂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油品掺水后会大幅度降低绝缘性能。
因此,油和水杂质的混合是导致油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油品污染性质不同油产品是不能相互混合的,不然会导致油品出库质量大幅度降低,油品产生变质。
试析油气储运事故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试析油气储运事故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油气储运事故是指在油气生产、运输、储存和加工等环节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其发生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油气储运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资源环境保护,需要深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一、油气储运事故的原因1. 设备老化和失效油气储运设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老化、磨损和腐蚀等情况,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安全隐患增加,甚至出现设备失效的情况。
2. 操作失误人为的操作失误是引发油气储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操作不当或者疏于检查维护,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3. 设计缺陷一些储运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或者隐患,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就会给其使用和维护带来风险。
4. 环境因素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风暴、地震、洪水等对设施的破坏、泄漏事故的发生都可能造成影响。
5. 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岗位责任未明确,安全意识普遍较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会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预防策略1. 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设备的全面检查、检验和维护,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 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强化管理监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 加强环境监测与应急预案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及时掌握设施周边的环境变化,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和处置准备。
5. 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减少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的可能。
6. 强化监督和执法依法加强对油气储运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
成品油油品变质的原因及防范

成品油油品变质的原因及防范在环保执法力度越来越紧的今天,油品抽检不合格或者被客户使用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对于任何一座合法经营的油站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由此所带来的损失不仅在罚款和赔钱,舆论的压力往往能决定你的死活。
然而,对于缺乏质量管控手段的民营站来说,尽管在采购环节老实厚道,但油品质量老是免不了“挂彩”,难言之隐无处告白。
问题会出在哪?案例2008年12月,共计有32台电喷式小汽车因使用G公司所售的97号汽油而导致油泵损坏的投诉。
发生故障车辆多为定点记账加油单位,车型有宝马、凌志、捷达、桑塔纳等。
原因分析:该公司接到客户投诉后,立刻在加油机取样送至检验中心化验分析。
经检验,油品溶剂洗胶质超标4倍多,达18mg/100ml(标准:不大于5 mg/100ml)。
造成胶质不合格的原因是油罐长期没有清洗。
据了解,老城区的加油站,最短四年,最长十几年没有清洗过油罐,罐内有水、铁锈等。
另一原因就是柴油罐车没有清理干净就改装汽油,因混载而造成油品质量不合格。
油品溶剂洗不合格造成的结果:油罐长期没有清洗,油品容易氧化变质,颜色加深变黑,沉淀物和胶质增大,在发动机中使用时形成的沉淀物数量越多,易堵塞油路、粘结气门、增加积碳、降低发动机功率。
发动机燃料在常温条件下有被氧化的趋势,燃料氧化后生成胶质。
胶质是一种烃类经过氧化、聚合、缩和而成的深棕色或黑色的含碳、氢、氧、硫、氮等的复杂化合物,分子量大,不能挥发。
当胶质生成量不大时,能溶于燃料,但随着氧化的加剧,胶质含量较大,使燃料的颜色加深,直至生产胶状沉淀。
实验室测定胶质的实验方法是汽油在试验条件规定的热空气流中蒸发(人工氧化),油中的烃类氧化、聚合、缩和生成胶质。
溶剂洗胶质可以作为发动机燃料在储存时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由于燃料中化学成分不同,安定性不同,油品的储存的条件也不同,因此在储存过程中,要定期抽样测定油品的溶剂洗胶质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决定是否应立即使用或可以继续储存。
浅谈石油油品变质的原因及质量管理措施

浅谈石油油品变质的原因及质量管理措施浅谈石油油品变质的原因及质量管理措施摘要:石油一直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石油商品在运输或者保管的环节中,经常会有油品变质的现象出现,因此,为了保证石油资源的质量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有效质量管理措施来延缓石油的变化速度,下面笔者就简单分析下石油油品变质的原因及应该采取的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石油油品变质原因质量管理措施石油在储运、入库、和保管过程当中经常出现油品变质问题,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石油油品质量,更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石油的油品经常变质呢?一、我国的石油质量标准其实我国在石油质量标准方面是有明确划分的,它分为行业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三个标准。
关于石油质量标准的制定方面我国也有着非常明确的标准,对于已经有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地方,不能再制定企业标准。
而汽车运输企业与相关的施工单位则需要根据车辆使用说明来选购石油。
进口车辆使用油料要根据原汽车厂的相关要求对石油进行选择,如果是进口的石油油品,就要在选购和使用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油品品牌和适合场合。
二、石油油品变质原因探析导致石油油品变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在的因素有蒸发、氧化、添加剂析出和失效等等,外部因素则要复杂些,比如杂质混入,像异种油品、水分、机械杂质等,一旦混入均会对石油油品造成污染。
下面具体阐述下:1.氧化和蒸发污染因素石油油品在储存和使用等环节中难免会和空气中存在的氧有所接触,尤其是在温度相对较高并且伴有金属催化作用的时候是特别容易氧化的,氧化是导致石油油品老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会生成醇、醚、酮等含氧有机物,然后会生成有机酸(包括会溶于油里的高分子有机酸和溶进水里的低分子有机酸),而这些腐蚀产物会加速油品的老化,油品一旦被深度氧化就会生成缩合物,包括胶质、油泥、沥青质等一系列沉淀物,严重影响石油油品质量。
油品储运过程中的污染及措施

油品储运过程中的污染及措施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改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我们周边的环境问题,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
但是由于我国近年来对于很多地下储存的资源进行了过渡的开采,由此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最重要的一项资源开采就是油品的开采,并且在油品运输的过程中,也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时刻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油品运输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比较恶劣的污染情况,但是并没有一定的改善措施。
因此,本文具体阐述了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对于油品运输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善措施。
并且提出了相关几种比较常见的油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改善方法。
希望通过我的描述能够对今后的油品运输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帮助。
标签:油品储运;污染;措施最常见的油品运输污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油品泄露造成事故的污染,第二种是含油的污水污染,第三种是排放大气中的烃类气体污染。
然而,我们在面对这些污染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才能够更好的利用石油带给我们的生活便利,才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长久的保持我们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
1 常见几种油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变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到的几种油品,其中就包括汽油,汽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重要油品,汽油属于一种轻质油品,在运输过程中,特别容易产生蒸发损耗。
主要原因是汽油的主要成分是馏分,初馏点较低,容易产生较大的气压,蒸发越严重,产生的汽油消耗就越大。
第二种是柴油,柴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油品,柴油的主要变质过程是氧化变质,但是柴油有很强的安定性。
储存性能特别好,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保证其的本质,长时间储存不变质,颜色鲜艳,拥有良好的性能,相对于其他的油品,柴油更加适合长时间储存和运输。
油品储运过程中变质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因 , 给 出 了相 应 的 应 对措 施 。 并
【 关键词 】 汽油 ; ; 柴油 润滑油 ; ; 变质 储运
炼油 厂生产 的石油 产品绝 大多数要 经过石油公 司销售
性, 并使润滑油酸值 增大, 引起设备腐蚀 。使用这种燃料油会 粘结和堵塞油路 、 喷嘴 、 阀门及火花塞等 , 造成供油 困难甚 至 中断。它在燃烧 时易产生积碳 , 造成 功率下降 , 气不畅 , 排 带
第二, 提高油罐 的承压能力 , 降低 油品蒸发损 耗效果 是
催化柴油储存安定性较差 , 在储存过 程中容易变质 。引起柴
油安定性能和质量变差的重要原因是柴油 的吸氧氧化 。柴油 的吸氧安定性能与其来源 、加工方式和化学成分 密切相关 。 柴油 中的某些不安定组分 , 例如不饱和烃 , 特别 是共轭二烯 、
十分明显的 , 当油罐承压力为 5 P k a时 , 损耗为 敞 口式 油罐 的
2. 51 %,当耐压力达到 2 k a ,基本可消 除汽 油的 “ 呼 6P 时 小
吸 ” 同 时也 会 大 大 减少 “ 呼 吸 ” 耗 。 , 大 损
环烷 芳香烃等 , 极易 与氧反应生成 含氧官能 团 。 而发 生聚 进
油本身 的诱导 期 , 同时要选择添加 适宜 的抗 氧剂 , 提高 燃料
油的诱导期 , 改善其抗氧化性能 ; 另一方面要尽量 采取避光 、
降温 、 降低储存罐 中氧浓度及 采用非金属涂 料等措施 , 降低
汽油变质 的速度 。
器油 面上 方空问的大小 、 油罐 的大小呼吸等 。因此石油产品
S in e& Te h 科技
科 技 视 界
21 年 o 月第 1 期 02 4 o
油品储运过程中变质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油品变质的原因范文

油品变质的原因范文油品的变质是指其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其质量和性能出现明显的下降。
这不仅会影响到油品本身的质量,也会对其应用领域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油品变质的原因有多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氧化:当油品长时间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时,油中的氧分子会与其中的碳氢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产物。
这些氧化产物会导致油品的颜色变深、气味变差、黏度增加等,从而降低油品的使用性能。
2.热降解:当油品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存储或使用时,其中的化学成分会发生分解和热降解反应。
这些反应会导致油品中的有用成分减少,同时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酸、醇、酮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油品质量下降,甚至对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
3.水分污染:水是油品的一大污染源,它会与油品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形成酸和胶状物质。
这些酸和胶状物质会降低油品的使用寿命、降低润滑性能,并且容易导致设备损坏。
4.杂质污染:油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杂质的污染。
杂质主要包括灰尘、金属颗粒、油泥等。
这些杂质会影响油品的清洁度和过滤效果,从而加速油品的变质。
5.氧阻隔不良:油品容器的密封性不好,容易导致空气进入油品中,从而加速油品的氧化反应。
此外,油品容器的材料也可能不适合存储一些类型的油品,导致容器材料与油品发生反应,从而污染油品。
为了防止油品变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储存温度控制:将油品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可以减缓油品的氧化反应和热降解反应。
同时,避免将油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防止油品过早变质。
2.防止水分污染:油品的储存容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油品中。
同时,在加油过程中也应注意防止水分的进入。
3.控制油品使用周期:将油品使用周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长时间存储和使用过期油品。
4.定期检测和更换:定期对油品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油品的变质现象,并及时更换。
同时,在选择油品供应商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
5.容器材料选择:根据油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容器材料,避免容器材料与油品发生不兼容反应。
油品变质的原因

油品变质的原因引言油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用于烹饪、照明、运输等方面。
然而,我们经常会遇到油品变质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还会导致浪费。
因此,了解油品变质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使用和储存油品至关重要。
油品变质的定义油品变质是指油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变化,导致其品质下降,失去原有的功能和营养价值。
氧化反应油品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氧化反应。
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会导致油品产生异味,并形成氧化产物,如酸价的升高和过氧化物的生成。
这些氧化产物不仅会影响油品的风味和口感,还会降低其营养价值。
光照光照也是导致油品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油脂中的色素和光敏物质会受到光照的影响,引发光氧化反应。
光氧化反应会加速油品的氧化速度,导致其变质。
温度温度是影响油品变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温会加速油脂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
因此,高温储存和加热油品会导致其更快地变质。
此外,温度的变化也会导致油脂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如凝固、液化和分相等,进而影响油品的品质。
水分水分是引起油品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油脂中的水分会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促使油品变质。
此外,水分还会引起油脂的水解反应,使油脂降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进而加速油品的变质。
杂质油品中的杂质也是导致油品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杂质会促进油脂的氧化反应,加速油品的变质速度。
常见的杂质包括金属离子、重金属、残留农药等。
这些杂质会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使油品更容易变质。
微生物微生物也是导致油品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油脂中的微生物会利用油脂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产生酸和气体等代谢产物,导致油品变质。
常见的微生物包括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
因此,正确储存和使用油品,可以有效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防止油品变质的方法为了延长油品的保质期和避免油品变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储存温度:将油品储存在低温环境下可以减缓油品的氧化速度,延长其保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品储运过程中变质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论述了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等石油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分析了这些油品的主要变质形式和变质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汽油;柴油;润滑油;变质;储运
炼油厂生产的石油产品绝大多数要经过石油公司销售给用户,这个过程要经过运输、接卸、入库、保管、零售等多道环节,每个流通环节的管理是否到位,都对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1汽油
1.1蒸发损耗
石油产品具有易蒸发的特性,尤其是轻质油品。
油品的蒸发损耗主要包括拱顶油罐的“大呼吸损耗”、“小呼吸损耗”和浮顶油罐的“大呼吸损耗”。
蒸发损耗属于一种自然损耗,内因是油料的馏分组成,馏分越轻,初馏点越低,蒸汽压越大,蒸发越严重,蒸发损失越大。
外因主要是温度、储油容器油面上方空间的大小、油罐的大小呼吸等。
因此石油产品中易发生蒸发损耗的主要是溶剂汽油、航空汽油和车用汽油。
因此,要降低汽油在储运过程中的蒸发损耗,只能通过改变引起损耗的外部原因,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第一,通过降低罐内油品的温度及变化幅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油品的“小呼吸”损失。
通常采用强反光的防腐材料涂刷油罐表面,淋水冷却,安装反射隔热板,采用非金属油罐或者覆土油罐等措施。
第二,提高油罐的承压能力,降低油品蒸发损耗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当油罐承压力为5kPa时,损耗为敞口式油罐的25.1%,当耐压力达到26kPa时,基本可消除汽油的“小呼吸”,同时也会大大减少“大呼吸”损耗。
第三,消除油面上的气体空间不仅可以消除油罐的“小呼吸”损耗,而且能消除“大呼吸”损耗。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浮顶油罐,由于浮船随液位升降,基本上消除了气体空间,而且浮船的材质与结构正在改进。
1.2氧化
汽油中的不安定组分是汽油储运过程中变质的根本原因。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油品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极易发生氧化或叠合反应,并生成胶质和油泥,增加四乙基铅分解,使燃料油变色、变臭,粘度增加,也会影响油品安定性和抗爆性,并使润滑油酸值增大,引起设备腐蚀。
使用这种燃料油会粘结和堵塞油路、喷嘴、
阀门及火花塞等,造成供油困难甚至中断。
它在燃烧时易产生积碳,造成功率下降,排气不畅,带油带烟,熄火停车甚至发生事故。
除了上述汽油本身性质的原因外,光照和升高温度是引发汽油中不安定组分的氧化链反应,加速汽油变质的外因。
为了防止汽油氧化变质,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催化裂化汽油本身的诱导期,同时要选择添加适宜的抗氧剂,提高燃料油的诱导期,改善其抗氧化性能;另一方面要尽量采取避光、降温、降低储存罐中氧浓度及采用非金属涂料等措施,降低汽油变质的速度。
2柴油
柴油在储运过程中的变质主要是氧化变质。
其抵抗变质的能力称为柴油的储存安定性。
储存安定性良好的柴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能较好地保持其颜色不变深,实际胶质变化不大,基本上不生成沉渣,因此适于较长期的储存。
一般而言,直馏柴油储存安定性较好,在储存过程中不易变质,而催化柴油储存安定性较差,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变质。
引起柴油安定性能和质量变差的重要原因是柴油的吸氧氧化。
柴油的吸氧安定性能与其来源、加工方式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柴油中的某些不安定组分,例如不饱和烃,特别是共轭二烯、环烷芳香烃等,极易与氧反应生成含氧官能团,进而发生聚合和缩合反应。
如果柴油中含有较多易氧化组分(如共轭烯烃类和环烷芳香烃类等),它的吸氧氧化能力就强,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各种理化性质变化大,质量也就下降,直接影响了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严重时会导致柴油的质量不合格或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
柴油的氧化变质与温度和氧压有关。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氧压的增加,柴油的吸氧量、吸氧反应总包速度常数和总包最大吸氧量增加,而随着吸氧量的增加,它们的酸度增大,正戊烷不溶物增多,颜色变深。
导致柴油的颜色加深、酸度增大、胶质和不溶物增加。
柴油中不安定组分的数量越多,与氧接触的时间越长,储存的温度和氧压越高,都会增加其与氧反应的机会,吸氧量必然增大。
柴油在温度较高(例如南方)或氧压较高(例如海拔低、通风良好)的地区比在温度较低(例如北方)或氧压较低(例如海拔高、通风不良)的地区吸氧量要大,更易变质,应相应缩短它的储存期。
针对上述氧化变质原因,可以对柴油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在催化柴油中添加一些抗氧防胶剂,对改善催化柴油的储存安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都有一定的效果。
目前,国外许多炼油厂和石油销售公司在出厂油品中加抗氧防胶剂,我国也有一些炼油厂在柴油中加抗氧防胶剂。
第二,降低存储温度和减小存储氧压。
温度和氧压是影响柴油变质的外部原因,通过降低存储温度和存储氧压可以减缓柴油的变质速度。
主要手段有冷却储罐,降低储罐的通风透气性能。
3润滑油
3.1乳化
润滑油在常温下是很安定的,但是,随着添加剂的发展,汽油机润滑油、柴油机润滑油、齿轮油等都加有各种添加剂。
有的添加剂微溶于水,有的本身就是一种乳化剂,因此,遇水乳化是润滑油在储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化。
水分能破坏润滑油中的添加剂,使其乳化变质,水分能锈蚀金属,加剧酸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
水分还能促使润滑油在使用中产生沉淀,堵塞过滤器,增加机件磨损,降低油膜强度,使润滑油的低温性能下降。
为了防止水分混入油中,润滑油在储运中应尽可能放入库房内存放。
在库房紧张时,桶装润滑油应按照润滑油和特种液、燃料油的顺序优先入库,保持库房内干燥。
如果是在露天存放,白天油温高时油品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晚上温度低时,又会析出游离水,如此反复,就会使润滑油中游离水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温差大,空气中的水分会在容器壁上凝结成较多的水珠而落入油中,使油中水分增多。
因此,桶上应加盖篷布,并拧紧桶盖,以防止露天存放时雨水进入。
3.2氧化
润滑油的氧化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而温度和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重要因素。
在储存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不高,矿物润滑油的性能变化不大,这时的氧化主要是润滑油中溶解的氧。
但在储运过程中,润滑油难免不接触金属,金属表面的催化作用促使润滑油发生进一步的氧化。
铜、铅及其合金的催化作用最为明显,锌和铝的催化作用较弱。
作为氧化催化剂,更活泼的不是金属本身,而是它们的有机盐类,最具催化作用的是溶解于润滑油中的脂肪酸和环烷酸铅、锰、铜、铁的碱式盐。
当润滑油中环烷酸铁的浓度增大时,润滑油吸收氧的倾向急剧增大。
同样数量的氧,当存在0.1%的环烷酸铁时,吸收时间为18min,而无环烷酸铁时,则为150min。
一般而言,金属在水和空气存在的条件下,其催化作用更明显。
多数研究者认为,盐类起催化作用的主要是阳离子,实际上也同阴离子有关。
阴离子能影响盐在润滑油中的溶解度,间接对金属催化剂的效率产生影响。
在加速润滑油氧化的其它因素中,需要指出的是润滑油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与氧气的接触表面越大,氧化进行得越强烈,氧化速度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氧在润滑油中的扩散速度,凡能促进氧扩散的因素,就能加速氧化。
润滑油的自由表面越大,气相氧气的浓度越高且压力越大,氧气向润滑油的扩散就越强烈,氧化进行得也就越迅速。
为缓解和抑制各种引起氧化变质的因素,在润滑油的储运过程中可采取添加剂和避光密闭措施,即加入抗氧剂、腐蚀抑制剂、金属钝化剂等添加剂以减缓润滑油的氧化和金属的催化作用。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不要用金属容器储存和运输润滑油。
盛装润滑油的容器设计成上小下大的结构,减小氧气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
避光密闭储存运输可有效降低油品温度和减小氧气与润滑油接触的浓度和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