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新媒体传播与应用》课件:四、网络受众之网络成瘾
合集下载
网络成瘾ppt课件

9
影响: 一.长时间上网会影响其生理和心理发展。 二.网络成瘾严重影响学习。 三.网络游戏中充斥的暴力情节给其以不 良 的榜样力。 四.网络中大量的色情内容严重影响其性心 理的健康发展。
10
三、原因
外因:
• 网络自身特点:匿名性、便利性和 逃避现实性 • 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问题
15
• 干预: 一、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1.有“破”有“立” —(Young) 2.认知一行为疗法—(Davis) 3.认知疗法 4.行为疗法
16
有“破”有“立”
• “破” 1.反向实践 了解患者使用网络的具体习惯. 打破习惯采用新的方式上网 2.节制 不让患者使用使他上瘾的网络服务, 可以使用其他的网络服务。
孤独感、及惧怕否认的关系》)
25
2、网络成瘾行为是成瘾者存在大量不正确的即非适应性认 知的结果,同时网络成瘾的发生与情绪水平有关。了解并 改变成瘾者的负性情绪是纠正成瘾行为的核心 (李庚, 戴秀英 《青少年网络成瘾认知行为治疗的对照研究》)
3、网络成瘾青少年常常出现各种精神症状,表现出内向和精 神质的人格特征。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常常表现为过分 干涉、惩罚、缺少情感温暖。(陶然等《网络成瘾患者的 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
陶然等网络成瘾患者的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4从社会学角度可以把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归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三个方面要从根本上让青少年戒除网瘾必须通过全社会的综合治理改变青少年的整个生存环境使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形成有利于他们规避网络成瘾的良好氛围
青少年网络成瘾
1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 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 高中生为56%。据统计,患网络成瘾的青少年 网民高达10%—15%,网络这把“双刃剑” 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上网而 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 屡发生。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 目前70%的青少年犯罪是受网络影响而诱发犯 罪的,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对 社会的危害不亚于今天的“海洛因成瘾”。
影响: 一.长时间上网会影响其生理和心理发展。 二.网络成瘾严重影响学习。 三.网络游戏中充斥的暴力情节给其以不 良 的榜样力。 四.网络中大量的色情内容严重影响其性心 理的健康发展。
10
三、原因
外因:
• 网络自身特点:匿名性、便利性和 逃避现实性 • 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问题
15
• 干预: 一、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1.有“破”有“立” —(Young) 2.认知一行为疗法—(Davis) 3.认知疗法 4.行为疗法
16
有“破”有“立”
• “破” 1.反向实践 了解患者使用网络的具体习惯. 打破习惯采用新的方式上网 2.节制 不让患者使用使他上瘾的网络服务, 可以使用其他的网络服务。
孤独感、及惧怕否认的关系》)
25
2、网络成瘾行为是成瘾者存在大量不正确的即非适应性认 知的结果,同时网络成瘾的发生与情绪水平有关。了解并 改变成瘾者的负性情绪是纠正成瘾行为的核心 (李庚, 戴秀英 《青少年网络成瘾认知行为治疗的对照研究》)
3、网络成瘾青少年常常出现各种精神症状,表现出内向和精 神质的人格特征。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常常表现为过分 干涉、惩罚、缺少情感温暖。(陶然等《网络成瘾患者的 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
陶然等网络成瘾患者的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4从社会学角度可以把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归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三个方面要从根本上让青少年戒除网瘾必须通过全社会的综合治理改变青少年的整个生存环境使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形成有利于他们规避网络成瘾的良好氛围
青少年网络成瘾
1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 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 高中生为56%。据统计,患网络成瘾的青少年 网民高达10%—15%,网络这把“双刃剑” 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上网而 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 屡发生。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 目前70%的青少年犯罪是受网络影响而诱发犯 罪的,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对 社会的危害不亚于今天的“海洛因成瘾”。
网瘾讲课PPT课件

家庭沟通:加强家 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 系
制定规则:设定家 庭规则,限制上网 时间,培养健康的 生活习惯
心理辅导:寻求专 业心理辅导,了解 网瘾成因,制定戒 除计划
家庭支持:家长应给予孩子关爱和 陪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 制定上网规定。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组织各类有益 身心的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 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每天上网时间 超过4小时,且 无法控制上网
时间
上网时间过长, 导致工作、学 习、生活受到
严重影响
无法摆脱对网 络的依赖,即 使意识到问题 的严重性也无 法减少上网时
间
情绪低落、焦 虑、烦躁等心 理问题,以及 睡眠质量差等
身体问题
网瘾与网络成瘾的区别:网瘾是指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的心理障碍,而网络成瘾则是指对互联 网的过度依赖。
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避免沉迷于网络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多进行户外运动和身 体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免疫力。
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学习新技能或新知识,增加人际交往和 交流,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上网时间,避免 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
政府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清理有害信息。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上网行为的监督,避免孩子接触不良网站。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社会应共同参与,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案例一:小明的戒网瘾经历 案例二:李华的戒网瘾过程 案例三:王刚的戒网瘾故事 案例四:赵云的戒网瘾经验
网络成瘾ppt课件

医生诊断
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结合症状表现、诊断 标准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估。
心理测试
通过测试了解个体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 等。
辅助检查
可能需要进行相关生理检查,如视力、颈椎 等,以了解身体状况。
03 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个人因素
心理需求
网络成瘾者往往在现实生活中缺 乏满足感,通过网络寻求心理满
足。
自我控制能力
案例三
小李的故事
案例分析
分析一
小明的网络成瘾原因
分析二
小红的网络成瘾表现
分析三
小李的戒除网络成瘾过程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一
网络成瘾的危害
总结二
戒除网络成瘾的方法
总结三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作用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网络成瘾现象普遍存在,对青 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网络成瘾的原因复杂多样,包 括心理、社会、家庭、学校等 多方面因素。
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
01
02
03
04
身体健康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容易导致颈 椎病、肥胖等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
过度使用网络可能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幻 觉、自闭等严重心理障碍。
工作和学习
网络成瘾会影响工作和学习效 率,导致成绩下降、工作效率
降低等。
人际关系
过度使用网络可能导致人际交 往能力下降,影响家庭关系和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咨询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 、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控制使用网络的时间。
家庭治疗
对于网络成瘾严重的学生,心理咨询师可以开展家庭治疗,帮助家长 了解孩子的需求,改善家庭关系,共同支持孩子戒除网瘾。
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结合症状表现、诊断 标准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估。
心理测试
通过测试了解个体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 等。
辅助检查
可能需要进行相关生理检查,如视力、颈椎 等,以了解身体状况。
03 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个人因素
心理需求
网络成瘾者往往在现实生活中缺 乏满足感,通过网络寻求心理满
足。
自我控制能力
案例三
小李的故事
案例分析
分析一
小明的网络成瘾原因
分析二
小红的网络成瘾表现
分析三
小李的戒除网络成瘾过程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一
网络成瘾的危害
总结二
戒除网络成瘾的方法
总结三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作用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网络成瘾现象普遍存在,对青 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网络成瘾的原因复杂多样,包 括心理、社会、家庭、学校等 多方面因素。
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
01
02
03
04
身体健康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容易导致颈 椎病、肥胖等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
过度使用网络可能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幻 觉、自闭等严重心理障碍。
工作和学习
网络成瘾会影响工作和学习效 率,导致成绩下降、工作效率
降低等。
人际关系
过度使用网络可能导致人际交 往能力下降,影响家庭关系和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咨询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 、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控制使用网络的时间。
家庭治疗
对于网络成瘾严重的学生,心理咨询师可以开展家庭治疗,帮助家长 了解孩子的需求,改善家庭关系,共同支持孩子戒除网瘾。
南大新媒体传播与应用-课件:网络传播的文化与政治:数字沟要修订

A 发展是硬道理
推进两化融合 鼓励技术创新 做强民族产业 提高覆盖率 提升应用度
B提升国民素质 在校师生 公务员 企业员工 农民
C实现普遍服务 关注农村地区 关注中西部地区 关注弱势群体
D力求跨越发展 认识跨越 产业跨越 应用跨越 政策跨越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3、减少个体间数字沟的措施
(1)专业技术平民化 (2)技能培训规范化 (3)网络内容 实用化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一、理解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理论的起源:1970年,美国传播学 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了“知识沟”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 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 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 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 势”。
“信息沟”在数字化时代表现得更加明显,随着技术的发展 这条沟越来越宽,并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数字鸿沟”。
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于2019年在名为《在网络 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数字鸿沟概念: “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 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 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 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 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 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处于这一鸿沟的不幸一边,就意 味着他们很少有机遇参与到我们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当 中,也很少有机遇参与到在线的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 交往当中。”
互联网普及率差距超过数字鸿沟总水平
2019年城乡互联网差距指数为0.74%(即农村落后于城市 74%),此前这一指数一直在0.85以上;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

网络成瘾的预防
预防之二
家庭需采取的措施
和孩子平等对话多引导孩子发表看法,家长则 以建议的形式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孩子,让他们 自己作出判断。在管理孩子上网时间,家长应 结合孩子的个性和爱好,跟他们一起聊聊网上 的轻松话题 。规范孩子的上网时间。鼓励孩子 与同龄人交流 等。
预防之三
学校须采取的对策 学校应加强有关网络指导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养
现实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 目前上网人数已达到1.03亿人。网民的主体为年轻、高 学历群体(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75.9%),大学生 上网聊天的时间占了他们上网时间的90%还要多,由这可 以看出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 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使 用过度及网络成瘾问题。
判断是否网络成瘾的标准
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 5、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 件,下载等等; 6、上网使自己的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 网。
网络成瘾症分型
A型:单纯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网络, 以玩各类游戏、聊天及观看综合性节目为主的一种类型。
网络成瘾的预防
预防之一
正确识别自身遇到的问题 学会一些有效地处理应激性事件的应对方式,尽管网络依
赖的形成有着各不相同的原因,但大多数网络依赖的学生往往 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需要得不到满足, 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不能有效解决,从而逃避到网络世界中去,在其中寻求解脱。 此外,互联网毕竟不是可卡因、酒精或尼古丁,人们对它的沉 迷大多是由于人们的自我放纵和缺乏自我控制所致,而且研究 者已经证实了某些心理特点的人群对于网络依赖的现象更具有 易感性。因此,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应该认真审视自己的现实生 活,认清自身的需要和应解决的真正问题,培养直面人生的态 度,致力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求需要的满足和解决问题的出路。 而不是采用“鸵鸟”政策。并且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把握好 自己的人生方向。
网络成瘾讲课PPT课件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 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 体素质,缓解压力,有 助于减少网络成瘾行为。
社交互动:积极参与社 交活动,与他人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 交能力和情感支持,有 助于克服网络成瘾。
寻求心理辅导
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和原 因
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 助
学习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 法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 惯
心理健康:网络成 瘾可能导致焦虑、 抑郁、自卑等心理 问题
学习成绩:过度上 网可能影响学习, 导致成绩下滑
人际关系:沉迷网 络可能导致与家人、 朋友的沟通减少, 影响人际关系
导致社交障碍
沉迷网络,减少现实社交活动
缺乏面对面交流,影响人际关 系
过度依赖网络,忽视现实交往
社交焦虑,害怕与他人交往
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鼓励青少年多 参加有益身心 的活动,减少 对网络的过度
依赖。
加强青少年的 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
和人生观。
提高青少年的 自我约束能力
感谢观看
经济困难
购买大量相同 或类似的商品, 无法做出理性
决策
对购物产生强 烈的心理依赖,
无法自拔
如何判断和预防网络成瘾
章节副标题
判断标准
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且无法控制 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 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身体不适、情绪低落等症状 无法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对家人、朋友和社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网络色情成瘾
表现:沉迷于色情网站、社 交媒体等,难以自拔
定义:过度使用网络色情内 容,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 学习
危害:对身心健康、人际关 系、学业和事业造成负面影
青少年上网成瘾讲座PPT课件

上網的影響
台灣 N=743 高中學生 88上網依賴
需要較多時間上網 影響學習表現 影響跟父母的關係 較愛追尋刺激及較弱自我控制 互聯網增進青少年之間的關係 是他們喜愛的活動
Lin SJ & Tsai CC (2002)
2023/12/31
互聯網上癮?
網絡成瘾是独特的精神障礙 (Ivan Goldberg 1995) 396/496 經常上網者可能患上網絡依賴 (Kimberly Young 1996) “行為成瘾”:顯注性、情緒改變、耐受性、断瘾徵狀、人際衝突及 復發 (Griffiths 1996) 以 DSM-IV-TR “病理性賭博障礙” 診斷標準為藍本創設出 “病理 性網絡使用”診斷標準 (Young 1998) 以 DSM-IV-TR “衝動控制障礙”的概念去建立 “問題網絡使用”診 斷標準,又提出必須排除躁狂症引起的行為失控 (Shapira 2003) “網絡成瘾量表”:包括七項 DSM-IV 藥物依賴標準及 Griffiths(1998) 建議的兩項附加標準 (Nichols et al 2004) CIAS “陳氏網絡成瘾量表”: 13 項 (Yen CF 2004) 所有網絡成瘾診斷工具都是根據“藥物依賴” 、“衝動控制障礙” 及“病理性賭博障礙”等標準修改而來 “網絡成瘾”是否独特的精神障礙仍未共識 診斷工具準確及可靠性需進一步評估 還未列入DSM IV 及 ICD 10 制造出來的問題?
流行情況
網絡成瘾
問題上網者
上網者
2023/12/31
依賴/上癮
互聯網上癮 (1995) 互聯網上癮障礙 病態互聯網使用者(Mark Griffiths, 1997) 問題互聯網使用者
2023/12/31
网络成瘾ppt

夜“泡”网吧,导致身体透支突发瘫痪。据初 步判断,该男子连续上网过度疲劳是诱因。
黄石小伙小东(化名)连续7天上网只睡10小时
疲劳家中死,时年21岁。
网络成瘾的害处
二.造成人பைடு நூலகம்异化
暴力和色情游戏充斥着网络,网络欺骗、 赌博、人身攻击、反动言论、犯罪行为以及 各种网络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伤害, 对道德观的形成有极其不良的影响。网络世 界的虚拟性也会使青少年网民产生一种“特 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容 易做出一些平时不能做的不道德的行为,也 容易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 。
第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
空间:互联网帮助青少年找到合 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 校和教师,同时加强青少年之间 的交流和沟通。
网络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 同时,也让一些人沉迷于网络 世界里无法自拔。
二、学生上网的不利之处
广东是网络的重灾区
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网瘾 的青少年高达2400万人,14岁~24 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 瘾青少年的90%。济南在押的1500 名少年犯中,80%是“网瘾”造成 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 案与“网瘾”有关。
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是无益呢
?
一、学生上网的诸多有利之处
第一,开阔视野:互联网
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 科全书。
第二,加强对外交流。
第三,促进青少年个性化的发展:
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 和视野,提供无限多样的发展机 会的环境。利用互联网可以学习、 研究乃至创新,开发青少年内在 的潜能。
中国著名的戒除网瘾专家陶宏开教授说
:
“中国千万个青少年的堕落,千万个家长的不 幸都是从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开始……” “每一个网瘾少年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 和一对可怜的父母” “产生网瘾的时候也就是悲剧人生开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