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4级《应用电化学》期末复习题汇总

合集下载

应用电化学复习题(整理)

应用电化学复习题(整理)

应用电化学复习题(整理)应用电化学复习题1.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A) 增大(B) 减小(C) 先增后减(D) 不变2.在298K的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a)A13+(b)Mg2+(c)H+(d)K+3.298K时,有浓度均为0.001mol·kg-1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a) CuS04(b) CaCl2(c) LaCl3(d) NaCl4.298K时有相同浓度的NaOH(1)和NaCl(2)溶液,两个Na+的迁移数t1与t2之间的关系为( )(a) t1 = t2(b) t1 > t2(c)t1 0 (B) E =E ? (C) E 0 (b)E=E0 (c)EE2(B) E1<E2(C) E1=E2(D) 无法判断27.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 )(A) 浓差极化电极(B) 电化学极化电极(C) 难极化电极(D) 理想可逆电极28.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不考虑超电势,在阳极上将会发生什么反应。

已知Ф0(Cu2+,Cu)=0.34V,Ф0(O2,H20)= 1.23V,Ф0(C12,C1-)=1.36V ( )(a)析出氧气 (b)析出氯气 (c)析出铜 (d)钢电极溶解29.已知Ф0 (Fe2+,Fe)=-0.44V,Ф0 (Cd2+,Cd)=-0.40V,将Fe(s)和Cd(s)的粉末投入含Fe Z+(0.lmo1.kg-1)和含 Cd2+(0.001mol·kg-1)的溶液中,Fe(s)和Cd(s)粉将(a)都溶解(b)Fe(s)不溶,Cd(s)溶解(c)都不溶解 (d)Fe(s)溶解,Cd(s)不溶30.以石墨为阳极,电解0.01mo1·kg-1NaCl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a)C12(g) (b)O2(g) (c)C12与O2混合气 (d)无气体析出已知Ф0 (C1-|C12,Pt)=1.36V,η(C12)=0;Ф0 (H20|02|Pt)=1.229V,η(02)=0.8V31.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 (b)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c)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势最大者 (d)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势最小者32.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 2+、Ca 2+、Zn 2+和Cu 2+的电解质溶液,已知Ф0 (Fe 2+,Fe)=-0.440V ,Ф0 (Ca 2+,Ca)=-2.866V ,Ф0 (Zn 2+,Zn)=-0.763V ,Ф0 (Cu 2+, Cu)=0.337V 设H 2因有超电势而不析出,则这些金属析出的次序为( )a)Ca Zn Fe Cu , b)Ca Fe Zn Cu , c)Cu Fe Zn Ca , d)Ca Cu ZnFe33. 在10 cm 3 1mol ·dm -3 KOH 溶液中加入10 cm 3水,其电导率将_______________,摩尔电导率将_________________(填入增加、减小、不能确定)。

化工培训总结期末题目大全

化工培训总结期末题目大全

化工培训总结期末题目大全第一章:化工基础知识1. 化学反应动力学及速率常数的确定方法2. 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及其应用3. 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4.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5. 化学动力学理论及反应动力学的数学表述第二章:化工流程模拟与优化1. 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2. 化工流程优化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3. 化工流程设计中的经济性与环保性考虑4. 传热传质过程的模拟与优化5. 化工流程动态模拟及控制策略第三章:化工反应器与催化剂1. 化工反应器的基本类型与设计原理2. 化工反应器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方法3. 催化剂的种类、催化机理与催化反应的优化4. 化工反应器的性能评价与优化方法5. 化工反应器的安全性考虑与事故预防第四章:化工分离技术与装置1. 化工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2. 化学物质的蒸馏与萃取分离方法3. 化学物质的吸附与析出分离方法4.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中的应用5. 化工分离装置的设计与优化第五章:化工安全与环保1. 化学品的危险性评估与安全管理2. 化工装置的安全设计与操作规范3. 化学品的储存与运输安全措施4. 化工废物的处理与排放控制方法5. 化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六章:化工实验与仪器分析1. 化工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与措施2. 常用化学实验仪器的操作与维护方法3. 化工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4. 化工实验的设计与优化思路5. 化工实验结果的解读与报告撰写技巧第七章:化工新技术与前沿研究1. 新型化工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2. 微反应器与微流控技术在化工中的应用3.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4. 新型分离技术在化工中的应用5. 生物工程与化工工艺的融合研究与发展趋势以上是化工培训总结期末题目大全,涵盖了化工的基础知识、流程模拟与优化、反应器与催化剂、分离技术与装置、安全与环保、实验与仪器分析以及新技术与前沿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研究有所帮助。

广东化工类专业对口升学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题20(含答案)

广东化工类专业对口升学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题20(含答案)

广东2014届化工类专业对口升学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题20(含答案)二、非选择题13.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

(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由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完成A 后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部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填写该表:仪器标号仪器中所加物质作用A 石灰石、稀盐酸石灰石与盐酸作用产生CO2(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

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验证C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3)酸,可以起到液封作用,防止反应激烈时气体经漏斗冲出(4)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解析(1)(2)盐酸是挥发性酸,所以制取的CO2中含有HCl及水蒸气,首先除杂,先用饱和碳酸氢钠除去HCl,然后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除杂后主要实验(碳与CO2反应),生成的CO气体中一定含有CO2,最后还得把CO中的CO2除去;(3)如果不加小试管,应该一次加入比较多的盐酸,才能浸没长颈漏斗尖端,无法用分次加入来控制反应速率及生成气体的量。

14.2010年5月15日,CCTV对“南澳一号”沉船的考古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现场直播,从沉船中发现了大量宋代精美瓷器,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青花瓷胎体的原料——高岭土[Al2Si2O5(OH)x],可掺进瓷石制胎,青花瓷釉料的成分主要是钾长石(KAlSi3O8),在1 300 ℃左右一次烧成的釉可形成精美的青花瓷。

2012、2013年第一学年应用电化学期末考试题

2012、2013年第一学年应用电化学期末考试题

2012、2013年第一学年应用电化学期末考试题2012—2013年第一学年《应用电化学》期末考试题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30分)1、电化学研究对象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构成原电池的必要条件①_____________(区别于一般电池)、②____________(区别于腐蚀电池)、③______________。

3、电极和溶液接触后,在电极和溶液的相界面会自然形成的双电层,这是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电荷层,双电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极过程的液相传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电极两回路中的三电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回路为极化回路(串联回路)和测量回路(并联回路)。

6、在生产实际中最常遇到的气体电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学电源通常分为四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金属腐蚀按腐蚀机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9、电镀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0.011-mol己二酸溶液的pH=____________,并计算在同一温度下?L0.11-mol己二酸溶液的pH=____________。

L二、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电解时正极是__________,负极是__________;在原电池中正极是__________,负极是__________。

化工电工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化工电工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化工电工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考试题1. 请简述化工电工的定义和职责。

2. 什么是电流? 请解释一下电流的基本概念以及它的测量单位。

3. 请解释电阻的概念,并介绍常见的电阻类型。

4. 什么是直流电? 请解释直流电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5. 请解释交流电的特点,并与直流电进行对比。

6. 请解释电压的概念并介绍电压的测量单位。

7. 请描述电容的概念,并介绍常见的电容器类型。

8. 请解释电感的概念,并介绍常见的电感器件。

9. 什么是电路? 请描述电路的组成要素。

10. 什么是短路?请解释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答案1. 化工电工是负责化工企业或相关领域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的专业人员。

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安装、检修和维护电气设备;执行电气系统的预防性维护工作;故障诊断和排除;制定电气设备维修计划等。

2. 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现象。

它表示电子或其他带电粒子的流动强度。

电流的测量单位是安培(A)。

安培是每秒经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也可以理解为每秒通过导体的电荷数量。

3. 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

它是电路中用于限制电流的元件。

常见的电阻类型包括:固定电阻、变阻器、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

4. 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

它的特点是电压和电流的极性保持不变。

直流电广泛应用于电池供电设备、半导体电子器件等领域。

5. 交流电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它的特点是电压和电流的极性以及大小都随时间变化。

与直流电相比,交流电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输电和变压。

在大多数家庭和工业应用中,我们使用的都是交流电。

6. 电压是电路中电流流动的推动力或压力。

它的测量单位是伏特(V)。

伏特是两个点之间施加的电压,使得电流在一个欧姆的电阻中流动时产生一瓦特的功率。

7. 电容是用于存储电荷的元件。

它是由两个电极和介质组成的。

常见的电容器类型包括:电解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等。

8. 电感是一种储存磁能的元件。

它由线圈或线圈的一部分组成,通常由铁芯环绕。

应用电化学期末复习题

应用电化学期末复习题

应⽤电化学期末复习题第⼀章1.如何设计电化学反应体系?答:㈠电极①⼯作电极要求:①电化学反应不会因电极⾃⾝所发⽣的反应⽽受到影响②电极不发⽣反应,能在较⼤的电位区域中测定;③电极⾯积不宜太⼤电极表⾯最好应是均⼀平滑的,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法进⾏表⾯进化等等分类:Ⅰ固体惰性固体电极材料:玻碳、Pt、Au、Ag、Pb、导电玻璃。

Ⅱ液体液体电极(Hg、Hg齐):有可重现的均相表⾯,容易制备,H2析出超电势⾼。

②辅助电极要求:①与⼯作电极组成回路,使⼯作电极上电流流畅②辅助电极上可以安排为⽓体的析出反应或⼯作电极的逆反应,以使电解液组分不变③对⼯作电极影响轻度⼩④表⾯积⼤使极化作⽤主要作⽤于⼯作电极上,电阻⼩,不易极化,对形状、位置有要求。

③参⽐电极要求:①⽤于测定研究电极的电极电势②提供热⼒学参⽐③是可逆电极,其电极电势符合Nerest⽅程④应具有良好的电势稳定性和重现性等⑤不同体系采⽤不同参⽐电极㈡隔膜要求:①导电②离⼦通透性③阴阳两极的产物不互相⼲扰㈢电解质溶液(介质)作⽤:①在电化学体系中起导电和反应物双重作⽤②电解质只起导电作⽤时,不发⽣氧化还原反应③固体电解质为具有离⼦导电性的晶态或⾮晶态物质2.法拉第过程:电荷经过电极/溶液界⾯进⾏传递⽽引起的某种物质发⽣氧化或还原反应的过程,是个化学反应。

3.⾮法拉第过程:在⼀定条件下,当在⼀定电势范围内,施加电位时,电极/溶液界⾯并不发⽣电荷传递反应,仅仅是电极/溶液界⾯的结构发⽣变化的过程,是个物理反应。

4.画图说明双层理论图形?答:图(11页图1.5)BDM模型(公认):电极/溶液界⾯的双电层的溶液⼀侧由若⼲“层”组成。

图1.1电极/溶液界⾯双电层区模型说明:内层:最靠近电极的⼀层(紧密层),由溶剂分⼦+特性吸附物质组成。

第⼀层:⽔分⼦层;φM第⼆层:⽔化离⼦剩余电荷层;IHP(内Helmholtz层):特性吸附离⼦的电中⼼位置(距离x1处);OHP(外Helmholtz层):最接近电极的溶剂化离⼦(⾮特性吸附离⼦)的中⼼位置(距离x2处);分散层:⾮特性吸附离⼦由于电场的作⽤⽽形成,位于OHP层与溶液本体之间,并延伸到本体溶液。

石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石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石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化工的主要原料是()。

A. 天然气B. 煤炭C. 石油D. 铁矿石答案:C2. 石油化工产品中,以下哪项不是基础化学品?()。

A. 乙烯B. 丙烯C. 丁二烯D. 硫酸答案:D3. 以下哪种催化剂在石油化工中应用最广泛?()。

A. 铂催化剂B. 镍催化剂C. 钯催化剂D. 铜催化剂答案:B4. 石油炼制过程中,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汽油产量B. 提高柴油产量C. 提高航空煤油产量D. 提高润滑油产量答案:A5.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种反应不属于聚合反应?()。

A. 聚乙烯的合成B. 聚丙烯的合成C. 聚氯乙烯的合成D. 苯的硝化反应答案:D6.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合成橡胶的原料?()。

A. 丁二烯B. 苯乙烯C. 异戊二烯D. 甲醇答案:D7.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种设备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

A. 反应器B. 分离塔C. 换热器D. 压缩机答案:B8.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种工艺用于生产合成氨?()。

A. 哈伯工艺B. 费托合成C. 氧化还原反应D. 裂解反应答案:A9.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合成纤维的原料?()。

A. 聚酯B. 聚酰胺C. 聚丙烯D. 聚丙烯腈答案:C10.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合成树脂的原料?()。

A. 苯酚B. 丙烯酸C. 丁二烯D. 甲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石油化工产品中,以下哪些属于合成材料?()。

A. 合成橡胶B. 合成纤维C. 合成树脂D. 合成洗涤剂答案:ABC12.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催化剂中毒物质?()。

A. 硫B. 氮C. 水D. 氧气答案:ABC13.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反应器类型?()A. 固定床反应器B. 流化床反应器C. 搅拌釜反应器D. 管式反应器答案:ABCD14.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分离技术?()A. 蒸馏B. 萃取C. 结晶D. 吸附答案:ABCD15. 石油化工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污染物处理方法?()A. 焚烧B. 化学处理C. 生物处理D. 物理处理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石油化工中,催化重整的主要目的是生产_______。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4级《应用电化学》期末复习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4级《应用电化学》期末复习题

《应用电化学》复习题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放电条件对电池的放电容量和性能有利()A温度在20~40℃之间放电、间歇放电;B深度放电、高温放电;C连续放电、放电倍率较大放电;D低温放电、30%左右的额定容量放电。

2.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所输出的电量(单位为A∙h∙kg-1或A∙h∙L-1)指的是电池的()A额定容量;B比容量;C放电倍率;D比能量。

3.对于可溶正极锂电池(如Li/SOCl2),其中可溶指的是()A Li可溶于溶剂中,形成有机电解液;B正极(SOCl2)可溶于溶剂中,形成有机电解液;C无机支持电解质可溶于溶剂中,形成有机电解液;D有机支持电解质可溶于溶剂中,形成有机电解液;4.燃料电池与一般电池的本质区别在于()A能量供给连续,燃烧和氧化剂由外部提供B能量转化效率高,低或零污染排放;C高度可靠,操作简单;D比能量和比功率高,建设周期短。

5.有一个电池上的标号是LR6,它的含义是:()A碱性锌锰圆柱形5号电池;B碱性锌锰圆柱形7号电池;C碱性锌氧化银圆柱形5号电池;D碱性锌氧化银圆柱形1号电池。

6.碱性Ni/Cd电池密封的工作原理主要是:()A负极的有效容量是正极的1.3-2.0倍;B正极的有效用量是负极的1.3-2.0倍;C正负极的有效容量基本相同,O2通过渗透膜到达负极使之还原消除;D正负极的有效容量基本相同,O2通过渗透膜到达正极使之还原消除。

7.开路电压OCV是指:()A没有电流流过外电路时电池正负极两级的电势差;B是指无负荷情况下的电池电压;C是指电池有电流流过时的端电压D是指电池放电电池终止时的电压值。

8.金属共沉积的基本条件是:φ1.析≈φ2.析,为了使两种离子共同析出,下列所采用的方法中不一定可行的是()A调节离子浓度;B调节电流密度C调节反应温度D加入络合剂9.在光亮硫酸盐镀铜中,阳极材料选用下列哪一种比较合适()A普通铜板B电解铜板C4%~30%的磷铜板D0.04%~0.3%的磷铜板10.有机膦酸盐镀铜(HEDP镀铜)的P H范围是8-10,其中HEDP与Cu2+的主要络合形式是():A〔Cu(C2H5P2O7)〕-B〔Cu(C2H4P2O7)〕2-C〔Cu(C2H3P2O7)2〕8-D〔Cu(C2H6P2O7)〕011.关于电镀液中的主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盐浓度高,镀层较粗糙;B主盐浓度低,允许通过的电流密度小C主盐浓度低,沉积速度快;D常见的主盐是硫酸盐和氯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电化学》复习题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放电条件对电池的放电容量和性能有利()A 温度在20~40℃之间放电、间歇放电;B 深度放电、高温放电;C 连续放电、放电倍率较大放电;D 低温放电、30%左右的额定容量放电。

2.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所输出的电量(单位为A∙h∙kg-1或A∙h∙L-1)指的是电池的()A 额定容量;B 比容量;C 放电倍率;D 比能量。

3.对于可溶正极锂电池(如Li/SOCl2),其中可溶指的是( )A Li可溶于溶剂中,形成有机电解液;B 正极(SOCl2)可溶于溶剂中, 形成有机电解液;C 无机支持电解质可溶于溶剂中, 形成有机电解液;D 有机支持电解质可溶于溶剂中, 形成有机电解液;4.燃料电池与一般电池的本质区别在于()A 能量供给连续,燃烧和氧化剂由外部提供B 能量转化效率高,低或零污染排放;C 高度可靠,操作简单;D 比能量和比功率高,建设周期短。

5. 有一个电池上的标号是LR6,它的含义是:( )A碱性锌锰圆柱形5号电池; B 碱性锌锰圆柱形7号电池;C 碱性锌氧化银圆柱形5号电池;D碱性锌氧化银圆柱形1号电池。

6. 碱性Ni/Cd电池密封的工作原理主要是:()A 负极的有效容量是正极的1.3-2.0倍;B 正极的有效用量是负极的1.3-2.0倍;C 正负极的有效容量基本相同,O2通过渗透膜到达负极使之还原消除;D正负极的有效容量基本相同,O2通过渗透膜到达正极使之还原消除。

7.开路电压OCV是指:( )A 没有电流流过外电路时电池正负极两级的电势差;B 是指无负荷情况下的电池电压;C 是指电池有电流流过时的端电压D 是指电池放电电池终止时的电压值。

8. 金属共沉积的基本条件是:φ1.析≈φ2.析, 为了使两种离子共同析出,下列所采用的方法中不一定可行的是()A 调节离子浓度;B 调节电流密度C 调节反应温度D 加入络合剂9. 在光亮硫酸盐镀铜中,阳极材料选用下列哪一种比较合适()A 普通铜板B 电解铜板C 4%~30%的磷铜板D 0.04%~0.3%的磷铜板10. 有机膦酸盐镀铜(HEDP镀铜)的P H范围是8-10,其中HEDP与Cu2+的主要络合形式是():A〔Cu(C2H5P2O7)〕- B〔Cu(C2H4P2O7)〕2-C〔Cu(C2H3P2O7)2〕8- D 〔Cu(C2H6P2O7)〕011. 关于电镀液中的主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主盐浓度高,镀层较粗糙;B 主盐浓度低,允许通过的电流密度小C 主盐浓度低,沉积速度快;D 常见的主盐是硫酸盐和氯化物。

12. 在用HEDP电镀铜的过程中,阳极上有时会有绿色的铜析出,其原因可能是( )A HEDP含量太低;B HEDP含量太高;C 支持电解质KNO3含量不够;D 电流密度太大。

13. 在塑料化学镀铜的实验中,其中用酸性Cr6+溶液粗化的目的是什么()A 形成亲水表面,以利于后续操作;B 形成大量微孔,以获得良好的结合力;C 形成Sn2+层,以便于获得Ag活化层;D 形成沉积Cu层,以便于后续电镀操作。

14. 在氯碱工业中,关于使用Nafion膜与石棉隔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石棉隔膜不能防止液体的自由对流;B 石棉隔膜可以阻止离子的相互扩散和迁移;C Nafion膜可以使Cl-H+ OH- 透过,而Na+不透过;D Nafion膜可以使Na+透过,而Cl-H+ OH-不透过。

15. 下面是有机电解合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电解槽:()2请问此电解槽是属于:A、分别循环式电解槽;B、压滤式电解槽;C、封闭式隔膜槽;D、H型电解槽。

16. 对硝基甲苯为原料电解合成对硝基苯甲酸的反应过程为():A 间接电还原B 间接电氧化C 相转移电解合成D 成对电解合成17. 用于电解合成得到的电解MnO2,其主要特点是: ( )A 晶粒致密B 晶格整齐;C 反应活性高D 耐腐蚀性好18. 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电解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反应过程为():该合成法属于:A 间接电还原B 间接电氧化C 相转移电解合成D 成对电解合成19. 糖精是人造有机甜味剂,其电化学合成反应如下:该合成法属于( ):A 间接电还原;B 间接电氧化;C相转移电解合成; D成对电解合成。

20. 如图是Fe的φ-pH示意图,其中表示Fe能稳定存在的区域为()A.aB. bC. CD. d3421. 根据Fe 的腐蚀图(即Φ/v--pH 图),如果要是Fe 不发生腐蚀,其水溶液的pH 值应该调节在( )A. <9B. 5--9之间C.9-13之间 D. > 922. φӨCu2+/Cu 比.φӨH+/H.Pt 高,而Cu 可以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⑴组成腐蚀电池,阳极铜腐蚀,阴极析氢;⑵组成腐蚀电池,阳极铜腐蚀,阴极吸氧(O 2)被还原;⑶直接发生化学腐蚀;⑷去极化剂是H +。

23. 家用热水器所用的黄铜制作的水龙头,经过几年使用以后变成了接近纯铜的颜色,这种腐蚀属于( ):A 孔蚀;B 晶间腐蚀;C 脱成分腐蚀;D 冲蚀。

24. 你认为下面那一种金属腐蚀危害和危险最大( )A 化学腐蚀 ;B 均匀腐蚀;C 孔蚀;D 应力腐蚀25. 右图是1著名伊文思图,其中表示阳极极化曲线和腐蚀电势的是( ):A 1, φ2 ;B 2, φ2 ;C 1, φ1 ;D 2, φ3。

26.在日本绮玉,千叶发现的古喷时代的带有金象眼的铁剑几乎都腐蚀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 组成腐蚀电池,其中金象眼为阳极,铁剑为阴极;5 B 组成腐蚀电池,其中金象眼为阴极,铁剑为阳极;C 发生析氢腐蚀;D 发生化学腐蚀。

27. 您认为金属在潮湿大气中被腐蚀而生锈的过程是属于什么过程A. 腐蚀原电池的电化学过程B.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过程C. 电解池的作用过程D. 金属溶解过程28. 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C.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势最大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势最小者29. 下列对铁表面防腐方法中属于“电化学保护”的是()A.表面喷漆B.电镀C.铁件上嵌锌块D. 加缓蚀剂30. 在有机电化学合成工艺中,均匀设计法应用广泛,其U 表符号是:U n (q s ),其中q 的含义是( ): A 试验次数 B 因素数 C 水平数 D U 表列数二 简答题第三章 化学电源1. 试述有关化学电源主要性能的概念,如电动势、开路电压、工作电压、截止电压电池容量、连续放电、间歇放电、电池的寿命、自放电、过充电等.。

电动势E :又称理论电压,是指没有电流流过外电路时电池正负两极之间的电极电势差。

开路电压OCV :是在无负荷情况下的电池电压,一般 OCV ≤E ,只有可逆电池的OCV =E 。

工作电压V :是指电池有电流流过时的端电压。

额定电压:指电池工作时公认的标准电压。

中点电压:指电池放电期间的平均电压。

截止电压:指电池放电终止时的电压值。

电池容量C :指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时所能放出的电量,单位为库仑(C )或安时(A·h ) C=mzF/M由图可知,间歇放电时电池的容量要较连续放电时的大。

2. 写出碱性锌锰一次电池表达式及电极电池反应,并说明其主要结构和特征。

电池表达式为 :(一)Zn │浓KOH │MnO 2 ,C (+)负极反应: Zn+2OH - —2e →Zn(OH)2Zn(OH)2+2OH -→[Zn(OH)4]2-电压时间正极反应:MnO2+H2O+e→MnOOH+OH -MnOOH+H2O+e→Mn(OH)2+OH –电池反应:Zn+MnO2+2H2O+2OH -→Mn(OH)2+Zn(OH)42-电池的正极由70%的电解MnO2、10%的石墨和1%~2%的乙炔黑,负极由一定粒径分布(0.0075~0.8mm)的高纯度锌粉(70%~80%)、粘合剂(6%)、KOH溶液. 电池采用浓KOH作电解液(PH≈5)该电池的特点是自放电小、内阻小、放电电压比盐类电解液的要高且稳定,同时由于电解MnO2(EMD)的使用,电池具有较高的容量。

3.试述二次电池的一般性质(一)评价二次电池性能的主要指标除电流、电压、电池容量、比性能、比功率等以外,还有容量效率,伏特效率、能量效率和充放电行为等。

(二)电池放电的方式1.恒电流放电:在放电过程中改变负载电阻,维持电流不变。

2.恒电阻放电:放电过程中负载电阻阻值不变。

(三)电池充电的方式1.恒电流充电2.变电流充电:在充电开始阶段以较大电流充电,后阶段用较小电流充电。

3.定电位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调节充电电流,维持充电电压恒定在某一值的充电方式。

4. 试述铅酸蓄电池的表达式、电极反应、电池结构、密封机理和工艺。

(1)池表达式为:(一) Pb│H2SO4│PbO2 (+)(2)电极反应:负极反应:Pb+HSO4-←→PbSO4+H+ +2e正极反应:PbO2+HSO4 -+3H+ +2e ←→P bSO4+2H2O电池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3)结构组成:海绵状铅为负极(集电器),PbO2作正极,采用涂膏式极板栅结构。

(4)密封机理和工艺凝胶电解质技术在铅酸蓄电池上的应用实现了电池的密封铅酸电池在充电后期,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为:正极:PbSO4 +2H2O -2e PbO2+HSO4-+3H+H2O -2e 2H++1/2O2负极:PbSO4 +H++2e Pb +HSO4-2H++2e H2可以看出,电池在充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是不可避免的,而两种气体的再化合只有在催化剂在时才能进行,氧气复合原理对铅酸电池的封密起起重要的指导作用,玻璃纤维隔板的使用为氧气复合原理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可能性,实现了“密封”的突破。

(加课本P108密封机理和工艺)第四章金属的表面装饰1.简述电镀过程中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及机理⒈影响沉积过程的速度以及沉积层的结构,甚至改变金属电沉积反应的机理⒉对镀层起整平作用⑴整平剂:能够使微观不平整的镀件表面获得平整表面的添加剂称为平整剂。

⑵整平剂作用机理a) 在整个基底表面上,金属电沉积过程是受电化学活化控制的(即电子传递步骤是决速步。

b) 整平剂能在基底电极表面发生吸附,并对电沉积过程起阻化作用。

c) 借助于微观表面上整平剂供应的局部差异来说明⑶常用的整平剂:1,4 -丁炔二醇、硫脲、香豆素、糖精等。

6⒊对镀层起光亮作用⑴添加剂对镀层起光亮作用的机理⑵光亮剂的结构特点* 光亮剂通常是含有下列一些基因的物质:R-SO3H,-NH2,NH<,RN=NR,-SR,R2C=S,RO-,ROH,RCOO-⒋添加剂的选择(添加剂常指是光亮剂、整平剂、润湿剂和活化剂)⑴在金属电沉积的电势范围内,添加剂能在镀件表面上发生吸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