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之化虚为实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1、化虚为实。
例(1):于金池的《思念》结尾段“依稀中,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草原,有一个女孩,她那随风飘动的衣襟,犹如系在草原上的飘带……”。
这样的文章结尾段,就把“思念”这一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实的影象,既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起到了言已尽而回味无尽的表现效果,又再现了女孩美丽的形象。
使文章生动、优美、富有灵气。
例(2):王灵芝的《妈妈的爱》结尾段“妈妈的爱,为我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我踏着它走向幸福、美好……”。
妈妈的爱,是抽象的,文章用具体形象的事物“美丽的彩虹桥”,来表现抽象的妈妈的爱,是化虚为实的写法。
这样,就赋予了妈妈的爱以优美的形象感,并由此顺势关联了“踏着它走向幸福、美好”意象,使中心鲜明、深刻;使结尾段优美、形象。
例(3):吴彦鹏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我的回忆被一道强烈的声波所震碎”。
回忆被唤醒是虚的,震碎的是形象的实的。
此句运用了化虚为实的写作技法。
有文采,表现力强。
例(4):张可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妈妈的这番话,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乌云,露出了我那片晴朗的天空。
而心里的石头,也好像变成了羽毛,使我变得轻松自在。
”妈妈的这番话,带给我的感受,是抽象的难以直接表达的,此处巧妙地化虚为实(乌云、明朗天空、羽毛,形象易感知,是实的),就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并且优美、灵动。
2、引实入虚。
例(1):吴彦鹏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我全天都束缚在数字与ABC之间,一个人坐在桌子前,看着数学书上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我的脑袋都大了。
此时,一阵微风将我吹回童年时光,那时多么快乐呀!和小伙伴们在蓝天白云下玩耍,在绿草上、野花旁平躺。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将我们带到软绵绵的白云上,七彩缤纷的彩虹上”。
此语段中,写学习的苦恼、受束缚是写实,忆童年的自由、快乐是写虚。
“一阵微风”巧妙的引实入虚,形成对比,反衬效果强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当然了,童话色彩也是此语段的一个特色,只不过与本文话题无关,就免谈了。
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化意为象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译: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
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
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化意为象靓化作文的语言两腿沉重——“像灌了铅似的”夜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太阳很晒——阳光箭镞一样射下来——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写作现状——我们都期待着高考作文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很多人的语言还一直冰封在萧瑟的冬季里……高考要求低幼化的语言、过于寒碜的语言、缺少品味的语言应该在切入分以下。
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包孕,意味深长,很有文化底蕴一类的文章赋分应当上浮。
请大家共同感受1、春天快要到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2、我的生活一贯这样。
(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3、陈明太瘦了。
——陈明瘦得像耶稣的一根胡须。
将下一段文字改为形象生动的表达。
①中年是一个繁杂丰富的人生阶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
②我现在是身兼多职,既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③学校里的事要忙,家务事也不能不管,自己还得进修。
④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的进行着。
⑤有时候颇为感慨:生命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①中年是一个繁杂丰富的人生阶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
中年是一块色彩斑驳的画布,亮丽的色调和平庸的线条在这里交织。
②我现在是身兼多职,既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中年的行囊中装着一生最多的面具:既要扮演孝顺的儿子,又要扮演慈祥的父亲。
③学校里的事要忙,家务事也不能不管,自己还得进修。
中年的目光不能遗漏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既要关心柴米油盐的有无,儿子的分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又要关心文坛上最近有什么新名字,教育界近来有什么新“动作”。
④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的进行着。
生活就是在人民币和粉笔灰之间,在教师节的贺卡和厨房的抹布之间,杂然交织着。
⑤有时候颇为感慨:生命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有时候难免有感慨:生命就随着这日子,在一根根掉落的头发和一张张少下去的日历中,悄然流逝了。
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范文)

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范文)第一篇: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范文)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化意为象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换句话说,就是要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无形的事物,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当作文的立意是一个抽象的的命题,一种朦胧的情感,一个无形的概念,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围绕话题反复空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怎样打开思路,剖析话题,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就至关重要了。
纵观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无论是常规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散文,都有一个化虚为实的构思过程。
题目给我们的是“虚”的概念,我们怎样避免泛泛空谈呢?那就得着眼于生活的“实”。
“实”并不是一个不可捉摸的概念,自然万物,人类历史、现实和未来就是我们作文的着眼点。
而自然界又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山水风景;人类社会可分为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历史阶段,也可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生活范畴。
而这些就是我们写作思路拓展的方向,就形成了一棵思维拓展的树状结构。
而在考场中,如果能沿着这棵思维树的方向打开自己的思维,就能迅速地确定自己写作的范围,这样既能避免自己面对话题无从着手的窘态,也能避免文章空洞浮泛的缺陷。
附:化虚为实思路拓展树:话题自然界植物动物山水风景历史人物(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等)虚家庭(亲情,个人)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学校(学习,个人思想)未来社会(人生感悟,世间百态)话题作文最大的优势,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创造天地,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唱虫鸣,虎吼熊吟,都可以撷取入文。
自然万物本无情无知,但因为有了我们的想象,它们可以具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它们可以成为现实生活的代言人,可以成为人们生存状态的缩影。
将动植物和山水风景赋予人的情感,往往能使文风活泼,使主题含蓄而深刻,使文章灵动而耐人寻味。
下面从语言的角度以“亲情”为话题,采用多种手法,化虚为实,化意为象,使作文语言灵动有文采。
【靓化作文的语言】化虚为实 化意为象

【靓化作文的语言】化虚为实化意为象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译: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
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
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化意为象靓化作文的语言两腿沉重——“像灌了铅似的”夜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太阳很晒——阳光箭镞一样射下来——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写作现状——我们都期待着高考作文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很多人的语言还一直冰封在萧瑟的冬季里……高考要求低幼化的语言、过于寒碜的语言、缺少品味的语言应该在切入分以下。
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包孕,意味深长,很有文化底蕴一类的文章赋分应当上浮。
请大家共同感受1、春天快要到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2、我的生活一贯这样。
(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3、陈明太瘦了。
——陈明瘦得像耶稣的一根胡须。
将下一段文字改为形象生动的表达。
①中年是一个繁杂丰富的人生阶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
②我现在是身兼多职,既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③学校里的事要忙,家务事也不能不管,自己还得进修。
④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的进行着。
⑤有时候颇为感慨:生命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①中年是一个繁杂丰富的人生阶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
中年是一块色彩斑驳的画布,亮丽的色调和平庸的线条在这里交织。
②我现在是身兼多职,既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中年的行囊中装着一生最多的面具:既要扮演孝顺的儿子,又要扮演慈祥的父亲。
③学校里的事要忙,家务事也不能不管,自己还得进修。
中年的目光不能遗漏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既要关心柴米油盐的有无,儿子的分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又要关心文坛上最近有什么新名字,教育界近来有什么新“动作”。
④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的进行着。
生活就是在人民币和粉笔灰之间,在教师节的贺卡和厨房的抹布之间,杂然交织着。
⑤有时候颇为感慨:生命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有时候难免有感慨:生命就随着这日子,在一根根掉落的头发和一张张少下去的日历中,悄然流逝了。
中考作文写作技法之化实为虚

化实为虚以虚写实——记叙文笔法出新常用方法之一“化实为虚,以虚写实”这是一种基本作文笔法。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以虚写实”的经典,“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他把现实问题及个人见解融在了具体的故事中,寄托在具体人物身上,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有无尽的艺术魅力。
何为实写?素材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和情理,实写重在刻画事物客观形象,或正面描写,或直接记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
何为虚写?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不是生活的实录,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改造、掺入想象与虚构的产物。
其中的人、事、物都离不开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虚构。
例如神仙鬼怪世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
因此,虚构是作家概括生活、塑造形象、突出主题的一种手法。
只有经过虚构和想象,才能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照搬进作品,这是犯了“自然主义”的错误,文学创作中是不提倡的。
因为它一般是不能动人、不耐咀嚼的。
于是就需要加以“虚构”,使人物和事件集中、典型化。
学生在写作文学作品类文章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虚实结合”的原理,大胆地用虚设、幻想、夸张、拟人等手法来虚构人物和故事,写景可“幻景”,写人可“合成”,记事可“造事”。
但是,“虚构”不是凭空捏造;想象,也不是胡思乱想。
虚构与想象都有原型,都要源于生活,“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用“艺术真实”代替了“生活真实”,作品所概括的内容和揭示的意义就深广得多了。
虚题实写,可以扩展题意,拓展思路,挖掘题目的现实意义;实材虚写,可以陈材出新,化腐朽为神奇,展现艺术性。
城市羔羊城市每天都有意外的事情发生。
今天,在市中心碧绿的圆草坪上,就出现了一只雪白的羔羊。
她的飘荡着山野气息的眼神,第一次闪现出犬牙参差的楼厦以及纵横交错的车流。
起初,她似闯入一条不曾啃过野草的峡谷,环视这样的悬崖,顾盼这样的溪水,颈上的两个小铃铛欢快地碰来碰去,还甜甜地叫唤两声,露出少女的天真。
高考作文档次提升方法之化实为虚,体物写志

高考作文档次提升方法之化实为虚,体物写志“虚”指抽象地写。
虚写,重在调动读者的想像中,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它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为所想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
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开放,由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思乡的情怀,登高望远联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哲理……这种由此时此刻的实在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的揭示其寓意的手法,就叫避实就虚法。
虚写与实写,是相反相成、相辅相生的。
在这种辩证关系中,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得到读者用想像的驰骋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体验;同时,实因虚更察觉到其具体,能并使以使直接的描写更显得气氛浓烈、背景开阔、包孕丰富。
如上海高考作文《面对大海》,若单纯写景,只将所见所闻,化为文字,停留在表象的详述,缺乏深层思考,自然不能让读者有所启迪。
若由大海联想到“豪情壮志”,又想到曲枝良知的意志和毅力,再想到李斯的“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大。
”最后归纳为“大海孕育生命,海岸边启示人生哲理”,这样就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所以,行文时要尽可能唤起自己写作的冲动,创设合理的情境,自由地抒写心灵深处的深切感受,大胆地在虚设的空中驰骋。
为此,写景可借助过去的景、假使的景和心中的景,来反映眼前实景;写人可借助杂取纯化的、虚拟创造的非真实人物来表现伟人真实的人生;记事可借助假设的、梦幻的、虚构的非现实中的亲情事来反映真情实事。
当然,虚写要以实写为基础,如果只是孤立地虚写,则必然流为空虚飘渺,使文章空泛贫乏,失去表现力。
例文1面对大海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于猷为知己。
”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海与大河不同。
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
高考作文提升方法之化虚为实,以实表虚

高考作文提升方法之化虚为实,以实表虚所谓“虚”,指提供的题目,所谓“实”,是用来表现题目这个“虚”的材料,或是历史的、或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事、物、景和情理。
实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像,或正面描写,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
“高考作文时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或“空洞”,如“尝试”、“诚信”、“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时间啊,时间”,有些描写议论的对象难以直接表现,如“独到的感觉”等。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硬着头皮直接从正面去写,其效果恐怕不会好,这就需要用由虚入实法。
它需要你把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把隐寓的道理说得看得见、摸得着,把看起来很空洞的论说表达得具体形象、文采斐然。
古语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正是对这种表现技巧的形象化说明。
实写,要以“虚”为灵魂,重在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运用相同、相似、关、类比等发散性思维,化抽象为具体,由物想到人,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现实事物,由个别想到一般等。
在联想中应特别注意两者的相似点或相通点。
将“虚”转化为一个个的“实”,变成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段、生活画面、或生活场景;是一个个人,是一件件物,是一桩桩事,是一帧帧景,是借万物生动的具体形象,来诠释抽象概念含义的手法。
这种手法,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寓抽象于形象,寓哲理于万物,深入而浅出,生动形象。
例文:转折有人说:转折意味着机遇。
有人说:转折预示着挑战。
有人说:转折可以使你远离失败。
有人说:转折也许会让你距离成功更加遥远。
究竟什么是转折?我问那串永不停歇地滴落的水滴,小水滴欢快地告诉我:“转折就是那样一滴可以穿透一块坚石的水。
”我问山边那一树红梅,它笑笑说:“转折就是严寒冰冻下朵朵鲜花绽放的那一刻,转折就是那突然而至的满树灿烂。
”路边的小草,你又能告诉我,什么是转折吗?枯黄的小草抬起头:“转折就是我们告别枯黄、重新吐翠的时刻,就是不久将至的春天。
话题作文 化虚为实的例子

话题作文化虚为实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冬天的早晨醒来,看到窗外阳光明媚,是不是感觉心里都暖和了?那阳光,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偷偷溜进屋里,给一切都镀上了金边。
你摸不到它,但你能感觉到它的温暖,这就是化虚为实啊!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爱给我讲故事。
她说月亮上有个仙女,晚上就下来给孩子们送好梦。
我每次抬头看月亮,都觉得那个仙女好像真的在对我笑。
月亮那么虚幻,但在我心里,它就是个真实的存在,给了我无尽的想象。
还有啊,你走在街上,看到那些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是不是觉得整个城市都活了起来?那些灯,就像是城市的眼睛,有的明亮,有的迷离。
虽然你知道它们只是虚的,但那种感觉,就像你真的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
所以啊,生活中有很多虚的东西,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们就会变得实实在在。
就像时间,虽然你看不见它,但你能感觉到它在悄悄溜走;梦想,虽然摸不到,但你能体会到它给你带来的激情和动力。
这就是化虚为实的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 踏 实 地
2013-11-12
1
描写淑女的吃相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 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 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 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 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2013-11-12
2
* 她挺直身子端正地坐在饭桌前,小心 翼翼地拿起筷子,生怕发出声音。手拿筷 子缓慢地移到那盘鱼香肉丝前,谨慎地夹 起一条胡萝卜丝,以蜗牛般的速度将食物 送到嘴边,羞涩地张开樱桃小口,又慢慢 地合上,细嚼慢咽了起来。坐在旁边的女 伴小声地说:“看她吃饭真让人着急,要 是我这么吃的话,早饿死了!”
2013-11-12
30
【练习】在下句横线上恰当引用诗词, 使之表达更有意蕴。 亲情是一封家书, ;
亲情是一句问候,
一双泪眼, 一种情绪, 。
; 亲情是
;亲情是
2013-11-12
31
亲情是一封家书,“意恐匆匆说 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亲情是一 句问候,“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 语报平安”; 亲情是一双泪眼,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亲情是 一种情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013-11-12
27
练习:将“亲情”化为生活细节和比喻。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 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 是母亲 。亲情就是子女 。
2013-11-12
28
练习:将“亲情”化为生活细节和比喻。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 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 情就是母亲忙碌的身影,粗糙的双 手,和关爱怜惜的眼神。亲情就是 子女贴心的陪伴,尊敬的语言,和 一份小小的礼物。
2013-11-12
19
一起感受
借用具体人物
借具体的人物将下面一句话化为形象表达。 “许多古代女子的命运是很悲惨的。”
改写示例: 她们是面对漠漠黄沙的出塞昭君,是 在马嵬坡自缢的玉环,是悲吟葬花的黛玉, 是一腔怨愤感天动地的窦娥……
2013-11-12
20
一起感受
将下一段文字改为形象生动的表达。 ①中年是一个繁杂丰富的人生阶段,它 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 ② 我 现在是身兼多职,既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又 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③ 学校里的事要忙, 家务事也不能不管,自己还得进修。 ④ 生 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的进行着。 ⑤ 有时候 颇为感慨:生命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2013-11-12 3
描写粗汉的吃相
2013-11-12
4
• *放下锄头后,他连忙洗了手,大步走进 厨房。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过来里的肉,拿 起筷子,抓了几个馒头,蹲在锅边,开动 了。眨眼间,锅底就冒了出来。他将筷子 一扔,才发现一家人的菜都被他干掉了。
• *粗汉大摇大摆地走向餐桌,坐在椅子上, 猛地拿起了筷子,然后一手抓起三个馒头 大吃起来。在吞了十个馒头并且将餐桌上 的菜消灭得一干二净之后,粗汉摸摸肚子 像身怀六甲一般离去了。
2013-11-12 25
【练习】根据提示,将“亲情”用自 然景观和比喻使之形象化。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 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 亲情是 ;亲情 是 。
2013-11-12
26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 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亲 情是河,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支流, 让它永不干涸澎湃向前;亲情是火, 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木柴,让它永 不熄灭温暖四方。
②妈妈你一年四季的操劳,头发都白 了。您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2013-11-12
妈妈,我记得您的长发,春天您 在播种,细雨梳理着它;盛夏您在锄 草,骄阳炙烤着它;金秋您在收割, 秋霜点染着它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岁月的刻刀将它镌刻成世界上最伟大 的爱――母爱的标志。
18
一起感受
描摹自然景观
友情如同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田带 来甜甜的滋润;友情如同一缕柔柔的阳光, 让冰冻的心灵无声溶化;友情如同一个静 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
2013-11-12 21
①中年是一个繁杂 丰富的人生阶段, 它既有美好的一面, 也有平庸的一面。 ② 我现在是身兼 多职,既要照顾 年迈的老人,又 要照顾自己的孩 子。
2013-11-12
中年是一块色彩斑驳的 画布,亮丽的色调和平 庸的线条在这里交织。
中年的行囊中装着一 生最多的面具:既要 担任孝顺的女儿,又 要扮演慈爱的母亲。
23
化为生活细节
⑤ 有时候颇为感慨:生命就这么不知不 觉地流逝了。
有时候难免有感慨:生命就随着这日子,在 一根根掉落的头发和一张张少下去的日历中, 悄然流逝示例1】改写例句,具体表达你对“语 文”丰富内涵的理解。 使用典故诗文 语文从古人口中娓娓道出: 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端流出, 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 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 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 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 雨声”的萧瑟„
2013-11-12
8
定神一看,原来是面条里夹了块鸡骨头, 让他以为自己吃到了石头。看着被自己 毁了的面条,他骂了一句,将碗和筷子 摔在马路旁,气呼呼地转身走了,摔在 马路旁的面条还冒着热气......
2013-11-12
9
* 正是盛夏的中午,他从工地里大汗淋 漓地向饭铺走去。到了饭铺,吭哧一下坐 在凳子上,大声吆喝道:“小二!来碗面 条!”不一会儿,面条上来了。 他仰头喝了一口酒,重重地呼出一口 气,甩了甩头上的汗,拽过筷子,挑起半 碗面,一下塞进了嘴里。哇!好烫!!他 赶紧张开大嘴,一边哈气一边嚼,没嚼几 下就咽下去了。他又喝了一大口酒,又
2013-11-12 12
优雅 PK 粗蛮
2013-11-12
13
高考要求
*低幼化的语言、过于寒碜的语言、缺少 品味的语言应该在基础分以下。 *语言形象生动,意味深长,很有文化底 蕴一类的文章赋分应当上浮。
2013-11-12
14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
2013-11-12 6
乐极生悲,他猛地抬起头,“咳咳 咳.....”剧烈地咳嗽起来,而后赶紧 拉过来同伴的面汤大口大口地吞起来。 忽然连续不断的隆隆雷声停止了,他站 起来说:“吃的怎么这么快呢?”摸了 摸嘴边的饭粒,又来了一声震耳的礼炮 声“嗝”借以宣告他的胜利。
2013-11-12
7
*他光着膀子,身上全是汗珠,蹲在地上, 手里抓着一只碗,碗里冒着热腾腾的气。 他热得满脸通红,脸颊两侧汗珠连成一线 流了下来但他还是用筷子夹起一大捆面条 吞进嘴里。突然他停住了,好像被噎住了 一样,脸涨得更红了。嘴里塞满了饭,腮 帮子鼓得老大。他使劲嚼了嚼,好像有什 么东西,突然他“扑”的一下将面条吐了 出来,喷得满脸都是面汤。
2013-11-12
32
【练习】将你对“亲情”的理解借典故 表达出来。 因为亲情,才有_________;因为亲 情,因为亲情,才有___________;因为 亲情,才有__________。
岳母刺字的佳话,程婴挽救赵氏的传奇
2013-11-12 33
【练习】将你对“亲情”的理解借典故 表达出来。 因为亲情,才有木兰替父从军的 壮举;因为亲情,才有孟母三迁教子 的坚决;因为亲情,才有沉香劈山救 母的勇毅,因为亲情,才有孔融四岁 让梨的孝悌。
2013-11-12
15
一起感受
1、春天快要到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2、我的生活一贯这样。 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3、陈明太瘦了。 陈明瘦得像耶稣的一根胡须。
2013-11-12 17
一起感受
运用多种修辞
我讨厌ABC, 但喜欢之乎 者也。
[示例] ①我讨厌外语,但喜欢学文言文。
2013-11-12 5
*下课铃响了,他像一头受惊的水牛疯狂 地冲进食堂,抓起饭盒奔到打饭口打了 两份米饭,一屁股坐到凳子上,喘了一 口粗气,活动活动手腕,眼睛死盯着装 得满满的米饭,舌头舔了舔满嘴的口水, 抓起两根筷子,嗖地伸进米饭中,嘴与 饭盒就来了个亲密大接触。很快,筷子 与碗的碰撞声,米进入嘴里的呼噜声, 米饭下咽的沉闷声交织成一片,他沉浸 在其中不亦乐乎.....
22
③ 学校里的事要忙,家务事 也不能不管,自己还得进修。
中年的目光不能遗 漏生活的任何一个 角落:既要关心柴 米油盐的有无,儿 子的分数是两位数 还是三位数,又要 关心文坛上最近有 什么新名字,教育 界近来有什么新 “动作”。
2013-11-12
④ 生活就是这样有苦 有乐的进行着。
生活就是在高物价 和粉笔灰之间,在 教师节的祝福和厨 房的抹布之间,杂 然交织着。
2013-11-12 29
美段欣赏
一碗蛋炒饭,平凡,但在我饥饿时能抚慰我 辘辘饥肠;一张面巾纸,真实,但在我伤心时能 拭干我晶莹的泪水;一杯白开水,无味,但在我 口渴时能滋润我灼热的喉咙;一块口香糖,甜味 由浓变淡,但在要吐掉时,才发现它已伴你那么 久长——这就是亲情,除了有爱情的坚贞不渝, 友情的天长地久,也有它独特的平凡,真实,无 味,持久。
2013-11-12
34
增添文采的方法--
化虚为实 化意为象
• • • • • 第一招:化为多种修辞 第二招:化为具体人物 第三招:化为生活细节 第四招:化为自然景观 第五招:化为典故诗文
注意:合乎文章创设的意境
2013-11-12 36
历年作文同一题
感悟作文之道,提升作文水平!
2013-11-12
37
2013-11-12
10
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用手抹了一下额头 的汗,单手端起那碗面条,仰头把碗里 的面和汤咕噜咕噜全倒到嘴里,然后把 碗往桌子上一摔,一边嚼着面一边大步 走出饭铺。 小二在后面喊他:“客官,您还没 给钱哪!”