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一)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二)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预防措施:

(一)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二)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三)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6岁时各加强一次。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一)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二)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三)控制传染源:病人必须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痴为止。托幼机构中接触的易感者应检疫3周。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五)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一)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二)接种腮腺炎疫苗。

(三)注意室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

(四)患厌食症者易早治疗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五)可服中药板蓝根冲剂,连服三天。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七)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一)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二)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八)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预防措施:

(一)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

(二)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三)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一、传染病概述 1.1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人与人之间或者动物与人之间通过接触、呼吸、食物和水等途径,传播各种病原体,导致疾病发生和蔓延的疾病。 1.2 传染病的分类 传染病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可以分为细菌性传染病、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和真菌性传染病等。 1.3 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水源传播和食物传播等。 二、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2.1 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 频繁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 避免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 注意个人卫生,如不用手捂嘴咳嗽;

- 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睡眠和良好营养。 2.2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 - 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粪便; - 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 定期消毒环境和物品。 2.3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 -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 加强室内通风; - 接种流感疫苗。 三、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3.1 学生个人防控 - 增强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 - 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 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 - 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3.2 学校环境防控 - 加强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清洁; - 定期消毒公共设施与器材; - 增加通风换气次数; - 设置垃圾分类和处理措施。 3.3 健康监测与报告 -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体系; - 学生、教职工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报告; - 学校要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保持及时沟通。 四、附件 附件1:传染病常见症状及处理措施 附件2:学校环境消毒操作指南 附件3:健康宣教海报素材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5.1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法律法规,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活动工作总结(3篇)

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活动工作总结(3篇) 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活动工作总结(精选3篇) 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活动工作总结篇1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增强全体师生的预防传染病意识,20__年4月24日下午三时,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桑村乡后胡庄幼儿园进行了传染病知识和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该幼儿园的所有师生和家长朋友们。 春季是传染病易发时期,主要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水痘、诺如病毒等。通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主题的讲座活动,通过医务人员的认真讲解,让小朋友和家长们了解传染病的类型、危害以及传播途径,让更多的人学会了如何预防传染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等实用的知识。 另外,制作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条幅和发放传染病相关知识折页,宣传传染病及预防传染病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疾病预防氛围。 此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后胡庄幼儿园校长的大力支持。使全体师生和家长朋友们对传染病预防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

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的的重要性,增强了大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预防传染病的意识,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健康保障。 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活动工作总结篇2 李俊小学20__年度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我校为了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与观念,积极做好预防传染病及公共卫生标准的建设,加强学校公共卫生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始终健全一支卫生防病及健康安全领导小组队伍。 一、抓好晨午检制度的落实。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有关学生传染病防治的要求,我校实行以预防为主,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晨午检制度,对在校学生每天实施晨午检检查。我校从新学校一成立到现在,一直坚持着晨午检制度,如有班级发现感冒人数略有增加时,或出现水痘等传染病及时报告并对该班级进行消毒。各班级老师根据不同 季节、气候,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二、健康教育常规化 学校组建了健康教育管理网络。每年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常见

幼儿园防疫宣传简报(精选6篇)

幼儿园防疫宣传简报 幼儿园防疫宣传简报(精选6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大家都看到过简报吧,简报是单位领导对一些问题做出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也是单位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你写简报时总是无从下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防疫宣传简报(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防疫宣传简报1 2020年初,新年的爆竹声还未响起,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役突然打响。全国人民的心揪在了一起,关注疫情成为身边每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园的张园长高度重视,靠前指挥,严格落实上级要求,精准有序展开疫情防控,誓言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随时听命,时刻肩负着责任。 从1月23日开始,张园长通知我们通过视频以绘画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宣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基本的防护知识,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绘画作品。 从1月25日开始,按县委县政府要求,每天要及时了解并掌控本班幼儿的健康状况,要安全排查确保不漏一人。从这天起,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疫情实时情况,每天向园长汇报自己和孩子的健康状况。对个别迟报的孩子,我们只有焦急地等待,不敢过于催促,怕引起家长的反感,影响后面工作的开展。 从2月10日开始,面对延迟开学的通知决定,园长号召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学。要求我们利用“空中课堂”系统搞好网络授课,确保“停课不停学”。开直播,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平时没接触过,可如今这是工作,要求必须会,必须去完成任务!在这“特殊时期”人们都“宅”在家里,没处去问,只好自己硬着头皮努力地去攻克、去完成!直播内容丰富多彩:自编防疫情儿歌;为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把古诗改编成手指操;剪纸、绘画、手工制作、歌曲、亲子游戏……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芳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在这

学校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学校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秋冬季节是传染病高发季,例如,呼吸道、肠道和虫媒传染病等都容易在秋冬季节发病,尤其是学校作为学生聚集地,如果发生传染病,不仅会对正常教课秩序造成阻碍,还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就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做好防控工作。 一、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 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秋冬季节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其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原因是流感病毒。被病毒感染上的患者一般会在3天左后的时间发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头痛、流涕、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发热症状会持续3天左后的时间,还有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该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就可以传播,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发病,该病没有什么易感人群,任何人群都可能被感染。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属于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原因是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上该病的患者通常会在初期出现和感冒类似的症状,等到病菌侵入到脑脊液后,则会出现头痛加重、颈部强直或昏迷休克等症状。感染该病的患者或带有病菌的患者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其他人,感染该病后会在4天左右出现症状,小年龄段儿童是该病的易感人群。 1. 麻疹

感染麻疹病毒后的患者会在10天出现症状,通常经过10天的治疗就可以痊愈。患上该病的患者在出疹前三天一般会出现高烧,还会伴随着咳嗽、流泪、口 腔出现灰白色小点等症状,等到出现疹子后发烧度数还会上升,并会在全身大部 分区域出现红色斑丘疹,等到疹子出现3-4天后,患者的体温会慢慢的下降,皮 疹也会慢慢消失,最终在皮肤上留下一些棕色色素沉着。感染该病的患者通过呼 吸道飞沫就可以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但是染病患者痊愈后却很少有人再次感染。没有感染过该病而且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是最容易感染的,其中6个月到5岁幼 儿是最容易染病的人群。 1. 水痘 水痘患者的发病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患上该病毒的患者会出现中低 发热,之后还会出现很多红色斑丘疹,并迅速发展为小水泡,这时的小水泡还是 清亮的,但是经过24小时后就会变浑浊、容易破溃,然后从水泡中心位置开始 变干并结痂。在临床上很多水痘患者都会同时存在丘疹、水泡疹,水泡结痂几乎 也会在同一时间出现,而且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患者会有强烈的瘙痒感。没有 并发感染的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后8天左后就可以痊愈。感染该病的患者可以通过 呼吸道飞沫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其他人接触了病患使用的物品也会感染病毒, 儿童是其中最容易染病的人群。 二、传染性疾病发生原因 (一)学校缺乏医疗保健设施 我国很多高校和高中学校的医疗保健设施都比较完善,但是很多中小学校的 医疗设施却比较缺乏,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医务室,也没有设置卫生教师,还有一些中小学校虽然设置了医务室也聘请了医务人员,但是由于聘请的医务人 员的专业能力比较低,或是没有受到专业培训,这样的医务室根本不能发挥出及 时发现和有效防治传染病的作用,最终致使学校发生大规模传染性疾病事件。 1.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导语: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篇1 一、基本知识 1、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2、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家禽、野禽)以及鸟类。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粪便和受污染的水而感染,但是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的证据。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大多持续38℃

以上)、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 二、我们应该怎么做?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所以及时增减衣服十分必要,一味地“捂”并不可取。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稍微感觉有点冷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 7、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8、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9、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区; 10、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1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日光下晾晒衣被; 12、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最新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 主要预防措施: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注意在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均应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A+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抗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3-5年后需加强接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初春时节,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流脑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项: ●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并及早就近住院医治病人。 ●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 ●若流脑流行出现在过去未实施疫苗免疫或注射疫苗较少的地方,可对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应急接种疫苗。 ●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及时组织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如疫情发生在学校等人群集聚场所,要做好环境卫生、个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简报范文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简报范文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简报 尊敬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大家的健康保护意识,我们特邀请了**医院的专家**来给大家讲授有关传染病防控的知识。以下是本次讲座的简要内容: 一、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感冒、肺炎、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等,我们要注意避免以上传播途径。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1. 多洗手: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彻底清洁双手。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垃圾、动物等后,一定要洗手。 2. 咳嗽、打喷嚏要遮住口鼻:当出现咳嗽、打喷嚏时,最好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减少空气中的传播。 3. 饮食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纤维,保持身体免疫力。不吃生、冷、腐败食物,不喝生水,确保食

品卫生。 4.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适时进行运动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自我抵抗能力。 5.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不乱扔垃圾、保持宿舍卫生等,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基本要求。 三、应对传染病应急情况 1. 不随意服用药物:一旦出现流感等症状,尽可能寻求医生的帮助,不随意用药。 2. 及时就医:如出现高热、持续咳嗽、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指导。 3. 隔离患者:一旦发现某人患有传染病,要及时将其隔离,避免传播给他人。 四、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 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因素,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我们每个人应该重视传染病防控。掌握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还能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保护他人的健康。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传染病是我们身边的常客,只有持续加强个人防控意识,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希望同学们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 第一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二)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病原体 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少数传染病的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 2传染性 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4免疫性 二、什么是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繁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传染病例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2004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法定传染病。其中: 1乙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三、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专播需同时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 (一)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昆虫。 (二)传播途径 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与过程有以下几种: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空气或飞沫传播 食物或水(共同的污染源) 昆虫或动物媒介 血液/体液传染

学校预防传染病宣传标语收藏

学校预防传染病宣传标语收藏 1、远离毒品,预防xx,珍爱生命。 2、营造优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预防手足口病应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4、完成儿童免疫规划接种是每位家长应尽的义务 5、全民动员,遏制xx,共建和谐。 6、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就是关爱自己。 7、外出打工心不花,莫把艾滋带回家。 8、增强"早发现、早治疗"意识,若出现咳嗽、发热、皮疹、水疱等症状, 应及时就诊并注意休息,不要带病上课,以免造成进一步传播。 9、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 10、疫苗分成两大类,一类疫苗不收费 11、不乱丢垃圾,不乱丢废弃物,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12、正视艾滋危害,全民共同防艾。 13、开展农民工健康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14、群策群力预防艾滋病,同心同德建设新农村。 15、珍爱你我他人的生命,坚决遏制艾滋病症。 16、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防控各类传染病 17、防病起、快就医、及时治、莫麻痹常锻炼、强身体、衣适量、莫着凉。 18、爱家人,爱朋友,洁身需自爱手牵手,心连心,共抗艾滋病。 19、政府情,人间爱,红丝带凝聚大家真爱。 20、全民行动驱除艾滋阴影,洁身自爱防备艾滋病痛。 21、防治艾滋病,国家有政策,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可免费。 22、防治艾滋病魔,利己利家利国。

23、普及科学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4、尽量避免前往人烟稠密的地方。 25、挥手告别陋习,并肩走向文明。 26、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27、手牵手关爱艾滋病人,心连心共筑和谐新家园。 28、手足口病可防可控: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29、生命宝贵如金,艾滋预防为先。 30、同心同德共牵红丝带,群策群力同防艾滋病。 31、人人都是防艾大使,个个都是健康专家。 32、爱心呵护生命,行动抵御xx。 33、珍爱生命,共同行动,遏制艾滋病症。 34、宝宝只生一个好,预防接种不可少 35、红丝带金银带,面对艾滋病更关爱。 36、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清理环境,从我做起。 37、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 38、防艾工作个个参与,健康新农村人人受益。22、加强肠道疾病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39、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40、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 41、人人知艾,人人避艾,人人防艾,人人无艾。 42、宣传传染病防治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43、珍爱生命,共同行动,用科学防治艾滋病。 44、务工经商千辛万苦,预防艾滋全家幸福。 45、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

金川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

金川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

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材料(大全)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材料(大全) 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材料(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材料(大全)》。 第一篇: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资料 2017年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资料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告别寒冷,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然而,春天又是个疾病易发和传染的季节。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卫生保健,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攻击。其实这些常见病是可以预防的,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春季常见病及其自我预防的方法。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一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学生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手册

学生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手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感谢全体同学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你们的健康是学校最大的期盼,你们的平安返回就是“全”世界最美的春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终会过去,春天终会到来,让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一、居家防护知识 (一)自我保护篇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将用过的纸巾立即丢到密封的垃圾箱内;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4.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5.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

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6.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二)洗手篇 1.如何正确洗手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推荐正确的洗手法包括:湿、搓、冲、捧、擦等步骤。 (1)湿。在水龙头(公共场所推荐使用感应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2)搓。即七步洗手法,让双手的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以上: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双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换进行。

传染病防控知识

传染病防控知识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嶂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一)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 (二)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 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 21天左右)。 4 .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 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三)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

学校流行病、传染病宣传

学校流行病、传染病宣传 第一篇:学校流行病、传染病宣传 学校流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一、传染病防控常识 (一)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1).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a)病人在大多数传染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然而在不同病期的病人,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尤其在发病期其传染最强。 (b)病原携带者包括病后病原携带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后病原携带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c)受染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a)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c)虫媒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

学校预防传染病宣传标语

学校预防传染病宣传标语 1、享受健康,珍惜生命。 2、创健康促进学校,每天有个好心情,人人有个好身体,到处有个好环境。 3、户户建卫生厕所,村村创美丽环境。 4、开展环境整治,共建美妙家园。 5、扎实开展健康创建活动,努力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 6、人人动手,清洁环境,让“四害”远离生活。 7、营造美丽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8、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9、吸烟有害健康,强化控烟意识。 10、和谐社会,健康为本。 11、坚持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12、实施农夫健康工程、普及农夫卫生学问。 13、按时体检、没病早防、有病早治。 14、病死家禽早报告、人与家禽不混居、勤洗手勤洗衣物、儿童不接触家禽。 15、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16、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造健康和谐环境。 17、履行《烟草掌握框架公约》,携手共创无烟环境。 18、人人参加环境整治,每天享有健康生活。 19、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俗,树新风。

20、完善健康体检档案、做好重点疾病社区管理。 21、留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2、普及健康学问,提高生活质量。 23、普及医学科学卫生保健学问,提高全社会文明健康意识。 24、被动物咬伤要准时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2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文明卫生水平。 26、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27、增添文明卫生意识,培育良好卫生行为。 28、把握健康学问,树立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 29、转变不良陋俗,使用卫生厕所。 30、弘扬健康文化,提倡健康行为。 31、预防掌握结核病、验痰摄片查病因、检查配药都免费、疗程服药早康复。 32、普及科学防病学问,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3、增添卫生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力量。 34、预防肠道传染病: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 35、让健康学问深化人心,让健康行为走进生活。 36、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水平。 37、挥手告辞陋俗,并肩走向文明。 38、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加! 39、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 40、搞好环境卫生,共建美妙家园。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一)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一)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X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二)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二)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

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一)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二)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三)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6岁时各加强一次。 学校常见流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三)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

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1、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注意在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均应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A+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抗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3-5年后需加强接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初春时节,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流脑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项 ●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并及早就近住院医治病人。 ●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 ●若流脑流行出现在过去未实施疫苗免疫或注射疫苗较少的地方,可对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应急接种疫苗。 ●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小学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小学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篇一:小学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尊敬的家长: 您好!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这一季节是新冠肺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一、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预防措施: 1、少出门,躲在家,勤消毒,多通风;若出门,戴口罩。 2、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3、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主要症状是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五、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水痘主要通过飞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