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鉴赏术语及其入门基础学习知识
一起来学习兰花术语兰

一起来学习兰花术语兰:指兰属植物中开单花的称兰。
蕙:指兰属植物,户开三朵花以上于一梗的称蕙(蕙兰)。
兰蕙:丈人墨客对兰的倪称。
艺兰:指从事养兰专职人员在包括兰艺、兰事在内的有关艺兰事业的全部过程(艺兰者,艺兰事业) 。
兰艺:指在兰花的养殖过程中,对兰花的管理,养护及认识的全套艺术技能。
兰事:一切有关兰花的活动兰花产、供、销服务的一切活动。
包括兰展,兰协会议等。
细花:指奇形奇色花为细花。
有一定价值的上等花品。
反之为粗花。
行花::普通而不入格的花品。
艺体::叶片上有黄,白等与叶色不同的色彩线,斑,点等。
品种:指兰属植物中的某一个兰花。
品属:指兰科植物中的某一个属。
花艺:对兰花的神、形、色、香等变化的技艺概称。
稿草::指兰叶片上有艺体的草。
稿花:兰花的花朵上出现不同色彩的艺体。
帽子::在叶尖或芽尖上有稿艺体。
鼻龙::叶尾尖端部分主脉含主脉两边的部位。
幽灵芽(草) :兰花幼株或成株叶片呈黄,白色,没有叶绿素。
高艺:兰花叶片艺体过高而只有少量的叶绿素。
兜::指捧瓣雄性化根据呈度分为硬兜和软兜。
行桥:兰叶叶面上有如折叠过的形态突生芽:在新苗还没成熟之前,在幼株上又上出的新芽僵芽::兰芽在生长过程中受虫,菌,及人为伤害而停止生长幽灵芽:指整株兰草叶片成黄色或白色,没有叶绿素表现的。
休止芽:指兰芽在成长过程中受病虫害或其它因素的刺激而停止生长的。
突生芽:即当年新生兰芽未完全长成全苗时,又在其该株球茎上再长出的新兰芽(新芽上的新芽)。
青叶品:指兰草叶片上没有艺色表现的正常兰叶。
绀帽子:即在叶尖三角区边缘有一条跟兰叶本色线条罩住艺色的。
三角区:指兰草叶片尾端一寸左右长的部位。
沟槽:即整片兰叶川页主脉中部成凹状似枧槽形的。
鱼肚形:指兰草叶片基部和尾端收狭而叶中部宽阔的叶形。
现明:指线艺兰的艺色在新兰芽成长过程中就很明显的。
后明:指线艺兰艺色在新兰芽成长时不太明显而长成株后明显的。
后暗:指线艺兰艺色在新兰芽成长时明显而成株后又不太明显的(变暗)。
兰花鉴赏术语下篇

充足的光照时间
日照
兰花需要充足的日照,每天至少需要6-8小时的阳光照射。日照不足会导致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等问 题。在室内养护时,应选择光照良好的位置摆放兰花。
遮阳
在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阳以避免兰花受到强烈阳光的直射。可以使用遮阳网或转移到阴凉处养护。
01
兰花的繁殖技术
分株繁殖
简介
分株繁殖是兰花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此方法是将兰花的假鳞 茎(也称为芦头)分成多份,每份都带有新芽和根系,然后分别种植在盆土中,以培育出 新的兰花植株。
春兰
春季开花的兰花品种,花瓣较薄,香气浓 郁。
蕙兰
春季开花的兰花品种,花瓣肥厚且多,花 形较大。
墨兰
冬季开花的兰花品种,花瓣较肥厚,颜色 深暗。
建兰
夏季开花的兰花品种,花瓣较薄,花色丰 富多彩。
按产地分类
国产兰花
中国本土的兰花品种,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花色。
洋兰
来自国外的兰花品种,如蝴蝶兰、大花蕙兰等。
02
步骤
选择适合组培的兰花品种,取其茎尖或叶片等组织。将组织放在消毒后
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和芽点。将芽点移植到新的培养
基中培养,直到长成完整的植株。
03
优缺点
组培繁殖可以快速繁殖兰花,且不受季节限制。但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
备,同时需要注意防止培养基污染和植株变异等问题。
01
兰花的病虫害防治
了解市场热点
了解市场上的热门品种和 稀缺品种,这些品种通常 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和投 资潜力。
留意市场波动
兰花的价值会随着市场波 动而变化,因此要时刻关 注市场变化,以便在合适 的时候购买或出售兰花。
掌握鉴赏标准
国兰鉴赏入门

国兰鉴赏入门中国兰花以其花型奇特,花色淡雅、朴素及幽香为特点,千百年来赢得了士大夫、文人阶层的推崇与赞赏,自然也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国兰花的鉴赏理论。
一、中国兰花传统的鉴赏标准香气:浓香、幽香为上品,清香的也好,带有异味的不好。
顶与肩:三瓣的大小,形体,颜色应体现匀称。
以顶为中心,两肩向上微翘的称为“飞肩”,如果能呈现出神采飞扬之感的当属贵品,两个肩(萼片的上缘,而非中心线)平伸的称之为“平肩”,为上品;两肩微微下落的称为“落肩”,比平肩稍次;外三瓣成三角形排列的称为“大落肩”,也叫八字架,三角马,为劣品。
捧心:以质地柔软,显的很糯的为好,两瓣向蕊柱靠拢且稍向内弯曲的为上品,两瓣向外侧翻的称之为“开天窗”,为下品。
鼻:要求是小而平整,太大的不好。
舌:舌必须端正,短圆的比长尖的好,舌上的红点分布要均匀,特别是春兰,一点,二点,三点或块状分布要均匀,杂乱、大小不一的不好。
以上所述“标准”是在古代文化氛围下的定义,虽然现今仍然适用,但已不再绝对了。
而且很多古老的名种也不全具备上述的“标准”,可见古人对这个标准也是有所宽容的。
附:中国兰花朵各部位名称(术语)二、中国兰的园艺品种分类中国兰的园艺品种都源于自然植株的变异,一些花形花色优美的变异个体就会得到人们的珍视,而得已代代繁衍,这些“优良品种”在传统上的分类大体可以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奇种(蝴蝶瓣、菊瓣)、素心、色花和专门观赏叶片花纹的艺兰、等。
这种分类(兰花瓣型说)起源于江浙,而江浙一带普遍栽培的是“春兰”与“蕙兰”,所以这个分类基本上是建立在这两个种类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养兰的发展,其余几种兰花也溶入到了这个分类当中。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人们在野生植株中挑选出来的少数“名兰好花”,大部分的兰花都不具有这样的“瓣形”与“色彩”,这些普通的兰花在以前就成了“无瓣形”的粗兰,近几年人们以形命名,以外三瓣形似竹叶或柳叶,遂将这些普通的兰花命名为“竹叶瓣”、“柳叶瓣”。
兰花鉴赏

兰花鉴赏谢晋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
1、花期:2-3月。
2、花序:1-2枚单生或双生。
3、花葶(花箭):5-10厘米。
4、苞片(壳、苞衣):比子房长,膜质半透,贴抱子房,基部不合生。
5、葶鞘(包壳):5-7厘米,共4-5片,半透,贴抱花葶,下部合生成管状。
6、苗(束)状:成苗叶基逐渐张离,而不再紧密抱合-即“丝茅脚子”。
7、每苗(束)叶片数:4-6叶。
8、叶缘:具细锯齿。
9、叶柄痕:较明显。
10、鞘状叶:长6-8厘米,薄革质。
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
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边缘有细锯齿。
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
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
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直立,短于叶片,长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
萼片长3-4CM,宽0.6-.0.9CM,狭矩圆形,端急尖或圆钝、紧边,中脉基部有紫褐色条纹;花瓣卵状披针形,稍弯,比萼片稍宽而短,基部中间有红褐色条斑;唇瓣3裂不明显,比花瓣短,先端反卷或短而下挂,色浅黄,有或无紫红色斑点;唇盘有2条褶片。
花期2-3月。
我国古籍上有关春兰的记载最多,其品种也最多(超过200种)。
自清代鲍薇省在《艺兰杂记》中将春兰、蕙兰分为梅、荷、水仙瓣型以来,在江浙一带的兰艺界多为采用。
一般分为梅瓣、荷瓣、水仙瓣、素心和蝶瓣5类,而一般野生春兰则称之为竹叶瓣。
[图解] 兰花术语要点及鉴赏
![[图解] 兰花术语要点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1a5952431126edb6f1a10c6.png)
[图解] 兰花术语要点及鉴赏一、色地生兰花的颜色,虽然比较单一、纯朴,没有其他花卉媚妖丽,但它那素静色泽,高雅风韵,却是一般花卉难以相比的。
根据江、浙一带的兰蕙传统上以绿色为佳,尤以嫩绿为第一,老绿为第二,黄绿色次之、赤绿色更次。
凡属赤花,总以色糯者为上品,色泽昏暗而泛紫色者为下品。
其他类兰花,对色的评价因地而异。
二、肩兰花外三瓣中,中央竖直一瓣称为主瓣,左右横向排列两瓣称为副瓣。
所谓肩、即专门指副瓣着生的形态:第一种呈水平状,称为一字肩,属上品;第二种,当舒瓣前后,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称为落,这种形式较次;第三种,是刚盛开,副瓣就大幅度下垂,与主瓣形成三角形,称为大落肩、三脚马、八字架,如呈这种形式,即使瓣型、花品再好,由于外三瓣着生姿态恶劣,也不足取了,属劣品;第四种,是副瓣微微向上生,称为飞肩,属贵品。
** 瓣型(肩)鉴赏:(一)梅瓣: 旧时,称梅瓣因外瓣像梅花。
一般现在的兰界这样定义梅瓣:外三瓣短圆、质厚、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头,唇瓣舒展、坚挺而不后卷。
宋梅为梅瓣中的典型。
梅瓣的欣赏要点为:1、外瓣短圆才能形似梅花,要求外三瓣的长宽比例越小越好,瓣头结圆,圆形越规整越好。
瓣质厚则不易变形。
收根细则更体现出瓣形的整圆,紧边是梅瓣的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指萼瓣的前端结圆、起兜,呈内卷状,有一种内敛的力度,与梅之傲骨精神相通,也许这正是前人名之为“梅瓣”的缘由吧。
2、内瓣起兜,捧端有白头。
捧端有无白头是区别梅瓣和水仙瓣的重要特征之一。
3、梅瓣花的唇瓣较短,舒直,不后卷。
春兰宋梅(二)荷瓣: 外三瓣肥厚、宽润,形以荷花花瓣,收根放角。
捧瓣不起兜,似微开蚌壳,唇瓣阔大,前挺后卷都有。
花型分大、中、小型,同荷等属大型荷瓣花,环球荷鼎属中型荷瓣花,盖荷属小型荷瓣花。
同荷和盖荷为荷瓣的典型。
荷瓣的欣赏要点为:1、花瓣长宽比为2:1,或长宽比接近于2:1。
古人也曾曰:“荷瓣真难得,八分长兮四分阔,收根细如君子花,貌比张郎更活泼”。
兰花养殖鉴赏1000问 第二篇 兰花欣赏(三)兰花鉴赏

第二篇兰花欣赏(三)兰花鉴赏158.花姿指哪些内容?兰艺中的花姿专指除瓣型花之外的婀娜花姿,如象形花姿、奇态花姿等。
在我国传统的国兰鉴赏观念中,以顶正(主萼端庄昂立)、肩平(两侧萼平展),捧瓣抱心或合盖蕊柱,使其仅露出些许柱头者,或蕊柱昂立,唇瓣不后卷者,为正统的美兰花,将它列为上品。
侧萼向上飞翘的称飞肩,被列为奇品,其余皆不入品。
159.“蕊尖”是指什么?春兰共有几种“蕊尖”态?“蕊尖”是指花含苞待放时,花蕾伸出苞片,露出花蕾尖的形态。
①莲子形。
上下部分的形状相似,形如莲子状。
这种形态的蕊尖、萼片、花瓣质厚,其端缘镶有宽而厚的白缘,捧瓣起大兜,唇瓣圆大,多为梅瓣花。
②花生米形。
蕊尖较小,中部大,形长。
如果其紧贴花蕾的苞片细糯,多开梅形水仙瓣、大铺舌花;如蕊尖有大的白缘兜,多开梅瓣花。
③机梭形。
花蕾的两端尖圆,形如织布机梭状。
瓣缘有紧边,苞片和筋粗而硬者,多开硬捧花,常为小如意舌水仙瓣花或梅瓣花。
④橄榄形。
花蕾形如机梭,但中部特别阔大。
如是苞片筋细糯者,常开小如意舌水仙瓣花。
⑤瓜锤形。
即花蕾顶部平,其下部明显缩小。
如是苞片稍硬者,多开分头合背梅瓣花;如是筋络细糯,花蕾基部大者,其花瓣和舌都会阔大的。
⑥灯笼形。
花蕾较长而呈圆形。
其苞片筋络细糯而条条筋透达片瓣尖者,多开梅瓣花或水仙瓣花。
⑦净瓶口形。
花蕾形较长,三萼片紧边,形态似略张之瓶口状。
此形花蕾如是苞片筋略细糯、色彩艳丽者,多开水仙瓣花。
⑧石榴口形。
花蕾圆球形,三萼尖微向外翻,形如石榴蒂口状。
如是苞片筋络粗而直,筋色鲜艳者,常开彩心水仙瓣花。
⑨龙眼形。
龙眼即挂圆。
此型花蕾浑圆、结实,形如龙眼形。
如萼缘无镶白,苞片彩色不艳者,多开短圆瓣花,或开中下档次的荷瓣花。
了解蕊尖之形与苞片的质和彩,有助于看花蕾选花种。
160.蕙兰蕊尖的“五门八式”,各是什么形态?⑴巧种门①蜈蚣钳式。
花蕾上的两侧萼片合拢成钳形。
花蕾微绽时,可看到萼片质厚而有紧边,花瓣合背硬捧,此常开小如意舌梅瓣花。
兰花鉴赏术语

兰花鉴赏术语1. “飘逸出尘”兰花那细长的叶片和婀娜的花茎,就像一位身姿轻盈的舞者在风中翩翩起舞,有一种飘逸出尘的美。
就像我在花市看到的那盆墨兰,它的叶片弯弯垂落,花朵绽放在花茎顶端,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真是让人看一眼就移不开眼。
2. “淡雅高洁”兰花啊,总是给人一种淡雅高洁的感觉。
它不像那些艳丽的花朵,拼命地争奇斗艳。
就好比我邻居家的那盆春兰,白色的花瓣带着一点淡淡的绿,没有浓烈的色彩,却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高雅。
3. “玲珑剔透”有些兰花的花瓣啊,薄得就像轻纱一样,看起来玲珑剔透的。
我有次在植物园看到一种兜兰,它的花瓣就像是用最精致的水晶雕刻而成,阳光一照,仿佛能透过花瓣看到后面的世界,真是奇妙极了。
4. “清新脱俗”你看兰花,总是带着一股清新脱俗的劲儿。
在一片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它就像是一股清流。
比如说我在朋友家看到的那盆建兰,花朵小小的,颜色素净,可那股子清新的气息,就像清晨山间的微风,让人神清气爽。
5. “风姿绰约”兰花的风姿啊,那真是绰约迷人。
它不管是站在花盆里,还是长在野外,都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我曾经在山里偶然遇见一株野生的蕙兰,虽然周围杂草丛生,但它就像一位高贵的女王,那风姿,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6. “娇艳欲滴”有的兰花虽然淡雅,但也有娇艳欲滴的时候呢。
就像那蝴蝶兰,花瓣厚实又有光泽,颜色鲜艳得就像刚被春雨滋润过一样。
我在婚礼上看到用蝴蝶兰做的捧花,那花朵娇艳得仿佛要滴出水来,太美了。
7. “馥郁芬芳”兰花的香味啊,真是馥郁芬芳。
走进一间有兰花的屋子,那股香味就像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你的嗅觉。
我爷爷养了一盆寒兰,每当它开花的时候,那芬芳的香气弥漫整个房间,就像一场嗅觉的盛宴。
8. “楚楚动人”兰花看起来就是楚楚动人的。
它那柔弱的模样,就像一个需要人保护的小姑娘。
我在花展上看到一盆文心兰,花朵弯弯的,像一个个小裙子,看起来特别可爱,真的是楚楚动人啊。
【兰花鉴赏】兰花术语图解(七)

【兰花鉴赏】兰花术语图解(七)二十六、筋:即苞叶上的细长筋纹。
筋有长短,有疏密,有粗细,有平伏,有凸出,颜色也各有不同。
筋总以细长透顶,软润,疏而不密且微有光泽者,常有瓣型花品出现。
如筋粗透顶者,花瓣必阔,且有荷瓣出现。
如绿筋绿壳或白壳绿筋,筋纹条条通梢达顶,苞壳周身晶莹透彻,那大多出素心瓣可能性多。
梅瓣和水仙瓣的筋纹较细糯,中间还需布满沙晕。
二十七、麻:苞叶上不通梢达顶的短筋,称麻。
麻之粗细、长短不匀,排列比较紧密,这种俗为麻络,如相互之间空阔稀疏,又布满异彩沙晕,往往多出奇瓣或异种素心瓣。
麻由于颜色各异,可分为青麻、红麻、白麻、褐麻等。
又根据花苞出土时间迟早,分为深与浅之分。
二十八、沙晕:各筋纹之间散布着细如尘埃状微点,称为沙;密集如浓烟重雾状称为晕。
苞壳上如有沙有晕,大多出梅瓣、水仙瓣。
如苞壳上的沙如杏毛状密集一起,花苞逐渐抽长时,蕊顶部分又呈现浓绿色者,绝大多数出梅形水仙瓣。
如沙晕柔和,颜色或白或绿,出素心瓣居多。
凡具有瓣形的名花,在其苞壳上除筋纹细糯、通梢达顶,还必须有沙晕。
二十九、壳:即指苞叶。
它有多种颜色,如绿壳、白壳、赤转绿、水银红、赤壳等。
但,由于筋纹的颜色深浅和沙晕映辉,更有深绿、淡青、竹叶青、竹根青、粉青、青麻绿壳、白麻壳、红麻壳、荷花色、深紫色、猪肝赤壳等等。
其中以水银红壳、绿壳、赤转绿壳最易出名花。
另外,壳有松和紧、厚与薄之分。
按我国艺兰先辈们经验总结,无论哪种颜色壳,都有好花出现,但必须气色要鲜明,壳薄而硬,色糯方算上品;如壳薄而软,称“烂衣”,很少有上品花出现;如壳厚而硬,颜色柔糯,也屡有好花出现。
壳有长短之分,俗称为长梢壳和短梢壳。
短梢壳中部的色彩浓而厚,锋尖有肉钩,苞尖又呈鹊嘴形,大都出梅瓣、水仙瓣。
如壳长而苞尖呈钝形,多数出荷形水仙瓣。
如绿筋绿壳、白筋白壳,筋细麻纤,晶莹透彻,且通梢达顶,又沙晕与壳、筋、麻同样颜色者,往往出现素心瓣。
蕙兰苞壳的腹部筋纹间满布沙晕,又有粒粒如圆珠般凸出状,屡有梅瓣、水仙瓣出现,但壳色不能有过分明亮光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二、箨即数层苞叶中紧贴花朵的一片,又称贴肉小苞。这种苞叶在春兰名种中要比其他兰花显得圆阔、厚大而长,有的着生在主瓣背后,有的侧生一旁,有的远离花朵着生在花梗正面。蕙兰、建兰、秋兰、寒兰、报岁兰的贴内小苞衣总是着生在各短小花柄的末端,且它的基部半卷裹在花柄上,前半部他呈扩张开放状,箨幅细狭。凡具有各种瓣型的名花的贴肉小苞必定呈现浓厚异色,并且有光,春兰最明显。如色彩淡而质薄,花瓣瓣肉亦薄;如一边有异色,另一边没有时,捧瓣上一边有兜,另一边没有兜。
蒲扇捧
罄口捧
四、舌即唇瓣,位于柱蕊下方,其形状可区分如下:
1、刘海舌舌形圆正,微朝上,舌尖起微兜,例如春兰中宋梅、西神梅等,蕙兰中培仙等。但由于花期干湿度或肥效关系,舌尖部亦有微垂状出现。
2、大圆舌舌大且圆,微微下倾,如春兰中汤梅、汪字、小打、月佩、翠一品、宜春仙等,蕙兰中荣梅。
3、如意舌舌形似玉雕工艺品如意头状,平挂,不卷,例如春兰中秦梅、鸳湖第一梅、太原梅、绿英、天绿、方字等,蕙兰中大一品、潘绿、庆华等。
(6)圆灯壳形花蕾较长圆。箨筋细糯,条条延伸达顶,这种形态大多开皱角梅瓣或软捧微皱水仙瓣。
(7)净瓶口形花蕾稍长,三瓣瓣尖顶收、口放。如箨筋细糯,颜色妖艳者,大多开皱瓣水仙。
(8)石榴口形花蕾圆短,三瓣瓣尖微向外翻。箨筋粗而挺直,筋色鲜艳者,必开武瓣水仙。
(9)龙眼形花蕾浑圆结实感,如无白头彩壳者,开短圆瓣,或三瓣虽短,而无秀气,还不算名贵。这种形式大多开荷花瓣之类。
十八、细花和行花凡具有梅、荷、水仙、素心、奇瓣型的花朵,都称为细花;凡外三瓣和捧瓣都呈尖狭鸡爪形或竹叶形的花朵,都称为行花或俗称粗花。
十九、伏花自然野生兰花,经盆栽驯养后继续孕育花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伏花。间隔数年复生花苞,称作复花。
二十、兰膏亦称命露。蕙兰花朵转茎至盛开时,在花柄末端(靠着花葶处),有一滴细圆晶莹透彻的胶凝物,它味甘醇如蜂蜜,如随意抹除,易引起花朵早萎无神。春兰中很少见到兰膏,或偶有也是细微小点。
五瓣分窠二片捧瓣各自分开,瓣根基部着生在外三瓣基部汇合处。
分头合背二片捧瓣瓣尖部位相互分离,而自中部至瓣根基部联结成整体。
连肩合背捧瓣与鼻和舌联结成块状整体,或捧瓣尖端部位与鼻微有分离痕迹,例如春兰中蔡梅水仙和蕙兰中潘绿常有类似形态出现。
上述三种捧瓣着生形态,有时同一品种由于遗传因子演变,既能有五瓣分窠,又有分头合背,但连户合背仅限于少数几个品种。总的说来,以五瓣分窠形态最优美,分头合背次之,连肩合背最劣。
五、苔即舌上附着绒状物,以匀细色糯为上品,粗而色暗者为劣。以绿色和白色为上品,微黄色次之。至于全红苔色,在我国传统兰花中尚无,现已有发现。
六、鼻即柱蕊。其形必定要小而平整,这样,捧瓣方能窝紧,花形才能俊俏得神,如果鼻形粗大(俗称大准头),那二片捧瓣势必撑开,这种形式俗称“开天窗”,三瓣花形再好,也不能作为上品了。
(2)花生肉形花蕾似花生仁状,但前端小,中部大,且形长。如箨筋细糯,多开大铺舌、梅形水仙。白头、肉裹尖重者,开梅瓣者居多。
(3)机梭形花蕾形似织布机梭。舒瓣后有紧边。如箨筋粗硬,大多开硬捧、尖舌水仙瓣或小如意舌梅瓣。
(4)橄榄形花蕾二端小,中部宽大。如箨筋细糯,花开小舌水仙者居多。
(5)瓜锤形花蕾顶部平而下部敛小。箨筋稍硬者,大多开分头合背梅瓣,或开三瓣一鼻头之类。如筋络细糯,且呈绿色,花蕾下部宽大者,舌形必大,花瓣亦宽。
十二、转茎蕙兰即将大排铃时,花梗上每朵花铃的花柄横出生长,花心朝外,称转茎,俗称转挖、转宕、转身等。
十三、中窠即捧瓣与鼻的整体部位的统称。梅瓣、水仙瓣的中窠头形,以窝紧为好;荷瓣、蝴蝶瓣的中窠比较宽大。凡中窠必须与外三瓣形型相配得宜,方显得花姿优美、俊俏。
十四、兜专指捧瓣尖端部瓣肉组织的形态,并按照捧瓣尖端部瓣缘内卷形状的大小、深浅、厚薄而定。如按它的厚薄、大小又可分成软兜和硬兜;按深度可分深兜和浅兜。
4、大铺舌舌形比大圆舌稍大而长,且呈下拖状,如春兰中龙字、彩云同乐梅、太极、西子(开荷形水仙瓣时);蕙兰中的楼梅、碧莲。
5、龙吞舌舌硬而不舒,舌尖缘部呈内凹微兜状、以蕙兰中程梅、崔梅、极品在正常开放时方为标准。
6、大卷舌这种舌形大都发生蕙兰中间,舌长而后卷宗,如蕙兰中的泰素、华字、赤团子、松江大荷、王阳明素等。
三、捧即内三瓣中间向外竖直靠拢的二片短瓣(比外三瓣略短),捧瓣以光洁为主,按其形式可分:
蚕蛾捧形似蚕蛾形。又分硬和软二种,例如春兰中的绿英、荣祥梅、梁溪梅,宜春仙等;蕙兰中的大一品、培仙、荡字、楼梅、端梅、崔梅、庆华等。
观音捧(俗称观音兜)形似神话中观音菩萨,帽檐前端兜形,如春兰中龙字、春一品,蕙兰中的老染字等。
大平切平边厚肉。大舌,分窠捧心者居多。如分头合背、硬捧,小舌梅者为少。这种形式在梅瓣、水仙瓣中都有,为上品中第二,例如上海梅、元字仙等。
通过上述各种蕊形介绍,便于艺兰爱好者们对由蕊形变化过程中了解演化成各种瓣型优劣,以及在选择新花中,作为鉴别依据。
2、蕙兰五门八形
(1)巧种门
蜈蚣钳花蕾二片副瓣合拢成钳形。舒瓣后有紧边、瓣肉厚,合背硬捧,这种开小舌梅者居多;如分窠大舌,水仙瓣者少;如分窠软捧,开大舌梅者居多,为上品中第一,例如潘绿、程梅等。
二十三、巧种和官种捧瓣瓣尖部呈白色或厚肉质兜状者称为巧种,没有白头或微有浅薄兜者称为官种。
二十四、癃放兰花花朵萎软,花瓣僵拢施不足,都称癃放。主要在蕙兰中常有识字种现象出现,如花朵先从顶花开放,且是软弱无力,下面各朵常是僵开,或是含苞不舒。另是花葶上着生各朵排列间距过近,花开无力等。凡属这种形式都是最劣花姿。
3、花色:瓣色嫩绿,色净不带红丝。花瓣也可带其他颜色,如金黄、紫红、枚红。有“黄为贵,红为稀,素为珍,绿为上”之说。要求花色俏丽,光彩照人。
4、叶片:叶面光滑油润,有光泽,叶色深绿。叶质滋润,柔中有刚。
5、植株:健壮无病害。花葶高出叶面,叶片完整,飘逸舒展,韵味十足,给人以完整、端庄、秀丽之健康美,不追求病态美。
7、大柿子舌舌似柿子形,如蕙兰中的大陈字。
8、方缺舌舌尖端部中央呈内凹或微缺状,如蕙兰中的蜂巧、宜兴双舌梅。
9、双舌有二片唇瓣并列着生,为兰花中罕见形式,如春兰中素蝶莲。
舌总以短圆、端正为上品,如尖形、狭或歪生形都属劣品。舌的颜色以淡绿、白色为好(春兰中以白为贵,蕙兰中以绿色为贵)。按我国艺兰界对花瓣形式总结的经验是,凡梅瓣紧边、硬捧,尖如意舌、吊舌者居多。凡大如意舌、刘海舌、大圆铺舌必能放宕,惟梅形水仙中有之。至于方胜舌、方版舌,其花多微皱,微缺舌则是皱角出身。另如舌在捧心内不舒者称平舌,偏在一边称歪舌,舒而不卷者称为拖舌,这些都是舌中次品。如舌与鼻粘连一起者称无舌,更属劣品。凡刚从兰贩手中买回落山新花(即当年刚由山上挖下自然野生兰花),如果舌形圆大而垂下者,翌年复花时,不易变劣。
十六、紧边外三瓣中每瓣瓣缘微呈内卷状,离瓣根约0.3厘米起越向瓣前部,其微卷状愈呈明显,而卷带渐宽,瓣缘增厚,及至放角处再延伸及瓣尖部与对称另一缘合拢,汇成兜状形。这种内卷带,称为紧边。梅瓣紧边多厚实,水仙瓣稍薄,荷瓣最薄(素荷瓣类似)。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宋梅的紧边,(如图)
十七、鸡嘴花苞刚破土时,苞尖相对合拢,有紧吻一起,微分或裂开状,都称为鸡嘴。如苞尖有白色玉钩或统体肉质感,绝大多数出梅瓣、水仙瓣类。
九、凤眼外三瓣含苞待放前,主瓣与副瓣瓣尖互相搭连,在主瓣与副瓣一侧瓣缘相互隆起而中间露出空隙处,下露舌根,中间看得见捧心侧面,这区域称为凤眼。假如凤眼大而上搭深,花瓣必阔且有兜,并且不落肩。
十、上搭和下搭当露出凤眼时,花瓣背两侧盖顶处称为上搭,胸下称为下搭。
十一、排铃蕙兰的幼蕾俗称为铃。待花梗抽长到一定高度时,上面生着各朵幼小花铃,呈竖直状,紧贴花梗,这种形态称为小排铃。幼铃花柄离梗横出,作水平排列称为大排铃,此时即将绽蕊舒瓣,渐次盛开。
一、传统兰花的标准
1、花瓣:如图所示,兰花主要有六瓣,既外三瓣、内三瓣(也有一些兰花会出现七瓣、八瓣)外三瓣包括主瓣和副瓣,外三瓣宽圆或宽阔,瓣端完整无缺,收根紧边,质厚且糯,不飘。鼻小舌大,舌呈圆或方形。舌内红点排列整齐,色彩鲜艳。主瓣中正,副瓣左右对称、平肩。双捧紧抱舌瓣。花架坚挺,久开不拆捧、不落肩。花型结构严谨,各瓣比例协调,阿娜多姿。
如当年盆栽落山新花,因根、叶受伤过度,花轴上各朵花丛密聚拢,形似羽毛帚,又称球开。
二十五、蕊尖花苞含苞待放时,花蕾透出小苞衣露出顶端或整体形态。按春兰和蕙兰的蕊尖有多种形式,现列述如下:
1、春兰
(1)莲子形上下部近乎相等,形似莲子。这种形式,其三瓣有肉,裹尖而重白头(即瓣尖端有微白晕肉质兜),边紧。大多开大舌梅瓣,花瓣较圆正。假如满蕊俱白,色泽姣嫩,花瓣放足后,容易伸长变皱。
6、气味:香气适中,文静幽雅。
二、鉴赏术语
一、色地生兰花的颜色,虽然比较单一、纯朴,没有其他花卉妖媚妖丽,但它那素静色泽,高雅风韵,却是一般花卉难以相比的。根据江、浙一带的兰蕙传统上以绿色为佳,尤以嫩绿为第一,老绿为第二,黄绿色次之、赤绿色更次。凡属赤花,总以色糯者为上品,色泽昏暗而泛紫色者为下品。其他类兰花,对色的评价因地而异。
八、梗即兰花的花茎。春兰的短小,一般粗0.2厘米,高于10厘米者为优,如果矮缩于盆面的叶丛中,由于遮掩难见,有碍风姿(短叶中的盖荷属除外)。蕙兰的花茎较壮较高,一般以花茎粗0.3厘米、高出20多厘米的为优。夏兰和报岁兰的花茎更粗而高。按传统品评,蕙兰以大花细梗为贵,俗称灯草梗,若小花粗梗,俗称为木梗,属下品。花梗总以挺直浑圆为标准。色泽,在春兰中以青干青花为上品,如宋梅、绿英等;蕙兰中以大一品的花梗白绿如玉,干高花大,为蕙兰中最具风姿的品种之一。赤蕙中却以梗粗直者为好,例如程梅干粗挺拔,颇为壮观。花梗虽以细圆为上品,但这是相对而论,只要与花形、花型相配,仍属上品。报岁兰花梗的颜色,据《广群芳谱》上说:“紫梗青花为上,青梗青花次之,紫梗紫花又次之,余不入品。”
短圆捧捧瓣短而圆,瓣背弧形较大,如郑同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