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
系统辨证脉学25种脉象要素

系统辨证脉学25种脉象要素系统辨证脉学中,常用的25种脉象要素包括:1. 脉搏频率:指每分钟脉搏的次数。
2. 脉搏强度:指脉搏的力度,分为弱、强、中等等。
3. 脉搏节律:指脉搏的有规律的节律。
4. 脉搏形态:指脉搏的形状,如细、滑、弦等。
5. 脉搏表面质地:指脉搏的质地,如滑、涩、濡等。
6. 脉搏长度:指脉搏的长度,如长、短等。
7. 脉搏宽度:指脉搏的宽度,如宽、窄等。
8. 脉搏深浅:指脉搏的深度,如浅、深等。
9. 脉搏位置:指脉搏的位置,如远、近、浅表等。
10. 脉搏压力:指脉搏的压力大小,如轻、重等。
11. 脉搏弹性:指脉搏的弹性,如缓、急等。
12. 脉搏滑动度:指脉搏的滑动度,如滑、涩等。
13. 脉搏跳动度:指脉搏的跳动度,如跳、不跳等。
14. 脉搏伸缩度:指脉搏的伸缩度,如伸、缩等。
15. 脉搏规模:指脉搏的大小,如大、小等。
16. 脉搏韵律:指脉搏的有规律的韵律。
17. 脉搏起伏:指脉搏的起伏度,如平、起伏等。
18. 脉搏速度:指脉搏的速度,如快、慢等。
19. 脉搏颤动:指脉搏的颤动度,如有颤、无颤等。
20. 脉搏延长度:指脉搏的延长度,如长、短等。
21. 脉搏紧张度:指脉搏的紧张度,如紧、松等。
22. 脉搏紧绷度:指脉搏的紧绷度,如紧、松等。
23. 脉搏寒热度:指脉搏的寒热度,如寒、热等。
24. 脉搏滚动度:指脉搏的滚动度,如滚、不滚等。
25. 脉搏颜色:指脉搏的颜色,如红、白等。
这些脉象要素可以通过触诊脉搏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病情,并用于中医辨证施治。
28种脉象特征(优选.)

3
濡脉主阴阳气血虚证;湿证。
浮而细软,如帛在水中。
濡脉在主诸虚,若为精血两伤,阴虚不能维阳,故脉浮软,精血不充,则脉细;若为气虚阳衰,虚阳不敛,脉也浮软,浮而细软,则为濡脉。若湿邪阻压脉道,亦见濡脉。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脉象脉理大全
一、浮脉类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故归于一类。
序号
浮脉类主病
妇女妊娠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3
弦脉主肝胆病,痰饮,痛证,疟疾。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弦是脉气紧张的表现。肝主流泄,调物气机,以柔和为贵,若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郁不利则见弦脉。诸痛、痰饮,气机阻滞,阴阳不和,脉气因而紧张,故脉弦。疟邪为病,伏于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而见弦脉。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栾脾,亦觉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
6
革脉主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由于精血内虚,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如之阴寒之气收束,因而成外强中空之象。
二、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脉位较深,重按乃得,故同归于一类。
序号
沉脉类主病
脉象
脉理
备注
1
沉脉主里证。
中医的正常脉象

另外,血管走行异常而有斜飞脉、反关脉,不属病脉。斜飞 脉为脉管走行从尺部斜向手背。反关脉为脉管显现于手背部。
下载后 可复制文字哦
中医的正常脉象
《景岳全书》曰:“先识常脉,而后可以察变脉。”三部有 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均匀和缓,一息四五至 ,是为平脉(缓脉)。 脉象有顺逆,根据脉是否有胃气、有神、有根。脉象从容和缓 ,节律正常,柔和有力,尤其是两尺部脉。《素问》曰:“脉 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三指禅》曰:“ 缓即有胃气。”
中医脉象口诀

中医脉象口诀中医脉象口诀一、脉象的基本概念⒈脉象的定义:脉搏通过动脉血管时所产生的跳动感受和听诊时所听到的声音和节律。
⒉脉象的分类:脉搏的节律、脉搏的速度、脉搏的力度、脉搏的形态以及脉与舌苔的关系等。
二、脉象的主要分类⒈脉搏的节律:(1) 弦脉:脉搏有力而舒张缓慢。
(2) 洪脉:脉搏有力而紧张、疾促。
(3) 细脉:脉搏细弱而长,与气虚有关。
(4) 涩脉:脉搏有力而不畅通,与血瘀有关。
(5) 代脉:脉搏有力而缓慢,与气阻有关。
(6) 痿脉:脉搏微弱而阻滞,与阳虚有关。
⒉脉搏的速度:(1) 阳脉:脉搏快速,与阳热有关。
(2) 阴脉:脉搏缓慢,与阴虚有关。
⒊脉搏的力度:(1) 濡脉:脉搏强有力、滑利。
(2) 滑脉:脉搏强有力、濡润。
(3) 长脉:脉搏强有力、延长。
(4) 虚脉:脉搏弱无力。
(5) 实脉:脉搏强有力。
⒋脉搏的形态:(1) 弦脉:脉搏如弓弦紧绷。
(2) 洪脉:脉搏宽而有力。
(3) 细脉:脉搏细弱而无力。
(4) 缓脉:脉搏弱而有规律。
(5) 涩脉:脉搏有力而不畅通。
(6) 弱脉:脉搏微弱。
(7) 虚脉:脉搏细软而欠钩。
⒌脉与舌苔的关系:(1) 平脉:脉搏正常,舌苔正常。
(2) 舌红脉细:脉搏细,舌苔红绛。
(3) 舌红脉洪:脉搏有力,舌苔红绛。
(4) 舌淡脉涩:脉搏涩滞,舌苔淡白。
三、脉搏特点与病症对应关系根据脉搏的特点可以判断患者的病症,下面是常见的脉搏特点与病症对应关系的总结:⒈弦脉:肝病、脾病等。
⒉洪脉:高热、急性感染、过度劳累等。
⒊细脉:气血不足、阳痿、冠心病等。
⒋涩脉:血瘀、妇科病、不孕症等。
⒌代脉:胸闷、气阻等。
⒍痿脉:阳虚、肾虚、阳痿、早泄等。
⒎阳脉:感冒、发烧、感染等。
⒏阴脉:阴虚、血虚、心神不宁等。
⒐濡脉:阳虚、气虚等。
⒑滑脉:脾胃虚弱、化湿等。
1⒈长脉:血压升高、感冒等。
1⒉虚脉:气血不足、阴虚等。
1⒊实脉:感染、炎症等。
1⒋弱脉:阳虚、衰弱等。
1⒌平脉:脉搏正常、健康。
附件:暂无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中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28种脉像总结大全

脉
牢脉主体内的阴寒之邪亢盛;比如阴寒内盛所致的心腹疼痛,风痉拘急等症候都会出现牢脉。
牢脉附着在筋骨上,坚牢不移,因此脉形比较弦长。
当体内的阴寒亢盛时,由于寒邪的特性为收引凝滞,以至于阳气潜藏而难以升张,因此会出现沉而弦长,坚牢不移的脉象。
牢脉与沉脉、伏脉类似。脉象的差别:牢脉比沉脉深沉,几乎是贴着筋骨固定不移的搏动,但是相对来说,牢脉还比不上伏脉来的深沉。
当外部有治病之气侵袭肌表时,人体卫气与外邪相互斗争,因此脉气搏动有力,脉位符而明显。
当人体因久病而虚衰时,由于体内的气血亏损,阳气不能附于阴液而浮越于外,此时的脉象就显得浮大而无力
浮脉与芤、濡、虚、散4种脉象类似。这些脉象的特点是脉位都位于肌表浅处,因此很容易与浮脉混淆。脉象的特征的差别:1.脉象的脉形不大不小,轻取明显,重按稍减,脉体没有空虚感。2.芤脉的脉位浮,脉体形大却有空虚感,如同按在葱管上。3.濡脉的脉位浮,脉形细小而柔软。4.虚脉的脉象软弱无力,脉形细小并且有空虚感。5.散脉的脉位浮,好像没有根基的浮萍一样散乱,脉形细小并且至数不齐。
革脉浮大中空却搏指有力,如同按在鼓皮上,周围的脉象显得较为干硬,中空无力;重按脉象减弱。
当体内的精血严重亏损时,由于阴血不足以充润脉管,因而造成脉管空虚,此时阳气没有阴液可以依附,而浮越在外。于是形成脉管浮大中空之革脉。一般来说,革脉的脉象比芤脉更强而有力,显示革脉的阳气比芤脉更为强盛。
革脉于芤脉、虚脉类似。三者都具有脉管中空的脉象。脉象的差别:1.革脉浮大中空却搏指有力,如同按在鼓皮上,周围的脉管较为刚硬。2.芤脉脉象浮大中空,如同按在葱管上,周围的脉管较为柔软。3.虚脉的脉位浮大,浮中沉三候均软弱无力,却仍有根。
促脉与结脉、代脉类似,三者都具有突然歇止的脉象。脉象的差别:1.促脉的脉象急数,每次歇止的间隔没有一定的规律,歇止的时间也比较短暂。2.结脉的脉象迟缓,每次歇止的间隔没有一定的规律,歇止的时间也比较短暂。3.代脉比促脉迟缓,每到一定的规律就突然歇止。每次歇止的时间较长。
中医如何从脉象判断心脏健康状况

中医如何从脉象判断心脏健康状况在中医理论中,脉象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脉象,简单来说,就是医生通过触摸患者手腕部的动脉搏动所感受到的特征。
中医认为,脉象能够反映出人体内部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包括心脏的功能状态。
正常的脉象通常被描述为“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整齐”。
然而,当心脏出现健康问题时,脉象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比如,当心脏气血不足时,脉象往往表现为细弱。
这就好比河流中的水流量减少,流淌的力量也随之减弱。
气血不足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劳累、营养不良或者慢性疾病的消耗等原因导致的。
这种脉象下,手指触摸动脉时感觉脉搏跳动细而无力。
如果心脏有气滞血瘀的情况,脉象则可能会出现涩脉。
就好像道路堵塞,气血流通不畅,脉搏跳动不顺畅,时快时慢,甚至有停顿的感觉。
这种脉象常常提示心脏血管可能存在阻塞或者血液黏稠度增加等问题。
心脏阳气虚衰时,脉象多为沉迟无力。
可以想象成阳气是推动气血运行的动力,阳气不足,动力减弱,脉搏跳动就显得深沉而缓慢,力量也不足。
而当心脏有实热时,脉象通常为洪数。
如同汹涌的洪流,脉搏跳动有力且快速,这是因为体内的热邪使得气血运行加速。
除了上述常见的脉象变化,中医还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更准确地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
例如,脉象的部位。
中医将手腕部的脉搏分为寸、关、尺三部,左手寸部对应的是心脏。
通过仔细感受左手寸部脉象的变化,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心脏的情况。
此外,脉象的节律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
正常的脉象应该是节律整齐的,如果出现了节律不齐,如结脉(脉搏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或者代脉(有规律的间歇),可能提示心脏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中医在通过脉象判断心脏健康状况时,并不是单纯依靠一次的脉象诊断,而是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舌象、面色以及其他身体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比如,一个患者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的症状,同时脉象细弱,舌淡苔白,那么就可以综合判断为心脏气血不足。
中医28种脉象

就是平凡健康人的脉象. 【1 】一般而言,脉来不大不小,不浮不沈,往来来往从容,一息四五至(正常人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就属于平脉.而常人的脉又会跟着时令.年纪.性别.体力.生涯情形的不合而有所不合,例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因为这些都是因为季候而有的脉象变更,是以其实不属于病况,所以称为「平脉」.年白叟脉较快且硬,成年人脉较慢而柔,小儿脉更快;须眉脉较慢,女子脉较快,这是因男女老幼不合而有的脉象差别;至于经常劳动体力的人,脉多大而有力,经经常应用脑的人,脉细且无力.在活动后.喝酒.沐浴.冲动之后,脉会较快.相反地,安静或睡眠时,脉会较慢,这是因生涯起居不合而有所变更的平脉.大体而言,这些脉象的变动,只是会稍微地变更,与正常的脉象其实不会有太大出入.在把脉时,必须掌控「不大不小.不浮不沈.往来来往从容.一息四五至」(小儿一息可有六至)的原则.假如超出了这些规模,又消失了其它的病象时,就属于病脉.◎病脉与「平脉」相出入时,就称为「病脉」.前人将它分为二十八脉:浮.沈.伏.迟.数.疾.代.促.结.洪.细.长.短.弦.虚.实.弱.微.散.缓.濡.紧革.牢.滑.动.涩」各自描述出不合的脉象与主病.在临症上,言二十八种脉象,很少只见一种脉象,平日都是兼见几种的脉象.为了便于记忆,清代名医陈园将这二十八脉分为八大类,并且以浮.沈.迟.数.细.大.短.长八脉为纲,分离论述各类脉象与主病.浮脉:(附洪脉.虚脉.散脉.芤脉.革脉.濡脉)浮脉的脉象,是指用轻的指力,就可以得到脉象,固然彰明易见,但是重按反而不见.它的主病,是表症.阳症与腑病.在浮脉相类的脉象中,又包含洪.虚.散.芤.革.濡等六种脉象.凡是浮而有力的叫洪脉,主如果邪盛火亢;浮而无力的是虚脉,主如果气血衰弱;浮且中空如管的是芤脉,主病为掉血;脉象浮而狼藉的是散脉,主病是肾气衰败;浮而外强中空较芤为剧的是革脉,主病是阴阳不交而极为金饰的是濡脉,重要为阳虚有湿.以上各病症与脉象,是以浮脉为纲.沈脉:(附伏脉.牢脉.弱脉)沈脉的脉象,是用重的指力才干取得的脉象.用轻的指力,是无法取得的.主病为里症.阴症与脏病.在沈脉相类脉象中,又包含伏脉.牢脉与弱脉.凡是沈而着骨,隐伏不现的叫做伏脉,主病是病邪深沈在里之症;脉来大而弦实,沈取才干得到的叫牢脉,主病是坚积寒实之症;脉来渺小而沈,重按才干得到的叫弱脉,主病是阳气陵夷之症.以上的各类脉象与病症,都是以沈脉为纲.迟脉:(附缓脉.涩脉.结脉.代脉)迟脉的脉象是脉来次数削减,一息只有三至,甚至两至,主病的内容是内脏阴寒之症.在迟脉相类脉象中,包含缓脉.涩脉.结脉.代脉.凡是脉来宽缓和匀,一息四至的,就叫做缓脉,这是正常的脉象,不克不及算是病;不过在湿邪症候上,也可以见到此脉象.脉细迟而短,晦涩不畅的称为涩脉,主病是血少精伤之症.脉来迟速,见一止,没有定命的叫做结脉,主病是积滞内凝之症;脉来更代,止有定命,不克不及自还并且良久才复动的叫代脉,这是脏气衰败,病势危机之兆(妊妇及跌打重伤者除外).因为缓.涩.结.代四种脉象至数都不快,接近于迟脉类型,是以,被归入迟脉一纲中.数脉:(附滑脉.紧脉.促脉.动脉.疾脉)数脉的脉象,是指脉来次数增多,一息六至以上,主病为府病阳热之症.数脉的相类脉象中,包含滑脉.紧脉.促脉与动脉凡是脉形往来流畅油滑的称为滑脉;这种脉象一般主痰主食;但是假如滑利冲和,又无具体症状的,就属于无病之脉;脉来重要有力的叫紧脉,主病为寒症与痛症.脉来急促,数中时有一止的叫促脉,主病是阳邪内陷的火症.滑数的脉,见于关上,其形如豆,短而摇动的叫动脉,主病是崩中脱血,或吃惊而病.因为滑.紧.促.动这四种脉象,至数比较快,接近于数脉,是以乃归于数脉一纲.此外,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脉形十分躁急者,称为「疾脉」.有此脉象,暗示阳盛阴竭,是性命垂危的征兆.细脉:(附微脉)细脉的像是脉来渺小如线,或如蛛丝,主病是诸虚缺少之症.在细脉相类的脉象中,包含微脉.濡脉.弱脉.微脉更甚于细脉,它的脉象极细微.隐约且软,似有若无,多见于亡阳之症,是气血大衰的凶兆.濡脉与弱脉分离为浮细与沈细,已在浮脉与沈脉中谈过,不过其配合点是细,故在此处再提一次.大脉:(附实脉)大脉是大而有力的脉象,主病是阳邪实症;大而浮的是洪脉,已在浮脉中说起.大而坚实的是实脉,主热结于内的实症.短脉:这是一种脉短而涩小,不克不及满部的脉象,大都见于身材衰弱的病人;在其它脉象中有此脉时,是诸虚缺少的病症.短而摇动的称为动脉,已在数脉中提过了.长脉:(附弦脉)长脉是脉来迢长,过于本位的脉象.它的脉位,上至鱼际,下至尺泽.假如长中带缓,暗示体力强大,健康无病.长而坚实,生怕是火热壅实的实脉.假如脉象如按琴弦,端直而长则是弦脉,多见于肝风或气郁之症,以及痰饮.痛苦悲伤等疾病.其次,对于以上八纲的枚举,除了明确其脉象外,尚须控制各类脉象相兼的情形.例如浮主表.沈主里.迟主寒,数主热.假如浮迟兼俱,就是表寒,浮数兼见,就是表热;沈迟兼见,就是里寒;沈数兼见,就是里热.其它的各类脉象也可照此类推.如斯一来,各类疑难杂症皆可辨认清晰.◎怪脉怪脉是一种活力已绝,病人即将逝世亡的脉象,又称为「绝脉」.前人将此怪脉分类为七大种,称之为「七怪脉」:雀啄:脉在筋肉间,连连凑指,顿有顿无,如雀啄米的感到.屋漏:脉在筋肉中,如屋漏滴水,良久一滴,溅起无力的现象.弹石:脉在筋肉间,急促而硬.解索:脉如解绳子之状,狼藉无序.鱼翔:脉在皮肤,头定尾摇,浮浮泛泛.虾游:脉在皮肤,如虾游水面,溘然一跃.釜沸:脉在皮肤,如汤涌沸,三部脉有出无入.只要有这七种怪脉消失,就暗示性命垂危,是无法治愈的绝症.此外,在问诊时,假如难以断定症状时,就必须以切诊来作最后的决议,叫做「凭脉辨证」.例如一位病人发高烧,面红气粗,概况上看起来似乎是热症,但是把脉却细沈而微,或者虽浮大而豁然空虚,就可得知在现象上固然是热象,本质上倒是真寒,也就是「真寒假热」的病症.假如只凭问诊来断定,就很可能会误诊了。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脉学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摸诊患者的脉搏来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及其详细解释:浮脉(FúMài):特点:脉搏弱而快,像浮在水面上的树叶。
意义:表示阳气亢盛、阴气不足,外感病邪初起。
沉脉(Chén Mài):特点:脉搏沉重,像沉入水中的重物。
意义:表示阴虚阳实,病邪深入体内。
迟脉(ChíMài):特点:脉搏搏动缓慢,节律不齐。
意义:通常表示阳气虚弱、阳虚,或寒邪入侵。
数脉(ShùMài):特点:脉搏跳动频繁,有时伴有力度增强。
意义:表示热邪病毒侵入,或阴虚内热。
濡脉(RúMài):特点:脉搏濡滑且滑利。
意义:表示阴虚,病邪已深入体内。
紧脉(Jǐn Mài):特点:脉搏紧绷有力,如紧绷的弦。
意义:通常表示外感风寒、气滞、瘀血。
滑脉(HuáMài):特点:脉搏顺畅、滑利。
意义:常见于寒湿、风湿、血虚、气虚。
洪脉(Hóng Mài):特点:脉搏搏动强劲有力,如潮汐般。
意义:表示寒邪或湿邪入侵。
弦脉(Xián Mài):特点:脉搏如拉紧的弦。
意义:通常表示病邪阻滞,气血不畅。
结脉(JiéMài):特点:脉搏如珠串一样,有断续感。
芤脉(Kòu Mài):特点:脉搏硬而粗,如钢丝般。
意义:表示痰饮、瘀滞、风寒。
细脉(XìMài):特点:脉搏弱且细,有时难以触及。
意义:表示气血虚弱。
濡数脉(RúShùMài):特点:脉搏湿滑、快而数。
意义:多见于痰湿、湿热。
弦滑脉(Xián HuáMài):特点:脉搏兼具弦脉和滑脉的特征。
意义:表示气血不畅、阴阳失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脉象描述
浮脉行于皮肤表,似同枯木水上漂;沉脉伏于筋骨间,推筋至骨用力寻;迟脉一息唯三至,分钟少于六十行;数脉一息五六至,九十以上为数频;滑脉滑利如走珠,妊娠脉上可体验;涩脉往来实艰难,有中似无应指间;虚脉按之即无力,虚如葱管弱如棉;实脉举按力均强,如按竹棍好思量;长脉不过体位长,位越三关向肘长;短脉寸尺向关缩,三指并紧方可摸;洪脉来大去时小,指下炎炎如火烧;微脉细微如丝线,似有似无静心寻;紧脉如被绳索绕,经气被束心明了;溪水流入宽河床,流行无力即为缓;芤脉其意为中空,阴血溢出脉管中;弦脉好似一根弦,端直而长病主肝;缓脉充盈为之濡,湿邪停滞阳被阻;细脉稍比微脉粗,阴血亏少脉无助;结脉缓慢时一止,止中尚无定数寻;代脉本为代偿意,时动时止有定数;促脉乃是急促间,阳强阴弱脉暂停;二十一种常见脉,临证必须心里明。
脉性
风令脉浮,寒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燥而数——此乃六淫贼邪之特点。
外邪致
病,各有特点,此乃外邪本身个性使然。
邪气伤人,无论伤何经何脏,在寸口均有反应。
风邪伤人,首先犯肺;肺主皮毛,易伤风邪;肺经受风,六脉皆浮;经气源头,右寸独郁。
寒邪伤人,首犯太阳,膀胱寒水,同气相召;经循背项,腰背颈僵;右尺郁紧,此乃明证。
夏伤暑湿,湿困脾土;脾失健运,四肢酸楚;升降失常,大便稀溏;右关郁浮,时时见濡。
秋燥伤肺,易伤肺阴;干咳痰少,肺阴亏耗;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右寸短促,郁浮兼见。
火邪从君,日夜难眠;日久伤阴,亏及血分;心受其累,头亦昏沉;左寸浮数,郁虚同现。
六淫伤人,从外而入;单邪较少,数邪同侵;临证巡查,当明贼性;六部详看,仔细分明。
大怒伤肝,胁肋相煎;气血逆乱,大厥可生;肝郁克土,脾胃受损;详查左关,郁实弦见。
久怒气结,胁痛连连;肝胆郁涩,久生癥结;散结疏肝,别忘养阴;左关如豆,癥结已成。
过喜伤心,致气涣散;君心涣散,其脉自乱;脉缓无力,浮郁而散;恐能胜喜,临证不难。
忧思气结,脾脏受困;清阳不升,头昏脑沉;四肢乏力,精神困顿;右关郁涩,大怒可胜。
悲为肺志,其令气消;肺叶不主,开阖失司;面色苍白,冷汗流离;右寸虚浮,可用喜胜。
惊恐为患,可使气怯;肾主二便,伤及失禁;夜卧恐惧,由肾及心;右尺郁散,左寸时现。
七情内伤,自内而生;家有叛贼,内乱难惩;药之无功,相胜可平;脉法自然,魔由心生。
切脉当明部位所主
左手:寸部浮取为小肠;沉取为心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太阳经,心为少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关部浮取为胆;沉取为肝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少阳经,肝为厥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尺部为肾阴(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
右手:寸部浮取为大肠;沉取为肺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阳明经,肺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关部浮取为胃,沉取为脾(脾与胃相表里,胃为阳明经,脾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尺部为肾阳也主膀胱(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膀胱为太阳经)附:常规切诊按上述部位来定,有时候要从整体来把握,整体来看:
寸主上焦(包含头部、颈部、咽、甲状腺、喉、食道、心、肺、乳腺及上肢等);
关主中焦(包含胃、脾、肝、胆、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尺主下焦(肾、膀胱、子宫及附件、生殖器、下肢)
八纲脉
即浮、沉;迟、数;虚、实;滑、涩。
此八脉为脉象基本纲领,必
须要熟练的掌握。
浮沉是从脉位而论,是居于皮肤表层,还是居于里层,即临床诊断上说的轻取还是沉取,切脉时轻轻
搭上即得为浮;重按始得为沉。
浮有两层意思,其一:为风邪伤人,浮为风的贼性;其二:为脏腑精气外现
的标志。
浮而有力多为实
证,浮而细、浮而空多为虚证,有时甚至是脱证。
沉也有两层意思,其一:主里,指外邪进入人体的部位较深;其二:为脏腑精气被束缚,不得外展的
标志。
沉而有力多为实证;沉而无力为虚证,反应脏腑的精气处于匮乏状态。
迟数是从脉率来讨论,按呼吸来量,一息四至为正常,一息五至及以上为数脉;一息三至则为迟脉。
具体而言,超过90 次每分钟为数,少于60 次每分钟为迟。
数脉主热,脏腑功能处于亢进状态;迟脉主寒,脏腑功能处于抑制或衰退状态。
但也绝对,当兵的军
人或干重体力活的人,多少于60 次每分钟。
虚实是从脉象有无力道而论,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滑涩是从脉象的流畅度来论的。
流畅太过为滑;流畅不及为涩。
滑脉反应体内阴份太过,血管充盈,
经经气外束,出现滑利,可见痰饮、水湿、妊娠。
(想熟练掌握此脉,切孕妇脉五十人以上,即可之下明
了。
)
涩为阴份不足,血管充盈不足,经气束缚后,血脉流行不畅,见于血虚、血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