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合集下载

第九节课——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一)剖析

第九节课——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一)剖析

② “U”形
上海鲁迅美术馆
三面围合而成的共 享庭院。
③ “口”形
北京木材综合展览室
④ “口口”形
江苏省展览中心
⑤ 其他形式
通过展厅与展厅门位置 的相错,以及展柜的布 置,使得原本单一的流 线变得曲折复杂。
重庆市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展览馆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
五层平面
使用上显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具有空间组 合紧凑、适应性强,兼备串联、放射与通
道相联系的优点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
以陈列大厅所形成的枢纽 空间为组合特点的布局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大温室
以门厅枢纽空间为中心,联系展览空间 为组合特点的布局
但也要注意,如处理不当,不仅易使枢纽空间的采光通风产生 不良的后果,而且也易造成参观路线不够明确和人流量大时出 现拥堵与混乱现象。
复廊式
办公建筑
• 平面布置要点:
• 开间和进深 • 大空间(会议厅)的安排 • 辅助用房的安排 • 出入口的布置
• 开间和进深
2020/11/11
大 空 间 的 安 排
2020/11/11
• 辅助用房的安排
2020/11/11
出 入 口 的 布 置
2020/11/11
二 连续性空间组合
1 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缺点:枢纽空间中的参 观路线不够明确,容易 造成迂回交叉的问题, 各陈列厅所形成的袋状 路线,易产生停滞不畅 的现象。
3 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布局方式的特点: 各陈列空间即可直接贯穿连 通,又可经过通道联系各个 陈列空间。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类型及特点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类型及特点
(9)根据办公建筑分类,办公室的净高应满足: 一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70m; 二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60m; 三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50m。 办公建筑的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 贮藏间净高不应低于2.OOm。
办公楼
(10)办公室用房 办公室用房宜包括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专用办公室宜包括设计绘图室 和研究工作室。 办公室用房宜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办公室 宜有避免西晒和眩光的措施。 普通办公室宜设计成单间式办公室、开放式办公室或半开放式办公室;也可 设计成单元式办公室、公寓式办公室或酒店式办公室。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Om2。
办公楼
景观办公室:其特征具有随机设计的性质,完全由人工控制环境,工作位置 的设计放映了组织方式的结构和工作方法。屏风、植物和贮藏用的家具均可 用于划分活动路线,确定边界,并区别工作小组。
景观办公室布局
办公楼
(11)公共用房 公共用房宜包括会议室、对外办事厅、接待室、陈列室、公用厕所、开水间 等。
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中、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 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m2,中会议室使用面积 宜为60m2; 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平面长宽比不宜大 于2:1。
二、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二、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 成:
1.4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0
1.80
注:高层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B、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 度不宜大于1:8。
办公楼

论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功能关系

论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功能关系

论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功能关系摘要:本文主要就公共建筑的空间与功能关系进行分析,概括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探讨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问题,以期为日后的公共建筑设计工作提供相关依据,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间组合;功能关系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性活动不可或缺的建筑场所,其包含的种类较多,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也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公共建筑的设计是一项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创作公共建筑过程中,应首先理清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及功能关系等问题。

1 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关系什么是建筑的功能?功能即为人们建造房子的目的和使用要求,在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与功能有着直接联系的要素就是空间,空间也是建筑艺术区别与其他艺术形式最典型的特征。

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曾提出“形式由功能而来”的观点,强调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影响和作用,这里的建筑形式也就是指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既有形式也有内容,这是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建筑中的内容与形式分别为功能与空间。

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转换到建筑中也就是功能决定空间,空间反作用于内容。

彭一刚先生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

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构思时需要着重分析功能与空间的关系,这也是做好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

2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分析公共建筑的种类较多,包括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体育建筑等等多种类型,各部分空间的使用性质及组成类型也较为繁多。

但总的概括起来,可将公共建筑的空间划分为主要使用空间、次要使用空间以及交通联系空间这三大部分。

主要使用空间,即在建筑中居于主要地位的空间。

部分公共建筑空间按使用性质划分较为明显,如中小学校中的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办公建筑中的办公室、会议室,以及图书馆建筑中的阅览室、目录室等等。

次要使用空间,即在建筑中居于次要地位的空间。

如学校建筑中的卫生间、储藏室,电影院建筑中售票厅、放映室、办公室等空间,虽然这些空间也是属于有使用性质的空间,但相较主要使用空间而言,这些空间居于次要地位。

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

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

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二、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

设计中应首先抓住这三大部分的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

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往往起关键作用。

1.主要空间(主要使用部分)所占的面积比较大者;面宽较长;高度较高;体量较大;造型特异。

2.次要空间(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相对于主空间,在面积大小、高度、面宽、长短、体量及造型方面逊于主空间。

3.交通联系空间在空间特质上属于联系、协调、服务等地位的空间。

设计中应首先进行逻辑分析,把所有的构成空间进行概括总结,确定主要空间、次要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根据活动行为的展开抓住交通联系空间这一根本,主要空间、次要空间就成了随后的一系列排列和组合,在进行组合过程中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

正是由于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灵活多变,才出现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也反映了建筑师的设计个性和思想,交通联系空间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未来使用的高效和管理的灵活,也就成了建筑方案的关键。

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

1.水平交通空间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

例如走道。

注意当走道兼其他功能时,应注意功能的叠加,如医院门诊部的过道,可兼供候诊之用。

某些展览陈列性质建筑的过道,观众可边看边走。

走道的宽度是由基本使用功能和防火疏散决定的。

2. 垂直交通空间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主要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四种主要方式。

(1)楼梯楼梯是公共建筑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联系手段。

楼梯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功能要求和防火规定,安排在各层的过厅、门厅等交通枢纽或靠近交通枢纽的部位。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共17页文档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共17页文档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公共建筑中,常可按其空间的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联系部分的不同组合方式:大体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

(一)以通道等交通空间联系使用空间的组合这种空间组合的特点是各个房间的组成,在功能要求上,基本需要独立设置。

所以各房间之间就需要有一定的交通联系方式,如走道、过厅、门厅与之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整体,通常称这种组合方式为"走道式"的建筑布局。

越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布局形式,特别是对于某些公共建筑类型来说尤为适用,例如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医疗建筑等。

这种布局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走廊在中间联系两侧的房间,称为内廊式;二是走廊位于一侧联系单面的房间,又称为外廊式。

内廊式:主要优点:走道所占面积比较小,较外廊式布局经济。

主要缺点:房间朝向有一半基本不好;处理不当易形成黑走廊。

外廊式:主要优点:所有用房基本可得到良好的朝向、通风和采光。

主要缺点:走廊过长、偏大的辅助面积、过小的建筑进深。

(二)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基本可归纳为五种形式:1.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这种布局形式具有流线紧凑、方向单一、简洁明确;流程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等优但也有流线不灵活、人多时易拥挤、不利单独使用某空间等缺点。

主要用于展览性建筑。

2.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向将空间围绕放射状的交通枢纽加以组合,是这种布局的基本特点。

优点是:流线简单、使用灵活,各空间可独立使用。

缺点是:流线不够明确、易造成交叉干扰、各空间内呈袋状流线,易产生迂回拥挤的毛病。

3.串联兼走道的空间组合形式这种形式优点在于能使各个主要空间单独串通,又能通过走廊间接联系,所以具备串联与放射组合空间的双重优点,灵活适应性强。

但处理不当易产生加大面积、增加造价、占地多等缺点。

4.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这种布局的特点具有空间组合紧凑、适应性强,兼备串联、放射与走道相联系的优点,但是也易出现人流大时易拥挤与秩序混乱现象。

第2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第2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图2-2 房间面积大小的确定
房间的面积,可以由使用特 点划分成以下几部分:(如图2-3) (1) 家具设备所占面积; (2) 人使用家具时所占面积; (3) 交通面积。
图2-3
面积组成
(二) 房间的形状和尺寸 在初步确定了房间最小面积之后,就可以着手确定房间的 形状和尺寸。确定房间面积后,可选择的平面形状很多,如方 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及圆形等,而最终需要综合考虑房 间的使用要求、结构与构造的形式、艺术效果等因素来确定。 1.使用功能对房间平面形状的影响 一般生活、工作、学习用房常采用矩形平面。这种平面有 利于家具设备布置,功能适应性强。此外,矩形平面可以采取 较统一的开间、进深尺寸,便于平面组合,结构简单,施工方 便。(如图2-4)。 然而,矩形不是唯一的选择。图2—5是几种不同平面形状 的教室。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做到适用而新颖。
图2-13 门的 位置、数量
2. 窗的位置 窗的尺寸和位置,主要应当考 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辅助房间设计
辅助房间一般是提供服务的房间,如厕所,盥洗室、水 暖电设备用房等。是民用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设计 不合理,对整个房屋设计往往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辅助房间设 计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应当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 (1)辅助房间与其为之服务的基本房间之间有方便的联系 。 (2)尽量减少易产生噪声、不良气味的辅助房间对附近使 用房间的影响。 (3)在保证辅助房间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应将其设在建筑 物中较差的位置,如北面、地下室、山墙处。 (4)应当合理控制辅助房间的建筑标准,如面积、高度、 室内装修标准等。
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在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 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核心问题。其他诸如建筑 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也是 应当考虑的问题,在设计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校公共建筑空间组合的几种方式比较

学校公共建筑空间组合的几种方式比较

学校公共建筑空间组合的几种方式比较本文通过对五种公共建筑空间组合方式的建设、用地、采光、遮阳、通风、节能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混合式三(内外回廊式)是具有自然通风、采光、遮阳,节能的学校公共建筑的最佳空间组合方式。

Key words:school of public buildings;spatial combinations;comparison;saving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对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形式、施工条件、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条件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后,做出的平面关系、空间关系和造型的设计。

满足建筑物的采光、日照和通风功能要求,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舒适的良好环境。

各种性质与类型的公共建筑一般都是由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次要使用部分这三类功能与空间组合而成。

以学校教学楼为例,教室、实验室、教师备课室、行政办公室是主要使用部分;厕所、仓库、贮藏室等是次要使用部分;而走廊、门、厅、楼梯等则是交通联系部分。

公共建筑空间组成都可以概括为主、次要使用空间及交通联系空间这三大空间。

三大空间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方案。

下面选择单内廊式、单外廊式、混合式一(内外并列式)、混合式二(内回廊式)、混合式三(内外回廊式)等五种组合方式进行比较其特点。

建筑造价经济,用地也经济;采光为单侧采光,室内光线不均匀,内廊光线不好,进深不能过深,通风不畅,内廊空气不新鲜;冬季保温较好;夏季南向需外加遮阳设施以阻挡太阳直接照射到房间里,增加结构成本。

根据以上五种组合方式的特点比较,可以看出混合式三(内外廊式)是一个最佳的学校公共建筑组合方式。

其走廊面积虽然高一些,但不是太高,却极大地满足了学校建筑物的自然采光、自然遮阳和自然通风功能要求,交通又便利,交流方便,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舒适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1] 刘云月编著.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1.[2] 王晓、彭逊志、夏为威.武汉地区公共建筑采光节能的研究分析.新能源与绿色建筑,2011.8.[3] 许锐.建筑设计中通风采光及日照问题简议.民营科技,2011.05.[4] 孙小燕.谈建筑设计中的采光与日照及通风问题.山西建筑,2010.12.[5] 孙紫强.北京地区公共建筑遮阳对自然采光影响的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论文,2009.6.[6] 马晔.公共建筑单侧采光与能耗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6.[7] 田智华、续晨、王陈栋.深圳地区某公共建筑活动外遮阳自然采光效果分析.建筑节能,2011.01.[8] 杜翠娥.建筑采光节能设计策略探讨.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1.15.。

公共建筑空间组合

公共建筑空间组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格式组合
• 概念:将一个三向度的网格作为空间 的模数单元来进行空间组合的方式称 为网格式组合。
• 特点:空间具有规则性和连续性,结 构标准化、构件种类少,建筑空间的 轮廓规整而又富于变化,组合容易, 适应性强。
• 网格式组合由于是由重复的模数空间 组合而成,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功能 及环境的要求进行消减、增加或层叠, 依然能够保持网格的同一性。
模型
南侧入口
中央步道
东南角透视
钢构架与树
• 考虑到现状树木的生 长,仅仅在网格交点
处安排了钢结构的基 础
河北廊坊,商业街坊——齐欣
齐欣,当代著名建筑师,1959年出生于北京, 1978到198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5 年赴法国留学,现为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 公司董事长兼总建筑师、英国高级建筑师, 法国注册建筑师和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获得者
• 组合的变形:将网格的部分进行 位移或旋转;也可以将网格中断, 划分出一个主体空间。
实例
• 北京亚运新新生活会所 • 河北廊坊,商业街 • 国外某建筑 • 比希尔中心办公大楼 • 贾瓦哈·卡拉·肯德拉博物馆 • 中央邦议会大厦
北京亚运新新生
活会所——陈凌
(WSP维思平设计 事务所 )2005年入 选中国十大新锐建 筑师
3、观演性的空间组合
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占 主导地位的中心空间构成。处于中心主导空间 的一般为相对规则的形状,应有足够大的空间 体量以便使次要空间能够集结在其周围;次要 空间的功能、体量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 以适应功能和环境的需要。
一般说来,大厅式的 空间组合本身没有明确的 方向性,其入口及引导部 分多设于某个次要空间。 这种空间组合方式适用于 体育馆、歌剧院等以大空 间为主的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各使用空间的功能关系 包括两部分含义,从 小的方面讲,是指两个或多个单一空间之间存在的先后关 系、主次关系、分隔与联系、闹与静关系等;从大的方面 讲,是指三种建筑空间(主要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和 交通枢纽空间)之间的先后关系、主次关系、分隔与联系。 (3)功能分析的过程与结果的表达 功能分析的 过程需要通过图示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其最终成果也要通 过图示语言的方式表达。图示语言是指用图形符号(点、 线、图形等)而不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建筑各使用空间的 功能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
水平流线、 立体流线
例1: 体育馆的流线组织
例2:旅馆的流线组织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住宿客流、非 住宿客流以及 后勤服务人流 要分开。
案例分析一:某五星级酒店设计
合理的流线把功能分区有机的组织起来,才能保证建筑功能的有 效发挥
空间组合原则



气泡图:简单的功能分析框线图,即采用圆形气泡 这个抽象符号表示房间,用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 种功能分析图一是将概念转化成图示语言,有利于设计 者用视觉语言进行思维,二是初步表明了房间之间的关 功能分析框图:在气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各功能房 间的相互位置,使关系流线更简洁清楚,同时还需要进 一步标明各房间的大小及其相互关系的强度和方向,以 进一步搞清诸房间之间关系紧密程度与秩序排列。它比 气泡图在功能分析上更接近建筑设计的表达方式。强度 (重要的流线或次要的流线)可以通过线的粗细表达, 粗线表示房间关系密切,细线表示房间关系薄弱,而箭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图1)
增加进深可以使布局紧凑,减少交通面积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图2
尽端布置大房间,有利于节省走道,布局紧凑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在对建筑各组成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 流线组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设计,使空 间布局紧凑,适当提高使用面积的比例。 可采用的手法有: a.加大建筑进深(图1) b.增加层数; c.降低层高; d.在尽端布置大空间。(图2)
空间组合原则
Organization of Architecture Spaces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从功能角度为公共建 筑空间组合提供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内容框架 建筑中要解决的主要功能问题:

主要内容
内容框架
各空间组成部分的合理分配 功能分区与组合
第一节的主要内容
建筑空间组合原则
空间的组合形式
第二节的主要内容
空间组成 组合原则 单元空间设计
建 筑 功 能 空 间
主要使用空间 辅助使用空间 交通联系空间
功能的主体 功能的必要补充 空间的“骨架”

空间组成
组合原则
单元空间设计
公共建筑的辅助部分包括:行政管理用房、厕 所、盥洗间、卫生间、供应服务用房,如旅馆、 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厨房、洗衣房等以及设备 用房(锅炉房、通风机房等)和库房、车库等 附属用房。

简单的功能分析框线图-气泡图
某图书馆建筑一层功能分析框图
电影院功能关系分析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例: 上海天山电影院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按建筑物各组成空间在“闹”与“静”方面所 反映的功能特性进行分区,使其既分隔,互不 干扰,又有适当的联系。 闹与静可以水平划分,也可以垂直划分。 例:
由于公共建筑的功能复杂性,在进行空间组 合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 总体要遵循以上五条基本原则。
一、功能分区合理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1.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联系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 应的空间组合形式。
2.功能分区是将建筑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 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与联系, 使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功能分析是进行任何设计的第一步,针对建筑设 计而言,就是指在熟悉建筑内部各类房间使用特 点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各使用空间的功能关系 进行分析、整合研究,最终以图解的方式进行表
功能分析中有三个核心问题需要把握


(1)各使用空间的使用要求 指单一使用空间在朝 向、采光、通风、防震、隔声、私密性和联系等方面的要
混合结构的承重形式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横 墙 承 重 纵 墙 承 重 混 合 承 重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房间的开间或进深基本统一,并符合钢筋砼板 的经济跨度,上下层墙体对齐; 承重墙的布置要均匀、闭合,以保证结构布置 的刚性要求; 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的开启应符合墙体承重的 受力要求; 个别面积较大的房间,应设置在房屋的顶层, 或单独的附属建筑上,以便结构上进行处理。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民用建筑中的设备主要包括上、下水,采暖 通风、空调以及电器照明。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充分考虑设备要求,使建筑、结构、设备 三方面相互协调(图3); b.合理安排设备用房的位置,如锅炉房、水 泵房、冷冻机房以及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 等用房。 (图4); C.空调房间的散热器、送回风口、消防设 备、照明、电器等的使用和其与建筑装修的 配合 d、卫生间及其他用水房间应尽可能集中布 置并上下层在一个位置
作业: 1、建筑空间组合的任务和原则是什么? 2、举例说明建筑功能分区要考虑哪些方面? 3、分析包豪斯学校的特点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1. 框架结构:房屋结构均由梁、柱构件 通过节点连接而构成。 。 2. 框架结构系统,对建筑平面的要求主 要有:

建筑体型齐整、平面组合尽量符合柱网尺寸 的规格、模数以及梁的经济跨度。
为提高框架的刚度,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刚性 墙(剪力墙),或梁、柱的节点采用刚性处 理;楼梯间和电梯间在平面中的地位,应均 匀布置,选择有利于加强框架结构整体刚度 的位置。
宾馆前台部分
住宿 静 接待 餐饮 闹 康乐 公共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平面上的分区
客房 门厅.接待 餐厅.公共
剖面上的分区


例:
平面动静分区合理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具体分析空间的内外关系, 将对外性较强的空间,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 枢纽的附近,对内敛性较强的空间,力争布置在 比较隐蔽的部位,并使其靠近内部交通的区域。 例:

纵向连系梁
横向主梁

剪力墙
剪力墙
剪力墙
框架梁
框架梁
剪力墙
框架梁
筒体结构平面图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核心筒位置居中,有利于整体刚度的增加
加刚性墙,核心筒位置分布均匀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1. 大跨度建筑,采用合理的空间结构,可以 丰富建筑的造型; 2. 常用的的空间结构:悬索结构、薄壳结构 和网架结构; 3. 广泛应用于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中。
陈列区
观众服务设施
博物馆 技术用房 藏品库区 办公区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案例分析:某幼儿园设计
内与外 主与次 动与静
案例分析二:某五星级酒店设计
功能分区:
对于使用空间很多、功能复杂的建筑,其功能分析应 由大到小、由粗到细逐步进行。首先,可将一幢建筑的所 有使用空间划分为几个大的功能组团(每个功能组团由若 干个有密切联系、为同一功能服务的使用空间组成,并具 有相对的独立性),然后再分析这几个区域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再按照功能分析的方法,对各个功能组团内 部的房间分别进行分析研究。
空间的组合应有利于结构的布置。 常用的结构类型: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空间 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采用合理的结构类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类似的空间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大小空间尽 量避免大空间上布置小空间。
(一)砖混结构
1.平面采用走廊式或套间式平面组合的多层或 低层建筑采用。 2.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混合承重三 种形式。




(4)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空间
(5)空间的联系与分隔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处

空间组合原则
分区合理 流线组织 空间布局 结构选型 设备布置 体型、构图

流线组成:不同人流(内部流线、外部流线)、 货流、洁流、污流 组织方式:平面、立体 组织原则:明确,尽量避免交叉和相互干扰。 流线组织问题,实质上是各种流线活动的合理 顺序问题,是一定的功能要求与关系的体现, 同时也是空间组合的重要依据

医院功能分析

对功能复杂的建筑采用功能分区的方法具有两个优点: 一是无论怎么分析此区的房间都不会分析到彼区去;二是各 区域房间千变万化的排列不会影响功能大分区的协调关系。 功能分区的原则为: (1)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 (2)根据实际需求(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 系安排位置。 (3)空间组合划分时以主要使用空间为核心,次要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