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人口分布》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口分布》人口PPT电子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口分布》人口PPT电子课件

典例剖析 读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例图,完成下列
各题。
(1)如果以距海岸超过200千米为内陆,则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
比例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2)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例最小的原因是( )
A.地处热带大陆,终年气候炎热
B.地处高原大陆,且地势起伏小
(3)由以上两题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
的特点。
答案:(1)A B C D 都在中、低纬度 都濒临海洋 都以平原为主 A B C D (2)E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F地地处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 G地气候酷寒,冰川广布;H地地处高寒地带。 (3)极不平衡 解析:人口稠密区是指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 区;自然环境、开发历史长短、农业和工业发展条件等因素 是导致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不 仅气候适宜,而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城市集 中,生产和生活方便。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学习目标: 1.描述世界 人口分布的 特点。 2.说明影响 人口分布的 影响因素。
结论: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 很___不__均__匀____,有的 地区人口__稠__密___,有 的地区则人口 ___稀__少_______。
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因素 地形
水资源
影响
例证
人口分布趋向于地势低平地 我国的华北平原、
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 长江中下游平原,印
肥沃,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 度的恒河平原,都是
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人口密集地区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利 于生产和生活,人口密集。干 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 成为人口聚居地

人口分布(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口分布(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原因: ①赤道地区,平原气候湿热,不宜居住; ②而高原山地则气候相对凉爽,降水适中,排水条件好;
【素养提升】——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气候)
7.图a为秘鲁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图b为秘鲁人口和城市分布示意图。 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分布特点: ①人口分布不均; ②西部沿海人口密集,中部山地和东部平原人口稀少。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精讲精评
2.人文因素——(决定性)
(2)经济水平(决定性):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
欧洲西部地区。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精讲精评
2.人文因素——(决定性)
(3)历史因素: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 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精讲精评
3.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1)世界人口的纬度分布规律

纬度 60°
N
占世界 0.4 总人口 比例 %
40- 2060°N 40°N
30%
49.4 %
0°20°N
10.4 %
0°20°S
6.1%
20°40°S
3.5%
> 40°S
0.2%
①人口分布最多、最少的纬度范围是? 20°~40°N, 40°S以南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 芬兰 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
截至2022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盂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9张PPT)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9张PPT)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史记﹒货殖列传》
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随着社会生 产力发展, 非农业因素 也影响着人 口分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便利的交通 使得扬州经 济发达,人 口稠密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40-70万中等县
3. 阅读图1.8c,并与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 的影响。 3.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海拔 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芬兰 北部地势较高,人口密度较小。
4. 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和周边城镇的人 文因素。 4.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 中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1.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
2. 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 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降 水较多,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相反,芬兰北部气温低, 降水稀少,人口密度较小。
100万以上人口大县
地级市300万以上
156.6万(2018年, 湖北人口最多的县)
1121万(武汉) 2153万(北京)
深圳市只 有发展40 年历史, 由于发达 的经济吸 引了众多 人口
新疆建设兵团
政策
叙利亚难民 战争
自主阅读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三、学以致用:
当时约4%的人口 分布在约占全国土 地面积64%的西北 地区
课堂小结:
一、世界、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衡性

课件《人口分布》精品PPT课件_人教版3

课件《人口分布》精品PPT课件_人教版3

经济发达,人口 芬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文因素
区:美国东部和
多聚居在城市 加拿大东南部 近90%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20°N——60°N地带最集中.
根据课本P7内容和图1.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总特点:不均匀
表现
从东西方向看: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三)历史因素影响人口分布
从而不利于区域的发展,那么怎样的人口分布状况才是4中.利在探于赫讨尔芬发辛兰展基超和过,周1合/边4的城人镇口的集人 理的呢?历史和现实表明,人口的分布一定要与区域资文源因环素。境承载力
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首都以及全国的经济、
文化和科技中心,经济发达,
濒临芬兰湾,海运便利,
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东亚人口稠密区: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 和日本中南部等地 南亚人口稠密区: 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斯里兰卡 等国
A、B地区:
世界古老文明中心
人类聚居历史悠久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最多?最少?
(一)气候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对比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图,观察:哪些气候特点的地区,人口稀少? 沙漠、戈壁
高纬度寒冷地带
干旱—沙漠戈壁
那么,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气候区呢? 干旱—沙漠戈壁
高纬度寒冷地带
湿热-雨林地 区
(一)气候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观察: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和世界气候分布图,总结人口分布集中区位于?
3、从海拔看,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概括: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区域?

人口分布(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口分布(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除南极洲以外,各大洲均有人口分布,但分 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
2、世界人口分布的具体表现
(1)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尤其 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地区
(1)特点:数量最大,密度比较高, 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最显著特点)。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 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地区人口少。
(2)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胡焕庸线”——自黑河至腾冲一线, 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平原
人口
1. 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水源缺乏,
稀少 高山寒冷
土壤贫瘠
地区 湿热沙漠 2. 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开发时间短
5、归纳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角度
特点
具体表现
按大洲 按国家 按城乡
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 亚洲陆地面积不足地球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却占世
差异很大
界总人口的60%左右,南极洲目前尚无定居居民。
包括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 化习俗、历史、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军事等。
因素
影响(举例说明)
生产力发展水平
农业社会,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工业社会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
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历史
历史较悠久的地区,经过长期的繁衍,人口稠密

高一地理课件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课件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
• 气温: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 高,气候较温暖,适合居住;
• 降水:南部降水量可达 500mm以上,较为丰富。
活动(P6)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阅读图1.8c,并与图1.8a对 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 的影响。
芬兰北部以山地为主,海拔 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交通便利,易于开发,人口 较为稠密。
雨林气候区不适于居住的原因: 气候湿热,丛林茂密,自然环境 恶劣。
四大洲人口密度不同海拔人口密度分布图
• 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海拔为2—3千米,欧洲人口密度最 大处的海拔为0—1千米,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两地的纬度差异
3.水源: 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思考
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 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美国人口分布图
3.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 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南亚
东亚
4.社会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政府的人口政策、战争等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某地的人口分布
• 政策:政府政策可在短时间或较长时间内影 响人口的分布。 eg.设立经济特区后,深圳人口快速增长。
为主 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城镇化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
东南半壁
面积占比43.8% 人口占比94.1% 地形地貌以平原、水网、丘陵、
世界人口为什么有这样的分布规律? 说明了什么?
世界人口的分布受 社会因素的影响。
自然
01 因素
•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 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 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 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 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
1.气候 人口密集区: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8张PPT)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8张PPT)

解析
答案
(4)上述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而________。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
有________(多选)( )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解析
答案
解析:由题干可知:①甲图中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呈片状;②乙 图中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200 米以下的地区;③人体最舒适的 环境温度为 21℃左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判读影响人口分 布的因素。
解析 答案
解析:第(1)题,该地区南部纬度相对低些,气温较适宜,开 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因而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第(2) 题,20 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开发了新资源,内部呈现人 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 答案:(1)C (2)B
解析
答案
►基础题 2 读图及表中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生命 不利 障碍 高温
人口分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分布
从纬度看:集中于中低纬度 (1)规律 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沿海地带
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
(2)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北美东部。
巩固记忆
-3-
人口分布
(3)人口密集地区及形成原因 ①密集区:亚洲的 东 部和南部、西欧、美国 东北部。 ②形成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
课堂检测
►基础题 1 下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 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人口分布》PPT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PPT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

原 层瘠薄、交通困难,人口较为稀少
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
湿润地区。该类地区既不酷热,也不严寒,
气候
在北半球中低纬度
季节更迭鲜明,为人类开展多种生产活动
的近海地区
提供了条件,使之成为适宜居住的地带
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越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
水资
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 口 集 中 分 布 在 水 资
问题 3 (人地协调观)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南极大陆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于人类居住。 问题 4 (区域认知)图中哪个数字代表第一人口大国,其人口分 布特征是什么? 提示:第一人口大国是中国,为数字①;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
东多西少。
[归纳提升]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
问题 1 (区域认知)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些?为什么这些地区人 口稠密?
提示:人口稠密区有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地区。这些 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历史悠久。
问题 2 (综合思维)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及 特征是什么?
提示:7 个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是其最主要的气候特征。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其分布特点分析如下:
1.阅读2018年浙江卷《汴京的星河》,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A.套曲题为《奉寄小山先辈》,作者以后学的身份寄赠曲坛的宿老张可久。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明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作者又对未来充满豪情壮志。看到如此壮丽的大好河山,不禁开始思索祖国未来的命运到底应该谁来 主宰。 (1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背负;烛:名词作动词,照。)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难点:结合本文写景状物进行艺术审美,借鉴本文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法。 《与妻书》“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辛未”应为辛亥(此书乃林觉民作于黄花岗起义前三天的1911年4月24日,即农历辛亥年三月廿六日深夜。)。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白居易 1.从关键词语入手 2.从分析修辞入手 3.从特殊位置入手 4.从文本主旨入手 5.从相邻句子入手 6.从结构层次入手 题型(三)运用提要钩玄,解答要点概括题。 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1)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迁出地主要指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迁入地是指内蒙 古高原。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走西口”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发 展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促进了该地的经济发展。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主题探究(一)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 [地理实践]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 哥你记心头……”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 那个逝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流民西进求生的代名词。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 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 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 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2)自然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 灾难性 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生态环境脆弱 地 区人口向生态环境较好地区迁移。
[微点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 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 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部、西部 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强,人口出现了回流现象。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材预习纲要
课程 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其影响因素。
1.什么是人口迁移?如何 判断人口迁象? 2.国际人口迁移的发展特 预习 点是什么?国内 导引 人口迁移的发展特点是 什么?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 哪些?
知识体系架构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含义:人口定居地发生 永久性 或长期性改 变的行为。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1.“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我国历史上“走西口”中人口 的迁出地与迁入地分别是指哪里?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1.据图说出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并分析人口迁出的主 要原因。
提示:主要迁出地包括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中国、泰 国、菲律宾、印度等国。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 少,人口增长快,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教材图示·再发掘] 教材图 1-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移民路线示意图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区变为人口净 迁入 区 迁入 区变成人口净 迁出区
北美洲和大洋洲:最大的移民 迁入 地区
②特点: 劳务输出 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 专业人才 移民。
2.国内人口迁移 (1)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的由 黄河 流域向 长江 流域、 珠江 流域的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后
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阶段 迁移方向
原因
特点
古代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
迁往社会环境 及自然条件较
力量的束缚;②农业经
好的地区
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
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新中国 成立到
东部人口稠密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组织、有计
变化,拉丁美洲国家独立, 人口增长较快,但经济发展
北美洲
始终以人口迁入为主 缓慢,欧美地区经济发达, 吸引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特点
原因
改革
开发内地和边疆,支援那里的
有 组织地移民
开放前
工农业 建设
改革 人口向 城镇 、 国家 改革开放 政策的影响,城 开放后 向 东部 迁移 镇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
2.主要的影响因素 (1)人文因素其主他导因因素素::政经治济、宗因教素、种族、文化、年龄等
2.据图指出世界人口迁入地的两种类型地区,并分别说出 成为人口迁入地的不同原因。
提示:发达地区有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地区是西 亚。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成为人口迁入地的原因是经济发达, 就业机会多,收入高;西亚成为人口迁入地的原因是石油资源的 开发,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2020版人教必修第二册高中地理第一 章人口 分布迁 移与合 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 移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课件(共 30张PP T)
[知识生成] 1.新大陆被发现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方向 的变化
地区 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
变化原因
拉丁美洲 由迁入变为迁出 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
欧洲
由迁出变为迁入
2.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 人口迁移 国内 人口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1)新大陆被发现后:大规模人口 跨洲迁移,欧洲人向 美洲 移民,非洲黑人被欧洲殖民者贩运到 美洲 ,亚洲的中国、印度
和日本等国居民向国外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人口净 迁出 ①表现拉丁美洲:人口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