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初探
浅谈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

浅谈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公司治理是指对公司内部运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机制和制度的总称。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监督和评估公司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重要角色。
在实际运作中,内部审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将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公司治理是指在保护股东权益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公司内部运作,提高公司绩效,从而为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创造长期价值的一种制度。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并向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审计意见和建议。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监督和评估的角色,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对风险的及时发现和控制,提高公司业务过程的透明度和效率,从而增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 目标与职责不清晰在一些公司中,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职责并不清晰,往往只停留在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忽略了对公司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评估。
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会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工作,难以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 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在一些公司中,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并不高,导致该部门吸引不了高水平的审计人员,且缺乏长期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难以保障,造成内部审计的质量不高。
3. 独立性受到挑战内部审计本应是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的独立部门,但在一些公司中,内部审计部门受到了其他部门或高管的影响,导致其独立性受到挑战。
这样一来,内部审计就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估公司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情况,达不到监督和评估的目的。
4. 审计工具与方法落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经营活动和风险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然而在一些公司中,内部审计的工具和方法并没有及时跟上,仍停留在传统审计模式下,导致内部审计无法满足应对新的经营和风险形式的要求。
初探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初探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摘要]内部审计实际上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保证管理当局高度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存在度其职责,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含义之后,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现状,最后提出了两点浅薄的建议。
[关健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建议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1公司治理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亦被称为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督导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等,是关于如何治理公司实体、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过程,即运用权力指导公司的方向。
监督管理人员的行动,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和按照公司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公司。
“治理”一词源于希腊语和拉丁文,指的是掌舵、指引和统治;用轮船掌舵人来比喻公司领导者是再贴切不过了,因为掌舵人的职责就是要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来预测风向、潮汐和水流,好的导航,往往是在他领导最得力的时候人们却不易察觉到这种指导作用的存在。
吴敬琏(2000)认为:所谓公司治理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
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等。
2内部市升美国著名的内部审计学家劳伦斯·索耶(1990)在其著作《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功能,是一个总的概念,包括组织中内部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各种评价活动,审计人员对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独立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各种资源。
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
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第61届年会对内部审计进行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状况的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引入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浅谈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

浅谈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是指在公司运营过程中,由公司聘员或特定委员会负责对公司内部的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内部审计对于保障公司的合规性、提升经营效率、防范风险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内部审计问题,在这里我将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浅谈。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核心要求之一,意味着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在公司内部具有一定的独立地位,不受公司其他部门的干预和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与其他部门有工作联系,使得他们可能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难以保持独立。
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受到公司高层的政治压力,也可能影响其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内部审计的专业能力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判断和评估公司内部的风险和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内部审计部门可能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培训不足等问题,导致内部审计的专业能力存在一定的缺失。
这将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对公司运营的监督能力。
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和内容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
内部审计应该对公司的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计,并向公司高层提供相关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在实践中,很多内部审计部门可能只关注于财务方面的审计,而对风险和内部控制方面的审计工作关注较少。
这将导致内部审计无法发现和预防潜在的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从而无法对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督。
内部审计的结果和建议的跟踪和执行问题也需要关注。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如果公司高层对于内部审计的建议漠视或不予执行,那么内部审计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如果公司高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和改进,也将严重影响公司的健康发展。
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只有从独立性、专业能力、工作范围和结果跟踪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保障公司的合规性和提升经营效率。
浅谈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

浅谈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公司治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经济决策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来确保公司正常运营、健康发展的一种运作机制。
而内部审计则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由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内部各个管理层面进行审查、评估和监督,以提供关于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情况的独立和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发现并解决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帮助公司管理层进行决策和规划,并提供决策的支持和依据。
内部审计还能够提供公正、独立和透明的评价,使公司的相关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加了解和信任公司的治理情况。
在实践中,公司内部审计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内部审计处于公司内部,被审计的对象往往是其直接上级,这就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应该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公司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审计对象的众多和复杂性。
公司经营活动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财务、运营、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等,这就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审计对象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和部门,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
公司内部审计还面临着缺乏信息和数据的问题。
在实施审计活动时,审计人员需要获取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但往往由于公司内部信息系统的不完善或缺乏相关数据支持,导致审计工作的进行受到限制。
公司应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为内部审计提供更好的支持。
公司内部审计还需要面对监管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公司需要遵守相关的审计准则和规定,进行定期的审计和报告。
公司应该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提高其效能和质量。
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和有效应对。
通过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提升内部审计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支持,以及遵守监管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和规避内部审计问题,提高公司治理的效能和质量。
浅谈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

浅谈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公司治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内部审计则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环节。
内部审计以其独立性和客观性,成为确保公司治理有效运作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内部审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问题。
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独立于被审计的部门,并且应当在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上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然而在一些公司中,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受到被审计部门的影响,或者内部审计部门本身存在管理层的干预,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的效果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无法发挥其本应发挥的作用。
公司治理中需要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问题,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内部审计能够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
内部审计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需求问题。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技能过硬的团队,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
然而在一些公司中,由于对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对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够,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存在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内部审计失效。
公司治理中需要重视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内部审计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内部审计能够按照规范和标准开展工作。
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和目标问题。
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应当覆盖公司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运营、风险管理等,既要着眼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又要着眼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然而在一些公司中,由于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设定不合理,或者目标设置不清晰,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真正把握公司的关键风险和问题,不能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公司治理中需要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和目标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内部审计能够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作。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公司治理者和内部审计部门本身共同努力去解决。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探析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摘要:现如今,国际金融丑闻被频频爆出,金融危机也在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对现状进行反思,一直以来公司的内部治理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关注。
由于中国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不善现象十分普遍的事。
同时,在国际金融丑闻中,对世界银行主要事件的内部审计发挥了良好的监督作用,避免了公司破产的风险,并避免了金融危机的蔓延。
贸发会议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内部审计作用。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逐渐得到承认,内部审计活动的有效性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
公司治理在内部审计外部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限制公司的活动。
这可能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金融丑闻,减少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以公司内部审计为基础的公司内部审计研究已变得更加切实可行。
本项研究,将规范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在一起,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两者关系;存在问题;对策建议The role of Internal Audit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bstract: Nowaday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candals have been exposed frequently,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threatening people's property security.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people begin to reflect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of the company has always been a very important task. Attention has also been paid worldwide. As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henomenon of poor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very comm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candal, the internal audit of the main events of the World Bank has played a good role in supervising, avoiding the risk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and avoiding the sprea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UNCTAD has played an active internal rol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Counting effect.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audit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gradually recogniz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audit activit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internal audit, because internal aud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restrict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mpany. This could help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avoid financial scandals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f company internal audit based on company internal audit has become more feasible. This study combines normative and case studies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Key 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audi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existing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目录引言 (3)1 企业内部审计相关理论概述 (3)1.1理论依据 (3)1.2公司治理的概念 (4)1.2.1概念产生的背景 (4)1.2.2公司治理的概念及模式 (4)1.3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4)1.3.1内部审计产生的背景 (4)1.3.2内部审计的概念及模式 (5)1.3.3内部审计的职能 (5)2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联系 (5)2.1二者有着共同的理论依据和目标 (5)2.1.1委托代理理论是二者相同的理论依据 (5)2.1.2风险管理和企业价值的增加是共同的目标 (6)2.2内部审计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 (6)3 内部审计及公司治理的差异对比 (6)3.1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具有影响 (6)3.1.1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6)3.1.2职能部门、普通员工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6)3.1.3内部审计与股东、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7)3.1.4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7)3.2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7)3.2.1预防企业虚假财报 (7)3.2.2内部审计可以补足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劣势 (7)3.2.3稳定公司治理结构 (8)4 中国旅行社总社西北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8)4.1从中旅西北公司看公司治理下的内部审计 (8)4.2中国旅行社总社西北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8)4.2.1相关制度规范建设现状及问题 (8)4.2.2组织结构设置现状及问题 (9)4.2.3内部审计职能现状及问题 (9)4.2.4内部审计实施现状及问题 (9)5 结束语 (10)5.1从公司治理层面角度 (10)5.1.1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10)5.1.2完善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 (11)5.1.3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 (11)5.1.4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引入外部监事 (11)5.2从内部审计角度分析 (12)5.2.1完善内部审计法规及制度 (12)5.2.2保障内部审计的有效运行 (12)5.2.3加强提高内部审计行业的管理以及自律 (12)6 结论 (13)参考文献 (13)引言自19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司治理问题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国加强了金融监管和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探讨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探讨内部审计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满足不同层次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达到完善治理结构、改善治理环境的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使企业价值增值。
公司治理是内部审计为达到其目标所必须采用的手段,也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而内部审计又是公司治理中的有效保证。
本文就两者的关系及其影响进行阐述,并提出些许建议。
标签:内部审计;公司治理;关系;影响;建议2001年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满足不同层次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达到完善治理结构、改善治理环境的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使企业价值增值。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02年4月在美国国会上表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董事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是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的监督与规范,又是反映公司治理效果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相互作用关系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均以企业价值的增值和改善企业的经营为最终目标。
内部审计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
可见,公司治理是内部审计为达到其目标所必须采用的手段,也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而内部审计又是公司治理中的有效保证。
内部审计师、董事会、高层管理者以及外部审计师的相互合作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的基石,所以要改变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完善公司治理,必须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内部审计能够保证所有者与经营者权力的制衡,公司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所有者权益,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一种委托和代理关系。
对于公司所有者来说,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公司的经营成果。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问题分析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问题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公司治理涉及到公司及其董事会、经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内部员工和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而内部审计则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公司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定义出发,探讨二者关系的意义和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及重要性公司治理是指控制公司运营和管理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算法,以确保公司达到企业目标,核心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
公司治理涉及到企业的管理结构、决策、监督和激励机制等方面。
目前,公司治理被视为保护投资者和维护市场稳定的核心要素之一,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
公司治理的良性发展,可以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减少经营风险、增强企业长期盈利能力和流动性,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二、内部审计的定义及重要性内部审计是指独立开展独立、客观、审慎的审计工作,且以自评和持续改进的方式改善组织运作效益,进而提供给组织管理者的咨询活动。
内部审计是通过提供独立的审计服务和建议,支持组织管理者实现经营目标、解决问题和提高运作效率的部门。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检查和评估公司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内部合规性等方面的有效性,为公司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内部审计主要负责的任务是帮助公司内部检查和评估组织的运营效率、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合规,从而保障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三、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都是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和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公司治理体系需要内部审计作为检查和评估公司内部有效性的工具,而内部审计又需要公司治理提供保证来保障其在公司内部的权利和效力。
1.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1)评估公司治理体系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检查和评估公司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高效性等方面的有效性来推动公司治理的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是当前两大理论和实务热点问题。
本文以两者理论基础的内在一致性为出发点,结合实际运作中他们的相互作用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并认为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监督机制,是公司治理结构良好运转的保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概述(一)公司治理的概念所谓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的定义:“公司治理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
公司治理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
”公司治理的产生源自于两权分离,其目的在于尽可能降低因两权分离产生的目标差异所造成的效率损失。
就公司治理的实质而言,首先它是一种制度安排,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选择的关于各个治理主体之间权利分配和制衡关系的制度安排,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制度结构。
这种制度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决定了在公司由谁控制、如何控制、收益如何分配等有关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其次,它是一种契约关系,即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治理它们之间的交易,来实现节约交易费用的比较优势,通过公司治理这种契约方式,使出资者和董事会之间的信托托管契约关系,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关系均有明确的权力边界,实现各方权、责、利的和谐统一和均衡协调;最后它还是一种权利制衡机制,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如政府、中介结构和市场)和内部治理机制(如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所明确的关于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关系)的规定和协调机制。
在制衡机制的作用下,利益相关者各方独立运作又相互制约,共同推进公司有效运作。
可见,公司治理结构具备了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委托代理,纵向授权;激励与制衡机制关系等重要制度特征。
(二)内部审计的概念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年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
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机构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的产生同样是为了解决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的结果,其公司治理结构就是一个双层委托代理关系(全体股东与股东代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股东代表和经理层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确立以及相应的三方主体间权利与义务的划分。
具体到实践中,两层委托代理就形成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两种形式。
根据经济学的理性假设,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委托人和代理人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会产生代理人问题:即代理人可能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损害所有者的行为而达成某种个人的愿望。
具体表现为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搭便车等行为。
具体到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层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董事会和股东代表都可能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整个公司利益。
为了有效保护各方利益,解决代理人问题,就必须在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中建立与双层委托代理相适应的监督机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审计产生了。
二、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内部审计植根于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究竟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这是我们将要探讨的重点,我们将从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现代契约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共同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存在提供着理论支持。
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问题前面已经作了相关叙述,这里我们主要从现代契约理论和受托责任人理论的角度来行进探讨。
首先从现代契约理论的角度出发,现代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有关要素投入者之间一系列长期契约关系的联结点。
企业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契约的网络。
这些契约的另一面就是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作为签约人的企业参与者,必须对自己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明确的产权(即财产所有权)。
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企业的要素投入者未来的收益是不确定的。
产权的主要功能在于确定人们生产劳动和产品分配的规则,并确保创新利润能归于创新者。
公司治理以产权为基础,涉及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及职工的监控以及对他们工作业绩的评价,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制度等。
其次,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也为二者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渊源。
受托责任理论认为,资源的管理者对资源所有者承担着有效管理所有者所托付资源的责任,即资源的受托者负有对资源的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
受托责任之所以存在,首要原因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和关键的环节,是所有者能够正确评价经营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而审计的存在正好实现了这一功能。
对审计的要求不仅仅是所有者的要求,也是经营者的意愿,审计的作用在平衡不对称信息、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使代理合同有效执行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衡量受托责任是否完成的依据往往是一些指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定量或非定量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等。
佩顿和利特尔顿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将受托责任分成财产受托责任和管理受托责任。
前者属于董事会、管理当局及全体员工对股东所承担的责任,后者属于员工对管理当局、管理当局对董事会所承担的责任。
不管受托责任的内容怎样,它必须加以计量,而会计和审计就是受托责任内容的最好计量者、控制者,是受托责任关系中联系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桥梁。
受托人提供会计信息,旨在反映其履行受托责任的过程和结果,并向委托人交代;委托人则需利用审计过的会计信息,判断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履行得如何,并以此作为奖励或惩罚的依据。
从受托人角度看,受托责任可分为外部受托责任和内部受托责任。
外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以组织外部的受托责任为基础,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则以组织内部的受托责任为基础。
作为一种落实受托责任的控制机制,内部审计主要履行两方面的责任:一方面审核各责任部门向上级经营管理部门提交的报告是否真实;另一方面评价各个责任部门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从而为管理当局的整个管理控制提供可靠、相关的信息。
(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保障,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契约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构成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共同的理论基础,也体现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共同关注的利益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
不仅如此,在实际的公司运作过程中,二者也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公司治理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是促进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内部审计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正是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的结果。
站在较高层次上来看,内部审计实际是一种特殊的内部控制手段,二者面临相同的制度环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间接的认识内部审计的环境。
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塑造企业内部各成员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并决定其他控制要素作用的发挥,它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石。
它包括经营管理理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管理控制方法和内部审计几个方面。
控制环境首先要求企业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而组织机构取决于企业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就是重要的控制环境,其完善与否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成败。
同理,内部审计也要面对公司治理这个制度环境,同时还需要实现对公司治理的评价。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它既可以维系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促进企业内部形成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合力,又可以确保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和正确,最大限度地保护各利益主体的权益。
可以说内部审计是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它在健全公司委托代理关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的讲,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疏通信息传递渠道,缓解“代理问题”“企业家是企业的司机,信息是企业的方向盘,信息预警系统是企业的红绿灯”(郭咸纲,1999)。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形成契约合同的各方存在着不同动机的信息需求,股东关心公司的业绩,并依此作出经营决策;经理层期望通过信息报告掌握经营状况,从而为进一步粉饰业绩、提高报酬而打下基础;潜在的购买者也希望通过了解公司经营信息,决定是否将成为公司的客户。
但是,最有资格监督信息真实性的人只能是内部审计人。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
内部审计对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既可以对管理当局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进行约束,也可以督促管理当局充分披露信息,缓解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
内部审计一方面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一方面可以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的约束,有利于减少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
因此,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应是公司治理中普遍关注的问题。
(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补正公司治理结构从国内公司治理结构与监督体系方面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日趋规范,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由于股份较为集中,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弱化,致使经营管理失控,决策程序流于形式;其次,因为真正的所有者虚位,导致监事会的监督动力不足,不能发挥监事会的法定监督职能;最后,外部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经理人市场没有形成,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导致外部监督质量不高。
从国外公司治理的状况看,安然事件说明其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公司由于审计失败而发生的错误给内部审计师开启了一扇介入公司治理结构的机会之门,董事会更加看重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内部审计师也意识到内部审计必须跳出传统审计范围,延伸内部审计功能到公司治理结构之层面。
因此内部审计师应努力提高治理审计能力,以更好应付新形势下的挑战。
我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对中国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规范:第一,上市公司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应配备专职人员对公司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第二,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审计准则,应当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审计负责人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存在,修正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来说必不可少。
(3)合理定位,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公司治理的目标是维护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帮助企业增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