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目的本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旨在确保产房工作高效、安全进行,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一、工作制度1. 产房人员- 产房负责医生:负责指导产房工作,包括监督分娩过程、处理紧急情况。

- 护士:协助产房负责医生,负责产妇的观察和护理。

- 助产士:负责协助产妇分娩过程,提供产妇的生理和心理支持。

2. 工作准备- 确保产房设备完好可用。

- 检查药品和消毒物品的储备情况。

3. 分娩过程- 产妇进入产房后,由护士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时通知产房负责医生和助产士。

- 产房负责医生根据产妇的分娩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分娩计划,并与产妇和家属进行沟通。

- 助产士协助产妇进行分娩,提供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支持。

- 产房负责医生监督分娩过程,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4. 产后护理- 分娩结束后,护士负责评估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护士进行产妇的观察,包括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等。

- 护士提供产妇的咨询和教育,包括母乳喂养、产褥期护理等。

二、工作程序1. 产妇入院- 产妇到达医院后,由接待人员进行登记,交付至产房区域。

- 护士进行初步评估,记录基本信息和分娩信息。

2. 分娩过程- 产妇进入产房后,护士通知产房负责医生和助产士。

- 产房负责医生进行个体化的分娩计划制定,并与产妇和家属进行沟通。

- 助产士协助产妇进行分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护理。

3. 产后护理- 分娩结束后,护士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护士进行产妇的观察和护理,提供咨询和教育。

三、工作流程优化1. 定期评估和完善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其与最新的医疗标准和政策相符。

2.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提高产房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3. 不断培训和提高产房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上为产房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的概要,具体操作细节和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操作流程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操作流程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说明书工作目的1.提高母猪采食量,降低背膘损耗;母猪断奶背膘控制在16mm-18mm,背膘损失控制在2mm内,可努力达到不失重。

2.在保证母猪体况良好的前提下,力争21天重达到6.5kg,断奶合格率达到92%。

工作重点1.做好母猪饲喂工作;2分娩舍工作流程2.1早上6:00-7:00(冬春季)5:30-6:50(夏秋季)2.1.1巡视(记录舍内温度、仔猪是否扎堆、空气质量、母猪和仔猪精神状态、风机湿帘运行状况、供水情况、门窗是否关闭、猪栏是否关好,下同)、仔猪补料(补水);2.1.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上午8:00-11:302.2.1更换洗手盆、沾脚盆里的消毒液;打扫舍内卫生(过道卫生、物品摆放整齐);2.2.2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2.3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4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2.5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3下午14:00-17:30(冬春季)15:00-18:30(夏秋季)2.3.1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3.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3.3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3.4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4晚上20:00-21:302.4.1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4.2仔猪补料;2.4.3巡视(方法同上);2.4.4完善死淘记录。

分娩舍饲养员日工作记录表舍号:日期:饲养员:注意点:(1)分娩舍饲养员工作记录表须按时间段如实填写;(2)异常情况,母猪记录栏号、异常说明(发烧、不食、精神差、拉稀、子宫炎、瘫痪、难产、腿疼等)仔猪须记录栏号、数量、异常说明(弱仔、精神差、拉稀、腿疼、脑炎、压死等);其它包括圈内的设备(风机、水帘、产床、烤灯、饮水系统等);(3)负责人签字:分娩舍负责人监督饲养员按时开展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同时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分娩舍饲养员工作内容上猪前的准备工作1.1上猪前设备检修1.1.1上猪前2天对舍内进行检修,需要维修的及时联系维修工维修,(水、电、产床、烤灯、料槽、暖风炉、水帘、饮水器等)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电路安全,产床完好,料槽、烤灯齐全且完好无损;1.2上猪前消毒1.2.1冲完圈后干燥(打开窗户或风机);1.2.2干燥后用农福1/200消毒,隔日再加强一次并密闭;1.2.3上猪前1天用农福加强消毒1次,并密封猪舍等待上猪;1.2.4上猪前,注射器、针头、剪牙钳、镊子刷洗干净,交兽医高压灭菌消毒(刷洗步骤:首先用百毒杀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刷子刷洗,再用洗洁精洗涤,最后清水冲洗交兽医消毒);1.3接猪前准备1.3.1烤灯检修悬挂:每舍上猪前检查检修,保证每个都能使用并悬挂完毕(确保损坏无法修理的,可用坏的换新的烤灯);1.3.2仔猪料槽检查:检查舍内料槽,保证够数目且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上交更换;1.3.3工作用品准备:扫帚、铁锹、料车、袋子、盆、桶等;1.3.4药品领取、应用及储备:常用保健药品由兽医统一开处方领取,按药品说明储存药品;避光:消毒药等;阴凉:激素类、常用抗生素等;防潮:密斯陀、烧碱、饲料等(使用后及时密封袋口);用量用法:说明书或兽医指导方法及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的药抗生素;未使用完的药品,及时密封保存或交与需要的人使用,配好药品及时使用,一般不超过12h 为好;1.3.5挡好过道:上猪前按上猪路线挡好过道(使用PVC板,用后返还原处);1.4日常消毒1.4.1猪舍内的消毒、干燥的彻底进行可以减少疾病。

医院产房工作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产房工作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了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产房工作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产房设立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产房的整体管理工作。

2. 设立产房主任,负责产房的业务管理、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等工作。

3. 设立护士长,负责产房日常护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

4. 设立助产士、产科医师、麻醉医师等岗位,共同保障母婴安全。

三、工作流程1. 产妇入院(1)护士接待产妇,了解病情,做好登记。

(2)为产妇进行产前检查,评估分娩风险。

(3)告知产妇及家属分娩流程、注意事项及分娩镇痛方法。

2. 分娩准备(1)产房护士为产妇进行备皮、备血等术前准备。

(2)产科医师评估产妇分娩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3)麻醉医师为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确保产妇舒适。

3. 分娩过程(1)助产士密切观察产妇及胎儿情况,做好分娩监护。

(2)产科医师、助产士、麻醉医师共同协助产妇分娩。

(3)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新生儿护理,确保新生儿安全。

4. 分娩后护理(1)护士为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包括伤口处理、观察生命体征等。

(2)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及家属护理新生儿。

(3)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了解恢复情况。

四、工作要求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母婴安全。

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产房工作有序进行。

4. 加强产房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5. 加强产房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监督检查1. 定期对产房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产房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工作质量。

3. 接受上级部门对产房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产房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产房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产房工作流程范文

产房工作流程范文

产房工作流程范文产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是妇女怀孕并分娩的地方。

在产房,医务人员为孕妇提供全方位的护理,确保妇女和新生儿的安全。

产房工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分娩过程和善后工作。

首先是准备工作。

当孕妇进入产房时,护士会先核对孕妇的个人信息,确认其身份,并记录孕妇的基本情况,如孕周、预产期等。

同时,医务人员会与孕妇进行交流,了解她的分娩计划和特殊要求。

护士还会检查孕妇的身体状况,如测量血压、体温和心率等。

在准备工作中,还需要为孕妇准备必要的器材和设备,如胎心监护仪、脐带剪、消毒液等。

接下来是分娩过程。

一旦孕妇开始宫缩,医务人员会开始进行分娩的监护和护理。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医生和护士会密切关注孕妇的疼痛程度、宫缩频率和胎儿的心率等指标。

医生会根据宫口开口的情况判断分娩进展的速度,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催产或剖宫产。

同时,医务人员会帮助孕妇采取合适的姿势,鼓励她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身体,以减轻疼痛和促进分娩的进展。

在孕妇分娩的过程中,医生还会进行会阴切开术,以扩大产道,便于胎儿顺利出生。

这个过程需要医生熟练的操作技巧和良好的协调能力。

医生还会在适当的时间给孕妇注射镇痛药或麻醉药,以减轻分娩时的疼痛感。

当胎儿顺利出生后,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并将孩子交给护士进行清洁和护理。

医生还会处理剩余的胎盘和脐带,并对产妇进行缝合和修复工作。

同时,护士会给产妇提供必要的饮食和休息,确保她能够尽快康复。

最后是善后工作。

产房的护理人员在分娩结束后会对产房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同时,他们还会准备必要的药品和耗材,为下一位孕妇的分娩做好准备。

护士还会做好产妇和新生儿的相关记录,包括分娩时间、分娩经过和新生儿的基本情况等。

总而言之,产房工作流程涵盖了准备工作、分娩过程和善后工作。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和分娩进展,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监护,确保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产房工作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医生和护士之间的紧密合作和良好的协调能力,以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产房工作流程

产房工作流程

产房白班工作职责1.打开层流、整理产房物品,湿式打扫,要用500%含氯消毒液拭所有物表、地面。

2.查对产房抢救药品、有效期、数量做好交接登记3.备品、查对产房物品、有效期、否符合要求,处于备用状态,数量充足。

4.器械,设备维护并登记。

5.清洗防风过滤网并登记。

6.协助主班工作。

7.新生儿洗澡。

8.每日打扫处置室、换药室确保物品充足、在有效期范围内,浸泡科室全部氧气湿化瓶,更换消毒标签。

9.处置室、换药室、产房无菌包、消毒整理(节假日期间由夜班负责)10.引产、流产、死胎登记、查对证明是否符合要求,证明是否齐全,反馈后的出生缺陷进行登记。

11、围产儿季报表上报统计。

产房夜班工作职责1、交接班,针对特殊患者、规律宫缩患者、静点缩宫素患者、危重患者实行床头交接。

2、夜班所用无菌包,处理、打包,交由供应室。

3、按照医嘱给予住院患者,听胎心、做胎心监护、吸氧。

4、完成夜班,剖宫产、引产等工作(引产患者负责要证明复印件)。

5、协助线板工作(配合线班进行双人接产工作)6、负责夜间住院、急诊患者的处置工作。

7、记录夜班患者收费、药品使用等详情,做好交接。

8、完成夜班病例、护理文件书写、感控登记本、避免漏登。

9、负责夜间19:00-20:00,7:00-8:00处置室、换药室紫外线消毒。

10、负责夜间处置室、换药室、产房卫生、负责更换棉球缸、碘伏缸。

11、负责自然分娩产后观察2小时,负责早接触、早开奶、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

12、做好产科病房和产房交接,新生儿科和产房的交接工作。

产房主班工作职责1、于夜班做好、药品、物品、交接,针对特殊患者、规律宫缩患者、静点缩宫素患者、危重患者实行床头交接。

2、根据缩宫素静点流程、静点缩宫素。

3、按照医嘱给予住院患者,听胎心、做胎心监护、吸氧。

4、完成白天,剖宫产、引产等工作(引产患者负责要证明复印件)。

5、负责白天住院、急诊患者的处置工作。

6、记录白天患者收费、药品使用等详情,做好交接。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猪场产房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产房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猪场产房的工作流程。

1. 分娩准备在猪的分娩前,猪场工作人员需要对产房进行清洁消毒。

首先,清理产房内的杂物,然后用专门的消毒剂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以保证产房的卫生环境。

同时,需要准备好分娩所需的器具和药品,如产钳、无菌手套、产褥垫、脐带夹等。

确保分娩时能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 分娩过程当猪开始分娩时,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观察。

在猪分娩过程中,需要保持产房的安静,避免外界因素对猪的干扰。

如果猪出现分娩困难,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产钳、进行产妇助产术等,以保证猪和仔猪的安全。

3. 仔猪照料一旦猪成功分娩,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将新生仔猪清理干净,并进行脐带消毒。

同时,需要将仔猪放置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以保证它们的健康成长。

产房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母猪进行观察,确保母猪能够及时给予仔猪哺乳,并进行必要的照料工作。

4. 数据记录在产房工作流程中,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分娩情况、仔猪数量、母猪情况等重要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猪场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能够帮助猪场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猪群的生产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5. 清洁消毒分娩结束后,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清理产房内的残留物,对产房进行全面的清洁,并再次进行消毒,以确保下一次分娩能够在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中进行。

总结猪场产房工作流程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产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保证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只有做好产房工作流程,才能保证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群的健康成长。

产房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产房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产房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产房是孕妇分娩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产房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产房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工作流程的安排,并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说明。

一、产房应急预案的制定1. 形成工作组:产房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组织多个部门的人员参与,包括产科医生、护士、麻醉师、助产士等。

形成一个跨部门的工作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

2. 了解法规和规范:通过学习相关的法规和规范,如《医疗机构分类与登记管理办法》、《妇女儿童医院管理规定》等,确保预案符合相关的要求。

3. 确定应急预案的内容:根据产房实际运行情况和潜在的应急情况,确定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包括突发事件处理、急救措施、危急情况的疏导等。

4. 完善通讯机制:产房应急预案要求建立畅通的通讯机制,包括内部通讯、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以及与外部的紧急联系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5. 定期演练和修订:制定完应急预案后,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发现问题并进行修订和完善,以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二、产房工作流程的安排1. 孕妇入院登记:产房接收孕妇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入院登记,包括个人信息、孕期检查记录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孕妇的病史和病情,以便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2. 孕妇评估和监测:产房医生和护士需要对孕妇进行评估和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宫缩频率和胎儿心率等指标的监测。

通过实时观察和记录,对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分娩过程控制:产房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产妇的情况控制分娩过程,包括宫缩的监测和控制、胎儿的心率监测、产程的记录等。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产程的顺利进行。

4. 分娩危急情况处理:在分娩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危急情况,如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

产房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应急预案进行快速、有效的应对,包括紧急通知其他科室、启动急救措施等。

同时,还需要及时向家属和患者解释情况,稳定其情绪。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如下:
1. 准备产房:在产房内进行消毒、清洁和加热等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2. 拉种:将母猪引入产房,进行拉种操作,将精液注入母猪体内。

3. 观察分娩情况:根据母猪的体态和行为判断分娩时间,进行观察。

4. 配合产妇:配合母猪产妇,协助清除胎膜、吸吮胎儿等。

5. 配种检查:对分娩后的母猪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发热、流血、乳房肿胀等异常情况。

6. 安置仔猪:将产下的仔猪放置在暖和干净的地方,确保其安全和卫生。

7. 注射疫苗:对产下的仔猪进行注射疫苗,提高其身体免疫能力。

8. 记录饮料量:记录母猪饮水量,及时补充营养物质,确保母猪的健康。

9. 清洁、消毒:对产房内进行清洁、消毒,并清除产生的垃圾。

10. 确认数量:确认母猪分娩的仔猪数量、性别,记录在猪场管理信息系统中。

11. 保健措施: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如补充饮食、调节光照等,确保仔猪、母猪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房工作流程日工作程序
1 接产流程
1.1 接产前的准备工作
用具:夏天—麻袋、消毒水、毛巾、剪牙钳、密斯陀、线、桶、饲料袋子等常用工具;冬天:麻袋、桶子、消毒水、毛巾、剪耳钳、密斯陀、饲料袋子、红外线灯泡。

常用药物的准备:开口金、益乳康、血丰。

1.2 接产
发现母猪有临产的表现时,先用消毒水将母猪全身和产床清洗干净,要求乳房臀部必需用沾有消毒药水的毛巾擦洗干净,夏天用自来水,冬天用温水。

1.2.1 乳头的变化:前面的乳头能挤出乳汁时,24小时内将会分娩;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时,12小时内将要分娩;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3~5小时内将要分娩;母猪羊水破裂从其外阴部流出时,1~2小时内就要分娩。

1.2.2 接产:仔猪自主出生后,倒提仔猪先擦干口鼻的粘液,放入装有密斯陀的盆里,身上涂满密斯陀再将其用手弄掉后,用细线扎好脐带,将其掐断,留3
至4厘米,以不拖产床为准,用络合碘或碘酒消毒,再涂密斯陀,然后放置保温箱内, 20分钟后放出去吃饱初乳再剪牙,纵向剪,一次剪完,剪平,不损伤牙龈和舌头,最后断尾,留仔猪整条尾巴的1/3,用密斯陀涂在伤口上,喂开口金2ml 每头,放入保温箱内。

1.2.3假死仔猪急救:先尽快将口、鼻内的黏液清理干净,倒提后腿,拍胸拍背,人工呼吸等,温水浸泡(40℃,口鼻朝外),针刺穴位等。

1.2.4 难产处理:产仔间隔超过45分钟为难产,母猪用力努责,大量羊水流出。

在母猪难产时,先对母猪进行输液:第1瓶:0.9﹪生理盐水500ml+青霉素800万IU+链霉素300万IU+鱼腥草20ml。

第2瓶:10﹪葡萄糖500ml+V C20ml
+V B120ml。

如果还不产,就进行人工助产﹙切记剪好指甲,消毒,擦好润滑剂﹚,助产后连续3天消炎。

1.2.5 胎衣的处理:胎衣、死胎、剪下的脐带、尾巴,均放于不漏水的饲料袋内放置于指定地点。

若到晚饭后胎衣还未被负责人拖走需督促或上报领导,严禁隔夜处理。

2 产后母猪护理
产后消炎:第一瓶,0.9﹪氯化钠500ml+青霉素800万IU+300万IU链霉素+ 鱼腥草50ml。

第二瓶:5﹪葡萄糖500ml升+V C20ml或V B1 20ml
人工助产的猪:连续输3天的液,第一天用药:第一瓶,0.9﹪氯化钠500ml+青霉素800万IU+300万IU链霉素+鱼腥草100ml。

第二瓶:5﹪葡萄糖
500ml+V C20ml或V B120ml。

第二天:0.9﹪氯化钠500ml+阿莫西林3.5g+ 鱼腥草100ml,第二瓶:5﹪葡萄糖500ml+V B1100ml,第三天:0.9﹪氯化钠500ml+阿莫西林3g+鱼腥草100ml。

检查母猪是否产完:母猪不食或采食量很低;母猪烦躁不安,后肢时伸时屈;阴道有暗红色或淡红色的黏液流出;阴道有黑色黏液流出,并伴有恶臭。

3 哺乳母猪的管理
3.1上产房:由配怀人员赶母猪上产房,上产房时检查母猪是否有肢蹄病、乳房炎,做好记录对症治疗,母猪驱赶上产床时要避免碰撞肚腹。

3.2 饲料添加药物:上产房至产仔后7天饲料中添加利高2kg/吨,产后7天开始喂加骏维安2kg/吨。

3.3 母猪应激、发烧:量体温→用水淋颈部→耳静脉放血→肌肉注射氯丙嗪→体温还没有降下来,再肌肉注射氨基比林20ml+阿莫仙2g。

3.4 母猪,产仔期间母猪产前三天开始减料,一天喂1.5~3kg/餐,产仔当天不喂料,产仔第二天起根据母猪的食欲来给料,可不喂,如有母猪很快吃完的,下次可逐渐加料。

产后5~7天开始喂三餐料,夏天早上6点喂第一餐,下午4点喂第二餐,晚上9:30喂第三餐,日平均能采食量在
4.5千克以上,冬天早上7点喂第一餐,下午2:30喂第二餐,晚上6:30喂第三餐,日平均能采食量在
5.5千克以上。

料槽的清理:当喂完料30min后,必须清理没有吃完料的槽,地上有料的,用铲子铲起来喂给母猪吃,把清理出来的料加给还未吃饱不愿睡下的猪吃。

3.5 产床粪便及时清除、母猪乳房及臀部随时保持干净。

4 仔猪管理
4.1 补铁防拉稀:仔猪出生1~3天内,注射铁剂每头2ml。

并口服三益乳康2~3ml。

4.2吃初乳:仔猪出生后需在1小时之内吃上初乳,吃初乳前先将母猪前一滴奶挤掉,并用沾有消毒水的毛巾擦洗干净,必要时需扶助弱小的仔猪吃上初乳,实行固定奶头使每一头小猪都拥有一个有效乳头。

4.3 仔猪的寄养:仔猪只能寄养到出生日龄相近的窝内,大小均匀,小的找一头泌乳性好的母猪带,下痢猪不能寄养到健康猪群内。

如是产崽多的,选择大的、活泼的小猪寄出,选择寄给的母猪要求无疾病,拥有一定的有效乳头。

4.4 仔猪去势:不留做种用的公猪十日龄左右去势,去势前先用碘酒涂抹在阴囊上,去势后用密斯陀涂抹在伤口上。

4.5 仔猪健康管理
4.5.1 0~7天仔猪管理重点:保证分娩后母猪的健康,没有母猪的健康,不可能保证仔猪的健康。

4.5.2 仔猪健康检查:仔猪健康检查的内容包括:仔猪生长情况、吃奶情况、精神状况、被毛光亮度和体温等是否正常;是否有腹泻、跛行、外伤。

4.5.3 仔猪疾病控制:根据仔猪健康检查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哺乳仔猪的主要疾病是黄白痢。

4.6 断奶管理:实施早期隔离断奶(21日龄)的生产管理制度,以减少母猪病原垂直传播给仔猪的机会。

断奶当天,对母猪实施限料40%~50%,保证转群后料槽中没有剩余料,以减少母猪断奶时的应激和饲料浪费。

断奶时,记录断奶仔猪头均重和断奶仔猪窝重。

4.7断奶仔猪转群:使用转群车转群断奶仔猪时,要充分考虑减少转群应激,不得挤、踩、踏断奶仔猪。

5 仔猪补料
5.1 仔猪出生5~7日龄开始补料,先撒少量教槽料到仔猪料槽中,调教仔猪开食;要及时清洗料槽中的粪便,教槽料必须保持新鲜、干净,做到少食多餐,严禁浪费。

5.2 断奶仔猪补料:仔猪断奶后,用豆浆拌乳猪料,拌成糊糊状,喂给仔猪,.间隔20min加一次料。

6 室内温湿度调节
6.1温度:冬天,1~3日龄:高于35℃垫麻袋,关红外线灯
低于32℃垫麻袋,开红外线灯
4~13日龄:高于30℃垫麻袋,关红外线灯
低于25℃垫麻袋,开红外线灯
14日龄至断奶:高于25℃垫麻袋,关红外线灯
低于21℃垫麻袋,开红外线灯
夏天:当温度高于28℃时,开风机,关闭北面窗户,开南面窗户,当温度高于32℃时,开水帘,关闭窗户,当温度低于27℃时,关风机,打开南北面窗户。

6.2 湿度的控制:当产房的湿度在70﹪以上时,可采取放干燥剂﹙生石灰﹚来降低舍内的湿度。

7 栋舍卫生清扫流程
7.1 舍内
扫栏:开料前先将产床粪便扫下,开料后再巡扫1~2遍,直至产床无粪便,其他时间看到粪便即扫下,保持产床干净﹙先扫健康猪的栏舍,再扫病猪栏舍﹚不同栋舍不得使用同一清扫工具。

粪沟清理:夏季2天一次,冬季4天一次,冲洗粪沟时,先用铲子把产床下的粪便扒入粪沟,再用扫把边扫边用水冲(防止水打湿产床),扫干净后可以放入消毒粉﹙卫效等﹚。

走道清扫:每次喂料后清扫舍内走道,保持走道无粪便等杂物。

7.2 舍外
栋舍周围的卫生,由每栋饲养员自行清扫,每周2次。

消毒池(盆):由每栋饲养员自行更换消毒药液,3天一次。

8 洗栏流程
栏舍清洗:仔猪转出→清理杂物﹙如药品,红外线灯泡等﹚→高压清洗→烧碱消毒→高压清洗→撒石灰水→干燥→设备检修
仔猪料槽清洗:先放入消毒池中用烧碱浸泡1~3天,高压清洗。

栏舍检查:检查饮水器是否有水,水管是否漏水,产床是否牢固,保温设备是否完备,电路是否流通。

麻袋清洗:冬天7日龄拿出,夏天3日龄左右拿出,放入消毒池中用烧碱浸泡1~3天后,用清水清洗。

9 消毒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