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三段论
法律逻辑学课程三段论推理

AAI AEE AII EAO EE EIO IAI
P ——M M ——S S —— P
II IE II [AEO]
三段论旳省略式
在语言体现上,三段论能够是两句话,即省略一句话。 为何能省去三分之一仍是三段论?省略旳情况有三种可
能: 1) 省去大前提。2) 省去小前提。3) 省去结论。 判断一种省略三段论旳有效性,只能先将其恢复为完整
2)前提特称,则结论特称
参加这次会议旳都是高级法官。 这些人是参加这次会议旳。 这些人是高级法官。
犯罪嫌疑人是有作案时间旳。 这些人没有作案时给蠢货让路。” “我恰恰相反。”-歌德
蝙蝠不是鸟, 因为蝙蝠是哺乳动物, 而鸟不是哺乳动物。
二、三段论公理(曲全公理)
第一格 小前提肯定;大前提全称 AA EA AI EI 2 ×2=4 第二格 有一前提否定;大前提全称 EA AE AO EI 2 ×2=4 第三格 小前提肯定;结论特称 AA AI EA EI IA OA OI II
2 ×4=8 第四格 无O命题前提;结论不是A AA AE AI EA EE EI IA IE II
第三格
AAI AII EAO EIO
第四格
AAI AEE EAO EIO
AAI
AEO
IAI
IAI
EAO
EAO
OAO
AEO
三段论旳格与式
三段论旳格
格旳定义:由中项在前提中旳位置不同所决定旳三段论旳形式 三段论旳四个格
第一格
第二格
第三格 第四格
M—— P S —— M S —— P
P—— M S—— M S —— P
某些经济学家是大学数学系旳毕业生。所以, 某些大学数学系旳毕业生是对企业经营很有研 究旳人。
逻辑学_三段论

直言三段论是所有前提都是直言命题的演绎推理。
所有动物都终有一死。
所有人都是动物。
所以,所有人都终有一死。
前两个命题叫做前提。
如果这个三段论是有效的,这两个前提逻辑上蕴涵了最后的命题,它叫做结论。
结论的真实性建立在前提的真实性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之上:中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distribute)至少一次,形成在结论中的主词和谓词之间的连接。
即使直言三段论是有效的,但如果有前提为假的话结论仍可能是假。
命题可以是全称的(universal)或特称的(particular),并且可以是肯定的或否定的。
所以有四种命题:A型:全称肯定的- “所有S都是P”,简写为SaP。
I型:特称肯定的- “有些S是P”,简写为SiP。
E型:全称否定的- “没有S是P”,简写为SeP。
O型:特称否定的- “有些S不是P”,简写为SoP。
在下列这个三段论中:下面讨论直言三段论的格。
先识别三种不同类型的项:大项、小项和中项。
作为结论中的谓词出现的项是大项。
在上述三段论中的P是大项。
小项是作为结论中的主词出现的项;此间S是小项。
通过排除法可知,中项是没有出现在结论中,却在每个前提中都出现一次的项;此间M是中项。
大项所在的前提叫大前提,小项所在的前提叫小前提。
直言三段论的格经由识别中项的四种可能排列而得到。
格用数字来表示: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大前提M-P P-M M-P P-M小前提S-M S-M M-S M-S结论S-P S-P S-P S-P四个格之间可相互转换:第1格:不需转换。
第2格:对换大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1格,对换小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4格。
第3格:对换大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4格,对换小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1格。
第4格:对换大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3格,对换小前提的前后两项的位置就变成第2格。
E和I命题对换前后两项的位置而保持同原命题等价。
A命题不能对换前后两项的位置,但可以在前项确实有元素存在的前提下,转换成与弱于原命题的I命题。
简述三段论的特点及其四种逻辑推理形式

三段论是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逻辑推理形式,它是逻辑思维和论证推理的基本格式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包括主题命题、中间命题和结论命题三个部分,通过三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推理论证。
三段论的特点是逻辑严密、简练明确、结构稳定,包含四种逻辑推理形式:假言三段论、析取三段论、拒斥三段论和辩论三段论。
下面将对三段论的特点以及这四种逻辑推理形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三段论的特点1. 逻辑严密:三段论的结构严谨,推理过程清晰,可以避免漏洞和矛盾,有助于确保论证的逻辑正确性。
2. 简练明确:三段论的命题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和推理,有助于推动思维的严密化和系统化。
3. 结构稳定:三段论的结构稳固,由主题、中间和结论三个命题组成,每个命题都具有特定的位置和功能,推理过程可靠。
二、四种逻辑推理形式1. 假言三段论:以假设为前提,通过对前提和结论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一种形式。
2. 析取三段论:以析取联结词“或”为特征,通过不同的析取命题进行逻辑推理,推演出结论的一种形式。
3. 拒斥三段论:通过否定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结论的一种逻辑推理形式。
4. 辩论三段论:通过对前提和结论的对比和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推理形式。
总结:三段论作为一种基本的逻辑推理形式,具有逻辑严密、简洁明了和结构稳固的特点,包括假言三段论、析取三段论、拒斥三段论和辩论三段论四种形式。
有效运用三段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推动逻辑思维的合理性和系统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段论作为一种古老而经典的逻辑思维形式,其特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段论的逻辑严密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三段论中的三个命题之间存在着严谨的逻辑关系,必然推导出结论。
这种严密性能够确保推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逻辑漏洞和矛盾的发生。
三段论的简练明了也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三段论的命题结构简单清晰,逻辑关系明确,这为推理和论证提供了简单而有效的工具。
三段论

以上4条是三段论的基本规则。下面两条是 由前面4条推导出来的规则,故称导出规则。 遵守了基本规则,就不会违反导出规则。 之所以列出这两条导出规则,并把它们与 基本规则平行排列顺序,其主要目的是: 给初学逻辑者检验一个三段论形式是否有 效提供方便
5、两个特称命题做前提,不能推出必然结论
以两个特称命题做前提,其组合情况不外乎三种:
第一格:中项在大前提中是主项,在小前提 中是谓项 第二中项在大前提中是谓项,在小前提 中是主项
第一格 M—P S—M S—P
第二格 P—M S—M S—P 第三格 M—P M—S S—P 第四格 P—M M—S S—P 第三格的三段论
中项是指在两个前提中都出现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词
项,用M表示 小项是作为结论主项的词项,用S表示 大项是指作为结论谓项的那个词项,用P表示
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一个称大前提,一个称小前 提。大前提是指包含有大项的前提,小前提是指 包含有小项的前提
区分大小前提与前提的排列顺序无关,而 含有大项还是小项才是区分大、小前提的 唯一标准。但习惯上,人们总把大前提排 列在前、小前提列在后
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暨南大学的学生, 小张是我们班的同学, 所以,小张是暨南大学的学生。
前提中的两个性质判断包含了一个共同词项“我 们班的同学”,推出的结论则是由前提中另外两 个词项“小张”和“暨南大学的学生”构成新的 直言命题
(二)三段论的一般结构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是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的,其 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有并且只有三个不同的词项: 中项、小项和大项
小项不当周延案例
个体企业是私人的企业,
有的个体企业是偷税漏税的, 所以,偷税漏税的都是私人企业。
逻辑学的三段论

逻辑学的三段论
三段论是一种逻辑推理形式,由前提(major premise)和次前提(minor premise)组成,通过推理得出结论(conclusion)。
常见的三段论形式有以下几种:
1. AAA型三段论(Barbara):
- Major premise: 所有A都是B。
- Minor premise: 所有B都是C。
- Conclusion: 所有A都是C。
例子:所有人类都是动物,所有动物都是有机体,所以所有人类都是有机体。
2. EAE型三段论(Camestres):
- Major premise: 没有A是B。
- Minor premise: 所有B都是C。
- Conclusion: 没有A是C。
例子:没有人是动物,所有动物都是有机体,所以没有人是有机体。
3. AAI型三段论(Darii):
- Major premise: 所有A都是B。
- Minor premise: 有些B是C。
- Conclusion: 有些A是C。
例子:所有人类都是动物,有些动物是哺乳动物,所以有些人类是哺乳动物。
这些三段论形式是逻辑学中的基本推理形式,可以用来进行推理和证明。
逻辑学三段论

“中项不周延”
凡律师是懂得法律的
PAM SAM S A P
凡法律专业的学生也是懂法律的
法律专业学生都是律师
“中项不周延”
凡鸡蛋是圆的 有些圆的是石头 有些石头是鸡蛋
PAM MIS S I P
Rule 3: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MAP
甲生疮
MAS
甲是中国人 S A P
⑵ 种类
所有的(有的)S是(不是)P
名称
形式结构
简写
全称肯定 所有S都是P
SAP
全称否定 所有S都不是P
SEP
特称肯定 有的S是P
SIP
特称否定 有的S不是P
SOP
单称肯定 某个S是P
SUP
单称否定 某个S不是P
SVP
⑶ 特称量词的逻辑含义
逻辑理论中:
“至少有一个”
日常思维中:
“一部分”
“咱们班有的同学通过了CET-4。”
三
三段论 推理
三段论概述 三段论公理 三段论格与式 三段论有效推导规则 三段论格的规则 省略三段论
三段论概述
⑴ 定义
借助于一个共同词项, 将前提中的两个性质 命题联结起来,从而 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 题的推理。
⑵构成
3个 命题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所有阔叶植物都是落叶的 所有葡萄树都是阔叶植物 所有葡萄树都是落叶的
某公司财物部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 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
真的。 (1)有人是广东人。 (2)有人不是广东人。 (3)主任不是广东人。 问:主任到底是不是广东人?
是,且全部都是广东人
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涉嫌被传讯。 四人口供如下: 甲:我们四个人都没有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逻辑推理三段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逻辑推理三段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逻辑推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是一种运用逻辑规则和推理原理进行论证和推理的方法,旨在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过程来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
三段论作为逻辑推理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是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的推理结构。
它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通过已知的前提和普遍规律,得出特殊的结论。
三段论通常由一个主张前提(前提1)、一个中间前提(前提2)以及一个结论组成。
逻辑推理和三段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辩论中还是在解决问题时,逻辑推理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判断事物的关系。
三段论作为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它的应用场景也非常多样化,比如法律案件的推理、科学实验的论证等等。
逻辑推理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判断事物的真伪,并且通过合理的推理方式来得出合理的结论。
因此,掌握逻辑推理和三段论的方法,对于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
然而,三段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它的逻辑结构相对简单,无法应对复杂的逻辑情况。
在现实世界中,很多问题并不仅仅是一般到特殊的关系,而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在运用三段论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深入研究,逻辑推理和三段论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期待更高级的逻辑推理方法和更复杂的推理结构的提出,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和科学问题。
综上所述,逻辑推理和三段论是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判断事物的关系,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然而,三段论也有其局限性,我们在运用时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
未来,逻辑推理和三段论还将继续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科学需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对逻辑推理三段论的深入研究。
整篇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中国逻辑学史上的三段论研究

中国逻辑学史上的三段论研究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律的学科,起源于古代希腊。
然而,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历史却与西方不同。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以儒家、道家、墨家等为主流,没有明确的逻辑学体系。
直到近现代,随着对西方哲学的介绍和研究,逻辑学在中国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逻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三段论。
第一节三段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三段论的概念三段论是指由前提推导出结论的一种形式化推理方式。
它包含一个主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
在三段论中,前提是已知或被假定为真实的事实或观点,而结论则是根据前提推理出来的结论。
三段论的基本原理三段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中介项原理、中间词省略原理和能增修设计原理。
中介项原理:三段论有一个中心词,称为中介项。
这个中介项在前提和结论之间发挥着枢纽的作用,使得推理过程连贯合理。
中间词省略原理:当前提有相同的两个名词,并且它们在结论中都不存在时,可以省略这两个名词。
能增修设计原理:当前提有相同的两个名词,并且在结论中只存在其中一个时,可以增加结论中缺失的那个名词。
第二节中国逻辑学史上的三段论研究初期中国逻辑学史上的三段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明朝朱晦庵所著的《阳明引义》。
朱晦庵将西方逻辑引入中国,并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三段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朱晦庵认为,三段论是表达观点并进行推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他在《阳明引义》中详细介绍了三段论的分类和运用方法,并通过丰富的例证对其进行了深入解析。
然而,在明朝以后,中国对于三段论的研究并没有很大进展。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李氏家族开始对三段论进行深入探索。
第三节清朝逻辑学家李氏家族与三段论研究李氏家族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学者家族,以其对于逻辑学研究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李氏家族对于三段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将其应用于文化、教育和政治思想等多个领域。
李氏家族在《明代士人书林类聚》、《红楼梦校刊排说》等重要著作中详细讨论了三段论在文化传承、教育模式以及作者意图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命题的有三种情况, 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肯定命题,即II; 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否定命题,即OO; 一个前提特称肯定,一个前提特称否定,即 IO(OI)。
1.当两前提为OO时,根据规则4,两前提都是否定时, 推不出必然性结论。
2.当两前提为II时,由于I命题的主谓项都不周延,因 此必然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因而推不出必然 性结论。 3.当两前提为IO(或者OI)时,则有且只有O命题的谓 项是周延的。如果这个周延的项做中项,这就必然要 犯“大项扩大”的错误(IO中)。如果把那个周延的 项用来作大项,又必然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OI中)。所以IO前提也推不出必然性结论。
3、如果小前提肯定,则结论必须是特 称的
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O命题 5、结论不能是A命题
三段论的式:由A E I O四种命题在前提和结论 中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三段论形式。
比如:AAA、IAO、EIO、III、IOA等等。
三段论的式有4×4×4=64种,而这64种式有可以分属4 个不同的格,所以, 三段论共有4×4×4×4=256种可能的推理形式。这256 种三段论推理形式我们可以用 AAA-1、AEO-2、EOO- 4、IIO-3的形式来表示。
两个前提都肯定,说明大项和小项都同中项有联 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中项的联结作用只能推 出大小项之间也是相联系的,而只有肯定命题才 能表达大小项之间的联系,因此,当两个前提都 肯定时,结论必肯定。
如果结论是肯定的,两个前提就必肯定; 如果结论是否定的,两前提中必有一个否定。
三段论的规则:
“我不是共产党员, 所以我不必遵守社会公德。”
所有共产党员都是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我不是共产党员; 所以, 我不必遵守社会公德。 AEE—1
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说哪个前提只能是大前提而不是小前提。 例: 所有贪污都是犯罪行为; 所有抢劫都不是贪污;
所有抢劫都不是贪污; 所有贪污都是犯罪行为; 所以,有些犯罪行为不是抢劫
三段论的规则:
1.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
4.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4. 前提与结论中否定命题的数目必须相同; 5.结论的联项必须与前提保持一致;
5.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6. 前提有一个特称则结论必特称;
第二格: 1、两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
否定命题
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 概括为:大全称、有一否
第三格: 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 2、结论必须是特称命题
这两条概括为:小肯定、推 特称
第四格: 1、如果两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命题,则
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
2、如果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必须全 称
7. 前提有一个特称则结论必特称
如果三段论有一个前提是特称,另一 个前提必全称,因为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 结论。由此,前提有一个特称的有四种情 况:AI,AO,EI,EO。
根据规则4,由EO这两个否定前提不 能必然地得出结论。
当前提是AI两个命题时,只有A命题的主项这一个项 周延,根据规则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这个周延的项必须用来作中项。而I命题中无论哪个 作小项都是不周延的。小项是结论的主项,主项不 周延的命题只能是特称命题。所以,以AI命题为前 提,结论必特称。
所有偶数都能被2整除; 所有偶数都是自然数; 所以,有些自然数是能被2整除的。
AAI—3
四、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
推理中似乎出现了三个以上的项。
例: 所有温血动物都是有脊椎的;
所有温血动物都是有脊椎的;
所有软体动物都是无脊椎的;
所有软体动物都不是有脊椎的;
所以,所有软体动物都是非温血动物。 所以,所有软体动物都不是温血动物
3.复合形式的三段论 (由多个三段论组成的复合推理)
例:
鸭嘴兽是用乳汁哺育后代的动物;
所有用乳汁哺育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所以,鸭嘴兽是哺乳动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有脊椎的; 所以,鸭嘴兽是有脊椎的. 复合形式的三段论仍然要遵守三段论的所有规则。我们判定一个复合三段论是否有效,只 能将其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标准三段论,然后逐个分析,只有当每个三段论都有效时,复 合三段论才有效.
第三讲 简单命题间接推理
目录
1
直言三段论及其结构
2
三段论的公理和一般规则
3
三段论的格和式
4
直言三段论的不规范形式
5
间接关系推理
一、直言三段论及其结构
1.定义: 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直言命题
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推理。 有些动物很狡猾,
所有整数都是实数,
有些动物是狐狸,
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三、三段论的格和式
三段论的格:由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位 置所决定的三段论形式。
第一格 M—P
第二格 P—M
第三格 M—P
第四格 P—M
_S_—___M_ S—P
_S_—___M_ S—P
M__—___S S—P
_M__—___S S—P
第一格: 1、小前提必须肯定 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命题 概括为:大全称、小肯定
包含小项 的前提
所以,所有自然数都是实数。大项(P):结论的谓
项
结论
上述例子的逻
小项(S):结论的主 项
MAP
辑形式为:
SAM
SAP
二、三段论的公理和一般规则
例1. 所有整数都是实数, 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所以,所有自然数都是实数。
例2 有些动物很狡猾, 有些动物是狐狸,
所以,有些狐狸很狡猾。
当前提是EI命题时,只有E命题的主项和谓项这两个 项周延,根据规则2,中项必周延;又根据规则5, 前提否定结论必否定,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因此按 照规则3要求大项在前提中必周延。这样,两个周延
的项必须一个作中项,一个作大项,而剩下的两 个项无论哪个作小项都是不周延的,即结论总是 特称的。
当前提是AO两个命题时,只有A命题的主项和O 命题的谓项这两个项周延。根据规则2、规则3、 规则5的要求,这两个周延的项必须一个作中项一 个作大项,而剩下的两个项都不周延,无论哪个 作小项都只能得到特称的结论。
2.省略形式的三段论
AEE—2
在表达形式上省略了一部分的三段论被称作省略形式的三段论。
“所有危害社会利益的行为都要受到惩罚”。
省略了大前提
“盗窃是危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所以盗窃要受到惩罚。”
省略形式的三段论并不意味着三段论的逻辑结构的减少,而仅仅是语言表达上的简略。 因此,分析一个省略形式的三段论是否有效,第一步就是把它补充完整,找出其标准形式。
例 泄密者是到会的人员; 甲是到会的人员; 所以,甲是泄密者。
例 有些持枪者不是凶手; 甲是持枪者;
所以,甲不是凶手。
三段论的规则: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 结论中不得周延
在结论中出现的项是大项和小项,如果大项或者小项在 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则说明结论表达的 内容超出了前提,这就不能保证从前提推出必然真的结 论,从而导致推理无效。
凡是大(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的,被 称作 “大(小)项扩大”的错误.
例 所有抢劫是犯罪行为 ; 所有贪污都不是抢劫 ;
“大项扩大”
所以,所有贪污都不是犯罪行为 。
“小项扩大” 例 所有金属是导电的 ;
有金属是固体 所以,所有固体是导电的 。
三段论的规则:
4.从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所以,有些狐狸很狡猾。
并所非以,任所意有自三然个数都直是实言数命。 题相组合就能构成三段论。
作为三段论的前提和结论的直言命题,
必须包含有并且只能包含有三个项。
所有学生都喜欢看书, 你是一名老师, 所以,你不喜欢看书。
2.三段论的结构: 小项:结论的主项; 大项:结论的谓项; 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出现的项。
一个直言命题是否定的,表明它的主项和谓项之间具 有相互排斥的关系。如果一个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否 定,则表明中项既和大项相排斥,又和小项相排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通过中项的联结作用来确定 大项和小项之间的关系。因此,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 必然性的结论。
例 马不是水生动物 ; 鱼不是马 ;
所以,鱼不是水生动物 。
前提或结论中出现了负命题
例: 并非有哺乳动物不是温血运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温血运物;
所有蛇都不是温血动物;
所有蛇都不是温血动物;
所以,所有蛇都不是哺乳动物。
所以,所有蛇都不是哺乳动物。
AEE—2
前提或结论中出现的直言命题是不规范的
例: 没有不能被2整除的偶数; 没有哪个偶数不是自然数;
所以,有些自然数是能被2整除的。
有效性的三段论是从形式上来说的。
一个三段论推理是否有效,是通过一系列规 则来判定的。凡是遵守了这些规则的三段论 推理就是有效的,而一个三段论如果违反了 这些规则中的任何一条都将是个无效推理。
三段论的规则:
三段论的规则有多种表达方式,我们将其归结为七条。
1.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这是由三段论推理的定义决 定的。因为三段论的实质就是前提借助于一个共同的 项即中项作为桥梁,使大、小项发生联系从而推出结 论。倘若一个三段论只有两个不同的项,那么,大、 小项就找不到一个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中项来建立关系; 倘若一个三段论有四个不同的项,那么就可能出现大 项和一个项存在关系,小项和另外一个项存在关系, 从而无法把大、小项联系起来。
三段论的有效形式
在256个可能式中,绝大多数是无效式,如:EEE式、 OIO式等等。
四个格共有24个有效式:
第一格:AAA (AAI) A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