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专业毕业实习日记
2024年结构设计实习心得(2篇)

2024年结构设计实习心得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上机实践。
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是线索二叉树的运算。
刚开始做这个程序的时候,感到完全无从下手,甚至让我觉得完成这次程序设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于是开始查阅各种资料以及参考文献,之后便开始着手写程序,写完运行时有很多问题。
特别是实现线索二叉树的删除运算时很多情况没有考虑周全,经常运行出现错误,但通过同学间的帮助最终基本解决问题。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
培养了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以及合作能力。
这次课程设计同样提高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并对VC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习是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进行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上机实习一方面能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另一方面,上机实习是对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机器是比任何教师更严厉的检查者。
因此,在“数据结构”的学习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实验,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与专业素质。
通过这段时间的课程设计,我认识到数据结构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
需要多花时间上机练习。
这次的程序训练培养了我实际分析问题、编程和动手能力,使我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了我适应实际,实践编程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获益匪浅,对数据结构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2024年结构设计实习心得(2)____年结构设计实习心得导言:作为一名结构设计专业的学生,在____年暑假期间,我有幸获得了一家知名建筑设计公司的结构设计实习机会。
建筑结构设计实训总结

建筑结构设计实训总结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实训期间,我学到了许多有关建筑结构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实训经验为我提供了实际操作建筑结构设计流程的机会,培养了我的专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实训期间,我学会了分析建筑结构的力学特性并进行必要的结构计算。
通过了解不同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的性能和特点,我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也学会了应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例如AutoCAD和Revit等软件,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其次,在实训过程中,我了解了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实践中的挑战。
我学
会了如何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和功能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结构方案,如何考虑地震、风力等外力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中,我还学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特别是与建筑师和其他设计师的合作,以确保整个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实训期间,我还通过参观建筑工地和与行业专家交流经验,加深了对建
筑结构设计实践的理解。
我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热情更加坚定,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总之,通过建筑结构设计实训,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也锻炼
了实际操作能力。
这次实训为我今后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期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毕业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周记范文

毕业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周记范文这一周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真是让我既头疼又充实。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个的时候,我还真是挺懵的。
你看,建筑物高高大大,钢筋水泥,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严肃威严,仿佛一个个巨人站在那里,让人想要敬畏三分。
但是,做了几天这个设计工作后,才发现,这些巨人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反而是需要咱们这些“小人”去仔细琢磨和调教的。
嘿,真是打破了我之前的幻想。
我们这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住宅楼的结构,哎呀,这个可真不简单。
从基础的地基设计开始,就得考虑很多因素。
先得算土壤的承载力,看看这个地基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么大一栋楼。
刚开始我在电脑前傻愣愣地看着那些图纸,真心不知道从哪开始下手。
老师傅给我讲了几个重点,我才稍微有点头绪。
嗯,原来每个柱子的位置,梁的跨度,甚至钢筋的布局,都得通过精准的计算来保证它们能稳定地承载上面的重物,不能让整栋楼一不小心就“掉链子”了。
有些时候设计得越细致,头越大。
比如我那天在计算梁的配筋量,突然觉得怎么计算都不对,脑袋一片空白,心里直冒冷汗。
幸好旁边有个同学看见了,笑着说:“这不就是抛砖引玉吗?你把计算公式都给念一遍,再从头捋一遍。
”一听这话,我才恍若大梦初醒,原来自己搞错了一些小细节。
重新做一遍,发现自己真是犯了低级错误。
唉,工程设计真是不能马虎,稍微大意了,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安全。
真是细节决定成败。
还有一个挺让我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把设计做到既安全又经济。
说白了,就是不能让这个楼楼做得过于“豪华”,也不能太“缩水”。
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材料价格变动得特别快,这让我每天都得盯着最新的价格信息。
搞得我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土木的,怎么像个采购员似的,老是计算各种材料的成本。
听说有的工程师为了省钱,能把设计方案反复推敲几次,有的甚至为了降低预算,连钢筋的数量都要精确到每一根。
有时候我甚至有点怀疑,自己在设计这些结构的时候,是不是过于纠结了。
你说,建筑物又不是自己住的,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呢?不过,一想到它可能会被成千上万的人使用,心里又没法轻松。
结构设计实习心得

结构设计实习心得一、前言我在某工程设计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结构设计实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两个项目的结构设计,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相应的计算、绘图和分析工作。
以下是我通过这次实习所得到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二、项目一:某居住楼的结构设计1.项目介绍这个项目是一栋居住楼的结构设计,地上十层,地下两层。
我负责其中的一部分设计工作,主要是进行楼梯、地板和墙体等结构的计算和绘图。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到了如何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并能够合理选择材料和构件。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2.设计计算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我首先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工作。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平面图,我进行了楼梯的计算,包括楼梯的宽度、高度和坡度等参数。
然后,我进行了地板的计算,包括地板的荷载计算和板厚的确定。
最后,我进行了墙体的计算,包括墙体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通过这些计算,我能够确定结构的尺寸和主要构造。
3.绘图工作在计算完成后,我开始进行绘图工作。
首先,我使用AutoCAD 软件进行了楼梯和地板的布置图绘制,包括楼梯的位置和高度、地板的厚度和平整度等。
然后,我进行了墙体的施工图绘制,包括墙体的厚度、钢筋的布置和墙体连接的细节等。
通过绘图工作,我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设计方案,并为施工提供参考。
4.分析和改进在绘图完成后,我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分析,我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我发现原设计方案中地板板厚不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提出了增加板厚的改进方案。
通过分析和改进,我能够提高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三、项目二:某商业楼的结构设计1.项目介绍这个项目是一座商业楼的结构设计,共有六层。
在这个项目中,我负责了大部分的设计工作,包括楼板、柱子和梁等结构的计算和绘图。
结构设计工地实习报告

结构设计工地实习报告在建筑工程的众多环节中,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的核心。
对于结构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实地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份结构设计工地实习报告范本来展示如何系统地记录和反思实习经历。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作为一名结构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在XX建筑公司担任实习生,参与了“XX大厦”的结构设计项目。
此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也锻炼了我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的第一阶段,我主要负责学习并理解项目的基本资料。
这包括建筑图纸的阅读、相关结构设计规范的学习以及与项目相关的技术文档的整理。
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我对结构设计的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即将参与的项目有了基本的了解。
进入第二阶段,我开始参与到具体的结构计算中。
在资深工程师的指导下,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建筑结构进行了荷载分析、内力计算以及结构稳定性的校验。
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学校所学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软件进行辅助计算,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阶段的重点转移到了施工现场。
我跟随项目经理和施工队伍深入到工地一线,亲眼见证了从地基施工到主体结构搭建的全过程。
在现场,我注意到了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之间的差异,并学习到了如何解决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见证了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实习的最后一阶段,我参与了项目的部分设计优化工作。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些结构改进的建议,并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这些建议的可行性。
这不仅提升了我的创新能力,也让我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总结这次实习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
我对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
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对于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配合。
建筑构造实习日记

建筑构造实习日记建筑构造实习日记系别:专业:姓名:学号: 032510406 指导教师:孙洁完成时间:河南城建学院2012年 11 月 9 日2012年11月5日星期一晴这周开始我们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建筑构造,就是去各种地方看各种建筑,然后到各种有关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我们都停喜欢的。
今天是我们认识实习的第一天,按照计划我们要去市区看一些建筑。
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很欢快,我们坐在公交车上聊天,想着将会看到哪些建筑。
下车之后我们首先到的是丹尼斯商场,由于是商场,到处是人,拥挤中也显现出热闹。
我们按照各自的分组,分开行动,到不同的地方强势围观。
丹尼斯商场大楼在一个丁字路口的尽头,位置很突出,这是商业建筑的共同特点。
大楼虽然没太大特色,但整体矩形大楼拔地而起,倒也显得气势十足。
大楼内部空间一般较大,因为毕竟是商业建筑,需要很多人在里面行走。
当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顺便也逛了下街,不然入宝山空手而归这不太好。
之后我们去的是万家商场附近,也是商业建筑,今天认识实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商业建筑,大致的情况跟丹尼斯的差不多。
商业建筑的高度一般不会太高,不会像居民楼有一两百层的情况,而且一般是框架结构,这些都是商品贸易的需求。
总之今天在市区转了一圈,我们认识了商业建筑,也学习到了商业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收获不少。
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们进行建筑构造实习的第二天,感觉这种日子挺舒服的。
按照计划我们要去大悦城和体育馆看看。
我们8点从学校北门出发,大悦城离我们学校并不远,一路上我们依旧欢声笑语,因为大悦城还在建设中,为了我们进去要戴安全帽,于是我们每人领了一个,感觉戴着乖乖的,好玩的同时也觉得安全了不少。
走进大悦城,虽然还是在建设中,但高楼基本上建完,二三十层的建筑,四五幢的伫立在基地中,甚是威武,我甚至可以它在建完之后该会有多么的宏伟漂亮。
大悦城的建筑都是居民楼,与昨天的商业建筑有所不同,最主要体现在功能方面,功能需求决定建筑结构吧,于是居民楼的建筑现在大都很高,毕竟中国人多伤不起。
结构设计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为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我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在XX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结构设计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熟悉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要求;2. 掌握结构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设计效率;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4. 了解建筑结构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过程1. 实习初期,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了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荷载分析、结构计算、结构选型等。
通过学习,我对建筑结构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多个实际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工作。
以下为部分实习内容:(1)项目一:某住宅小区结构设计在项目中,我负责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梁柱配筋图、基础配筋图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结构设计软件(如AutoCAD、Revit等)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
(2)项目二:某办公楼结构设计在项目中,我负责进行荷载分析、结构计算、结构选型等工作。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结构计算。
(3)项目三:某桥梁结构设计在项目中,我负责进行桥梁的初步设计,包括结构选型、截面设计、配筋计算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桥梁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掌握了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以下工作:(1)学习并掌握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2)参加设计讨论会,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3)协助导师完成其他相关工作。
三、实习收获1. 熟练掌握了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 熟练掌握了结构设计软件(如AutoCAD、Revit等)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3.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4. 了解了建筑结构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结构设计实习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结构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于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XX设计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结构设计实习。
二、实习单位简介XX设计院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具有甲级资质的综合设计院,主要从事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工程设计。
该设计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技术实力雄厚,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工程设计奖。
三、实习内容1. 了解设计流程:在实习期间,我首先了解了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等环节。
通过实际参与项目,我深刻认识到每个环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2. 学习结构设计软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学习了AutoCAD、Revit等结构设计软件。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3. 参与项目实践: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实际项目,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建筑图纸和结构要求,进行结构方案的制定、计算和绘图。
4. 学习规范和标准:为了确保设计质量,我学习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规范的要求和适用范围,为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团队讨论,与同事共同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与协作,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对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软件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客户和施工方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专业毕业实习日记通过外出实践实习,那么,关于实习的日记怎么写呢?有哪些模板可以参考的?欢迎阅读!生产实习的日子终于开始了,我一直都在盼着它快点到来,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结合实践去理解,考试考再高的分数都是没用的,那根本不能说明什么,所以我想利用这次生产实习,多学点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让理论结合实际,加深我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解,也有助于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和掌握。
我选择了设计院作为实习地点,这主要是根据我个人的发展方向来决定的,而且在设计院里除了可以了解建筑和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还有机会下工地了解施工方面的知识。
进设计院实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一件复杂而有难度的事在日记里就不多说了。
终于,我进了一家私人承包的设计院,这里只有八个人,设计院虽然不大,但听说接下的工程还不少呢,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和我原先想的差不多。
很幸运的是,我刚来就有地方坐,还有台电脑用,(后来听同事说,这里才走了一个搞结构的女孩子,也是建工毕业的,考取了苏州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正好我可以在这里lianxicad制图,老师说过毕业设计的时候要用到,从事设计这方面的工作也是必须要会使用这个制图软件的,但学校却没有开设这门课,我很是奇怪,有时间奇怪还不如抓紧时间自学呢,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cad教程,想利用暑假好好研究研究,现在看来,选择设计院实习真是太明智了,有那么多老师可以问,学起来一定比在家里一个人摸索要快多了!昨天真是高兴的太早了,我的这台电脑老的真要掉牙了,速度慢就不说了,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死机,这边我才刚进入程序,那边鼠标箭头就像给万能胶粘住了一样,动弹不得,只能重新启动,这时候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重启按键的弹簧应该是不行了,键按下去就再也弹不回来了,逼得我不得不体罚这台主机,对其大打出手,拍拍、打打、弹弹,迫使它在外力作用下回弹出来,一小时死机三回都算客气的了,渐渐的我也掌握了重启的技巧,现在死机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小case了除了麻烦点外,也没什么,我正好可以利用它重启的时间小小的休息一下,长时间的面对电脑对身体和眼睛都不好,这也是长期从事设计工作的弊端啊!今天星期天,可以不用上班了,早上睡到自然醒。
前两天因为上班,起的特别早,因为学校离上班的地方很远,要转车才能到,我最怕坐车,会有晕车反应,但这样的痛苦比起难得的实习机会,我还是觉得很值得。
每次坐车我会选择靠前的位子坐,不舒服的时候我就想,等实习结束了,我就会用cad,会结构设计了,一忘乎所以,注意力就被转移,好像也就不晕车了。
我总结的经验真的很管用,早上坐车来的时候居然没感觉到晕车,因为我一路上都在做着美梦,我通过一个月的设计院实习,学会了cad,学会了pkpm,了解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大概步骤,工地也去了不少次,看见工人们如何打桩,如何绑扎钢筋,如何支模板,如何浇筑混凝土......想着想着就到了该下车的时候。
现在说是美梦,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美梦成真的。
今天,我照着那本借来的cad 教程操作了几个简单的命令,L是画直线,E是删除,S是拉伸,T是修剪,C是复制,M是移动......绘图的时候还可以设置对象捕捉的功能,用起来非常方便。
这比起用手绘图要快多了,想到上学期期末的那几个课程设计手画的图,花了我多少时间啊,从早到晚不停的画,拿到电脑上,一个小时可以当一天来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只有通过手绘图才能加深对那些细部的理解和认识,为cad制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的每一个人画图的速度都相当快,我站在旁边看得时候,往往是没看到他们敲击任何命令,只听到劈里啪啦的键盘声和滴滴的鼠标点击声,图形就很快的chulai了,而我却连他们的画图思路都还没看明白。
这个办公室里唯一做结构的居然是我师兄,建工学院毕业的,这就好办了,既然是校友,我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了,不懂的经常去问他,他人很好,只要他会的都告诉我。
当然,在他们忙得时候我不会去妨碍他们的工作,我一般都会把不懂的问题先记下等到他们谁有空的时候,就拿去问个明白,画图的问题是逮到谁就问谁,结构方面的问题当然就要问师兄了。
师兄说做结构设计一般最常用的就是pkpm软件了,还有tsst和探索者,这些软件等到我们做毕业设计的时候都会用到,但是学校却不一定会开设这些软件应用课,所以先接触和了解这些软件对将来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师兄还借了几本书给我看,都是关于这些软件的教程。
上午看了一会pkpm教程,这本书介绍的是pmcad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
pmcad软件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引导用户逐层地布置各层平面和各层楼面,再输入层高就建立起一套描述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数据。
它具有较强的荷载统计和传导计算功能,除计算结构自重外,还自动完成从楼板到次梁,从次梁到主梁,从主梁到承重的柱墙,再从上部结构传到基础的全部计算,加上局部的外加荷载,pmcad可方便地建立整栋建筑的荷载数据。
看了书我才知道原来pkpm不仅是关于结构设计的软件,它还可以进行特种结构、建筑、设备、概预算和钢结构的设计,我太敬佩那些研究开发这套软件的工程师们了,把繁琐的设计过程编入程序,只需输入几个数据,结论就可以出来,甚至连过程和图都可以显示出来,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不过师兄说,虽然输数据是很简单,结果立刻就可以出来,但这毕竟是电脑,程序也是有不完善的地方,最后的结果还是要凭工程师经验来判断是否合理和准确,往往还是要进行一些修改的,做设计是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软件的,它们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所以在学校里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设计的每一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有多少种方法,每种方法又适用于什么情况。
看来设计并没有我想像中那么简单,还要加倍努力啊!原来pmcad第一步就要用到cad,我还要加紧联系啊,两天不画,我就忘了两个命令,这样可不行啊,还是应该先把cad掌握好,这是基础。
今天画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问题,选择对象的时候可以直接把鼠标指在编辑对象上,这对于一条直线来说,选择它很简单,但是要选择多条直线,或多个对象时,这种操作方法就太麻烦了,这时可以进行框选,先点击鼠标左键确定一个基点,再拖动鼠标可以拉开一个矩形框,把要编辑的对象都框在里面,松开鼠标,可以发现被选中的对象都变成了虚线表示,这比逐一选择要省时省力多了。
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这样框选往往会选择上不需要编辑的线条,这时,可以按住shift键,再点取不需要的对象,它就会变成实线表示,如果框选时选择上了太多不需要编辑的线条,按住shift键在进行点击的次数可能会比直接选取点击的次数还要多,就算我在框选的时候特别的小心,还是会不可避免的选上不需要的线,因为它们就穿插在里面。
我觉得这很麻烦,看来这应该是cad不够完善的地方吧。
快下班了,同事们开始聊起天来,我找到师兄想问问他们画图的时候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对付这种情况,师兄笑着说,这很简单啊,他随便从桌面上打开一张图示范给我看,让我仔细观察鼠标拉出的框有没有什么区别,原来还真不一样呢,有时候是虚线框,有时又是实线框,虚线时框的对象必须完整的被框在里面才能被选中,只框到一部分的是不会被选中的,但实线框就不同了,只要被框到的线会统统被选中。
而实线框和虚线框的操作区别就在于拖动鼠标时是向左还是向右,向左拉时,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会出现虚线框,向右拉时则会出现实线框。
这两天都在联系cad,毕竟是基础嘛,一定要扎实了。
我从做建筑设计的同事那借了一张比较简单的住宅平面图来作样图练习,画了一上午才画好两个房间,因为昨晚回去以后又看了会书,我知道了首先画图的时候应该建个图层。
比如说,轴线是一个图层,通常是用红色点划线来表示,也就是说这张图上所有的轴线都是这样表示的,墙体、门窗、楼梯、细部、文字、标注等都应各设一个图层,颜色的设置最好是有所区别,看图和绘图以及修改时都会很方便。
所以我一开始很认真的设置了图层,照着书一步一步做下来,虽然是慢了点,但是熟练了以后速度一定会提高的。
星期六也上班不知道是不是设计院的特色,虽然院长没要求我一定要来,但是既然来到这里实习,就要和上班一样,反正在学校里也没什么事做,在这里还可以画图学本领呢。
通过几天的旁站(就是站在旁边看这里的人画图),我发现每个人的画图思路都不一样,同样的目的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达到。
如何做到最快,不光是要靠敲击键盘速度和灵活的鼠标运用,更重要的还是由画图思路来决定的,如果思路不对,可能会让我们在画图的过程中走弯路,做重复劳动,甚至是无用功,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所以说思路很重要,要想掌握正确的绘图思路,也是必须要靠长期的绘图经验积累,多思考,多总结。
今天休息,打算睡到自然醒的,昨晚临睡前,还特地取消了闹钟,谁知道到了早上六点,自己就醒来了。
看来我的暑假实习生物钟已经形成了,既然这样,我就起来吧,早上也挺凉快的,出去享受一下暑假里的校园风光吧!本来放假期间学校里就没多少人,又这么早,校园里就只能看到一两个人在路上。
我喜欢走桥上过,虽然天天去教室都要从桥上过,可我一点也不觉得腻,每次走都会因为时间不同,而感觉不一样,现在我又来到了桥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我想起了去年的暑假在家和高中同学相约去游泳的情景,今年恐怕就没机会了,不过有所失必有所得,虽然实习的日子没有在家避暑来的安逸,但是这次暑假比以往的都要更充实些,以后回忆起来也一定会很有味道。
又是新的一周开始了,上个星期主要还是练习cad,现在我已经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建筑平面图了,从一开始图层的建立到最后的尺寸标注,图案填充等细部的处理。
cad入门不难,但要用的好,还是要花功夫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今天的任务还是练练cad,巩固上周学的一些命令,我打算这周把pkpm的书好好看看,配合电脑操作,加深印象,再加上这里的名师指导,学起来一定事半功倍。
我一边画图一边把用到的不一样的命令记在纸上,防止忘记,毕竟才开始学,我认为记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以后回忆起来也很方便,不用再翻书,或是问人了。
PMCAD模块是整个结构CAD系统的核心,也是建筑CAD 与结构CAD的必要接口。
通过精心设计的人机交互输入方法建立起各层结构布置数据和荷载数据,结构布置包括柱、梁、墙、洞口、次梁、预制板、挑沿、错层等,荷载生成中作结构自重计算,荷载从板到次梁、承重梁及从上部结构到基础的传导计算。
人机交互过程中随时提供修改拷贝复制查询等功能。
PMCAD为框架、连续梁、砖混分析及高层三维分析计算软件提供全部数据文件而无需人工再填表,还可为梁柱、剪力墙、楼梯和基础CAD提供画图信息。
绘制正交及斜交网格平面的框架、框剪及砖混结构平面图,包括柱、墙、洞口的平面布置、尺寸、偏轴、画出轴线及总尺寸线,画出预制板、次梁及楼板开洞布置,计算现浇楼板内力与配筋并画出板配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