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5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社会知觉ppt课件

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概念
• 二、社会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将社会知觉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对自我的知觉
个体必须对自我有较为清晰的感知与认识,进而形成一定的 自我概念,解释自我的心理与行为。
(二)对他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中,个体通常会依据他人的外表、语言、行为、形
态、情境等,对他人状态、心理与行为等进行了解与认识。 (三)对人际的知觉 人际知觉中不但包括自我知觉、他人知觉,还包括对交往情
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
• 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
(一)加法模式
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 价上的 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 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 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纳 ( Fishbein ,1964 )。 (二)平均模式
安德森(Anderson,1978)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 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 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 的总体印象。
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
(三)加权平均模式 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
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 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 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 (四)中心品质理论
a. 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b. 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c. 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 heuristic)或称锚定启发(anchoring heuristic)
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
第六章-注意与运动技能的控制PPT课件

注意?复习注意知识
2021/7/24
1
第六章 注意与运动技能的控制
关键概念 注意 选择性注意 倒U型理论 心理不应期 次任务技术 现象逆效应 视觉选择性注意 过滤器理论 有限容量理论 多重资源理论
2021/7/24
2
重要问题:
掌握注意资源有限性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 应用 掌握心理不应期效应及其应用 熟悉双重任务及次任务技术在运动技能学 习与控制中的应用 了解研究视觉选择性注意的方法 理解在完成不同运动技能时人们是如何进 行视觉搜索的
如:羽毛球发球动作中,球拍和手臂的信息是准备回击球动 作的主要线索;
网球运动中专业球手则将接发球的注意集中到球、手臂和 球拍上;
棒球运动中专业击球手主要是看投球手的肘、肩和头。
2021/7/24
23
案例分析:
一名网球运动员发球前的例行动作 1.决定站位与脚的位置。 2.决定发球的方式与落点。 3.调整握拍与球。 4.做个深呼吸。 5.反弹球以感受节奏。 6.表象并感受到完美的发球。 7.聚集于并将球发至上述决定的落点
2021/7/24
16
第三节 注意与运动的控制
一、注意的竞争 (一)特定信息的加工 1、 Stroop效应 2、鸡尾酒会现象
2021/7/24
17
(二)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
自动加工特点:①速度快②无须注意参与,其他任务操 作不会干扰它③平行加工,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操作 ④不需要意志努力。
你觉得技能学习中有哪些是自动加工的?
简言之:由于注意力过分集中,越努力 越容易发生心理失控,加工的信息太多 引起表现的失常2021/7/24源自22三、注意的选择
(一)选择性注意
(二)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方法(自学)
2021/7/24
1
第六章 注意与运动技能的控制
关键概念 注意 选择性注意 倒U型理论 心理不应期 次任务技术 现象逆效应 视觉选择性注意 过滤器理论 有限容量理论 多重资源理论
2021/7/24
2
重要问题:
掌握注意资源有限性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 应用 掌握心理不应期效应及其应用 熟悉双重任务及次任务技术在运动技能学 习与控制中的应用 了解研究视觉选择性注意的方法 理解在完成不同运动技能时人们是如何进 行视觉搜索的
如:羽毛球发球动作中,球拍和手臂的信息是准备回击球动 作的主要线索;
网球运动中专业球手则将接发球的注意集中到球、手臂和 球拍上;
棒球运动中专业击球手主要是看投球手的肘、肩和头。
2021/7/24
23
案例分析:
一名网球运动员发球前的例行动作 1.决定站位与脚的位置。 2.决定发球的方式与落点。 3.调整握拍与球。 4.做个深呼吸。 5.反弹球以感受节奏。 6.表象并感受到完美的发球。 7.聚集于并将球发至上述决定的落点
2021/7/24
16
第三节 注意与运动的控制
一、注意的竞争 (一)特定信息的加工 1、 Stroop效应 2、鸡尾酒会现象
2021/7/24
17
(二)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
自动加工特点:①速度快②无须注意参与,其他任务操 作不会干扰它③平行加工,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操作 ④不需要意志努力。
你觉得技能学习中有哪些是自动加工的?
简言之:由于注意力过分集中,越努力 越容易发生心理失控,加工的信息太多 引起表现的失常2021/7/24源自22三、注意的选择
(一)选择性注意
(二)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方法(自学)
第六章大学生的情绪管理PPT课件

由于情绪的内容是主观的,心理学家在研究情绪时常 采用内省式的自陈量表法,要当事人陈述其主观感受。同 时,观察和测量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也是研 究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
7
心理词典:测 谎 技 术
在一般情况下,个体很难控制在情绪状态下伴随产 生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根据这个原理,通过记录受 试者在回答一些特定问题时的呼吸变化、心率变化、皮 肤电流变化等生理指标,来观察受试者的情绪变化,以 判断受试者是否说谎。人们在说谎时的心理是异常复杂 的,紧张、恐惧、慌乱等情绪变化交织在一起,必然会 在生理上产生异常反应,比如呼吸变化、心跳加快、血 压升高、皮肤出汗等。不管受试者如何回答或缄默,由 于这些反应不受人的意识控制,仪器将忠实地记录这些 生理反应的变化,成为判定受试者是否说谎的重要科学 依据。
建议:
一是了解情绪周期规律。无论是青春期还是成年 期,人的情绪都是有周期的。只不过成年期比青春期 在控制能力上会有很大提高。同时,在自己学习、工 作、生活的安排上学会顺应自己的情绪周期,在自我 情绪低落时适当地安排一些运动、娱乐等活动。二是 帮助王同学分析一些导致情绪低落的原因,譬如竞选 失败、学习效果不佳,通过正确认知的建立来对自我 形成积极而客观的评价,从而消除其不良情绪。三是 介绍一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例如,自我暗示法 (即在发怒时用言辞警戒自我“发怒于事无补”“不 要发怒”等)、环境调节法等。
—— 达尔文
2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3
学习地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快乐、悲伤、思 念、焦虑、郁闷……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在一定的情绪 状态中。快乐、幸福的生活,愉悦、无忧无虑的心情是 每个人的期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是复杂多 变、变化莫测的。社会期望值高,竞争压力大,使得大 学生易受紧张情绪的困扰。学习合理科学的情绪与压力 应对方式,将有助于保持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绪与情 感,维护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本章将探讨情绪、压力和 健康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掌握情 绪的本质,学习控制情绪、应对压力的技巧,做情绪的 主人。
7
心理词典:测 谎 技 术
在一般情况下,个体很难控制在情绪状态下伴随产 生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根据这个原理,通过记录受 试者在回答一些特定问题时的呼吸变化、心率变化、皮 肤电流变化等生理指标,来观察受试者的情绪变化,以 判断受试者是否说谎。人们在说谎时的心理是异常复杂 的,紧张、恐惧、慌乱等情绪变化交织在一起,必然会 在生理上产生异常反应,比如呼吸变化、心跳加快、血 压升高、皮肤出汗等。不管受试者如何回答或缄默,由 于这些反应不受人的意识控制,仪器将忠实地记录这些 生理反应的变化,成为判定受试者是否说谎的重要科学 依据。
建议:
一是了解情绪周期规律。无论是青春期还是成年 期,人的情绪都是有周期的。只不过成年期比青春期 在控制能力上会有很大提高。同时,在自己学习、工 作、生活的安排上学会顺应自己的情绪周期,在自我 情绪低落时适当地安排一些运动、娱乐等活动。二是 帮助王同学分析一些导致情绪低落的原因,譬如竞选 失败、学习效果不佳,通过正确认知的建立来对自我 形成积极而客观的评价,从而消除其不良情绪。三是 介绍一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例如,自我暗示法 (即在发怒时用言辞警戒自我“发怒于事无补”“不 要发怒”等)、环境调节法等。
—— 达尔文
2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3
学习地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快乐、悲伤、思 念、焦虑、郁闷……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在一定的情绪 状态中。快乐、幸福的生活,愉悦、无忧无虑的心情是 每个人的期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是复杂多 变、变化莫测的。社会期望值高,竞争压力大,使得大 学生易受紧张情绪的困扰。学习合理科学的情绪与压力 应对方式,将有助于保持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绪与情 感,维护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本章将探讨情绪、压力和 健康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掌握情 绪的本质,学习控制情绪、应对压力的技巧,做情绪的 主人。
资本论-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PPT课件

生产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产 品的价值,因此生产资料的价值由它作为产品 被生产出来的劳动过程决定而不由它作为生产 资料进入的劳动过程决定。
三 经典句解读 5“因此,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再现在产品的 价值中,确切地说,不是再生产。” (P241_18倒二行)
在劳动过程中,生产资料被消耗的只是它 的使用价值,至于它的价值实际上并没有被 消耗,而是被保存下来,转移到新产品中, 因此只是价值的转移和再现,而不是再生产。
具体劳动 : 旧价值的转移 抽象劳动 : 新价值的创造
(2) 从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价值变动中 看劳动二重性造成的二重作用7—10
劳动生产率变化7 劳动生产率不变,而生产资料的价值变了8
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价值都不变9
-
5
(二)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作用不同
11—21 劳动过程
生产资料
三 经典句解读 8、同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的变 化也不会影响它们在职能上的区别。(P244-26 第一行)
技术改进或发明,提高了生产率,改变了不 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同一劳动时间内耗 费的不变资本增加、可变资本减少)。
职 不变资本
保存和转移价值
能 可变资本
创造剩余价值
-
18
般的属性来说,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把新
价值加到棉花和纱锭的价值上; 而就它的具
体的特殊的有用的属性来说,作为纺纱的过程
,把这些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从而
把这些价值保存在产品中。由此就产生了劳动
在同一时间内所得出的结果的二重性。”
(P233_5倒一行)
抽象劳动 在产品中加进新价值
具体劳动
把旧价值转移到产品
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创造新价值,用来补偿资 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预付的货币
三 经典句解读 5“因此,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再现在产品的 价值中,确切地说,不是再生产。” (P241_18倒二行)
在劳动过程中,生产资料被消耗的只是它 的使用价值,至于它的价值实际上并没有被 消耗,而是被保存下来,转移到新产品中, 因此只是价值的转移和再现,而不是再生产。
具体劳动 : 旧价值的转移 抽象劳动 : 新价值的创造
(2) 从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价值变动中 看劳动二重性造成的二重作用7—10
劳动生产率变化7 劳动生产率不变,而生产资料的价值变了8
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价值都不变9
-
5
(二)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作用不同
11—21 劳动过程
生产资料
三 经典句解读 8、同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的变 化也不会影响它们在职能上的区别。(P244-26 第一行)
技术改进或发明,提高了生产率,改变了不 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同一劳动时间内耗 费的不变资本增加、可变资本减少)。
职 不变资本
保存和转移价值
能 可变资本
创造剩余价值
-
18
般的属性来说,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把新
价值加到棉花和纱锭的价值上; 而就它的具
体的特殊的有用的属性来说,作为纺纱的过程
,把这些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从而
把这些价值保存在产品中。由此就产生了劳动
在同一时间内所得出的结果的二重性。”
(P233_5倒一行)
抽象劳动 在产品中加进新价值
具体劳动
把旧价值转移到产品
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创造新价值,用来补偿资 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预付的货币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ppt课件

0
Q1
Q
PSP 0Q 00Q 0 f(Q)dQ
30.05.2020
.
19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在任何水平上,一个行业的供给量等于行 业内所有厂商的供给量的总和。
所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个行业的 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 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
S(P) = ∑Si(p);
进入难 易程度
完全自 由
比较自 由 有限
不能
近似 行业 农业
零售业
汽车制 造业 公用 事业
30.05.2020
.
3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 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信息是完全的
研究完全竞争市场的意义 讨论:大米市场、小麦市场的类型
P SMC SAC
K G
N
E
dd
(AR=MR=P)
OM
Q
30.05.2020
.
12
(3)厂商需求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P
SMC
SAC E点也称为
收支相抵点
N
E
dd
(AR=MR=P)
OM
Q
30.05.2020
.
13
(4)E1:停止营业点
P
SMC
SAC
AVC
P0
E
P1
E1
dd
(AR=MR =P)
0,ddQ22
0
因此有: M R = M C ,dMR dMC dQ dQ
30.05.2020
.
10
稻盛和夫--干法(第六章)ppt课件

确实,回顾我自己至今走过的人生,凡是人们都熟知的“走惯的路”, 我从未涉足过。
昨天走过的路,今天再走一趟,或者去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这与 我的天性不合。我总是选择别人没走过的新路,一直走到今天。
十一、第六章:“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1、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续上)
当然,这样的道路绝非平坦,因为谁也没有走过。 我常做如下比喻: 我行走在田间泥泞的小道,那不能称之为路。脚底一滑就会跌入水田, 蛇或青蛙突然出现吓我一跳,但我仍然一步一步向前走。无意间向旁 边一瞥,那里铺装平整的大道上车水马龙。如果踏上那条路自然既舒 服又方便,但我却凭着自己的意志,反而仍走那无人通行的泥泞小路, 而且坚忍不拔地走到今天。 “铺装平整的大道”是大家都想走的、大家正在走的路。在那样的大 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没有趣味。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 拓新的事业。
十一、第六章:“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4、既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实现(续上)
我打出这一口号之后两年,为了亲自证明人的这种纯粹的“思想、愿 望”究竟可以成就多么伟大的事业,借以激励更多的人,我毅然投身 于第二电电这一宏大的事业。 1984年,随着通信自由化,京瓷和其他两家企业报名参与通信事业, 新电电三家企业开始了竞争。这三家企业中,以京瓷为母体的第二电 电,与其他两家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这是事前舆论的评判。
“想创建第二电电”,这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大的富翁吗”?是为 了“让自己更加出名吗”?这是从私利私欲出发的愿望呢?还是从 “为社会、为世人”,即从良知良心、不挟杂私心出发的愿望呢?我 对照“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八个字,连续几个月,不停地自问自 答。
每天一点的钻研创新,日积月累,今天比昨天进一步,希望做得更好, 这种“上进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进入真正的“创造” 之门的秘诀。 (温馨提示:本小结结束)
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活动PPT课件

传 统 儿 童 玩 具
2021
4
2021
5
• 我国《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卷 P218“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 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 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特点是:①趣 味性 ②具体性 ③虚幻性 ④自由自愿性 ⑤社会性
• 游戏的本质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 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2021
62
(三)结构游戏的指导
1、明确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创新、自主能力 的培养目标。
2、丰富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印象,关注并注意收 集周围环境变化的信息。
3、帮助幼儿认识结构材料,学习操作的技能。 4、有顺序地提供结构游戏材料 5、引导幼儿自主地游戏,注意培养幼儿游戏的
目的性和坚持性
2021
63
(四)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 投放
• 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 结构游戏的指导 • 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
2021
59
(一)什么是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看,是一种素材玩具游戏。 (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 (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
体现。 • 角色游戏与结构游戏
共同点: 都是创造性游戏,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活
(二)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特殊意义 1、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2、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2021
51
(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 1、角色的扮演
2021
52
•2、对物品的假想
2021
53
•3、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联想
2021
2021
4
2021
5
• 我国《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卷 P218“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 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 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特点是:①趣 味性 ②具体性 ③虚幻性 ④自由自愿性 ⑤社会性
• 游戏的本质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 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2021
62
(三)结构游戏的指导
1、明确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创新、自主能力 的培养目标。
2、丰富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印象,关注并注意收 集周围环境变化的信息。
3、帮助幼儿认识结构材料,学习操作的技能。 4、有顺序地提供结构游戏材料 5、引导幼儿自主地游戏,注意培养幼儿游戏的
目的性和坚持性
2021
63
(四)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 投放
• 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 结构游戏的指导 • 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
2021
59
(一)什么是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看,是一种素材玩具游戏。 (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 (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
体现。 • 角色游戏与结构游戏
共同点: 都是创造性游戏,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活
(二)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特殊意义 1、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2、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2021
51
(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 1、角色的扮演
2021
52
•2、对物品的假想
2021
53
•3、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联想
2021
第6章:肌组织ppt课件

图2 骨骼肌结构模式图
(二)光镜结构
胞体:长圆柱状,直径10~100 µ m ,长1~40 mm 胞核:椭圆形,数十至数百个,位于周边 胞质:充满肌原纤维(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
丝束),HE染色呈红色,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 有周期性横纹
细胞核
图5 骨骼肌纤维光镜图
①暗带(A带),中央有一浅色区叫H 带,H 带 中央有一暗线叫M 线
心肌纤维及闰盘电镜图
EM:有粗肌丝、细肌丝和肌节
①肌原纤维粗细不等,其间线粒体丰富
②横小管位于Z 线水平
③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发达,终池小而少, 多形成二联体
④闰盘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有利于细 胞的牢固结合;纵位部分存在缝隙连接,便于 细胞间化学信息交流和电冲动传递,使心肌舒 缩同步化
18
胞 LM: ①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
②核1~2 个,椭圆形,居中 ③有周期性横纹,肌原纤维位于周边,核周胞 质染色浅,内含脂褐素
图15 心肌光镜结构模式图
图16 心肌光镜图
图17 心肌纤维及闰盘光镜图 (Hemalum染色) Nhomakorabea闰盘
线粒体
图19 心肌纤维及闰盘电镜图
细胞核
闰盘
线粒体
②明带(I 带),中央为Z 线
肌节:相邻2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 1/ 2 I 带+A带+1/ 2 I 带构成,长1.5~3.5 µ m, 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骨骼肌
肌原纤维
纵断面
明暗 带带
骨骼肌 电镜低倍
Z线
Z线
肌节=1/2I带+A带+1/2I带
A带
M线
I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训练2 (多选)假如一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 径r增大到原来的2倍,且仍做圆周运动,则( ) A.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 F=GMr2m,可知卫星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4 C.根据公式 F=mrv2,可知卫星的向心力减小到原来的12
答案
(2)人造卫星的两个速度 ①发射速度:指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卫星 离地面越高,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②绕行速度:指卫星在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即学即用
(多选)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卫星,使其圆轨道( )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 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的同心圆 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D.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解析答案
二、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特点
导学探究
如图2所示,圆a、b、c的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 b、c的圆心与地心重合,d为椭圆轨道,且地心为椭圆 的一个焦点.四条轨道中哪些可以作为卫星轨道?为什么?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5 宇宙航行
学习目标
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掌握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 轨道半径的关系. 3.了解人类对太空探索的历程及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
知识探究 典例精析 达标检测
一、宇宙速度
知识探究
导学探究
牛顿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如图1所示,从高山上水平抛出一个 物体,当抛出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环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据此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D.根据上述
B、C
选项中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2 2
解析答案
三、同步卫星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例3 我国“中星11号”商业通信卫星是一颗同步卫星,它定点于东经 98.2度的赤道上空,关于这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图1
(1)当抛出速度较小时,物体做什么运动?当物体刚好不落回地面时, 物体做什么运动?当抛出速度非常大时,物体还能落回地球吗? 答案 当抛出速度较小时,物体做平抛运动.当物体刚好不落回地面时,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当抛出速度非常大时,物体不能落回地球.
答案
(2)若地球的质量为M,物体到地心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试推导 物体刚好不落回地面时的运行速度.若物体紧贴地面飞行,其速度大小 为多少?(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地球质量M=5.98×1024 kg) 答案 物体不落回地面,应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 提供,GMr2m=mvr2解得 v= GrM.当其紧贴地面飞行时,r=R 则有:v=
图2 答案 b、c、d轨道都可以.因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 提供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是始终指向地心的,故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向心力必须指向地心,因此b、c轨道都可以,a轨道不可以.卫星也可在 椭圆轨道运行,故d轨道也可以.
答案
知识梳理
对人造地球卫星的理解 (1)运行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均过 地心.卫星的轨道可以是 椭圆轨 道 , 也可以是 轨圆道. 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地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其周期和半 长轴的关系遵循 开普勒第三定律. ②卫星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时,做 匀速圆周 运动.
GrM= GRM≈7.9 km/s.
答案
知识梳理
宇宙速度的理解 宇宙速度是地球上满足不同要求的卫星发射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vⅠ= 7.9 km/s. (2)第二宇宙速度vⅡ= 11.2km/s,是从地面上发射物体并使之脱离地球束缚 的 最小 发射速度,又称脱离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vⅢ=16.7 km/s,是从地面上发射物体并使之脱离 太阳 束 缚的 最小 发射速度,又称逃逸速度.
A. b2av0
B. abv0
C. bav0
D. 2bav0
解析答案
二、卫星的运动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例2 地球半径为R0,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若卫星在距地面R0处做匀速圆
周运动,则( )
A.卫星的线速度为
2R0g 2
B.卫星的角速度为
g 8R0
C.卫星的加速度为g2
D.卫星周期为 2π
2R0 g
解析答案
返回
一、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典例精析
例1 假设地球的质量不变,而地球的半径增大到原来半径的2倍,那
么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应为原来的( B )
A. 2
B.
2 2
C.12
D.2
解析 因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地球的近地卫星的线速度,此时卫星的轨道
半径近似的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且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答案
即学即用
(多选)下列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第二宇宙速度v2=11.2 km/s,则人造卫星绕
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大于等于v1,小于v2 B.美国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卫星,其发射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使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
由 GMRm2 =mRv2得 v=
GRM,因此,当 M 不变,R 增大为 2R 时,v 减
小为原来的 22,选项 B 正确.
归纳总结
解析答案
针对训练1 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其表面上方高度为aR的位置,以初速
度v0水平抛出一个金属小球,水平射程为bR,a、b均为数值极小的常数, 则这个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归纳总结
解析答案
针对训练3 (多选)下面关于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通信卫星的高度和速率都是确定的 B.同步通信卫星的高度、速度、周期,有的能确定,有的不能确定,可以
调节 C.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是114 min,比同步通信卫星的
答案
(2)人造卫星的两个速度 ①发射速度:指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卫星 离地面越高,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②绕行速度:指卫星在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即学即用
(多选)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卫星,使其圆轨道( )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 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的同心圆 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D.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解析答案
二、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特点
导学探究
如图2所示,圆a、b、c的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 b、c的圆心与地心重合,d为椭圆轨道,且地心为椭圆 的一个焦点.四条轨道中哪些可以作为卫星轨道?为什么?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5 宇宙航行
学习目标
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掌握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 轨道半径的关系. 3.了解人类对太空探索的历程及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
知识探究 典例精析 达标检测
一、宇宙速度
知识探究
导学探究
牛顿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如图1所示,从高山上水平抛出一个 物体,当抛出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环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据此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D.根据上述
B、C
选项中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2 2
解析答案
三、同步卫星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例3 我国“中星11号”商业通信卫星是一颗同步卫星,它定点于东经 98.2度的赤道上空,关于这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图1
(1)当抛出速度较小时,物体做什么运动?当物体刚好不落回地面时, 物体做什么运动?当抛出速度非常大时,物体还能落回地球吗? 答案 当抛出速度较小时,物体做平抛运动.当物体刚好不落回地面时,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当抛出速度非常大时,物体不能落回地球.
答案
(2)若地球的质量为M,物体到地心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试推导 物体刚好不落回地面时的运行速度.若物体紧贴地面飞行,其速度大小 为多少?(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地球质量M=5.98×1024 kg) 答案 物体不落回地面,应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 提供,GMr2m=mvr2解得 v= GrM.当其紧贴地面飞行时,r=R 则有:v=
图2 答案 b、c、d轨道都可以.因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 提供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是始终指向地心的,故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向心力必须指向地心,因此b、c轨道都可以,a轨道不可以.卫星也可在 椭圆轨道运行,故d轨道也可以.
答案
知识梳理
对人造地球卫星的理解 (1)运行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均过 地心.卫星的轨道可以是 椭圆轨 道 , 也可以是 轨圆道. 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地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其周期和半 长轴的关系遵循 开普勒第三定律. ②卫星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时,做 匀速圆周 运动.
GrM= GRM≈7.9 km/s.
答案
知识梳理
宇宙速度的理解 宇宙速度是地球上满足不同要求的卫星发射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vⅠ= 7.9 km/s. (2)第二宇宙速度vⅡ= 11.2km/s,是从地面上发射物体并使之脱离地球束缚 的 最小 发射速度,又称脱离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vⅢ=16.7 km/s,是从地面上发射物体并使之脱离 太阳 束 缚的 最小 发射速度,又称逃逸速度.
A. b2av0
B. abv0
C. bav0
D. 2bav0
解析答案
二、卫星的运动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例2 地球半径为R0,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若卫星在距地面R0处做匀速圆
周运动,则( )
A.卫星的线速度为
2R0g 2
B.卫星的角速度为
g 8R0
C.卫星的加速度为g2
D.卫星周期为 2π
2R0 g
解析答案
返回
一、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典例精析
例1 假设地球的质量不变,而地球的半径增大到原来半径的2倍,那
么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应为原来的( B )
A. 2
B.
2 2
C.12
D.2
解析 因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地球的近地卫星的线速度,此时卫星的轨道
半径近似的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且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答案
即学即用
(多选)下列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第二宇宙速度v2=11.2 km/s,则人造卫星绕
地球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大于等于v1,小于v2 B.美国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卫星,其发射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使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
由 GMRm2 =mRv2得 v=
GRM,因此,当 M 不变,R 增大为 2R 时,v 减
小为原来的 22,选项 B 正确.
归纳总结
解析答案
针对训练1 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其表面上方高度为aR的位置,以初速
度v0水平抛出一个金属小球,水平射程为bR,a、b均为数值极小的常数, 则这个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归纳总结
解析答案
针对训练3 (多选)下面关于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通信卫星的高度和速率都是确定的 B.同步通信卫星的高度、速度、周期,有的能确定,有的不能确定,可以
调节 C.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是114 min,比同步通信卫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