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二则练习

新序二则练习
新序二则练习

新序二则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①聘晋,带宝剑以.②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③。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④使于晋,顾反.⑤,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⑥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⑦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⑧,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⑨心,⑩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⑾剑带.⑿徐君墓树而去.⒀。徐人嘉而歌.⒁之曰:“延廉者

..

陵季子兮不忘故.⒂,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一、加点词语解释: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⑾⑿

⒀⒁⒂

宋人有得玉者

③宝,故敢献之.④。”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宋人有得.①玉者,献诸.②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

..

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⑤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⑥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⑦,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⑧弥精,其取.⑨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⑩矣。

二、加点词语解释: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

三、句子翻译: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2、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3、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4、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6、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四、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是(时期)(姓名)采集舜

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轶闻轶事,半史半闻,原书三十卷,

今存十卷,由北宋校定,清代学者有辑佚,校补各一卷。

2、《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表现了季札()的美德;《宋人有得玉者》表现了()的美德。

新序二则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新序二则注解

新序二则 1)、带宝剑以过徐君()2)、不言而色欲之()()3)、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 4)、然其心许之矣()5)、致使于晋() 6)、顾反() 7)、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8)、从者止之曰()9)、先日吾来() 10)、虽然()11)、今死而不进()()12)、是欺心也()()13)、爱剑伪心() 14)、廉者不为也() 15)、先君无命()() 16)、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 17)、徐人嘉而歌之曰() 1)、以示玉人()2)、玉人以为宝()3)、故敢献之()4)、若与我者() 5)、不若人有其宝()() 6)、所宝者异也()() 7)、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8)、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 9)、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10)、其知弥精,其取弥精 11)、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1)、带宝剑以过徐君(拜访)2)、不言而色欲之(神色表情)(要)3)、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使命) 4)、然其心许之矣(心中许诺)5)、致使于晋(到达)6)、顾反(还返) 7)、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继位的国军) 8)、从者止之曰(劝阻)9)、先日吾来(先前) 10)、虽然(既然如此)11)、今死而不进(却)(进奉)12)、是欺心也(这是)(自己的心) 13)、爱剑伪心(爱其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诺言,欺骗自己的良心)14)、廉者不为也(方正的人) 15)、先君无命(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命令) 16)、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挂) 17)、徐人嘉而歌之曰(赞许) 1)、以示玉人(雕琢玉器的工人)2)、玉人以为宝(认为它是宝物)3)、故敢献之(胆敢)4)、若与我者(如果)(给) 5)、不若人有其宝(不如)(各自) 6)、所宝者异也(所当作宝物的东西)(以……为宝) 7)、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百两黄金)(黄鹂)(婴儿) 8)、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陋俗的人) 9)、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10)、其知弥精,其取弥精人的知识越精深,他的选择也越精妙11)、子罕之所宝者至矣。(极致)

文言文常见实词(四)

文言文常见实词(四) 如 ①遵从、依照。又,依旧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②往,到……去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指南录后序》 事如此,此必及我《苏武传》 ③像,如同 闻妻言如被冰雪/果如成言《促织》 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噌吰如钟鼓不绝/与向噌洪者相应,如乐作焉。《石钟山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七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诸子喻山水》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仙之人兮列如麻/世间行乐亦如此《梦游天姥吟留别》 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诸子喻山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元曲二首》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训俭示康》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秋声赋》 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左忠毅公逸事》 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武传》 ④及,比得上。又,不如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种树郭橐驼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不如自行搜觅/不如拚博一笑。《促织》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不如因善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⑤连词,假如 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⑥连词,或者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⑦如----何对(把)---怎么办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⑧至于。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⑨如恐。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⑩何如:如何,怎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尔何如?/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⑾如今:现在。如:如今有谁堪摘?/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若 ①像,如同 上善若水《诸子喻山水》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旁一蟆,若将跳舞/覆之以掌,虚若无物/视之,形若土狗/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波流浸灌,与海相若。《黄州快哉亭记》 无若宋人然《孟子二章》 旌蔽日兮敌若云《国殇》 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训俭示康》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7词类活用答案

词类活用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名词活用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名词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名词类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名词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 1.名词活用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名词活用现象。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 例2.【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18.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 E.侣鱼虾而友.麋鹿 例3.【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例4.【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2)布衣 ..草履而牧羊() 二、考点简析 第1、2例以选择题形式辨析实词的活用情况,重点是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其它活用情况,第1例中“鬼”、“禨”与B项中的“胫(长腿)”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的意思。其它的“病”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表明出行的的方式,凭借的工具;“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第2例中的的“祠”与A项中的“雨(下雨)”、D项中的“道(取道)”是名词作动词。 第3、4例是同一年中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知识点的集中考察,虽然题型不同,但难度不高,主要检测学生的灵活性。例3中,“妻”活用为动词,根据语境是“嫁作妻子”的意思;例4中,“布衣”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前后语境明白晓畅。该题的失分主要在于学生“想当然”地把该词往文化常识上靠,解释为“平民”,缺乏对词语在语境中含义的斟酌。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1.名我固当(名:称呼,命名)《种树郭橐驼传》 2.病瘘(病:患……病)《种树郭橐驼传》 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 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掐)《种树郭橐驼传》 5.而卒以祸(祸:遭受祸害)《种树郭橐驼传》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病梅馆记》 7.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9.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能)《促织》 10.杖至百 (杖:用杖打)《促织》 11.大喜,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促织》 12.上于盆而养之(上:放)《促织》

《新序二则》课文解析

《新序二则》课文解析 课文全解 一、文言实词 (一)古音通假 (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反”,同返,返回 (二)古今词义变化 (1)虽然,吾心许之矣。 虽然,古,虽然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带,古,挂;今,词义缩小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聘,古,出使;今,聘请 (5)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 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 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徐人嘉而歌之曰 歌,唱歌 (2)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带,挂 (3)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伪,欺诈 2.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故,故人,老朋友 3.名词作状语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西,向西 (2)不言而其色欲之 色,神色看上去 4.名词、形容词、动词使动用法 5.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1)所宝者异也。 报,以……为宝 (四)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大,达到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知弥精:精深,精湛 (2)其取弥精:精妙,精粹 二、文言虚词用法 1.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2.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把,用;后,用来(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 3.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被动句

高中文言文句式整理

句式整理 被动句:《阿房宫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為仲卿母所遣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同時被逼迫,君尔妾亦然。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存乎见少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前赤壁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而君幸于赵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使不辱于诸侯《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师说》不拘于时 《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 《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苏武传》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见犯乃死,重负国。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伶官传序》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后:《黄州快哉亭记》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项脊轩志》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室西连于中闺某所,而母立于兹。其制稍异于前《诸子喻山水》名成于前,德垂于后 ‘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今尔出于崖涘 《前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故燕王欲结于君 拜送书于庭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乃设九宾礼于廷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新序二则》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训俭示康》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奈何饮于酒肆 得于酒家酒酤于市一旦异于今日 《过秦论》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中山之君也。 《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而耻学于师学于余 《石钟山记》得双石于潭上 《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秦晋肴之战》庚辰,将殡于曲沃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吾子淹久于敝邑辛巳,败秦师于崤 武夫力而拘诸原 《鸿门宴》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得复见将军于此

新序二则练习

新序二则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①聘晋,带宝剑以.②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③。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④使于晋,顾反.⑤,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⑥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⑦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⑧,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⑨心,⑩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⑾剑带.⑿徐君墓树而去.⒀。徐人嘉而歌.⒁之曰:“延廉者 .. 陵季子兮不忘故.⒂,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一、加点词语解释: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⑾⑿

⒀⒁⒂ 宋人有得玉者 ③宝,故敢献之.④。”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宋人有得.①玉者,献诸.②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 .. 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⑤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⑥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⑦,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⑧弥精,其取.⑨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⑩矣。 二、加点词语解释: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 三、句子翻译: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2、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3、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4、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谏太宗十思疏》《〈新序〉二则》同步练习_附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新序〉二则》同步练习 一、文化常识。 1、《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字,本文是他(填年号)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 2、《新序》是作者(填人名)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其所撰《别录》,为我国()学之祖。 二、常见文言实词积累。 1、安: (1)居安思危( ) (2)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 (3)死于安乐( )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5)先安笔砚对溪山( ) (6)安其所习,毁所不见( ) (7)沛公安在( ) (8)安求其能千里也( ) 2、诚: (1)必竭诚以待下( ) (2)子以吾言为不诚( ) (3)诚能见可欲( )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3、过: (1)带宝剑以过徐君( ) (2)大母过予曰( ) (3)其过人也远矣( )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5)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6)主虽过与,臣不徒取( ) (7)闻将军有意督过之( ) (8)每一书皆做数过尽之( ) 4、简: (1)简能而任之( ) (2)及得师鲁手简( ) (3)盖叹郦元之简( ) (4)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 5、进: (1)今死而不进( ) (2)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 (3)诸军并进( ) (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 (5)是进亦忧,退亦忧( ) (6)公卿大夫方进于朝( ) (7)虽欲言,无可进者( ) (8)推贤进士( ) 6、克: (1)克终者盖寡( ) (2)攻无不克( ) (3)日中而克葬( ) (4)克己复礼( ) (5)帝克期至都( ) (6)然性俭克,少恩情( ) 7、弥: (1)其知弥精,其取弥精( ) (2)马畜弥山( ) (3)舍中蓬蒿弥望( ) (4)旷日弥久( ) 8、善: (1)善始者实繁( ) (2)积善成德( ) (3)素善留侯张良( ) (4)此人好生面善( ) (5)善罢甘休( ) (6)不如因善遇之( ) (7)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 (8)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 ) 9、殷: (1)盖在殷忧( ) (2)累累乎殷如贯珠( ) (3)家殷人足( ) (4)熊咆龙吟殷岩泉( ) (5)五年而再殷祭( ) (6)曾闪朱旗北斗殷( ) 10、诸: (1)献诸司城子罕( )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 (3)诸如此类( ) (4)告诸往而知来者( ) 三、常见文言虚词积累,指出下列句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新序》二则 文言知识整理

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编撰的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是现存刘向所编撰的最早的一部作品。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卷。后经曾巩搜辑整理,仍厘为十卷。内《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二卷。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颇有出入。这主要可以归纳为德治仁政思想、贤人治国思想、民本思想、从善纳谏思想诸方面。作者尚编有《说苑》一书,性质与此类似。《叶公好龙》就是出自此书。 刘向 (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又名刘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谷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一)古今异义 (1)虽然,吾心许之矣。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古,挂;今,词义缩小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出使;今,聘请 (5)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二)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达,达到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知弥精:精深,精湛 (2)其取弥精:精妙,精粹 4、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5、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承接,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把,用;后,用来 (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 6、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新序二则》复习卷(附答案)

《<新序>二则》复习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吾心许.之矣( C ) A.左右,大约B.这样C.答应,许诺 D.处所,地方 ②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D) A.现在B.将要C.即,就 D.如果 ③带宝剑以过.徐君(D) A.经过,走过B.超过C.责备 D. 探望,拜访 2.选出下列带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D ) A虽然 ..,吾心许之矣(即使如此) B.此吴之宝也,非所以 ..赠也(用来…的) C.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伪心,廉者不为也 ..(婴儿) D.爱剑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C ) A.以示玉人(介,把) B.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介,把,那)。 C.带宝剑以过徐君(连,表修饰) D.我以不贪为宝(介,把) 4.下列各句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吾心.许之矣”相同的一项是(D)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担忧)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把…放在前) C.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D.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向西) 5.选出下列句式与“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同一项( D ) A.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判断句) B.宋人有得玉者(定语后置句) C.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省略“献”的宾语“之”) D.以示玉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二、阅读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

上海高中语文1-6册课文总结

第一册 沁园春·长沙: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描写万物极富生命力之景,表现风发意气、满怀豪情。手法:情景交融、动静结合(枫树、百舸争流)、虚实结合,用词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 《跨越百年的美丽》:从美丽角度切入,表现居里夫人之美——外在美(世俗称羡的美貌)、内在美(远大志向、执着追求进取)手法:叙议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引用名言(深化主旨,加深文化内涵);整散结合(结尾部分)。 《边城》:描写了湘西边境的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通过叙述主人公翠翠与傩送、天宝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赞美和对已被现代文明破坏的传统美德的呼唤。1、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诗意的边城诗意的人)2、以简练而细腻的笔法刻画人物心理。3、对地方风物的描绘富有诗情画意。(景物) 《合欢树》:通过合欢树写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在人世)”的酸楚。1、象征手法的运用2、语言风格:沉静、淡然。(平淡朴实) 《最后的常春藤叶》: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展现人性之美。1、埋伏笔:贝尔曼“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2、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使文章有含蓄之美 3、语言风格:幽默俏皮,被称为“含着眼泪的微笑”。4、反衬:人物外貌与心灵之间的反差: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舍己救人。 《邂逅霍金》:通过记述邂逅霍金的过程,不仅展现霍金独特的人格魅力,更从人文视角,引发人们对霍金生活环境的关注,强调应该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构建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1、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霍金形象。2、用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来组织文章,点明主旨。 《种树郭橐驼传》:记叙郭橐驼的种树之道,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根本法则,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了中唐吏治扰民伤民的弊端,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思想(顺天致性)。1、对比:郭橐驼—他植者(论述性的)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叙事性的)2、寓言体:通过郭橐驼种树,说明了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3、语言:婉约多讽。4、类比 《病梅馆记》: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托物言志 《促织》: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为政者的贪婪、凶残、自私,批判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百姓为生计奔波的艰辛,寄托作者对百姓的同情。1、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2、对比手法的运用。(如成名自身前后际遇的殊异) 第二册

《新序》二则练习

《〈新序〉二则》检测题 (完卷时间30分钟满分80分) 姓名得分 一、填空(11分) 1、刘向,又名刘更生,字子政,(朝代)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2、《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纂集的一部史,记言为主,作者无可考。 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3、《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叙述了的故事,表现季札的品质。 4、《宋人有得玉者》叙述了,并且明确表态自己“以不贪为宝”,从而获得了长者“”的赞誉。 二、重点字词解释(9分)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 带宝剑以过.徐君过, 致使于晋,顾.反顾, 今死而不进.进, 廉.者不为也廉,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带, 徐人嘉.而歌之曰嘉, 献诸.司城子罕诸, 其知弥.精弥, 三、关键语句翻译(15分) ⑴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⑵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四、指出下列语法现象(11分) 1、解释活用的词语(6分)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剑伪.心 所宝.者异也 2、指出下列特殊句式(5分) 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吾为上国之使

致使于晋 则徐君死于楚 献诸司城子罕 五、一词多义解释(4分) 致:①例句:致使于晋《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②例句: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同上 六、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30分) 晋归楚钟仪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太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 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太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左传》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6分) ⑴南冠而絷.者() ⑵使税.之,召而吊.之。()() ⑶操.南音()⑷固.问之() ⑸事虽大,必济.()⑹君盍.归之() 2、为下列语句加上标点(10分) 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太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 3、翻译文中划波浪线句(10分) ⑴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 译文: ⑵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 译文: 4、晋国之所以将钟仪放回楚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4分) 答:

如何有效阅读论说类文言文

如何有效阅读“议”类文言文文本 扬子中学洪利雄 一、文体概述,明晰阅读目标 “议”类文言文即古代议论文,通常我们也称为论说类文言文,“议”类文言文是古代散文的大宗,它是直接说明事理、阐发见解、宣示主张的文章。“说明事理”、“阐发见解”、“宣示主张”,都是为了“答疑解难”,也就是为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它的中心在于“事理”、“见解”、“主张”,它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古人通常根据题名和写作的角度将“议”类文言文分为论、说、辩、议、原、解等,如贾谊的《过秦论》、韩愈的《师说》《讳辩》《原毁》《进学解》、杨雄的《解嘲》、柳宗元的《守原议》。 我们无需纠结于概念,我们可以参照教材中的文章,教材中的“议”类文言文有《秋水》《谏太宗十思疏》《新序二则》《过秦论》《训俭示康》《师说》《劝学》《伶官传序》(虽为序,但从篇章结构上讲属典型的议论文)《孟子二章》9篇。阅读“议”类文言文我们要重点把握其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严谨、语言生动四个特点,下面做简要阐释。 1.论点集中鲜明,显耀突出 一般说来,在一篇议论文里,只能有一个基本论点。论点一旦确立,就要紧紧围绕基本论点把道理说深说透。不能节外生枝,论点重出,也不能模棱两可,是非不清。古人就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写作实践的。一篇议论文,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关键处,观点也就处在这些关键处。放在文章开头的,如苏询的《六国论》,旨在论述六国覆亡的原因,文章开头就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头点题,亦即开宗明义地摆出论点。又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是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官,致使败政乱国的史实,从而指出“优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阐明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为的道理。所以文章开头即摆出论点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把确立的论点放在开头,以便紧扣论点顺理成章地论述事理。有的文章则把论点置于篇末。如贾谊的《过秦论》,旨在论秦之过,但在结构安排上却别开生面。作者先从秦之功着笔,用较大篇幅叙写从秦孝公至庄襄

《新序二则》文言知识整理 (1)

《新序二则》文言知识整理 (一)古今异义 (1)虽然,吾心许之矣。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连词,常与可是、但是连用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廉者,古,方正为廉;今,不贪为廉 (3)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古,挂;今,词义缩小 (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古,出使;今,聘请 (5)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儿子,古,婴儿;今,男孩子(对父母而言) (6)此吴之宝也,非所以赠也所以,古,用(它)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二)一词多义 1、致 (1)致使于晋:完成,达到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奉献 2、为 (1)吾为有上国之使:因为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作为 3、精 (1)其知弥精:精深 (2)其取弥精:精妙 4、之 (1)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代词,这里代“剑” (2)此吴之宝也:助词,的 5、以 (1)带宝剑以过徐君:表修饰,相当于而 (2)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前,把,用;后,用来 (3)我以不贪为宝:把,将 6、然 (1)虽然,吾心许之矣:这样 (2)然其心许之矣:然而,但是 (三)通假 (1)顾反则徐君死于楚“反”,同返,返回 (四)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徐人嘉而歌之曰歌,歌颂 (2)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诈 2、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故人,老朋友(或解为“诺言”) 3、名词作状语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西,向西 4、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1)所宝者异也。宝,以……为宝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二)省略句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之)也。 以(之)示玉人,玉人以(之)为宝,故敢献之。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 (1)宋人有得玉者 2、介词结构后置 (1)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翻译参考: 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神色中流露出想得到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即使如此,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爱惜宝剑,(而不实现心中的诺言)欺骗自己的良心,刚正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离开了。(一个)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可翻为“呵”,下同)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有一个得了一块宝玉的宋人,把宝玉献给宋国的大夫子罕。子罕不接受。这个献宝玉的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琢玉器的工人看,雕琢玉器的工人认为是真的宝玉,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所以宋国年高有德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所当作宝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现在拿百两黄金和黄莺来给婴儿看,婴儿必定选择黄莺;拿和氏璧和百两黄金来给鄙俗的人看,鄙俗之人必选择百两黄金;拿和氏璧和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来给贤德的人看,贤德之人必定选择合于道德的至理之言。人的知识愈精深,他所选择的也愈精妙,人的知识愈粗浅,他所选择的也愈粗俗。子罕所当作宝的东西真是到了极致的境界了。

7词类活用问题详解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09年春季高考卷】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 例2.【2010年春季高考卷】 自垣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18.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 E.侣鱼虾而友.麋鹿 例3.【2012年春季高考卷】 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例4.【2012年秋季高考卷】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2)布衣 ..草履而牧羊() 二、考点简析 第1、2例以选择题形式辨析实词的活用情况,重点是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其它活用情况,第1例中“鬼”、“禨”与B项中的“胫(长腿)”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的意思。其它的“病”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表明出行的的方式,凭借的工具;“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第2例中的的“祠”与A项中的“雨(下雨)”、D项中的“道(取道)”是名词作动词。 第3、4例是同一年中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知识点的集中考察,虽然题型不同,但难度不高,主要检测学生的灵活性。例3中,“妻”活用为动词,根据语境是“嫁作妻子”的意思;例4中,“布衣”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前后语境明白晓畅。该题的失分主要在于学生“想当然”地把该词往文化常识上靠,解释为“平民”,缺乏对词语在语境中含义的斟酌。 【课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解释1.名我固当(名:称呼,命名)《种树郭橐驼传》 2.病瘘(病:患……病)《种树郭橐驼传》 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 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掐)《种树郭橐驼传》 5.而卒以祸(祸:遭受祸害)《种树郭橐驼传》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病梅馆记》 7.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9.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能)《促织》 10.杖至百 (杖:用杖打)《促织》 11.大喜,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促织》 12.上于盆而养之(上:放)《促织》 13.儿涕而去(涕:流着眼泪)《促织》

《新序》二则_教学案

《〈新序〉二则》教学案 作者及《新序》 本文选自《新序?杂事卷七》。作者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省沛县)人,曾任谏大夫、宗正、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西汉后期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向受到儒家思想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他认为善行可以改变天意,转危为安。所以《新序》中记载了许多西汉时期人物的善德懿行,希望善行能感动上天。例如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叔敖看见双头蛇然后又把他杀死埋掉,认为自己将要死了,后来他的母亲告诉他“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结果叔敖不但没有死,还升为楚令,得到很好的声誉。 《新序》是向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现存10卷。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一文的写作以什么为线索? 文章以“剑”为线索,以“许剑”、“赠剑”、“挂剑”为中心,记述了吴公子季扎信守自己心的诺言,不欺骗他人,不欺骗自己良心的感人故事。 2.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一文的主题是什么?有人认为徐国之君并未出言相求,且在他死后,更无人提及,而季子还是“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简直不可思议,你如何看待? “诚信”是《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的主题。 季扎带宝剑拜访徐君时,读懂了徐君对宝剑的羡慕眼神,于是,他在心中许下了赠送宝剑给徐君的诺言。 古人崇尚“无息”、“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的为人原则,所以,即使徐君已死,季扎以“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为由,坚持“脱剑致之嗣君”,徐君的继位人也是一位诚实的君子,“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最终,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表现出廉者的诚信。 据说这也让孔子非常感动。尽管几千年后我们再读这个故事好像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那是因为我们蒙蔽了自己的心,每一个人都有向上的、光明的心。延陵季子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影响。白在诗中写道“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杜甫、黄庭坚对他也是非常佩服。 3.《宋人有得玉者》一文的主题是什么?又是如何表达的? “廉洁”是《宋人有得玉者》一文的主题。 子罕在他人献玉时,不以物质的“玉”为宝,而是以精神的“不贪为宝”,显示了子罕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品格。文章写了三种人的选择:“儿子取好玩的搏黍”、“鄙人取实用的百金”,而“贤者必取至言”。前两者的“同”是人之常情,都是在行为中显示人们的价值取向。而“贤者必取至言”则是与子罕相呼应的“异”的选择,选择合乎道德准则的至理名言,是谦谦君子的选择,是“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孟子》)的君子风。只有这样廉洁的人,才能真正地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练习)

《新序》二则 一、文学常识 《新序》是--------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由北宋----------校订。编者本名---------,字---------,---------(朝代)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所撰《------------》是我国目录学之祖。另有《----------》、《列女传》、辞赋《九叹》,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二、课文字词句梳理: 延陵季子将西聘 ..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 其心许之矣,①使于晋,顾反 ..,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②此吴国之宝,非所以 ..赠 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 .., ..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 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 ..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① ② 宋人有得玉者 ①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②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 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 ..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 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 ..,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③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粗,其取弥粗。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① ② ③ 三、词类活用练习 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无乃尔是过与? C、刑人如恐不胜 D、年十七,好古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拔剑撞而破之 B、骊山北构而西折 C、天下云集响应 D、道芷阳间行

文言实词71-80答案

文言实词71-80 反 ①反,与“正”相对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项脊轩志》() ②同“返”,返回 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新序》二则() ③反复 成反复白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④反而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⑤与……相反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种树郭橐驼传》() 放 ①驱逐,流放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②放纵,放任 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黄州快哉亭记》() ③安放,搁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④释放 怨女三千放出宫《七德舞》() ⑤达 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诸子喻山水》)() 非 ①不对的,不合理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②非难,责怪 人莫之非《训俭示康》() ③不,不是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病梅馆记》() ④没有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 ⑤非独、非徒:不仅 汝非徒身当服行《训俭示康》() 分 ①料想,断定 自分已死久矣《苏武传》() ②本该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③分开 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④区别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你不分好歹何为地。《窦娥冤》()⑤明,清楚。 如: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 ⑥分:处理、处置 如:处分适兄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奉 ①承受,接受 下官奉使命《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恭敬地捧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进献,献上 请奉盆缻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侍奉、事奉 奉事循公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服 ①服,服饰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示康》() ②穿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训俭示康》() ③从,服从,降服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④佩,信服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⑤习惯,适应 到京师服水土() ⑥(药) 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扁鹊传》() ⑦事 汝非徒身当服行《训俭示康》)() 伏 ①趴 庑下一生伏案卧《左忠毅公轶事》() ②落下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黄州快哉亭记》() ③俯伏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④倒下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古代文学知识

春秋战国 1、《诗经》 (1)《蒹葭》(《国风》)和《采薇》(《小雅》)选自《诗经》; (2)“六义”:风、雅、颂、赋(直接叙述铺陈)、比(比喻)、兴(起兴,借一个别的事物来开头,然后再转到正题,所借事物和所写的主要事物,有的相关,有的无关;有时兴中有比,称为“比兴”。) (3)《诗经》的表现形式“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 2、百家争鸣 (1)《诸子喻山水》 (2)《秋水》选自《庄子。外篇》,道家思想的代表作,由内篇、外篇和杂篇组成。庄子,名庄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3)《劝学》选自《荀子》,荀子名荀况, (4)《论语七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论语》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 (5)《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孟子》,孟子名孟轲,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 3、《国殇》选自《楚辞。九歌》,作者屈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楚辞代表作家,名平,战国后期楚国人。“国殇”意识是为国牺牲的将士;“殇”是指为国死难者。 4、《秦晋殽之战》选自《左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原名《左氏春秋》,为左丘明所撰,编年体史书。在描写复杂的战事时,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写得从容自如,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成功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汉朝 1、《史记》 (1)《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项羽本纪》)(选自《史记》; (2)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 (3)纪传体:本纪(记述天子的事迹)、世家(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记述天子、诸侯以外的人的事迹),是我国最早的通史。 (4)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和张弛的叙事方式。 2、《<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选自《新序》,由刘向编撰。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另有《说苑》、《列女传》、辞赋《九叹》。文笔简练而议论精辟,给人深刻的启示。 3、《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政论家和文学家。本文语言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具有赋是特点。 4、《苏武传》选自《汉书》,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本文将历史事件的简洁描述与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完美地结合起来。 两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