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吡唑醚菌酯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注意事项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强力的杀菌药物,常用于医疗、农业和水产养殖等领域。

它的使用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和酵母菌。

然而,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使用吡唑醚菌酯前,我们应仔细阅读和理解药物的说明书。

说明书中将详细描述药物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等内容。

因此,确保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地使用吡唑醚菌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并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

其次,对于敏感人群,特别是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应尽量避免使用吡唑醚菌酯。

由于这些群体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状况,他们对药物可能有较大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如果必须使用吡唑醚菌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并监测可能的副作用。

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吡唑醚菌酯的适用范围和用量。

在不同的领域和治疗目的下,药物的适用范围和用量各异。

因此,在使用之前,需要确认吡唑醚菌酯是否适用于目标细菌,并严格按照推荐的用量进行使用。

超量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浪费或者产生安全隐患。

此外,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化学合成药物,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我们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比如,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有意外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此外,为了避免吡唑醚菌酯的二次污染,使用后应妥善处理药物残渣、包装物和废水等。

最后,我们还应注意使用吡唑醚菌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抗药性问题。

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等反应。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由于长期和滥用药物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时应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次数,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综上所述,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杀菌药物,但我们在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说明、适用范围和用量,避免敏感人群的使用,保护个人安全和环境。

此外,及时处理可能的副作用和副反应,合理使用药物,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只有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吡唑醚菌酯的作用,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剂型,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剂型,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剂型,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吡唑醚菌酯是目前备受农资行业关注的一款优质杀菌剂,但是再好的药,如果不会用,那就是浪费!那么吡唑醚菌酯有哪些剂型?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如何区别?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剂型吡唑醚菌酯的主要剂型有:乳油、悬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

吡唑醚菌酯还可以制成液剂、油悬剂、可湿性粉剂、粉剂和膏剂等剂型。

吡唑醚菌酯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总体来说,各有各的不同。

(1)粉剂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粉剂最大的问题。

(2)乳油原来是用的甲苯、二甲苯,但是国家现在不提倡登记乳油,就开始用微乳剂、水乳剂,或者是用植物油代替,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剂型,但是,有些产品必须得做成乳油。

(3)悬浮剂悬浮剂就比较先进了,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加工的成本也很高,但是状态不太稳定,长时间放置可能会出现分层。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有啥关系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称为杀菌剂中的三兄弟,它们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新型杀菌剂。

在农业应用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1)独特的作用机理。

它们都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杀菌广谱。

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3)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4)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区别:(1)嘧菌酯杀菌谱很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大部分病原菌有效。

吡唑醚菌酯在水稻上治什么病 与三唑类复配效果好吗.doc

吡唑醚菌酯在水稻上治什么病 与三唑类复配效果好吗.doc

吡唑醚菌酯在水稻上治什么病与三唑类复配效果好吗吡唑醚菌酯在水稻上治什么病?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复配效果好吗?据悉,吡唑醚菌酯在防治纹枯病上的效果是相比其他杀菌剂要好,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吡唑醚菌酯的相关知识吧!
一、吡唑醚菌酯在水稻上治什么病
吡唑醚菌酯在防治纹枯病上的效果是相比其他杀菌剂要好,吡唑醚菌酯在防治纹枯病上效果是不错。

二、三唑类杀菌剂和吡唑醚菌酯效果好吗
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控,还是考虑成本以及广谱性的,有些药剂虽然效果好,但对于其他病害效果欠佳,这样就必须加入其他药剂才能进行全面防控,在成本上考虑是不合算的。

水稻主要病害是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吡唑醚菌酯对于纹枯病和稻瘟病效果都不错,三唑类例如戊唑醇等于稻曲病、纹枯病效果不错,建议在施药吡唑醚菌酯时,复配三唑类杀菌剂使用,这样效果全面,使用成本也不高。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吡唑醚菌酯,有着良好的杀菌性能,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农户们的认可。

那么你知道吡唑醚菌酯如何使用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①葡萄:可用于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穗轴褐枯等病症的防治,正常情况用量15毫升兑水30斤。

②柑橘:可用于炭疽病、沙皮、疮痂病等病症,用量15毫升兑水30斤。

对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果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③梨树:一亩地用20~30g,兑水60斤均匀喷雾,预防梨树黑星病,也可复配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

④苹果:主要防治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早期落叶病,叶斑病等。

但是需要注意,对噶拉的一些品种敏感。

⑤草莓:主要预防为主,主防白粉,霜霉,叶斑等。

前期在没有发病的时候用吡唑预防,后期再使用的时候搭配一下,比如霜霉病的,可以搭配烯酰吗啉、多菌灵之类的或者交替使用。

有实验证明,在25毫升一壶水以下对花期蜜蜂都安全,但也要注意避免高温和低温时施用,否则有药害,不能与铜制剂等混用。

⑥葱:吡唑醚菌酯对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的预防效果不错。

⑦西瓜:前期就可以用,预防蔓枯,中后期的炭疽病、蔓枯病等,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前期预防的时候可以用一到两遍,后期治疗的时候可以复配一下,治疗霜霉病、疫病等。

⑧黄瓜:用在黄瓜上效果很好,预防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斑点类病害,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降低植物呼吸作用,提高作物抗逆性。

吡唑醚菌酯能用在哪些作物上谷类作物吡唑醚菌酯对谷类作物病害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

(1)对谷类叶部和穗粒的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并且增产效果显著。

用其单剂作治疗试验能有效防治小麦叶枯病,同时也能观测到对小麦颖枯病的兼治作用。

即使在发病较严重时,吡唑醚菌酯仍能有效地防止叶锈病、条锈病对大麦和小麦的危害,同时能兼治大麦的叶枯病和网纹病,吡唑醚菌酯也可有效地防治其他谷类病害:如小麦斑枯病,雪腐病和白斑病及大麦云纹病。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展开全文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用途:
1、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褐枯病、枝枯病等。

芝为士回答,版权知必究,未经许可,不达式或得转载
2、防治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若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成还只很员品及金,马今观称维照。

3、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凤梨等炭疽病、叶斑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金香、康乃馨等枯萎病。

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事项
他起其角即造思才元市维调铁。

1、注意不要和碱性杀菌剂混用,与其它药剂混用注意浓度,做好试验。

2、吡唑醚菌酯和叶面肥混用,需要先溶解叶面肥,再倒入吡唑醚菌酯,最后倒其他的东西。

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渗透,不建议加有机硅。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合使用,但最好分别二次稀释后混合。

参考资料来源:。

吡唑醚菌酯原药标准

吡唑醚菌酯原药标准

吡唑醚菌酯原药标准
吡唑醚菌酯原药标准主要涉及产品的质量控制项目指标、试验方法、鉴别试验,以及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一、质量控制项目指标
吡唑醚菌酯原药的质量控制项目指标主要包括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酸度、干燥减量、丙酮不溶物等。

其中,吡唑醚菌酯原药的质量分数应大于或等于97.5%;酸度(以H2SO4计)应小于或等于0.2%;干燥减量应小于或等于0.5%;丙酮不溶物应小于或等于
0.2%。

同时,吡唑醚菌酯原药应符合相应的企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二、试验方法
吡唑醚菌酯原药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抽样、鉴别试验和其它必要的试验。

1.抽样:按照GB/T 1605-2001中5.3.1"商品原药采样"
方法进行。

用随机数表法确定抽样的包装件;最终抽样量应不少于100g。

2.鉴别试验:液相色谱法。

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
试样溶液中某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吡唑醚菌酯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

3.其他必要的试验:如吡唑醚菌酯原药的质量分数测定
等,可参照相关标准进行。

三、包装、运输和储存
吡唑醚菌酯原药的包装、运输和储存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GB/T 1605-2001的规定,并标明相应的标识和标识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产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同时,应注意防止产品泄漏和污染环境。

总的来说,吡唑醚菌酯原药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吡唑醚菌酯在幼果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在幼果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在幼果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吡唑醚菌酯在幼果上的使用一、前言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常用于水果和蔬菜的农药防治中。

在幼果上使用吡唑醚菌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二、适用范围吡唑醚菌酯适用于苹果、梨等水果的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包括黑星病、白粉病等。

三、使用方法1. 选用合适的药剂在幼果上使用吡唑醚菌酯时,需要选择适合该作物和病害的药剂。

建议咨询专业人员或参考相关文献,避免误用或过量使用。

2. 按照说明书正确施药使用吡唑醚菌酯时,应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施药。

不得超量使用或忽略安全间隔期。

3. 注意天气条件在施药前应注意天气条件。

避免在雨天或风力较大时进行施药,以免影响效果并造成环境污染。

4. 注意施药时间吡唑醚菌酯的施药时间应在病害发生前或早期。

若病害已经严重,建议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防治。

5. 注意药剂残留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后,应注意药剂的残留期。

在果实成熟前,应避免食用或销售受到污染的果实。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保护自身健康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时,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接触药剂对身体造成危害。

2. 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施药时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储存和处理药剂储存吡唑醚菌酯时应注意避光、干燥、通风,并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处理残留的药剂时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置,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总结在幼果上使用吡唑醚菌酯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施药方法、时间和安全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吡唑醚菌酯可以有效防治水果病害,保障水果产量和品质。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

野鸭LD505
000mg/kg: 蜜蜂LD50(48h):经口73.105txg/蜜蜂,接 触1001xg/只蜂; 蚯蚓 LC50565.9mg/kg干土。 该制 剂对鱼剧毒。对鸟、蜜蜂、蚯蚓低毒。 在产品标签上注明药械不得在池塘等水源和 水体中洗涤.施药残液不得倒入 水源和水体 中。
防治香蕉黑星病、叶斑病的有效成分浓度为
83.3-250mg/kg(稀释倍数为1000-3000倍), 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一般喷药3次,间隔 10d喷1次药。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对黄瓜、 香蕉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对兔眼睛和皮肤均有刺激性:豚鼠皮肤致敏
试验结果为无致敏性。
吡唑醚菌酯原药和25%乳油均属中等毒。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性均略高于国内合成制剂38%恶霜嘧铜菌酯。
安全性
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鱼LC50(96h):
虹鳟鱼0.01mg/L, 蓝鳃太阳鱼0.031
6mg/L, 鲤鱼0.031 6mg/L; 水蚤LC50(48h)15.71mg/L; 北美鹌鹑LD502 000mg/kg,

化学名称:N—f2一『1一(4一氯苯)一1H-吡唑- 3-基氧甲基』 苯卜N一甲氧氨基甲酸甲酯。
毒性研究
吡唑醚菌酯原药 大鼠急性经口LD505
000mg/kg.急性经皮 LD502 000mg/kg.急性吸入 LC50(4h)0.3lmg/L; 对兔眼睛、皮肤无刺激性: 豚鼠皮肤致敏试验结果为无致敏性: 大鼠3个月亚慢性喂饲试验最大 无作用剂量:
吡唑醚菌酯 Pyraclostrobin
农药登记名称及商品名:250克/升吡唑醚菌
酯乳油 分子式:C19H18ClN3O4 化学名称:甲基(N)-[[[1-(4-氯苯)吡唑-3基) -氧]-0-甲氧基]-N-甲氧氨基甲酸酯 相对分子量:387.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吡唑醚菌酯的使用
吡唑醚菌酯是现在使用特别广泛的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

它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作用机理:
1.吡唑醚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更宽的杀菌谱和更高的杀菌活性,对瓜果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玉米大斑病等病害有较强的防治效果。

2.作用迅速,持效期长,再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

3.新型作用机制,可作为病害综合治理及抗性管理的新的有效工具。

使用剂量:
混配使用问题:
1.注意不要和碱性杀菌剂混用,与其它药剂混用注意浓度,做好试验。

2.吡唑醚菌酯和叶面肥混用,需要先溶解叶面肥,再倒入吡唑醚菌酯,
最后倒其他的东西。

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渗透,不建议加有机硅。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合使用,但最好分别二次稀释后混合。

5.不建议吡唑醚菌酯和氧化性的农药(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乙酸、氯溴等)混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