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
养殖水环境化学调查与评价方案设计(含实验数据)

养殖水环境化学水质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1)综合所学养殖水环境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分析技能,完成海水养殖区水质监测与评价。
(2)掌握渔业水域水质调查的基本程序。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1、调查时间与地点地点:广东海洋大学西湖1号调查点经纬度:110.304512,21.157934时间:2023年12月30日上午9:00~10:002、调查项目与方法1现场测定项目1.1西湖水温测定1.1.1实验目的温度是水样的一个根底性指标,准确测量出水样的温度对养殖水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1.1.2实验原理温度计液泡里的水银对温度变化很敏感,它会随着所接触温度的不同而伸缩。
1.1.3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水银温度计、烧杯。
实验材料:西湖采集的水样。
1.1.4测定步骤挑选两个适合取水的位置,用烧杯从西湖内取出适量的水样,将温度计的液泡置于液面以下,待温度计的度数不再变化后,准确读出水样的温度并记录。
1.2西湖pH测定1.2.1实验目的水质中pH值的变化会影响藻类对氧气的摄入能力及动物对食物的摄取敏感度;会影响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活性和速率,影响其正常代谢,进而对整个食物网产生影响。
1.2.2实验原理pH值是一个描述溶液酸碱性质的重要参数,用于评价溶液的酸碱程度,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为7时,为中性。
pH计是常用的测量pH值的仪器,它通过电极和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的作用产生电机势差,并将其显示为数字。
1.2.3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pH计、电极、烧杯、吸管、小勺。
试剂:氢氧化钠、盐酸、酸碱指示剂。
1.2.4测定步骤(1)测前准备1)将pH计接通电源并调节为标定状态。
2)取容量瓶并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3)用滴定管取一定数量的盐酸溶液并加入到容量瓶中,用同样的方法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使用第三步配置的酸碱溶液,检验pH计是否正常工作。
(2)开始实验1)用烧杯从西湖中取水。
2)把PH计的电极插入容量瓶中的溶液内,并轻轻搅拌10秒。
养殖水化学拓展实验指导

《养殖水化学拓展实验指导》目录1 氯离子------------------------------------------------------------------------- 12 氯度(银量法)------------------------------------------------------------- 23 盐度(比重法)------------------------------------------------------------- 34 盐度(盐度计法)---------------------------------------------------------- 45 硫酸根(EDTA四滴法)------------------------------------------------- 76 碱度(pH法)--------------------------------------------------------------- 97 氨氮(奈氏试剂法)------------------------------------------------------- 118 氨氮(次溴酸盐氧化法)------------------------------------------------- 129 氨氮(靛酚蓝法)---------------------------------------------------------- 1410 硝酸盐氮(锌镉还原—重氮偶氮法)---------------------------------- 1611 硝酸盐氮(镉柱还原法)------------------------------------------------- 1712 凯氏氮------------------------------------------------------------------------- 2013 总磷---------------------------------------------------------------------------- 2214 可溶性硅酸盐(硅钼蓝法)---------------------------------------------- 2315 透明度------------------------------------------------------------------------- 2516 水色---------------------------------------------------------------------------- 2617 嗅和味------------------------------------------------------------------------- 2618 悬浮物质---------------------------------------------------------------------- 2619 浑浊度(目视比浊法)---------------------------------------------------- 2820 浑浊度(分光光度法)---------------------------------------------------- 3021 浑浊度(浊度计法)------------------------------------------------------- 3122 溶解氧(膜电极法)------------------------------------------------------- 3223 化学耗氧量(重铬酸钾法)---------------------------------------------- 3324 化学耗氧量(碱性高锰酸钾法)---------------------------------------- 3525 生化需氧量(五日培养法)---------------------------------------------- 3626 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38实验一氯离子一、方法原理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可采用银量滴定法。
大连海洋大学: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大纲.docx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Aquatic Chemistry for Aquaculture 课程编码: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时数:27学分数:1.5教学大纲说明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木大纲依据“2003版水产养殖专业木科生培养计划”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养殖水坏境化学实验”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科学的试验态度,并为后续实验课的实验操作打下良好的棊础。
为养殖生产中准确测定冇关化学成分,准确判断水质,确定生产措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养殖生产中常见和重要化学指标的测定方法以及冇代表性常用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上完实验课后应具备如下实验操作技能:1、熟练掌握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的基本技能, 熟练掌握分析天平的使用。
重点掌握比色分析的有关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2、掌握几种常见仪器(离心机、721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真空抽滤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基本掌握常用的水样预处理方法(絮凝法、离心法、过滤法)。
4、了解间隙水和底泥中化学成分的取样及测定方法。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一)学时分配总学时27。
原则上每个实验为3〜4学吋。
(二)教学形式学生课询预习,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并做必要的示范操作,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试验过程,及时辅导解决疑难问题。
尽可能用多媒体教学。
(三)实验性质综合应用型实验。
五、实验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方法如下(供参考):水质化学实验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50:5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
平时成绩按照实验课上学牛平时的实验预习准备情况、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实验报告的质量等综合给出。
期末考核应以比色分析和工作曲线的制作等实验技能操作为重点。
养殖水化学试验教学大纲

《养殖水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养殖水化学实验》主要围绕水产养殖水环境状况的分析和评价而进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和理解养殖水环境化学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和基本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水环境化学实验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水体水质化学调查、水质化学常规项目、水环境化学模拟研究以及重要的污染指标测定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掌握水环境化学资料和分析数据的处理及水质评价方法。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综合地应用各种专业知识的素质,为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一水域生态环境的现场调查水域生态环境现场调查的内容包括调查前的准备、优化布点方案、现场样品采集、样品保存、现场测试等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现场采样方法、样品的保存教学要求:了解水域生态环境现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理解水体环境质量状况对于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性;掌握不同水体环境的布点方式和采样技术。
实验二水质溶氧(DO)的测定~容量分析法本实验主要内容包括水质DO的采样方法、固定方法,测定原理和方法,以及氧化还原滴定法。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DO的特殊采样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教学要求:了解水质DO对于水产养殖生物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理解DO的科学意义、存在形式、来源及在水体中的时空变化规律;掌握DO的测定方法和氧化还原滴定。
实验三水质硬度的测定~容量分析法本实验主要内容包括水质硬度的组成、硬度的分级、测定原理和方法,以及络合滴定法。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硬度的分级标准及生态作用、络合滴定法教学要求:了解水质硬度测定方法的原理、适用性;理解我国不同地区水质硬度差异及变化的主要原因;掌握硬度的测定方法和络合滴定法。
实验四水质氨氮的测定~比色分析法本实验主要内容包括水质氨氮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标准曲线的绘制、离子铵与非离子氨的关系、比色分析法。
养殖水环境化学试验课件

实验一:溶解氧测定
四、实验步骤-2
2.水样采集
采水器出水后,立即套上橡皮管引出水样。采样时水样先 充满橡皮管并将水管插到瓶底,放入少量水样冲洗水样瓶, 然后再将水样注入水样瓶,橡皮管管口始终处在水面下, 装满后并溢出约水样瓶1/2的水样,抽出水管并盖上瓶盖 (此时瓶中应无气泡存在)。
3.水样固定
25
实验二:硫化物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水样瓶:容积125ml左右,瓶塞为锥形或斜口形,磨口要严 密;乳胶管:长20~30厘米;酸式滴定管:25毫升,分刻度 0.05毫升;锥形瓶:250毫升;碘量瓶:250毫升;量筒:100 毫升;烧杯:500、1000毫升;试剂瓶:500毫升5个;500毫 升棕色10个;.定量加液器:10毫升,1毫升;移液管:50毫 升2支,1毫升3支;滴瓶:1个;吸球;容量瓶:250,500, 1000毫升;
5.水样测定
小心打开瓶塞,用移液管吸取水样50毫升至锥形瓶中(取 双样)。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待试液呈淡黄色 时,加入3~4滴淀粉-甘油指示剂,继续滴至淡蓝色刚刚 退去,20秒不呈淡蓝色即为终点,记录滴定所消耗的硫代 硫酸钠溶液体积。取水样重复进行两次滴定,偏差不超 0.05毫升。
19
实验一:溶解氧测定
1、了解水环境中溶解氧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掌 握溶解氧测定的方法
13
实验一:溶解氧测定
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量水样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锰和碱性碘化钾试剂后, 生成的氢氧化锰被水中溶解氧氧化为褐色沉淀,主要是 Mn(OH)3,加硫酸酸化后,沉淀溶解。在碘化物存在下,被 氧化的锰又被还原为二价态,同时析出与溶解氧等摩尔数 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淀粉指示终点。各步反
《养殖水环境化学》第九章污染物的毒性及毒性实验

最大允许 毒物浓度
MATC
fA
MATC 起始 LC50
在实际计算时用96 h LC50 代替起始LC50
'
fA
MATC 96h LC50
6. 生物富集系数(BCF)
①生物富集: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积累化学物质的 现象,则称为生物富集,也称生物浓缩; ②生物放大:生物通过食物链积累化学物质、毒物随 着营养级的提高而增大的现象,则称为生物放大。
三、毒性试验的一般程序
1. 试验设计 2. 试验溶液的配制 3. 预备试验 4. 试验浓度的选择 5. 试验负荷 6. 试验期间的施肥和投饵
1.试验设计 ①选择受试生物
②设置毒物浓度 ③试验持续时间 ④受试生物的数量及分配 ⑤确定观测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受试生物选择的一般原则
受试生物选择的一般条件 (1)对试验毒物或因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2)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足够的数量,并在全年中容易得到 (3)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生态学价值 (4)在实验室易培养和繁殖 (5)具有丰富的生物学背景资料,人们已比较清楚了解该生物的生活史、生 长、发育、生理代谢等 (6)对试验毒物或因子的反应能够被测定,并有一套标准的测定方法和技术 (7)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应考虑与人类食物链的联系。
仅在某些一定浓 度范围内的试验 中存在
抛物线
不规则的S型
(普遍)
典型的浓度(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曲线
3. 有效浓度(剂量)与致死浓度(剂量)
①致死浓度(LC)
指在一定时间内以生物机体死亡为标准而确定的水中外来化合物的浓度。 按照可引起生物机体死亡率不同分为:
绝对致死浓度(LC100):指能在一定时间内引起所观察生物个体全部
《养殖水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养殖水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其他□其他□闭卷□开卷□一页开卷□面试□口试□答辩□论文报告□大型作业□课程作品其他二、课程目标通过《养殖水化学实验》的教学,学生将掌握水产养殖生产实际中常用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养殖水化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验教学,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1. 每个实验项目的学时数和类型如表3所示:(1)“实验类别”项请填写:①基础;②专业;③专业基础;(2)“实验类型”项请填写:①验证性;②综合性;③设计研究;④其他;(3)“要求”项请填写:①必做;②选做;2. 每个设计项目的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教学方法如表4所示:“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实验指导、查阅文献、阅读报告、小组研讨、理论讲授、自学、视频学习等五、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50 %,实验成绩占50 %。
平时成绩包含4项考核项目,总占比50%;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包括课程思政实践(占5%)、实验规范与态度(占15%)、研讨报告、课堂表现(占10%)、实验操作(占20%)。
实验成绩至少包含2项考核项目,总占比50%;实验成绩的考核项目包括实验理论测试(占10%)实验报告(占40%)。
各部分的具体评价环节、关联课程目标、评价依据及方法和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如表5所示。
2. 各个考核项目的详细评分标准六、教学资源七、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其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算法如下:•使用教学活动(如课程思政实践、课后作业、课堂讨论、互动、阅读报告、大作业、实验操作等等)成绩或实验报告得分率作为评价项目,来对某个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为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对每一个课程目标的评价项目选择超过两种;•根据施教情况,评价项目可以由教师自行扩展,权重比例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对某一个课程目标有支撑的各评价项目权重之和为1;•使用所有学生(含不及格)的平均成绩计算。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习报告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习报告组号:第三组组长:孙近近组员:王银宝李正茂王冬冬时间: 2011-6-16关于琥珀潭的溶解氧和氨氮含量的变动特点孙近近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9水产养殖学摘要:2011年6月10~11号于琥珀潭开展了两天的养殖水环境化学实习,测定了水体温度、PH、透明度等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分别测定了水体溶氧量和氨氮含量的日变化,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最后做了相关的总结。
关键字:琥珀潭透明度溶氧量氨氮含量日变化分析前言:溶解氧对水中生物的生存、生长和发育相当重要,与生物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溶解氧含量的变化是衡量水体初级生产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氨氮含量可以直接反映水体污染程度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琥珀潭是琥珀公园唯一一个景观琥珀,其旁边是生活区,开展对其水质的研究也是为了为了服务人民的需要。
同时开展此次实习对我们大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把我们学习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中去,使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
一、水体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1、测定材料和方法1.1、材料药品试剂、玻璃仪器1.1.1、药品试剂K2Cr2O7标准溶液(0.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0.01mol/L)、MnSO4溶液、KI-NaOH溶液、淀粉溶液(0.5%)、H2SO4溶液(1:1)、KI溶液(10%)1.1.2、玻璃仪器碱式滴定管(50.00ml)、溶氧瓶(125ml)、移液管、锥形瓶(250ml)、胶头滴管1.2、方法指标选择点、试剂配置、时间、测定过程1.2.1、指标选择点合肥市环城公园琥珀潭景区,图中红色圆圈处为采样地点1.2.2、试剂配制1、K2Cr2O7标准溶液(0.01000mol/L):称取于105~110℃烘干2小时并冷却的K2Cr2O7固体0.4904g,溶解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均。
2、Na2S2O3标准溶液(0.01mol/L):称取Na2S2O3·5H2O固体2.5g,溶于经煮沸冷却的纯水中,加入0.4gNaOH,用纯水稀释至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