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

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
“凯润和阿米西达”
吡唑醚菌酯商品名称叫做“凯润”,是德国巴斯夫的。
嘧菌酯商品名称叫做“阿米西达”,是先正达的。
1、这类杀菌剂最好在孢子萌发前使用。
在冬枣上,建设7月中旬开始使用,间隔半月一次。
(雨后3天内使用,效果更佳)
2、请尽量减少使用这类药剂的次数,它们的作用位点非常单一,抗性起得比较快,一年最多用3次,用多了防治效果就不明显了。
不能长期使用单药剂,最好配着其他杀菌剂使用或者使用复配剂(在防治冬枣病害上可与苯醚甲环唑等混用)。
禁止把这二类产品一起用,既是浪费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3、如果发病了,使用这类杀菌剂的最重要效果是防止病菌菌丝生长,防止游离在空气中的孢子二次浸染,而不是直接快速杀灭病菌。
在冬枣上,嘧菌酯(阿米西达)使用次数过多或浓度过大容易造成药害,叶片卷曲成筒状,影响光合作用。
吡唑醚菌酯(凯润)出现药害的几率较小。
吡唑醚菌酯+芸苔素内酯+叶面肥“高产套餐”混配施用技术

吡唑醚菌酯+芸苔素内酯+叶面肥“高产套餐”混配施用技术作者:王文华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1年第08期一、“高产套餐”配方药剂的主要功效(一)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广谱杀菌剂,对农作物的各种叶斑病都有效果,且持效期为20~25 d,对农作物安全性高,对农作物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被称为“植物的保健品”。
套餐组成中,吡唑醚菌酯的相对作用是最重要的,在选用“高产套餐”时,一是要注意套餐的组成中有没有吡唑醚菌酯;二是看吡唑醚菌酯的用量够不够,以确保增产效果。
(二)芸苔素内酯芸苔素内酯是一种生长调节剂。
芸苔素内酯的作用非常特殊,兼具乙烯、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它可以增加杀虫杀菌剂以及除草剂的药效,降低农作物的抗药性,促进生长,避免药害,提高品质和增加产量,是目前农业生产上应用最广的生长调节剂。
(三)叶面肥根据套餐使用农作物对象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营养肥料,如花生、大豆建议选用钼、硼、钙含量高的肥料,玉米建议选用锌肥,而市场上使用最多的叶面肥是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钾被称为万能肥,在桃、葡萄等果树上使用可以促花促果,膨果上色。
果实生长期喷施3~4次0.2%的磷酸二氢钾,每次间隔10~15 d,可以促进幼果膨大,提高产量,增加含糖量,提升果实品质。
果实采摘后,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每次间隔10~15 d,可以保护叶片功能,积累养分,预防作物叶片早衰。
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上使用增产明显。
作物开花前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可以增加叶片厚度,增强光合作用。
灌浆期施用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灌浆,明显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高产套餐”中3种农药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一种就会影响其效果。
因此,在选用“高产套餐”时要注意套餐的混配药剂的种类。
在施用量上,芸苔素内酯每667 m2用量8~10 mL,25%吡唑醚菌酯每667 m2用量20~25 mL,磷酸二氢钾每667 m2用量100~150 g。
吡唑醚菌酯在梨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262500;2.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s &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an,Shandong 250100;3. Laboratory of Quality & Safety Risk Assessment for Agro-Products ( Jinan) ,Jinan,Shandong 250100)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sidual degradation of pyrazolin in pear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afe drug use in production,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Shandong,Hebei,Hubei,Gansu and Anhui provinces in 2020 to investigate the residual degradation of
collected 7,14 and 21 d after the last application. The final residue of pyraclostrobin in the pear was 0. 001-3. 601 mg / kg. After applying high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展开全文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用途:
1、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褐枯病、枝枯病等。
芝为士回答,版权知必究,未经许可,不达式或得转载
2、防治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若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成还只很员品及金,马今观称维照。
3、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凤梨等炭疽病、叶斑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金香、康乃馨等枯萎病。
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事项
他起其角即造思才元市维调铁。
1、注意不要和碱性杀菌剂混用,与其它药剂混用注意浓度,做好试验。
2、吡唑醚菌酯和叶面肥混用,需要先溶解叶面肥,再倒入吡唑醚菌酯,最后倒其他的东西。
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渗透,不建议加有机硅。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合使用,但最好分别二次稀释后混合。
参考资料来源:。
40%_苯醚甲环唑·_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树炭疽病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引用格式:舒 春,蒲庆龙,田达凯,等. 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树炭疽病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23(4):70-72,81.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04.014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兼具保护性和治疗性作用的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安全广谱,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吡唑醚菌酯为广谱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1]。
桃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桃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幼果染病后即萎缩、硬化、脱落,也侵害叶片和新稍,对桃的产量影响极大。
为了筛选出用于桃树炭疽病防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笔者对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的复配产品40%苯 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树炭疽病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舒 春1,蒲庆龙1,田达凯1,田家顺2,曹友仁2(1. 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店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芷江 419100;2. 湖南禾益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125)摘 要:为了寻找有效并且安全的桃树炭疽病防治药剂,对不同稀释倍数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桃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7 d时,以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达95.27%,其次是2 500和3 000倍液处理,其防效分别为92.94%和90.07%,均显著高于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 500倍液(CK1)的84.16%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250倍液(CK2)的87.28%;末次施药后14 d时,对桃树炭疽病叶片的防治效果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均以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3.25%和96.63%,其次是2 500和3 000倍液处理,均显著高于CK1和CK2;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供试桃品种安全。
磷酸二氢钾、酯糖醇钙、吡唑醚菌酯、氯氟氰菊的黄金使用时机

磷酸二氢钾、酯糖醇钙、吡唑醚菌酯、氯氟氰菊的黄金使用时机经常有种植户朋友问到几个农资的使用时机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糖醇钙、磷酸二氢钾、吡唑醚菌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使用黄金时机。
1、糖醇钙柑橘第一次在落花后的20~30天左右,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第三次在采果前20~30天左右;葡萄谢花坐果期;蔬菜幼苗期用1000-1500倍稀释液喷施,开花前一周左右喷施一次,采收前喷施2次,每次间隔10天。
2、吡唑醚菌酯使用时机一定要提前,要以保护剂的身份预防病害,或是在播种前、出苗后或定植的时候等病害发生初期用药更能发挥出药剂的优势。
3、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主要用于棉花、果树、蔬菜、茶树、旱粮等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缨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害虫,也用于蜚蠊目害虫防治。
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谱广,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耐雨水冲刷,害虫产生耐药性缓慢,使用安全。
它对螨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螨类发生初期使用,可有效抑制螨类数量上升。
一般7-10天左右喷一次。
4、磷酸二氢钾第一是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期对磷的需求量比较大,而磷元素提高作物开花座果率,减少落花落果。
第二是膨果期:果实膨大期是钾元素需求量最大的时候。
钾元素对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膨大作用不可替代,这个时候对钾元素最为敏感。
这个时期叶面喷施效果很明显的,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时可与葡萄糖200倍液、尿素1000倍液混合使用。
第三是着色期:果实着色就是花青素形成的过程,而花青素的形成与糖度和阳光有直接的关系,糖类物质的形成又受钾元素的影响极大。
因而钾元素的作用过程对果实的着色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吡唑醚菌酯十大最佳杀菌配方

吡唑醚菌酯十大最佳杀菌配方吡唑醚菌酯因其超强的广谱性,兼具保护、治疗及作物保健等多种功能,在我国运用极其广泛,但是在与一些药剂混配时一定要注意,不然不仅减低药效,甚至可能导致药害的发生!吡唑醚菌酯复配性也很强,能与几十种农药复配,但是千万注意,与下列几种药剂混用时要谨慎!1、吡唑醚菌酯不能和碱性杀菌剂混用。
2、吡唑醚菌酯不能和有机硅、橙皮精油等助剂混用,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渗透,如果再加入助剂使用,将大大增加药害的风险!3、吡唑醚菌酯不能与乳油类农药混用,乳油类产品一般都有甲苯、二甲苯等作为乳化剂,同样会增加药害的风险。
4、吡唑醚菌酯不能与强氧化性农药混用,强氧化性的农药如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乙酸、氯溴乙氰尿酸之类的农药混用。
5、吡唑醚菌酯不能与无机铜混用,会破坏部分叶片细胞。
吡唑醚菌酯虽是一个好成分,但它绝不是万能的,放对地方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作为杀菌剂,强调保护剂和免疫诱抗剂功能远比强化治疗剂功能重要;作为促生长功能因子,强化幼果期膨果比强化快速膨果期重要;对于促进大田作物增产增收,强调提高有效穗(荚)比提高穗粒数更重要;作为抗逆性功能,预防比补救重要;对于作物保健功能,更应该关注与肥料的协同作用。
吡唑醚菌酯最佳杀菌配方因为吡唑醚菌酯是扰乱病原真菌细胞线粒体中呼吸能量的释放,也就是抑制病原真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最终“饿死”病原真菌。
这种作用机理的实际表现就是,病菌死得很慢。
药效当然也就迟缓。
所以推荐一些在杀菌方面的最佳配方。
一、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对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柑橘炭疽病发生前或发病初期施药,喷雾至叶片微滴水为度。
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7-10天施药一次,可连续用药2次。
二、吡唑醚菌酯+噁唑菌酮噁唑菌酮内吸性较强,具有亲脂性,喷施作物叶面上后,有易粘附、耐雨水冲刷之特性。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玉米小斑病病害的防效和增产效果

25%毗唑醚菌酯乳油对玉米小斑病病害的防效和增产效果张楠徐书举曹凤格(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山东菏泽274000)摘要:研究了 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玉米小斑病的效果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两次施 入25%吡唑醚菌酯乳油112.5 g/hm 2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效为66.7%,增产5.5%。
25%吡唑醚菌酯乳油 有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抗病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玉米;小斑病;防效;增产近年来,菏泽地区夏播玉米小斑病发病较多,限 制了本地区玉米的高产和稳产,针对此问题,本次试 验使用25%毗唑醚菌酯乳油,以迪卡517为对象,测 试防治玉米小斑病效果,为保证菏泽地区夏玉米的 高产稳产和评价和推广此试剂提供依据。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含毗唑醚菌酯的试剂剂型主 要有乳油、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遥本次试验选用德国 巴斯夫公司合成并开发的25%毗唑醚菌酯乳油,它 是一种兼具毗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植物病 原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并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抗 病增产。
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示范25%毗唑醚菌 酯乳油对玉米小斑病病害的防效及增产效果,为该 试剂在鲁西南夏玉米种植区对玉米小斑病防效的评 价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药剂为有效成分含量为25%(250 g/L )的毗 唑醚菌酯乳油,由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生产,净含量为15 mL 每袋;对照喷施等量清水。
供 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迪卡517。
防治病害为玉米小 斑病病害。
1.2试验方法本试验于2017年进行,设在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涝和灌溉条件良好。
前茬作物为小麦,玉米植株行距60 cm ,行长10 m,株距24.7 cm (密度4 500株/亩)。
试验设喷药和喷施等量清水两个处理,每小区面积120 m 2o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其中喷药处理于玉米大喇 叭口期和玉米抽雄期各喷施25%毗唑醚菌酯乳油一次,需注意避免在强光下喷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吡唑醚菌酯,有着良好的杀菌性能,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农户们的认可。
那么你知道吡唑醚菌酯如何使用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①葡萄:可用于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穗轴褐枯等病症的防治,正常情况用量15毫升兑水30斤。
②柑橘:可用于炭疽病、沙皮、疮痂病等病症,用量15毫升兑水30斤。
对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果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③梨树:一亩地用20~30g,兑水60斤均匀喷雾,预防梨树黑星病,也可复配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
④苹果:主要防治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早期落叶病,叶斑病等。
但是需要注意,对噶拉的一些品种敏感。
⑤草莓:主要预防为主,主防白粉,霜霉,叶斑等。
前期在没有发病的时候用吡唑预防,后期再使用的时候搭配一下,比如霜霉病的,可以搭配烯酰吗啉、多菌灵之类的或者交替使用。
有实验证明,在25毫升一壶水以下对花期蜜蜂都安全,但也要注意避免高温和低温时施用,否则有药害,不能与铜制剂等混用。
⑥葱:吡唑醚菌酯对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的预防效果不错。
⑦西瓜:前期就可以用,预防蔓枯,中后期的炭疽病、蔓枯病等,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前期预防的时候可以用一到两遍,后期治疗的时候可以复配一下,治疗霜霉病、疫病等。
⑧黄瓜:用在黄瓜上效果很好,预防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斑点类病害,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降低植物呼吸作用,提高作物抗逆性。
吡唑醚菌酯能用在哪些作物上谷类作物
吡唑醚菌酯对谷类作物病害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
(1)对谷类叶部和穗粒的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并且增产效果显著。
用其单剂作治疗试验能有效防治小麦叶枯病,同时也能观测到对小麦颖枯病的兼治作用。
即使在发病较严重时,吡唑醚菌酯仍能有效地防止叶锈病、条锈病对大麦和小麦的危害,同时能兼治大麦的叶枯病和网纹病,吡唑醚菌酯也可有效地防治其他谷类病害:如小麦斑枯病,雪腐病和白斑病及大麦云纹病。
(2)做套餐在小麦上,一亩10g量小不小
如果是复配的话,不小的,单用的话就有点小了。
第一次用的话可以用到一亩地10-20克,第二次用的话建议复配点东西。
豆类作物
(1)吡唑醚菌酯对豆类主要病害如菜豆叶斑病、锈病和炭疽病均有
很好的防治效果。
(2)吡唑醚菌酯能有效地控制花生褐斑病、黑斑病、蛇眼病、锈病和疮痂病。
另外,对花生白绢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果蔬作物
葡萄上用法和用量
比如要预防和治疗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穗轴褐枯等都可以把吡唑醚菌酯加上去,在葡萄上初叶的时候就可以单用了,预防而且叶子也会变绿。
(吡唑醚菌酯对葡萄白粉病和霜果,即使在病情较严重时对两种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
)
葡萄上30斤水正常单用情况下,用10克到15克;复配的话,就用10克一壶水;100克的吡唑,兑水用300斤水,复配的话看你打什么病,比如:葡萄霜霉病,可以配霜霉威或者烯酰吗啉用下去。
吡唑醚菌酯对番茄和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如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和叶枯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柑橘上用法用量
在病害高发期前用,比如对常见的炭疽病、沙皮、疮痂病这些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果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梨树上如何使用
一亩地用20~30g,兑水60斤均匀喷雾,预防梨树黑星病,也可复配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
苹果用法用量
主要防治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早期落叶病,叶斑病等。
但是需要注意,对噶拉的一些品种敏感。
海南芒果用法用量
基本上10g/壶,如果是复配使用一壶30斤水10g就够了,单用的话可以用每壶水10-15g。
红枣上用法用量
红枣上面预防花期煤污病,后期炭疽病,第一遍2000倍单打,第二遍复配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煤污病加上打蚜虫的药)。
草莓上用法用量
吡唑醚菌酯用在保护地草莓上应注意什么?主要防治什么病害?草莓花期较长,对花和蜜蜂有影响吗?
广谱性杀菌剂,主要预防为主,主防白粉,霜霉,叶斑等。
前期在没有发病的时候用吡唑预防,后期再使用的时候搭配一下,比如霜霉病的,可以搭配烯酰吗啉、多菌灵之类的或者交替使用。
有实验证明,在25毫升一壶水以下对花期蜜蜂都安全,但也要注意避免高温和低温时施用,否则有药害,不能与铜制剂等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