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和分离1

合集下载

2014年中考化学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 配套课件

2014年中考化学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  配套课件
(2)除去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或溶液等而除去。
例 如 : 除 去 CO 中 混 有 的 CO2 , 将 混 合 气 体 通 过
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CO2+2NaOH===Na2CO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部分
中考专题提升
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
1.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方法。
一、物质的检验及鉴别 基本思路:分别取出少量待检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 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
结论。简写为“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Na2CO3+Ca(OH)2===CaCO3↓+2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a2CO3+CaCl2=== 再如:除去 NaCl 中混有的 Na2CO3:_________________ CaCO 3↓+2NaCl 写化学方程式,下同);除去 ZnSO4 中混有的 _______________( Zn+CuSO4===Cu+ZnSO4 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项 A B 待提纯的物质 铜粉(炭粉) NaCl(Na2CO3) 盐酸 稀硫酸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在空气中灼烧 加入过量的盐酸,将溶液蒸发结晶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C
D
NaOH(Na2SO4)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讲解突破)(解析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第2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讲解突破)(解析版)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物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需要掌握各种常见气体、酸溶液、碱溶液、碳酸盐等的检验方法,熟记一些特殊的实验现象及这些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这也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

专题归纳一、物质的除杂1.物质的除杂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为提纯。

2.除杂质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和“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①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①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①确定除杂质方法;①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二、混合物的分离1.混合物的分离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离开,并且恢复到各物质原来的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

2.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例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例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三、物质的检验、鉴别1.物质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017年中考酸碱盐应用专题:物质鉴别答案

2017年中考酸碱盐应用专题:物质鉴别答案

酸碱盐应用专题:物质鉴别一、物质的鉴别、鉴定(检验)、提纯(除杂)、分离: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③鉴别H2和CH4:、④鉴别Na2CO3和NaCl:⑵鉴定(检验):检验是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某种物质确定出来的过程。

写出检验下列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盐酸:、②Fe2(SO4)3:、⑶除杂:除杂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的过程。

①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除杂过程对所加试剂的要求:②使杂质转化为易与主要物质分离(即状态不同)的物质;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写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除去MnO2中的KCl:②除去NaOH中的Na2CO3:⑷提纯:提纯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并得到某纯净物的过程。

写出提纯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提纯KCl:、、②从MgCl2与CaCl2的混合物中提纯MgCl2:、、、⑸分离: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开从而得到各纯净物的过程。

写出分离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分离KCl与MnO2的混合物;②分离BaCl2与NaCl的混合物。

二、气体的干燥:①酸性干燥剂:浓硫酸、P2O5⑴干燥剂②碱性干燥剂:固体CaO、固体NaOH③中性干燥剂:无水CuSO4①酸性气体:CO2、SO2、H2S、HCl⑵气体②碱性气体:NH3③中性气体:H2、O2、CH4、CO注意:酸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酸性气体。

(一)气体的检验和鉴别1、下列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着火燃烧的是()A.N2B.O2C.H2D.CO22、能把N2和CO2区别开来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带火星的木条D.分别通入蒸馏水3、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氧气和空气C.甲烷和空气D.二氧化碳和氮气4、能把N2和CO2、O2和CO2、CO和CO2区别开来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用带火星的木条D.分别通入蒸馏水5、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最简便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B.加入澄清石灰水C.用燃着的木条D.闻气味6、欲用简单方法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可选择( )A.燃着的木条B.干而冷的烧杯C.紫色的石蕊试液D.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7、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与分离(含解析)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与分离(含解析)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与分离一、选择题1.下列混合物能够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A.KCl和NaNO3B.MnO2和KClC.H2O和H2SO4D.CaCO3和AgCl2.下列鉴别或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灼烧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C.用食醋鉴别纯碱和食盐D.通过观察颜色区分黄铜和黄金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Na2SO4和Ca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入适量盐酸;④蒸发结晶;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⑤②③④B.③①⑤②④C.①③⑤④②D.⑤③②①④4.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B.除去木炭粉中的铁粉,可用磁铁吸引C.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可溶解、过滤、蒸发D.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可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5.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正确的是( )A.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用碘化钾溶液B.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固体:加熟石灰研磨C.除去CaCO3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D.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6.下列除杂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8.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3.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固体:铁粉、氧化铜、木炭粉(稀盐酸)B.液体:稀盐酸、H2O、Ca(OH)2溶液(紫色石蕊溶液)C.固体:ZnSO4、CaCO3、KCl(水)D.液体: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二、填空及简答题14.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图。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及分离 (无答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及分离 (无答案)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1.下列方法可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是()A.插入燃烧着的木条B.闻气体的气味C.带火星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2.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C.未听到声音D.试管炸裂3.鉴别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①硝酸银溶液②氯化钡溶液③紫色石蕊试剂④碳酸钡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2018年上海黄浦区二模45】不能用于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试剂是A. 无色酚酞试液B. 紫色石蕊试液C. 氯化钙溶液D. 氯化铜溶液5.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Ba(OH)2溶液]C.NaOH、HCl、KCl三种固体(石蕊溶液)D.Cu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Ca(OH)2溶液]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有三种溶液,只用Na2CO3溶液就能将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Na2SO4、H2SO4、NaNO3B.NaCl、CaCl2、Ba(NO3)2C.HNO3、H2SO4、NaHCO3D.HNO3、BaCl2、Na2SO47.【2018年上海青浦区二模45】下列各组物质仅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A.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 B.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C.铝片、铁片、银片 D. 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8.有四瓶澄清透明的溶液。

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K2SO4溶液;④NaOH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A.④②①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9.【2018年上海杨浦区二模22】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OH、Ba(NO3)2、NaCl、MgSO4B.NaOH、FeCl3、HCl、HNO3C.Na2CO3、NaCl、Na2SO4、Ba(OH)2D.Na2CO3、HCl、BaCl2、NaCl10.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H2SO4NaCl Na2CO3CaCl2B.HCl NaOH CuSO4MgSO4C.Na2CO3K2SO4BaCl2HClD.NaNO3HCl CaCl2KOH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HCl 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NH4)2CO3C.FeCl3HCl NaCl NaOHD.Na2CO3Na2SO4HCl H2SO412.【2018年上海奉贤区二模44】下列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OH、CuSO4、K2SO4 B.KNO3、NaCl、Ba(NO3)2C.NaCl、K2CO3、Ca(OH)2 D.NaCl、HNO3、AgNO313.(2015闵行二模)把HCl、Na2CO3、H2SO4、NaOH、NaNO3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来,实验方案中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最合理的是()A.石蕊试液、稀HNO3、AgNO3溶液B.BaCl2溶液、稀HNO3、石蕊试液C.稀HNO3、石蕊试液、AgNO3溶液D.稀HNO3、酚酞试液、BaCl2溶液14.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所得溶液无色,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CuSO4和Na2CO3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C.一定含NaCl、Ba(NO3)2,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15.【2018年上海徐汇区二模46.】某同学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甲、乙二个实验,实验结束后,把甲、乙试管中废液依次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如右图所示),下列对废液缸中废液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A.废液中除氯化钠外,一定有氯化钙B.如果废液呈碱性,则一定有氢氧化钙C.如果废液呈酸性,则一定有氯化钙、氯化钠D.废液中一定有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或盐酸中的一种物质16.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有三种B.原溶液中没有硫酸盐C.原溶液中杂质肯定是一种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一种17.【2018年上海奉贤区二模46】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O(气)、CO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

2020年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A 过量的石灰水能把碳酸钠反应掉,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铜和氧气 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氮气不反应,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氧 化铜,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稀盐酸和锌反应,和银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银,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5.(2019山东青岛,19,2分)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易错警示 用结晶法分离两种可溶性物质时,根据量多的物质确定结晶方法。
10.(2019山东临沂,18,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 A.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CO(CO2):通过NaOH溶液 C.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铁粉(锌粉):加入稀硫酸,过滤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答案 B A项,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氧气与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B项,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得到NaOH溶 液,故B正确;C项,没有过滤操作泥沙不能除去,故C错误;D项,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与K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 沉淀和硝酸钾,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是指通过对物质进行多种检验,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性质的过程。

鉴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性质鉴别: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以确定其可能的成分。

2.化学性质鉴别: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通过观察反应产生的特征现象,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形成等,以确定其成分。

3.光谱分析鉴别:利用吸收、发射、散射等光谱现象,对物质进行鉴别。

4.色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对物质进行鉴别。

5.质谱分析鉴别:利用物质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等信息,对物质进行鉴别。

物质的除杂物质的除杂是指将混杂在物质中的其他物质去除,以提高物质的纯度。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溶解结晶法:将混杂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过结晶、过滤等步骤,去除杂质。

2.洗涤法:将混杂物质用适当的溶液或洗涤剂进行反复洗涤,去除杂质。

3.蒸馏法:利用混杂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蒸馏分离,去除杂质。

4.气相色谱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和移动速度差异,进行分离和去除杂质。

总之,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试剂和实验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基于它们在性质和反应方面的差异。

试剂的选择可以是自选、指定或不加试剂。

物理方法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的鉴别。

化学方法包括特征现象法、两两混合法和借助产物法等。

除杂的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和能够复原。

常用的除杂方法包括过滤、结晶、转化法、沉淀法、气化法、加热法、溶解法和置换法等。

在鉴别物质时,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颜色、气味、溶解性和溶解热现象等现象来进行区分。

例如,含Cu2+溶液显蓝色,含Fe2+溶液显浅绿色,含Fe3+溶液显黄色,KMnO4溶液显紫红色。

对于气味,SO2和NH3都有刺激性气味。

对于溶解性,CaCO3不溶于水,而Na2CO3溶于水。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检验、鉴别、除杂的原则,会选择试剂除去常见物质中的杂质2、学习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般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3、培养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物质检验、鉴别、除杂原理和方法三、学习方法探究讨论、分析归纳、理解运用四、教学设计一物质的检验原理方法介绍:1. 原理:根据物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利用这种特性上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方法,将物质区分或鉴别,要求现象明显。

2. 检验方法(1)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水溶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对所给物质进行检验。

3.初中常见的物质检验:学生练习:(教师讲解)常见气体的检验:主要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甲烷、一氧化碳、氨气、水蒸气常见离子的检验:主要的离子有:氢离了、气氧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钙离子(具体方法见课件)二、常见物质的鉴别1、鉴别原理鉴别主要是利用物质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从而进行明显的区分。

2、鉴别原则选用鉴别方法时先简单后复杂,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尽量不用化学方法。

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先考虑物理方法——根据物质不同的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溶解时不同的热量变化等物理性质进行判断;再考虑化学方法——加入某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属于该物质的特殊的、独有的特征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常见的不同现象离有: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改变、吸放热、固体溶解等。

3、鉴别方法(1)物理方法a. 依据颜色鉴别:如含铜离子的溶液蓝色、含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呈浅绿色、KMnO4溶液呈紫红色等b. 依据气味鉴别:如SO2、NH3均有刺激性气味;c. 依据溶解性鉴别:如CaCO3不溶于水、Na2CO3溶于水;d. 依据溶解现象鉴别:如溶于水放热的有:氢氧化钠、氧化钙、浓硫酸;溶于水吸热的有:硝酸铵;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有: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试剂和方法
(1)用pH试纸检测;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氢氧根离子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OH-) (2)滴加某些盐溶液 如:CuSO4溶液
FeCl3溶液
现象
pH__>___7 溶液变__红___色 溶液变__蓝___色
有____蓝__色__沉__淀____生成 有___红__褐__色__沉__淀___生成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3.常见物质的除杂 (1)常见气体物质除杂
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N2(或CO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通过碱H石2(灰或等CO干2或燥O剂2) NH3
H2O
通过浓硫酸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或H2或CO)
CO2、SO2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洗气,再干燥
CO2
HCl 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洗气,再干燥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不用其他任何试剂,怎样鉴别下列物质?
(1) NaOH溶液 CuSO4 溶液 稀 HCl 蓝色沉淀 蓝色溶液 无现象
先观察,再混合
(2) Na2CO3溶液 稀HCl
CaCl2溶液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一、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鉴别原则: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鉴别方法:先利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进 行区分;再利用化学性质进行区分,化学性质中一般优先考虑 酸碱性,再选择加入试剂,利用物质间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区 分。 叙述要求: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H2SO4 ? Ca(OH)2
所用试剂
稀硫酸
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H2SO4+BaCl 2==BaSO4 ↓+2HCl
石灰水 无现象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H+ + CO322.常见离子的检验
H2O + CO2 ↑
NH4+ + OH-
H2O + NH3 ↑
气味 如酒精、氨气、二氧化硫有特殊气味
溶解性 如碳酸钙、氯化银、硫酸钡等不溶于水;
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H2SO4 ? Ca(OH)2 所用试剂 CO2
稀硫酸 无现象
石灰水 变浑浊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一、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二氧化碳(CO2)
NaHCO3+HCl==NaCl+H2O+CO2↑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2)常见固体物质除杂
物质
Cu Fe粉 CaO Na2CO3
杂质
Fe、Zn CuO Cu粉 CaCO3
NaHCO3
除杂方法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用磁铁吸引将铁粉分离出来 高温煅烧 加热分解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3)常见溶液中的除杂(括号中为杂质) NaCl溶液( Na2CO3) H+ + CO32-
加适量稀盐酸
H2O + CO2 ↑
NaCl溶液(Na2SO4) NaCl溶液(NaOH) NaCl溶液( CuSO4)
Ba2+ + CO32-
BaCO3 ↓
加适量BaCl2、CaCl2溶液,过滤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加适量稀盐酸
加适量CuCl2溶液,过滤
水蒸气(H2O)
检验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粉末由_白__色变为蓝__色
CuSO4 + 5H2O ==CuSO4 ·5H2O
白色固体
蓝色固体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
氨气(NH3)
湿润的___红___色石蕊试纸
续表 现象 石蕊试纸变__蓝_____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和分离1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1.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 颜色不同
2.碳酸钙粉末与氯化钠粉末 溶解性不同
3.氢氧化钠粉末与硝酸铵粉末 溶于水现象不同
4.氧气和氨气
气味不同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颜色如硫酸铜溶液蓝色氯化亚铁溶液 浅绿色
氯化铁溶液
黄色
物理方法:
高锰酸钾溶液 紫红色 金属铜 红色 金 金黄色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试剂和方法
铁离子(Fe3+)
滴加碱溶液
滴加碱溶液; 铜离子(Cu2+)
插入铁丝、锌片等较活泼金属
续表 现象
产生红褐色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铁丝、锌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请你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
(1) 稀H2SO4、 NaOH溶液、 NaCl溶液 石蕊试液 (2) Na2SO4溶液、 Na2CO3溶液、BaCl2溶液 稀H2SO4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二、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1.除杂和分离的区别 (1)除杂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而得到所 需物质的过程。 (2)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物质一一分开,获得纯净组分的过程, 各种成分都要保留。
2.除杂三原则 (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不能使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减少。 (3)易分:杂质易分离。
氯化氢(HCl)
通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HCl + AgNO3 ==AgCl ↓+HNO3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H2SO4 ? Ca(OH)2
H+ ? OH-?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试剂和方法
现象
(1)用pH试纸检测;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pH___<___7;溶液变__红__色
续表
离子
试剂和方法
现象
碳酸根离子
加入稀盐酸,
(CO23- )
铵根离子 (NH+4 )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滴加_N_a_O__H_溶__液___,微热(加入熟石灰混 合研磨),将产生的气体用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检验
有气体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试纸变蓝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氢离子 (H+)
(2)加入活泼金属(锌粒、镁条)
有_____无__色__气__体____产生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CuO) (4)加入碳酸盐[ CaCO3、Na2CO3 ]
固体消失,溶液变黄/蓝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__浑__浊____的气体
(5)与不溶性碱反应[ Fe(OH)3、Cu(OH)2 ] 固体消失,溶液变黄/蓝
初三化学名师课程
2.常见离子的检验 Ag+ + Cl-
AgCl ↓
Ba2+ + SO42-
BaSO4 ↓
续表
离子
试剂和方法
现象
氯离子(Cl-) 硫酸根离子
(SO24- )
加入______A_g_N_O__3_和__稀__硝__酸____溶液 加入____B_a_(_N__O_3_)2_和__稀__硝__酸____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