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加拿大早产儿喂养指南
早产儿的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早产儿的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英文回答:Feeding premature babies requires special attention and care. Premature infants often have difficulty with sucking, swallowing, and coordinating their breathing during feeding. Here are some feeding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to consider:1. Breastfeeding: Breast milk is the best source of nutrition for premature babies. It provides essential nutrients and antibodies that help protect them from infections. However, premature infants may have a weak suck and may not be able to latch properly. In such cases, a lactation consultant can provide guidance on techniqueslike using a nipple shield or pumping breast milk and feeding it through a bottle or a feeding tube.2. Bottle-feeding: If breastfeeding is not possible, bottle-feeding with expressed breast milk or formula is an alternative. Preemies may need smaller, more frequentfeedings to prevent them from getting too tired. It's important to choose a bottle nipple that suits their developmental stage and allows for slow, paced feeding. Burping the baby frequently during and after feedings can help reduce the risk of reflux and discomfort.3. Feeding tubes: Some premature babies may require temporary feeding tubes until they develop the skills to feed orally. These tubes are inserted through the nose or mouth into the stomach and deliver milk or formula directly. It's important to follow th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structions on how to use and care for the feeding tube.4. Positioning: Proper positioning during feeding is crucial for premature babies. Keeping the baby semi-upright or at a 45-degree angle can help prevent choking and aspiration. Supporting their head and neck with a rolled-up towel or a special feeding pillow can also aid in proper alignment.5. Slow and paced feeding: Premature infants may have a weak suck and tire easily. Feeding them slowly and allowingbreaks for rest can help prevent them from becoming overwhelmed. Paced feeding involves allowing the baby to take breaks and control the flow of milk. This can be done by tilting the bottle slightly to slow down the flow or using a slow-flow nipple.6. Monitoring cues: Premature babies may not have the same feeding cues as full-term babies. It's important to watch for signs of hunger, such as rooting, sucking on hands, or making smacking sounds. Similarly, paying attention to cues of fullness, such as turning away, closing the mouth, or becoming less interested in feeding, can help prevent overfeeding.7. Weight gain and growth: Premature babies often need to catch up on weight gain and growth. Regular monitoring of their weight and growth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y are getting enough nutrition. Working closely with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such as a pediatrician or neonatologist, can help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feeding plan and monitor progress.中文回答:早产儿的喂养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早产儿喂养指南ppt课件

2. 对营养物质需求高
早产儿由于身体器官和生长速度较足月儿更 为稚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更高。首先, 早产儿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比足月儿更 高,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此外,早产儿对 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也较高。为了确保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应当 给予合理的喂养和充足的营养摄入,并关注 营养的平衡和适当增加摄入的营养成分的量 和类型,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5. 若宝宝有过敏症状,应 立即就医,避免过敏原的持 续刺激。
6. 母亲在哺乳期间应保持 饮食均衡,避免营养不足或 过剩。
4. 确保奶质安全
01 1.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最安全、最自然的喂 养方式。在确保奶质安全方面, 母乳喂养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无 污染的特性,同时有助于建立亲 子关系。
0 2 2. 配方奶选择
尽量避免接触生病的人和宠物, 减少感染病菌的机会。
PEPORT ON WORK
02
喂养原则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
1. 尽早开奶
01
1. 早产儿尽早开奶,可有助 于胃肠功能发育和营养吸收。
03
3.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热量和 营养素,以满足生长发育需 求。
05
5. 配方奶选择需根据医生建 议,以满足早产儿的特殊需 求。
202X
谢谢观看
PEPORT ON WORK
03
母乳与配方奶的选择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
1. 首选母乳喂养
早产儿喂养指南建议首选母乳喂养。母乳具有天 然的生物学优势,富含免疫活性物质和营养素, 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建立有重要作用。 与配方奶相比,母乳喂养更能满足早产儿对营养 和免疫力的需求,有助于降低感染、过敏和肥胖 等风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为 早产儿提供母乳喂养。
(医学课件)加拿大早产儿喂养指南

co Committee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on Nutrition. J Pediatr
PGaaesdtiraoternitceGraosltNruotern.te2r0o1l0ogJya,nH;e5p0a(t1o)l:o8g5y-91a1n.d
6
3、喂奶频次
3.1 建议 建议1250g以上早产儿每3小时喂奶一次。1250g以下早
产儿尚无足够证据决定选择每隔3小时喂奶还是每隔2小 时喂奶。
3.2 依据 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92名出生体重<1750g的新生儿
随机分为隔3小时喂养组和隔2小时喂养组,两组间喂养 不耐受、呼吸暂停、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隔3小时喂养组花在喂奶上的时间 少于隔2小时喂养组(LOE2b)。另外两个回顾性研究得 出的结论相反,一项研究认为隔3小时喂养和隔2小时喂 养效果相似,另一项研究认为隔2小时喂养更有益处。
2015加拿大早产儿喂养指南
(全文详解版)
包钢医院儿科 张亚京
3
1、 引言
足够的营养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和健康的必要条件。营 养方案首选肠内营养,早期肠外营养是肠内营养的补充。 极低体重儿喂养的首要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全肠内营 养,维持最好的生长和营养状态,并避免喂养速度过快导 致的不良并发症。
8
4.2依据 一项囊括了9项研究、754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系统性综
述中,非营养性喂养量为10-25ml/kg/d不等,开始喂养 时间从生后一天开始。与禁食相比,尽早开始非营养性喂 养并不能更早地达到全胃肠内喂养,NEC发生率无差异 (LOE 1a-),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找到适合于极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和生长发育受限早产儿的临床建议。 另一项系统性评价对开始营养性喂养的时间与预防NEC的 关系进行综述,认为早期进行肠胃内喂养(生后1-2天) 并不增加NEC、喂养不耐受的风险和死亡率(LOE 1a)。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婴儿,而低出生体重儿则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院后喂养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父母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过程中保持宝宝的健康。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宝宝所需要的免疫保护因子。
尽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无法立即吸吮,可以尝试使用乳汁采集器收集母乳,然后通过医院提供的管道给宝宝喂食。
同时,妈妈要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来促进母乳产量。
2.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医生会推荐在喂奶中添加高能量配方奶粉或膳食补充剂。
确保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他们独特的营养需求。
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准确称量和计算后喂养宝宝。
3.坚持规律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小更频繁的进食,因为他们的胃容量较小。
起初,每次喂食量可能只有几毫升,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喂食量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宝宝的能量需求,夜间喂食也很重要。
确保与婴儿医生或营养师一起制定喂食计划,并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
4.睡前喂饱:在孩子睡觉之前喂饱他们尤为重要。
给予宝宝充足的食物和热量,可以使他们在夜间有更长的睡眠时间。
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育和恢复,同时也可以让父母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
5.喂养环境: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刺激宝宝,确保喂食时间专心致志。
确保你和宝宝的胸背部分贴服,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和亲近的感觉。
6.加强卫生: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比足月婴儿更容易感染。
因此,喂养前务必洗手,确保餐具和奶瓶清洁。
避免将奶瓶放在嘴里,减少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早产儿喂养指南ppt课件

2. 如何有效解决喂奶问题?
01
02
03
1. 体重增长缓慢
2. 喂养不耐受
需要确定是否存在健康问 题,如消化问题或吸收不 良。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喂 养方式、增加喂养次数和 量,或使用特殊配方奶粉。
症状包括腹胀、腹泻和呕 吐。解决方法包括缓慢增 加喂养量,避免过度喂养, 以及使用益生菌和药物来
帮助消化。
4 4. 发热或低体温
早产儿体温升高或降低, 可能是感染或失温引起 的,应立即就医。
5 5. 黄疸持续加重
黄疸可能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加重持续加重并 影响到生命体征,应立 即就医。
案例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讨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GENERAL WORK REPORT FOR FOREIGN
1. 分析某早产儿喂养成败原因。
喂养原则与技巧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GENERAL WORK REPORT FOR FOREIGN
1. 尽早开奶,促进母乳哺育。
早产儿喂养指南建议尽早开奶,促进母乳哺 育。母乳喂养能够为早产儿提供更好的营养 和免疫保护,同时促进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对于不能直接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以使用 配方奶喂养,同时逐步增加喂养量和间隔时 间。另外,为了减少吸入性肺炎和呕吐的发 生,可以使用斜坡式床垫或枕头提高婴儿头 肩部位置。在喂奶前应进行充分的手部清洁 和消毒,以确保喂奶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2. 观察新生儿溢奶的情况,溢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溢奶过于频 繁或量大,可能表明喂食过量或消化不良。
3. 记录新生儿体重和身高的变化,如果体重和身高增长缓慢,可能是消 化吸收不良的迹象。
4.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表情和睡眠情况,如果表情痛苦、睡眠不安稳,可 能是腹部不适的表现。
2015加拿大早产儿喂养指南

Wherever possible, we have stated the level of
evidence (LOE) as per the Centre for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United Kingdom . The outline of the
Introduction
Adequate nutri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optimal growth and health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 infants. Enteral nutrition is preferred to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because the former avoids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vascular catheterization, sepsis, adverse effects of TPN, and fasting.
LOE for therapy trials is as follows:
1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homogeneity)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1b Individual RCT with narrow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homogeneity) of cohort studies 2b Individual cohort studies and low-quality RCTs 3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homogeneity) of case-control studies 3b Individual case-control studies 4 Case series, poor-quality cohort and poor-quality case-control studies 5 Expert opinion without explicit critical appraisal
加拿大生孩子孕初期如何保证胎儿安全

加拿大生孩子孕初期如何保证胎儿安全孕初期胎儿比较脆弱,尤其是孕妈身体可能不太稳定,再加上得知怀孕精神会处于高度紧张,稍有不慎胎儿就会出现些问题。
为了预防胎儿出现问题,就需要做一些保胎的工作。
孕妈也不用太过紧张,说是保胎也无外乎一些常见的方法,孕妈只要稍加注意,胎儿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做好加拿大生孩子打算的孕妈在得知自己怀孕后,除了高兴外一切当以谨慎为主。
下面小编就来说一些保胎的方法。
吃好喝好睡好要想保胎,最重要的就是将身体调养好,不要太过劳累。
孕初期孕妈胃口会不好,虽然如此,但为了胎儿的发育还是要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
除了吃好喝好,休息同样是件大事,好的睡眠才能使身体得到调养,。
将身体养好才能保证胎儿的健康成长。
越是不稳定的时期,越是需要多加小心。
孕妈在孕初期不要有剧烈运动,,下蹲姿势也尽量少做。
总之,小心驶得万年船。
虽说孕初期比较危险,但孕妈也不是不堪一击,基本的生活、行动没有太多影响,只是稍微注意不要有出格的行为就可以。
控制好情绪人的心理总能发挥很大作用,因此在孕初期,还有一件孕妈必须注意的事情就是控制好情绪。
孕妈在得知怀孕后,尽管提前有些心理准备,可仍免不了紧张,再加上孕期的诸多反应,情绪很容易不稳定,而这些对胎儿来说是极大的威胁。
为了能顺利保胎,孕妈一定要让心情保持愉悦,不要思前想后,顾虑太多,担心太多,尽量把心态放平。
都说世事无常,孕妈让自己一直处于紧张中也不是办法,学会自我开解很重要,心情好了才能身体好,胎儿才能更健康。
借助药物保胎有些孕妈身体不太好或是做了些不恰当的事情让胎儿有些危险,这时就想起用药物来保胎。
要知道“是药三分毒”,药物不能随便乱吃,必须要遵照医嘱。
孕妇不能滥用保胎药保胎,如因病情需要使用保胎药时,应注意医生用药指征,有针对性地用药,并注意使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使用保胎药。
在妊娠时期常用保胎药的指征是”流产”。
按临床经过将流产分为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感染流产等7种。
加拿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介绍

加拿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介绍足够的营养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和健康的必要条件。
营养方案首选肠内营养。
早期肠外营养也非常重要,是肠内营养的补充。
极低体重儿喂养的首要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全肠内营养,维持最好的生长和营养状态,并避免喂养速度过快导致的不良并发症。
加拿大McMaster 大学的多学科工作组开展了结构化文献查阅,严格提出循证依据,通过新生儿科医生广泛讨论,最终形成了《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
现将该指南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 达到全胃肠内喂养的时间:出生体重<1 000 g 的早产儿喂养目标是生后2 周内达到全胃肠内喂养[150~180 ml/(kg·d)],1 000~1 500 g 的早产儿目标是生后1 周内达到全胃肠内喂养。
但是个别早产儿,特别是某些出生体重< 1 000g 的早产儿不能耐受大量胃肠内喂养,因此这一目标仍需要个体化评估。
2. 喂奶频次:建议出生体重1 250 g 以上的早产儿每3 小时喂奶1次。
对于出生体重< 1 250 g 的早产儿,尚无足够证据决定选择每2 或3 小时喂奶1次。
3. 非营养性喂养:非营养性喂养定义为最小喂养量[10~15 ml/(kg·d)]。
建议生后24 h 内开始非营养性喂养,对极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及生长发育受限早产儿可适当谨慎处理。
若生后24~48 h 仍无母乳(包括捐赠母乳),可考虑代乳品喂养。
尚无足够证据可对营养性喂养前的非营养性喂养持续时间提出建议。
4. 非营养性喂养的禁忌证:肠梗阻或可能出现肠梗阻时应停止喂养。
窒息、呼吸窘迫、败血症、低血压、血糖代谢紊乱、机械通气、脐血管置管不是非营养性喂养的禁忌证。
5. 营养性喂养:出生体重<1000 g 的早产儿可自15~20ml/(kg·d)开始营养性喂养,每天增加15~20ml/kg,观察2~3d,如果可以耐受,再考虑提高加奶的速度。
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可从30ml/(kg·d)开始营养性喂养,每天加奶30ml/(kg·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无创通气极低体重儿的喂养
9.1 建议 谨慎加奶。不能把腹胀作为喂养不耐受的征象,在<1000g 早产儿尤其如此。 9.2 依据 无创通气可以导致腹胀,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降低早产儿的餐前餐后肠血流量(LOE 4)。Jaile等人的研 究对比25例nCPAP早产儿和29例无CPAP的早产儿,<1000g 和≥1000g早产儿中分别有83%和14%因CPAP导致肠胀气, 本研究中无NEC病例,但本研究样本量太小不能对NEC发病 率做出结论。
7、开始喂养时乳品选择
7.1 建议 首选母亲挤出的母乳或初乳,次选捐赠母乳,若均无可选 早产儿专用奶粉。 7.2 依据 新鲜挤出的母乳对早产儿有诸多益处。虽然没有对比新鲜 母乳和冷冻母乳的直接证据,但考虑到冷冻过程中共生物、 免疫细胞、免疫因子消耗和酶活性下降,推荐使用新鲜母 乳。母乳喂养(母亲母乳或捐赠母乳加母乳来源的增强剂) 的新生儿比早产儿奶粉喂养或人乳加牛乳来源增强剂喂养 组NEC发病率更低(LOE 1b)。一项成本效益分析研究表 明,纯人乳品喂养降低NEC发病率,从而可以缩短住院时 间,节省医疗费用(平均每个极早产儿节省8167美元)。
2.1 建议 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喂养目标是生后2周内达到全胃肠 内喂养(~150-180ml/kg/d),1000-1500g早产儿目标是 生后1周内达到全胃肠内喂养。个别早产儿特别是1000g以下 早产儿不能耐受大量肠内喂养,因此本目标需要个体化评估。
2.2 依据 较快达到全胃肠内喂养可以尽快拔除血管内置管、减少败血 症发生、减少其他导管相关的并发症(LOE 2b)。标准化喂 养方案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生后1周内达到全胃肠 内喂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喂养量 达到170ml/kg/d的中位时间是生后7天,而且并不增加呼吸 暂停、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12.2 依据
胃内储留并不像以前认为的是NEC的重要预测因素,在 一定的喂养量范围内,没有必要检查胃内储留量。全 肠外营养早产儿的胃内储留量的(平均值+2标准差) 大约是4ml(LOE 4)。Mihatsch等认为<750g早产儿胃 内储留量2ml以内可以接受,750-999g早产儿胃内储留 量3ml以内可以接受。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发现,胃内储留量和绿色储留物与 14日龄时达到的肠内喂养量无关。近来研究认为胃内 储留量≤5ml/kg可以接受,但没有对不同截断值进行 比较分析。一项50个早产儿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是,喂 养结局与胃内储留量没有相关性(LOE 2b)。
2015加拿大早产儿喂养指南
(全文详解版)
包钢医院儿科
张亚京
1、 引言
足够的营养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和健康的必要条件。营 养方案首选肠内营养,早期肠外营养是肠内营养的补充。 极低体重儿喂养的首要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全肠内营 养,维持最好的生长和营养状态,并避免喂养速度过快导 致的不良并发症。 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多学科工作组开展了结构化文献 查阅,严格提出循证依据,提交给更多新生儿科医生商讨, 最终形成了本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建议
按照循证医学中心的标准标注出了证据级别(LOE),证 据级别分类如下: 1a 随机对照研究(RCT)的系统评价 1b 置信区间较窄的单个随机对照研究 2a 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 2b 单个的队列研究或低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3a 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3b 单个的病例对照研究
2、达到全胃肠内喂养的时间
国内权威指南对早产儿营养提出建议
早产儿管理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 指南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1. 中华儿科杂志 2006;44(3): 188-191. 2. 中华儿科杂志 2006;44(9): 711-714. 3. 中华儿科杂志 2009;47(7): 508-510. 4。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10):
10、伴低血压的极低体重儿的喂养
10.1 建议 暂无足够证据提出某项建议。 10.2 依据 尚无系统性低血压极低体重儿喂养策略的相关文献。
11、采用吲哚美辛/布洛芬治疗者的喂养
11.1 建议 如果已经开始微量喂养,继续进行非营养性喂养,吲哚美 辛疗程结束后才进行营养性喂养。如果是禁食的早产儿, 以母乳进行非营养性喂养。 目前没有随机对照实验对比研究吲哚美辛治疗和布洛芬治 疗时的喂养情况,只有间接证据支持布洛芬可能更安全。 11.2 依据 一项临床研究研究对象是每日喂养量≤60ml/kg/d、需要 药物治疗关闭动脉导管的117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继续微 量喂养组和药物治疗期间禁食组,微量喂养组在更短时间 内达到喂养量120ml/kg/d。 布洛芬不会减少肠系膜血流量,因此比吲哚美辛安全。一 项包括19个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布洛芬组NEC发病率较 低(LOE 1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非营养性喂养:
开始时间、喂养量、持续时间 4.1 建议 非营养性喂养定义为最小喂养量(10-15ml/kg/d)。 建议生后24小时内开始非营养性喂养,超早产儿、超 低出生体重儿及生长发育受限早产儿可适当谨慎处理。 若生后24-48小时仍无母乳或捐赠母乳,可考虑代乳 品喂养。尚无足够证据对营养性喂养前的非营养性喂 养持续时间做出建议。
12、喂养耐受性的评估
12.1 建议 不必常规检查胃内储留物。只在达到每餐最小喂养量时检 查餐前胃内储留量,我们建议这个每餐最小喂养量是: <500g早产儿:2ml, 500-749g早产儿: 3ml, 750-1000g早 产儿: 4ml, >1000g早产儿: 5ml。 不必常规测量腹围。 单纯的绿色或黄色胃储留物并不重要。呕吐胆汁样物提示 可能存在肠梗阻。有血性胃储留物时需要禁食。
8、伴/不伴脐动脉舒张末期 无血流或反流的小于胎龄儿(SGA)的喂养
8.1 建议 如果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可以生后24小时内开始喂养, 但加奶时谨慎,采取每日加奶量的最低值。<29周小于 胎龄儿伴脐动脉舒张末期无血流或反流者,生后10天内 极其缓慢加奶。尽最大努力选择母乳,特别是脐动脉舒 张末期无血流或反流、<29周的小于胎龄儿。
8.2 依据 Mihatsch等研究12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35例伴有宫内生 长发育受限),宫内生长发育受限组与无生长发育受限组达到 全量喂养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脐动脉阻 力、脑保护反射、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宫内生长发育受 限等对达到全量喂养的时间无预测作用。一项关于产前脐血流 异常的SGA早产儿的RCT研究中,早期喂养组和延迟喂养组 NEC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LOE 2b)。 另一项SGA早产儿的RCT研究对比了微量胃肠内喂养和禁食五 天,NEC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微量胃肠内喂养组有缩短 NICU住院时间的倾向(LOE 2b)。
5、非营养性喂养的禁忌症
5.1 建议 肠梗阻或会出现肠梗阻的情况时停止喂养。 窒息、呼吸窘迫、败血症、低血压、血糖代谢紊乱、机械 通气、脐血管置管不是非营养性喂养的禁忌症。 5.2 依据 一项荟萃分析指出伴有窒息、呼吸窘迫、败血症、低血压、 糖代谢紊乱、机械通气、脐血管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未 发现不良反应增加(LOE 1a-)。
4.2依据 一项囊括了9项研究、754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系统性综 述中,非营养性喂养量为10-25ml/kg/d不等,开始喂养 时间从生后一天开始。与禁食相比,尽早开始非营养性喂 养并不能更早地达到全胃肠内喂养,NEC发生率无差异 (LOE 1a-),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找到适合于极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和生长发育受限早产儿的临床建议。 另一项系统性评价对开始营养性喂养的时间与预防NEC的 关系进行综述,认为早期进行肠胃内喂养(生后1-2天) 并不增加NEC、喂养不耐受的风险和死亡率(LOE 1a)。
3、喂奶频次
3.1 建议 建议1250g以上早产儿每3小时喂奶一次。1250g以下早 产儿尚无足够证据决定选择每隔3小时喂奶还是每隔2小 时喂奶。 3.2 依据 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92名出生体重<1750g的新生儿 随机分为隔3小时喂养组和隔2小时喂养组,两组间喂养 不耐受、呼吸暂停、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隔3小时喂养组花在喂奶上的时间 少于隔2小时喂养组(LOE2b)。另外两个回顾性研究得 出的结论相反,一项研究认为隔3小时喂养和隔2小时喂 养效果相似,另一项研究认为隔2小时喂养更有益处。
推荐意见
无母乳(捐赠母乳)或无 法母乳喂养的情况下, 推荐使用早产儿配方奶
ESPGHAN Committee on Nutrition.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0;50:85 –91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早产儿管理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10):782-787 J Pediatr 2013;162:S17-25 J Pediatr 2013;162:S90-100 Guidelines for Feeding 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Nutrients.2015;7:423-442
6、营养性喂养:
开始时机、喂养量、频次、增加速度 6.1 建议 出生体重<1000g早产儿自15-20ml/kg/d开始营养性喂养, 每天增加15-20ml/kg/d,观察2-3天,如果可以耐受再考 虑提高加奶速度。>1000g早产儿自30ml/kg/d开始营养性 喂养,每天加奶30ml/kg/d。 6.2 依据 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快速加奶(30-35ml/kg/d)并不比慢 速加奶(15-20ml/kg/d)增加NEC风险、喂养中断和死亡 率(LOE 1a),并且可以帮助早产儿更快恢复出生体重 (LOE 1b)、更快达到全胃肠内喂养(LOE 2b)。暂时没 有关于超低出生体重儿亚组的研究,我们建议超低出生体 重儿从较小量开始喂养(15-20ml/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