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 包括发热、腮腺肿痛等
02
常见传染病种类与症状
水痘
1 2
常见症状
发热、咳嗽、厌食、喉咙痛、流鼻涕、全身不 适等。
传染途径
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或病 毒携带者的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
3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开 窗通风,避免与已知水痘患者接触。
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合、室内等需要佩戴口罩 ,有效阻断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近距离接触,保持安全距离, 避免拥挤和密集。
加强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有助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
接触传播与防控建议
总结词
勤洗手
接触传播是指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或感 染者而传播的传染病,防控建议包括以下几 点。
。
手足口病
1 2
常见症状
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疱疹等。
传染途径
通过接触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疱疹液、呼吸道 分泌物等传播。
3
预防措施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与已知手足口病患者接触。
03
传染病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
空气飞沫传播与防控建议
总结词
空气飞沫传播是常见的传染病传播 途径之一,防控建议主要包括以下 几点。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师 生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完善防控措施
不断完善校园防控措施,提高防控 水平,减少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 。
THANKS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常见传染病种类与症状 • 传染病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 • 学校防控措施与实施办法 • 学生与家长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和交往活动的频繁,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日益受到关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成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应急预案。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在夏秋季节,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经飞沫和接触传播。
2.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在冬春季节高发。
传染途径多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3.痢疾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为食物、饮水和粪口传播。
4.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为经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二、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为预防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传播,学校应做好以下预防控制措施:1.加强宣传和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教职工、家长等人员的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提高卫生防疫意识。
2.加强个人卫生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减少病原体侵入机会。
3.定期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学校应按照卫生部门要求,定期对公共场所、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
4.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把好食品原材料、加工、制作、储存、销售、配送等关口。
三、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暴发、流行等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学校卫生安全。
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调查病情应急预案启动后,学校应第一时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疫情调查,了解病情、病源和传播途径等情况。
2.及时隔离病人当有学生确诊或疑似患有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
3.加强消毒和清洁学校应加强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减少病原体传播途径。
4.开展防控措施学校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如暂停课程、学生返回家中、加强宣传和教育等。
四、总结,学校是一个容易出现传染病暴发、传播的场所,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是保障学生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方案完整版

02
提倡学生保持充足的睡 眠,均衡饮食,适当锻 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03
建议学生根据天气变化 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 凉感冒。
04
教育学生出现身体不适 时,要及时向老师或校 医报告,并积极配合治 疗。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02
03
04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管 理制度,定期清扫校园,保持
环境整洁。
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 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
提高师生家长认知水平
1 2 3
开展传染病知识讲座
邀请医学专家或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定期为师生 和家长举办传染病知识讲座,普及常见传染病的 预防、识别和处理方法。
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
设计并印制传染病防控手册、海报等宣传资料, 发放给师生和家长,提高他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
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媒体平台 ,发布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和信息,扩大宣传覆 盖面。
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 括腮腺肿痛、发热等。
风疹
猩红热
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括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一种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全身弥 漫性鲜红色皮疹等。
03 防控策略与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01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 垃圾等。
季节性波动
部分传染病如流感、手足 口病等具有季节性特点, 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尤为明 显。
当前学校面临的主要挑战
病原体变异
病原体不断变异,导致传 统防控措施失效,如新冠 病毒的变异。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方案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方案随着人口迁移和交流的增加,学校成为了传染病传播的高风险场所。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常见传染病防控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手足口病防控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特别是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 给学生提供洗手液与肥皂:学校的洗手设施应当配备洗手液和肥皂,并保持洗手液和肥皂的供应充足。
2. 定期消毒: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室、厕所、餐厅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尤其是容易沾染病菌的地方,如水龙头、卫生间把手等。
3. 隔离患病学生:一旦有学生确诊为手足口病,学校应当及时将其隔离,并通知家长进行治疗。
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和隔离。
二、流感防控流感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感染疾病,会造成学校的大范围传播和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
为了控制流感的传播,学校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流感疫苗: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学校应当提供免费的流感疫苗接种服务,鼓励学生和教职工接种。
2. 加强卫生宣传和教育:学校应当组织相关活动,宣传流感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以增强师生的防控意识。
3. 健康监测:学校应当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报告患有流感症状的学生,并进行相应的隔离和治疗。
三、传染性腹泻防控传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为了防止传染性腹泻在学校内传播,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学校食堂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新鲜、熟透,并保持食品加工设备的清洁卫生。
2. 提供清洁饮用水:学校应当提供干净、无菌的饮用水,并定期将自来水设备进行消毒。
3. 鼓励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饮食和卫生习惯。
四、病媒生物防控蚊虫是常见的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病毒感染的载体。
为了防止蚊虫滋生和传播疾病,学校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 消灭蚊虫滋生源:学校应当定期清理校园内的积水,清除杂草,以减少蚊虫的滋生环境。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

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随着学校里人群聚集、交往频繁,学校传染病防控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是常见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分析:1. 流感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学校传染病,特别是在冬季流感高发期间。
预防措施包括教育学生正确洗手、讲授咳嗽与打喷嚏礼仪、定期通风和清洁学校环境、推行流感疫苗接种等。
学校应加强对流感症状学生的监测和隔离措施。
2. 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学生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人员密集活动、及时隔离患病学生,并要求确诊学生休学疗养。
3. 腹泻腹泻是学校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饮水、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保持干净的学校环境、做好厕所的清洁与消毒等。
4. 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可经飞沫传播。
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宣传教育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和传染病知识,提醒学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保持室内通风等。
5. 传染性脑膜炎传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学校传染病,可通过飞沫传播或与患者接触而感染。
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加强清洁和通风,提倡学生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在疫情爆发时,学校可以考虑暂停集体活动,减少聚集。
6. 结膜炎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学生之间不共用眼镜、洗脸毛巾等个人用品,加强手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及时清洁和消毒学校环境。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通风,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并在疫情出现时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学生和家长应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避免共用个人用品等行为。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和管理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加上学校又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因此,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流行特点是什么?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
临床表现:可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传染源:流感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隔离期:退热后2天。
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传染源: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隔离期: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
传染源:水痘患者。
传播途径: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隔离期: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 14日。
4、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粘膜疹,在手、足、臀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控制流程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控制流程
一、常见传染病类型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传染病类型:
1. 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水痘、麻疹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 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霍乱等,主要通过接触污染水源或食物传播。
3. 接触性传染病:如红眼病、手足口病等,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二、预防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患者。
2.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4.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5. 限制外来人员进入: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避免传染病的传入。
三、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隔离:将患者送往医院隔离治疗,并对其接触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2. 消毒处理:对患者的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的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
3. 停课措施:根据传染病防控需要,对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班级或全校进行停课处理。
4. 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向师生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5. 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传染性疾病感染风险的群体。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接触面广泛,易感染各种常见病和传染病。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各校应建立健全预防控制制度。
本文将介绍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
一、预防常见病的措施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应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应勤洗手,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体质。
2.定期体检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管理,联系家庭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
3.加强病害防治工作学校要定期检查、清除害虫和致病菌,做好卫生和环境整治工作。
学校食堂应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加强食品卫生监管。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1.学校晨检工作学校应设立晨检岗位,配备专职医生或护士,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咳嗽、咽痛等症状的观察。
如发现患病学生,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2.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传染病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如洗手、咳嗽礼仪等。
3.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特别是公共场所、餐厅、厕所等易受污染的地方。
学校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病例及时上报,配合疾控部门的工作。
4.防控传染病的重点疾病学校要根据当地疫情和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
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学校应及时配发口罩,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5.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防控措施和疫情信息。
学生有传染病症状的,家长应及时通知学校,配合学校的防控工作。
总结: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加强预防常见病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加强病害防治工作。
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设置晨检岗位,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并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校园常见传染病的两大风险及防控目标
散发
防控的目标
暴发/流行 • 短期内出现大量患儿,产生一系列冲击波 • 疫情控制不住,连绵不绝
重症化 极小部分抵抗力弱的患儿感染后会出现重症 表现,需要住院治疗,可能留下后遗症,甚 至死亡
不是为了消灭校园的传染病,短期内几无可能 少生传染病:通过科学预防 尽量减少重症病例:通过自我病情观察、科学就医诊治 尽量减少发生暴发疫情:通过规范报告、落实防控工作 在保证传染病得到控制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教学秩序的影响
主要特点 1.突然暴发,措手不及 2.污染传播:病毒容易传播, 呕吐物处置不当,人为造成 疫情播散
治疗原则 对症处理、补水为主
疫苗 暂无
需要反复强调的点
• 没有按要求消毒而直接用拖把清理, 产生的气溶胶将加速诺如病毒扩散, 形成拖到哪里感染到哪里的现象。
• 抹布未消毒后混用
围观者被感染 护理者被感染
出冷汗、四肢发凉、 皮肤花纹
(2)消毒不彻底,隔离不到位,导致疫情控制效果不佳;此时请及时联系专业防控部门
16
疾病性格 终生潜伏,伺机而动
核心症状 发热+疱疹+瘙痒
控制要点 1.晨检+隔离 2.应急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
水痘-带状 疱疹病毒
主要挑战
1.关键时刻发水痘:考试,非常耽误学习 容易发生隐瞒等行为 2.学业压力大,部分家长不能严格 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导致疫情连绵不绝 3.传染性强、潜伏期长
手足 口病
肠道病毒
EV71,CA16,CA6,CA10…
治疗 皮肤护理/营养/关注重症 风险
疫苗 EV71疫苗(5岁以下接种2剂)
需要反复强调的点
(1)重症病例(1%)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延误
持续高热不退
心跳/脉搏〉140次
呼吸明显增快、减慢或 呼吸动作异常
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 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主要特点 1.病毒变异快,亚型种类多,快速 播散/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2.免疫屏障不易形成,可以反复多 次感染,而且全年龄段均可发病
治疗 对症处理、抗病毒治疗 (奥司他韦等)
疫苗 流感疫苗(每年接种1次秋季)
需要反复强调的点
心
肺
中
肌
炎
耳
炎
炎
2.师生同时中招;互相传染
脑炎
鼻窦炎
1.早诊断早治疗休息至彻底痊愈,不要带病坚持,落下病根
有症状,没症状都可能成为传染源。 手-污染物;公共物品污染等
易感人群
可能感染一种疾病的都可以称为易感 人群。人类对传染病普遍易感。 不同人感染同一传染病的风险、感染 后的结果不一样,同一人多次感染同 一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也可能不一样 常见状态:轻症/重症/隐性感染/病毒 携带状态
所有传染病的防控原则都是一致的
3.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14
疾病性格 百里挑一,怒发冲冠
主要特点
1.传染性强影响教学秩序 2.病毒有20多种,疫苗能预防的是其中最严 重的1种(EV71),流行毒株也会因此发生变化 3.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
主要症状 1.轻症病例:发热+手 足口部皮疹 2.重症病例:脑部、 肺部等并发症
控制要点 1.晨检+通风+消毒+洗手 2.关注重症及时治疗 3.疫苗接种
第2部 带状疱疹 又痛又痒
第3部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痛不欲生
学校一旦发生不明原因呕吐要立即覆盖呕吐物将学生带 离污染区域,患病同学到医务室就诊排查,通知保洁人 员到现场按要求进行消毒清洁处置。
12
疾病性格 善变,下手没轻没重
主要症状 高热+咽痛/咳嗽+浑 身乏力+肌肉酸痛
流感
流感病毒 H1N1,H3N2,B-y,B-v…
控制要点 1.患者隔离(多数未被诊断为流感) 2.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3.疑似流感病例居家隔离48小时
传染病三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TEXT HERE
TEXT HERE
易感
人群
易感人群→新的传染源
TEXT HERE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 病原体进入体内的方式:口、鼻、眼、
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 皮肤、血液、母婴传播等
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校园常见:空气、飞沫经鼻腔;手-口;
9四大天王• 源自如常见,容易造成聚集或暴发
• 流感
• 手足口病
• 水痘
五朵金花
比较常见,散发、小规模聚集为主
猩红热 疱疹性咽颊炎 肺结核 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充血性结膜炎
疾病性格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主要症状 上吐下泻:儿童呕吐 为主,成人腹泻为主; 一般症状轻,可以自 愈
诺 如
肠道病毒
控制要点 1.呕吐物覆盖+消毒+通风+洗手 2.采样(患者+关键岗位工作人员)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基础知识
传染病基础知识
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归类于感染病。是由传染源携 带的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播散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应有 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9种法定传染病: 甲类:2种(霍乱、鼠疫) 乙类:26种(麻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副伤寒、乙脑、流脑等) 丙类:11种(流感、风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 炎) 非法定传染病:水痘
治疗 对症治疗、皮肤护理
疫苗 水痘疫苗(接种2剂)
需要反复强调的点
1. 水痘的传染性非常强;未结痂前 都有传染性;持续时间较长,隔 离有难度
2. 水痘的远期影响,要间隔十多年、 几十年才显现,很多人不知道后 期严重的神经痛的病根是儿童期 的水痘病毒。
3. 2针水痘疫苗接种预防效果更好
第1部 水痘 痒
传染源
控制
传播途径
切断
易感人群
保护
• 隔离
• 晨检
•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 • 预防性消毒
通用措施
针对多种传染病的通用措施
• 开窗通风
特异性措施
• 发病班级消毒隔离
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定措施
• 集体活动错峰或暂停
• 洗手
•…
• 疫苗接种 • 预防性服药 • 增强自身免疫力 •…
问题思考:你觉得以下哪些疾病会传染?
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 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性肺炎 流行性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腹泻 猩红热
疱疹性咽峡炎
会传染吗?
急性胃肠炎 细菌性肺炎 普通感冒(上感) 细菌性腹泻 慢性扁桃体炎 支气管炎 过敏/湿疹/哮喘
校园常见的传染病
校园常见传染病的特点
• 病种相对集中,绝大多数流行规律比较清晰,可防可控 • 病情相对较轻,一旦控制不好容易播散蔓延,形成暴发或连绵不绝 • 疫情爆发会影响正常教学,引起恐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