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农作物秸秆是指农田中废弃的作物茎、根、叶和秧等植物组织残留物。
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农田的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有效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下面将介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经济效益。
1. 秸秆还田:将秸秆还入农田,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且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秸秆发酵堆肥:将秸秆进行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秸秆发酵堆肥可以提高秸秆中养分的利用率,减少秸秆中的杂草种子和病菌的传播,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
发酵堆肥还可以生成大量的有机质和益生菌,有利于土壤的生态环境修复。
3. 秸秆制成颗粒饲料:将秸秆经过粉碎、压制和造粒等工艺处理,制成颗粒饲料。
秸秆颗粒饲料可以作为农牧业的饲料资源,替代传统的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
秸秆颗粒饲料还可以作为发电厂的生物质燃料,用于替代煤炭,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4. 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将秸秆经过热解、气化和液化等工艺处理,制成生物质燃料。
秸秆生物质燃料可以作为工业和民用的燃料资源,替代燃煤和化石燃料,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秸秆还田和发酵堆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秸秆制成颗粒饲料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可以替代燃煤,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节约资源成本: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农田资源,减少秸秆的废弃量,节约土地资源;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化肥成本,节约化肥资源。
3. 增加农民收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为农民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
农民可以通过销售秸秆颗粒饲料、秸秆生物质燃料和秸秆有机肥料等产品,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五种途径

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五种途径
一、秸秆还田
1、秸秆还田能够很好的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增产效果在10%以上)。
2、秸秆还田方法主要包括秸秆覆盖或粉碎直接还田、秸秆堆沤还田(高温发酵原理)、催腐剂快速腐熟秸秆还田以及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二、秸秆饲料
1、秸秆中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非淀粉类大分子物质,在经过微生物发酵法处理之后,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非淀粉类大分子物质被降解为低分子的单糖或低聚糖,同时利用率、采食率、口感均有所上升。
2、秸秆饲料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直接粉碎饲喂技术、青储饲料机械化技术、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秸秆高效生化蛋白全价饲料技术、秸秆氨化技术、秸秆热喷技术等。
三、秸秆能源
1、生物质能源是除开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据14%,而我国每年的秸秆资源占据生物质能源的一半。
2、秸秆能源转化的主要方法为秸秆气化,除此之外,秸秆还可
以用于加工压块燃料,制取煤气。
四、建材、轻工和纺织原料
1、秸秆是一种高效的建筑原材料,并且保温性、装饰性、耐久性均比较不错,可以用于建筑行业,代替部分砖、木等材料。
2、秸秆在经过技术处理后,能够制造人造丝、人造棉,同时能够生产糠醛、饴糖、酒、木糖醇,加工纤维板。
五、秸秆基质
秸秆能够用作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食用菌的生产基质,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生物质能利用:将秸秆进行压碎、发酵和厌氧消化等处理,产生沼气或生物质颗粒燃料。
沼气可以直接用于供热或发电,生物质颗粒燃料可以用于代替传统能源进行燃烧。
2. 生物质炭化:通过将秸秆进行高温热解,转化为生物质炭,可以用于土壤改良、水质净化、农业生产和工业原料等。
3. 基于微生物的秸秆降解:利用专门的微生物进行秸秆降解,使其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变为可利用的物质,用于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化工原料和生物肥料等。
4. 秸秆制造纸浆:秸秆中的纤维素可以用于制造纸浆,生产高品质的纸张。
5. 秸秆制造建材:将秸秆进行炭化处理后,可以用于生产炭水泥制品,如炭砖、炭板等。
6. 秸秆制造生物化学品:利用化学方法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转化为生物化学品,如乙醇、乳酸和生物塑料等。
7. 秸秆作为动物饲料:经过适当的处理和脱毒,秸秆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提供能量和纤维素。
8. 秸秆制造生物炭黑:秸秆经过炭化和活化处理,可以制造生
物炭黑,用于土壤改良和环境修复。
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利用秸秆资源的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还会不断增加和优化。
秸秆综合利用总结

秸秆综合利用总结秸秆是农作物的残余物,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农业废弃物。
然而,经过适当处理和利用,秸秆可以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实现综合利用。
本文将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总结,包括秸秆的种类、利用途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秸秆的种类秸秆是指农作物的茎、叶、壳等部分,不同作物的秸秆种类各异。
常见的秸秆包括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等。
每种秸秆在形态和性质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综合利用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分类处理。
二、秸秆的利用途径1. 生物质能源利用: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作为生物质能源进行利用。
通过秸秆的气化、发酵等方式,可以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等,为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提供可能。
2. 土壤改良利用:将秸秆还田或制成秸秆堆肥,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原料利用:将秸秆进行纤维化处理,可制成纸张、纤维板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4. 动物饲料利用:适当处理后的秸秆可作为动物饲料,提供动物所需的纤维和能量,减少饲料成本,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1. 技术创新:加大对秸秆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秸秆的加工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2. 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体系,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
3. 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秸秆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综上所述,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潜力。
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完善政策、发展产业,可以实现秸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绿色生态化转型。
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关注和重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共同努力打造资源循环利用的美好未来。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计划方案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计划方案秸秆是农作物的残余物,包括谷秸、麦秸、棉秸、玉米秸等。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秸秆经常被焚烧或者随意处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计划方案。
以下是一个关于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计划方案的例子。
一、目标与原则1.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秸秆的有效利用,减少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增加农户的收益,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原则本计划的实施将遵循以下原则:(1)秸秆资源化利用优先于焚烧或随意处理;(2)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相结合,推动秸秆综合利用;(3)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二、实施举措1.政策支持(1)制定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包括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2)建立秸秆处理企业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3)加大科研投入,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2.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1)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改进,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2)推广高效的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还田作为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壤肥力;(3)推广秸秆生物质燃料技术,将秸秆制成颗粒状生物质燃料,替代传统燃料,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4)发展秸秆发酵肥料技术,将秸秆发酵成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降低农业生产对化学肥料的需求。
3.农村秸秆收购与加工机制建设(1)建立健全的秸秆收购体系,鼓励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保障农户的利益;(2)支持农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进行秸秆加工,提高秸秆的附加值;(3)加强对秸秆加工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秸秆加工的质量和安全。
4.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教育(1)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意识;(2)通过农业展览会、培训班等形式,向农民介绍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和经验;(3)在学校开展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组织管理与推进机制1.组织管理(1)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计划;(2)设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项资金,用于资助相关项目;(3)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
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秸秆是农作物收割后剩余的茎秆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农业废弃物。
然而,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力进行综合利用。
本文将就如何综合利用秸秆提出10个建议。
一、生物质能源利用1. 秸秆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如秸秆颗粒、秸秆煤等,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农田有机肥利用2. 将秸秆还田,作为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三、动物饲料利用3. 秸秆经过发酵和处理,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提供能量和纤维,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四、菌类培养利用4. 秸秆可以用作菌类的培养基,如蘑菇、平菇等,利用秸秆的纤维素和养分,培养出高品质的食用菌。
五、纸张制造利用5. 秸秆纤维可用于纸张制造,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加工,可以生产出环保型的秸秆纸。
六、建筑材料利用6. 秸秆可以制作成秸秆板材,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制造,具有轻质、环保的特点。
七、生物降解材料利用7. 秸秆可以制作成生物降解材料,如秸秆餐具、秸秆包装材料等,可替代传统的塑料制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八、生物质化学品利用8. 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通过生物转化技术,转化为生物质化学品,如生物塑料、生物涂料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九、生物炭制造利用9. 秸秆经过热解处理,可以制成生物炭,用于土壤改良、水质净化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十、生物气体利用10. 秸秆可以通过生物气化技术转化为生物气体,如沼气、生物燃气等,用于发电、供暖等用途,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秸秆的综合利用具有多种形式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各级政府和农民应加强合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农作物秸秆是指作物收获后剩下的残枝败叶以及未收获的庄稼秸秆等,是农田生产的副产品。
秸秆资源丰富,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与经济效益进行详细介绍。
一、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一)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能利用是目前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之一。
主要包括生物质能的直接燃烧和间接燃烧两种方式。
秸秆的直接燃烧是指将秸秆直接投入到锅炉中燃烧,通过蒸汽发电或供暖的方式利用能量。
而间接燃烧则是先将秸秆进行气化或炭化处理,得到生物质燃料,再进行燃烧利用。
生物质能利用不仅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能源,减少煤炭的开采和燃烧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畜禽饲料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经过粉碎、发酵等处理,制成畜禽饲料。
由于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可以作为畜禽饲料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农作物秸秆可以和玉米秸秆、豆粕等混合使用,使得饲料的口感更好,同时也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这种利用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饲料成本,还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有机肥料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通过腐熟发酵,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用。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有机肥料也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将农作物秸秆制成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不仅有利于土壤的改良,还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工业原料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经过适当的处理,提取其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作为工业原料进行利用。
利用秸秆制作纸张、建筑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等,都是将秸秆作为工业原料的典型例子。
这种利用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木材的开采,减缓森林资源的消耗速度,还可以解决庄稼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为农民增加额外的经济收益。
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篇一: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一、工作背景和目标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通过合理的利用可以转化为能源、饲料、有机肥料等,对减少废弃物污染、缓解能源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数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秸秆,但目前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大量秸秆被焚烧或遗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1. 秸秆还田: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秸秆饲料:将秸秆进行氨化、青贮等处理后,可转化为牛、羊等动物的饲料。
3. 秸秆能源:秸秆燃烧值较高,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用于发电、供热等领域。
4. 秸秆原料:秸秆可被用于生产纸张、纤维板、保温材料等。
四、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效和影响通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1. 秸秆利用率显著提高:通过宣传引导和技术支持,秸秆利用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企业参与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行动中来。
2. 废弃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将秸秆转化为能源、饲料等有用物质,废弃物数量大幅减少,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
3. 农业可持续发展得以促进: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 技术水平不高:目前部分地区秸秆利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转化效率不高,影响了综合利用的效果。
2. 资金投入不足: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秸秆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
————————————————————————————————作者:————————————————————————————————日期:
ﻩ
秸秆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则。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加之资源利用效率低、保护意识差、污染严重等问题,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必须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资源利用上,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发现替代资源、可更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注重节能减排,形成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缓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1秸秆生物质
1.1秸秆生物质资源
生物质是植物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它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一般指农林牧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和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等。
其中,木质纤维素类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廉价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
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植物体的干物质生成量高达1.155×1014t。
我国生物质资源更是种类繁多,资源量的近一半,但由于长期受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秸秆利用仅有30%,经处理利用的仅占2.6%,有相当一大部分秸秆被废弃或者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
1.2秸秆还田利用
1.2.1秸秆还田: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通过还田使养分回归土壤。
达到培肥地力和增产的目的。
秸秆还田包括直接粉碎入田和堆沤腐熟后还田等方式。
实践证明,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肥力、改良结构、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及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发挥一定作用,同时减轻了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国外以直接粉碎或过腹还田为主,欧美国家秸秆还田率达到90%,在日本秸秆还田则成为一项农业耕作法规。
我国河北、江苏等部分地区,在大力应用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基础上,秸秆还田率达到90%以上。
实际上,在翻耕及轮作技术不到位的情况下,因秸秆降解效率低.秸秆还田不仅对土地作用有限,而且会对耕作产生不利影响,如连作时虫卵、有害菌体会随着秸秆带进土壤,一方面增强微生物对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缩短了药效期并增加施用量,同时增加病虫害风险。
另外,秸秆还田也存在机械成本高、农民不易接受等情况。
1.2.2过腹还田:过腹还田是把秸秆作为饲料经动物消化吸收后的粪便,经腐熟后作为肥料施人土壤.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重要的基础饲料,除提供部分营养外,对维持动物消化道正常蠕动、保持生理健康、提高利用年限和生产潜力发挥重要作用,一般占日粮40%甚至70%以上,秸秆类是粗饲料重要来源。
在20世纪90年代粮食和饲料资源短缺以及社会转型过渡时期。
秸秆养畜对我国大幅度增加牛、羊肉供应.降低养殖成本。
增加有机肥和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及提高资源利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促进了农业的生态良性发展。
2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
2.1生物质能能源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据世界能源机构报告,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年限仅有40年。
可以预见,化石能源终将耗竭。
而随之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是积重难返。
生物质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到植物体内的能量,植物作为载体,每年储存太阳能3.1~1013GJ,规模相当于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的10倍左右。
而且,植物光合作用相当于燃烧反应的逆过程.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生物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平衡。
因而,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取用不尽、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可通过一定技术转化为燃料、油料和燃气等能源物质,包括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等,可替代常规能源为各类运输机械提供动力。
目前,以燃料乙醇开发利用为多。
2.2生物乙醇制备生物乙醇的原料主要有谷物、薯类、糖类(甘蔗、甜菜、糖蜜)和纤维素原料。
谷物和糖类影响粮食和土地安全.薯类不耐储运,而价廉量大的木质纤维素,可经酶解和糖化发酵制备乙醇。
因此,作为可再生资源,木质纤
维有潜力成为未来生物质能源主流。
木质纤维素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部分组成。
其中,纤维素占40%~50%,半纤维素占25%~35%,木质素占15%~20%。
半纤维素水解产物主要是木聚糖(60%以上),发酵生成酒精速度慢,周期长。
木质素则难以利用。
天然纤维素性质复杂,高度结晶,难以溶解,并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紧紧包围,难以直接被生物降解。
因此,利用秸秆发酵生产乙醇,首先必须破坏秸秆中的复杂结构,除去木质素,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释放.并溶解半纤维素,增大酶与纤维素接触面积,提高纤维素酶解和糖化效率,然后再经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燃料乙醇。
所以,预处理、寻找产纤维素水解酶菌种以及改进发酵工艺是秸秆纤维素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3个关键问题,开发低成本、高效新型预处理技术,寻找或构建同时能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的微生物菌种,成为木质纤维素制备生物燃料乙醇的关键。
目前,巴西、美国以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国在“十五”时期制定并推广利用农作物秸秆、稻壳等木质纤维生物质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计划和工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研究水平还是产能都相对过弱。
3反刍动物瘤胃对纤维素的预处理作用
秸秆类生物质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的重要来源,消化率仅为20%~30%,大多以粪便排出,粪便是反刍家畜主要副产品之一。
反刍动物瘤胃可全部降解半纤维素,部分降解纤维素,完全不能降解木质素引。
纤维类物质经反刍动物消化后。
剩下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交联结构也由于消化过程被打破,其良好的纤维素正好为糖化和糖酵解提供了原料,因此,反刍动物瘤胃是天然的半纤维素降解工厂。
据研究,1头成年奶牛1年排出粪便20t左右,粪便中以粗纤维为主,达到
43.6%,因此,利用瘤胃对秸秆等粗饲料消化作用,对其中营养物质和半纤维素起到过滤作用(相当于纤维素预处理当中的打破纤维素复杂结构和溶解半纤维素),残留的高质量的纤维素用于发酵产酒精,这为牛粪能源化利用提供物质基础。
集约化牛场每年排出大量粪便,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将形成巨大污染源。
以万头奶牛场为例,年产10万t粪便,采取工业化处理,年产沼气600万m3,发电1000万kW·h,生产沼渣、沼液优质饲料和肥料5万t,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因此,对奶牛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及循环利用,成为变废为宝重要措施。
4展望
我国能源相对短缺,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占95%以上),进口依存度高(超过30%),这种能源消费格局不仅造成巨大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影响我国能源安全口。
因此,我国迫切需要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大力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比例,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无疑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可替代能源的重要新能源之一。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价廉量大,除去用于造纸、饲料以及肥田外,还有近4亿t秸秆可作为能源物质加以利用,利用反刍动物瘤胃消化道对秸秆纤维素类物质消化预处理和过滤,随粪便排出的纤维素用以发酵产生酒精,最后残渣再还田。
通过这种秸秆综合利用措施,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陕西楷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固废资源化利用研发推广。
做为第一个自主研发创新型科技技术示范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六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涵盖了污泥生物燃料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及设备技术,与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西安市水务集团、中联西北设计研究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服务可持续的污水处理工程,致力于污泥和农林剩余物的能源化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