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海水》预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处理。
2、用“——”画出向海水提问的句子。
3、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到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探索大海、探索自然的积极兴趣。
2、学习并掌握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新的笔画“撇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勤学好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欣赏有关大海的图片)2、喜欢大海吗?那你们了解海水吗?你知道它为什么是蓝色的,你知道它为什么是咸的吗?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海水》。
3、板书:《海水》。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手指课文,听老师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这些字。
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5、全班齐读课文。
6、小组比赛读。
7、师生问答读。
三、随文识字。
1、出示词语,学生自己先认读。
(1)指名读。
(2)跟老师读。
(3)指名开火车读。
2、试一试把词语回到课文,指名读。
3、齐读全文,在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4、出示字宝宝。
(1)自己试着读。
(2)同桌互相考一考,认读字宝宝。
(3)出示字卡抢读识字。
5、师生接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读课文,用“———”画出作者向大海提出的问题。
指名回答,指导朗读。
指名读,强调“么”要读得轻而短。
师示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全班齐读。
2、师问:“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大家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海水的怀里抱着天,海水就那么蓝呢?4、那么“渔人”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5、师小结:捕鱼人的汗水居然把一望无际的海水变成咸的!这让你想到了什么?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海马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海马教学背景•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科目:语文•教材版本: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时长度:40分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小海马这篇课文,学生应该能够:–熟悉小学生活中的新环境,了解班级管理规定;–学会认读生字“期望”和“日记”;–能够描述小海马的日记内容,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读、写及口语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开场简单介绍本节课内容和目标。
2.引入新生小朋友的情境,问学生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始诱发学生对学校、班级环境的兴趣。
第二部分:学习小海马(20分钟)1.汇报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小海马的内容中。
2.教师鼓励学生拿出课本,认真阅读小海马文章。
并组织课堂小组讨论,掌握文章的意思和要点。
3.随机提问,检测学生是否彻底理解小海马文章,并引导学生选择关键词进行学习,比如“新环境”、“班级管理规定”。
第三部分:认读新字(5分钟)1.介绍“期望”、“日记”两个生字及其读音。
分别示范读音,让学生跟读。
2.整理生字,鼓励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第四部分:表达感悟(10分钟)1.要求学生对小海马日记中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和总结,阅读分段,梳理故事情节,找出重点,并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感觉,追寻文字背后的心理感受,比如“小海马在新环境下的不适应感”、“一只小海马的成长轨迹”,慢慢引导学生能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五部分:练习(10分钟)1.拟定练习题,让学生在课上完成,检验学生语文学习和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课程内容。
2.练习内容包括:边读边想的问答、造短句、连词成篇等,注重培养学生语本主动使用习惯。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导入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语文和思考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感悟总结和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不断巩固课堂内容,深化对小海马故事的理解。
同时,提高学生对新字的学习和认读能力,提升其对整个课堂的综合运用水平。
《小熊住山洞》教案3篇

《小熊住山洞》教案3篇《小熊住山洞》教案篇1【教材分析】《小熊住山洞》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
这是一个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童话故事。
课文用流畅简洁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美丽的大森林,通过小熊一家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行为,表达了人类的环保意识,最后以动物献鲜花来赞扬小熊一家的行为之美。
课文语言文字优美,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易于激发儿童的朗读和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所想,对许多事情充满了好奇,经过一个学期的认、读实践,学生初步掌握了识记生字的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能用自己觉得便捷的方式来识字,所以课上大部分学生能自己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我充分地利用卡片、图、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般世界之中,使学生感到大自然之美、小熊一家的环保行为之美。
2、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识字方法,因此,鼓励学生用自己觉得便捷的方法来识字。
3、在朗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从学习中体会到要保护大自然,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森林的画面)你们看,这就是美丽的大森林,这里的松树像撑开的一顶顶绿茸大伞,遮天蔽日,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了各色的小蝴蝶,绿油油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活泼可爱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
今天,老师事先与小熊家打了招呼,要带同学们去他家做客,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20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标出自然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

一、本册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414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
会运用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分析字形,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查字法自学生字,初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掌握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达到比较教练地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3、学过的词语会读,大致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9个词语。
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
5、能听清楚几句话和简单的故事,能听懂教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并有提出问题的习惯。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看图说话时学习展开想象,口语交际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连贯的话。
会按要求讲一个简短的故事。
继续学习礼貌用语。
继续学习句号、问号、感叹号,继续认识逗号、冒号、顿号、引号,初步认识分号、省略号和破折号。
7、学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比较流利、能读出感情。
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
8、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222个各种结构的字,要求认真书写,比较匀称。
9、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
二、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读课文识字 36课时读课文趣味识字 12课时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部首) 20课时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音序) 22课时古诗诵读 8课时听说活动 6课时语文快乐宫 8课时机动 32课时总计 144课时三、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共有42人,男生数24人,女生数18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能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能及时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已基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总体不错。
只是,还有个别学生会经常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学习态度较差。
从语文课堂来讲,我班的学生思维广度不够,思维积极性缺乏,语言组织能力差,语句贫乏,能发言,善发言的人少,因此,整个课堂显得不活泼,不生动。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7篇)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7篇)沪教版一年级下册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0个生字2、积累12个词语及句子3、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4、培养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10个生字,12个词语及2句句子教学难点: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小企鹅”图片2、说一说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3、揭题4、学习生字“企”5、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听录音:小企鹅妞妞看到了什么?交流2、自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东西是什么颜色的?交流(变换句式什么式什么颜色?什么颜色式什么怎么样?)3、理解“褶皮”读第二节学习生字:极肚柔软藏4、指名读第三节,学习欣、赏、惊用“欣赏“说一句话6、同桌分角色朗读4~9节1)提示学生说话人写在后面,也是一种对话形式2)自学生字:赞、叹、颜、色、晃、闯3)交流识字方法7、师生合作读对话8、出示:白色银色蓝色绿色红色七彩指名读说说其它表示颜色的词9、分角色朗读4~9节三、复习巩固1、开火车读生字2、抢读词语争红星四、拓展作业小企鹅长大了,出去看到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复习内容:读课文趣味识字13~18课,古诗《风》,快乐宫3。
复习目标:正确朗读本单元6课文。
背诵课文3,古诗一首。
学习重点:复习巩固部首、生字、新词;学会运用数量词,积累复习时间:2课时复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象形字真奇妙》1、熟读并背诵课文2、复习部首:同字框,积累带有该部首的字:同3、读准生字字音:形、状、造、勺、川。
4、书空:苗波川5、形近字比较:像象;波坡二《识字的小秘密》1、熟读并背诵课文2、读准生字字音:丰足食饶3、形近字比较:浇烧挠翘饶;闷闻问。
4、书空:浇烧挠丰5、读词语:日出东方丰衣足食富饶声旁形旁容易三《你姓什么》1、熟读课文2、读准生字字音:章双陈孙3、书空:吴双耳孙4、两个字组成一个字:古月口天立早木子子小四《风》1、熟读并背诵古诗2、复习生字:解能竿斜五《数量词》1、熟读并背诵课文2、读准生字字音:顶3、书空:顶颗件棵4、复习部首:页字旁,积累页字旁的字:顶颗5、形近字比较:竿干;颗棵;句勺6、数量词搭配使用:一条一块一件一顶一瓶一杯一包一盒一轮一颗一棵一只一架一一艘一座六《反义词》1、熟读课文2、读准字音:词脑闹3、复习部首:门字框,积累带有门字框的字:闲闹闷闻问4、书空:闲闹反义5、复习反义词:坏-好大-小矮-高笑-哭厚-薄忙-闲静-闹光明-黑暗谦虚-骄傲七《部首歌》1、熟读课文2、读准生字字音:首旁3、书空:部首旁昏4、读词语:乌鸦鸭子白鹅公鸡晴天清水拂晓浇水八《语文快乐宫3》1、读准字音:翘挠浇饶晓烧2、说话训练:什么是什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识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激发识字兴趣。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 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单元生字 57 个,能正确描写生字 24 个。正确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
2 认识部首“言字旁” 、“绞丝旁”、“足字旁” 、“走之底”,了解“走之底”的来历。
3 能正确朗读、熟练朗读课文。熟读课后词语及句子。积累词语
45 个。背诵古诗一首。
3.指导写字。
( 1)观察“枝、脸、豆、换”的字体——左窄右宽。
( 2)老师范写。
( 3)学生书写。
4.师生共同评价书写情况。
1.春天在哪里
枝头上 草地上 竹林里 原野里
微风 轻雾 细雨 暖阳
桃红柳绿 草儿换衣 竹笋探头 麦青 菜花黄
蚕豆花儿
教学效果反 馈
课文是一首小诗,也是一曲歌词。我用音乐引入,谈话揭题。在播 放《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时,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再轻松进入主题: 春天会在哪里呢?从而进入课文春天在“枝头上” 、“草地上” 、“竹林里” 和“田野里” 四小节的学习。这首诗语言整齐中富有变化,节奏明快, 非常适合朗读,教学时我对每一次的读要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最后再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各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样, 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就油然而生了。
笋探头)
c. 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三小节。
(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a. 学习生字:豆
b. 结合插图 ( 媒体 ) ,激发情感:春天的太阳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在它的
照耀下,麦子变青了,菜花变黄了,粉紫的蚕豆花儿也开了,还很香呢!
(板书:暖阳 麦青 菜花黄 蚕豆花儿香)
c. 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三小节。
( 2)指导读句( “上”和“里”读轻声) 。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会认字课程目标•掌握拼音26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学会写出一些简单而基础的汉字;•能够初步认读短文。
课程内容课时一:字母Aa1.学习字母Aa的发音和写法;2.模仿语音标准的读音;3.抄写练习;4.科学阅读一个简单的以字母Aa为主角的小故事。
课时二:字母Bb1.学习字母Bb的发音和写法;2.模仿语音标准的读音;3.抄写练习;4.科学阅读一个简单的以字母Bb为主角的小故事。
课时三:字母Cc1.学习字母Cc的发音和写法;2.模仿语音标准的读音;3.抄写练习;4.科学阅读一个简单的以字母Cc为主角的小故事。
课时四:字母Dd1.学习字母Dd的发音和写法;2.模仿语音标准的读音;3.抄写练习;4.科学阅读一个简单的以字母Dd为主角的小故事。
课时五:复习与检测1.复习前四节课所学内容;2.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
教学环节前期准备1.教师将教案内容预先准备好,并将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教具准备好;2.按照课程内容提前准备试题、板书和教学PPT等。
上课阶段1.教师引入课题,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点;2.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用图片或PPT的形式展示字母的形状、发音和相关联的生活场景;3.进行字母的发音和书写教学,重点讲解与字母相关的简单生活知识、绘本故事和英文单词;4.带领学生进行字母书写练习,通过积累来掌握写字的技巧;5.通过小测验、互动问答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6.课后留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课件字母AaA aapple 苹果字母BbB bbanana 香蕉字母CcC ccake 蛋糕字母DdD ddog 狗课后作业1.利用本课学习的字母和单词,写一篇50字简单的英文小作文;2.练习汉字写字,按要求完成作业。
第二单元:认识自然课程目标•了解春天的特点和自然风景;•学习与春天相关的人物、食物、动物等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课程内容课时一:春天的特点1.知晓春天的温度、湿度和其他变化;2.了解春天的生物多样性;3.配合学习绘制闲适的春景图。
沪教版一年级上语文教案(带反馈)

入学准备1、我是小学生[教学目标]1、认识语文书,了解语文书的基本结构。
2、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小、学、生”三个生字的读音;能认读词语“小学生”;会读句子“我是小学生”。
3、通过看图说话、儿歌学习,感受成为小学生是很快乐的。
4、培养学生认真看,仔细听,大声说话,大胆发言的习惯。
[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学习词句: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1)教师示范说,学生边听边记。
(2)学生练习说。
2、了解“学生”的意思,认识“小”字。
(1)师叙述:到学校里来读书,学知识的人就是——学生。
板书:学生(2)跟老师读“学生”(齐读,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3)师叙述:在小学读书的学生叫小学生。
板书:小(4)指名读:“小学生”。
(5)师叙述:看看“小”的字形怎样记?出示课文中的题头画,指名说(6)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并点名这格子叫“田字格”,老师边写边说笔画和笔顺。
这种记字的办法真有趣。
让我们学着方方一起来做做动作,记记这个“小”。
拿出右手,跟着老师在手心上来写一写。
3、朗读句子“我是小学生”。
(1)听老师用上“小学生”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我是小学生)。
谁也会说这句话?(2)现在开始就是一名小学生了,那多高兴啊,谁能面带笑容高高兴兴读这句句子?(自由练读)(3)出示句子,师点着句子带读,生齐读。
反馈:这一环节以课文插图引入,联系了学生生活,能引起他们共鸣,并能较好地理解“学生”、“小学生”。
教学中多采用模仿、跟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音(“生”字的教学应特别注意翘舌音的发音,并在学生的说话过程中随时纠正。
)、识字教学,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小”字的学习,借助图画进行,意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字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通过模仿做一做,书空一下,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记忆。
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小”字时,边说笔画和笔顺其目的是渗透笔顺规律,渗透基本笔画,此时无需学生跟读,更无需学生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册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414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
会运用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分析字形,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查字法自学生字,初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掌握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达到比较教练地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3、学过的词语会读,大致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9个词语。
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
5、能听清楚几句话和简单的故事,能听懂教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并有提出问题的习惯。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看图说话时学习展开想象,口语交际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连贯的话。
会按要求讲一个简短的故事。
继续学习礼貌用语。
继续学习句号、问号、感叹号,继续认识逗号、冒号、顿号、引号,初步认识分号、省略号和破折号。
7、学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比较流利、能读出感情。
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
8、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222个各种结构的字,要求认真书写,比较匀称。
9、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
二、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读课文识字 36课时读课文趣味识字 12课时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部首) 20课时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音序) 22课时古诗诵读 8课时听说活动 6课时语文快乐宫 8课时机动 32课时总计 144课时三、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共有42人,男生数24人,女生数18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能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能及时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已基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总体不错。
只是,还有个别学生会经常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学习态度较差。
从语文课堂来讲,我班的学生思维广度不够,思维积极性缺乏,语言组织能力差,语句贫乏,能发言,善发言的人少,因此,整个课堂显得不活泼,不生动。
四、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课堂35分钟,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堂课,注重课堂实效性。
2、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如:读书读报,讲故事,诗歌朗诵,写字比赛等等,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出好各类试卷,周练卷,单元卷,复习卷等,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4、语文学习贵在积累,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5、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给学困生补缺补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部首“竖心旁”、“提土旁”、“口字旁”、“衣字旁”等;在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55个。
在识字活动中认识与植物名称有关的字若干个。
描写24个生字,重点写好左窄右宽的字。
2、积累词语45个。
3、能正确朗读本单元的6篇课文。
背诵课文2篇,古诗1篇。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兴趣1春天在哪里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哪、枝、柳、脸、醒、换、新、豆”8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了解“桃、换”的笔顺,理解“探”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带有“木字旁”和“提手旁”的字。
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枝、豆、脸、换”四个字。
2. 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特别是轻声)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一些植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1.能读准8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一些植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谈话揭题。
(播放乐曲《春天在哪里》)小朋友们,春姑娘已经迈着轻快的步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了,可你知道她在哪里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春天在哪里!(揭示课题:春天在哪里)读题。
学生字:“哪”交流:你认为春天会在哪里呢?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出示填空:春天在(),在(),在(),在()。
听课文录音,交流完成填空:春天在(枝头上),在(草地上),在(竹林里),在(田野里)。
(1)学习生字“枝”(提醒字音: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2)指导读句(“上”和“里”读轻声)。
三、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我们一起找到了春天,仔细看,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和田野跟以前可大不一样啦!他们都有哪些变化呢?2.交流并出示句子:(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2)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3.交流:(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a.学习生字:柳(巧记字形:中间的一撇和一竖多像柳条儿在跳舞呀)b.学生字:“脸”,“醒”。
c.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看,在微风的吹拂下,嫩绿的柳条儿翩翩起舞,粉红的桃花开得正艳,真是“桃红柳绿”,美丽极了!(板书:微风桃红柳绿)d.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一小节。
(2)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a.学习生字:换(提醒字音:三拼音;交流笔顺并闭上眼睛自己书空),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学习“新”:b. 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看,春天的雾轻轻的,细细的,在它的滋润下,草儿由黄变绿,仿佛换上了一件新衣裳!(板书:轻雾草儿换衣)c.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二小节。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a.指名读句子b. 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春天的雨像细丝,像牛毛,飘洒向大地,在它的阵阵呼唤声中,竹笋宝宝就从地下探出头来啦!(板书:细雨竹笋探头)c.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三小节。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a. 学习生字:豆b. 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春天的太阳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在它的照耀下,麦子变青了,菜花变黄了,粉紫的蚕豆花儿也开了,还很香呢!(板书:暖阳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c. 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三小节。
四、总结课文,熟读成诵。
1多种形式朗读全文。
(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赛一赛读——做动作读等)2交流:我们一起找到了春天枝头上、草地上、竹林里和田野里的变化,你们喜欢春天为我们带来的这些变化吗?为什么?(结合板书)3尝试背诵。
五、学写小诗、复习巩固。
1.你们把春天的美读出来了,再请你做做小诗人,仿照课文,把春天的美说出来!春天在那里?春天在():(),()。
2.趣味识字——“花儿朵朵开”。
(1)瞧,春天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河边、果园、草地都开满了鲜花,只要你读出花儿上的字词,花儿就会开得更鲜艳美丽。
(2)学生自由读花儿上的字词:树枝、柳条、跳舞、桃花、轻轻细细、飘飘洒洒、换、探、暖、桃红柳绿。
(3)交流字词。
3.指导写字。
(1)观察“枝、脸、豆、换”的字体——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
(3)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枝头上微风桃红柳绿草地上轻雾草儿换衣1.春天在哪里竹林里细雨竹笋探头原野里暖阳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2闹花灯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能借助拼音认识本课“流、潮、通、金、光、情、禁、片”等8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情、流、金、片”。
2、能认读并积累“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等词语,3、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4、了解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重难点1、能认读并积累“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等词语。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四个生字。
3、了解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出示句子: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学生齐读句子。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2、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吗?闹花灯是最常见的一种习俗了,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
3、出示课题:2 闹花灯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1、认真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
出示:元宵节的夜晚,马路上 ( ) ,( ) 。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 )。
集体交流。
2、出示:元宵节的夜晚,马路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
3、读准词语:人流如潮、灯火通明、响彻夜空注意读准“人、灯、明”三个字的前、后鼻音。
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对三个词语的理解。
(如南京路、城隍庙春节等节日时的盛况。
)4、学习生字“流、潮、通”。
学生自主识字。
老师随机重点指导:潮:读准翘舌音。
通:半包围结构。
笔顺从里到外。
第三笔的点不要漏。
提醒“流”字第七笔的点不要漏。
书空“潮、通”。
再说几个带“氵”的字。
三、学习课文第二节。
1、大街上这么热闹,花灯可真多!指名读第二节,完成填空:大街上的花灯可真多,有,还有。
2、轻声读第二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灯,把有关句子多读几遍。
随机学习: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出示其他花灯的图片,进行模仿说话练习。
最有趣的是龙灯……龙活啦!”a.出示龙灯的图片(录像),帮助学生感受龙灯的有趣之处。
b.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第一句,读出语气,读中体会龙灯的有趣以及舞龙的热闹场面。
c.理解词语“情不自禁”。
难怪孩子们激动得忍不住自己的感情,喊了起来……(引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这就是“情不自禁”。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你也会“情不自禁”做什么(怎么做)?d.学习生字:“金、光、情、禁”老师随机重点指导:情、禁、片:读准前、后鼻音。
尤其是“禁”字读第一声,不是第四声。
四、复习巩固一字开花。
用“流”作花心扩词。
用“情”作花心扩词。
出示两排小金鱼,每条小金鱼身上写有一个字,分别为:流通元夜潮龙追情赶宵交水感下面一排每条小金鱼至少可以在上面一排小金鱼中交两个朋友,请帮助小金鱼找朋友,再连起来读一读。
五、描描写写1、书空“情、流、金、片”。
2、指导描写。
板书设计2、闹花灯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龙灯上下翻腾金光闪闪不停摆动3.春雨沙沙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像、图、岸、座、坡、种、民、植” 8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4个字:“坡、种、图、植”。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迷人的图画”的内容,积累描写春雨的句子。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春天的迷人景象。
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多种方法识机记本课生字新字。
2.积累描写春雨的句子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春景,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媒体演示春雨绵绵的情景:春雨沙沙地下着,桃红柳绿,小燕子在雨中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