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

合集下载

华东师大体育学硕士入学考试真题01年到13年

华东师大体育学硕士入学考试真题01年到13年

2013体育心理学
一、简答题(7*10=70)
1、简述体育动机的种类
2、简述目标定向的定义和分类
3、简述表象训练的定义以及符号学习理论
4、简述社会促进作用
5、简述体育课心理气氛的基本类型
6、简述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假说
7、什么是心境状态?
8、简述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9、简述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10、简述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中暗示训练的作用
二、论述题(20*4=80)
1、试述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2、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3、试述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
4、你怎样考虑如何运用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关问题
2013运动生理学
三、概念题(5*10=50)
1、O2 分压
2、胞因子
3、脂蛋白
4、肌肉力量
5、代谢当量
6、肌肉泵
7、血浆
8、儿茶酚胺
9、运动训练效果
10、中暑
四、简述题(10*5=50)
1、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2、肌肉兴奋—收缩耦联
3、乳酸穿梭
4、体温调节中枢
5、运动员减体重的常用方法
五、论述题(25*2=50)
1、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可能机理
2、肌肉力量训练常用手段生理学分析。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运动人体科学)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运动人体科学)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理学》试题:
1名词解释
内分泌腺
氧通气当量
每分通气量
激素
2选择
注意各项指标的数值,例如血液占人体百分比,血浆ph值,男子正常蛋白质指标什么的,都是小概念挺多的,有二十题
3填空
填的是(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内生殖器官包括三个空)(血液的作用)(给的空填免疫,给你免疫的概念)
4判断题(将错误的改正)
第一个是给的是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学生改变,划线部分写的是分化阶段的教师要求,首先判断为错,然后写出巩固和自动化阶段的要求
第二个是:给个实例,划线部分为稳定状态,改错并写出真假稳定状态概念
5简答题
血液的作用?
运动中心肺功能为什么增加?
6论述题
一铁人三项运动成绩的生理因素影响,二儿少的运动系统以及教师要求?
《运动解剖学》试题:
1名词解释
线粒体
发育
胫侧和腓侧
2填空
3简答
多关节肌肉的作用及意义
简述记住的运动
网球击球的神经传导通路
4论述
心血管组成以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感觉器官的组成以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基本规律的科学?A. 动物运动B. 体育运动C. 人体运动D. 机械运动答案:C2. 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肌纤维B. 肌原纤维C. 肌动蛋白D. 肌球蛋白答案:B3. 有氧代谢的主要能量系统是什么?A. 磷酸系统B. 无氧糖酵解系统C. 有氧糖酵解系统D. 脂肪代谢系统答案:C4. 人体运动时,心脏输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A. 心率B. 心肌收缩力C.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D. 以上都是答案:D5. 肌肉疲劳的原因是什么?A. 能量耗竭B. 代谢产物积累C. 神经传导障碍D. 以上都有答案:D二、填空题1. 人体运动时,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ATP、CP2. 肌肉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是否改变。

答案:肌肉长度3. 运动后,肌肉酸痛通常分为两种,即时肌肉酸痛和__________肌肉酸痛。

答案:延迟发作4. 运动生理学中,最大摄氧量(VO2max)是衡量一个人__________能力的指标。

答案:有氧耐力5. 运动中,电解质的丢失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汗液、尿液三、简答题1. 简述肌肉收缩的过程。

答:肌肉收缩是由神经冲动触发的一系列生化过程。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会导致肌膜去极化,电信号沿着肌膜传播至肌浆网,引起钙离子释放。

钙离子与肌球蛋白结合,触发肌肉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产生力量,导致肌肉收缩。

随后,通过ATP提供的能量,肌肉纤维恢复到静息状态,准备下一次收缩。

2. 描述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的区别。

答: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是人体产生能量的两种主要方式。

无氧代谢不需要氧气,可以在短暂的高强度活动中迅速产生能量,例如通过磷酸肌酸途径和无氧糖酵解。

然而,无氧代谢产生的能量较少,且会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可能导致肌肉疲劳。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47体育学基础)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47体育学基础)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47体育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肌节
2.最大摄氧量
3.神经递质
4.旁分泌
5.呼吸及呼吸过程
6.心脏离心性肥大
7.体质指数(BMI)
8.肌肉力量
9.继发性肥胖
10.运动性免疫抑制
二、叙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运动过量氧耗的生理基础。

2.试述通气/血流比值
3.激素对运动应答与适应的基本特征。

4.试述运动训练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影响。

5.试述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
1.简述韦纳的归因模式。

2.简述艾利斯的ABC理论。

3.简述社会促进作用。

4.简述提高表象训练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简述运动动机的功能。

6.简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7.简述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8.简述目标定向的定义和分类。

9.迁移是如何形成的?
10.简述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2.试述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
3.试述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4.体育差生的心理致因有哪些?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华师大考题(例)

华师大考题(例)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10题)肌节;最大摄氧量;神经递质;旁分泌;呼吸及呼吸过程;心脏离心性肥大;体质指数(BMI);肌肉力量;继发性肥胖;运动性免疫机制二:叙述题(每题20分,共5题)1:运动过量氧耗的生理基础。

2:论述通气血流比值。

3:激素对运动应答与适应的基本特征。

4:论述运动训练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影响。

5:论述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10题)1:简述维纳的归因模式。

2:简述艾利斯的ABC理论。

3:简述社会促进作用。

4:简述提高表象训练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简述运动动机的功能。

6:简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7:简述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8:简述目标定向的分类和定义。

9:迁移是如何形成的。

10:简述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四: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题)1:试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2:论述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

3:论述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4:体育差生的心里致因有哪些?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10题)内分泌;血氧饱和度;化学感受器;单纯性肥胖;乳酸阙;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最佳心率范围;氧扩散容量;强直收缩;血液重新分配二:叙述题(每题20分,共5题)1:意向性震颤。

2:运动时酸性物质的来源以及及细胞内的缓冲作用。

3: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

4: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

5:运动疲劳及其分类。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10题)1:简述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2:何谓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简述目标定向的定义与分类。

4:简述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5:简述表象训练的定义以及符号学习理论。

6:简述团体凝聚力的分类。

7:简述敌意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

四: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题)1:论述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2: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___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总结

___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总结

___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总结___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总结绪论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工作,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引起组织兴奋刺激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和刺激频率等。

人体机能的调节是指通过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等调节机制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人体运动的生理特征、运动对机体的影响以及运动训练的生理效应等。

研究运动生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举例说明反馈控制对人体机能的调节,如运动中的心率调节、血压调节等。

第一章肌肉收缩肌纤维的收缩过程是指肌肉中的肌原纤维在神经冲动的作用下,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等蛋白质组成的肌丝相互滑动,从而产生肌肉收缩的过程。

不同性质的训练会使肌纤维产生“专门性”适应,这些适应主要表现在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协调性等方面。

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过程是指神经冲动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使肌肉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理论是指肌肉收缩时,肌球蛋白和肌原纤维中的肌丝相互滑行,从而使肌肉产生收缩。

肌肉收缩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是指肌肉收缩需要ATP分解产生能量,同时还需要肌红蛋白和线粒体等参与能量代谢的物质。

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形成的原理是指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异和离子通道的开关控制,使细胞膜内外电位产生差异,从而形成静息膜电位。

第二章血液运动性贫血的产生原因是长期运动后,机体对铁元素的需求增加,导致铁元素不足,进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分别指溶液与细胞内液体等渗、低于等渗和高于等渗的情况。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在调节酸碱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稳定血液pH值,维持酸碱平衡。

第三章循环心肌的生理特性包括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

心动周期是指心脏完成一次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是先心房收缩,再心室收缩。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心理学》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心理学》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心理学》试题
招生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
一、简答题(共60分)
1、简述内部注意和外部注意的定义,并说明两者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2、简述社会促进作用
3、简述影响学校体育凝聚力的因素
4、简述提高表象训练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简述艾斯利的ABC理论
6、简述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假说
二、问答题
1、简述心理训练的作用
2、试述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3、试述运动愉快感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4、试述创造和谐的体育课心理气氛的条件
5、如何控制体育学习中的焦虑。

346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346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绪论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B、生理学C、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B、适应C、反应和适应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B、动物实验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A、兴奋B、收缩C、分泌D、物质代谢改变E、电变化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B、迅速C、广泛D、精确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A、加强B、减弱C、不变D、加强或减弱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A、兴奋B、抑制C、兴奋和抑制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三、概念题1、人体生理学2、运动生理学3、神经调节4、体液调节四、简答题: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第一章练习一、是非题:()1、肌肉收缩需要有ATP 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 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 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 含量下降很多,而ATP 的含量变化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招生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反馈
2、基础代谢率
3、激素
4、运动性疲劳
5、最大吸氧量
6、稳定状态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肌梭和腱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2、简述运动对氧离曲线有何影响?为什么?
3、比较不同类型骨骼肌的收缩速度和收缩力量。

4、简述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5、比较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6、简述氧债学说与运动后过量氧耗的观点有何不同。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述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

2、试述如何利用乳酸阈或通气阈制定成人健身运动处方。

3、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试比较肌肉工作三种形式的特点,并阐述它们在力量训练方法中的应用。

5、试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