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真菌病的影像诊断
重视免疫抑制性肺真菌病的影像诊断

胞 计 数  ̄ 5 0 mm。 真 菌 是 主 要 的 致 病 菌 , 中 耶 氏肺 孢 子 菌 、 0/ , 其 烟 曲霉 菌 和 白 色 念 珠 菌 常 见 , 型 隐 球 菌 、 霉 菌 和 地 方 性 真 新 毛 菌 较 少 见 。 中性 粒 细 胞 持 续 减 少 两 周 以上 , 霉 菌 、 珠 菌 等 曲 念 机 遇 性 致 病 菌 可 引 发 致 命 性 感 染 [ ] 这 一 时 期 细 菌 也 可 是 发 6 , 。 病 的 致 病 菌 。C 4 20 m D % 0 / m。的 AI S患 者 真 菌感 染 概 率 明 显 D 增加 ,D C 4细 胞 数 越 低 , 染 发 生 率 越 高 。 因 此 , 日常 临 床 工 感 在 作 中, 强化肺真菌是免疫抑制患 者常见病原体这一概念 。 应 2 .规 范 免 疫 抑 制 性肺 真 菌 病 的 诊 断 流程
影 像 学 上 呈 对 称 性 磨 玻 璃 影 , 图 样 分 布 , 门 周 围 多 见 。 在 地 肺 AI S患 者 中 约 1 3可 见 肺 囊 肿 或 气 胸 。 地 图样 分 布 的 磨 玻 璃 D / 影 , 其 合 并 肺 囊 肿 时 高度 提示 本 病 。② 白色 念 珠 菌 大 多 见 于 尤 恶 性 血 液 疾 病 ( 性 白血 病 及 淋 巴瘤 )静 脉 注 射 嗜 毒 者 和 造 血 急 、 干 细 胞 移 植 受 体 , 伴 其 他 部 位 感 染 ] 常 。影 像 表 现 为 支 气 管 、 细 支 气 管 炎 和 支 气 管 肺 炎 , 特 征 性 。③ 侵 袭 性 肺 曲 霉 菌 病 只 无 发 生 于 免 疫 减 弱 者 _ , 原 体 起 源 于上 呼 吸 道 , 床 和 影 像 表 E 病 临
肺真菌病的影像征象分析与诊断

c u i g df u e it i u in p t h s i a e , n d s r a x n e i n u h a x d t n, o s l a i n n d s o l d n i s d d s rb t a c e n 3 c s s a d wi e p e d mi i g lso s s c s e u a i c n o i t o u r f o o d o
r di o c ld a a olgia igno i.M e ho s: ss t d The m a i g i i gs of a e wih pne o yc ss e e r t0s e tvey a l z d i g n fnd n 1 c s s 9 t um m o i w r e r p c i l na y e .T h e da igno e fa lc s sw e e c fr e s 0 t l gi x m i a in a d m y e e uli a i s s o l a e r om im d by hit pa ho o c e a n to n c t sc tv ton. The i a eswe er v e e m g r e iw d by t a olgit h e c d a d cson b o e us WO r di o ss w o r a he e ii y c ns ns .Re u t : uli l e i s i ot un e e f nd i 1 te s,n s ls M tp e lson n b h l gs w r ou n pa int i 2
[ sr c] Obe t e Too ti e p ru d rtn igo h ma igfau e fp e mo c ssa d t mp o ei Ab tat jci : banad e e n esa dn ft ei gn e t rso n u my o i n o i rv t v s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引言肺部真菌感染是指肺部被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其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方法常用的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有X线摄影和CT扫描。
X射线是一种常见的筛查工具,能够显示肺部病变的大致位置和形态。
而CT扫描则能够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包括病变的大小、形态、分布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影像学表现弥漫性肺部真菌感染弥漫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灶累及肺组织的大范围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其影像学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双侧多发肺实变:肺组织密度增高,出现斑片状浸润阴影,常呈现多发性分布,形态不规则。
- 肺间质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呈网状阴影,常伴有小叶中心间隔增厚和皮质下弓形影。
- 纵隔淋巴结增大:弥漫性肺部真菌感染时,可出现纵隔淋巴结增大和钙化。
局限性肺部真菌感染局限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感染仅局限在肺部的一定区域,常见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
其影像学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肺实变:肺实变通常为单发或多发结节状阴影,边缘较清晰。
- 空洞形成:真菌感染可导致病变组织坏死,形成空洞,空洞壁较厚,可见液平面。
- 吸收灶:部分真菌感染可表现为肺实变后逐渐被吸收,形成空洞或疤痕。
- 肺门淋巴结增大:局限性肺部真菌感染时,肺门淋巴结可出现增大。
总结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
弥漫性肺部真菌感染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双侧多发肺实变、肺间质纤维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而局限性肺部真菌感染则表现为肺实变、空洞形成、吸收灶以及肺门淋巴结增大。
准确的影像学评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参考文献:1. Zhang Y, Ding Y, Huang Y. Imaging Finding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es of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A Review and Update. Radiographics. 2016;36(4):1128-1148.2. Franquet T. Imaging of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Eur Radiol. 2001;11(12):2602-2614.3. Huang L, He X, Deng M, et al.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in HIV-Negative Patients: A Review of Published Cases. Int J Infect Dis. 2018;68:71-79.。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诊断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诊断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CT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痰液检查、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
结果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多样:曲霉菌球,结节灶,团片影或伴空洞,斑片病灶。
结论CT 检查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晰观察病灶形态,对真菌感染病灶有较好的提示,因此CT检查必不可少。
标签:真菌感染肺疾病体层摄影今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细胞毒性药物的大量使用,致使人体正常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因此机遇性真菌感染的几率有所增加,肺部作为最易感脏器,占内脏真菌感染的60%。
本文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具有完整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学及CT检查资料的30例肺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1. 材料与方法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0岁,肺曲霉菌感染15例,肺隐球菌感染10例,肺念珠菌感染5例,患者多以咳嗽、咯血为主要临床症状,亦可有发热、胸痛,大部分病人化验检查无特殊。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后前位X线片及CT扫描,使用GE1600CCT 机与GEBrightsepeed螺旋CT机,行横断扫描,层厚5-10 mm,层距5-10mm,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所有区域均加高分辨薄层扫描,其中19例行增强扫描,常规平扫后增强扫描,普通CT静脉团注碘海醇80ml后立即扫描,螺旋CT高压静脉注射碘海醇100ml,速率2.5—3ml/s,注射后30s扫描,分别采用肺窗和纵隔窗观察。
2. 结果本组病例X线胸片均呈异常表现,CT检查显示病灶主要分布于两肺外带,且多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周边。
其中18例病灶局限于单侧,12例病灶散发于双侧,呈跨段、叶分布。
CT表现:15例肺曲霉菌病中有10例表现为曲霉菌球,空腔或空洞内孤立性球形赘生物,密度较均匀,边缘光整锐利,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2-3cm,边缘可见新月状透亮带,赘生物在空腔或空洞内随着体位改变而改变其位置关系;3例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周边可见斑片状影;2例表现为一侧肺上叶不张,其中一例见右肺上叶支气管内结节状充盈缺损,右肺上叶不张,增强扫描见支气管内新生物呈明显环形强化。
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

• 鉴别诊断:临床与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需与肺癌,转 移癌,结核,肺炎鉴别. .肺癌:肺隐球菌病孤立结节型需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两者均可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有时难以鉴别. 随访肺癌进行性增大.而肺隐球菌病发展缓慢,早期 周围可以有晕征。 .转移癌:肺隐球菌病多发结节型需与转移癌鉴别, 转移癌多表现为光整结节型,而肺隐球菌病的结节 形态常不规则,且常伴斑片影等多态表现。 .结核:弥漫混合型肺隐球菌病需与结核鉴别.两者 均为多态,多灶表现,但弥漫混合型肺隐球菌病以结 节团块为主,而结核则以空洞,斑片样支气管播散灶 为主。
• 鉴别诊断:)肺内表现需与其他变态反应类 肺炎鉴别,形态上并无特异性,结合临床哮 喘病史,血嗜酸性细胞及血明显增高,可鉴 别。)支气管病变需与支气管内生长的肿瘤
和支气管扩张征鉴别,如表皮黏液样癌可 沿气管腔生长,阻塞管腔,形成结节团块改变, 增强扫描有强化,而支气管黏液嵌塞不强化。 支气管扩张症也可伴支气管黏液嵌塞,但支 气管扩张症多见于远端小支气管,而态反 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多发生于除一、二级 以外的大支气管,两者发生部位不同可鉴别。
作为与其他机遇性肺部感染的鉴别点。肺念珠菌 病上述影像表现也可见于其他肺感染性疾病,大多
无特异性。实际上肺念珠菌感染常常合并有其它 细菌或真菌感染,使诊断复杂化。
• 女性,岁,咳嗽、咳痰、气紧余天,近天 加剧,体温℃。
白细胞总数:起病时×,住院:×。中 性:。血氧饱和度< 。起病时电视透视未
见明确实变影像。平时体健,无慢性支气 管炎病史,半月前曾收拾旧房屋,打扫过 卫生。
诊断主要依靠手术病理,纤支镜肺活检或肺穿刺活检 病理。
主要常见表现:多态、多样、多灶为特征。
.结节或肿块病变(约占),大小不等,孤立或多发, 可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部分病灶周边见" 晕征"。.浸润实变灶,病灶呈大叶或节段分布, 远端密度实,近心处密度明显淡而稀疏,气道征 局限于近端肺。.空洞,薄壁(多见免疫缺陷患 者)。.弥漫混合病变,结节,团块,实变,斑片灶多 样分布,以结节肿块为主。.弥漫粟粒影。.急 性间质肺炎。.可伴胸水,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 大。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是一种通过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它的影像
学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CT扫描等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观察和诊断。
X射线检查
肺部真菌感染在X射线检查中的表现可以有以下特征:
1. 单个或多个肺部结节:真菌感染可引起肺部结节的形成,结
节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
2. 肺实变阴影:部分真菌感染会导致肺组织炎症和肺实变,从
而在X射线上表现为浓密的阴影。
3. 支气管扩张:某些真菌感染可引起支气管扩张,从而在X射
线上显示为扩张的支气管影。
CT扫描
CT扫描是检测肺部真菌感染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特征包括:
1. 结节和肿块:真菌感染导致的结节和肿块能够在CT图像上
清晰可见,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构。
2. 磨玻璃样密度影:磨玻璃样密度影是真菌感染的一个常见特征,表现为肺部区域密度增加,但仍能识别肺纹理。
3. 空洞和空腔:肺部真菌感染可能导致肺组织部分坏死和溶解,形成空洞和空腔。
4. 心包积液和胸水:某些真菌感染可以导致心包积液和胸水的
形成,在CT图像上可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和CT扫描进行观察
和诊断。
常见的特征包括肺部结节,肺实变阴影,支气管扩张以及
CT图像中的结节、磨玻璃样密度影,空洞和空腔以及心包积液和胸水。
这些特征有助于医生进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肺部病变影像鉴别诊断-真菌感染与肿瘤3

小结:肺部真菌感染与肿瘤性病变的准 确鉴别诊断
临床病史及相关检查 随访影像资料 特征性肺部CT影像表现 临床与影像科室的沟通-结合临床!
谢谢大家!
4.球的密度较均匀,可有钙化;边缘较光整 5.曲菌球的位置可有改变,且总是处于近地位 6.增强扫描无强化
曲菌球-影像表现
体位改变:
曲菌球-影像表现
增强扫描:
二、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影像表现 早期,肺部出现多发结节 或肿块
病理:曲菌菌丝侵犯肺 血管导致肺梗死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肺部病变CT影像鉴别诊断 -真菌感染与肿瘤
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蒲 红 主任医师
肺部真菌感染与肿瘤病变影像诊断难点:
肿瘤病员免疫异常,易并发真菌感染 影像基本征象交叉 影像读片者判断差异大 临床与影像沟通欠佳 鉴别诊断——关键
主要内容
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表现 肺部肿瘤性病变CT影像表现 鉴别诊断
小结:血管侵袭型曲菌病-CT影像特点
多发结节或肿块
晕征 反晕征 空气半月征 空洞
楔形实变
二、肺部常见肿瘤性病变
1、原发性肺癌 中央型 周围型:结节或肿块/炎症型
2、良性占位性病变 3、转移性肿瘤
结节与肿块
完全型(pGGO)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完全型(pGGO)——肺腺癌
良
周围型肺癌-分叶、毛刺征
肺癌-血管聚集与棘状突起
肺癌-空泡征
肺癌空洞
炎症型肺癌(枯树枝征):在肺大片实变阴影中,有较大的充
气支气管影像,而较小的支气管不显影,支气管管壁不规整,凹凸不平,广泛性狭窄、僵 硬、扭曲。该征和肺炎中的充气支气管不同的是小支气管不显影。是肺泡癌的特征性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是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它可以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或自限性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通常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更常见,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者以及正在接受化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本文将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分析。
一、临床表现1. 咳嗽和咳痰:咳嗽是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常伴有稀薄的白色或黄色痰液。
痰中可能含有真菌菌丝或孢子。
2. 呼吸困难: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和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或体力活动时。
3. 发热:发热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症状,可能伴随着寒战和盗汗。
4. 胸痛:当真菌感染引起肺部炎症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的症状,这通常是由于肺膜受损引起的。
二、疾病分型肺部真菌感染可根据患者的免疫状况分为两种类型:侵袭性真菌感染和自限性真菌感染。
1. 侵袭性真菌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者以及接受化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常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等。
这些感染通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多器官受累和高死亡率。
2. 自限性真菌感染:自限性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力正常的人群中。
这些感染一般比较轻微,并且通常能够自行康复。
例如,肺孢子菌肺炎常见于新生儿和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肺炎症状,如咳嗽和发热,但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三、诊断方法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尤其是有关免疫功能状态的信息。
体格检查常见的体征包括呼吸困难、发热、胸痛等。
2. 影像学检查:X射线或CT扫描可以显示肺部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真菌感染可能呈现为肺实质浸润、空洞、结节等病变形式。
3. 实验室检查:通过痰液、血液或组织样本的培养和特异性的真菌抗原或抗体检测来确诊。
PCR和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等分子检测方法在近年来也有了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肺曲霉菌病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 最常见的是烟曲霉菌 • 肺结构异常、过敏、炎症或免疫反应缺陷等
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
IPFI的诊断因素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临床特征:
⑴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2)影像学出现新的肺部浸润影;
A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胸部X线和CT影像学特征为:
• 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 • 数天后病灶周围可出现晕轮征, • 约1015d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征;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IPFI
•临床诊 断IPFI
•拟诊 •IPFI
拟诊IPFI
•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 • 肺部感染或临床特征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注:*原发性者可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
IPFI的诊治流程
•宿主因 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肺真菌病的影像诊断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真菌
•真菌分类
•酵母菌 •双相真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霉菌
•皮肤癣菌
•念珠菌 •球孢子菌 •曲霉菌 •表皮癣菌
•毛孢子菌 •芽生菌
•毛霉菌 •小孢子菌
•隐球菌 •孢子丝菌 •青霉菌 •组织胞浆 菌 •地丝菌
•发癣菌
IPFI的诊断因素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 过敏性支气管肺 • 曲霉菌病 ABPA
•黏液嵌塞
•指套 征
•树芽 征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BPA
•中心性支气管扩 张,黏液嵌塞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BPA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BPA
•粘液嵌塞
1.3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
•组织病理学
•确诊IPFI •临床诊断IPFI
•拟诊IPFI
•IPFI 防治策略
•1.一般预防 •2.靶向预防 •3.拟诊治疗 •4.临床诊断治疗 •5.确诊治疗
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
• 原发性IP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 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凶 险程度较低,临床处理要求尽可能确诊后选择治 疗(确诊治疗)。
• 血液标本真菌抗体测定作为疾病动态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但不能用于早 期诊断。血液标本各种真菌PCR测定方法,包括二步法、巢式和实时PCR技术 ,虽然灵敏度高,但容易污染,其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IPFI
•临床诊 断IPFI
•拟诊 •IPFI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 曲霉菌球、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BPA)、侵袭性曲霉菌病(血管侵袭型、 气道侵袭型、半侵袭型)
1.1 Aspergilloma(曲霉菌球)
• 为寄生型,霉菌球由菌丝和细胞碎片构成 的团块
• 通常发生在已经存在的肺空腔病变内,如 结核空洞、肺囊肿、癌性空洞等;
• 典型的曲霉菌球CT表现:为肺空洞或空腔 性病变内球形内容物,空洞或空腔壁与内 容物之间可见新月形或环形透亮影。改变 体位,内容物位置可发生变化,球形表面 光滑,密度均匀,可有钙化。
Aspergilloma(曲霉菌球)
Aspergilloma(曲霉菌球)
•曲霉菌球、胸膜增厚、 •新月征
1.2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BPA
主要表现为哮喘、咳嗽、咯痰、发热等。 是由曲霉菌抗原引起的I、III型变态反应的 联合作用。病理改变为嗜酸粒细胞浸润性肺 炎和肉芽肿形成,支气管壁有炎症、增厚; 影像:上叶为主的中心性支气管扩张,黏液 嵌塞,呈带状、指套样阴影。充满粘液或坏 死组织碎屑的细支气管可形成小叶中心性结 节。
• typically manifests with fever, cough, dyspnea, pleuritic chest pain, and, sometimes, hemoptysis in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neutropenia or immunosuppression.
•确诊 •IPFI
•临床诊 断IPFI
•拟诊 •IPFI
确诊IPFI
• 符合宿主因素 • 肺部感染或临床特征 • 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IPFI
•临床诊 断IPFI
•拟诊 •IPFI
临床诊断IPFI
• 宿主因素 • 肺部感染的或临床特征 • 1项微生物学检查依据
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 3. 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 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 5. 血液标本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简称GM)(ELISA)检测连
续2次阳性; 6. 血液标本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G试验)连续2次阳性; 7. 血液、胸液标本隐球菌抗原阳性。
b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为:
• 两肺出现毛玻璃样肺间质病变征象,伴有低氧血症。
(3)持续发热96 h,经积极的抗菌治疗无 效。
• •
IPFI的诊断因素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微生物学检查:
1. 合格痰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包括曲霉属、 镰刀霉属、接合菌);
• 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 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IPFI的诊断因素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宿主因素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
– 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且持续> 10 d;
• 体温>38℃或<36℃,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
– ①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 – ②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 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 ④患有艾滋病; – ⑤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 – ⑥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 – ⑦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长期住ICU,长期使用机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