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专项练习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参与反应,混合气体通过氧化铜后只有二氧化碳气体,达到去除一氧化碳的目的,选项C正确;
D、氧化铜为固体,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变为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剩余固体只有氧化铜,达到去除碳的目的,选项D正确。故选B。
A.④②⑤③①⑥ B.②④⑤①③⑥ C.②⑤④①③⑥ D.⑤④②③①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进行过滤,再加入稍过量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蒸发结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⑥或⑤②④①③⑥。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NaOH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Cu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HCl气体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固体
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物质的鉴别、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答案解析版)

专题15 物质的鉴别、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考点01 酸碱盐的检验与鉴别考点02 物质的分离、除杂与提纯考点03 离子的共存考点1 酸碱盐的检验与鉴别1.(2024河南,10)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
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软水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C.用灼烧法区分涤纶、羊毛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2.(2024山东滨州,1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3.(2024山东烟台,1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4.(2024四川眉山,11)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方案是5.(2024四川乐山,13)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CaCl2、KCl、K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①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①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AgCl是一种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原固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B.一定不含CuSO4和KClC.一定只含有K2CO3D.一定含有K2CO3和KCl6.(2024重庆A卷,15)下列实验方法和主要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2024云南省卷,19)由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8.(2024江苏连云港,12)O 2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认识和获取O 2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生产的O 2可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字母)。
a .O 2分子质量变小 b .O 2分子间间隔减小 c .O 2分子转变为其他分子 (2)实验室里现有MnO 2固体、H 2O 2,溶液以及下列装置(A ~D ):① 仪器M 的名称是 (填字母)。
a .长颈漏斗b .锥形瓶c .集气瓶① 利用上述药品制取O 2,应选择的两个装置是 (填字母)。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各组除杂质(括号内表示少量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NaCl溶液(MgCl2);适量NaOH溶液,过滤B.CaO(CaCO3);稀盐酸C.铜粉(铁粉);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D.O2(水蒸气);固体NaOH【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MgCl2能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拟订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除去氯化铜中的硫酸铜,加入硝酸钡,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铜,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会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铜,不符合题意;B、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加入稀盐酸,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可以达到目的,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且通入过量的氧气,会引入新的杂质氧气,不符合题意;D、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经过溶解,过滤,洗涤和蒸发结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中考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题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过量铁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O2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除O2应该用灼热的铜网,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然后通过干燥除掉溶液中带入的水分,可得一氧化碳,选项正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滤后液体只有水,选项正确;C、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碳都会与氧气发生反应,选项错误;D、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得溶液是氯化钠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
故选C。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去除氧气中水蒸气,正确。
中考化学分离和提纯除杂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A错误;B、NH4H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蒸发的方法;故C错误。
D、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但NaOH溶液是过量的,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氢能与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应再进行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碳酸氢钙、碳酸钙高温下均能分解,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碳酸钠能与过量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硝酸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除去杂质氯化铜后会引入新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B、在加热的条件下,不但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碳粉也能与氧化铜反应,该方法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且碳酸钙不溶于水,反应后过滤掉过量的碳酸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但蒸发时过量的盐酸挥发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选项错误,故选C。
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项08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分离和提纯30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项08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分离和提纯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炭粉中的铁粉用磁铁吸引B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C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D检验NaOH溶液是否混有Na2CO3滴入少量的酚酞溶液,观察现象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铁能被磁铁吸引,该选项设计合理;B、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则能鉴别,该选项设计合理;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该选项设计合理;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故选D。
2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方法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B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闻气味C鉴别纯碱溶液和烧碱溶液加酚酞溶液D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比较温度变化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若泡沫少、浮渣多则为硬水,若泡沫多、浮渣少则为软水,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无法鉴别,符合题意;C 、鉴别纯碱(碳酸钠)溶液和烧碱(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呈碱性,加酚酞溶液,溶液都会变为红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D 、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2N 和2CO B .用稀盐酸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C .用 2Ba OH 溶液鉴别 442NH SO 和43NH NO 溶液D .用水鉴别NaOH 固体和NaCl 固体【答案】A【详解】A 、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可燃也不助燃,都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能鉴别,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C 、氢氧化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氨气、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并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钡和硝酸铵反应生成硝酸钡、氨气和水,只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能鉴别,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 、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温度升高,氯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几乎不变,能鉴别,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铜网,铜与氮气不反应,铜与氧气能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但是常温下铜与氧气不反应,常温下,通过足量的铜网,不能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氧气,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符合题意;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加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臭味,过滤,除去活性炭,才能得到水,需加过滤步骤,不符合题意;D、将混合气体通过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二氧化碳,但是一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会携带上水蒸气,引入了新的杂质水蒸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除去CO气体中少量CO2,可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水中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是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彻底除去杂质,故选项出错误。
C、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CO2能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不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3.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稍过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⑥蒸发结晶。
九年级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C、混合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结晶可除去杂质得到氯化钠,无需过滤,符合题意;
D、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可以除去杂质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Fe(Fe2O3)——过量稀盐酸、过滤
C.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D.NaOH溶液(Na2CO3)——适量Ca(OH)2溶液,过滤
C、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且通入氧气引入新杂质,故错误;
D、氯化钾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以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再蒸发获得氯化钾,故正确。故选D。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
点燃
B
FeCl2(CuCl2)
加水溶解、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故选C。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8.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B
鉴别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氮肥
用氢氧化钡溶液
C
除去CO中少量H2O和C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专项练习本文由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整理提供: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归纳整理】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
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现将有关要点归纳如下:
1.应注意几个〝不〞
⑴不能〝玉石俱焚〞。
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
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rar r;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⑵〝不增〞、〝不减〞。
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⑶不污染环境。
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⑷不能〝旧貌变新颜〞。
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那么
⑴假设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方法适用范围或原理举例
物理方法过滤法①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②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粗盐的提纯
结晶法蒸发①分离溶质与溶剂
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降低温度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分离Na Cl与KNO3的混合物
方法适用范围或原理举例
化学方法化气法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除Na2SO4中Na2C O3,可加适量稀H2SO4:
Na2CO3+ H2SO4=Na2SO4+ CO2↑+ H2O
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Na2SO4+ BaCl2==BaSO4↓+2NaCl
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除Fe SO4中的Cu 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Fe SO4
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 H2SO4==CuSO4+ H2O
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
CaCO3 CaO+ CO2↑
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CuO Cu+CO2
当然,实际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几种方法。
【问题探究】
问题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假设只准加入一种试剂,那么这种试剂是_______。
问题2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硝酸银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问题3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 H2O、AgNO3、HNO3
B. H2O、NaOH、HNO3
C. H2O、NaO H、HCl
D. H2O、KOH、HNO3
问题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
【巩固练习】
1.以下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加入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
A. NaCl(Na2CO3)
B. Fe(Cu)
C. Na2CO3(CaCO3)
D. HCl(BaCl2)
2.分离以下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用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
C.用蒸馏法(依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煤油和水的混合物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中的CO2,得纯净的CO
3.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
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A 氯化钠溶液氯化镁加入适量烧碱溶液,再过滤
B 硝酸钠溶液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再过滤
C 熟石灰石灰石高温煅烧
D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
4.按照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硫酸铜晶体
C.氯化钡和硫酸钾
D.二氧化锰和氯化钠
5.以下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 2]
D. 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
6.实验操作方法: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其中可用于混合物分离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7.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
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学生选用试剂评价(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甲HCl
乙H2SO4
丙Ba(OH)2
8.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
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回收。
于是。
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活动:
⑴[设计方案] 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⑵[小组讨论]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那么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那么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
你认为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化学方程式为。
⑶[进行实验] 过程如上图:
请回答:操作a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⑷[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含有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