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和环境因素识别表格
江苏滨海300MW海上风电项目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表(第五版)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滨海海上风电(一期)项目经理部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1.1 编制依据-----------------------------------------------------------022.2 编制目的----------------------------------------------------------02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2.1 工程总体概况-----------------------------------------------------032.2项目工作内容及特点--------------------=-----------------------04第三章项目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评价表3.1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063.2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17第一章综合说明一、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三)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五)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六)上海振华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QHSE中的L1-HSE-001 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 L2-HSE-002 环境因素识别和管理文件二、编制目的通过对项目中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制定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推进项目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总体概况大唐江苏滨海300MW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废黄河口至扁担港口之间的近海海域,风电场规划范围呈梯形,中心位置离海岸线直线距离约21km,规划海域面积约150km²,涉海面积约48km²,场区内泥面高程约-16.5~-22m(1985国家高程),场区内平均海平面高程为0.19m,设计高潮位为1.30m,设计低潮位为-1.24m,极端高潮位(50年一遇)为2.4m,极端低潮位(50年一遇)为-2.44m。
(整理)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相关表格

R13.00-28/A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调查表-------------安全检查表(SCL)-------------检查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R13.00-30/A 系统安全符合性检查(SCL)记录表审核人:填写人:单位:日期:-------------系统安全符合性检查(SCL)记录表-------------R13.00-34/A 一般作业活动危险性分析(JHA)记录表审核人:填写人:单位:日期:-------------一般作业活动危害性分析(JHA)记录表-------------R13.00-33/A职业健康安全重大风险汇总表批准人:审核人:填写人:单位:日期:-------------职业健康安全重大风险汇总表-------------R13.00-35/A 设备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记录表审核人:填写人:单位:日期:-------------设备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记录表区域/工艺过程:系统:分析人员:日期:-------------R13.00-36/A 工艺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记录表审核人:填写人:单位:日期:-------------工艺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记录表工艺过程:分析节点/管线/泵/容器/储槽/炉:分析人员:分析日期:-------------R14·00-25/A办公消耗及其他调查表说明:1、本表只限于办公人员填写2、其它消耗不限于水和电,另如废电池等。
-------------R14•00-01/A环境因素汇总管理台帐单位:登记时间:年月日-------------主管领导:审核人:编制人:时间:年月日R14•00-02/A一般环境因素台帐-------------主管领导:审核人:编制人:时间:年月日-------------R14·00-26/A常规气体排放调查表单位:填写人:填写日期:填写说明:1、污染物常规排放指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
环境因素分析表及危险源辨识表

5
车辆行驶
灰尘
大气污染、道路污染
派专人及时清理路面、保持路面湿润
6
水泥、石灰等散装材料流失
建筑材料废弃
资源浪费、大地污染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及时清理
附件1: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清单
填表单位: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作业活动/场所:烟气脱硫系统
序号
作业活动/场所
存在的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物体打击
Ⅰ
4
自上而下拆除
6
施工用电
未装置漏电保护器、非专人拆除
触电
Ⅰ、Ⅱ
4
加强监督检查
环境因素分析表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采取措施
1
木屑、废钢材、边角料等建筑余料
建筑材料废弃
资源浪费、大地污染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及时清理
2
生活、施工用电消耗
能源、资源使用
资源浪费环境
提高机械效率、加强节约用电知识培训
3
加班人员现场就餐
生活垃圾
土地污染
集中排放、及时清理
4
材料运输
弃土、灰尘
大气污染、道路污染
恶劣天气作业及夜间拆除。
高处坠落。
ⅠⅤ
3
拆除工作应安排在白天进行,严禁夜间作业;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人员伤害。
ⅠⅤ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监督不力、管理不到位;不能发现作业危险。
高处坠落。
Ⅰ
2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迷路
√
46
佣工赔偿纠纷
影响生
√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续)
序号
作业活动/场所
环境因素名称/危险源名称
产生条件
可能导致环境影响和事故
风险级别
重要/重大
一般
可接受
47
风电场施工现场
其它危害
当地百姓围攻、阻工、闹事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
48
不利社会环境如民族、团体、非法组织、违法人员抢劫、暴力伤害、
序号作业活动场所环境因素名称危险源名称产生条件可能导致环境影响和事故风险级别重要重大一般车辆与交通伤害车辆未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维护保养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差引发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害财产损失10路况不好道路急弯11道路塌方滑坡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12不良天气大雾冰雹雨雪大风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续序号作业活动场所环境因素名称危险源名称产生条件可能导致环境影响和事故风险级别重要重大一般13风电场施工现车辆与交通伤害无牌照车辆引发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害财产损失14未经过年度检验或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车辆15租聘用驾驶员行车经验不足18触电不按规程规定进行电源接线操作人员伤害设备损坏19发电用电设备故障产生漏电20在电力线路下作业设备或器材接触高压线21雷雨天作业避雷措施不当22不熟悉电工作业特性25火灾违规在工地中生火吸烟乱扔烟头引发山火毁林人员伤害26工地电源线路老化短路容量小27遇火灾等意外28工地电器设备使用和管理不当29物体打击飞石滚石高空坠物等意外人员伤亡设备损坏30配合桩机作业时钻塔倒塌或器械砸伤31搬运装卸设备坠落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续序号作业活动场所环境因素名称危险源名称产生条件可能导致环境影响和事故风险级别重要重大一般32风电场施工现物理因素危害长期在湿冷环境下工作风湿病33洞内粉尘浓度超标通风不良矽肺病34夏季酷暑大风地区或冬季作业中暑冻伤感染疾病35作业紫外线照射时间长皮炎皮肤过敏等36在大气水质污染区作业对身体产生危害37生物因素危害接触血吸虫疫区水体感染血吸虫病38猛兽毒蛇毒蜂等咬伤危及生命39狗咬伤狂犬病危及生命40被蚊虫叮咬感染或在传染病疫区作业感染传染病41有毒植物荆棘扎伤对身体产生危害42化学因素危害化学液体灼伤对身体产生危害43蓄电池外壳破裂电池液泄露44其它危害夜间照明条件差跌倒摔伤碰伤45无向导进入深山老林或人烟稀少地区或缺乏通信设备迷路46佣工赔偿纠纷影响生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续序号作业活动场所环境因素名称危险源名称产生条件可能导致环境影响和事故风险级别重要重大一般47风电场施工现其它危害当地百姓围攻阻工闹事人员伤亡财产损失48不利社会环境如民族团体非法组织违法人员抢劫暴力伤49遇群体冲突绑架战争50营地失窃设备资料丢失财产损失51设备防水措施不力设备损坏52不利生活环境如不洁净水源卫生条件差皮肤病和传染性疾病53营地选址不当遇山洪泥石流等人员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 要充分地对组织旳环境原因进行辨认,要以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进行环境原因辨认。
•
从组织旳活动、产品、服务中辨认环境原因。
环境原因辨认与评价旳措施和环节
• 1) 产品设计开发过程; • 2) 生产工艺设计过程; • 3) 原材料采购过程; • 4) 设备维护修理过程; • 5) 产品售后服务过程; • 6) 产品和原材料旳仓储、运送过程; • 7) 产品制造过程; • 8) 产品使用过程; • 9) 危险化学品旳使用、储存、管理过程; • 10)组织厂区进行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 • 11)能源、资源旳供给和使用; • 12)组织设备、设施旳使用和环境保护设备旳运营; • 13)办公和行政管理过程; • 14)生产调度过程; • 15)食堂、宿舍、浴室、车队、医务室、等后勤服务过程; • 16)供给商、服务商等有关方旳有关活动。
•
大气排放: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原则》要求旳33
种向大气排放旳污染物旳排放。
•
噪声排放:指多种作业活动、生活娱乐活动产生旳噪
声。
•
固体废弃物旳管理:含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危险固
体废弃物旳管理。
•
土地污染:含多种化学物质、多种油类、有害物质、
多种重金属对土地旳污染。
辨认环境原因需考虑
• 能源资源旳使用:能源资源旳使用和消耗,必然伴伴随对环境旳影 响,节能降耗是降低环境污染旳主要手段。
燃 油消耗
润 滑 油 消 耗
冷 却 液 使 用
油料泄漏
制冷剂泄漏
蓄电瓶废弃
环境原因辨认旳措施
汽车使用过程存在旳环境原因和环境影响
环境原因辨认旳措施
• ③.流程图旳编制措施
•
企业活动流程旳定义是:“企业活动流程是指企业为了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等级(环境因素识别表)

高处坠落
6
6
3
108
三级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我
保护和防护意识,作业指挥者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作业平台,确因特殊原因无系挂点的安装生命绳,安全管理监督人员加强监督管理。
●
○
○
5
5
未编制施工方案
管理缺陷
其他伤害
6
6
3
108
三级
按规定检查方案编制情况,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不得施工。
●
L
E
C
D
项目部
专业队
班
组
8
6
6
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管理缺陷
其他伤害
6
6
3
108
三级
现场督导,抽查交底情况。没有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工程项目不得施工。
●
7
7
未办理挖掘作业许可证,地下存在管线、电缆造成破坏
违章作业
其他伤害
6
6
3
108
三级
开挖前办理挖掘作业许可证,对地下设施进行人工探挖,避免造成财产损失及事故发生。
○
●
序
号
分部工程
○
○
5
管道试压
水压试验
1
带压进行紧固螺栓、补焊和修理
违章作业
其他伤害
6
3
5
90
三级
严格按试压方案规定的安全措施要求,不准带压紧固螺栓、补焊和修理设备,检查时不得敲击带压管道和设备。
●
○
6
气压试验
1
气压试验时,现场无围栏和警告牌、管道输入端无安全阀
标志缺陷
其他伤害
6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表

2
15
90
3
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教育和处理,加强管理力度和安全教育。
7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高坠/物打/触电等
4
雨、雪、大风天气作业
跌倒、刮倒
3
2
3
18
1
大风、雨、雪等恶劣气候时应立即停止室外作业,如必须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基础上合理安排作业。
5
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
高空坠物
3
3
7
63
2
加强管理力度和安全教育。
6
未穿防护鞋
扎伤
6
3
3
54
2
加强管理力度和安全教育。
7
酒后作业
跌伤
3
3
3
27
2
加强管理力度和安全教育。
15
施工现场有蛇
咬伤
3
3
3
27
2
加强相关知识教育及配置防蛇用品。
16
生活区违规存放建材物品
跌倒、人员伤害
3
6
3
54
2
及时予以搬运、清理。
17
存放物料未按规定靠墙码放或堆放
倒塌、物体打击
6
10
1
60
2
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关文明施工的要求整改。
18
车辆在工地内行驶或停放
高空坠物、人员伤害
砸伤、物体打击
3
3
7
63
2
加强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提高安全意识。
27
洞室内作业照明不够
碰撞,跌倒
3
6
3
54
2
要求施工单位增加照明设备,加强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提高安全意识。
环境方面危险源辨识表(最终模板)

分管系统: 管理对象 开掘系统 范围描述 危害因 素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顶板离层、掉渣。 巷道轮廓不规整,小范围冒落区未背实。 巷顶 顶板煤体破碎,有网兜。 顶板压力大。 顶板下沉加快或破碎严重。 巷帮压力大 巷帮煤体破碎,有网兜。 巷道坡度大。 巷道底鼓 巷道路面有凹坑。 巷道路面有淤泥、积水。 道路不通畅,杂物多。 巷道台阶放置不完善。 窝面防片帮网打设不合格 超前支护失效或不符合现场的特殊要求。 窝面顶板破碎 棚梁变形 锚索、锚杆未上紧。 锚杆、锚索外露过长。 工程质量 工字钢连锁滞后 铺设网搭接不规范。
造成巷道走向、坡度不能很好的控制,偏离设计,引发 重大事故。 一氧化碳、瓦斯浓度超限,造成缺氧窒息、有害气体中 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一氧化碳、瓦斯超限,不能及时预警。 传感器显示传输数据不准确。 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造成积聚超限。 引起职工不适,缺水,影响身体健康。 作业地点附近有可燃物、煤尘,可燃物清理不彻底电气 焊时造成火灾、煤尘爆炸。 危害职工身体健康。 工作区域粉尘过大,影响生产,对职工身体健康造成危 害。 起不到防尘降温作用或者作用不明显,皮带巷粉尘进入 12230上巷,影响职工身体健康。 损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伤害设备。 工作面涌水量过大或突然增加时不能够及时排出,造成 工作面积水过多,甚至工作面被淹,损坏设备,影响生 产和煤质。 影响职工身体健康。 影响行人,造成电缆破坏,影响生产。 造成人员触电。 造成地面湿滑,影响行人安全。 影响行人行车。 发生火灾无法及时扑救。 影响生产,引发事故。 人员观望溜煤眼时产生不安因素 影响正常的生产调度,信号不完善、错乱引发安全事故 。
起不到正确的警示、说明作用,导致人员误入严禁进入 区域,造成事故。 跑车伤人。 车辆无法正常通行,掉道。 发生事故时人员自救不能顺利开展。 造成第一手生产资料缺失,原始资料不完善造成资料收 集,数据统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影响正常生产,材料管理造成混乱,影响行人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