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6 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结构化学-Ch6-复习习题-杨媛

结构化学-Ch6-复习习题-杨媛
g 2g
5Es 0
3.分裂能(△o 或10Dq)(P186): 金属原子或离子的5个d轨道在球形场作用 下分裂成2个高能级eg轨道和3个低能级t2g 轨道,高能的d轨道与低能的d轨道的能量 之差即是分裂能。
Eeg=6Dq(或0.6Δ0) Et2g=-4Dq(或-0.4Δ0)
eg
6 q D
CFSE1-CFSE2=4Dq-(24Dq-2P)=-20Dq+2P
=2(-Δ0+P )<0 (Δ0 > P) ∴Co3+采用t2g6 的排布方式,低自旋,没有未 配对电子,反磁性。
P203-8. 试判断下列两组配位化合物顺磁性大小的次序: (1) A. [Co(NH3)6]3+ B. [Co(NH3)6]2+ C. [Co(NO2)6]3D. [Co(CN)6]4 A. NH3为中场配体,Co3+(d6)为强场离子,总体上 [Co(NH3)6]3+属强场配合物,d电子处于低自旋,组态为 t2g6eg0,没有未配对电子。 B. NH3为中场配体,Co2+(d7)为弱场离子,总体上 [Co(NH3)6]2+属弱场配合物,d电子处于高自旋,组态为 t2g5eg2,有3个未配对电子。 C.NO2-属于强场配体, [Co(NO2)6]3- 属强场配合物,d电 子处于低自旋,组态为t2g6eg0,没有未配对电子。 D. CN-属于强场配体, [Co(CN)6]4-属强场配合物,d电 子处于低自旋,组态为t2g6eg1,有1个未配对电子。 ∴顺磁性大小:B>D>A=C
P202-7. 已知[Co(NH3)6]2+的Δ0 < P,而[Co(NH3)6]3+的 Δ0 > P ,试解释此区别的原因,并用稳定化能推算出 二者的d电子构型和磁性。 解:Co3+比Co2+价态高,ΔCo3+ > ΔCo2+ 电子成对能不变,所以出现题目中出现情况。 [Co(NH3)6]2+中 Co2+的d7有两种排布方式: ①t2g5eg2 ② t2g6eg1 ①CFSE=-[5(-4Dq)+26Dq]=8Dq ②CFSE=-[6(-4Dq)+16Dq+3P-2P]=18Dq-P

随机信号分析CH6习题及答案

随机信号分析CH6习题及答案

6.1 复随机过程0()()j t Z t e ω+Φ=,式中0ω为常数,Φ是在(0,2)π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求:(1)[()()]E Z t Z t τ*+和[()()]E Z t Z t τ+;(2)信号的功率谱。

解:(1) 0()()j t Z t e ω+Φ=[][]0000()2200()cos sin 11cos sin 220j t j t j j tj t E Z t E e E e e E j e d d e ωωωππωππ+ΦΦ⎡⎤⎡⎤==⎣⎦⎣⎦=Φ+Φ⎡⎤=Φ⋅Φ+Φ⋅Φ⎢⎥⎣⎦=⎰⎰()0000[()][][()()]j t j t j j Z E Z t Z t E e e E e e R ωτωωτωτττ++Φ-+Φ*⎡⎤+=⎣⎦⎡⎤===⎣⎦[][][][][]000000[()][](2)2(2)2(2)2(2)[()()]cos 2sin 21cos 2sin 220j t j t j t j t j j t j t E Z t Z t E e e E e e E e e E j e j d ωτωωτωτωτπωττπ++Φ+Φ++Φ+Φ++⎡⎤+=⎣⎦⎡⎤⎡⎤==⎣⎦⎣⎦⎡⎤=Φ+Φ⎣⎦=Φ+ΦΦ=⎰ (2) 00()[()][]2()j Z ZS F R F e ωτωτπδωω===-6.2 6.36.4 已知()a t 的频谱为实函数()A ω,假定ωω>∆时,()0A ω=,且满足0ωω∆ ,试比较:(1) 0()cos a t t ω和0(12)()exp()a t j t ω的傅立叶变换。

(2) 0()sin a t t ω和0(2)()exp()j a t j t ω-的傅立叶变换。

(3)0()cos a t t ω和0()sin a t t ω的傅立叶变换。

解:由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可以得到: (1)000001()cos [()()]211()()22FTj t FT a t t A A a t e A ωωωωωωωω←−→-++←−→- ()000()()cos ()sin j t a t e a t t ja t tωωω=+0()j ta t eω是0()cos a t t ω的解析信号01()2j t a t e ω的傅立叶变换是0()cos a t t ω的傅立叶变换的正频率部分。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答案为C,因为C选项中的物质是离子晶体,离子键的键能较大,熔点较高。
习题3:答案为D,因为D选项中的物质是原子晶体,原子间共价键的键能很大,熔点极高。
习题4:答案为A,因为A选项中的物质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沸点较低。
第4章答案
习题4-3:答案
习题4-1:答案
习题4-2:答案
习题4-4:答案
解析过程:对每个选项进行详细解释
解析答案:答案详见PPT
题目类型:选择题
第4章解析
题目类型:选择题
解析答案:答案详见PPT
解析内容:对第4章课后习题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难点和重点
汇报人:XX
感谢观看
02
习题解析
第1章解析
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习题答案:提供第1章课后习题的答案及解析
注意事项:解题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易错点
解析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思路、答案解析等
第2章解析
习题2.1:答案详解
习题2.2:答案详解
习题2.3:答案详解
习题2.4:答案详解
第3章解析Βιβλιοθήκη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普通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01
习题答案
02
习题解析
01
习题答案
第1章答案
习题1.1答案:略
习题1.2答案:略
习题1.3答案:略
习题1.4答案:略
第2章答案
习题1:答案为B,因为B选项中的物质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熔点较低。

Ch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答案

Ch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答案
能。 I/O端口的编址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与内存单元统一编址,二是独立编址。8088/8086系统采用I/O端口独立编 址方式。 6.2 试比较4种基本输入输出方法的特点。(不要求) 解: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有4种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 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工作方式、中断工作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它们各自具有以下特点: (1)无条件传送方式适合与简单的、慢速的、随时处于“准备好”接收或发送数据的外部设备,数据交换与指令的 执行同步,控制方式简单。 (2)查询工作方式针对并不随时“准备好”、且满足一定状态才能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的简单外部设备,其控制方 式也比较简单,当CPU的效率比较低。 (3)中断工作方式是由外部设备作为主动的一方,在需要时向CPU提出工作请求,CPU在满足响应条件时响应该 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这种工作方式使CPU的效率提高,但控制方式相对较复杂。 (4)DMA方式适合于高速外设,是4种基本输入/输出方式中速度最高的一种。
解:16位地址信号通过译码电路与74LS244芯片连接。其连接如下图所示。
74LS244
...

IOR
A 15
A 13
A 12
A 11

A 10

A9

A8
线
A2
A 14
A7
A6
A5 A4 A3
A A
01
DB
≥1 ≥1
&
D0
I0
I1 D7
. . .
E1 I7
E2
2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断点的逆过程。即CPU会自动地将堆栈内保存的断点信息弹出到IP、CS和FLAG中,保证被中断 的程序从断点处继续往下执行。 6.11 CPU满足什么条件能够响应可屏蔽中断?

数据结构Ch6习题答案

数据结构Ch6习题答案

Ch6树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哈夫曼树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哈夫曼树根结点的权值等于所有叶结点权值之和。

B.具有n个叶结点的哈夫曼树共有2n-1个结点。

C.哈夫曼树是一棵二叉树,因此它的结点的度可以为0, 1, 2。

D.哈夫曼树是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

2.由3个结点可以构成多少棵不同形态的二叉树(C)。

A. 3B. 4C. 5D. 6(3.如果一棵二叉树结点的前序序列是A, B, C,后序序列是C, B, A,则该二叉树结点的中序序列是(D )。

A. A, B, CB. A, C, BC. B, C, AD.不能确定5.二叉树按某种顺序线索化后,任一结点均有指向其前趋和后继的线索,这种说滔B )A.正确B.错误若结点有左子树,则令其Ichild指针指示其左孩子;若结点没有左子树,则令其Ichild指针指示其前驱;若结点有右子树,则令其rchild指针指示其右孩子;若结点没有右子树,则令其rchild指针指示其后继。

)6.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中,任意一个结点均处在其子女结点的前面,这种说/A )。

A.正确B.错误7.对一棵7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它有(A )个叶子结点。

A.35B.40C.30D.44⑥® © ©&13.设高度为h的二叉树上只有度为0和度为2的结点,则此二叉树所包含的结点数至少为(B )。

A . 2h B . 2h-1 C . 2h+1 D . h+1>与6房.山63个空点।引个结.辽8.设一棵二叉树中,度为1的结点数为9,则该二叉树的叶子结点的数目为(D )。

A . 10 B . 11C . 12D .不确定 n 0=n 2+19 .假定根结点的层次为0,含有15个结点的二叉树最小高度为(A )。

A . 3B . 4C . 5D . 6) 假定根结点的层次为1,含有15个结点的二叉树最小高度为410 .若一棵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数为9,该二叉树的叶子结点的数目为(A )。

《视觉SLAM十四讲》课后习题—ch6

《视觉SLAM十四讲》课后习题—ch6

《视觉SLAM⼗四讲》课后习题—ch6 7.请更改曲线拟合实验中的曲线模型,并⽤Ceres和g2o进⾏优化实验。

例如,可以使⽤更多的参数和更复杂的模型 Ceres:以使⽤更多的参数为例:y-exp(ax^3+bx^2+cx+d) 仅仅是在程序中将模型参数增加到4维,没什么创新⽽⾔1 #include <iostream>2 #include <opencv2/core/core.hpp>3 #include <ceres/ceres.h>4 #include <chrono>56using namespace std;789//cost function的计算模型10struct CURVE_FITTING_COST11 {12 CURVE_FITTING_COST(double x,double y):_x(x),_y(y){}13//残差的计算14 template <typename T>15bool operator()(16const T* const abcd,//参数模型,有3维17 T* residual) const//残差18 {19//y-exp(ax^3+bx^2+cx+d)20 residual[0]=T(_y)-ceres::exp(abcd[0]*T(_x)*T(_x)*T(_x)+abcd[1]*T(_x)*T(_x)+21 abcd[2]*T(_x)+abcd[3]);22return true;23 }24const double _x,_y;//x,y数据25 };262728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29 {30double a=1.0,b=2.0,c=1.0,d=1.0;//真实参数值31int N=100; //数据点32double w_sigma=1.0; //噪声Sigma值33 cv::RNG rng; //opencv随机数产⽣器34double abcd[4]={0,0,0,0}; //abc参数的估计值35 vector<double> x_data,y_data; //数据3637 cout<<"generating data: "<<endl;38for(int i=0;i<N;++i)39 {40double x=i/100.0;41 x_data.push_back(x);42 y_data.push_back(43 exp(a*x*x*x+b*x*x+c*x+d)+rng.gaussian(w_sigma)44 );45 cout<<x_data[i]<<""<<y_data[i]<<endl;46 }4748//构建最⼩⼆乘问题49 ceres::Problem problem;50for(int i=0;i<N;++i){51 problem.AddResidualBlock(//向问题中添加误差项52//使⽤⾃动求导,模板参数:误差类型,输出维度,输⼊维度,数值参照前⾯struct中写法53new ceres::AutoDiffCostFunction<CURVE_FITTING_COST,1,4>(54new CURVE_FITTING_COST(x_data[i],y_data[i])55 ),56 nullptr,//核函数,这⾥不使⽤,为空57 abcd //待估计参数58 );59 }6061//配置求解器62 ceres::Solver::Options options;//这⾥有很多配置项可以填63 options.linear_solver_type=ceres::DENSE_QR;//增量⽅程如何求解64 options.minimizer_progress_to_stdout=true;//输出到out6566 ceres::Solver::Summary summary;//优化信息67 chrono::steady_clock::time_point t1=chrono::steady_clock::now();68 ceres::Solve(options,&problem,&summary);//开始优化69 chrono::steady_clock::time_point t2=chrono::steady_clock::now();70 chrono::duration<double> time_used=chrono::duration_cast<chrono::duration<double>>(t2-t1);71 cout<<"solve time cost= "<<time_used.count()<<" seconds."<<endl;7273//输出结果74 cout<<summary.BriefReport()<<endl;75 cout<<"eastimated a,b,c,d= ";76for(auto a:abcd) cout<<a<<"";77 cout<<endl;78return0;79 }运⾏结果为: generating data:0 2.718280.01 2.904290.02 2.074510.03 2.377590.04 4.077210.05 2.594330.06 2.259460.07 3.250260.08 3.499160.09 1.880010.1 3.837770.11 3.066390.12 4.465770.13 1.249440.14 1.361490.15 2.777490.16 2.6230.17 5.327020.18 3.76660.19 2.17730.2 5.162080.21 2.910420.22 1.296550.23 2.301670.24 2.565490.25 3.954110.26 5.4590.27 5.000780.28 4.037680.29 3.883330.3 6.346150.31 4.993920.32 6.039290.33 4.231590.34 4.144030.35 6.218830.36 5.338380.37 5.165940.38 5.450640.39 5.406120.4 7.003210.41 6.616340.42 6.230230.43 7.576960.44 6.021860.45 6.392850.46 7.033930.47 8.666770.48 5.807180.49 8.765480.5 8.156410.51 8.79390.52 9.300430.53 8.562260.54 10.43220.55 10.02040.56 12.28580.57 10.79170.58 10.76250.59 12.790.6 13.22310.61 13.8990.62 13.34770.63 13.91560.64 15.32540.65 14.99430.66 15.79690.67 18.78250.68 19.17310.69 19.8720.7 19.38180.71 23.00330.72 24.15260.73 25.59620.74 25.04040.75 25.95590.76 29.73160.77 30.83040.78 31.28140.79 33.6270.8 36.19120.81 37.66640.82 41.62950.83 43.91260.84 46.7420.85 48.88380.86 54.12650.87 58.21420.88 60.20130.89 65.86820.9 72.31780.91 77.75780.92 82.43110.93 86.74930.94 94.66510.95 98.74120.96 109.8230.97 117.3950.98 128.150.99 135.634iter cost cost_change |gradient| |step| tr_ratio tr_radius ls_iter iter_time total_time0 6.898490e+04 0.00e+00 2.14e+03 0.00e+00 0.00e+00 1.00e+04 0 1.17e-04 2.15e-041 7.950822e+100 -7.95e+100 0.00e+00 5.63e+02 -1.17e+96 5.00e+03 1 1.61e-04 4.42e-042 3.478360e+99 -3.48e+99 0.00e+00 4.95e+02 -5.12e+94 1.25e+03 1 8.29e-05 5.58e-043 3.566582e+95 -3.57e+95 0.00e+00 3.09e+02 -5.30e+90 1.56e+02 1 5.68e-05 6.41e-044 1.183153e+89 -1.18e+89 0.00e+00 1.51e+02 -1.78e+84 9.77e+00 1 5.18e-05 7.13e-045 3.087066e+73 -3.09e+73 0.00e+00 7.00e+01 -4.91e+68 3.05e-01 1 5.72e-05 7.89e-046 4.413641e+31 -4.41e+31 0.00e+00 2.13e+01 -1.04e+27 4.77e-03 1 5.10e-05 8.59e-047 6.604687e+04 2.94e+03 4.98e+03 6.39e-01 1.65e+00 1.43e-02 1 1.23e-04 1.00e-038 5.395798e+04 1.21e+04 1.59e+04 8.07e-01 2.02e+00 4.29e-02 1 1.14e-04 1.13e-039 3.089338e+04 2.31e+04 3.19e+04 5.71e-01 1.62e+00 1.29e-01 1 1.13e-04 1.26e-0310 8.430982e+03 2.25e+04 3.21e+04 3.74e-01 1.30e+00 3.86e-01 1 1.12e-04 1.39e-0311 8.852002e+02 7.55e+03 1.29e+04 1.77e-01 1.08e+00 1.16e+00 1 1.11e-04 1.52e-0312 2.313901e+02 6.54e+02 2.59e+03 4.89e-02 1.01e+00 3.48e+00 1 1.11e-04 1.65e-0313 1.935710e+02 3.78e+01 8.37e+02 2.72e-02 1.01e+00 1.04e+01 1 1.11e-04 1.77e-0314 1.413188e+02 5.23e+01 6.05e+02 6.43e-02 1.01e+00 3.13e+01 1 1.11e-04 1.90e-0315 8.033187e+01 6.10e+01 3.36e+02 1.08e-01 1.01e+00 9.39e+01 1 1.11e-04 2.03e-0316 5.660145e+01 2.37e+01 7.69e+01 9.43e-02 9.99e-01 2.82e+02 1 1.11e-04 2.15e-0317 5.390796e+01 2.69e+00 1.52e+01 5.86e-02 9.97e-01 8.45e+02 1 1.18e-04 2.29e-0318 5.233724e+01 1.57e+00 9.31e+00 9.73e-02 9.96e-01 2.53e+03 1 1.12e-04 2.42e-0319 5.125192e+01 1.09e+00 3.58e+00 1.21e-01 9.98e-01 7.60e+03 1 1.11e-04 2.54e-0320 5.098190e+01 2.70e-01 1.08e+00 9.37e-02 1.00e+00 2.28e+04 1 1.25e-04 2.68e-0321 5.086440e+01 1.18e-01 6.49e-01 1.47e-01 1.00e+00 6.84e+04 1 1.28e-04 2.84e-0322 5.070258e+01 1.62e-01 4.62e-01 2.86e-01 1.00e+00 2.05e+05 1 1.12e-04 2.97e-0323 5.059978e+01 1.03e-01 2.40e-01 3.30e-01 1.00e+00 6.16e+05 1 1.11e-04 3.09e-0324 5.058282e+01 1.70e-02 7.40e-02 1.68e-01 1.00e+00 1.85e+06 1 1.11e-04 3.22e-0325 5.058233e+01 4.94e-04 1.16e-02 3.17e-02 1.00e+00 5.54e+06 1 1.25e-04 3.36e-03solve time cost= 0.00346683 seconds.Ceres Solver Report: Iterations: 26, Initial cost: 6.898490e+04, Final cost: 5.058233e+01, Termination: CONVERGENCE eastimated a,b,c,d= 0.796567 2.2634 0.969126 0.969952与我们设定的真值a=1,b=2,c=1,d=1相差不多。

CH6例题

CH6例题

(3)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有哪几种描述方法? 解:功能的描述方法有:真值表法;次态逻辑函 数表达式;激励表法;波形图法和状态转换图法 等5种。 (4)边沿触发器本身具有置1和清零功能,为何 还要增加异步清零、异步置1端?
解:利用异步清除和置位端可以将多个触发器的 这些端子连在一起,实现总清“0”,并可以实现功 能扩展和灵活应用。
问答题:
(1)为什么触发器能寄存0或1? 解(1)因为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所以可以寄存பைடு நூலகம்进制的信息
(2)基本RS触发器、钟控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在什么时候 会因为干扰而可能产生误动作? 解:基本RS触发器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干扰而产生误触 发;钟控触发器在CP 脉冲高电平期间会因干扰而误触 发;而边沿触发器只有在CP脉冲上 升沿或是下降沿时 才会受干扰产生误触发。
试设计自动电话或售货机投币控制电路。设计要求是: 每次只能投入一枚1元或2元的硬币,投满4元后电话接 通或货物送出,若有余钱也同时找回。

ch6(1) 资源指标的灵敏度分析2

ch6(1) 资源指标的灵敏度分析2

管 理
运 筹

6
(1)如果设备的台时数和第一种原料 的供应量没有变化, 的供应量没有变化,第二种资源的供 应量变为270个单位时, 应量变为270个单位时,即在初始单纯 270个单位时
T 形表上, 形表上,资源指标变为 b = 300, 400, 270, 时) (
常数列变为: 最优单纯形表上 常数列变为:
T 从而 从而, 指标变为 b = 350, 400, 250), ,最 (
优单纯形表上常数列应该变为: 优单纯形表上常数列应该变为:
管 理
运 筹

11
1 0 −1 350 100 ′ = B −1b = −2 1 1 400 = −50 b 0 0 1 250 250
管 理
பைடு நூலகம்运 筹

2
第一种情况:新的检验数均非正, 第一种情况:新的检验数均非正,而且 对应的新的资源指标非负。 对应的新的资源指标非负。原问题的最优基 不变,变化后的常数列上的数据即为最优解。 不变,变化后的常数列上的数据即为最优解。 第二种情况:新的检验数均非正, 第二种情况:新的检验数均非正,而且 新的资源指标中有负值。此时, 新的资源指标中有负值。此时,用对偶单纯 形法继续迭代运算,求出新的最优解即可。 形法继续迭代运算,求出新的最优解即可。
T 指标变为b = 300 + λ , 400, 250),从而 (
常数列应该变为: 最优单纯形表上 常数列应该变为:
管 理
运 筹

9
1 0 −1 300 + λ 50 + λ ′ = B −1b = −2 1 1 400 = 50 − 2λ b 0 0 1 250 2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综合指数是总指数最基本的形式。

( )2、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增长。

( )3、指数的作用之一是进行因素分析。

( )4、平均指标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平均数。

( )5、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 )6、若某企业报告期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价格指数增长。

()7、因素分析法的依据是指标体系。

()8、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

()9、股票价格指数一般为环比指数。

()10、广义的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

()11、总指数可分为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而个体指数不能这样分。

()12、总指数能说明不可相加现象总变动的情况。

()13、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

()14、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元素的时期是可以选择的。

()15、同度量因素时期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报告期,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基期。

()16、如果基期或者报告期的资料不全,就不能计算总指数。

()17、综合指数可以同时研究几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18、综合指数是根据全面资料计算的,平均指数是根据非全面资料计算的。

()19、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能够相加和比较的指标。

()20、编制平均指数,实质上就是计算个体指数的平均数。

()21、个体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

()22、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

()23、指数体系可以测定各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从而进行因素分析。

()24、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测定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25、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应增长15%。

()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GDP)属于静态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1、因素分析法的依据是()A. 指标体系B. 拉氏指数C. 帕氏指数D. 指数体系2、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 都固定在基期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3、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A. 基期质量指标B. 报告期质量指标C. 基期数量指标D. 报告期数量指标4、根据指数研究的范围不同,可以把他分为()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 平均指数和加权指数C.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5、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A. 基期质量指标B. 报告期质量指标C. 基期数量指标D. 报告期数量指标6、按照指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特征的不同,指数可分为()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 平均指数和加权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7、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A. 降低B. 增长C. 不变D. 趋势无法确定8、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9、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10、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序时平均数11、副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0%,销售量增长20%,则副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增长()。

A.30%B.32%C.2%D.10%12、某企业2016年的产量比2015年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A.10%B.30%C.100%D.9.09%13、某厂2016年产品单位成本比去年提高了6%,产品产量指数为96%,则该厂总成本()。

A.提高了1.76%B.提高了1.9%C.下降了4%D.下降了6.8%14、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是()。

A.数量指数B.质量指数C.个体指数D.综合指数15、反应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

A.数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16、下列选项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17、商品销售额的增加额为400元,由于销售量增加使销售额增加410元,由于价格( )。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10元B.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5元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10元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5元18、某企业2016年总生产成本比2015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A.25%B.2%C.75%D.20%19、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

A.增长B.降低C.不变D.与物价上涨幅度一致20、平均指数是通过( )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

A.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个体指数21、平均指数是( )。

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的平均数C.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D.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22、指数划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依据是( )。

A.按指数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不同B.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C.按总指数编制方法不同D.按确定同度量因素原则的不同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 产品产量指数B. 商品销售额指数C. 价格指数D. 产品成本指数E. 商品销售量指数2、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A. 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B. 固定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仅观察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C. 分子或分母中有一项假定指标D. 编制时可按范围逐步扩大E. 编制时需要全面资料3、设p 为价格,q 为销售量,则总指数∑∑01q p q p o o 的意义是(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程度C. 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D. 反映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E.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4、如果用p 表示商品价格,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111q p q p o 的意义是( )A. 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B. 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D. 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E.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5、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

A.综合指数法B.平均指数法C.数量指标指数法D.质量指标指数法E.因素指数法6、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

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E.职工人数指数7、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

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E.职工人数指数8、某商品基期售出50千克,报告起售出60千克,指数为120%,则该指数为()。

A.数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 C.总指数D.销售量指数E.个体指数9、指数的作用有( )。

A.反映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B.综合反应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程度C.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D.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E.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10、综合指数( )。

A.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的动态相对指标B.分子、分母分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的乘积之和C.分子、分母有一个是假定的总量指标D.综合反应多种现象的变动程度E.固定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并观察另一个因素的变动11、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时期的选择( )。

A.应根据指数的经济内容来决定B.在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C.在计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D.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不变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E.应根据基期或报告期资料是否全面来决定12、平均指数()。

A.是综合指数的变形B.是各个个体指数的平均数C.权数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D.是我国目前编制物价指数的常用方法E.有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之分13、三种商品的综合价格指数为105%,其绝对影响为68万元,这表明()。

A.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5%B.由于价格上涨使销售额增长5%C.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在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情况下多支出68万元D.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在一定销售量条件下多收入68万元E.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绝对差额为68万元14、某种产品2016年的生产总费用为50万元,比2015年多2万元,而2016年的单位产品成本比2015年降低5%,则()。

A.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04.17%B.生产费用指数为108.56%C.单位成本指数为95%D.产量指数为109.65%E.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为2.63万元15、假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15.4%则说明()。

A.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15.4%B.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超过15.4%C.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低于15.4%D.从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15.4%E.从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115.4%16、三个地区同一种商品报告期的价格为基期的108%,这个指数是()。

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数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五、综合业务计算题1.资料: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资料如下:销售价格总指数及因销售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3)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增减总额。

(4)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验证销售量、销售价格和销售额三个指数的相互关系。

(2)试计算佛山地区该企业三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

(3)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验证销售量、销售价格和销售额三个指数的相互关系。

3、(1)试计算出厂价格指数。

(2)试计算总产值指数和产品产量指数。

(3)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因素。

4、资料:海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2)试计算销售额指数和价格指数。

(3)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销售额变动的影响因素。

5、资料:海粤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的4种商品资料如下:(2)从绝对量与相对量两方面对出口额变化进行因素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