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抢救医护配合及人员分工

合集下载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由医护人员(医生角色A、护士角色B 和角色C)组成。

一、病例设计(各单位自行设计)例如:一位50岁男性在众人目击下突然倒地,呈仰卧位,呼叫没有任何反应,医护人员立即赶到患者身边,立即实施现场医疗急救。

二、物品准备1、模拟人1具;2、抢救车1辆(内有手套、球囊面罩、输液用具及相关药品等);3、氧气瓶或氧气袋1个;4、除颤监护仪1台;5、导电膏1瓶;6、输液架1个。

三、操作流程(一)识别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第1步—评估环境:医生巡视上下左右四个点,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然后作看手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评委开始计时,对操作考核分段计时)。

第2步—检查意识:医生到达患者身边,开始抢救。

检查意识的方法为给予声音(大声呼喊)和疼痛(拍打双肩)刺激,对着患者面部呼喊:“喂,你怎么了?喂,你怎么了?”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睁眼反应,比赛情景设定为意识完全丧失。

第3步—检查循环和呼吸:医生俯身,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右侧的颈动脉搏动,同时观察患者胸部,判断患者是否正常呼吸。

规范计数“一千零一……一千零七”,判断时间应控制在5到10秒钟。

第4步—启动BLS:医生发现患者没有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立即大声呼救:“患者无反应,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消失,立即抢救!”同时让护士准备物品。

第5步—解开衣服,摆放体位:医生解开患者上衣、松开裤带,充分暴露胸部;患者置于硬板床上,呈标准仰卧位,理顺他的身体,必要时垫按压背板(口述即可)。

与此同时,护士准备好球囊面罩和氧气瓶,站在患者的头顶部,告诉医生“我已到位!”(二)及时高质量心肺复苏第6步——建立循环:医生立即实施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必须在计时30秒内开始第一次按压)。

在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的同时,医生向护士依次下达口头医嘱:“球囊面罩接通氧气”;“检查清理口腔”;“开放气道、保持畅通”;“固定面罩”;“球囊通气两次!”。

(具体要求:医生逐一下达上述五个口头医嘱,注意在护士完成一个医嘱后、方可下达另一个医嘱,护士应逐一回应医嘱“是”,并做相应操作,形成闭环式沟通)。

心肺脑复苏工作的管理规定

心肺脑复苏工作的管理规定

心肺脑复苏工作的管理规定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急救复苏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心肺脑复苏工作,提高医疗水平,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各级人员要求1、无论住院患者或门急诊患者,一经发现并判断心跳、呼吸骤停,各级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的一系列抢救治疗。

2、抢救患者工作应由主管医师进行,并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

3、麻醉科负责全院急救患者的气管插管。

某些科室(如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等有条件时可先自行插管,必要时同时通知麻醉科。

(二)设备与药品1、各临床科室根据医疗工作需要,病房至少应有简易呼吸器,各监护室应有简易呼吸器和呼吸机。

2、各病房和各监护室均应有抢救车,并有专人负责,定时清点补充。

3、麻醉科应备有急救箱(包括喉镜等气管插管器械及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和便携式氧气筒。

4、各种与抢救有关的器械、物品应由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能随时投入使用。

(三)培训1、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应具有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基本常识。

有关科室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分级、分批培训,并进行及时的知识更新。

2、各级医师均应具有抢救危重患者的能力,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各项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

相关科室对负责培训新上岗的医师,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并熟悉和执行我院的操作及治疗常规。

3、各科室护理人员应熟悉本科抢救设备和药品的放置地点,掌握常用的抢救技术及与医师良好的配合,特别是本科特有的抢救技术,由护士长负责培训和检查。

4、各科室应定期对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心肺脑复苏技术进行检查,医政管理部门将不定期地对各科室的抢救工作迸行检查和考核。

护士在心肺复苏中的职责与操作流程

护士在心肺复苏中的职责与操作流程

护士在心肺复苏中的职责与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抢救措施,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脏和呼吸功能。

护士在心肺复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实施复苏措施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以下是护士在心肺复苏中的职责和操作流程。

一、护士的职责1. 快速反应:护士应该能够迅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并立即采取行动。

这包括呼叫急救人员、准备复苏设备、组织人员配合等。

2. 确保患者安全:护士应该确保患者身处安全的环境中,清除周围的障碍物,确保施救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3. 胸外按压:护士需要进行正确的胸外按压,以保持血液循环。

按照现行指南,按压的位置位于胸骨中下部,按压的深度为至少5厘米,按压与松开的比例为30:2。

4. 人工呼吸:护士应掌握人工呼吸的技术,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人工呼吸。

通常是在完成30次按压后,给予两次人工呼吸。

注意正确的气道开放和揭开患者口罩的时间。

5. 监测生命体征: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

这有助于评估复苏效果是否有效,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6. 保持团队合作:护士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心肺复苏措施。

这包括与医生、急救人员、呼吸治疗师等协调配合,确保复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以下是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流程,护士应熟悉并按照指南进行操作:1. 调查:护士应快速调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且没有正常呼吸反应,应判断为心脏骤停,立即启动复苏措施。

2. 呼叫急救人员:护士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向他们报告患者的情况,并告知正在进行心肺复苏,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3. 准备复苏设备:护士应确保所需的复苏设备齐全可用,例如自动体外除颤器、氧气设备、喉罩等。

4. 胸外按压:护士应正确放置患者并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的深度和速度应符合指南要求,并保持连续有效的按压。

5. 人工呼吸:按照比例进行人工呼吸,注意适时进行气道开放和施行人工呼吸。

确保每次呼吸充分、有效,并避免过度通气。

医护三人合作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医护三人合作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医护三人合作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参赛单位完成时间总分评分员签名操作者(医生) 操作者(护士)标准分扣分实得分评分标准准备工作(院外场景)一、着装整洁、干净利索。

3 1分/人二、用物:①急救箱:纱布两张、导电膏;②简易呼吸器;③除颤仪。

3操作程序一、判断环境:评估并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二、判断意识及呼吸,启动BLS:1. 拍打双肩,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声响亮有效。

22. 通过扫描胸廓起伏评估呼吸,时间5-10s。

23. 高声呼救,通知相关人员准备抢救用物,同时查看时间,迅速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3三、摆放体位:协助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暴露胸腹部,松开衣领及腰带。

(患者与医生体位正确)2四、胸外心脏按压—除颤—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1.判断颈动脉搏动,食指中指于喉结向后滑向近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时间5-10s。

22. 确定按压部位:双侧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点,将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十指相扣。

双手肘关节伸直,肩、肘、掌根呈直线垂直于胸壁。

23. 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为1:1)。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

2除颤:1.胸外按压同时,检查除颤器,调至监护位,报告除颤仪准备完毕。

22. 停止胸外按压,将电极放于胸前除颤部位(心底电极板于胸骨右缘锁骨下,心尖电极板于左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线在腋中线上,不得歪斜)4左右各2分3. 监测心电波,显示室颤,医嘱立即除颤(200J)。

34. 选择双向波200J,充电,取出导电膏均匀涂于电极板,评估除颤部位皮肤并用纱布擦干,电极板放于胸前除颤部位,压力适当。

55. 再次确认室颤,请所有人离开,放电。

36. 除颤后,移开电极板,调至监护位。

2医护三人合作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评分员签名操作者(医生) 操作者(护士) 标准扣分实得评分分分标准操作程序开放气道:1. 胸外按压同时,检查球囊、面罩,连接球囊、面罩。

心肺复苏医护配合流程

心肺复苏医护配合流程

心肺复苏医护配合流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应急救助措施,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的正常功能。

医护人员的配合是心肺复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下面是心肺复苏医护配合的流程:1.意识评估:医护人员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况。

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能否言语交流或做出自主移动等。

2.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或没有正常的呼吸,医护人员应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并请求医疗援助。

告诉急救中心患者的症状和所在地点。

3.心肺复苏准备:在等待急救中心的指令期间,医护人员应准备好心肺复苏设备,包括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呼吸袋、面罩、氧气瓶等。

确保这些设备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患者定位: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确保周围没有危险物品。

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在场,其中一人应负责固定颈椎,尽量减少患者移动时对颈椎的伤害。

5.呼叫指令:接到急救中心指令后,医护人员应按照指令行动。

通常情况下,指令可能是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此时,应将患者的衣物解开,暴露胸部。

6.心肺复苏开展:首先进行胸部按压。

医护人员应将双手叠放在患者胸骨位置,用力压下。

按压位置应准确,力度要足够,以确保心脏能够被有效压缩。

胸部按压应持续进行,每分钟100至120次。

按压和松开应均匀有力,不要停顿。

7.人工呼吸:胸部按压进行一段时间后,进行人工呼吸。

医护人员应将面罩紧贴在患者口鼻部位,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时间应约为1秒钟,呼气时应观察胸廓上抬以确保气道通畅。

8.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果AED可用,医护人员应紧随其后,准备启动AED。

将AED连接到患者身上,按照AED的指示进行除颤。

在进行电击前,确保无人触碰患者,以免伤害其他人。

9.持续心肺复苏:循环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急救。

中断时间要尽量减少,并保持按压和人工呼吸的连贯性。

10.记录和报告:在急救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尽快记录急救过程、患者状况和所采取的措施。

这些信息是后续医疗工作的重要依据,并用于报告和分析。

心肺复苏抢救医护配合及人员分工

心肺复苏抢救医护配合及人员分工

心肺复苏抢救医护配合及人员分工护士A:1、当病人送入抢救室时,首先判断(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床边呼救或叫旁人呼救,使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

2、当病人平卧后,立即松开病人紧身衣裤,迅速行胸外心脏按压: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即剑突上两横指)②按压深度:成人4~5cm,儿童3~4cm,婴儿1.3~2.5cm③按压频率:100次/分④按压与呼吸频率:30:2。

(医生A、医生B、护士B进入抢救室)3、由B医生接替按压后,推抢救车于床尾,开放两条静脉通道,根据医嘱使用复苏药物(严格查对,复述2次,保留安瓿,记录用药)。

4、抢救完成后,同B护士一起核对空安瓿。

完成抢救登记,和医生一起,携带急救物品和药品,护送病人至病房。

护士B:1、将气管插管盘、呼吸气囊、吸痰盘放至床头治疗车或床头柜上。

2、使用简易呼吸器行面罩球囊控制呼吸(给氧12~15L/min,可使氧浓度达40~60%,与气管插管同样有效),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

3、连接吸引器、打开呼吸机,调节呼吸机参数,检测,连接呼吸机。

4、使用除颤起搏监护仪:了解心跳骤停类型,准备除颤和起搏用物。

5、准备冰帽,行头部降温,留置导尿,观察尿量。

6、保持呼吸道通畅。

7、维持抢救秩序。

8、抢救完毕,终末处理,补充急救物品及药品,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医生A:1、再次判断病情,下抢救医嘱。

2、使用除颤、起搏仪了解心脏骤停类型根据病情给予除颤、起搏等处理。

3、气管插管。

4、医生A和医生B交替行胸外按压。

5、观察复苏效果。

医生B:1、接替护士A胸外心脏按压。

2、做好用药、各项抢救措施及病人病情变化记录。

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流程图护士A 判断,床边呼救,启动复苏,确定时间,畅通气道,胸外心脏按压 接到呼救进入抢救室护士B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球囊控制呼吸连接吸引器 调节呼吸机参数连接呼吸机连接除颤、起搏仪,检测血压、SaO ₂头部降温 留置导尿护士A 、B 核对抢救用药及空安瓿医生B 接替护士A 行胸外按压记录急救措施、 用药及病情变化医生A再次判断 发抢救医嘱除颤、起搏护士A开放2条静脉通道气管插管 检查呼吸机参数与医生B 交替按压判断复苏效果与家属交待病情护士B终末处理、抢救登记 补充急救物品及药品护士A 、医生A 携带急救药品、物品护送病人入院 根据医嘱用药观察复苏效果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维持秩序人物注明: 护士A :急外班护士B :急内班 护士C :主班流程图:护士C 发现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护士C 立即更换输液器及液体通知护士B并准备相关抢救仪器护士B 推平车通知医生A 到达留观室转往急症抢救室医生A 根据患者情况下达给药医嘱 护士A 上心电监护给氧护士B 做心电图 并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医嘱并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注意保暖。

三人心肺复苏应急预案演练

三人心肺复苏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为了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对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我院特组织一场三人心肺复苏应急预案演练。

本次演练模拟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过程。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2. 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3. 规范心肺复苏操作流程;4. 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时间:2022年X月X日地点: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四、演练人员及职责1. 指挥组:负责演练的整体指挥、协调及评估;2. 抢救组:负责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3. 护理组:负责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药物准备及配合抢救;4. 医师组:负责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指导抢救及必要时进行除颤;5. 观察组:负责观察演练过程,记录并反馈。

五、演练流程1. 情景设定:模拟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2. 抢救组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至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

3. 护理组立即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发现患者无呼吸、无脉搏,立即通知医师组。

4. 医师组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开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

5. 抢救组按照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进行抢救,同时通知护理组准备药物及除颤仪。

6. 护理组迅速准备好药物及除颤仪,配合医师组进行抢救。

7. 医师组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进行除颤。

8. 抢救组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9. 经过抢救,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医师组宣布抢救成功。

10. 演练结束,指挥组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

六、演练总结1.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反应迅速,配合默契,达到了预期效果。

2. 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掌握熟练,能够迅速进行抢救。

3. 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得到加强,为临床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发现存在的问题:部分医护人员在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对除颤仪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培训。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图

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图

枣庄市立医院成人CPR急救操作流程(院一医两护)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术由医护人员(医生、护士A和护士B)完成。

一、病例设计护士A巡视病房时发现某病房一位50岁男性患者躺在病床上,呼之不应,医护人员立即赶到患者身边,立即实施现场医疗急救。

二、物品准备1、模拟人1具;2、抢救车1辆(有手套、球囊面罩、输液用具及相关药品等)三、操作流程(一)识别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第1步—评估环境:护士A巡视上下左右四个点,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然后作看手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

第2步—检查意识:护士A到达患者身边,检查意识:轻拍双肩,重呼双耳:“喂,你怎么了?喂,你怎么了?”患者无反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无起伏,口述“患者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

第3步—启动BLS:护士A立即让病人家属或手机通知医生、护士B抓紧时间来抢救,拿面罩-球囊、推抢救车!同时立即拨打,请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科协助抢救!(中午和夜间拨打院值班88020、88021)。

第4步—检查循环:护士A俯身,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右侧的颈动脉搏动,规计数“一千零一……一千零七”,判断时间应控制在5到10秒钟,护士A发现患者没有颈动脉搏动,口述“无呼吸、无大动脉搏动,立即开始心肺复。

”第5步—解开衣服,摆放体位:护士A立即将床往外拉开适当距离,去枕、解开上衣、松开裤带,充分暴露胸部;置于硬板床,呈标准仰卧位,理顺身体,必要时垫按压背板(口述即可)。

与此同时,医生、护士B推抢救车到达床旁(抢救车放置在床旁左下方),护士B撤掉床头,装配好球囊面罩并接通氧气,站在患者的头顶部,告诉医生“我已到位!”(二)及时高质量心肺复第6步—建立循环:医生立即实施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站在右侧,定位于剑突上两横指或两乳头连线中点,仅用左手掌根与患者皮肤接触,右手放在左手手背上,双手同向重叠并十指交叉相扣;只用掌根部与患者皮肤接触,左手五指翘起离开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用上半身的重量下压(要求双臂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抢救医护配合及人员分工
护士A:
1、当病人送入抢救室时,首先判断(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床边呼救或叫旁人呼救,使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

2、当病人平卧后,立即松开病人紧身衣裤,迅速行胸外心脏按压: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即剑突上两横指)②按压深度:成人4~5cm,儿童3~4cm,婴儿1.3~2.5cm③按压频率:100次/分④按压与呼吸频率:30:2。

(医生A、医生B、护士B进入抢救室)
3、由B医生接替按压后,推抢救车于床尾,开放两条静脉通道,根据医嘱使用复苏药物(严格查对,复述2次,保留安瓿,记录用药)。

4、抢救完成后,同B护士一起核对空安瓿。

完成抢救登记,和医生一起,携带急救物品和药品,护送病人至病房。

护士B:
1、将气管插管盘、呼吸气囊、吸痰盘放至床头治疗车或床头柜上。

2、使用简易呼吸器行面罩球囊控制呼吸(给氧12~15L/min,可使氧浓度达40~60%,与气管插管同样有效),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

3、连接吸引器、打开呼吸机,调节呼吸机参数,检测,连接呼吸机。

4、使用除颤起搏监护仪:了解心跳骤停类型,准备除颤和起搏用物。

5、准备冰帽,行头部降温,留置导尿,观察尿量。

6、保持呼吸道通畅。

7、维持抢救秩序。

8、抢救完毕,终末处理,补充急救物品及药品,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医生A:
1、再次判断病情,下抢救医嘱。

2、使用除颤、起搏仪了解心脏骤停类型根据病情给予除颤、起搏等处理。

3、气管插管。

4、医生A和医生B交替行胸外按压。

5、观察复苏效果。

医生B:
1、接替护士A胸外心脏按压。

2、做好用药、各项抢救措施及病人病情变化记录。

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流程图
护士A 判断,床边呼救,启动复苏,确定时间,畅通气道,
胸外心脏按压 接到呼救进入抢救室
护士B
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球囊控制呼吸
连接吸引器 调节呼吸机参数连
接呼吸机
连接除颤、起搏仪,检测血压、SaO ₂
头部降温 留置导尿
护士A 、B 核对抢救用药及空
安瓿
医生B 接替护士A 行胸外按压
记录急救措施、 用药及病情变化
医生A
再次判断 发抢救医嘱除颤、起搏
护士A
开放2条静脉通道
气管插管 检查呼吸机参数
与医生B 交替按压
判断复苏效果与家属交待病情
护士B
终末处理、抢救登记 补充急救物品及药品
护士A 、医生A 携带急救药品、物品护送病人入院 根据医嘱用药观察
复苏效果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维持秩序
人物注明: 护士A :急外班
护士B :急内班 护士C :主班
流程图:
护士C 发现患者出现不适症状
护士C 立即更换输液器及液体
通知护士B
并准备相关抢救仪器
护士B 推平车
通知医生A 到达留观室
转往急症抢救室
医生A 根据患者情况
下达给药医嘱 护士A 上心电监护给氧
护士B 做心电图 并执行口头医嘱
执行医嘱并记录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注意保暖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