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章开头部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1)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这个理论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个理论批判旧世界,开创新世界,因此引起全部资产阶级科学的仇视和憎恨。
(2)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这个理论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封闭的僵化的理论。
这个理论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而是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
(3)马克思的理论是严整的科学的理论马克思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九世纪初期那些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优秀成果,是科学上的最新成就。
马克思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构成严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文章简明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1、在哲学方面,(?1.1—?6)(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1.1—?3)马克思和恩格斯既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八世纪末叶同中世纪势力和僧侣势力斗争的法国唯物主义,又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九世纪初期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成果,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列宁认为,这些成果中主要的是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4—?1.5)列宁认为,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运用于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这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
马克思的科学理论说明,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在于研究人类社会生存的物质条件及其物质活动。
生产力是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证明了社会关系的制度取决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关系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经济结构1转变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一)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1.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从商品开始①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在资本主义社会了商品的形式,人们的社会关系普遍地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
②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从商品开始,这是因为:社会财富普遍地采取第一,单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它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只有从分析商品开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一切矛盾运动的规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被新的生产关系代替的规律性。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②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必须具有能用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他人有用的社会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的物质承担者。
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③交换价值和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在交换中进行量的比较,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凝结在里面。
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般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因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所以,商品的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它们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又相互对立、互相排斥。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使用价值的实现要以价值的实现为基础。
商品生产者是为了获得价值,而消费者则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它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脉络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脉络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毛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揭示经济规律也是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成功的认识经济规律,便可以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民大众谋利益,对经济规律认识的越深刻、越全面,行动就越自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科学社会主义。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又称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来源(一)德国古典哲学。
代表人物:(1)黑格尔:第一次把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发展和联系,创立了唯心主义辩证法。
2、费尔巴哈。
把自然思和人类做为出发点,大胆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自然界不依赖于人的观念存在。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创立了唯物主义。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主要贡献:提出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贡献: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预测到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新的社会所取代。
不足之处是未能认识到推动这种替代的物质力量。
简述马克思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简述马克思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马克思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
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
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4.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
运动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坚持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
5.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
密不可分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
(3)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
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4)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
科学的世界观。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8篇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8篇篇1高中政治必修一是政治学科的基础,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
本篇总结将对这些重点知识进行详细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1.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在高中政治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等。
2. 辩证法:辩证法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重矛盾的分析和解决。
在高中政治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等。
3. 认识论:认识论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
在高中政治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检验标准等。
二、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科学。
在高中政治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1. 商品与货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我们需要掌握商品的价值、价格以及货币的职能等基本概念。
2. 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我们需要掌握资本的积累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等基本原理。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
我们需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运行机制等基本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在高中政治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需要掌握这些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指导意义。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
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方面。
2.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内在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内容。
3.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等基本原则,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和方法。
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
哲学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发展的道路。
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认识和改变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批判与分析,也是理解和改变社会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总体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关注社会现象中的矛盾与冲突,并提出了唯物辩证法这一哲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揭示了历史的阶级斗争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它强调社会实践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类的认识是通过实践不断改造和丰富的。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应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眼于揭示并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内在矛盾和短处,探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
它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矛盾在于劳动力商品与资本的价值规律,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出剩余价值。
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也为克服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相互促进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考和研究方法。
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提供了实证的经济实践和数据,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实证基础和可操作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石,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总结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相辅相成的理论体系,它们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税利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坚持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把它们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同整体割裂开来,都会使它丧失自己的原有性质,并导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绪论2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唯物论+辨证法
3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论
4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5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6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7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8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1.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
2.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比如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鲁迅等
2.阶级属性:无产阶级
3:研究对象:普遍规律----三个“方面”+三个“主义”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哲学与具体科学打的关系: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体,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vs存在即意识(精神vs物质(谁是本原,谁是第一性哲学的基本问题化分数两个学派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
哲学中的派别:(哲学中的党性/两个对立
1.唯心主义vs唯物主义(what
2.辩证法vs形而上学(how
辩证法:运动变化的+相互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只要有一点,都属于辩证法
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孤立割裂的+片面的观点(只要有一点,都属于形而上学
还有名词组合,比如唯心辩证法vs唯物辩证法,唯心形而上学vs唯物形而上学,辩证唯心主义vs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vs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没有现代科学的色彩:
优点-1.肯定事物的物质性。
2.辩证性
缺点:世界的本原——几种据具体的事物(庸俗化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
优点:1新型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产物2.以现代科学为基础 3.反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缺点:1.机械性: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
3.不彻底性:只有唯物的自然观,没有唯物的历史观
三,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名称:1,辩证唯物主义2,历史唯物主义
马哲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马哲的创立
二,内容:1.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原理: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科学实践观2,马克思必毕生的贡献: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三,特征
根本/本质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显著特征:实践性,革命性
最显著特征:实践性最根本/本质特征: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