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和铁电基础及应用汇总.ppt.
合集下载
材料的铁电性能课件

电场强度继续增大,最后晶体 电畴方向都趋于电场方向,类 似于单畴,极化强度达到饱和, 这相当于图中C附近的部分。
图6.26 铁电电滞回线 (Ps为自发极化强度,Ec为矫顽力)
13
2 自发极化强度Ps 极化强度达到饱和后,再增
加电场,P与E成线性关系,将这 线性部分外推至E=0时的情况, 此时在纵轴P上的截距称为饱和 极化强度或自发极化强度Ps。 3 剩余极化强度
多晶体中每个小晶粒可包含多个 电畴。由于晶体本身取向无规则,所 以各电畴分布是混乱的,因而对外不 显示极性。
单晶体,各电畴间的取向成一定的 角度,如90 °,180 ° 。
图6.31 畴壁
7
4.电畴的形成及其运动的微观机理 (1)电畴的形成
以BaTiO3为例。离子位移理论,认为自发极化主要是由 晶体中某些离子偏离了平衡位置造成的。由于离子偏离了平衡 位置,使得单位晶胞中出现了电矩。电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偏 离平衡位置的离子在新的位置上稳定下来,与此同时晶体结构 发生了畸变。
的电滞回线很接近于矩形,Ps 和Pr很接近,而且Pr较高;陶 瓷的电滞回线中Ps与Pr相差较 多,表明陶瓷多晶体不易成为
单畴,即不易定向排列
图6.34 BaTiO3的电滞回线 20
4)铁电体的应用
①由于它有剩余极化强度,因而铁电体可用来作信息 存储、图象显示。
目前已经研制出一些透明铁电陶瓷器件,如铁电存储和 显示器件、光阀,全息照相器件等,就是利用外加电场使 铁电畴作一定的取向,使透明陶瓷的光学性质变化。铁电 体在光记忆应用方面也已受到重视,目前得到应用的是掺 镧的锆钛酸铅(PLZT)透明铁电陶瓷以及Bi4Ti3O12铁电薄膜。
1)温度对电滞回线的影响 铁电畴在外电场作用下的“转向”,使得陶瓷材料具有宏
6介电642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12
金石可镂 友友情分享O(∩_∩)O~
介电晶类(32种)
不具有对称 极性晶类(热 1,2,3,4,6,m, 中心的晶类 释电晶类) mm2.4mm,3m,6mm
(21种) (10种)
其中压电晶 类
(20种)
非极性晶类 (11种)
222,-4,-6,23,423(不具有压 电性),-43m,422,
逆压电效应: S=dtE 电致伸缩效应:电介质在大外力作用下,需考虑非线性项。S=vE2
热释电效应:在热平衡条件下,电介质因自发极化要产生表面束缚 电荷,这种电荷被来自空气中附集于电介质表面上的自由电荷所补 偿,其电不能显现出来,,当温度发生变化,由温度变化引起电介 质的极化状态的改变不能及时被来自电介质表面上的自由电荷所补 偿,使电介质对外显电性。Ps=p T(具有自发极化的晶体)
(3) 无对称中心,且本身具有自发极化特性的结构
+
-
+
例1:具有极性轴或结构本身具有自发极化的结构
- -+ - - -
+
+++++
-
-
+
正 电
+
荷-
层
-
固
-
极 化 轴
与
有
负+
电 荷
-
+ -
偶 极 子
+ -
C
层
交
+++++
替+ +
+
-
-
排-
列
纤锌矿(ZnS)结构在(01锲0而)舍之上,投朽木影不折。锲而不舍,
铁电性与压电性PPT课件

第5页/共41页
等轴晶系(大于120oC) : 晶胞常数:a=4.01A 氧离子的半径:1.32A 钛离子的半径: 0.64
钛离子处于氧八面体中, 两个氧离子间的空隙为:4.01-2× 1.32= 1.37 钛离子的直径:2× 0.64= 1。28
第6页/共41页
结果: 氧八面体空腔体积大于钛离子体积,给钛离子位移的余地。 较高温度时,热振动能比较大,钛离子难于在偏离中心的某一个位置上固定下来, 接近六个氧离子的几率相等,晶体保持高的对称性,自发极化为零。 温度降低,钛离子平均热振动能降低,因热涨落,热振动能特别低的离子占很大比 例,其能量不足以克服氧离子电场作用,有可能向某一个氧离子靠近,在新平衡位 置上固定下来,并使这一氧离子出现强烈极化,发生自发极化,使晶体顺着这个方 向延长,晶胞发生轻微畸变,由立方变为四方晶体。
d:压电常数 逆压电效应的应变与施加的电场强度有如下关系:
S=dE d:压电常数 注:正、逆压电效应的压电常数一样。
第23页/共41页
2. 压电材料的性能
(1)机电偶合系数 (2)机械品质因数 (3)频率常数 (4)压电常数 (5)弹性模量、相对介电常数、居里温度等。 介电质的基本性能: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等 特殊应用要求的性能:如:滤波器要求谐振频率稳定性高
第21页/共41页
-------
+ + ++ + 极化方向
------- + + ++
-----
+ 极化方向
++++++
自+由电荷
-----
------------
++++++ +
铁电功能材料PPT课件

饱和极化强度Ps 剩余极化强度Pr 矫顽电场强度Ec
2021/3/19
23
2、 电滞回线 hysteresis loop
在强电场作用下,使多畴铁电体变为单畴铁电体或使 单畴铁电体的自发极化反向的动力学过程称为畴的反转。
使剩余极化强度降为零时的电场值Ec称为矫顽电场强 度(矫顽场)
变化过程:
A→B→C→B→D→F
ABO3型钙钛矿结构
2021/3/19
12
ABO3型钙钛矿晶胞结构
2021/3/19
13
1. 铁电材料的钙钛矿结构
❖ 离子A、B、C的半径RA、RB、RO满足下列关系才 能组成ABO3结构: RA+RO=√2 t (RB+RO)
式中t为容差因子,可以在0.9~1.1范围内,这样A离 子半径约为1.00~1.40A,B离子半径约为0.45~0.75, 氧离子半径为1.32A。
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晶体中存在着由于电偶极子的有序排列而产生 的极化,称为自发极化。
在垂直于极化轴的表面上,单位面积的自发极化电荷量称为自发极化强 度。
3 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
表征材料极化并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称为介电常数,用ε表示,无量纲。
2021/3/19
6
电介质的极化与铁电性
5、热释电效应 pyroelectric effect
由于温度的变化,晶体出现结构上的电荷中 心相对位移,使自发极化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在 两端产生异号的束缚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 效应。
6、 居里温度Tc Curie temperature
铁电陶瓷只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才具有铁电性,它 有一临界温度Tc.,当温度高于Tc时,铁电相转变为 顺电相,自发极化消失。
2021/3/19
23
2、 电滞回线 hysteresis loop
在强电场作用下,使多畴铁电体变为单畴铁电体或使 单畴铁电体的自发极化反向的动力学过程称为畴的反转。
使剩余极化强度降为零时的电场值Ec称为矫顽电场强 度(矫顽场)
变化过程:
A→B→C→B→D→F
ABO3型钙钛矿结构
2021/3/19
12
ABO3型钙钛矿晶胞结构
2021/3/19
13
1. 铁电材料的钙钛矿结构
❖ 离子A、B、C的半径RA、RB、RO满足下列关系才 能组成ABO3结构: RA+RO=√2 t (RB+RO)
式中t为容差因子,可以在0.9~1.1范围内,这样A离 子半径约为1.00~1.40A,B离子半径约为0.45~0.75, 氧离子半径为1.32A。
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晶体中存在着由于电偶极子的有序排列而产生 的极化,称为自发极化。
在垂直于极化轴的表面上,单位面积的自发极化电荷量称为自发极化强 度。
3 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
表征材料极化并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称为介电常数,用ε表示,无量纲。
2021/3/19
6
电介质的极化与铁电性
5、热释电效应 pyroelectric effect
由于温度的变化,晶体出现结构上的电荷中 心相对位移,使自发极化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在 两端产生异号的束缚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 效应。
6、 居里温度Tc Curie temperature
铁电陶瓷只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才具有铁电性,它 有一临界温度Tc.,当温度高于Tc时,铁电相转变为 顺电相,自发极化消失。
第六章 无机材料介电性能2PPT课件

❖ 由自发极化方向相同的晶胞所组成的小区域便称为电畴,分 隔相邻电畴的界面称为畴壁。
A-A:180°畴壁 B-B:90 °畴壁
铁电体中电畴是不能在空间任意取向的,只能沿着晶体的 某几个特定晶向取向,取决于该种铁电体原型结构的对称性。
TEM observation of domains in BaTiO3 ceramics
“压峰效应”:为了降低居里点处的介电常数的峰值, 即降低非线性。
2、铁电体的应用
6.5 压电性
❖ 压电性:某些介质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电极化或电极化的变 化,这样的性质称为压电性。具有压电性的介质称为压电体。
6.4 铁电性
❖ 1920年 法国人瓦拉赛克(Valasek) 发现即酒石酸钾钠 (NaKC4H4O6·4H2O)的铁电现象;
❖ 20世纪50年代以来 铁电体种类急剧增加,早年是科学家实 验室中的珍品,被当作研究结构相变的典型材料;
❖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铁电体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而崭露头 角。
一、铁电体
化强度)
剩余极化强度 Pr
矫顽电 场强度
Ec
2、电滞回线的影响因素: ❖ 极化温度:极化温度的高低影响到电畴运动和转向的难易。
矫顽场强和饱和场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极化温度较高,可以在较低的极化电压下达到同样的效
果,其电滞回线形状比较瘦长。
❖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影响,从而 使内部自发极化发生改变,尤其是在相变处(晶型转变温度 点)更为显著。
2、铁电体的基本特征 ❖ (1)铁电体的基本特征:
铁电材料在电极化中存在电滞回线; 晶体中存在电畴形式的微结构 ; 在外加电场下,晶体中的电偶极矩可转变方向; 存在居里温度Tc(常称居里点)。
A-A:180°畴壁 B-B:90 °畴壁
铁电体中电畴是不能在空间任意取向的,只能沿着晶体的 某几个特定晶向取向,取决于该种铁电体原型结构的对称性。
TEM observation of domains in BaTiO3 ceramics
“压峰效应”:为了降低居里点处的介电常数的峰值, 即降低非线性。
2、铁电体的应用
6.5 压电性
❖ 压电性:某些介质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电极化或电极化的变 化,这样的性质称为压电性。具有压电性的介质称为压电体。
6.4 铁电性
❖ 1920年 法国人瓦拉赛克(Valasek) 发现即酒石酸钾钠 (NaKC4H4O6·4H2O)的铁电现象;
❖ 20世纪50年代以来 铁电体种类急剧增加,早年是科学家实 验室中的珍品,被当作研究结构相变的典型材料;
❖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铁电体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而崭露头 角。
一、铁电体
化强度)
剩余极化强度 Pr
矫顽电 场强度
Ec
2、电滞回线的影响因素: ❖ 极化温度:极化温度的高低影响到电畴运动和转向的难易。
矫顽场强和饱和场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极化温度较高,可以在较低的极化电压下达到同样的效
果,其电滞回线形状比较瘦长。
❖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影响,从而 使内部自发极化发生改变,尤其是在相变处(晶型转变温度 点)更为显著。
2、铁电体的基本特征 ❖ (1)铁电体的基本特征:
铁电材料在电极化中存在电滞回线; 晶体中存在电畴形式的微结构 ; 在外加电场下,晶体中的电偶极矩可转变方向; 存在居里温度Tc(常称居里点)。
第七章 铁电物理.ppt

第七章 铁电物理
本章提要
铁电体物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自发极化。 本章主要介绍有关铁电体物理学的一些基本 概念;自发极化产生的机制;铁电相变与晶 体的结构变化;极化状态在各种外界条件下 的变化,即介电响应、压电、热释电、电致 伸缩、光学效应等;最后适当介绍铁电物理 效应的实验研究。
7.1铁电物理的一般性质
自发极化能被外电场重行定向是铁电体最重 要的判据,也是铁电体具有许多独特性质的 主要原因
3. 电畴结构
晶体内部在退极化电场的作用下,就会分裂 出一系列自发极化方向不同的小区域,使其 各自所建立的退极化电场互相补偿,相到整 个晶体对内、对外均不呈现电场为止。这些 由自发极化方向相同的晶胞所组成的小区域 便称为电畴,分隔相邻电畴的界面称为畴壁
极化反转过程中电畴的运动可以用实验的方法 动态地观察到。如果把电场沿着钛酸钡晶体的
自发极化轴加到图7-1(a)所示的试样上,实验
表明,与电场方向一致的电畴并不通过其畴壁 的侧向移动以牺牲反向畴为代价进行扩张,而 是在反向畴内部沿着试样的边缘靠近电极处生 长出许多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的尖劈状新 畴。新畴成核后便在电场作用下向前推进,穿 透整个试样,如图7-4所示。电场增强时,新 畴不断出现,不断向前发展波及整个反向畴, 最终便把这种反向电畴变成与外场方向一致, 并与相邻的同向畴结合为一个体积更大的同向 畴。
由于铁电性的出现或消失,总伴随着晶格结构 的改变,所以这是个相变过程。当晶体从非铁 电相(称顺电相)向铁电相过渡时,晶体的许 多物理性质皆成反常现象。对于第一级相变, 伴随有潜热发生,对于第二级相变,则出现比 热的突变。铁电相中自发极化强度是和晶体的 铁电相低。
图7-4 钛酸钡晶体反向畴中尖劈状新畴 的成核和扩展
铁电体的畴过程还可以用加上电场后电畴反 转过程所产生的电流脉冲波形来研究。如果 把前沿很陡的矩形电压脉冲加到晶体上。脉 冲的宽度比极化反转所需的时间长,脉冲的 振幅足够大,以保证试样的极化强度能被外 场反向,这时流过试样的瞬时电流便便正比 于,其波形如图7-6所示
本章提要
铁电体物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自发极化。 本章主要介绍有关铁电体物理学的一些基本 概念;自发极化产生的机制;铁电相变与晶 体的结构变化;极化状态在各种外界条件下 的变化,即介电响应、压电、热释电、电致 伸缩、光学效应等;最后适当介绍铁电物理 效应的实验研究。
7.1铁电物理的一般性质
自发极化能被外电场重行定向是铁电体最重 要的判据,也是铁电体具有许多独特性质的 主要原因
3. 电畴结构
晶体内部在退极化电场的作用下,就会分裂 出一系列自发极化方向不同的小区域,使其 各自所建立的退极化电场互相补偿,相到整 个晶体对内、对外均不呈现电场为止。这些 由自发极化方向相同的晶胞所组成的小区域 便称为电畴,分隔相邻电畴的界面称为畴壁
极化反转过程中电畴的运动可以用实验的方法 动态地观察到。如果把电场沿着钛酸钡晶体的
自发极化轴加到图7-1(a)所示的试样上,实验
表明,与电场方向一致的电畴并不通过其畴壁 的侧向移动以牺牲反向畴为代价进行扩张,而 是在反向畴内部沿着试样的边缘靠近电极处生 长出许多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的尖劈状新 畴。新畴成核后便在电场作用下向前推进,穿 透整个试样,如图7-4所示。电场增强时,新 畴不断出现,不断向前发展波及整个反向畴, 最终便把这种反向电畴变成与外场方向一致, 并与相邻的同向畴结合为一个体积更大的同向 畴。
由于铁电性的出现或消失,总伴随着晶格结构 的改变,所以这是个相变过程。当晶体从非铁 电相(称顺电相)向铁电相过渡时,晶体的许 多物理性质皆成反常现象。对于第一级相变, 伴随有潜热发生,对于第二级相变,则出现比 热的突变。铁电相中自发极化强度是和晶体的 铁电相低。
图7-4 钛酸钡晶体反向畴中尖劈状新畴 的成核和扩展
铁电体的畴过程还可以用加上电场后电畴反 转过程所产生的电流脉冲波形来研究。如果 把前沿很陡的矩形电压脉冲加到晶体上。脉 冲的宽度比极化反转所需的时间长,脉冲的 振幅足够大,以保证试样的极化强度能被外 场反向,这时流过试样的瞬时电流便便正比 于,其波形如图7-6所示
(完整PPT)第六章铁电性能和压电性能_材料物理(1)

结晶化学分类法: 软铁电体 硬铁电体
含氢键的晶体(KDP、RS)和双氧化物晶体(BT、PT、LN) 按极化轴数目分类:
单轴铁电体(RS、KDP、LN)和多轴铁电体(BT) 按原型相有无对称中心分类:
压电性铁电体(KDP、RS)和非压电性铁电体(BT) 按铁电相变时原子运动特点分类:
有序-无序型相变的(RS)和位移型相变的(BT、PT、LN) 按居里-外斯常数C的大小分类:
二、BaTiO3自发极化的微观机理 1. BaTiO3的晶体结构
有氧八面体 骨 架 的 ABO3 晶格
BaTiO3的晶体结构
钙钛矿结构
2. BaTiO3的相变
顺电态
Tc 居里温度
铁电态
120°C
5°C
-80°C
立方晶系 四方晶系 斜方晶系
菱形结构
无自发极化 自发极化沿c轴 自发极化沿 自发极化沿
Ps-饱和极化强度 Pr-剩余极化强度(remanent
polarization) Ec-矫顽场强(corcive field)
~2KV/cm -~120KV/cm
按照Ec大小可将铁电体分为: 软铁电体-小Ec 硬铁电体-大Ec
电滞回线是铁电体的重要物理特征之一,也是判别铁电性的 一个重要判据。
3. 铁电体的分类
如: 在钙钛矿结构中,自发极 化起因于[BO6]中中心离子的 位移
[BO6]氧八面体
2. 铁电体的概念
铁电体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必要条件) ,并且极化方向可随外加电场做可逆转动的晶体。
铁电体一定是极性晶体,但自发极化转动的晶体仅发生在某些特殊结 构晶体当中,在自发极化转向时,结构不发生大的畸变。
质
加电场E 成正比。
含氢键的晶体(KDP、RS)和双氧化物晶体(BT、PT、LN) 按极化轴数目分类:
单轴铁电体(RS、KDP、LN)和多轴铁电体(BT) 按原型相有无对称中心分类:
压电性铁电体(KDP、RS)和非压电性铁电体(BT) 按铁电相变时原子运动特点分类:
有序-无序型相变的(RS)和位移型相变的(BT、PT、LN) 按居里-外斯常数C的大小分类:
二、BaTiO3自发极化的微观机理 1. BaTiO3的晶体结构
有氧八面体 骨 架 的 ABO3 晶格
BaTiO3的晶体结构
钙钛矿结构
2. BaTiO3的相变
顺电态
Tc 居里温度
铁电态
120°C
5°C
-80°C
立方晶系 四方晶系 斜方晶系
菱形结构
无自发极化 自发极化沿c轴 自发极化沿 自发极化沿
Ps-饱和极化强度 Pr-剩余极化强度(remanent
polarization) Ec-矫顽场强(corcive field)
~2KV/cm -~120KV/cm
按照Ec大小可将铁电体分为: 软铁电体-小Ec 硬铁电体-大Ec
电滞回线是铁电体的重要物理特征之一,也是判别铁电性的 一个重要判据。
3. 铁电体的分类
如: 在钙钛矿结构中,自发极 化起因于[BO6]中中心离子的 位移
[BO6]氧八面体
2. 铁电体的概念
铁电体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必要条件) ,并且极化方向可随外加电场做可逆转动的晶体。
铁电体一定是极性晶体,但自发极化转动的晶体仅发生在某些特殊结 构晶体当中,在自发极化转向时,结构不发生大的畸变。
质
加电场E 成正比。
介电性能.ppt

研究发现,当把罗息盐加热到24℃,电滞回线消失--铁电体具有自发极化现象,即电偶极矩在外电场作 用下可以转向,甚至反向。在同一电场强度下,极化 强度可以有双值。 存在电畴
电畴,铁电体自发极化时能量升高,状态不稳定,晶 体趋向于分成许多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电偶极子沿同 一方向,不同小区域的电偶极子方向不同,每个小区 域为电畴。
1.没有外电场时,晶体总电 矩为零。 2.加上外加电场时,沿电场 方向的畴扩展变大,与电场方 向的畴变小,因此,总的极化 强度随外电场增加而增加,表 现为图中的OA段。 3.随着电场强度的继续增大 ,晶体电畴都趋向于电场方向 ,类似于形成一个单畴,表现 为图中的OB段。 4.继续增加电场强度,极化 强度与电场强度呈线性关系, 表现为BC段。
压电性和热释电性是材料的重要性质: 1.一些无对称中心的物体可具有压电性 2.具有极轴和自发极化的晶体介质具有 热释电性。
铁电性
电滞回线,罗息盐( 酒石酸钾钠— NaKC4H4O6· 4H2O)的极 化强度随外加电场的 变化如右图所示。 铁电体,具有电滞回 线性质的晶体。(晶 体中并不含有铁)
由于电滞回线与铁磁体的磁滞回线相似,因此,把具 有这种晶体称为铁电体。
压电效应与晶体的对称性有关。 压电效应的本质是对晶体施加应力时,改变了晶体内 的电极化。因此电极化只能在不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 内才可能发生。 只有结构上没有对称中心,才有可能产生压电效应。 而且必须是:电介质(或至少具有半导体性质);其 结构必须带正负电荷的质点--离子或离子团存在( 离子晶体或离子团组成的分子晶体) 常用:α-石英,钛酸钡,钛酸铅,钛酸钼等。
压电性产生的原因
石英晶体的化学组成是SiO2,3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 位于晶包的格点上。Si4+ , O2-。
电畴,铁电体自发极化时能量升高,状态不稳定,晶 体趋向于分成许多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电偶极子沿同 一方向,不同小区域的电偶极子方向不同,每个小区 域为电畴。
1.没有外电场时,晶体总电 矩为零。 2.加上外加电场时,沿电场 方向的畴扩展变大,与电场方 向的畴变小,因此,总的极化 强度随外电场增加而增加,表 现为图中的OA段。 3.随着电场强度的继续增大 ,晶体电畴都趋向于电场方向 ,类似于形成一个单畴,表现 为图中的OB段。 4.继续增加电场强度,极化 强度与电场强度呈线性关系, 表现为BC段。
压电性和热释电性是材料的重要性质: 1.一些无对称中心的物体可具有压电性 2.具有极轴和自发极化的晶体介质具有 热释电性。
铁电性
电滞回线,罗息盐( 酒石酸钾钠— NaKC4H4O6· 4H2O)的极 化强度随外加电场的 变化如右图所示。 铁电体,具有电滞回 线性质的晶体。(晶 体中并不含有铁)
由于电滞回线与铁磁体的磁滞回线相似,因此,把具 有这种晶体称为铁电体。
压电效应与晶体的对称性有关。 压电效应的本质是对晶体施加应力时,改变了晶体内 的电极化。因此电极化只能在不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 内才可能发生。 只有结构上没有对称中心,才有可能产生压电效应。 而且必须是:电介质(或至少具有半导体性质);其 结构必须带正负电荷的质点--离子或离子团存在( 离子晶体或离子团组成的分子晶体) 常用:α-石英,钛酸钡,钛酸铅,钛酸钼等。
压电性产生的原因
石英晶体的化学组成是SiO2,3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 位于晶包的格点上。Si4+ , 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外斯定律Curie-Weiss law
当温度高于居里点时,铁电体的介电常数与 温度的关系服从居里-外斯定律:
C 0
式中:C为居里-外斯常数;为绝对温度; 0为顺电居里温度,或称居里-外斯温度。
几种典型铁电体的性质
BaTiO3,钛酸钡 KDP,磷酸二氢钾 KH2PO4 TGS,三甘氨酸硫酸盐,(NH2CH2COOH)3 H2SO4 RS,酒石酸钾钠(罗息盐)NaKC4H4O64H2O
主要特征
电滞回线hysteresis loop 居里温度Curie temperature Tc
介电反常Dielectric anomalous
电滞回线 hysteresis loop
自发极化Ps 剩余极化Pr 矫顽电场Ec
Sawyer-Tower 电路
电滞回线表明,铁电体的极化强度与外电场 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而且极化强度随外电 场反向而反向。 极化强度反向是电畴反转的结果,所以电滞 回线表明铁电体中存在电畴。 所谓电畴就是铁电体中自发极化方向一致的 小区域,电畴与电畴之间的边界称为畴壁。 铁电晶体通常多电畴体,每个电畴中的自发 极化具有相同的方向,不同电畴中自发极化 强度的取向间存在着简单的关系。
介电反常:临界特征
铁电体的介电性质、弹性性质、光学性质和 热学性质等在居里点附近都要出现反常现象, 其中研究的最充分的是“介电反常”。因为 铁电体的介电性质是非线性的,介电常数随 外加电场的大小而变,所以一般用电滞回线 中在原点附近的斜率来代表铁电体的介电常 数,实际测量介电常数时外加电场很小。大 多数铁电体的介电常数在居里点附近具有很 大的数值,其数量级可达,104-105,此即铁 电体在临界温度的“介电反常”。
Note:
铁电体与铁磁体在其它许多性质上也具有相 应的平行类似性,“铁电体”之名即由此而 来,其实它的性质与“铁”毫无关系。在欧 洲(如法国、德国)常称“铁电体”为“薛 格涅特电性”(Seignett-electricity)或 “罗息尔电性”(Rochell-electricity)。 因为历史上铁电现象是首先于1920年在罗息 盐中发现的,而罗息盐是在1665年被法国药 剂师薛格涅特在罗息这个地方第一次制备出 来。
对称中心
根据铁电体在非铁电相有无对称中心亦可 分为两类。一类铁电体在其顺电相的晶体 结构不具有对称中心,因而有压电效应。 如钽铌酸锂、罗息盐、KDP族晶体。另一类 铁电体,其顺电相的晶格结构具有对称中 心,因而不具有压电效应,如钛酸钡、铌 酸钾以及它们的同类型晶体。这种分类方 法便于铁电相变的热力学处理。
成分和结构
根据晶体成分和结构特征,可把铁电晶体 分成两类。一类是含有氢键的晶体,如KDP 族、TGS、罗息盐等。这类晶体的特点是可 溶于水、力学性质软、居里点温度低、溶 解温度低,常称“软”铁电体。另一类是 双氧化物晶体,如钛酸钡、铌酸锂等晶体。 它们的特点是不溶于水、力学性质硬、居 里点温度高、溶解温度高,常称为“硬” 铁电体。
按居里-外斯常数的大小分类(参照图6-4), 这种分类法有利于研究铁电体的相变机制。 居里-外斯常数C 大约在105数量级的为第一 类。这类铁电体的微观相变机制属于位移型, 它主要包括钛酸钡等氧化物形铁电体。近来 发现的SbSI是这一类中的唯一例外,它不是 氧化物。
居里-外斯常数C 大约在103数量级的为第 二类,这类铁电体的微观相变机制属于有 序-无序型,主要包括KDP、TGS、罗息盐和 NaNO2等。C数量级大约在10的为第三类铁 电晶体,属于这一类的典型晶体是 (NH4)2Cd2(SO4)3。这类铁电体的相变机制 目前尚未详细研究,也无专门的名称。
单轴铁电体,多轴铁电体
根据铁电体的极化轴的多少分为两类。一 类是只能沿一个晶轴方向极化的铁电体, 如罗息盐以及其它酒石酸盐,磷酸二氢钾 型铁电体,硫酸铵以及氟铍酸铵等。另一 类是可以沿几个晶轴方向极化的铁电体 (在非铁电相时这些晶轴是等效的),如 钛酸钡、铌酸钾、钾铵铝矾等。这种分类 方法便于研究铁电畴。
居里温度 ( Tc,c)
当晶体从高温降温经过c时,要经过一个从 非铁电相(有时称顺电相)到铁电相的结构 相变。温度高于c时,晶体不具有铁电性, 温度低于c时,晶体呈现出铁电性。通常认 为晶体的铁电结构是由其顺电结构经过微小 畸变而得,所以铁电相的晶格对称性总是低 于顺电相的对称性。如果晶体存在两个或多 个铁电相时,只有顺电-铁电相变温度才称 为居里点;晶体从一个铁电相到另一个铁电 相的转变温度称为相变温度或过渡温度。
TGS晶体的自发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TGS晶体的起始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TGS的定压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罗息盐晶体的自发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罗息盐晶体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RS晶体的弹性柔顺常数S44与温度的关系
铁电晶体的分类
至今已经发现的铁电晶体有一千多种,它 们广泛地分布于从立方晶系到单斜晶系的 10个点群中。它们的自发极化强度从104C/m2到1C/m2,它们的居里点有的低到261.5C(酒石酸铊锂),有的高于1500C 。表6-1给出了部分铁电晶体的分子式、居 里点和自发极化强度。对于晶格结构和特 性差异如此之大的各种铁电体,要对它们 做完善的统一分类是不容易的。到目前为 止,对铁电晶体的分类法有许多种,其中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铁电性基础 Basics of Ferroelectrics
什么是铁电体, 开关特性,Sawyer-Tower 电路 铁电体主要特征 典型的铁电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 铁电材料的分类, 反铁电体
基本定义
具有自发极化强度(Ps)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
自发极化强度能在外加电场下反转, Switchable Ps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 of BaTiO3
Dielectric constant of BaTiO3
钛酸钡晶体的自发畸变与温度的关系
KDP晶体的自发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KDP晶体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KDP的定压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KDP晶体的压电常数d36与温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