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病变影像鉴别诊断-真菌感染与肿瘤3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二)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二)引言概述:肺部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影像学特点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正文内容:1. 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实变、小灶性结节、空洞、支气管扩张和胸膜增厚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困难。
- 实变是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呈现为局部或弥漫性的密度增高区域。
密度增高区域清晰边界,可伴有支气管扩张和胸膜增厚。
- 小灶性结节是一种较常见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直径不超过3cm的圆形结节。
结节可以单发或多发,部分结节可发生坏死。
- 空洞是较为少见的影像学表现,主要表现为密度减低的空洞区域。
空洞与壁厚和均匀性有关,部分空洞可有液平面。
-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肺实质内呈现线状或管状阴影。
扩张的支气管可与血管并列出现。
- 胸膜增厚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胸膜局部或弥漫性增厚,与邻近的肺实质呈现分界线。
2. 影像学诊断的注意事项- 鉴别诊断是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如结核病、细菌感染和恶性肿瘤等,需要进行鉴别。
- 影像学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疑似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痰培养、血常规和纤支镜检查等。
- 高分辨CT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高分辨CT可以显示肺部微小结构的细节,并帮助医生确定病灶的范围和性质。
3. 影像学表现的定量分析- 影像学表现的定量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的影像学分析软件可以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定量分析,如计算病灶的面积、体积和密度等。
- 定量分析还可以帮助评估治疗的效果。
对于接受治疗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定量分析可以监测病灶的变化,并评估治疗的效果。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化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以下将介绍IPFI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一、诊断指南:1.临床症状与体征:IPFI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胸痛。
体格检查可发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干湿性啰音、杂音等。
2.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内斑点状或片状浸润阴影,也可见空洞形成。
CT检查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3.病原学检查:支气管镜或胸腔镜检查可取得病灶组织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学检查,如涂片、培养和PCR等。
4.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经导管心脏超声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感染和判断病情。
二、治疗指南:1.患者管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和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2.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米卡芬净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单药治疗或联合应用药物。
3.免疫增强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积极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常用的免疫增强治疗包括使用重组人白介素-2、肠内营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等。
4.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高能量、高蛋白饮食,必要时可辅以肠内外营养支持。
5.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无效或有支气管阻塞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外科切除病变组织、支气管扩张术、胸腔引流术等。
6.病程监测:定期进行影像学、真菌学和临床症状的监测,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旨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但由于每位患者情况不同,请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

• 鉴别诊断:临床与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需与肺癌,转 移癌,结核,肺炎鉴别. .肺癌:肺隐球菌病孤立结节型需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两者均可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有时难以鉴别. 随访肺癌进行性增大.而肺隐球菌病发展缓慢,早期 周围可以有晕征。 .转移癌:肺隐球菌病多发结节型需与转移癌鉴别, 转移癌多表现为光整结节型,而肺隐球菌病的结节 形态常不规则,且常伴斑片影等多态表现。 .结核:弥漫混合型肺隐球菌病需与结核鉴别.两者 均为多态,多灶表现,但弥漫混合型肺隐球菌病以结 节团块为主,而结核则以空洞,斑片样支气管播散灶 为主。
• 鉴别诊断:)肺内表现需与其他变态反应类 肺炎鉴别,形态上并无特异性,结合临床哮 喘病史,血嗜酸性细胞及血明显增高,可鉴 别。)支气管病变需与支气管内生长的肿瘤
和支气管扩张征鉴别,如表皮黏液样癌可 沿气管腔生长,阻塞管腔,形成结节团块改变, 增强扫描有强化,而支气管黏液嵌塞不强化。 支气管扩张症也可伴支气管黏液嵌塞,但支 气管扩张症多见于远端小支气管,而态反 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多发生于除一、二级 以外的大支气管,两者发生部位不同可鉴别。
作为与其他机遇性肺部感染的鉴别点。肺念珠菌 病上述影像表现也可见于其他肺感染性疾病,大多
无特异性。实际上肺念珠菌感染常常合并有其它 细菌或真菌感染,使诊断复杂化。
• 女性,岁,咳嗽、咳痰、气紧余天,近天 加剧,体温℃。
白细胞总数:起病时×,住院:×。中 性:。血氧饱和度< 。起病时电视透视未
见明确实变影像。平时体健,无慢性支气 管炎病史,半月前曾收拾旧房屋,打扫过 卫生。
诊断主要依靠手术病理,纤支镜肺活检或肺穿刺活检 病理。
主要常见表现:多态、多样、多灶为特征。
.结节或肿块病变(约占),大小不等,孤立或多发, 可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部分病灶周边见" 晕征"。.浸润实变灶,病灶呈大叶或节段分布, 远端密度实,近心处密度明显淡而稀疏,气道征 局限于近端肺。.空洞,薄壁(多见免疫缺陷患 者)。.弥漫混合病变,结节,团块,实变,斑片灶多 样分布,以结节肿块为主。.弥漫粟粒影。.急 性间质肺炎。.可伴胸水,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 大。
2017-12-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1

曲霉重叠综合症
B—P—A的—累—及—部—位—(—解—剖—) —
气道:大、中、小、细 肺脏:肺实质、肺间质 胸膜:胸水、增厚 淋巴:肺门、纵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气道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侵袭性肺真菌病影像学图集》,何礼贤,李华茵,邵长周等
寄生性支气管曲霉病
小气道性病变:管壁增厚、树芽征、空洞性结节
• MO(单核) 10.3% (3-8%) ↑
• EO(嗜酸)
17.3% (0.5-5%) ↑
• HGB 149g/L (120-160g/L)
• PLT
243×10~9/L (100 -300×10~9/L)
• CRP 18.85 mg/L (0.068~8.2mg/L) ↑
• ANCA (-)
• EBV
胸腔镜下左肺上叶楔形切除
镜检:肺组织内部分肺泡间隔增宽,部分区域纤
维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 上皮样肉芽肿形成,局灶碳末沉着,肺泡间隔血 管扩张。未见干酪样坏死。
符合肺肉芽肿样病变,请临床除外特殊感染
免疫组化结果:CD21(-),CD23,(个别阳性),
CD68(+),P53(+),ki-67(30%+),s100(个别阳 性),CD1a(-)。 特殊染色:PAS(+),抗酸(-), 银染法(-)
分布:10%-20%于口腔、咽喉、上呼道、
阴道及肠道粘膜,一般不致病
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侵入支
气管或肺引起疾病,多为继发。
途径:真菌孢子经气道吸入及血播入肺
分型:支气管炎型、肺炎型
病理:浸润气道壁/血管,致坏死性血管炎
结核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结核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简要介绍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他常见疾病进行鉴别。
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起病期在结核病初次感染或者再感染后出现的早期感染期,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1. 纵隔淋巴结肿大:早期的结核病常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这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结增生,形成肿块。
2. 局限性肺浸润:初次感染后,结核杆菌可在肺部引起局限性炎症浸润,表现为片状阴影的出现。
活动期结核病在活动期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典型,主要有:1. 干酪样坏死:结核病在活动期可在病灶中形成干酪样坏死区,这是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2. 支气管旁渗出:由于干酪样坏死区的破溃和排出,周围肺组织可出现渗出反应,形成纤维间质增厚和结节状改变。
3. 空洞形成:干酪样坏死区域破溃且排出后,可形成空洞,常见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恢复期在结核病的恢复期,影像学表现主要是:1. 纤维增生:在病灶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局部密度增高。
2. 钙化:在结核病愈合后,病灶中的干酪坏死可以发生钙化,形成钙化灶。
结核病与其他常见疾病的鉴别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有时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需要与以下常见疾病进行鉴别:1. 肺炎: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结核病相似,但肺炎常为双肺分布,且结核病的病灶边界清晰,有助于鉴别。
2. 肿瘤:肺部肿瘤和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也有相似之处,但肿瘤的边界通常不规则,可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表现。
3.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也可引起肺部病灶,但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往往呈现较为局限的结节状阴影,且常伴有空洞形成。
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是结核病诊断中的重要手段,了解结核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及鉴别是提高结核病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对结核病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病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降低结核病的传播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肺部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指的是肺部被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变。
由于其症状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因此确诊往往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和确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和常见的影像学方法。
一、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1. 空洞影肺部真菌感染常导致肺组织坏死形成空洞。
在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扫描中,可见肺部出现一个或多个直径较大的空洞影,边缘模糊不规则。
2. 结节影肺部真菌感染引起的结节影多表现为直径小于3cm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
这些结节影常常呈现多发性,并且边缘光滑清晰。
3. 实变影肺部真菌感染可引起肺实质模糊增厚,形成实变影。
这种实变影通常呈现为片状或融合状,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
4. 支气管播散影在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真菌通过支气管播散可导致支气管壁增厚,形成支气管壁结节或结缔组织增生的影像学表现。
5. 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部真菌感染常常引发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这些肿大的淋巴结可在胸部CT扫描中清晰可见,直径一般在1cm以上。
6. 广泛播散当肺部真菌感染病情进一步恶化时,真菌可通过淋巴管和血液播散到其他器官。
这时,在胸部CT扫描中可以观察到其他器官的结节、肿块或腺体增生。
二、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方法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方法之一,可以初步发现肺部异常阴影,并提供一些病变的特征信息。
但X线检查在检测早期真菌感染时敏感性较低,无法提供详细的病灶形态信息。
2. 胸部CT扫描胸部CT扫描是目前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它可以提供更细致的图像信息。
CT扫描能够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数目、位置、边缘、密度等特征,有助于明确病变的特点和范围。
3. 核素扫描核素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来观察某个器官血流、代谢或功能状况的影像学方法。
肺部真菌感染时,核素扫描可以提供有关肺部病变的血流、代谢等信息,有助于确定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肺部真菌感染的分级诊疗

C
侵袭性肺曲霉病
为粒细胞缺乏或接受广谱抗 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治 疗过程中出现不能解释的发 热、干咳、胸痛,咯血等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
反复哮喘样发作;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1X109/L; 血清总IgE浓度≥1000mg/ml; 影像学一过性或游走性肺部浸润;中央囊状支气管扩张。 曲霉抗原皮试阳性;血清沉淀素抗体阳性;特异性抗曲霉IgE和IgG滴度升高;
G试验的评价:
高特异性,连续2次或以上阳性,提高敏感性; 比临床症状早10天,比HRCT早9天; 敏感性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真菌负荷量); 可用于动态观察感染程度和治疗疗效;
G试验:侵袭性真菌感染
• EORTC/MSG:163 proven or probable IFI &170 control • Fungitell cut-off:60ng/ml • Sensitivity69.9%, specificity87.1%,PPv83.3%,NPV75.1%
间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肠
外营养
1 发热
持续发热 >96h,经积 极抗生素治疗 无效
临床特征
2
肺部感染症 状及体征
咳嗽、咳痰、咯 血、胸痛、呼吸 困难、肺部啰音、 胸膜摩擦音等
3 影像学
典型的影像学 特征,或新的 非特异性肺部 浸润影
微生物学检查
1 真菌涂片
KOH湿片、 六胺银染色、 墨汁染色、革 兰染色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
01 隐匿性感染 02 流感样症状 03 肺炎或支气管炎 04 肺脓肿或脓胸 05 肿瘤样改变 06 肺栓塞 07 弥漫性肺间质病变、或类结节病表现
侵袭性肺真菌病分级(3级)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真菌性感染影像特点
大部分缺乏特异性表现 局灶性或广泛性实变阴影,空洞阴影、结
节影,肺门纵隔淋巴肿大 胸膜改变 与结核病及某些肺部肿瘤的表现相似 确认主要依靠呼吸道分泌物或活检组织的
病理学检查
肺曲霉菌病
可有多种病菌,烟曲霉菌最常见 常见于某些异常个体: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 影像学诊断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 陈起航
2009-04-21
肺部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 肺部感染的途径
气道、肺血管、也可直接来自纵隔、膈肌 或胸壁的感染性病变
最常见的途径是来自气道
肺部感染性病变的分类
病因:最好的分类法 感染区域:社区; 医院内 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 影像学的形态
北京等9病城市的调查: 大于60岁,肺炎占所患常见病---26%
老年CAP患者病死率:15%---35%
老年肺炎的特点
发病率高 临床表现不典型:
咳嗽、咳痰、发热症状不明显,高热少见 实验室检查不典型:
白细胞升高占21.56%,半数以上正常 预后差: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容易导致------忽略、延误,甚 至误诊
曲霉菌球
常见于净化空洞,含气囊肿中 CT表现:肺厚壁空洞,内含活动的结节影,
长期存在可钙化 10%未经治疗可吸收
霉菌球的活动
仰卧位
俯卧位
侵入性肺曲霉菌病
见于严重的免疫抑制病人,病情重,不及 时治疗可致死亡
早期仅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典型的CT表现:肺内结节或圆形实变影并
周围环状磨玻璃影(日晕征) 进一步发展或吸收期结节影内可出现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肺部真菌感染与肿瘤性病变的准 确鉴别诊断
临床病史及相关检查 随访影像资料 特征性肺部CT影像表现 临床与影像科室的沟通-结合临床!
谢谢大家!
4.球的密度较均匀,可有钙化;边缘较光整 5.曲菌球的位置可有改变,且总是处于近地位 6.增强扫描无强化
曲菌球-影像表现
体位改变:
曲菌球-影像表现
增强扫描:
二、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影像表现 早期,肺部出现多发结节 或肿块
病理:曲菌菌丝侵犯肺 血管导致肺梗死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肺部病变CT影像鉴别诊断 -真菌感染与肿瘤
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蒲 红 主任医师
肺部真菌感染与肿瘤病变影像诊断难点:
肿瘤病员免疫异常,易并发真菌感染 影像基本征象交叉 影像读片者判断差异大 临床与影像沟通欠佳 鉴别诊断——关键
主要内容
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表现 肺部肿瘤性病变CT影像表现 鉴别诊断
小结:血管侵袭型曲菌病-CT影像特点
多发结节或肿块
晕征 反晕征 空气半月征 空洞
楔形实变
二、肺部常见肿瘤性病变
1、原发性肺癌 中央型 周围型:结节或肿块/炎症型
2、良性占位性病变 3、转移性肿瘤
结节与肿块
完全型(pGGO)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完全型(pGGO)——肺腺癌
良
周围型肺癌-分叶、毛刺征
肺癌-血管聚集与棘状突起
肺癌-空泡征
肺癌空洞
炎症型肺癌(枯树枝征):在肺大片实变阴影中,有较大的充
气支气管影像,而较小的支气管不显影,支气管管壁不规整,凹凸不平,广泛性狭窄、僵 硬、扭曲。该征和肺炎中的充气支气管不同的是小支气管不显影。是肺泡癌的特征性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基本CT征象
结节<3cm:多发 晕征 空洞:多发 斑片影<3cm:多发 团块>3cm 新月征 实变
1、多发结节
2、多发空洞
3、晕征
4、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
5、>3cm团块
6、空气新月征
7、实变
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特点
多发病灶 多种形态 多样改变 相对“典型”征象:
肺部真菌感染的特殊类型 ----曲霉菌感染影像
1.曲菌球 2.侵袭型肺曲霉菌病
—血管侵袭性
一、曲菌球-影像表现
1. 肺部空洞、空腔:上叶常 见
2. 空洞或空腔内高密度结节 (球形)
(病理成分:霉菌菌丝、粘 液和坏死细胞碎片)
曲菌球-影像表现
3.空气半月征
在曲菌球与空洞(腔)壁之间有时可见新月形空隙
4. 空气半月征
肿块或结节内半月形气体 密度影,实际为空洞
病理:坏死区与其细支气 管相通;坏死结节的皱缩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5、空洞 病理:肺组织坏死、液化,坏死物排出。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6. 单发或多发楔形高密 度影(肺叶、段、亚 段的实变影),内见 空气支气管征
病理基础:肺亚段、 段或叶的梗死;或真 菌侵袭支气管壁, 向远 侧播散,产生炎性渗 出,实变
2. 晕征(halo sign )
结节或肿块状病灶周围可 见环绕的磨玻璃样影
病理:结节为梗死灶;晕 为周围肺泡内少量出血 所致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3. 反晕征(reversed
halo sign)
圆形磨玻璃样被实性实 变肺组织环包绕
病理:肺梗死伴出血, 外周重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反晕征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形态多规整,边缘多光滑 钙化多见,脂肪多见 卫星灶多见,纤维病灶多见 分叶少见 短细毛刺征少见 明显强化少见
良性结节
恶性肺结节特征
边缘:毛刺、分叶、锯齿、棘突等 内部:空泡、细支气管充气、钙化等 周围:血管集束、胸膜凹陷、阻塞性肺炎 增强:强化特点:中等强化 多发结节:转移灶 实变、片状影:枯树枝征
肺转移性肿瘤
CT表现: 1、肺内多发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楚,可有空洞 2、癌性淋巴管炎 3、纵膈淋巴结增大
转移性肺癌
癌性淋巴管炎
鉴别诊断
真菌感染与肿瘤-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及病程、免疫状态、基础疾病 影像表现
肺部结节病灶 多发结节:转移鉴别 单发结节:边缘改变非常重要 晕征-随时间变化-空气半月征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7. 增强扫描多数周围强化,中央坏死区不强化 8. CT肺动脉造影可见肺动脉栓塞征象
右下肺胸膜下实变,中央低密度为坏 死(肺梗死)周围环以高密度环为出 血
增强扫描中央坏死清晰显示无强化。
M Horger,et al,The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 78 (2005),
真菌与肿瘤-鉴别诊断
癌性淋巴管炎-真菌间质性改变 癌性空洞与真菌空洞 实变:边缘、枯树枝
真菌结节与肺癌结节-晕征
真菌空洞与癌性空洞
真菌空洞与癌性空洞
多数空洞内有不同形式的内容物
2020/9/16
真菌实变-炎症性肺癌
真菌性肺炎:恶性胸腺瘤术后化疗病员,出现
发热,CT显示多形性病灶
癌性淋巴管炎-真菌间质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