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姜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学案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4. 明确盖斯定律的含义,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回顾:讨论一:什么是放热反应,反应放热的原因是什么?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原因: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讨论二:什么是吸热反应,反应吸热的原因是什么?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原因: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讨论三: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金属与酸或与水反应放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讨论四: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2NH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 吸热反应多数分解反应需要持续不断加热的反应讨论五: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有适当过量的空气燃料充分燃烧条件燃料和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节约资源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减少污染讨论六:化石燃料常见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资源有限,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不足:燃烧产物对环境造成污染讨论七:煤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烟尘煤燃烧产物的危害:废气(CO、SO2、CO2)废渣煤水煤气、干馏煤气煤的开发气化:液化:煤甲醇等核能太阳能燃烧产物无污新能源优点等质量氢气燃烧放出热量多制取原料氢能缺乏廉价制取方法问题运输和储存安全使用讨论八: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基础应用:1. 巳知25℃、l0l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C(金刚石)+O2(g)=CO2(g);△H=-395.4l kJ/mol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金刚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金刚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金刚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金刚的2.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错误的是A.吸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B.放热反应的△H>0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在海洋底部存在大量的称为“可燃冰”的物质,其蕴藏量是地球上煤石油的百倍,因而是一种等待开发的巨大能源。
高中化学选修四人教版全套课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已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的能量拆开1mol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 2H2 O2 2H2O中的能量变化 1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 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 1 252O2 g 8CO2 g 9H2O g ΔH -4840 kJ·mol-1 B.C8H18 1 252O2 g 8CO2 g 9H2O 1 ΔH -5518 kJ·mol-1 C.C8H18 1 252O2 g 8CO2 g 9H2O 1 ΔH 5518 kJ·mol-1 D.C8H18 1 252O2 g 8CO2 g 9H2O 1 ΔH -4840 kJ·mol-1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H2 g 12O2 g H2O g △H1 -2418kJmol 例1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说明 1可以在书中查找需要的数据 2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理由查燃烧热表知①C 石墨s O2 g CO2 g △H1 -3935kJmol ②C金刚石s O2 g CO2 g △H2 -3950kJmol 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在相同压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 gB gC g 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 T2正反应吸热 B.T1 T2正反应吸热C.T1 T2正反应放热 D.T1 T2正反应放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A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熵增加反应D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 250C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 4NO2gO2g △H +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 S 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二节化学电源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阅读你有何感想金属腐蚀我国作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2005年全国生产钢材3711702万吨每年被腐蚀的铁占到我国钢铁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因为金属腐蚀而造成的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4约合人民币3000亿元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5万亿元根据各国调查结果一般说来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致为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另据国外统计金属腐蚀的年损失远远超过水灾火灾风灾和地震平均值损失的总和在这里还不包括由于腐蚀导致的停工减产和爆炸等造成的间接损失金属腐蚀的主要害处不仅在于金属本身的损失更严重的是金属制品结构损坏所造成的损失比金属本身要大到无法估量腐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经常对安全构成威胁国内外都曾发生过许多灾难性腐蚀事故如飞机因某一零部件破裂而坠毁桥梁因钢梁产生裂缝而塌陷油管因穿孔或裂缝而漏油引起着火爆炸化工厂中储酸槽穿孔泄漏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管道和设备跑冒滴漏破坏生产环境有毒气体如Cl2H2SHCN等的泄漏更会危及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面对这样惊人的数据和金属腐蚀危害事实大家有没有想过铁怎么会被腐蚀怎样防腐3沉淀的转化原理不同物质的Ksp不同以此进行转化锅炉水垢中含有CaSO4 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 CaSO4 SO42- Ca2 CO32- CaCO3 ①锅炉除水垢当 Qc Ksp时过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当 Qc Ksp时饱和溶液为溶解平衡状态当 Qc Ksp时不饱和溶液无沉淀生成②矿物的转化③分步沉淀思考题 1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的现象是什么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是什么 3铜片为什么有气泡产生 4如何检验证明是那种情况 5电子流向如何 6该装置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①两极正极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如石墨较活泼的金属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氧化反应 Zn-2e -=Zn2+电解质溶液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还原反应 2H++2e-=H2↑阴离子阳离子负极正极 Zn-2e-=Zn2+ 2H++2e-=H2↑ Zn+2H+=Zn2++H2↑离子方程式 Zn+H2SO4=ZnSO4+H2↑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负极正极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锌铜原电池 2原电池反应原理①粒子流向电子负极→正极电流正极→负极溶液中阴离子→负极溶液中阳离子→正极②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活泼金属失电子变阳离子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离子得电子总反应负极金属与电解液的离子反应3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割为氧化还原两个反应在负正两极同时不同地进行正负两极上进出电子总数相等根据电子守恒原理进行计算练习 1判断下列哪些装置构成了原电池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指出正负极名称并写出电极反应式①②③××∨ 2H++2e=H2↑负极总反应正极 Zn-2e=Zn2+ Zn+2H+=Zn2++H2↑⑤④∨∨负极正极总反应正极负极总反应 Zn-2e-=Zn2+ 2H++2e-=H2↑ Zn+2H+=Zn2++H2↑ Fe-2e-=Fe2+ Cu2++2e-=Cu Fe+Cu2+=Fe2++Cu Fe+CuSO4=Cu+FeSO4 ⑦⑥×∨负极正极总反应Zn-2e-=Zn2+ Cu2++2e-=Cu Zn+Cu2+=Zn2++Cu 或 Zn+CuSO4=ZnSO4+Cu 2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D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D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 > Z BX > Z > Y CY >X > Z DY > Z > X C 把ABCD四块金属片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D D B > A > C > D B 4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③正极反应②负极反应①总反应负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负极金属失电子变成阳离子的反应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一一次电池 1碱性锌锰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总反应 2MnO2+2H2O+Zn=Zn OH 2+2MnOOH 负极是Zn正极是MnO2 电解质是KOH正极 2MnO2+2H2O+2e-=2MnOOH+2OH-负极Zn+2OH--2e-=Zn OH 22银锌纽扣电池总反应 Ag2O+Zn=ZnO+2Ag 负极是Zn正极是Ag2O 电解质是KOH 正极 Ag2O+H2O+2e-=2Ag+2OH-负极Zn+2OH--2e-=ZnOH2O二二次电池能量化学能电能放电充电蓄电池放电过程工作原理正极PbO2 PbO2 +2e -+SO42-+4H +=PbSO4 +2H2O 负极Pb Pb-2e-+SO42-=PbSO4 总反应 Pb + PbO2 +2H2SO4 =2PbSO4 +2H2O 难溶于水 2PbSO4 +2H2O Pb + PbO2 +2H2SO4 放电充电放电过程为化学电池镍镉电池负极Cd 正极NiO OH 电解质KOH 镍镉电池应用收录机无线对讲机电子闪光灯电动剃须刀等缺点如不会回收会严重污染环境锂锂电池可充电的绿色电池负极应用常用在电话机照相机汽车计算机等中此外在工业医学军事上也有广泛的应用三燃料电池燃料 O2 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多孔性镍铂电解质溶液 KOH等强碱 H2SO4等强酸NaCl等盐溶液 1燃料电池的构成 1 下列溶液PH小于7的是 A 溴化钾 B硫酸铜 C 硫化钠 D 硝酸钡 2 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 碳酸钾 B 硫酸氢钠 C 碳酸氢钠 D 氯化铁 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 ANH4 B SO42_ C Al3 D F_ 4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NH4 H OH-Cl_B Cl _ NH4 H OH _C H Cl_ NH4 OH _D Cl NH4 OH- H 同物质的量浓度NaXNaYNaZ三种正盐溶液测得溶液的pH分别是7910则相对应的酸HXHYHZ的酸性比较 HX>HY>HZ 相同条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七种溶液Na2CO3NaClOCH3COONaNa2SO4NaOH NH4 2SO4NaHSO4 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OH NaClO Na2CO3 CH3COONa Na2SO4 NH4 2SO4 NaHSO4 7 7 7 3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谁弱写谁盐类的水解可以看作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一般来说水解程度很微弱一般不生成沉淀与气体无或↑↓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①常见阴离子 NH4 Mg2Al3Fe2Fe3Cu2 CH3COO ClO CNFAlO2 ②常见阳离子 CO32 SiO32 SO32 S2 PO43 HCO3 HSO3 HSHPO42 H2PO4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1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①内部因素盐的本性越弱越易水解②外部因素水解反应△H 0 越热越水解浓度温度越稀越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加酸加碱加盐 pH c OH 加NaA 加NaOH 加浓硫酸加大量水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c A c H 移动强碱弱酸盐NaA AH2O HA OH pH c OH 加BCl 加NaOH 加浓硫酸加大量水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c B c H 移动强酸弱碱盐BCl BH2O HBOH 3mL CH3COONa溶液后滴加酚酞有何现象将溶液加热后颜色有何变化 01molL的NaCl溶液中 NaClHOH ②设[Na] [Cl] [H] [OH]分别表示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则完成下列各关系式子①存在哪些离子建立一个只含有[Na][Cl]的等式建立一个只含有[Na] [Cl] [H] [OH]的等式建立一个只含有[H][OH]的等式 a建立一个只含有[Na][Cl]的等式b建立一只含有[Na] [Cl] [H] [OH]的等式 c建立一个只含有[H][OH]的等式 [Na][SO42] [Na][H] [Cl][OH] [H] [OH] 01molL的Na2SO4溶液中 NaSO42HOH ②设[Na] [SO42] [H] [OH]分别表示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则完成下列各关系式子①存在哪些离子建立一个只含有[Na][SO42]的等式建立一个只含有[Na][SO42] [H] [OH]的等式建立一个只含有[H][OH]的等式 a建立一个只含有[Na][SO42]的等式 b建立一个只含有[Na] [SO42] [H] [OH]的等式 c建立一个只含有[H][OH]的等式 [Na] [SO42] [Na][H] 2[SO42][OH] [H] [OH] 溶质浓度关系溶液中的电荷关系水电离出的两种离子的关系 4水溶液中的三个守恒①物料守恒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②电荷守恒溶液中正负电荷总数相等③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H存在形式各浓度之和与水电离出的OH存在形式各浓度之和相等例1写出CH3COONa溶液中的三个守恒NaCH3COO CH3COOHHOH 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CH3COO][CH3COOH] [Na] [CH3COO][OH] [Na][H] [OH] [CH3COOH][H] 例2写出Na2CO3溶液中的三个守恒 Na CO3 2 HCO3 H2CO3HOH 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 [Na] [CO3 2][HCO3] [H2CO3] [H][Na] 2[CO3 2][HCO3] [OH] [OH] [HCO3]2[H2CO3][H] 写出NH4Cl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写出CuCl2溶液中的三个守恒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c CO32- 的大小关系依次① Na2CO3 ②NaHCO3 ③ NH4HCO3④ NH4 2CO3 5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实验室配制 FeCl3 CuSO4 溶液为何易浑浊如何克服将FeCl3 CuSO4 溶液蒸干灼烧最终得到什么物质①盐类水解与温度为什么生活中常用Na2CO3溶液代替NaOH溶液去油污热水好还是冷水好②双水解泡末灭火器是 Al2 SO4 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混合产生大量 CO2 来灭火的分析产生CO2的原理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用③胶体纳米材料制备明矾为何会净水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长期使用NH4 2SO4 化肥土壤会酸化 Mg 放入 NH4Cl 溶液中会有小气泡相同浓度相同温度的Na2CO3 NaHCO3水解程度哪个大pH值哪个大要使CH3COONa中 CH3COO-浓度与 Na 浓度相等应采取什么措施④其它问题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溶解结晶现象浓度不变或晶体质量不变本质溶解速率析出速率为什么饱和溶液不再溶解溶质知识回顾§2-3可逆过程向小试管加少量水中再加入AgCl则溶液是否达到饱和呢如何来表示呢一Ag和Cl的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 1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的表示 AgCl s Ag aq Cl aq 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动等定变一切平衡的特点 4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只要是饱和溶液都存在溶解平衡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不同难物其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001g 10g m 难溶微溶易溶可溶 1g ②外因加相同离子沉淀温度升温多数溶解浓度加水溶解压强气体加压多数溶解气体Ca OH 2除外 AgCl s Ag aq Cl aq 5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AgCl s Ag aq Cl aq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又称溶度积 BmAn s Bm aq An aq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①调pH值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混有氯化铁加氨水调pH值至7-8 Fe3+ 3NH3H2O Fe OH 3↓3NH4+工业除去沉淀Cu2Hg2等以Na2SH2S做沉淀剂 Cu2+S2- CuS↓ Hg2+S2-=HgS↓②加沉淀剂 2沉淀的溶解原理化学平衡移动 FeSAl OH 3Cu OH 2溶于强酸①难溶于水的盐溶于酸中 CaCO3溶于盐酸如AgCl溶于NH3的水溶液中②难溶于水的盐溶其它物质中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H2OH2O H3OOH H2O HOH2水的离子积常数 Kw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5℃ KW 1014 T升高KW增大 KW只与温度有关与氢离子氢氧根浓度无关溶液酸碱性 CH×COH- C HCOH- C H COH- C H COH- C H 与 COH-比较 C H COH- C H COH- C H COH-溶液中 C HCOH- C H COH- C H COH- C H COH- 水的电离 C HCOH-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NaOH HCl H2O 不动←←↓↓↓↓↑↓↓↑10-14 10-14 10-14 酸碱中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常温下中性溶液 CH COH- 酸性溶液 CH > 1×107molL 碱性溶液 CH<COH-COH->1×107molL 1×107molL CH>COH- 有关水的离子积 1在水中加入稀盐酸后水的离子积是否发生改变 2在水中加入强碱后水的离子积是否发生改变 3在酸碱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 H和COH-是否相等 4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求C H为多少 5求1molL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C H的为多少 6在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 H和酸电离出来的C H什么关系练习有关溶液的酸碱性---正误判断 1如果C H不等于COH-则溶液一定呈现酸碱性 2在水中加酸会抑制水的电离 3如果CH COH-的值越大则酸性越强 4任何水溶液中都有CH和COH- 5 CH等于10-6molL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 6对水升高温度 CH增大酸性增强√√√√×× 250C口算下列溶液的c H+⑴ 001molL H2SO4 ⑵ 10×10-4 molL HCl溶液⑶ 10×10-4 molL NaOH溶液⑷ 0005 molL Ba OH 2溶液练习 1在25℃时01 mol·L-1 的硫酸中水的KW值为 A.大于1×10-14 B.小于1×10-14 C.等于1×10-14 D.无法确定 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纯水的c H+=10-7 mol·L-1 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C.在100℃时纯水的 c H+< 10-7 mol·L-1 D.在100℃时纯水中 c H+> 10-7 mol·L-1 C BD 3在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4 在100℃时KW=1×10-12 说明 A.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B.100℃时KW 较大 C.KW 与电离平衡无直接关系D.25℃时的c H+比100℃的时c H+大 4往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NaCl固体B.NaOH固体 C.乙醇D.CH3COOH AB BD 2溶液的酸碱性pH pH lg c H ① pH pOH lg c OH pOH pH [lg c OH lg c H ] lg [c OH ·c H ] lg Kw lg 1×1014 14 2溶液的酸碱性pH pH lg c H ① pH pOH lg c OH pOH pH 14 CH ↑ CH↓ pH ↓ pH ↑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中性溶液 CH COH- 酸性溶液碱性溶液 CH<COH- CH>COH- pH 7 pH 7 pH 7 ③pH的适用范围注意当 CH> 1 molL 或 COH->1 molL时一般不用 pH 表示而直接用浓度表示 1014 molL ≤CH≤ 1mol L 取值范围 14 ≥ pH ≥ 0 ④pH的计算酸性溶液直接求pH 碱性溶液先求pOH再求pH 混合溶液先判断酸碱性在根据以上方法求无限稀释接近7 三pH的应用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①甲基橙酸红碱黄②石蕊酸红中紫碱蓝③酚酞酸无色碱红色例1现有浓度为01molL的HCl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按下列比例混合后求新溶液的pH005mL约为一滴溶液的体积 2500mL 2505mL 2500mL 2500mL 2500mL 2495mL石蕊颜色混合液pH NaOH溶液 HCl溶液 5 7 10 紫红蓝例2现有某未知浓度的HCl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按下列比例混合求HCl溶液的pH004mL约为一滴溶液的体积紫色 2500mL 2505mL 紫色 2500mL 2500mL 紫色2500mL 2495mL 石蕊颜色 HCl的浓度 NaOH溶液 HCl溶液 01002 01000 00998 2酸碱滴定突跃四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仪器滴定管的使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装酸玻璃旋塞碱溶液腐蚀装碱胶皮管高锰酸钾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滴定管刻度 0刻度在上与量筒不同取液在刻度范围内取液不够再装液体不能放完放液酸式旋转旋塞碱式挤压玻璃球 2药品指示剂甲基橙或酚酞已知酸碱未知碱酸 3滴定的关键准确测定两溶液的体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4操作 1滴前准备①检查漏不漏活塞是否灵活橡皮玻璃球②洗涤仪器滴定管自来水蒸馏水盛装液润洗锥形瓶自来水蒸馏水不用盛装液洗 2装液标准液装入滴定管中排调记未知液锥形瓶中加指示剂23滴 3滴定右手持锥形瓶左手控制旋塞或玻璃球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注意①先快后慢②滴定终点半分钟不褪色 4读数平视小数点后两位 5重复23次 6 计算取平均值 5误差分析仪器洗涤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洗偏高 2锥形瓶用待测液洗偏高视线 1滴前仰视滴后平视偏低 2滴前平视滴后俯视偏低 3滴前仰视滴后俯视偏低其它 1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开始有终时无偏高 2滴完悬液滴偏高 3震荡锥形瓶把液体溅出偏低 4纯水入锥形瓶不变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NH4 2SO4 CH3COONa Na2SO4 NH4ClNaHCO3 Na2CO3 NaCl 盐类型酸碱性盐溶液酸酸碱碱碱中中强酸强碱弱酸强碱弱酸强碱强酸强碱强酸强碱强酸强碱强酸强碱 NH4 2SO4 强酸弱碱酸性 NH4Cl CH3COONa Na2CO3 弱酸强碱碱性 NaHCO3 Na2SO4 强酸强碱中性NaCl 盐类型酸碱性盐溶液谁强显谁性CH COH- H2O HOH CH3COONa Na CH3COO 以CH3COONa为例写出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溶液碱性水的电离平衡向向移动正 CH哪里去了 CH3COOH H CH3COO二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1盐类水解①定义水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②实质电离出的弱酸根或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促进水的电离③条件有弱阴离子或弱阳离子 2盐类水解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能溶才水解 D A 2KClO3 s2KCl s 3O2 g △H -7803 kJ·mol-1 △S 4944 J·mol-1·K-1 CO g C s石墨 12O2 g △H 1105 kJ·mol-1 △S -8936 J·mol-1·K-1 一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①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常见的电解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水范围前提水溶液或熔化状态导电自身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除H 乙醇等绝大多数有机物NH3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 H2SO4HClSO3Cl2KOHAgNO3COH2ONH3Na2SO4 BaSO4Al OH 3CuSO4·5H2OCu 盐酸CH3COOH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 H2SO4HClSO3Cl2KOHAgNO3COH2ONH3Na2SO4 BaSO4Al OH 3CuSO4·5H2OCu 盐酸CH3COOH Na b Br2cCaO dAl2O3 e SO3 f H2S g H2SO4 h HCl HClOj HF k Ba OH 2 NH3H2O m NaCl n BaSO4 o H2Op C2H5OH 1 属于电解质的有 2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3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4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c d f g h i j k l m n o e pc d g h k m n f i j l o 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为什么有强酸弱酸为什么有强碱弱碱 2强弱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②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3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离子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什么是弱电解质既然是部分电离以CH3COOH为例在水中都存在哪些例子CH3COOH H CH3COO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KCl KCl 电离方程式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1强酸强碱的电离 H2SO4 HCl NaOH HCl 2HSO42 NaOH 强酸强碱一步完全电离2弱电解质的电离 CH3COOH H CH3COO 弱酸弱碱可逆电离 NH3·H2O H2CO3 HCO3Mg2 2OH 多元弱酸分步可逆电离第一步为主主NH4 OH HHCO3 H CO32 Mg OH 2 3盐类的电离 NaCl NaHSO4 NaCl NaHSO42水溶液 NaHSO4 NaHSO4 熔融状态 NaHCO3 NaHCO3 HCO3 H CO32酸式酸根继续可逆电离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 HClO 2KHSO4 3 CaCO3 4 CuOH2 HClO- KHSO42- Ca2CO32- Cu22OH- 5NaHCO3 NaHCO3- HCO3- H CO32-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aSO4 Ba2SO42- B H3PO4 3HPO43- CAlOH3 HAlO2-H2O D NaHS NaHS2- C 3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HCH3COO NH3·H2O NH4 OH H2CO3 HCO3 主 H HCO3 H CO3244×107 47×1011 K1 K2因此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CH3COOH H CH3COO 在醋酸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加入固体NaOH电离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cH+ ____________ 加入固体CH3COONa电离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c H+____________ 滴入少量浓硫酸电离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c H+____________ 加入同浓度的醋酸电离平衡______ c H+ ____________ 正减小减小逆逆增大不变不变 4电离平衡的移动电离吸热越稀越电离越热越电离 CH3COOH H CH3COO 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______反应方向移动 c H+____________ 加水电离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CH 正正减小增大加NaA 加NaOH 加浓硫酸加入H2O 加入HA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c A c H 移动方向 HA HA △H 0 加BCl 加NaOH加浓硫酸加大量水加入BOH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 c B c OH 移动方向 BOH BOH △H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在于电离时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B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所有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只有离子没有分子 D强电解质融化状态下都能导电 A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 固BH2O CNH4Cl固 DCH3COONa 固 BD E降低温度 F NaCl溶液 EF 有H浓度相同体积相等的三种酸 a盐酸 b硫酸 c醋酸同时加入足量的锌则开始反应时速率______反应完全后生成H2的质量_________ a b c a b c B B开始反应时两种酸液的反应速率相等但盐酸的反应速率下降较快 C开始反应时两种酸液的反应速率相等但醋酸的反应速率下降较快 D完全反应后两种酸液产生的氢气的量相同已知盐酸和醋酸的溶液中CH相等现将这两种溶液各10毫升分别跟足量的锌片反应在如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酸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 B 05molLNH4Cl溶液 C 05molL 醋酸 D 05molL盐酸BD 例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20mol CO和 10mol H2O g 发生反应 CO g H2O gCO2 g H2 g 800℃时反应达平衡若k 1 求 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1 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 mA g nB g pC g qD g 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K随反应物浓度改变而改变.DK随温度改变而改变.AD2在一定体积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 g H2 gCO g H2O 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1 k的表达式为2 该反应为反应吸热或放热 26 17 10 09 06 k 12001000 830 800 700 toC 吸热 3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Cv H2 正 v H2O 逆DcCO2 c CO 4 若 c CO2 c H2 c CO c H2O 此时温度为例1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在某温度下各物质的浓度平衡是[N2] 3mol·L-1 [H2]9mol·L-1[NH3] 4mol·L-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N2H2的初始浓度 K 732×10-3 初始[N2][H2]为515mol·L-1 练习3在2L的容器中充入 1mol CO和 1molH2O g 发生反应CO g H2O g CO2 g H2 g 800℃时反应达平衡若k 1求 1CO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 2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 2molH2O g CO和H2O g 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3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 4mol H2O g CO和H2O g 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4若温度不变要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在题干的条件下还要充入 H2O g 物质的量为多少多重平衡规则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之乘积商例 1 2NO g O2 g 2NO2 K1 2NO2 g N2O4 K2 2NO g O2 gN2O4 g K K1 K2 例 2 C s CO2 g 2CO g K C s H2O g CO g H2 g K1 CO gH2O g CO2 g H2 g K2 KK1K2 对于可逆反应 mA g nB g pC g qD g QC k QCk QC k 逆向进行平衡不移动正向进行 K >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K <10-5 认为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较完全 10-5 ≤K ≤ 105 认为是可逆反应 N2 g O2 g 2NO g K 1×10-30 298K D CO g =C s +12O2 B 2N2O5 g =4NO2 g +O2 g A NH4 2CO3 s =NH4HCO3 s NH3 g C MgCO3 s =MgO s +CO2 s 常温下下列反应向那个方向进行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原理镁条燃烧酸碱中和铁器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就燃烧锌遇CuSO4溶液自动反应生成Cu和ZnSO4等①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②电流总是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③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④墨水扩散⑤食盐溶解于水⑥火柴棒散落等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自发反应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就称为自发反应镁条燃烧酸碱中和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就燃烧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电流总是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1反应方向的焓判据能量判据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H 0的放热反应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这时体系会对外做功或者释放热量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NH4HCO3 s CH3COOH aqCO2 g CH3COONH4 aq H2O l△H +373KJmol NH4 2CO3 s NH4HCO3 s NH3 g△H +373KJmol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室温下水变水蒸气硝酸铵溶解于水墨水扩散火柴棒散落等 2反应方向的熵判据混乱度判据状态函数符号为S单位 Jmol-1K-1 ①熵混乱度越高熵值就越大热力学上用来表示混乱度△S S生成物总熵-S反应物总熵 Ss。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4章-第3节-第1课时-电解原理-随堂练习(含答案)

1.(对应考点一)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的主要产物分别为H 2和O 2的是( )A .稀NaOH 溶液B .HCl 溶液C .CuCl 2溶液D .酸性AgNO 3溶液解析:根据电解原理,推知A 项,实质电解水,阴阳两极分别析出H 2和O 2;B 项,阴、阳两极分别析出H 2和Cl 2;C 项,分别析出Cu 和Cl 2;D 项,分别析出Ag 和O 2。
答案:A2.(对应考点一)电解Cu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阴极和阳极上首先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A .Cu 和Cl 2B .H 2和Cl 2C .H 2和O 2D .Cu 和O 2解析:在CuCl 2和NaCl 溶液中,Cu 2+、Na +、H +向阴极移动,因Cu 2+氧化性最强,则阴极反应为:Cu 2++2e-===Cu ,而Cl -、OH -向阳极移动,因Cl -的还原性比OH -强,所以阳极反应为:2Cl --2e -===Cl 2↑,故电解时阴极、阳极首先析出的物质分别为Cu 和Cl 2。
答案:A3.(对应考点二)(2019·全国卷Ⅰ)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 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 .CuSO 4B .H 2OC .CuOD .CuSO 4·5H 2O解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 4溶液时,阳极产生O 2,阴极析出金属Cu ,故加入CuO 可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
答案:C4.[双选题](对应考点二)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 下降的是( )A .CuSO 4B .AgNO 3C .BaCl 2D .H 2SO 4解析:阴极质量增加,应是金属阳离子在阴极放电;电解液pH 下降,应是OH -在阳极放电。
答案:AB5.(对应考点二)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1∶3的CuSO 4和NaCl 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A .2Cu 2++2H 2O=====电解2Cu +4H ++O 2↑B .Cu 2++2Cl -=====电解Cu +Cl 2↑C .2Cl -+2H 2O=====电解2OH -+H 2↑+Cl 2↑D .2H 2O=====电解2H 2↑+O 2↑解析:由n(CuSO 4)∶n(NaCl)=1∶3得n(Cu 2+)∶n(Cl)=1∶3,根据放电顺序,阴离子:Cl ->OH ->SO 2-4,阳离子Cu 2+>H +>Na +,知该电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电解CuCl 2溶液:Cu 2++2Cl -=====电解Cu +Cl 2↑;第二阶段:电解NaCl 溶液:2Cl -+2H 2O=====电解2OH -+H 2↑+Cl 2↑,第三阶段,电解H 2O :2H 2O=====电解2H 2↑+O 2↑。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详)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学习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三节知识点

第三节电解池一、电解原理1.电解CuCl2溶液实验步骤:在装有CuCl2溶液的U型管两端,分别插入碳棒作电极,并接上电流计,接通12 V的直流电源,形成闭合回路。
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观察U型管内碳棒、溶液颜色、试纸颜色的变化和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实验现象及分析: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一层红色的固体析出,说明有铜生成;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气泡产生,并有刺激性气味,发现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成了蓝色,说明有氯气生成;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说明Cu2+的浓度逐渐减小。
实验注意事项:电解时间不宜太长,避免产生的氯气污染环境,或者可以将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塞在U 型管两端,吸收有毒气体。
小结:CuCl2溶液在通电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Cu和Cl2。
既:CuCl2Cu+Cl2↑阴极:Cu2++2e-=Cu (还原反应)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2.基本概念(1)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3.电解池的两极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吸引溶液中的阳离子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吸引溶液中的阴离子4.电解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5.放电顺序阴极: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阳极:活泼金属阳极S2->I->Br->Cl->OH->含氧酸根>F-6.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配个数,巧用水;两式加,验总式。
(惰性电极)(1)电解含氧酸(H2SO4)阳极:4OH——4e—= 2H2O+O2↑阴极:4H++ 4e—= 2H2↑总的方程式:2H2O 2H2↑+O2↑结论: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氧酸实质是电解水。
通州市姜灶中学高二政治(选修)阶段考试试

通州市姜灶中学高二政治(选修)阶段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关于联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C.有的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有的事物则不存在联系D.联系有普遍性,但没有直接性2.在祖国大陆的SARS得到有效控制呈不断趋势之时,由于台湾中华医院,仁济医院怕影响医院的声誉、故意隐瞒SARS疫情,导致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SARS病人发病人数不断上升。
材料说明()A.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B.认矛盾,揭露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告诉我们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4.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认为:“乌鸦叫丧,喜鹊报喜,”“手相、指纹、生辰八字,可以决定个人命运。
”这些说法的错误在于违背了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5.我国正在兴建的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及南水北调四大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说明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③人们可以随意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6.认识任何事物都应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A.违背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B.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的具体要求C.否认了主观与客观条件相联系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7.“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这种说法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提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8.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蕴涵的哲理有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④人与自然始终是对立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1-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解池”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四章电化学第三节电解池的第1课时内容。
本章着重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
电解池是将理论语实际相联系的实体,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引出电解原理,又在理解电解原理的基础上介绍相关化工生产方面的应用,如氯碱工业、电解精炼铜、电镀工业以及电冶金等。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因此这节课的重心是通过实验探究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氧化还原理论进行分析、推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原电池以及化学电源的学习,已经能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角度认识原电池,初步理解此类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从该角度分析常见的化学电源。
从金属冶炼方法上学生对电解的应用有了一些了解,但工作原理并不清楚。
电解原理的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通电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运动情况,依据反应现象分析得失电子、氧化还原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2.实验技能基础学生经过必修化学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提高。
三、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用氧化还原的知识正确书写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方程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氧化还原理论进行分析、推理,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关化学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四章 章末学习总结学案(含答案解析)

学案4 章末学习总结[学习目标] 1.掌握孙中山革命一生中认识的四次转变、缔造民国、维护共和的史实,认识其为革命奉献一生的信念及斗争精神。
2.从开展“土布运动”、“坚持真理”、“非暴力不合作”、“绝食祈祷”等斗争方式,了解甘地非暴力革命的特点及作用。
3.从赶走外国侵略者、签订平等条约、成立共和国、进行全方位社会改革等各方面掌握凯末尔的历史贡献。
4.运用比较分析同时期不同国家民主革命道路的异同,认识近代化进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孙中山1.走上革命道路(1)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结果遭到拒绝,从此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2)1895年,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了早期的革命活动。
2.组建同盟会(1)1905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新的面貌和姿态进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3.缔造民国和维护民主共和(1)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回到祖国,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在独立各省召开的临时大总统选举会议上,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2)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辛亥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不懈斗争。
4.寻求革命的新出路(1)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1924年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2)中国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领导组建了黄埔军校和新式革命武装,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甘地1.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实践(1)在南非期间,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
并积极投身于当地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了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知道电解在氯碱工业、电镀、电冶金方面的应用。
自主学习:1.电解是指将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2.形成电解池的条件:(1)直流电源;(2)两个电极;(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3.电极名称及其反应:阳极:与电源的极相连,发生反应;阴极:与电源的极相连,发生反应。
电子和电流方向: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极移动;阴离子向移动。
电子由电源的极流向电解池的极。
4.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5.电极反应及总反应的书写规律①.常见阳离子在阴极的放电(得电子)顺序:Ag+> Fe3+> Cu2+>(酸中H+)> Fe2+> Zn2+>(水中H+)> Al3+> Mg2+> Na+> Ca2+> K+②.常见阴离子在阳极放电(失电子)顺序:S2->I->Br->Cl->OH->RO m n-注意:(1)由于溶液中存在:H2O= H++ OH-,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复杂的酸根离子(如:NO3-、SO42-、PO43-)不会在阳极上放电(因为OH-之故);排在H+之前的离子(如K+、Ca2+、Na+、Mg2+、Al3+)也不会在阴极上放电(H+之故)。
③.电极反应规律:当阳极为非惰性电极时(常见惰性电极为:Au、Pt、C等),阳极自身失e-被氧化,当阳极为惰性电极时,电解质溶液中最易放电的离子(Cl->OH->含氧酸根离子)在阳极失e-,阴极不管是何种材料,在阴极总是电解质溶液中最易放电的离子在阴极放电性.④.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6.电解的应用①.铜的电解精炼电解精炼铜时,用作阳极,与直流电源的相连,电极反应为;用作阴极,与直流电源的相连,电极反应为 .用溶液作电解液。
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作用 .精炼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阳极溶解的铜的质量比阴极生成的铜的质量 ,溶液中Cu2+的浓度如何变化?②.电镀:利用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渡时,用阳极,用阴极,含的溶液用电渡液.电镀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阳极溶解的铜的质量比阴极生成的铜的质量 ,溶液中Cu2+的浓度如何变化?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Fe制品镀锌:阳极: ,阴极: 。
铜制品镀银:阳极: ,阴极: 。
③.氯碱工业阳离子交换膜的特点有: 只许离子通过,阻止通过,把电解槽隔成室和室。
如何由粗盐水精制食盐水?下图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解法制碱技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原理示意图。
写出各进出口的物质(1) 、(2) 、(3) 、(4) 、(5) 、(5)课堂练习:1、下图是电解2CuCl 溶液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
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 为负极、b 为正极 B .c 为阳极、d 为阴极C .电解过程中,d 电极质量增加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Cu 不能发生:↑++222H )Cu(OH O2H Cu 的反应.但选择恰当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进行电解,这个反应就能变为现实.下列四组电极和电解液中,能实现该反应最为恰当的是( )阳极 阴极 电解液A .石墨棒 石墨棒 4CuSO 溶液B .Cu 石墨棒 42SO Na 溶液C .Cu Fe 42SO H 溶液D .Cu Pt O H 23、甲、乙两个相同的电解槽,如图所示连接a ,b ,c ,d 均为铂电极,通电后发现a 极板处有气体放出,c 极板质量增加,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槽中溶液是42SO H ,乙槽中溶液是NaOHB .甲槽中溶液是NaOH ,乙槽中溶液是3AgNOC .甲槽中溶液是3AgNO ,乙槽中溶液是4CuSOD .甲槽中溶液是4CuSO ,乙槽中溶液是42SO H4.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OH,故溶液pH减小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自我评价:1.如下图所示两个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 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1,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通过0.02 mol电子,若不考虑盐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气体的体积:①>②B.电极上析出固体的质量:①>②C.溶液的pH变化:①增大,②减小D.电极反应式:①阳极:4OH--4e-===2H2O+O2↑②阴极:2H++2e-===H2↑2.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中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电极质量增加 2.16 g,乙池中电极上析出0.64 g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 A.CuSO4 B.MgSO4C.Al(NO3)3D.Na2SO43.用石墨电极电解100 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 mol·L-1B.2 mol·L-1C.3 mol·L-1D.4 mol·L-14.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 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D. 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5.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以NaCl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6.电解100mL含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A.0.10mol/LAg+ B.0.02mol/L Zn2+C.0.20mol/L Cu2+ D.0.20mol/L Pb2+7.用惰性电极电解250mLNaCl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后两极都得到11.2L(标况)气体,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后呈中性,则此溶液中NaCl的浓度为()A. 0.5mol/LB. 1mol/LC. 1.5mol/LD. 2mol/L8.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放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C)阳极反应方程式为:2Cl--2e-=Cl2(D)1 mol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 mol电子。
9.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 4CuSO4+H2↑(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稀H2SO4Cu 石墨10.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是。
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是。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衔接高考:1.(08全国Ⅱ卷).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 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D. 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2.(2009全国理综1)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00%n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10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电源的N端为__________________极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积_________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g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自主练习:1.电能化学能 3. 正氧化负还原阴阳极负阴4.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原电池电解池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极名称正、负两极阴、阳两极电极反应负极(氧化)正极(还原) 阳极(氧化)阴极(还原)能否自发进行反应一定自发反应一般不自发5. ④.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电解质电解对象浓度p H恢复电解质NaOH 水增大增大加水NaOH H2SO4水增大减小加水H2SO4 Na2SO4水增大不变加水Na2SO4 HCl 电解质减小增大加HCl HCl CuCl2电解质减小增大加CuCl2CuCl2 NaCl 电解质和水得到新电解质增大加HCl NaOH CuSO4电解质和水得到新电解质减小加CuO H2SO46.①. 粗铜 正极 Cu-2e -=Cu 2+; 纯铜 负极 Cu 2++2e -=Cu . 硫酸铜 抑制Cu 2+的水解 小 变小②.电解 金属或合金 待镀金属制品 镀层金属阳离子 一样 不变 阳极: Zn-2e -=Zn 2+,阴极: Zn 2++2e -=Z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