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桩头处理方案
桩头处理操作方案

桩头处理操作方案1. 简介本操作方案旨在介绍有效的桩头处理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桩头处理流程2.1 桩头清理- 确定桩头的类型和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桩、木桩等。
-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桩头清理,包括切割、破碎、清理等步骤。
- 清理桩头时,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2 桩头修整- 桩头修整包括打磨、修补和加固等操作。
- 对于存在损坏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桩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整措施。
- 修整过程中,要注意修整后的桩头应满足相关要求和标准。
2.3 桩头检测- 对处理完的桩头进行必要的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 检测内容包括桩头的强度、密度、尺寸和表面平整度等。
- 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桩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果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
3. 安全注意事项- 桩头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 在使用切割设备时,要注意防火和防爆措施,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和清洁。
- 进行桩头处理时,要注意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4. 事故处理及紧急情况应对- 在桩头处理过程中,如发生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 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策应对措施。
5. 结论本桩头处理操作方案详述了桩头清理、桩头修整和桩头检测等操作流程,并提供了安全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应对要点。
执行本方案,能够确保桩头处理工作的高效和安全进行。
静载试验桩桩帽设计示意图

混凝土灌注桩静载考查桩头处理示图之阳早格格创做混凝土灌注桩桩头处理当先凿掉桩顶部的紧集破碎层战矮强度混凝土,暴露主筋,清洗搞洁桩头后再浇注桩帽,并切合下列确定:
1、试坑大天宜取启台标下普遍,试桩桩顶部宜超过试坑大天.
2、桩帽顶里应火仄、仄坦、桩帽中轴线取本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庄重对于中,桩帽里积大于或者等于本桩身里积,桩帽截里形状可为圆形或者圆形.
3、桩帽主筋应局部曲通至桩帽混凝土呵护层下,如本桩身暴露主筋少度没有敷时,应通过焊交加少主筋,各主筋应正在共一下度上,桩帽主筋应取本桩身钢筋按确定焊交.桩帽应树立钢筋网片2~3层,间距150mm.
4、桩帽混凝土强度等第宜比桩身混凝土普及1~2级,且没有得矮于C25.
通联电话:3299980 黄
附:桩帽安排示企图(单位:mm).。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方法:《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三、现场要求:(1)一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
临时用房一间(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
(4)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
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小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工机械和工艺是否满足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
5、高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6、声波透射法检测提供桩身完整性并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混凝土灌注桩静载试验前桩头处理方案

基桩静载试验桩头处理方案
1.试桩桩头宜保持与地面水平,在静载试验前应进行加固处理,应在原桩顶凿清浮浆后接驳浇灌钢筋混凝土桩头,接桩后桩顶面宜保持与地面水平,并应低于地面80cm,对于桩径小于1000mm的桩需将桩顶直径扩大至1000mm,(本项目桩基为1300mm和1500mm直径,则只需接驳浇灌与原桩径一致即可),并在桩顶部加配φ6 的60×60钢筋网3层,其层距为40~70mm;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砼保护层之下(距桩顶砼4~7cm),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混凝土的强度宜比原桩强度提高1~2级(若需提前测试则需加入早强剂),且不低于C30,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20mm。
详见下图。
2.同时对试桩周边场地进行夯实处理,处理面积不小于以试桩为中心,半径不小于8米范围,防止大吨位堆载时,试桩周围土体出现较大沉降,影响到堆载的安全。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试验中心
2013年6月18日。
静载试验桩桩帽设计示意图

混凝土灌注桩静载试验桩头处理示图混凝土灌注桩桩头处理应先凿掉桩顶部的松散破碎层和低强度混凝土,露出主筋,冲洗干净桩头后再浇注桩帽,并符合下列规定:
1、试坑地面宜与承台标高一致,试桩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地面。
2、桩帽顶面应水平、平整、桩帽中轴线与原桩身上部的中轴线严格对中,桩帽面积大于或等于原桩身面积,桩帽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或方形。
3、桩帽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帽混凝土保护层下,如原桩身露出主筋长度不够时,应通过焊接加长主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桩帽主筋应与原桩身钢筋按规定焊接。
桩帽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150mm。
4、桩帽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25。
联系电话:3299980 黄
附:桩帽设计示意图(单位:
mm)。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doc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满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备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根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备安装示意图如图一、二,其它方案同),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③沉降量测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处理要求①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良好接触,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避免振动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设备安装示意图二:(2)、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快速维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2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⑶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定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2倍,每卸一级,维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3小时。
⑸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载荷维持时间不少于1h,根据桩顶沉降收敛情况确定延长维持荷载时间。
静载试验检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篇)

静载试验检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人员、设备进退场根据现场试验荷载要求,合理配置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合理安排运输队伍和堆载设备安装人员。
注意检查试验环境条件:检查场地道路是否能行走吊车或平板车。
设备上下车必须有专人指挥,保证设备上下车及道路运输时的行车安全。
检查加载架是否按最大加载量的要求配置,加载架的安全性是否满足试桩要求;检查堆载队伍是否熟练,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2、场地准备保证试验场地平整,桩头完好,必要时应开挖操作坑道,坑道要求稳固、不塌方。
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操作空间,检查操作坑道的开挖情况和稳固性。
桩帽顶部露出试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试坑地面宜与桩承台底设计标高一致。
保证操作人员工作安全。
3、桩头处理(1)灌注桩应凿除桩顶浮浆,捣制砼桩帽,桩帽顶面应水平、平整、并与原桩身对中。
桩帽的砼强度宜大于原桩身强度1-2级,且不宜低于C30,达到强度____%以上才能进行试验。
(2)预应力管桩顶部应填砼芯1—____米,可掺早强剂以缩短龄期。
对试验荷载较小的预应力管桩,且桩的顶部有法兰盘可不做混凝土填芯处理。
桩头应用夹具箍着,防止压破桩头。
4、设备安装(1)安装支承墩支承墩的宽度应根据支承墩底部的地基土承载力和最大试验荷载综合确定,一般不应小于0.5m,必要时应对地基土承载力进行验算。
支承墩与试桩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2)安装加载装置①加载装置的安装应严格按照从主梁→次梁→加载架的顺序进行,架设时应由检测负责人现场指挥,经检查认可后进行下一工序。
②各项定位、对中、水平等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
③各工序操作过程应由专人负责安全(包括支撑系统),最后由检测负责人检查认可。
静载试验检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静载试验是对建筑物、桥梁、塔架等重要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静载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变形、位移、应力等情况,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在进行静载试验时,需要遵守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保障试验的顺利进行和参与人员的安全。
桩头处理施工方案

桩头处理施工方案1. 引言桩头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施工工艺,用于加固桩基的桩头部分。
桩头处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桩头的承载能力,增强桩基的稳定性;二是增加桩头与上部结构之间的传力效果,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介绍桩头处理的一般流程和具体实施方案。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桩头处理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桩头处理方法: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土层情况,选择适当的桩头处理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桩帽加固、桩刚化和桩头加宽等。
•定位桩头处理范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需要处理的桩头范围,通常是在桩顶一定距离范围内进行处理。
•清理桩顶表面:清理掉桩顶表面的泥浆和杂物,确保桩头表面清洁。
3. 桩头处理施工流程桩头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桩头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桩头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粗糙度和附着力。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喷砂处理:采用高压喷砂机对桩头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去除桩头表面的薄层水泥和杂质,增加表面粗糙度。
•消除饰面混凝土:如果桩顶存在饰面混凝土,需要除去饰面层,露出钢筋混凝土。
•切割处理:对于桩头过宽的情况,可以采用切割方式将桩头削减到所需宽度。
3.2 加固桩头在处理桩头表面后,需要加固桩头,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常用的加固方法有:•桩帽加固:在桩头部分设置加固钢筋,将桩帽与桩头打通,形成整体刚性。
•桩刚化:在桩头部分设置加固钢筋,将桩头与桩身刚性连接,增加整体强度。
3.3 模板安装在加固桩头后,需要进行模板安装。
模板的型式和安装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模板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桩头的形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3.4 混凝土浇筑在完成模板安装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配合比需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浇筑过程中需进行充分的振捣和密实。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桩头处理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和浇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