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七步诗

合集下载

沪教版小学1-5年级语文教材古诗汇总

沪教版小学1-5年级语文教材古诗汇总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画宋·佚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悯农两首(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登鹳鹊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悯农两首(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一年级语文课件-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七步诗》课件3 最新

一年级语文课件-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七步诗》课件3 最新
七步诗
曹操
君 臣 亲兄弟
字孟德,汉 献帝时官拜 丞相,后被 封为魏王。
曹植
字子建,曹操 之子,曹丕的 亲弟弟。
曹丕

字子恒,曹操之子,与曹植为一 母同胞,曹操死后即位称文帝, 废汉建魏。善军事,也喜文学。
写作背景:
据《世说新语· 文学》记载: 曹植的哥哥曹丕即位后,欲迫 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 步路的短时间内作一首诗,否 则就惩罚曹植。曹植应声咏出 这首《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相煎何太急?”
在《七步诗》中,‘豆’和‘萁’比喻 什么?
兄弟之情 朋友之情 父子之情 答案
“ 萁”指的是曹丕 “豆”指的?”
熬,折磨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七步诗

七步诗朝代:两汉作者: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译文一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版本二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杂诗》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韵译】: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评析】: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

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

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

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杂诗三首/ 杂咏三首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这首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

《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

第一首:“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

第三首:“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

这第二首则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步诗》教案三篇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七步诗》教案三篇

【导语】《七步诗》是曹植所写的⼀⾸诗,⼀⾸饱含悲愤却⼜⽆可奈何的写兄弟之情的诗。

准备了沪教版⼩学⼀年级下册语⽂《七步诗》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

⼆、学习《七步诗》 1、导⾔:同学们从《长歌⾏》中不仅领略了这⾸诗⽣动形象地⽐喻,更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发,那句“少壮不努⼒,⽼⼤徒伤悲”的名句不时地激励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努⼒。

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谁知道这⾸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及作者) 2、解诗⼈及创作经过。

⑴ 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

字⼦建,曹操的第三个⼉⼦。

沛国谯县⼈,有政治雄⼼。

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遭受软禁。

⑵ 请学⽣介绍这⾸诗创作的经过。

3、(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全诗)学⽣⾃由朗读古诗,⼀边读⼀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诗。

(⾃读、互读。

)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学本诗。

) ⑴ 读⼀读《七步诗》,想⼀想这⾸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⑵ 查字典或结合上下⽂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组间展开交流。

⑶ 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

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⑷ 选择喜欢的形式进⾏汇报。

6、⾜⾃学时间,指导学⽣按照“学习向导”进⾏学习。

三、组织学⽣汇报⾃学情况 1、(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动画版的课⽂插图)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看、听、思考,这⾸诗给⾃⼰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汇报,交流⾃学情况。

(再次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充分谈,教师随时进⾏朗读指导。

沪教版小学阶段古诗

沪教版小学阶段古诗

沪教版文古诗词大全《咏鹅》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画》宋佚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遗爱寺》唐白居易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前出塞》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i)。

沪教版小学1-5年级语文教材古诗汇总

沪教版小学1-5年级语文教材古诗汇总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画寻隐者不遇夜宿山寺草宋·佚名唐·贾岛唐·李白唐·白居易远看山有色,松下问童子,危楼高百尺,离离原上草,近听水无声。

言师采药去。

手可摘星斗。

一岁一枯荣。

春去花还在,只在此山中,不敢大声语,野火烧不尽,人来鸟不惊。

云深不知处。

惊恐天上人。

春风吹又生。

悯农两首(其二)咏鹅登鹳鹊楼静夜思唐·李绅唐·骆宾王唐·王之涣唐·李白锄禾日当午,鹅,鹅,鹅,白天依山尽,床前明月光,汗滴禾下土。

曲项向天歌。

黄河入海流。

疑是地上霜。

谁知盘中餐,白毛浮绿水,欲穷千里目,举头望明月,粒粒皆辛苦。

红掌拨青波。

更上一层楼。

低头思故土。

梅花江雪宋·王安石唐·柳宗元墙角数支梅,千山鸟飞绝,凌寒单独开。

万径人踪灭。

遥知不是雪,孤舟蓑笠翁,为有幽香来。

独钓寒江雪。

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春晓绝句风所见唐·孟浩然唐·杜甫唐·李峤清·袁枚春眠不觉晓,迟日江山丽,解落三秋叶,牧童骑黄牛,到处闻啼鸟。

春风花草香。

能开二月花。

歌声振林樾 . 夜来风雨声,泥融飞燕子,过江千尺浪,意欲捕鸣蝉,花落知多少。

沙暖睡鸳鸯。

入竹万竿斜。

突然闭嘴立。

悯农两首(其一)江上渔者七步诗池上唐·李绅宋·范仲淹三国魏·曹植唐·白居易春种一粒粟,江上来往人,煮豆燃豆萁,小娃撑小艇,秋收万颗子。

但爱鲈鱼美。

豆在釜中泣;偷采白莲回。

四海无闲田,君看一叶舟,“本是同根生,不解藏踪影,农民犹饿死。

出没风波里。

相煎何太急?”浮萍一道开。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回乡偶书敕勒歌秋浦歌凉州词唐·贺知章北朝民歌唐·李白唐·王翰少小离家老大回,敕勒川,阴山下。

鹤发三千丈,葡萄美酒夜光杯,乡音无改鬓毛衰。

天似穹庐,缘愁似个长。

欲饮琵琶立刻催。

少儿相见不认识,笼罩四野。

不知明镜里,醉卧疆场君莫笑,笑问客从哪处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步诗》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步诗》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七步诗》课文原文及赏析
课文原文:
《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赏析: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曹植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的背景是曹植在其兄魏文帝曹丕的逼迫下,要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要被处死。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曹植写下了这首深含哲理和情感的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煮豆子的场景,豆萁燃烧产生热量煮豆子,而豆子在锅中因为受热而“泣”。

这里的“泣”并非指豆子真的会哭泣,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豆子在遭受煎熬时的痛苦状态。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曹植以豆萁和豆子的关系比喻自己和兄长曹丕的关系,他们都出自同一个家族,有着相同的血脉,然而现在却陷入了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

曹植借此表达了对兄弟相残的深深悲痛和无奈,同时也对曹丕的残酷行为提出了责问:既然我们本是同根生,为何要如此急切地互相煎熬?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

它不仅展示了曹植卓越的诗才,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同时,这首诗也警示人们要珍惜亲情,避免无谓的争斗和伤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七步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引导孩子们理解诗歌的语言艺术,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七步诗

七步诗

《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鸟鸣涧作者:(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王昌龄【朝代】: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②。

萧萧暮雨子规啼③。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④!休将白发唱黄鸡⑤。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1、春晓唐·孟浩然(一年级下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绝句唐·杜甫(一年级下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夜喜雨唐·杜甫(一年级下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咏柳唐·贺知章(二年级下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二年级上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四年级下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