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1

合集下载

《宝葫芦的秘密》读中指导课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读中指导课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读中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宝葫芦的秘密》的感受和心得,促进彼此的交流。

1.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动机和行为。

2.2 学生分小组讨论,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阐述其优点和不足。

2.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

3.2 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时间线,展示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3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其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宝葫芦的秘密》所传递的主题思想,如友谊、勇气、成长等。

4.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举例说明故事中的相关情节。

4.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章:阅读策略指导5.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等。

5.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这些阅读策略,深入理解《宝葫芦的秘密》。

5.3 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鼓励。

本章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宝葫芦的秘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第六章:文本细读与分析6.1 教师选取《宝葫芦的秘密》中的一个重要片段,引导学生细致阅读,关注语言、情节和人物描写。

6.2 学生分析文本中的细节,如对话、动作、心理活动等,理解人物情感和动机。

6.3 学生就所选片段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七章:写作技巧探讨7.1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对话、描写、象征等。

【名师公开课】《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名师公开课】《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名师公开课】《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节选,找出停顿之处,感知作品体现的信息2.找寻“宝葫芦”的出现,体会作者行文的艺术与意涵【教学难点】“宝葫芦”出现的艺术安排与意涵【教学准备】节选片段的选择与印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01童诗导入,导入学习1.出示童诗,引发思考有时候,我们因为一些字或者词语停下来。

有时候,我们因为一些句子而停下来。

有时候,我们还因为一些疑问停下来。

有时候,我们更因为一些想法停下来。

2.引导思考: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02初读节选,寻找停顿之处的思考1.读第一个节选,尝试寻找自己的停顿之处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

奶奶每次每次讲的都不一样。

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2.思考:如果愿望实现,又会怎么样?3.读第二处节选,再试寻找停顿之处。

我赶紧走回家去,这回也许真得上医院去检查一下呢。

没在家,大概又开什么会去了。

我摸着了钥匙,开开门,转进我自己的屋子——不觉倒退了一步。

“怎么!我走错了人家了吧?”这哪里还像我的屋子!窗台上也好,地下也好,都陈列着一盆盆的花——各色各样的,我简直叫不出名字。

有的倒挂着,有的顺长着,有的还打叶子肋窝里横伸出来。

一瞧就知道这全是些非常名贵的花草。

我原先那两盆瓜叶菊和一盆文竹夹在这中间,可就显得怪寒碜的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阅读目标:1.阅读有关章节,感受宝葫芦的神奇。

2.通过阅读感受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断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而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这一道理。

3.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阅读精彩片段赏析,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精彩片段赏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电影,想看吗?2.这段精彩的电影出自一本有趣的童话书。

这本书的名字是——《宝葫芦的秘密》。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这本有趣的童话书,去领略它的魅力。

二、分享读书方法学生交流读书方法。

1.方法指导:其实读课外书也是有方法的,我们不仅要爱读书,还要会读书。

拿到一本书后,要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它呢?读整本书的第一步,要关注封面、封底、内封、目录、序言、导读等重要信息,可以快速、全面地对书有所了解了。

三、方法指导(一)关注封面:1.关注封面上的重要信息。

(书名、作者、出版社、系列丛书的标志、插图)2.关注书脊上的信息。

2.关注封面上的插图。

比如王葆穿着什么,戴着什么,表情是什么样子的3.读王葆自述,交流小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5.小结:作者张天翼就是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生动简练的语言,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主人公。

孩子们真了不起,从封面上获得了那么多信息,这也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二)关注内封封面的折页叫封里,也叫内封。

我们看看内封有什么内容一作者的简介。

1.学生读作者简介。

2.小结:我们读书一定要了解作者,通过阅读作者简介,我们不仅了解了他的生平,还能够了解到他有哪些代表作品。

(三)关注目录、全书导读要想快速的知道这本书里写了哪些故事?我们可以怎么做?1.学生交流。

2.学生读目录。

3.小结:读目录和全书导读可以快速了解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编写意图。

四、出示插图、猜故事情节出示书中的插图,学生猜出故事内容。

1.学生交流。

《宝葫芦的秘密》读中指导课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读中指导课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读中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目标:通过阅读交流,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探讨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第一至第四章,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2.3 教师选取几个重要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第五至第七章,关注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3.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3.3 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四章:故事情节推测4.1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第八至第十章,注意观察故事中的线索。

4.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已有的线索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势。

4.3 教师选取几个具有悬念的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推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5.3 教师推荐与《宝葫芦的秘密》相似的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第六章:主题探讨6.1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第十一至第十三章,关注故事中的主题思想。

6.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故事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6.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第七章:写作技巧分析7.1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第十四至第十六章,关注作者的写作技巧。

7.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故事写作技巧的发现。

7.3 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八章:课堂互动活动8.1 教师设计一个与《宝葫芦的秘密》相关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辩论。

8.2 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活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宝葫芦的秘密》读中指导课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读中指导课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读中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宝葫芦的秘密》产生阅读兴趣。

理解本书的主题和基本情节。

1.2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宝葫芦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1.3 教学内容简介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希望从书中了解到什么。

第二章: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书中的主要人物。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2 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阅读相关章节,并在小组内讨论人物的特点。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讨论的人物。

2.3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并分析书中的人物。

学生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发现。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书中的主要情节。

分析情节发展中的转折点和冲突。

3.2 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阅读相关章节,并在小组内讨论情节的发展。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讨论的情节。

3.3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并分析书中的情节。

学生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发现。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本书想要传达的主题。

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4.2 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本书的主题,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的讨论。

4.3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本书的主题。

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看法。

5.1 教学目标对后续的阅读内容产生期待。

5.2 教学方法第六章:阅读技巧指导6.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技巧来更好地理解《宝葫芦的秘密》。

6.2 教学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如猜词义、预测情节、找出主题句等。

学生通过练习这些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3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理解的技巧。

学生通过练习这些技巧,更好地理解《宝葫芦的秘密》。

第七章:创意写作7.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创意写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能够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体验,运用到写作中。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
我们今天读书会交流的是一篇长篇童话,题目叫——(宝葫芦的秘密)
指导观察封面,概括主要内容。
二、深入研读,互助探究
学生“主学”
教师“助学”
复备
感知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分两大组,1、2为一组,3、4为一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读比赛规则: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为每组必须回答的问题。抢答题当然是谁举手快谁答,每题10分。
这就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书就是要读懂细节。不动笔墨不读书。看书的时候可以手上拿一支笔,看到精彩地方,或者有意思的内容,就在书上做做读书记号;也可以在书的边上随时写下你的思考。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
四、拓展运用、互助提升(课后)
学生“主学”
教师“助学”
复备
读了这本书后,请你当一回小评论家,和同学讨论对王葆和宝葫芦的看法。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
主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交流精彩片段,感受体会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高兴的心理。
2.通过阅读感受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断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而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这本书的精彩片断非常多,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提升。
生边说,老师边做读书笔记和眉批,直观指导学生在内容旁边用简单的语句写下自己看书的感受。
指导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王葆的快乐?宝葫芦让他心想事成,可为什么会带给他烦恼呢?这些烦恼是怎么产生的呢?
总结: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地描写,让一个高兴的不知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设计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设计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设计《宝葫芦的秘密》导读课听说咱们班都是一群爱读书的孩子。

同学们,你们最近都读过哪些课外书呢?(生答)你们课外的阅读果然丰富充实呢。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齐读——《宝葫芦的秘密》。

看到这个名字,你有哪些疑问吗?(生答)学贵有疑,带着问题去阅读,能让自己的思维更敏捷哦。

(板书:带着问题读)一、封面大解析瞧!这就是这本书的封面。

从封面中,你第一眼看到的是?(生答关注到了题目、作者、出版社、插图、推荐语等)从一个小小的封面中,你们就能获得这么多信息,真会读书!(板书:读封面)你知道吗?这本书的背景也很了不起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揭秘吧(出示背景)它的年龄可大了,出版的时间比我的爸爸妈妈出生的时间还早是;它的影响可广泛了;它的“爸爸”张天翼可牛了……二、读目录和导语这本书是不是很有趣呢?让我们听听编者的介绍吧。

(出示本书的序言)请同学帮我们读一读。

序言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有意思的地方?(生答:神奇、夸张、想象)真是太有意思了。

你了解童话吗?什么是童话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还读过哪些童话呢?三、认识宝葫芦和王葆你们的阅读可真丰富。

童话中还有很多神奇的事儿呢!这个故事也不例外,它里面有一个顶顶厉害的宝物,它叫——宝葫芦!它还有许多兄弟姐妹,你一定曾在某个传说、童话或神话中见过,你会想到哪一个呢?(生答)你们知道的宝物可真不少!老师也想到了几个宝物:神笔、米缸、飞毯、阿拉丁神灯。

(出示图片)神奇吧?作为其中一员,宝葫芦的本领也不小,让我们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

(播放自我介绍)你想拥有一个宝葫芦吗?你想用它来干什么呢?你还别不信!真有个孩子得了这个宝葫芦。

瞧,他来了!(播放自我介绍)午后的小河边,王葆第一次和宝葫芦相遇了。

你们猜猜看,王葆想用这个宝葫芦做什么呢?想知道吗?那就请大家翻开目录,找到第五小节,快快开启我们的阅读之旅吧。

四、阅读交流读完后,你觉得宝葫芦哪里最神奇、最有趣呢?为什么?跟你的同伴交流一下吧。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孟昭娟.docx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孟昭娟.docx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主教:复:上:教学目的:1、通中内容的略,置念,提供想象的空,激学生整本的欲望。

2、教学生几种的方法:看名、看封面、猜情等,学会一本。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作者天翼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1.指学生正确使用方法,并指学生做笔,在精童的基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童的内容。

2.激学生的外趣,培养学生良好的。

教学点:1.学生了解《宝葫芦的秘密》本,理解故事明的道理。

2.使学生学会更多的方法,养成良好的。

教学准:多媒体件、教学、《宝葫芦的秘密》故事。

学生准:故事片断教学程:一、入1、:你今天的和平有什么不一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一)2、:瞧!今天老了么多来,我一起来看看吧!(展示几本外)哦!原来除了我的本,有么多有趣的,它能帮助我插上想象的翅膀。

今天,老邀大家和我一起走一本有趣的童。

本叫做——生:名。

:你看!(出示的封面)二、封面,了解作者及故事主人翁1、:看看本的封面,你知道了生么生1:我看到一个小男孩。

:哦!他是故事里的小主人,叫王葆。

孩子,你察到了封面的主要内容,但不仔。

仔的孩子能知道得更多,比如王葆穿着什么,戴着生么,表情是什么子的⋯⋯生2:王葆戴着巾。

(:明他是一个⋯⋯)小学生。

(:你察得更加仔了。

)生3:王葆戴着很多牌。

(:那他一定是一个很棒的孩子吧!)生:是(师:那他一定会很高兴吧!可是看他的样子呢开心吗)生:不开心。

(师:得这么多奖牌还不开心为什么呢不告诉你,因为这是秘密。

)生4:我看见了一个葫芦。

(师:哦!孩子,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

它是一个——)生:宝葫芦。

(板书课题:葫芦——宝葫芦)师:大家猜一猜,宝葫芦能做什么生5:你想要什么,就能变出什么(师:你们认为是吗)是!(师:那大家都知道了还是秘密吗)不是了。

(师:那宝葫芦的秘密是什么不告诉你们,因为这是秘密。

)生6:我知道了这本书是张天翼写的。

师:你很会读书,看封面就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了。

想认识给我们写童话故事的这位叔叔吗(出示方天翼的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
板块一:前阶段读书交流
一、激趣导入
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要想取得进步,就要多读书。

孙老师告诉你,读书还要讲究方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到底怎样来读好书?
1.出示书本封面,自己试着读读书名。

(幻灯一)
师:《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图画由丁武绘制。

张天翼(1906~1985)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他还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

作者想象丰富,故事内容精彩,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小读者的喜爱。

(幻灯二)
2.你还从封面上了解到一些什么信息?(生自由发言)
师:是呀,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要看封面,了解一下这本书作者等内容。

二、抢答游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孙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谁懂得多。

(幻灯三)
(1)王葆最好的朋友,班上的钓鱼大王。

(郑小登)
(2)王葆得到宝葫芦那天到学校去想干啥?(看宝葫芦是否
帮学校建了大楼)
(3)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科学画报)(4)王葆的小组长是谁?(苏鸣凤)
师:(评价表扬)开学才短短的两周时间,大家就读了那么多,收获真大。

三、汇报交流、方法总结
师:除了孙老师刚才问的,同学们一定还有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你能讲出来跟大家分享分享吗?(指名说)
相机出示(巧得宝葫芦)章节,感受王葆的快乐,总结方法
师:在机缘巧合之下,王葆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轻轻读读这段话,看你能读出什么?(大屏幕出示)(103页: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露一个字。

我得保密。

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也关不住地要迸出来。

我没有办法。

我只好嘴里大声唱着——说也不好意思,我简直成了一个小娃娃了,不过好在没人瞧见——又打了两个滚。

可还是感觉到不够劲。

我于是把腰弯着,把头顶着地,叭哒翻了一个筋斗。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或你读出了什么?)(高兴、开心、快乐、、、)
师: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边说,老师边做读书笔记和眉批,直观指导学生在内容
旁边用简单的语句写下自己看书的感受。


师: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地描写,让一个高兴的不知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师:这就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书就是要读懂细节。

不动笔墨不读书。

看书的时候可以手上拿一支笔,看到精彩地方,或者有意思的内容,就在书上做做读书记号;也可以在书的边上随时写下你的思考。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

板书:读书记号
写收获
提问题(?)
第二板块:下阶段阅读指导
一、阅读兴趣激发
师:同学们,宝葫芦不仅仅给王葆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故事,你们看(投影),这是宝葫芦、、、、、、这是宝葫芦、、、、、、(出示2张幻灯片),还有更有意思的,看!(视频)
二、阅读方法指导
师:宝葫芦不仅仅给王葆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也给他平添了许多麻烦,让他手足无措,羞得他无地自容。

下面就让我们来阅读“吃棋子”片段,感受王葆的烦恼。

注意结合刚刚学习上一个
片段的好方法(指板书),相信你肯定能收获更多!
1.阅读吃棋子片段(134-136页),感受王葆的烦恼
(1)自学:学生自由阅读,师巡视记录。

生自学完组合交流。

(2)师评价总结
2.集体交流:
师:(拿学生书投影出示,评价表扬:)我们班会读书的同学越来越多了,读书做记号这是多好的习惯啊!
问:你从“吃棋子”这个片段中收获了什么?
三、布置阅读任务,提出阅读要求
师:(看完视频后)同学们,这么有趣的故事,想不想赶紧把它读完(想)?(指板书)用我们今天的读书方法,在书中的世界里自由探索吧!课后就让我们接着阅读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