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中华文化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中华文化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中华文化知识点归纳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学习中华文化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

以下是初中历史中的中华文化知识点的归纳:一、中华文化的起源与特点中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和中原文明。

中华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尊重家庭观念、孝道、礼仪和忠诚等价值观念。

中华文化注重和谐、平衡和秩序,在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观。

二、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与象征中华文化有许多重要的符号和象征,包括国旗、国徽和国歌等。

国旗是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徽上有天安门和五星,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历史和天文的崇拜;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中华文化有许多经典著作,包括《论语》、《道德经》和《红楼梦》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强调隐秘和无为而治;《红楼梦》是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描述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和贵族生活。

四、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华文化有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合家团圆,吃团圆饭、放烟花和拜年,传承着中国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和挂艾草,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美食和民俗活动。

五、中华文化的建筑与艺术中华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以宫殿和庙宇建筑最为著名,如北京的紫禁城和陕西的秦始皇陵等。

中国的绘画、音乐和舞蹈都有着深厚的底蕴,以山水画、书法和京剧等闻名于世。

六、中华文化的科技成就与发明中华文化有着卓越的科技成就和众多的发明,如指南针、造纸术和火药等。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与传播文字变得更加方便;火药的发明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礼炮和爆炸烟花等领域。

初中历史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国人民长期的智慧积累和创造的结晶。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它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强调道德修养、家庭伦理、社会和谐等价值观念。

儒家的经典文献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强调礼仪、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二、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追求自然的境界、无为而治的理念。

在道家的哲学思想中,重要的概念有“道”、“无为”、“自然”等,主张人与自然相和谐、无欲无求,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外在生活的平衡。

三、佛教文化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成为中国主要的宗教之一。

佛教强调超脱生死轮回,追求心灵的解脱。

在佛教文化中,常常提到“菩提”、“涅槃”等概念,佛经里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等重要经典。

四、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古代的诗歌、词曲、小说、戏曲等都是重要的文学艺术形式。

唐诗宋词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其中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白的《静夜思》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古代的戏曲演出形式有京剧、豫剧、越剧等,精湛的表演艺术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五、绘画艺术中国绘画以水墨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

中国画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形式为主要表达对象。

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郑板桥的《鹧鸪天·山水闲居》等,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还寄托了画家的情感和哲思。

六、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庆祝和纪念重要历史事件或自然现象的日子。

例如中国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欢庆新的开始;端午节则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人们赏月、吃月饼。

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观。

七、传统饮食中国传统饮食以稻米、小麦、豆类等为主要食材,注重荤素搭配、色香味俱佳。

中考传统文化知识梳理(2020)

中考传统文化知识梳理(2020)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宝库中华传统文化范围一、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建筑饮食等;二、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大年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四、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积累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近年来,传统文化在中考题中的设置频率越来越高。

从2017年开始,浙江多个地区中考以直接设题的形式考查传统文化,2018年、2019年传统文化的考查日益突出。

预估2020年将把文化常识考查综合到。

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离不开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留心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注意积累并拓展。

在考前备考时要注意分类整理,浙江省常考的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敬辞与谦辞二、古代称谓三、古代年龄四、节气与月份五、对联六、传统节日与民俗七、中国戏曲八、科举制度与古代官职九、常见古代诗歌意象十、古代地理名词传统文化知识梳理一、《论语》的儒家思想:《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智:同"知",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指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悌: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二、古代对年龄的说法1.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黄口:十岁以下。

2.女子年龄:髫(tiáo)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七)(原卷版)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七)(原卷版)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七)第I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遗址和遗迹是我们研究历史最宝贵的资料。

半坡遗址出土了盛粟的陶罐,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和稻叶堆积。

这些考古发现最能证明()A. 黄河流域是水稻的最早起源地B. 长江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C. 我国原始农业迅速兴起和发展D. 半坡人的制陶技术比河姆渡人高2.“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

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3.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

我国古代被称为“瓷都”的是()A. 杭州B. 泉州C. 景德镇D. 广州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

习近平主席引用的“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这一观点出自于()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以下属于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是()A. 设宣政院B. 册封达赖、班禅C. 设伊犁将军D. 设行中书省6.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D.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7.它设立于戊戌年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所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是()A. 京师同文馆B. 燕京大学C. 京师大学堂D. 东吴大学8.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成功论”,一种是“失败论”。

持“失败论”观点的依据是()A.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 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D. 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9.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

中考历史复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材料题汇集精练

中考历史复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材料题汇集精练

中考历史复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材料题汇集精练热点2018年5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本届文博会为期5天,共设置文化产业综合馆、时尚设计馆、影视动漫游戏馆等9个展馆,总展览面积10.5万平方米;同时在深圳各区设置67家分会场。

参展单位共2308个,比去年增加6个。

文博会期间,将举办论坛、签约、推介会、对接洽谈等活动超过500项。

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将全部参展,向全球观众集中展示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解读文博会的举办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民必须具有的思想文化素养。

【模拟演练】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这一名言最有可能是哪位先秦思想家提出()A.老子B.孙子C.墨子D.荀子【答案】A【解析】考查点:老子。

解题思路:从材料中的“有德”“无德”“上德”“下德”等关键词,可知这段材料讲的是辩证思想。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主张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故选A。

2.2018年1月31日,TFBOYS成员王源出席纽约联合国青年论坛,关注优质教育和教育公平。

下列思想家观点中有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答案】B【解析】考查点:孔子。

解题思路: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即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

3.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下列言论能反映孔子智慧的是()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治民无常,唯法为治D.顺其自然,以柔克刚【答案】A【解析】考查点:孔子思想。

中考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复习

中考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复习

中考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复习,考前必备一、我国古代四大传统节日及习俗:1.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等。

2.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等。

3.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

4.中秋节:祭月、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

二、医学成就: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治未病”理论。

2.华佗:简介:华佗,东汉末年名医。

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各种手术;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3.李时珍:简介:明代杰出医药学家,编写出《本草纲目》,全书共记载药物1 80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三、优秀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1)造纸术:西汉时期出现麻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和保存,对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2)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3)火药:唐朝时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了“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传入欧洲后,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数学:祖冲之的数学成就(1)圆周率: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缀术》:祖冲之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唐代数学考试多从中出题。

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3.农业:(1)工具的革新:①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和耕地扩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可打印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可打印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可打印【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可打印】1. 介绍中考历史考试一直是学生和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传统文化、历史事件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在备考中考历史科目时,了解历史必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2020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2. 甲骨文的发现及意义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文字的一种,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的甲骨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甲骨文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文字、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秦朝统一我国及其影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汉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汉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璀璨时期,这段时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5.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段时期的政治变革对我国历史有着深刻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变革奠定了基础。

6. 清朝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发展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7.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政治变革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备考中考历史科目非常重要,也有助于学生对我国历史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8.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事件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了解历史,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也能够从中吸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希望学生们能够重视历史学科,努力学习历史知识,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全面归纳,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备考中考历史科目,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中考历史复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材料题汇集精练

中考历史复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材料题汇集精练

中考历史复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材料题汇集精练热点2018年5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本届文博会为期5天,共设置文化产业综合馆、时尚设计馆、影视动漫游戏馆等9个展馆,总展览面积10.5万平方米;同时在深圳各区设置67家分会场。

参展单位共2308个,比去年增加6个。

文博会期间,将举办论坛、签约、推介会、对接洽谈等活动超过500项。

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将全部参展,向全球观众集中展示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解读文博会的举办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民必须具有的思想文化素养。

【模拟演练】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这一名言最有可能是哪位先秦思想家提出()A.老子B.孙子C.墨子D.荀子【答案】A【解析】考查点:老子。

解题思路:从材料中的“有德”“无德”“上德”“下德”等关键词,可知这段材料讲的是辩证思想。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主张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故选A。

2.2018年1月31日,TFBOYS成员王源出席纽约联合国青年论坛,关注优质教育和教育公平。

下列思想家观点中有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答案】B【解析】考查点:孔子。

解题思路: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即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

3.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下列言论能反映孔子智慧的是()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治民无常,唯法为治D.顺其自然,以柔克刚【答案】A【解析】考查点:孔子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热点 在2019年暑期的大银幕上,《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黑马”,上映第五天就突破国产动
线索一 灿烂的思想
3.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线索二璀璨的科技
4.建筑技术
故宫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5.四大发明
线索三 多彩的文化
1.文字: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中国文字(字体)
的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
3.
1.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认识。

(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我们现代最丰厚、最富有生命力的财产,是当今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态度。

(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古为今用,弘扬其优秀部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概括明清时期科技发展滞后的原因。

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缺少探索理论和实验的科学方法,闭关锁国,专制制度,科举束缚,传统思想的阻碍等。

3.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国家实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条件:政府重视,科学决策;科研人员的努力;大量经费的投入;教育水平的提高等。

(2)关系:科技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同时它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科技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