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2)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5.2《染色体变异》b2教案.doc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5.2《染色体变异》b2教案.doc

第二课时(实验课)一、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和方法方面的知识。

二、复习导入1.什么是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2.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什么?操作方法如何?有何优点?3.你所知道的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有哪些?(秋水仙素、低温诱导)三、新课教学实验:低温能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P88)1.设计实验方案(1)选择的实验材料:洋葱(2n=16)、大葱(2n=16)、蒜(2n=16)、蚕豆(2n=12);(2)选择的实验器具和试剂:冰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剪刀、镊子、吸水纸、滴管、小烧杯;卡诺氏固定液,盐酸酒精解离液,质量浓度为10mg/mL的龙胆紫溶液。

试剂的配制:①诺氏固定液的配制:取无水酒精和冰醋酸,按体积比3:1的比例混合,该溶液最好现配现用。

②盐酸酒精解离液的配制:取无水酒精和盐酸,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该溶液最好现配现用。

③质量浓度为10mg/mL的龙胆紫溶液的配制:将100mL的体积分数为45%的醋酸溶液煮沸,加入1g 龙胆紫后,搅匀再煮5min,待冷却后过滤,备用。

注意:盐酸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应小心使用,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2.实验步骤①培养根尖方法1:实验课前的3-5d,把洋葱放在盛满水的广口瓶上,让它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

方法2:实验课前的3-5d,取蒜瓣剥去其外围干燥的膜质鳞片叶,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方法3:把50颗干燥的蚕豆种子浸在清水中一昼夜,使它们吸胀萌动,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②低温诱导当根长到lcm时,把数个装置连同材料分成3份:一份放入冰箱内4℃低温下培养,另一份放入冰箱内—4℃低温下培养,还有一份仍留在25℃下培养。

共处理36h。

③固定根尖剪取以上3种处理的根尖,每个根尖为0.5~1cm,分别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30min,然后用体积分数95%酒精洗两次,用体积分数70%酒精保存于低温处,贴好标签。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3.通过对具体实例、概念,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2.教学难点:(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归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1)21三体综合征(即先天性愚型):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2)性腺发育不良:患者比正常人少了一条X染色体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1.二倍体和多倍体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例如:果蝇、玉米、洋葱就是二倍体。

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以上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

例如:香蕉就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八倍体的黑小麦帕米尔高原的植物65%的种类是多倍体(1)多倍体植株的特点四倍体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比二倍体品种几乎增加一倍四倍体水稻千粒重比二倍体增加30%~60%多倍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而在动物中则较少见(1)多倍体植株的特点①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蛋白质等含量增高②生长慢,发育延迟,结实性差(2)多倍体育种①低温处理;②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A.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B.应用例子: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具有偶数染色体组的多倍体植物:可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可育具有奇数染色体组的多倍体植物:无法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不可育蜜蜂的性别决定蜜蜂的性别决定:雄蜂单倍体、雌蜂二倍体2.单倍体概念:生物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配子中的一样。

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其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然后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学会判断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方法,体会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成就。

3、学习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观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应用。

(2)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2)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野生祖先种马铃薯具有多种颜色而且体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现在栽培的马铃薯几乎都是淡黄色,而且体细胞中含有48条染色体。

野生的香蕉祖先又小又涩,而且有很多籽,体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而目前我们食用的香蕉又大又甜而且是无籽的,体细胞中含有33条染色体。

思考:根据以上事例能否发挥想象力做出一些推测。

二、染色体变异1、概念: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2、类型:(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3、(1)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2)实例:①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原因:亲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②Turner综合征症状: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颈蹼,肘外翻、部分患者智力轻度低下。

有的患者伴有心、肾、骨骼等先天畸形。

病因:单一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失去的X染色体由于父亲的精母细胞性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4、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1)果蝇配子中有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形态上有怎样的区别?果蝇的配子中有4条染色体,这4条染色体是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2)如果把配子中的染色体看作一组,果蝇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两组(3)染色体组概念: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注意:每个染色体组中包含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4)染色体组相关练习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3条染色体注意:图形题就看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 教案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吴忠中学李默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

本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第一课时学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内容,第二课时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

我所展示的是第一课时。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与人类遗传病密切相关,“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与单倍体,多倍体育种关系密切,在生产实践中有大量应用。

本节中的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部分所列入的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小节为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五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我的学生是高二年级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对染色体结构和功能有所了解。

对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制作模型并且展示就很容易掌握了。

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内容就不太好理解了,尤其是染色体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所以我采用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层层设疑,逐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三、教学目标(1)能说出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基本类型(2)能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通过染色体教具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4)通过学生搜索资源展示资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并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实施方案:通过幻灯片、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具,变抽象为具体,并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抓住关键,学会知识。

五、教学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2.突破策略:通过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全部染色体的许多特征中抓住共同的关键特征。

结合教具及具体实例,搞清难点所在。

突破难点,理清思路。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2_染色体变异_教学设计_教案_2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2_染色体变异_教学设计_教案_2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 使学生理解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⑴染色体组的概念。

⑵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1.出示图片:普通西瓜和无籽西瓜的对比2. 介绍染色体变异的二种类型,染色体除了在数目上会发生变异,在结构上也会发生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见课件):①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②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断;③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180;④染色体的某一片断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小组活动(3分钟):动手制作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的模型小组活动结束后展示小组的成果,并请同学分析几种类型的变异引起基因怎么变化另外教师讲述: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病儿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投影片上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提出.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何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呢?教师引导学生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等方面来加以思考。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我们已经知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那么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会不会引起生物的变异呢?(回答:会)染色体数目会如何改变呢?(回答:可增加,也可减少)。

2. 让学生分析人类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的病因,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染色体---21号染色体是三条,其征状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例如, 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叫“性腺发育不良(Turner综合征)”,患者少了一条X染色体,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类型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为普遍。

因此,我们重点介绍后一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3.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染色体组”出示:雄果蝇染色体的活动投影片。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第2节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通过了解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进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树立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加强学生热爱生命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学背景分析⑴教学内容分析“染色体变异”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尽管课标要求是了解水平,但该部分知识内容是近年的高频考点。

由于学生对染色体变异发生的原因、过程理解不到位,对染色体变异类型判断不准确,故该部分内容也成了学生的高频失分点,因此笔者将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染色体数目变异做了拓展,使学生更好的区分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⑵教材及学情分析陈述性知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概念和类型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文字和插图信息,就可以基本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的概念和类型,比较简单。

学情分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因 染色体组的判断 二倍体及单倍体的判断 学情分析 学生看图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相对容易些。

但是对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因分析时,需要联系到减数分裂过程,两部分知识在课本上的呈现顺序跨度较大,因此需要学生较强的分析能力。

染色体组的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归纳,推断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较困难;学生很容易把单倍体和一倍体划等号,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容易混淆。

3、教学目标分析(1)课标分解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说明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减的原因辨别染色体组的数目区别单倍体和二倍体(2)根据上述教材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通过模型分析,说明染色体结构变异对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影响,并能借助图像信息表达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与结果,提高正确运用相关模型表达生物学概念的能力。

(名师课堂)高中生物 第5章第2节 染色体变异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名师课堂)高中生物 第5章第2节 染色体变异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二节染色体变异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

能够解释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评价不同作物、不同的温度对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影响效果。

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能力目标:1.以辨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2.通过具体实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

3.用图解、事例和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

4.以实验的方式认识低温对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

2.通过实验,养成与他人合作、共享并能够欣赏别人的观点和创意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使学生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2)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4)教学建议:“染色体变异”一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遗传与进化》模块第5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除介绍了染色体变异的几种类型外,还包含了一个“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变化”的实验。

本文是探讨理论教学部分,在前面第一节中学生刚学习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两种可遗传变异的方式,“染色体变异”作为又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学生对它的有效学习,对于后面的“人类遗传病”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本节对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要求为了解水平,但由于所包含的新概念多,且这些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往往较为困难,如染色体组、单倍体等,如果不能有效地突破这些难点,会使得学生思维混淆,增加对生物学的恐惧感,从而一定程度上排斥生物学这门学科。

相反,如果能通过有效地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尽快弄清这些概念,学生不仅会因为学有所获而快乐,而且本节的这些概念还与前面的一个重点内容——“减数分裂”相关联,只要老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可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的理解,使学生对前后知识脉络清晰,觉得学有所悟,对生物学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感觉,从而增加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 教案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特点,应用。

区分染色体组和同源染色体,并能够正确理解单倍体。

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

(二)过程方法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技术,合理设计问题串,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在知识教学目标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其一,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其二,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和二倍体的概念;其三,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三、重难点分析
其一,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一般来说,在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同一种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已学习过的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染色体组的概念作对比。

其二,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

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发生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物细胞。

这时需要授给普通西瓜二倍体成熟的花粉,刺激子房发育而成为果实。

因为胚珠并不能发育成为种子,所以这种西瓜叫做无籽西瓜。

教学过程中可依托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对该方法的过程一目了然,较深刻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教学目标】
1、简述染色人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2、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教学重点】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及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
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基因的改变,是微小区段变异,是水平的变异,
而染色体变异是比较明显的染色体或的变异。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变异是,看不见的是。

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定义:由引起的变异。

如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缺失引起
的遗传病,而果蝇的棒壮眼是由于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2、类型:
①___ :染色体某一段的缺少。

如。

② :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如。

③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上。

④ :染色体的某一段的位置颠倒了180°
3、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________的
变异。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_______________,有的甚至导致生物
体。

例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D)
例2.是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则下图所示是指染色体结构的(
A.倒位
B.缺失
C.易位
D.重复
答案:B
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一)染色体组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例如。

一类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例如。

2、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
________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例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正确叙述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
答案:A
3、总结:
(1)根据染色体图判定。

其判断依据是: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观察右图,图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定。

其判断依据是:由于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形态相同的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思考:下列细胞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AAaa AABBDD Aaa ABCD
(3)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判定:染色体组数= 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思考:某细胞共有8条染色体,染色体形态数为2,则染色体组数?
(二)二倍体与多倍体
1、概念:
二倍体:像雄果蝇这样由__________发育成的个体,________中含有__________,如__________。

三倍体:由__________发育成的个体,________中含有__________,如__________。

四倍体:由__________发育成的个体,________中含有__________,如__________。

多倍体:由_______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
2、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
茎秆________,叶片、果实和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的含量
____________。

3、多倍体育种:
①方法: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②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时期。

例4.四倍体的曼陀罗有48条染色体,该植物体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为()
A.48
B.24
C.12
D.4
答案:C
(三)单倍体:
1、概念:
像蜜蜂的雄蜂这样,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2、单倍体的植株特点是: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长的________,且______。

3、获得单倍体通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用到的生物技术。

4、单倍体育种的过程:__________离体培养→__________→正常纯合子
5、单倍体育种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下列哪种植株可确定为单倍体
A.高度不孕的植株 B.无性繁殖生成的植株
C.花粉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 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植株
例6.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D.六倍体
规律总结:
1、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2、有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无论体细胞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当堂巩固】
第二课时
一、单倍体育种
1、方法:花药离体培养
2、原理:染色体变异
3、过程:
P 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
DDTT ddtt
↓↓第一年
配子 DT dt
F1 DdTt 高杆抗病
配子 DT Dt dT dt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植株 DT Dt dT dt 第二年
↓↓↓↓秋水仙素处理
纯合正常植株DDTT DDtt ddTT ddtt
4、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例1、
现有两个番茄品种,一种是圆形红果(YYRR),另一种是椭圆形黄果(yyrr),椭圆形红果番茄因其形态和品质深受人们喜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设计一种快速培育出符合育种要求的椭圆形红果品种的方法,写出主要步骤。

P 圆形红果×椭圆形黄果
YYRR yyrr
↓↓
配子 YR yr
F1 YyRr 高杆抗病
配子 YR Yr yR yr
↓↓↓↓花药离体培养
YR Yr yR yr
↓↓秋水仙素处理
纯合正常植株YYRR YYrr yyRR yyrr
使纯合正常植株自交,得到椭圆形红果番茄的种子进行留种。

(2)你选用的快速育种方法叫()育种。

得到椭圆形红果植株后,还可以用()方法进行快速繁殖。

(3)若用圆形红果的番茄(YyRr)做亲本自交,在其子代中选择圆形黄果再进行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圆形黄果番茄所占的比例为(1/2)
(4)欲延长番茄果实储存期,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二、多倍体育种
1、方法:花药离体培养
2、原理:染色体变异
3、过程: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示:
思考:1、二倍体提供花粉的作用是什么?
2、无籽西瓜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例2、下图是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A、B、D、R各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1)普通小麦的配子中含()个染色体组,黑麦的配子中含()个染色体组,杂交后代有()个染色体组。

(2)普通小麦杂交后不育的原因是(),可以用()将染色体加倍,加倍后含()个染色体组,加倍后可育的原因是()。

(3)用秋水仙素处理不育杂种ABDR获得八倍体小黑麦的最佳时期是()。

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
常用方法
优点器官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
缺点适用于植物,在动物方面难以开

技术复杂一些,须与杂交育种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