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酸碱平衡PPT课件
合集下载
《酸碱平衡护理》ppt课件

加强锻炼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代 谢水平,促进体内酸碱平衡的 调节。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酸碱平衡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 重要基础,通过饮食调节和补 充适当的酸碱平衡剂,可以维 持人体酸碱平衡,预防疾病的
发生。
酸性体质与碱性体质的区别及 对人体的影响:酸性体质容易 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 疾病,而碱性体质则有利于预
防这些疾病。
常见的酸碱平衡调节剂的种类 及作用:常见的酸碱平衡调节 剂包括碳酸氢盐、枸橼酸盐、 乳酸盐等,它们可以促进人体 酸碱平衡的调节。
酸碱平衡护理的措施:通过饮 食调节、运动、药物治疗等措 施,可以维持人体酸碱平衡, 预防疾病的发生。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酸碱平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01
进一步探究酸性体质与碱性体质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
酸中毒
由于酸性物质积聚过多,导致血 液pH值降低,可能出现乏力、恶
心、意识障碍等症状。
碱中毒
由于碱性物质摄入过多或丢失过多 ,导致血液pH值升高,可能出现 呼吸浅慢、嗜睡、神志不清等症状 。
酸碱平衡紊乱
由于酸碱负荷不当或调节机制异常 ,导致血液pH值不稳定,可能出现 各系统功能障碍。
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适量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 于维持酸碱平衡。
避免药物滥用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酸碱平衡,如酸性 药物可导致酸中毒,碱性药物可导致 碱中毒,应避免滥用。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体检,检查血液pH值、电 解质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 酸碱平衡问题。
第6章 酸碱平衡92页PPT

2006-8
11
一些酸碱反应
离解反应: HAc + H2O == H3O+ + Ac NH3 + H2O == NH4+ + OH
水解反应: Ac + H2O == HAc + OH NH4+ + H2O == NH3 + H3O+
中和反应: HAc + NH3 == Ac- + NH4+ H3O+ + OH == H2O + H2O
2006-8
14
水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根据:Kw=c(H+)c(OH-)=1.010-14 取负对数得:pKw=pH+pOH=14 纯水或中性溶液中:c(H+)=c(OH-)=10-7,pH=7 酸性溶液中:c(H+)>c(OH-),pH<7 碱性溶液中:c(H+)<c(OH-),pH>7
2006-8
第6章 酸碱平衡
基本要求: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 的关系。 2、掌握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的计算。 3、掌握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4、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作用原理及缓 冲溶液的有关计算。
2006-8
1
6.1 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不作要求)
6.1.1 电解质溶液 6.1.2 离子氛 6.1.3 活度和离子强度
15
6.2.3 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和离解常数
HAc + H2O == H3O+ + Ac NH3 + H2O == NH4+ + OH H2S + H2O == H3O+ + HS HS- + H2O == H3O+ + S2-
运动与健康ppt课件第六章运动与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

硬度和弹性
二、水的摄入、排出和动态平衡
三、运动对水平衡的影响 (一)运动时的热调节
在激烈的体育运动中,运动员体能消 耗成倍增加,同时产生大量体热。 一般运动: 排汗1~1.5升/小时; 热环境运动:排汗1.5~2.5升/小时,甚至更高。
产汗量的计算公式:P115表6-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运动员脱水类型 1、主动型脱水 2、被动型脱水
(三)脱水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P116表6-8
脱水与恢复补水拖的时间越长,对 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明显,严重脱水时要 花几天时间才能建立体液平衡,所以在 失水的应激之前或即刻就应该补水。
要点: ☞一般人,不要等到口渴才补水; ☞训练中应考虑耐缺水训练; ☞训练和比赛后应尽早补水。
(四)运动员补液与运动饮料 运动员失液特点:
►出汗丢失水分的同时丢失盐分; ►运动造成体内其它营养物质的缺乏; ►液体吸收等问题, 运动员补液 ►不宜一次大量补充纯水; ►一般补充含一定溶质的运动饮料。
1、运动饮料的选择 运动饮料成分:水为主,其次是能
源物质、电解质、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 素等。根据不同需要调制含量和配比。
理想饮料应具备条件: ☞促进饮用; ☞迅速恢复和维持体液平衡; ☞提供能量。 因此,饮料必须味佳,易吸收。
(1)食用营养平衡的膳食和在赛前24 小时期间饮用足够的液体,以促进运动 或赛前的体液平衡;
(2)运动前2小时,饮用500毫升液体, 确保体内水平衡,并给于足够的时间让机 体排出多余的水分;
(3)运动中,应尽早地、有规律地、 间隙性地饮用足够的液体,以补回由汗液 丢失的水分(等于体重丢失量),或者饮 用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大量。但应遵循少量 多次的原则,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二、水的摄入、排出和动态平衡
三、运动对水平衡的影响 (一)运动时的热调节
在激烈的体育运动中,运动员体能消 耗成倍增加,同时产生大量体热。 一般运动: 排汗1~1.5升/小时; 热环境运动:排汗1.5~2.5升/小时,甚至更高。
产汗量的计算公式:P115表6-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运动员脱水类型 1、主动型脱水 2、被动型脱水
(三)脱水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P116表6-8
脱水与恢复补水拖的时间越长,对 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明显,严重脱水时要 花几天时间才能建立体液平衡,所以在 失水的应激之前或即刻就应该补水。
要点: ☞一般人,不要等到口渴才补水; ☞训练中应考虑耐缺水训练; ☞训练和比赛后应尽早补水。
(四)运动员补液与运动饮料 运动员失液特点:
►出汗丢失水分的同时丢失盐分; ►运动造成体内其它营养物质的缺乏; ►液体吸收等问题, 运动员补液 ►不宜一次大量补充纯水; ►一般补充含一定溶质的运动饮料。
1、运动饮料的选择 运动饮料成分:水为主,其次是能
源物质、电解质、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 素等。根据不同需要调制含量和配比。
理想饮料应具备条件: ☞促进饮用; ☞迅速恢复和维持体液平衡; ☞提供能量。 因此,饮料必须味佳,易吸收。
(1)食用营养平衡的膳食和在赛前24 小时期间饮用足够的液体,以促进运动 或赛前的体液平衡;
(2)运动前2小时,饮用500毫升液体, 确保体内水平衡,并给于足够的时间让机 体排出多余的水分;
(3)运动中,应尽早地、有规律地、 间隙性地饮用足够的液体,以补回由汗液 丢失的水分(等于体重丢失量),或者饮 用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大量。但应遵循少量 多次的原则,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酸碱平衡ppt课件

酸碱平衡概念
• 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方式,使体内总是保持 着一定的数量和比例,使体液pH值维持在 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这一过程称为酸碱平 衡(acid-base balance)。 • 正常人血液pH值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 平均为7.4。
第1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 一 酸性物质的来源 1 .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 (1)挥发性酸 (碳酸) (2)非挥发性酸(固定酸) 2.体外摄入的酸性物质 大米、面粉、肉类、鱼类、啤酒等谷类 和动物食品多是以糖、脂肪、蛋白质为 主要成分,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挥发性 酸和固定酸,故属于成酸食物。
NaCO3 + H-Pr NaHCO3 + Na-Pr 过多的NaHCO3可由肾排出体外。
3.对挥发性酸的缓冲
体内挥发性酸是 H2CO3 ,经CO2 + H2O化 合生成,缓冲CO2就是缓冲H2CO3, CO2主 要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缓冲体系缓冲, 此缓冲作用与血红蛋白的运氧过程相偶联。
当血液流经组织时
三、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 在体液pH值改变后几小时内发生,虽缓慢 但作用持久,调节代谢因素。 • 通过调节血浆中NaHCO3 浓度维持血浆pH 值的相对恒定:当血浆中NaHCO3浓度降低 时,肾则加强对酸的排泄及对NaHCO3的重 吸收;当血浆中NaHCO3浓度升高时,肾则 减少对NaHCO3的重吸收并排出过多的碱性 物质。
• H2O+CO2 →H2CO3→H++ HCO3- • KHbO2→KHb+O2 • KHbO2+H++HCO3- →HHb+KHCO3
当血液流经肺时
• HHb+O2 →HHbO2 • HHbO2 +KHCO3→KHbO2 +H2CO3 • H2CO3→H2O+C O2
酸碱平衡课件ppt.ppt

呼吸加深加快
CO2排出↑
㈢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
K+ Na+
ClH+
H+
HCO3- K+
H+
H+
Na+
K+
Na+
组织细胞
㈣肾脏的调节
肾脏通过排酸(H+或固定酸)以及重吸 收碱(HCO3-)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
近曲小管泌H+和对NaHCO3的重吸收 调
节 方
远曲小管泌H+和对NaHCO3的重吸收
式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泌NH4+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 AB)
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状态下测得的HCO3-含量
✓ 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的影响
✓AB,SB 同时升高
代谢性碱中毒
✓AB,SB 同时降低
代谢性酸中毒
• AB> SB,CO2潴留
呼吸性酸中毒
• AB< SB,CO2排出过多 呼吸性碱中毒
㈣缓冲碱(buffer base, BB)
H2O
H+ + Buf -
H2CO3 HBuf
缓冲作用即刻发生,HCO3- ↑↑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缓冲作用
K+ H+
2-4小时起作用,易引起低钾血 症
肺的调节
H+↓ 外周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 抑制
呼吸频率幅度↓
CO2排出↓
pH↓
[HCO3-]↑ [H2CO3]↑
PaCO2 ↑
✓作用迅速,24小时达高峰 ✓代偿作用极限:PaCO2↑至55mmHg
近曲小管和集合管泌H+、重吸收HCO3-
毛细血管 K+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Na+
Na+H++ HCO3- H2CO3
CA
H2O+CO2
肾小管腔 集合管上皮细胞
第六章 酸碱平衡紊乱 PPT课件

15
Acid-Base Disturbance
(三)代酸时体内代偿调节 1.缓冲代偿调节 随着血浆[H+]↑: 首先血浆中各种缓冲碱发挥作用,消耗 HCO3- 及 其它缓冲碱—→碱性指标↓(AB↓、SB↓、BE↓); 接着H+入胞↑(2 ~ 4h后) —→[H+]i↑,ICF缓冲调 节,引起 [K+]e↑。
(三)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细胞膜有多种离子转运蛋白,不同细胞内外可进 行H+-K+、H+-Na+、Cl--HCO3- 等双向离子交换。
一般细胞:[H+]↑
H+
K+ [K+]e↑, [H+]i↑ H2 O [Cl-]e↓, [H+]i↑ H+
Rbc内ClHCO3-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调节特点: 将胞外的酸、碱度变化转移到胞内(并不能清除 酸碱),减轻了ECF酸碱度变化,使ICF发生与ECF 同性质酸碱度变化,同时引起继发的离子紊乱。 6
10
Acid-Base Disturbance
(2)碱剩余(base excess, BE)
在标准条件下 1 升动脉血加酸或碱滴定到 pH7.4 时 ,所用的酸或碱量(需用酸表明血液碱多,以“ + ” 值表示;需用碱表明血液酸多,以“ - ”值表示) 。
标准条件下动脉血中所含碱量较正常多或少多少。
24
Acid-Base Disturbance
(三)代碱机体代偿调节
1.缓冲调节 随着血浆碱性物质↑ 首先血浆缓冲对的弱酸与碱反应,生成 HCO3- 及 其它缓冲碱 —→ AB、SB↑;
接着细胞内H+外移↑、胞外K+内移↑ —→ [H+]i↓启 动ICF缓冲调节,引起[K+]e↓。
酸碱平衡ppt课件

人体健康与饮食调整对酸碱平衡影响认识
了解食物酸碱性
掌握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合理搭配饮食,保持酸碱平衡。
增加碱性食物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有助于中和体内酸性物质,维持酸 碱平衡。
减少酸性食物摄入
适量减少肉类、糖类等酸性食物的摄入,避免体内酸性物质过多。
农业生产中土壤改良和施肥策略优化建议
测定土壤酸碱度
医药、环保、食品、冶金、纺织等众多领域都涉及到酸碱平衡的应用。例如,在医 药领域,许多药物都是通过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的;在环保领域,酸 碱平衡对于废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02
酸碱平衡理论基础
酸碱质子理论简介
质子的转移
酸碱反应实质上是质子 (H+)的转移过程,酸是 质子的给予体,碱是质子 的接受体。
电位滴定法在酸碱平衡研究中应用
电位滴定法原理
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待测 物质的含量。
在酸碱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电位滴定法可用于测定酸碱反应中的中和热、离解常数等参数,对于研究酸碱 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酸碱平衡检测中优势
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 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可用于同时
检测多种酸碱物质。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能够同时分离和测定 多种阴阳离子,对于复杂样品中 的酸碱物质分析具有独特优势。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具有分离效率高、 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适用于微量酸碱物质的检测。
05
酸碱平衡失调问题与对策
工业生产过程中酸碱污染问题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
01
加强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的监管,采用高效净化设备对
生理学课件酸碱平衡

肺部疾病对酸碱平衡影响
1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患者由于气道受阻和肺泡弹性降低,导致 肺泡通气量减少,CO2排出受阻,容易引发呼吸 性酸中毒。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导致通气障碍, CO2排出减少,同样可能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3
肺水肿
肺水肿时,肺泡内液体增多,影响肺泡通气量, 使CO2排出减少,可能导致酸碱失衡。
感谢观看
生理意义
磷酸盐缓冲系统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均存在,对于维 持细胞内外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缓冲系统
要点一
组成
主要由血浆中的蛋白质,如白蛋白、 球蛋白等组成。
要点二
作用机制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可解离的酸性 或碱性基团,这些基团在不同pH值 下可发生解离或结合H+,从而起到 缓冲作用。当体内酸度增加时,蛋白 质分子中的碱性基团结合H+,当体 内碱度增加时,酸性基团则释放出 H+。
诊断与治疗原则和方法
诊断方法和步骤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 括症状、体征、既往病
史等。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患者身体状况 ,特别注意呼吸、心率
、血压等生命体征。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 的化验分析,了解酸碱
平衡状况。
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 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X线、CT等。
治疗原则和方法
代谢性碱中毒
原发性增多
由于细胞外液中HCO3-增加或H+丢 失导致,常见原因有胃液丧失过多、 碱性物质摄入过多等。
继发性减少
临床表现
轻度代谢性碱中毒可无明显症状,重 症患者可出现躁动、兴奋、嗜睡、昏 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浅慢、 手足搐搦、腱反射亢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 重点:
通 化 学
1、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值求算。 2、缓冲溶液作用原理及pH值求算。 3、盐类水解的实质,三类盐溶液pH值求算。
电
子 难点:
教
缓冲体系的作用原理及pH值求算;一元水解
案 盐溶液pH的求算。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普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
通 化 学 电 子
(解离又称电离或离解) 例:HAc和NH3在溶液中的解离。 对一元弱酸HAc:
HAc+H2O Ac-+H3O+
教 可简写为:
案
HAc Ac-+H+
则解离常数为: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通 化
Ka{c(H{)c/(cH }{A c)(/A cc}c)/c}
学 可简写为 :
电 子 教
Ka
[H ][ Ac ] [HAc ]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通 化
同理,对一元弱碱NH3: NH3+H2O NH4++OH-
普 说明: 通 ①、当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 化 的强电解质时,在产生同离子效应同时, 学 也伴随着盐效应。 电 ②、当两种效应同时存在时,同离子效应 子 要相对大得多,因而常忽略盐效应,只考 教 虑同离子效应。 案 例6-5:
普 同理,一元弱碱溶液的[OH-]计算公式:
通 化
(1)、当C/Kb>500
学
[OH ] CKb
电 子
(2)、当C/Kb<500
教
[OH ]Kb (Kb)24KbC
案
2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3、多元弱酸、碱溶液
通 多元弱酸、碱K3>…>Kn 当 K1>>K2 时 , 多 元 弱 酸 ( 碱 ) 溶 液 的 H+(OH) 主 要 来 源 于 一 级 解 离 , 其 pH 值
子 计算可近似按一元弱酸(碱)处理。
教 例6-3: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通
4、酸式盐溶液
化
[H] KaxKay
学
电 例6-4:
子
教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五、酸碱平衡的移动
通 化 学
1、同离子效应
指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相同离子的 强电解质,导致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
电 现象。
子 例:试讨论下列溶液的解离度的变化。 教 往HAc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或NaAc。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HAc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通
HAc H++Ac-
化
当往HAc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或
学 NaAc时,则溶液中的H+或Ac-浓度增大,
电 使HAc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结果导致其
子 电离度降低。
教 案
问题: 在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或NaOH,
溶液的电离度如何变化?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1)、定义式
通
已电离溶质分子数
化
原有溶质分子总数 100 %
学
已电离溶质摩尔数
电
原有溶质的摩尔总数 100 %
子
已电离溶质浓度
教
溶质的起始浓度 100 %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2)、意义 通 可表示弱酸、弱碱的强弱。 化 在一定温度下,浓度相同时,越大,则 学 该弱酸、弱碱便越强。 电 子 教 案
学 电
Kb
[NH4][OH] [NH3]
子
教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意义:
通 化
①、解离常数K(Ka或Kb)是与温度有关, 而与浓度变化无关的常数。
学 电
②、K(Ka或Kb)值的大小表示弱酸碱的解 离程度。相同条件下,其值越大,则解离
子 程度便越大,酸(碱)的强度就越强。
教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第六章 酸碱平衡
普 通
四大平衡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目录
普 基本要求 通 §6-1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化 §6-2 酸碱质子理论 学 §6-3 缓冲溶液 电 小结 子 习题精选 教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二、多元弱酸的解离
通 化 学 电
例:H2CO3的解离。 H2CO3 HCO3-+H+ HCO3- CO32-+H+
子
当达到解离平衡时,
(一级解离) (二级解离)
教 案
Ka1[H [HC 2C 3 ]O H [3 O ]]4.31 07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通 化
Ka2[C [H3 O 2]CH 3 [] O ]5.61 011
电 2、一元弱酸、弱碱溶液 子 例:弱酸HA溶液的浓度为C mol/L,解离常数 教 为Ka,试计算其pH值。 案 据推导,可得: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通
(1)、当C/Ka>500
化
[H] CKa
学 (2)、当C/Ka<500
电
子
[H]Ka (Ka)24KaC
教
2
案 例6-2: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学 说明:
电 因Ka1远大于Ka2,则H2CO3的解离程度远 子 大于HCO3-,溶液中的H+主要来源于一 教 级解离。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三、电离度和稀释定律
通 化 学
1、电离度
指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溶质分子 数与原有溶质分子总数之比。
电
它又称为解离度(或离解度),用表示。
子
教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2、盐效应
通
指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少量与弱电解
化 质不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导致弱电解
学 质的解离度增大的现象。
电 例:往1L0.1mol/LHAc溶液中加入固体 子 NaCl,使NaCl的浓度达0.1mol/L时,则
教 HAc的电离度从1.3%增大到1.7%,试说
案 明原因。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HAc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通
HAc H++Ac-
化
当 往 HAc 溶 液 中 加 入 强 电 解 质 NaCl 时 ,
学 由于离子浓度增大,使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电 增强,则溶液中的H+与Ac-结合成HAc分
子 子的机会减小,平衡向离解方向(向右)移 教 动,结果导致HAc的电离度增大。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3)、影响电离度的因素
通 A、酸碱的本性。(主要因素)
化
不同酸碱的电离度不同。
学 电 子
B、酸碱的浓度。 C越小,则越大。
教
案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2、稀释定律
通 (1)、内容
化
指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其浓度平方根成
学 反比,而与其解离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
电 (2)、定律表达式
子
教
K
C
案 其中:C表示其起始浓度。
四、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普 (一)、纯水的pH值
通
1、酸(碱)度:常用pH值来表示。
化
pH=-lg[H+]
学
pH+pOH=14(常温下)
电
子 2、pH值的测定方法
教
① 酸度计法(精确);
案
② 酸碱指示剂或pH值试纸法(粗略)。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普 (二)、溶液的pH值 通 1、强酸、强碱溶液 化 学 例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