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心理学汇总

合集下载

心理学量表汇总

心理学量表汇总

心理学量表汇总心理学量表汇总来源:王彦斌的日志阿片成瘾严重程度量表305阿片戒断症状评价量表304阿森斯失眠量表297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499艾森克个性问卷36艾森克人格调查表36艾森克人格问卷36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36,37安全感量表199暗示性测量162柏格氏(Berg)平衡量表395柏格氏平衡量表395暴力行为(Viol)14贝克抑郁自评问卷222变形关注量表503濒死体验评定量表290濒死体验现象问卷289病态人格量表Pd 14,28,340病态性心理Sexm14病态性心理量表274不适感量表64布里斯托尔记忆障碍研究中心最新神经心理成套量表174 猜疑心量表(S18)14长谷川痴呆量表176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176长谷川简易智能修订量表(HDS-R)176长谷川智力量表176长谷川智能量表176长海痛尺评定486成就量表207成瘾研究中心量表307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K及PS)16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420大学生适应不良(Mt)14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418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量表410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415癫痫(Ep)14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145短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487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235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233儿童感知婚姻冲突量表478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476儿童受虐筛查表467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482儿童行为清单455反感治疗量表(TRT)16反向形成(Refo)14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345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中文版(V4.0)111 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LC43中文版108愤怒失控量表(ANG)16愤世嫉俗量表(CYN)16福格-米勒(Fug-Meyer)平衡量表394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444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176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105高度女性气质量表(HS)270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423个人评价问卷194工作适应障碍量表204工作态度Wa14工作障碍量表(WRK)16功能独立性评测382功能独立性评定382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232功能综合评定量表379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470孤独症发育速率和次序错乱评定量表470 孤独症行为量表470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470孤独症行为综合评定量表和剖析图471 古怪意念量表(BIZ)16关节炎影响测量量表124关节炎影响测量量表2(AIMS2)124关注健康量表(HEA)16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278海洛因滥用He14汉密顿焦虑量表214汉密顿抑郁量表225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376护士职业(Nc)14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231疾病家庭负担量表97加利福尼亚心理测验表38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38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目录38加利福尼亚心理问卷38加州心理测验38加州心理量表38家庭关怀度指数156家庭和谐性问题(FAM)14家庭问题量表(FAM)16假性正常量表N14,168监狱适应性Ap-r14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487 简化勃起功能国际问卷278 简化烧伤健康量表154简明精神病量表332简明女性性功能指数279简明社交恐惧症量表377简式Fugl-Meyer评定393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487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177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177健康不佳(HEA)14健康状况问卷54焦虑A14焦虑反应Ar14焦虑量表215焦虑量表(ANX)16焦虑状态-特质问卷212焦虑自评量表213教师职业倦怠问卷500教学潜能(Tp)14进取人格(Cs)14进取人格量表208精神病倾向因素(Pq)14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问卷135精神超脱量表348精神分裂症(Sc)11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137 精神分裂症量表(Sc)30,336 精神分裂症预后(Pg)14精神衰弱量表29,342精神障碍诊断量表309精神障碍诊断量表文本314精神质(PSY)14精神质量表168竞争态度量表209酒中毒Al14酒中毒Als14酒中毒MAC-R14酒中毒量表301酒中毒量表(MAC-R)16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258菌斑指数502康奈尔服役指数45康奈尔健康量表45,51康奈尔健康问卷45康奈尔筛查指数45康奈尔医学指数45克兰赛孤独症行为量表475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475克氏行为量表475恐怖症(PHO)14恐惧担心量表(FRS)16控制敌意量表(O-H)16口腔颌面部躯体变形障碍自评量表503口腔卫生指数502口述分级评分法(VRS)485跨文化个性量表49老年应对问卷256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149 领导才能(Lp)14领导才能量表207领悟社会支持量表206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224流行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224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485洛文斯顿作业疗法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175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198麦吉尔疼痛调查表486麦吉疼痛问卷486慢性脑器质性人格改变评定量表181美国精神病协会儿童多动症诊断量表465 美国心脏病学会卒中结局评价量表397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69蒙德斯利个性调查表36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298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11明显敌意(HOS)14目测类比定级法(VAS)487内向量表(Si)14内向投射(Intr)14内在适应性不良(In)14内在性适应不良量表204男性化-女性化量表(MF)29,272脑损害(BL)14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386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398逆反社会量表(ASP)16匿病量表(Ds)14女性受虐(Fm)14女性兴趣(FEM)14诺丁汉健康量表91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特异性模块EORTC QLQ-LC13中文版109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108疲劳量表-14490疲劳评定量表489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292偏见量表165偏执量表29,34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Pz14普遍性适应不良(Gm)14普遍性适应不良量表203器质性症状(ORG)14强迫(冲动)性Cpu14强迫量表(OBS)16强迫行为检查量表-修订版354青年人格问卷40青少年自评量表67轻躁狂(HYP)14轻躁狂量表30,337躯体变形障碍问卷503躯体变形障碍自陈检查表503躯体化反应()14全国中医学会ADHD研究协作组评分量表465权威冲突(AUT)14缺乏士气(MOR)14人格障碍筛查问卷373忍耐性(宽容性)量表166忍耐性(To)14妊娠压力量表26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39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329,392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144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140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142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V4.0)141 软垢指数503社会不适量表(SOD)16社会地位(St)14社会地位量表202社会内向量表30,20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329社会功能量表(SFRS)329社会适应不良(SOC)14社会适应不良量表203社会责任心(Re)14社会责任心量表205社区婴幼儿早期发现孤独症量表470神经症12题筛查表375神经质(NF)14神经质量表167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152生活事件量表245生活质量指数99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83世界卫生组织(WHO)情绪状态问卷238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170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77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119视觉类比表485视觉模拟量表485视觉模拟评分法485数字、方位短时记忆计算机测试法182数字类比表485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294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量表295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4)485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114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修订版(DQOL)116特质应对方式问卷255疼痛测量尺485疼痛分级指数(PRI)487疼痛简明记录表488疼痛评定量表系列485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485疼痛语言评定量表485体表面积评分法(BARS)486体象障碍自评量表503填句测验179通情量表167同情心(Emp)14同性恋(HSX)14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268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252退化作用(Reg)14脱逃(Ec)14威特莱氏应激量表247威胁性自杀(Thrs)14威胁性自杀量表288韦里-威斯-彼得斯活动水平量表466 违法性(Dq)14伪装量表(Odecp)15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480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485五级20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法391 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123 显性焦虑(MAS)14显性焦虑量表221小婴儿气质问卷(EITQ)433,434效度量表K13,15效度量表L13,15效度量表Q13,15心功能不全QOL量表121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446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483新生儿Apgar氏评分法483新生儿行为估价评分483性变态(Sv)14性变态量表274性别角色量表(男性GM及女性GF)16性感增强(Asx)14性高潮功能障碍诊断量表284性攻击量表273性化量表(Mf)14性交疼痛诊断量表284性兴奋障碍诊断量表284性厌恶诊断量表283性欲低下诊断量表283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量表275修订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36 修订匿病量表(Ds-r)14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352学龄前儿童活动调查表468学生生活应激问卷411学业成就(Ac)14压抑R14压抑量表228牙石指数504亚健康问卷测评表45阳痿与冷阴量表279阳痿与阴冷(I-f)14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355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102 药物滥用(Das)14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187医学应对问卷253依赖性Dy14依赖性量表163疑病量表Hs25,335抑郁量表(DEP)11,14,16,26,227 抑郁自评量表223癔症量表27,338阴道痉挛诊断量表284饮酒问卷300婴儿气质问卷(RITQ)433,436婴幼儿孤独症筛选量表(CHAT)477幼儿气质评估表(TTS)433,438语句完成法测验179语言类比量表485原始性防卫机制(Prds)14孕妇生活事件量表265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219运动员临场应激应付方式量表259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264运动员心理症状自评量表72运动中突发应激调查表259早期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483躁狂症量表(Ma)15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状态自评量表503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236症状自评量表64支配性Do14支配性量表(Do)16,164智力效力Ie14智力效率量表209智能简易快速检查(MIEF)326中国1~3岁幼儿气质问卷(CTTS)429中国4~8个月婴儿气质量表(CITS)428中国8~12岁学龄儿童气质问卷(CSTS)431 中国勃起功能指数278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90 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评定量表243中国儿童气质量表系列426中国人个性测量表48中国人利手量表378中国心身健康量表51中国学龄前3~7岁儿童气质量表(CPTS)430 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407中学生特质焦虑影响因素问卷408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413中医肝脏象情绪评定量表239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343装病量表(Mp)14装好量表(Ssp)15自测健康评定量表59自杀键Skey14自杀量表287自杀意念自评量表285自我低估量表(LSE)16自我接纳问卷188自我控制量表193自我控制能力(Cn)14自我力量(心理资源)Es14自我力量(心理资源)量表192自我描述问卷Ⅱ型185自我隐瞒量表191自知力评定量表351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350宗教迷(REG)14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229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495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485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4850~5描述疼痛量表(VRS-5)486101点数字评分法(NRS-101)48511点数字评分法(NRS-11)485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48516项人格因素问卷31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4593~7岁儿童气质问卷(BSQ)433,44045区人体评分法4868~12岁儿童气质问卷433,441ABC量表470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157A型行为量表(TPA)16A型行为临床会谈159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455Barthel指数评定391Berg平衡量表395Berg平衡量表记录表395Bristol最新神经心理成套量表174 Carey儿童气质评价系列问卷433CCMD-2-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工具359 CCMD-2-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查363 CCMD-2-R人格障碍筛查问卷361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180Conners多动症父母和教师简明量表465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461Conners父母用量表462Conners教师用量表463Conners教师用量表(简化版)463C型行为量表160C型行为特征量表160DS M-Ⅲ-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371 Epworth嗜睡量表296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表393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表394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393Hachinski缺血记分表389Hachinski缺血记分法(HIS)389 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389Hopkin's症状清单64Lindmark改良运动功能评定表388 Lindmark感觉运动功能评定表388 LOTCA检查175LOTCA认知功能成套测验175MBTI人格类型量表44McGill疼痛问卷486QIUS在校学生气质量表(QTS)401 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303Rutter儿童行为量表463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问卷)463Rutter儿童行为问卷463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464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217Si量表30,200Snyder自我监控量表个人反应问卷184TDL生命质量测定表98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190WHO神经症筛选表375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485《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光盘版量表名称分类目录)量表名称后数字为该量表在手册中的页码心理行为综合评定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11)16项人格因素问卷(31)艾森克人格问卷(36)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38)MBTI人格类型量表(44)康奈尔医学指数(45)中国人个性测量表(48)中国心身健康量表(51)健康状况问卷(54)自测健康评定量表(59)症状自评量表(64)青少年自评量表(67)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69)运动员心理症状自评量表(72)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评定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77)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83)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90)诺丁汉健康量表(91)疾病影响程度量表(93)疾病家庭负担量表(97)TDL生命质量测定表(98)生活质量指数(99)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102)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105)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LC43中文版(108)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中文版(V4.0)(111)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114)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修订版(DQOL)(116)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119)心功能不全QOL量表(121)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123)关节炎影响测量量表(124)关节炎影响测量量表2(125)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问卷(135)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137)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140)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142)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144)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145)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149)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152)简化烧伤健康量表(154)家庭关怀度指数(156)个性因素与气质评定A型行为类型问卷(157)A型行为临床会谈(159)C型行为量表(160)暗示性测量(162)依赖性量表(163)支配性量表(164)偏见量表(165)忍耐性(宽容性)量表(166)通情量表(167)神经质量表(167)精神质量表(168)假性正常量表(168)认知与神经心理评定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170)Bristol最新神经心理成套量表(174)洛文斯顿作业疗法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175)长谷川智能量表(176)简易智力状态检查(177)语句完成法测验(179)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180)慢性脑器质性人格改变评定量表(181)数字、方位短时记忆计算机测试法(182)自我能力评定Snyder自我监控量表个人反应问卷(184)自我描述问卷Ⅱ型(185)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187)自我接纳问卷(188)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190)自我隐瞒量表(191)自我力量(心理资源)量表(192)自我控制量表(193)个人评价问卷(194)社会功能与适应能力评定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198)安全感量表(199)社会内向量表(200)社会地位量表(202)普遍性适应不良量表(203)社会适应不良量表(203)内在性适应不良量表(204)工作适应障碍量表(204)社会责任心量表(205)领悟社会支持量表(206)领导才能量表(207)成就量表(207)进取人格量表(208)智力效率量表(209)竞争态度量表(209)情绪评定焦虑状态?特质问卷(212)焦虑自评量表(213)汉密顿焦虑量表(214)焦虑量表(215)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217)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219)显性焦虑量表(221)贝克抑郁自评问卷(222)抑郁自评量表(223)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224)汉密顿抑郁量表(225)抑郁量表(227)压抑量表(228)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229)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231)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232)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233)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235)正性负性情绪量表(236)世界卫生组织(WHO)情绪状态问卷(238)中医肝脏象情绪评定量表(239)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评定量表(243)生活事件、应激与应付方式评定生活事件量表(245)威特莱氏应激量表(247)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252)医学应对问卷(253)特质应对方式问卷(255)老年应对问卷(256)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258)运动员临场应激应付方式量表(259)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264)孕妇生活事件量表(265)妊娠压力量表(267)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268)性心理与性功能评定高度女性气质量表(270)男性化?女性化量表(272)性攻击量表(273)性变态量表(274)病态性心理量表(274)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量表(275)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278)中国勃起功能指数(278)阳痿与冷阴量表(279)简明女性性功能指数(279)性欲低下诊断量表(283)性厌恶诊断量表(283)性兴奋障碍诊断量表(284)阴道痉挛诊断量表(284)性高潮功能障碍诊断量表(284)性交疼痛诊断量表(284)自杀评定自杀意念自评量表(285)自杀量表(287)威胁性自杀量表(288)濒死体验现象问卷(289)濒死体验评定量表(290)睡眠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292)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294)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量表(295)Epworth嗜睡量表(296)阿森斯失眠量表(297)烟酒与药物依赖评定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298)饮酒问卷(300)酒中毒量表(301)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303)阿片戒断症状评价量表(304)阿片成瘾严重程度量表(305)成瘾研究中心量表(307)精神障碍评定精神障碍诊断量表(309)智能简易快速检查(MIEF)326社会功能量表(SFRS)329精神症状全面量表(331)简明精神病量表(332)疑病量表(335)精神分裂症量表(336)轻躁狂量表(337)癔症量表(338)病态人格量表(340)偏执量表(341)精神衰弱量表(342)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343)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345)精神超脱量表(348)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350)自知力评定量表(351)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352)强迫行为检查量表—修订版(354)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355)CCMD—2—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工具(359)CCMD—2—R人格障碍筛查问卷(361)CCMD—2—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查(363)DS M—Ⅲ—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371)人格筛查问卷(373)WHO神经症筛选表(375)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376)简明社交恐惧症量表(377)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定中国人利手量表(378)功能综合评定量表(379)功能独立性评测(382)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386)Lindmark感觉运动功能评定表(388)Hachinski 缺血记分表(38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390)Barthel指数评定(39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392)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393)福格-米勒(Fugl-Meyer)平衡量表(394)柏格氏(Berg)平衡量表(395)美国心脏病学会卒中结局评价量表(397)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398)学生心理行为评定QIUS在校学生气质量表(QTS)(401)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407)中学生特质焦虑影响因素问卷(408)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量表(410)学生生活应激问卷(411)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413)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415)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418)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420)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423)儿童心理行为评定中国儿童气质量表系列(426)中国4~8个月婴儿气质量表(428)中国1~3岁幼儿气质问卷(429)中国学龄前3~7岁儿童气质量表(430)中国8~12岁学龄儿童气质问卷(431)Carey 儿童气质评价系列问卷(433)小婴儿气质问卷(434)婴儿气质问卷(436)幼儿气质评估表(438)3~7岁儿童气质问卷(440)8~12岁儿童气质问卷(44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444)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446)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455)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459)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461)Rutter儿童行为问卷(463)Conners多动症父母和教师简明量表(465)美国精神病协会儿童多动症诊断量表(465)全国中医学会ADHD研究协作组评分量表(465) 韦里-威斯-彼得斯活动水平量表(466)儿童受虐筛查表(467)学龄前儿童活动调查表(468)孤独症发育速率和次序错乱评定量表(470)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470)孤独症行为综合评定量表和剖析图(471)克兰赛孤独症行为量表(475)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476)婴幼儿孤独症筛选量表(CHAT)(477)儿童感知婚姻冲突量表(478)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480)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482)新生儿Apgar氏评分法(483)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483)其他量表疼痛评定量表系列(485)口述分级评分法(VRS)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4)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101点数字评分法(NRS-101)长海痛尺评定体表面积评分法(BARS)McGill疼痛问卷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疼痛简明记录表疲劳评定量表(489)疲劳量表—14(490)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与评定(491)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495)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499)教师职业倦怠问卷(500)口腔卫生指数(502)口腔颌面部躯体变形障碍自评量表(503)。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方法有哪些?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方法有很多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其中一些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并分步骤列出其具体操作。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心理学中最常见的测量方法之一。

它通过向被试者提供一系列问题,来获取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见、态度等信息。

以下是问卷调查法的操作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明确要调查的内容和问题。

2.设计问卷: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一系列问题,并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选择被试者:确定被试者的范围,并根据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被试者。

4.发放问卷: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给被试者,可以通过纸质问卷或在线问卷的方式。

5.收集数据:收集被试者的回答数据,并注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二、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行为、言语、态度等,来获取信息并进行心理测量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观察法的操作步骤:1.确定观察目标:明确要观察的行为、言语、态度等内容。

2.选择观察环境:选择适合观察的环境,并确保环境对被试者的行为无干扰。

3.制定观察记录表:设计观察记录表,记录被试者的各种行为和态度。

4.观察实施:观察被试者并记录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实时或定时观察。

5.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观察记录表中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三、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中较为严谨和控制的一种心理测量方法。

它通过创造实验条件,观察和测量特定变量的变化,从而推断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下是实验法的操作步骤:1.确定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明确要研究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并设计实验假设。

2.设计实验材料和操作: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3.选择被试者和分组:确定被试者的范围,并按照实验需要进行合适的分组。

4.实施实验: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材料和操作流程,对被试者进行实验。

5.数据收集:记录实验中被试者的反应、行为等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心理学心理测量知识点:概论(二)

心理学心理测量知识点:概论(二)

心理学心理测量知识点:概论(二)量表的种类有:量表是由人来制订的,依单位和参照点的不同,量表的种类也不一样。

根据测量精度高低,斯蒂文斯将量表分为四个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种类定义特点备注(1)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

命名量表中的数字没有任何数值意义,不能作量化分析。

无大小意义,只表明类别。

无参照点和单位。

无法比较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方法运算。

(2)顺序量表表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

主要用于分等论级和分类。

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无参照点(没有绝对零度)和单位。

无法进行数学方法运算。

(3)等距量表存在大小关系。

无绝对零度,但存在相对零点。

可以进行数学运算,有相等单位。

(4)等比量表是最精确的测量。

大多是物理量表。

而心理量表只能达到等距量表水平。

可以知道事物之间的某种特点上相差多少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

可以进行数学运算。

11、心理测量是: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反映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2、著名的心理测验学家安娜斯泰西认为: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这一定义包含有至少三个基本要素:行为样本、客观测量和标准化。

心理测验要测量的是心理特征,但它要通过测量人的行为来实现,从行为测量中来推知心理特征。

这就要找有代表性的少数行为作为全部行为的样本。

3、关于心理测量中的标准化:心理测量要做到客观必须在测验编制、实施、评分、解释过程中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

标准化的测量是测量客观性的根本保证。

4、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5、心理测验的种类:(1)按测验的内容分: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反应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如成套的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如EPQ、MMPI等。

(2)按测验的对象特点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心理测量学——精选推荐

心理测量学——精选推荐

⼼理测量学⼼理测量学1、⼼理测量误差的分类、来源和控制⽅法2、CTT数学模型的基本内容(1个基本假设、2类误差、3个分数、1个模型、3条公理、3个结论、1个公式)3、信度的估计⽅法及计算公式4、效度的估计⽅法5、信度和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6、信度和效度的关系7、难度的含义及计算⽅法8、区分度的含义及计算⽅法9、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10、常见的常模参照分数有哪些?11、常见的智⼒测验有哪些?12、常见的⾃陈量表的编制⽅法及举例13、常见的⼈格测验有哪些?14、测验中常见的常模有哪些?15、简述标准参照测验的基本程序16、简述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与联系17、简述测验等值的条件⼼理测量的基本理论(⼀)⼼理测量的理论基础1、⼼理测量的理论依据:⼼理特质的可测性。

2、⼼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就是依据⼀定的法则使⽤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定量描述的过程。

(考研成绩是依据考研答案使⽤阅卷⽼师和计算机对试卷答案进⾏打分的过程)⼼理与教育测量:根据⼼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的⼼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依据⼀定的⼼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的⼼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定量描述的过程。

⼼理测量:根据⼀定的⼼理学理论,使⽤⼀定的操作程序,给⼈的⼼理特质的⾏为表现确定出⼀种数量化的价值。

⼼理测验(安纳斯塔西):实质上是对⾏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编制⼀个测验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①⾏为样本②标准化③难度和应答率④信度和效度。

⾏为样本:从⼈的⼤量⾏为抽取与欲测量的⼼理特质直接有关的⾏为。

通过测量外部⾏为来推测⼼理特质。

(间接测量)标准化: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常模的标准化(常模是⽤来弥补⼼理测验没有绝对参照点的缺陷)难度或应答率:难度适中,应答率符合统计计算要求。

信度和效度:结果⼀致且可靠。

测量的基本要素:参照点、单位参照点:测量是确定特定事物的特定特征的数量,在测量⼯作中必须要有⼀个测量的原始起点,也就是测量前测量对象的数量的固定原点,称作测量的参照点。

测量心理学相关试题

测量心理学相关试题

测量心理学相关试题测量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测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点、变化和差异。

测量心理学试题是评估个体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的一种工具,可以用于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心理学相关试题。

一、典型试题1. 梅奥人格测验(MPT)梅奥人格测验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人格的工具。

它包含一系列问题,要求被试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答案。

根据答案的不同,可以得出被试的人格特点和倾向。

例如:“你是否喜欢与他人交往?”、“你是否经常感到害羞?”等。

2.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是一种测量抑郁症状程度的自评工具。

被试需根据自己近期的抑郁症状,选择相应的答案。

根据答案的总分,可以评估被试的抑郁情况及其严重程度。

3. 斯坦福-宾内特智力量表(SB-5)斯坦福-宾内特智力量表是一种常用的智力测量工具。

它通过一系列题目,测量被试的智力水平。

题目涵盖词汇、记忆、分类、推理等不同方面的能力。

二、试题设计原则1. 试题应具有可靠性和效度。

试题应该能稳定地测量被试的心理特点,具有较高的测试重测可靠性和内部一致性。

同时,试题的内容和形式应当与所要测量的特点相关,具有较高的效度。

2. 试题应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

试题的设计应避免主观偏见,并尽量减少可能导致性别、种族、年龄等不公平因素的干扰。

3. 试题应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

试题的难度应与被试的心理特点相匹配,既不过于容易,也不过于困难。

试题的区分度应适中,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被试。

4. 试题应具有标准化和标准分数。

试题的标准化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并且便于进一步分析和解释。

标准分数可以将被试的得分与大样本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其表现水平。

5. 试题应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

试题应设计简洁明了,方便被试理解和回答。

同时,试题的操作指南应明确,以确保正确的使用和解释。

三、试题使用与注意事项1. 在使用试题前,应对被试进行适当的说明和训练。

心理学测量

心理学测量

心理学测量
心理学测量是指利用各种科学方法和工具对人的心理过程、行为和特征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心理学测量旨在提供客观、可重复和可比较的数据,帮助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心理学家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特征和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测量方法和工具:
1.问卷调查:通过编制一系列问题,要求被试者对自己的心
理状态、行为和观点等进行自我报告。

问卷可以关注特定
主题,如人格、情绪、社交关系等。

常见的问卷包括Beck
抑郁量表、大五人格问卷、焦虑自评量表等。

2.项目测试:要求被试者执行一系列的任务,以评估其心理
特征和认知能力。

常见的项目测试包括斯特鲁普测试、数
字推理测试、记忆测试等。

3.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者的行为、表情和
反应等,从中推断其心理状态和特征。

观察可以在实验室
或自然环境中进行。

4.生理测量:生理测量通过监测人的生理反应,如心率、血
压、皮肤电活动等,来评估其心理状态和生理反应。

生理
测量常用于研究情绪、应激和心理生理学领域。

5.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一种结构化的心理测量方法,包含
一系列标准化的问题和任务,常用于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等。

常见的心理测试包括WAIS智力
测验、Rorschach墨迹测验等。

心理学测量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领域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获得可靠和有效的心理数据。

在进行心理测量时,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伦理规范,保护被试者的权益和隐私。

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汇总

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汇总

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汇总e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一、名词解释1. 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举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 测量的参照点:测量工作中必须有一具量的起点,那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3. 量表: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延续体算是量表。

4. 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举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5. 测验的标准化:是编制测验的一具重要步骤,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度的一致性。

二、简答与论述1. 简述理性测量单位应具备的条件?P4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所有的人的明白基本上相同的,别允许作出别同的解释;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即第一具单位与第二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个单位与第三个单位之间的距离。

然而在某些事情下,要具备这两个条件是相当困难的。

2. 简述四种测量量表及其特点?P5-6①命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它不过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举行分类。

数字不过事物的符号,没有任何数量的意义,别能举行代数运算。

可举行的统计办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X2检验。

②顺序量表,是次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别仅可以指代事物的类不,而且可以表明别同类不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

在顺序量表中,数字只表示等级、大小和程度的顺序,它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所以别能举行代数运算。

可举行的统计办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③等距量表,是较高水平的测量量表,别仅可以指代事物的类不、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能够举行加减运算。

但它没有绝对零点,别能举行乘除运算。

可举行的统计办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和f检验。

④比率量表,也叫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量表,除了具有类不、等级、等距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可举行加减乘除运算。

可举行的统计办法除了与等距量表相同外,还与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相同。

心理测量量表汇总及总结(打印版)

心理测量量表汇总及总结(打印版)


敌对猜疑-10 敌对性、11 猜疑、14 不合作 3 项
9 心境不佳、悲伤、沮丧、情绪低落的程度;10 对他人-不含检查者的仇恨、敌对
题 常用问卷: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往往自知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测评方法主要是他评
和藐视;11 检查当时认为有人正在或曾经恶意对他;12 没有相应外界刺激的感知;
CBCL
1.筛查儿童、青少年社会能 4 种表格
1.老师、家长和年长 1.最近半年 第一部分不记分 总粗分高行为问题越 不能给出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断
儿 童 行 为 力和行为、情绪问题;
我国修订 4-16 岁 儿童自评三种方式 2.一次评定 第 二 部 分 除 个 别 大。
不具有诊断功能
量表
2.识别和评价行为和情绪 家长用表
明显 4 症状严重
<15 提示轻躁狂发作

向家属询问;第 9 项睡眠
20 中等程度躁狂发作
为过去 3 天的平均睡眠
28 重度躁狂发作
精选
13 项目:1 动作;2 言语;3 意念飘忽;4 言语/喧闹程度;5 敌意/破坏行为;6 情绪;7 自我评价;8 接触;9 睡眠;10 性兴趣;11 工作;11 幻觉;12 妄想 躁狂发作形式:轻躁狂-不伴有幻觉和妄想,且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的躁狂发作
总分的相关系数为 鉴 别 焦
焦虑量表 2.不适宜估计精神病时的 两类因子:躯体 查,独立评分
2.干预 2-6 周 2.无工作用评分标 21≤x≤29 明显焦虑; 0.56,与 Covi 焦虑症 虑 和 抑
焦虑状态;只能评价焦虑状 性 焦 虑 和 精 神 4.因子分即躯体性因子和 后再次评定 准
14≤x≤21 肯定焦虑; 状总体评分得分相关 郁 障 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心理测量的定义、测验的常模、信度、效度以及项目分析等基本概念。

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一、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①事物:指的是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该定义包括三个元素②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③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二、测量要素:①参照点②单位(一)参照点:参照点:绝对参照点、相对参照点(二)单位: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一是有确定的意义②二是有相同的价值心理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如智力年龄以年龄为单位,4~5岁之间的差别大于14~15岁之间。

三、测量量表·测量的本质是根据某一法则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

·量表是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

·斯蒂文斯,按从低级到高级划分的四种水平:①命名量表——最低水平分两种:代号(如学生编号);类别(如1代表男,2代表女)不能做数量化分析,既不能比大小,也不能加减乘除四种水平②顺序量表——次低水平(短跑名次)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③等距量表——较高水平(温度计),其数值可做加减,不能做乘除。

④等比量表——最高水平第二单元: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一、心理测验的定义■·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①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做测验的行为·从心理测验的定义看出②选取的是行为样本③测量要标准化④测量的原始分数没有意义,要与其他人的分数相比较二、■心理测验的性质:①间接性②相对性③客观性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①按测验功能分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②按测验的材料分类:文字测验操作测验心理测验分类③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客观测验投射测验④按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⑤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行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一、■错误的测验观:①测验万能论②测验无用论③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二、正确的测验观:①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例如,升学指导测验)②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较多地使用以下三类测验:①智力测验②人格测验③心理评定量表第六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①高尔顿(F.Galton)19世纪80年代(达尔文的表弟)三个重要人物②卡特尔(J.M.Cattell)19世纪90年代③比内(A.Binet)20世纪头十年①操作测验的发展20世纪心理测验的主要发展②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诞生于美国)③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④人格测验的发展·源于1914年前后。

二、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两次修订比内-西蒙量表。

·1979年后,协作修订国外智力和人格测验工具。

·近年来致力于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测验工具。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第一单元:常模团体一、常模团体的性质■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它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

■确定常模团体时,先确定一般总体,再确定目标总体,最后确定样本。

①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二、常模团体的条件②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③样本的大小要适当④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③样本的大小要适当:·如果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个人,则需要100%样本;如果总体数目大,相应样本也大。

一般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三、取样的方法取样即: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多选)①简单随机抽样取样方法:■②系统抽样(又叫等距抽样)首先计算组距:K=N/n③分组抽样④分层抽样两种方法:分层比例抽样、分层非比例抽样四、常模分数与常模(一)常模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它是心理测验时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

■按照样本的大小和来源:全国常模、区域常模和特殊常模。

■根据具体应用标准和分数特征:百分位常模和标准分常模等。

(二)常模分数(也叫导出分数,又叫标准分数,也叫量表分)·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后,将受测者的原始分数按照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导出分数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它实际上是一个有意义的测验量表,它与原始分数等值,可以进行比较。

·从原始分数转换为导出分数时,既要根据原始分数的分布特点,又要按照现代统计方法的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很重要)常模的类型有:①发展常模②百分位常模③标准分常模④智商及其意义①发展顺序量表一、发展常模(也叫年龄量表)②智力年龄(简称智龄)比内—西蒙③年级当量(又叫年级量表)①百分等级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②百分点是百分点也称百分位数,与百分等级的计算方法正好相反。

百分等级是二、■百分位常模计算低于某测验分数的人数百分比,而百分点则是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③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百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100份,而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的25%、50%和75%对应的三个百分分成的四段。

十分位数也可–以依此类推出,1%~10%为第一段,91%~100%为第十段。

三、■标准分常模(必考)·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

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

·标准分常模分两类:①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②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一)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Z=A+BZ·T分数: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标准九分: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2·标准十分:平均数为5.5,标准差为1.5;·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离差智商: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二)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通过非线性转换使之常态化。

常态化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标准分数。

■·计算步骤如下:①对每个原始分数值计算累积百分比;(二级多选)四、智商及其意义·比率智商(只适合年轻人测试)(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修订提出)·离差智商(韦克斯勒提出)·必须指出,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便不同(见附表)。

P367注意事项:①发展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只适合于所测特质随年龄发生变化的情况,对成人不适用;–只适用于在典型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一年的差异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含义。

②百分位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属于顺序量表,缺少相等单位;–靠近中央的原始分数差异扩大,而两极端的差异缩减;–不能比较和说明不同被试间分数差异的数量。

③标准分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计算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时,特质的分数实际上应该是常态分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不同。

第三单元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①转换表法:(特点:简明)(转换表也叫常模表)–也叫常模表。

一个转换表显示出一个特定的标准化样组的原始分数与其相对应的等值分数——百分位、标准分数、T分数或者其它任何分数。

因此测验的使用者利用转换表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②剖面图法:(特点:直观)–剖面图是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从剖面图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被试第三节:测验的信度第一单元:信度的测验一、信度的定义■·信度是指同一受测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

因此,信度亦可视为测验结果受机遇影响的程度。

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不影响信度。

(八两秤系统误差)二、信度的指标(一)信度系数与信度指数·通常情况下,信度是以信度系数为指标,它是一种相关系数。

常常是同一受测者样本所得的两组资料的相关。

■·信度指数的平方就是信度系数。

(二)测量标准误■·测量误差分布的标准差,(也叫)即为测量的标准误。

■·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

■·心理测量信度也叫心理测验的信度·■·心理测量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效度受信度的制约。

■·没有信度就一定没有效度,有信度不一定有效度第二单元:信度评估的方法信度评估的方法:①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内部一致性信度④评分者信度信度的类型与估计方法一、■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又称稳定性系数。

它的计算方法是采用重测法,即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受测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

■·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受测者特点而异,一般是两周到四周较宜,二、复本信度(alternate-form reliability)·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受测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

■·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重测复本信度或稳定与等值系数。

·在计算复本信度时,应该有半数的受测者先作A本再作B本,另一半受测者先作B本再作A本,由此可以抵消施测顺序的效应。

三、内部一致性信度(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①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受测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

·分半法经常会低估信度,必须修正,借以估计整个测验的信度。

②同质性信度(homogeneity reliability)·同质性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当各个测题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则测验为同质的。

相反,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象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

四、评分者信度(scorer reliability)·随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